• 无尽
  • 优质
  • 非凡
  • 闪电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猜你喜欢

     剧照

    电力之战 剧照 NO.1电力之战 剧照 NO.2电力之战 剧照 NO.3电力之战 剧照 NO.4电力之战 剧照 NO.5电力之战 剧照 NO.6电力之战 剧照 NO.13电力之战 剧照 NO.14电力之战 剧照 NO.15电力之战 剧照 NO.16电力之战 剧照 NO.17电力之战 剧照 NO.18电力之战 剧照 NO.19电力之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01:3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之中,当时最知名的两位电力企业家分别是爱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和威斯汀豪斯(迈克尔·珊农 Michael Shannon 饰),他们将彼此视作是自己的死对头,势均力敌,针锋相对。  爱迪生是直流电的发明者,他高傲,自大,野心满满,在当时树敌颇多。某日,一位名为特斯拉(尼古拉斯·霍尔特 Nicholas Hoult 饰)的男子发明出了异于爱迪生的交流电,为了抢占市场,威斯汀豪斯火速向特斯拉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为自己工作。交流电的出现再一次改观了人们对电力的理解,大大推动了革命进程。

     长篇影评

     1 ) 爱迪生好伟大!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我们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之一,我们耳熟而知的爱迪生先生,他的伟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自己一辈子的坚持和许多人的质疑,许多人的阻挠和很多的挫折的情况下,才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科学家的,因为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帆风顺,只有经过了挫折,反而会让你更加接近成功。更加成熟!

     2 ) 半部花拳,半部好片

    导演试图将重点放在爱迪生,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的针锋相对之上,借助互相的商业竞争来展现他们发明家和不计手段者并存的矛盾形象,并给出这等伟人背后所牺牲掉的东西,还原立体而富有阴暗面的历史伟人。 在电影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去强调两位发明家之间的对立关系,以及这种高度对立情绪对周边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展现了发明家的某种悲剧性——他们不再是纯粹的发明家,并且因此丧失自己珍视的东西,无论是自己的初心、还是在意的家人。 首先,在第一个镜头,爱迪生站在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之中。这个画面对应了之后威斯汀豪斯助手对他的评价,“他建立属于自己的现实世界”,从无到有去发明一个空旷世界需要的一切,正是对爱迪生发明家身份的强调。但是,在这样的形象的另一面,爱迪生所表现出的阴暗面,也马上被揭示出来——与总统谈话时的咄咄逼人,以及随后对威斯汀豪斯晚宴邀约刻意放鸽子来羞辱的敌对表达。可以看到,通过开篇的这两段,已经将爱迪生其人的两面性,都表现了出来。行到这里,电影的表达都是非常顺畅而易于理解的。 但是,接下来,导演却似乎陷入了一种对于“视听化电影表达手法”的过度滥用之中。在他的设计之中,爱迪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差,由此才恶化了他对于其他发明家的针对态度。在总统的一场戏中,导演安排爱迪生的儿子用摩斯电码与爱迪生偷偷交流,而后妻子的葬礼上也同样表现了爱迪生和儿子用摩斯电码的互相安慰。另外,爱迪生对妻子爱意的接收,也同样要在妻子死后、通过录音机,才能够完成。导演用“爱迪生与人的沟通需要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现交流能力的低下。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表达,导演只是一味地使用打电码的手指特写、听录音机时由虚化到清晰的变焦,这样的镜头语言,去强调阐述。而相对地,爱迪生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中,具体是怎样表现出沟通能力差的,就只剩下了对下属和特斯拉的粗暴这种片段化的东西。 而对于维斯特豪斯与爱迪生之间的敌意,导演同样犯了这个问题。当爱迪生接到威斯特豪斯的公司发展兴隆时,导演给到了一个“爱迪生爽约时火车在威斯特豪斯面前经过不停车”的闪回,来表现爱迪生心中针对情绪的重燃。而威斯特豪斯这边,当他被爽约回到家中,导演也同样切入一个闪回,展现他“被枪支威胁”的回忆,并加入威斯特豪斯枪支的特写,来说明他此时感受到爱迪生敌意后反击以敌意的内心。在这两段中,导演用了镜头表达的方式,但在剧情层面上却显得非常吝啬。一切都以电影试听系统来完成表达,这就造成了电影观感的不通顺。两段闪回,由于缺乏剧情台词的同步呼应,而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且拖乱了节奏。而威斯特豪斯那段闪回,更是剧情层面上无甚意义,前后缺失只有一个片段瞬间式的回忆画面,完全是单纯为了表现威斯特豪斯的敌意而设计。 同样地,当导演试图表现互相针对的敌意之战的全面化激烈化之时,镜头语言再次占据了绝大部分表达空间。导演设计了一个“镜头拉近地图上的灯泡,来表现战事蔓延”的镜头语言规则,多次使用——首先是后接特斯拉的抵达美国,“特斯拉加入战局”;然后是“地图上灯泡点亮而后镜头拉近”,后接威斯特豪斯在美国的业务扩张,来表现战事在全国范围的铺开。另外,导演也用了“电线杆密布而天空中乌云笼罩”的慢镜头、“城市地下电线工程全面展开”等画面,来表现电力对决的压抑放大和在城市内的蔓延。但是,也同样地,导演再次抛弃了剧情层面的表达,而且有些地方更甚——特斯拉哪怕在笔记本上画图,都能够说明他加入战团的意思,但成片里我们在那个部分中甚至不知道他是谁。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对爱迪生之负面影响的表达中。爱迪生沟通能力的差劲和对人的敌意,让爱迪生的妻子被迫受到同化,也表现出对人的敌视性倾向——与女记者一幕,拍摄二人侧面的正反打时,导演特意没有按照常规一样、人物放置在背向的边缘,而让二人的朝向上留出足够空间,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加强了爱迪生妻子对对方的矛头所指。而这种同化和爱迪生造成的压力,也让妻子不堪重负,得病死亡。而这里,压力的展现,仍然是镜头——针管的特写,而非而妻子在表现上的任何直接抒发。而类似的“镜头画面强调针锋相对”的用法,也在“脸孔特写”上得到应用。镜头怼到人面前,可以造成观感上的压迫,而表现出三个发明家间的互相敌视。而类似的用意,也体现在了人物对话时的剪切上:刻意加快的正反打和全景切镜頻率,加大了一种针尖对麦芒的紧张味道。 在电影中,爱迪生对待发明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起初,他反对以发明杀人(军火发明的邀约被拒绝),而后因为对对手敌视的竞争心,让他接受了“谋取生命”——先为了打击交流电的危险性而电死马(同样拉闸前给马特写),后同意政府的电刑提议、让自己的发明带给人痛苦。这一条持有发明而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线索,是电影里剧情层面上比较清晰的局部。 但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在这一块,导演有些失去节制地运用了试听语言:先特意闪回了绞刑死亡犯人的痛苦,然后更是用马、豹子、猩猩、人的动图平铺入画面,后接图中人自首并死于首个电刑的报纸特写,来表现“杀死动物(马)即等于杀死人和痛苦的给予”的信息,强调爱迪生为了竞争而扭曲的初衷——为了打击对手,他不再坚持不为杀生而发明,而杀死了马,而有了开端也就会马上进一步去“杀人”。但是,在那一段之中,绞刑场面的突然冒出,实在是太过于突兀、且和主干剧情的表述割裂了,很容易让人难以理解。 因此,在这部电影里,充斥了太多试听语言先行而剧情薄弱的手法安排——再比如,导演想表现发明家的黑白两面性,就通篇大量用倾斜视角构图来拍摄人物,从而表现人物的矛盾性。这个表达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用的实在太多,而剧情层面的表现又略显单薄(只是三家互相逐步升级扩大的开战,三人不知底线的互相攻击),镜头本身就显得非常泛滥而刻意但又装腔作势了——这也是本片最大的问题所在:电影语言批发上场,剧情层面却难以充分对应,被孤立而又数量极大的电影语言表达,就只能变得语焉不详了。在相当多的段落中,导演本可以轻易地给出更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通过自述来表现妻子的压力、用交流的不畅来表现爱迪生的沟通困难、直接拍摄爱迪生为了利益交换而接受电刑应用——但导演却非要剔除剧情层面,用一堆特写慢镜和闪回来表现,仿佛为了抬高作品表达手法的层级而在绕弯子,“不说人话”。 但是,值得赞扬的是,在电影的后半段,剧情层面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叙事分成了两个阶段来进阶,表现发明家改变的不同阶段:伴随着战争的深化,爱迪生和友商的敌意也让他们愈发走向黑暗化。电刑事件和威斯特豪斯员工伤亡事件构成一个阶段,第一个主题是“死亡”——爱迪生对发明应用于杀人的认可,扭曲了本心,他也借用“死亡”来攻击对手的交流电事业,而威斯汀豪斯阵营由于追求与爱迪生的芝加哥决胜而酿成电死人事故,这一切都说明了二人之间斗争心愈发失去下限的膨胀、以及随之而来的初心目标的变质。而作为另一条线索,商业巨头借助商业规则的涉入也改变着发明家们的世界观:特斯拉由于筹备公司时的商业合同,导致专利权丢失;威斯汀豪斯在交流电事业受挫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巨头企业的收购、认同巨头使用直流电的决断,而面临对爱迪生的败北,但虽然嘴上安慰着自己“一直想与爱迪生”合作,但他的心里仍然不甘于竞争的失败---对妻子自我解释的一段中始终摇晃的镜头,点明了威斯汀豪斯此时内心的动荡。 而在这一段之中,由于剧情层面的表述的厚实,镜头语言的丰富也就不再显得泛滥、而与剧情表意呼应了起来。在爱迪生发售留声机的段落,导演的手法,是为了拿下芝加哥而对技术上还需完善的留声机进行提前发售的爱迪生、与打台球时争强好胜的特斯拉的交叉剪辑----二人斗争意识的再次加强:特斯拉被商业规则玩弄而沦落但仍然保有好胜心,爱迪生的发明家属性却开始屈服于商业性。这样对比性极强的交叉,使得特斯拉的保有本心和爱迪生的变质形成了反差。而到了威斯汀豪斯被爱迪生攻击交流电而打压事业之后,导演也用了一个漂亮的镜头平移,扫过交流电灯泡的熄灭和直流电灯泡的点亮、最后将镜头落在威斯汀豪斯的脸上,极其高效简洁地表现了竞争失利对于威斯汀豪斯的心理影响,而后又用一个对巨头职员的拉伸镜头,说明了竞争压力之下威斯汀豪斯的逐步商业化。 而“纯商业化斗争”的进一步深化,则成为了第二阶段:爱迪生为了取胜而接受西门子收购,而其他两人则以一个“利益永恒而非敌人永恒”的标准商人逻辑,联手做掉爱迪生——至此,三个人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商人,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了。在这一阶段的起始,威斯汀豪斯无法忍受竞争落败的情绪,而决定继续开战(此时镜头语言部分,配合以再一次的“被枪支威胁”的闪回)。而另一边,爱迪生接到商业巨头的电话,被通知“仍然扶持威斯汀豪斯”,而竞争的焦虑开始迫使爱迪生更深度地拥抱商业,从而在竞争中获胜(镜头语言上,反复对爱迪生和投资人进行镜头拉伸,来表现“主导竞争胜败的商业”对爱迪生的步步迫近、逼着他逐渐深化的变质)。而这种逐步深化的竞争以及其促成的拥抱商业的自我转变,才导致了爱迪生在“电椅制造获得官方支持”并且利用“杀人电”来攻击交流电的决定(“死亡”线索的进一步延伸:爱迪生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了),并最终引导出了对手的反击、最终二人在纯商业层面上、以合伙和并购为手段的互相攻守和胜负。 而与此同时,虽然本段中仍然有大量的镜头表达的使用(比如延续前半部的人物构图法:拍摄人物时的倾斜构图、将人物放置于画面一侧而非常规的中间,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以及逐步扭曲)。以及,在威斯汀豪斯以商业标配的法律手段反击“杀人电”之前镜头给到的“美国地图上被直流电灯泡包围的唯一交流电灯泡”的特写来作为“竞争的压力对威斯汀豪斯影响作用”的表达,还有威斯汀豪斯被竞争对手影响的“闪回”的反复应用、爱迪生与秘书争辩自身原则转变时作为主照明光的“交流电的红光”,都是镜头层面上的关键表述。但剧情层面的内容与其形成了良好的对应,使得所有的表达变得准确而又丰富了起来。 这就在剧情层面呼应上了镜头语言的表达:发明家互相之间的敌意深化和竞争扩大,是会让他们的初衷扭曲,从单纯的发明家变成一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人的。作为电力大战的结局,导演将“杀死生命”和“商业化”两条线索进行了合拢,借助电刑和交流电点亮世博会的交叉剪辑(特别是两个推杆的同步剪辑),来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发明家扭曲“不为杀人而发明”的初衷,同时变得彻为了底商业化,一切为了竞争的胜利。 而在收尾的部分,导演又似乎给作品注入了一些希望。威斯特豪斯对爱迪生发问:想想最初发明持续13小时的灯泡时,你是多么兴奋。这一句话,就道出了导演想表达的根本:发明家的初衷,都只是为发明而雀跃(开头部分当威斯特豪斯夫人问到爱迪生对什么感兴趣,镜头马上转到爱迪生对着笔记本思考列出的发明),但在现实世界中,为了争取自己发明继续开展下去的平台和机会,只能被动地被情况所迫而扭曲成一个无下限而又对同行带有敌意的商人。现实世界的客观情况,迫使发明家进行“战争”,而让发明家变成了黑白双面性极强的复杂人性,并深刻地影响了家人从而让他们失去自己在意的东西,成为了一出悲剧舞台中的主角。但在这里,经由此发问,竞争失败的爱迪生和威斯特豪斯,却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堕落而达成了和解。 并且,这样的乐观也延续到了电影的最后一幕。借助开头结尾的呼应,导演的处理是非常微妙的。首先,他在悲剧里留下了一点希望,让爱迪生经历一切后承认败北(对自身本心丧失的醒悟),转去电影业继续发明,从而回归了纯粹的发明家。在开头的第一幕,他身在一片白茫茫的虚无,似乎要如秘书所说,用发明填充整个世界。这就是他的发明家初心。而到了结尾,白茫茫消失,他身在瀑布拍摄电影——发明追求的新依托。这种首尾的对仗,让爱迪生在电影领域里找回了本心。并且,这样的首尾安排,就像电影里特别注重的运镜和剪辑节奏的处理一样,让电影在纯技巧层面变得“高级”。 与此同时,导演又在电影中放置了特斯拉这个角色---当然,任何谈及爱迪生和“电”的电影,都无法忽略这个人物。而在本片中,导演并非完全“为了用特斯拉而用”,而是将他作为了一个符号:在竞争和商业化侵蚀之中,保有了发明家“醉心于创造”之单纯本心的存在。即使他也被商业规则收走了自己的专利权和公司,但他的竞争心依然没有让他走上彻底的歪路,而仍然思路单纯、只以科学真理的事实为根据行事(在爱迪生为了打击对手而扭曲交流电事实的同时,特斯拉公布自己的发明从而维护了与自己没有利益关系的威斯汀豪斯)。如前所述,特斯拉在本片中,起到了对爱迪生的反面衬托作用、去突出爱迪生的逐步迷失。 但是,在作品的结尾,特斯拉的意义更上了一层。他与威斯汀豪斯合作,将自己的发明推广了出去,看上去这是一个乐观的结局。然而事实上,熟悉特斯拉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天才的晚年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因此,当我们抱着这个被影片本体隐去的史实再次观看这个结尾时,威斯汀豪斯对特斯拉的合作也不过是前半段中特斯拉与商人合作的又一次重复、一次商业对发明家的再一次利用而已。而特斯拉的命运,也必然会像前半部的结局一样,走向失败。在导演对于特斯拉的运用之下,转投电影而似乎找回自我的爱迪生的最终命运,似乎也从希望变回了悲剧:单纯的发明家终究只能失败,而想要竞争胜利,则无法回避开对自己的扭曲。 虽然这部电影的后半部有所改善,我们也始终无法忽视影片在漫长的前半部里的问题:电影镜头表达过多,剧情层面的信息单薄,导致影片陷入了语焉不详和故作深沉的状态。但这也并非是本导演的独有问题。在艾德哈里斯和黛安克鲁格主演的《复制贝多芬》中,学院派出身的导演,就在《贝九》首演一场戏的拍摄中,施加了频繁而让人几乎呕吐的“镜头快速旋转”“快速剪辑”“人物表情大特写”“镜头巨震”,来体现这部横跨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交响乐巨作的震撼程度。对于一部电影而言,前半部的地基和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陈述人物的基本设定、指引作品的主题走向,而本片的前半部由于剧情上的过于弱化、以及导演对镜头手法的深切沉迷,从而严重动摇了这个地基。拍的很漂亮而完全含蓄,只是技法上的展示,而将一切表达变得清晰而精确,才是一部对公众电影所应该达到的目的。镜头语言,其作用绝非“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在于提高表达和叙述的效率、并且避免太多平铺直叙的直白,就像电影后半部所做那样。 显然,如何恰当地平衡剧情层面和电影语言层面的表达分量、如何防止电影陷入一种创作者自娱自乐且故作矜持的技法卖弄的氛围,是很多导演都亟待提高的部分。作为本片来讲,于镜头语言层面的精雕细琢,赋予作品以灵巧的表达和高端的技术,但前半部于叙事的单薄,又让这些技艺的精巧,变成了绣腿花拳,失之于苍白。

     3 ) 不一样的爱迪生

    影片让观众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爱迪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是说出 “天才=99%汗水+1%灵感”的勤勉主义者,是课本上刻画的“将光亮带给世人”的先行者。

    但《电力之战》中的爱迪生却是一个冷酷且固执的发明家,不近人情,还对竞争对手恶意抹黑,更不惜利用舆论压力污蔑对方。 电影中有一幕,特斯拉来到爱迪生的办公室应聘,爱迪生告诉特斯拉,若能将马达和发动机改良成功会支付他5万美元的酬劳(相当于现在的100万美元),特斯拉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爱迪生却反悔了,爱迪生说,5万美元的酬劳只是一个玩笑,不必放在心上,谁能想到,“发明大王”实际上是个言而无信且压榨劳动力的奸商呢?

    同时,他的固执己见也让人大跌眼镜,他执意要让新公司和自己的名字挂钩,因为在他看来,爱迪生和电是同义词,他希望世人提到电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他而不是别人。

    反观他的对手威斯汀豪斯,在处理名称一事上,表现的态度就友善了许多。 威斯汀豪斯是一个商人,但他并不冷漠无情,他忠实诚恳,原则明确,将亲友放在第一位。

    他会为了员工的去世而感到悲愤,也会心忧自己的交流电是否真的存在致死的危害,他推广交流电是为了降低用电成本,希望将电力普及到千家万户,普通人都能用得上本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使用的电能。

    他的行为也和爱迪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他那句“电就是电,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的胸怀。

    这部传记片犯了不少的错误。 首先,片名为《电力之战》,历史上真正的电力之战是主张直流电的爱迪生和主张交流电的特斯拉之间的斗争,但是在电影中,特斯拉这个角色却被大面积弱化,实属可惜。

    要知道,历史上的爱迪生和特斯拉就是美版的“瑜亮之争”,两人多年的恩怨情仇也成为了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

    另一方面,《电力之战》片名中提到的“电力”也被弱化,整部作品呈现出来的感觉更像是资本金钱之间的角力,Current War(电力之战)也变成了Currency War(金钱之战),虽是一个单词的变化,但影响了电影的走向,剧情也变得苍白无力。 电影着重于角色的故事刻画,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导演没有提出超越角色本身的时代意义,也没有向观众提供震撼的历史影像,只给观众们看到了角色间的矛盾和冲突,感受不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斗争的暗藏汹涌。

    观众们在看完斗争之后想到的,更多还是角色上的内容,例如爱迪生的“人设崩塌”、威斯汀豪斯的心胸宽广等,但是电影并没有让观众拥有一个清晰的历史概念,也不知道这场斗争对后世的影响,作为一部传记片,这样的匮乏也不禁让人有些失望。

     4 ) 电力之战

    满分 ,我想打120分 可能本身自己就是个电气小透明,崇拜爱迪生,崇拜特斯拉,也知道两个大佬之间的恩恩怨怨,但是 但是 1.没想到导演的拍摄 和叙事手法高级呀! 其中一个场景:从一片黑暗中踏着泥泞宁静地走来,爱迪生用灯泡照明了整个世界,有点儿惊天魔术团的意思啦哈!牛 牛 哇! 2.演员演技爆棚 尤其是卷福,爱死卷福啦!咬着小嘴唇的那种内心的纠结,爱死啦! 3.画面的质感优秀 道具服装,拍摄的画面太优秀啦!分分钟截屏下来就是壁纸 (不过没怎么说神级特斯拉,可能是大神的思维有太多专业知识啦) 总之是一部看完想二三刷的电影,好久没有这样开心的观影体验啦!

     5 ) 不同于以往的爱迪生形象

    这次看的电力之战,塑造的爱迪生跟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很不一样,这部电影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人性化的爱迪生,而不是单单的“天才发明家”,让观众看到了伟人也有张扬、偏执、傲慢的缺点。也让看的人感受到爱迪生不是一个神圣不可亵渎的神明般的存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的人。与威斯汀豪斯的不管是暗暗的争斗,还是正面的碰撞,都让人记忆深刻,也让我认识到了特斯拉的伟大,这是场三个天才的“战争”。最后爱迪生与威斯汀豪斯的不言而喻,也让这场博弈落下帷幕..

     6 ) 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乔治·威斯汀豪斯年谱

    1904年,一份报纸称威斯汀豪斯为A Big Man With a Hundred Thousand Horsepower Inside,The genius of the age,胸中有雷霆万钧之力的时代天才,我整理了一下他的年谱,并简单交代了一些背景资料

    1846

    10月6日,乔治·威斯汀豪斯出生。

    1864

    在海军服役。

    1865

    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专利《旋转式蒸汽机(rotary steam engine)》

    1869

    乔治·威斯汀豪斯获得空气制动机(西屋公司名称)专利许可,威斯汀豪斯担任西屋空气制动机公司,该公司开始实行取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55小时的工作制(*在当时属相当人性化的工作制,电影电力之战中有提到)。

    *后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更名为Wabtec Corporation(西屋制动),2014年Wabtec并购了法国铁路设备制造商Faiveley ,2019年并购老对手通用电气GE的运输部门GE Transportations,三家百年老店合并。目前Wabtec总部仍位于匹茨堡,并且是全世界最大的铁路设备制造商之一。Wabtec的工程师文化:思他人之不能思,造他人之不能造,提供有意义的产出Imagining things others don’t,Building things others can’t,Delivering outcomes that matter。

    *Wabtec简介://www.wabteccorp.com/sites/default/files/2019-02/Wabtec%20Company%20Overview_1.pdf

    1867

    与Marguerite Walter结婚。

    1871

    西屋气动制动器公司开始实行周六半天工作制。

    1872

    发明自动空气制动器。

    1878

    第一家位于美国外的空气制动机公司于法国Sevran开业。

    1881

    西屋机器公司成立(主要生产蒸汽机和蒸汽涡轮等);西屋制动器公司(Westinghouse Brake Company)于伦敦成立。

    1882

    组建联合道岔和信号公司(Union Switch and Signal Company)。

    1884

    西屋制动公司德国汉诺威分公司成立。

    1886

    西屋电气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成立。

    *西屋电气字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曾在发电设备、输配电、燃气轮机、电子、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做到全球领先,但现在的主体已经演变为CBS传媒集团,并陆续将工业部门出售,例如燃气轮机业务买给西门子后再被二次转卖给安萨尔多,目前世界燃气轮机前四中,西门子、三菱-日立、安达尔多都有西屋的技术渊源,只有GE未使用;西屋的电子事业部曾是MEMS的发明者和美国最早最大的雷达供应商,后出售给了诺斯罗普格鲁曼;西屋公司的最后苗裔核电事业部于2017年破产重整(不是停止经营),西屋公司的三代AP1000核电和军用反应堆(海狼级S6W、尼米茨级A4W仍是世界先进反应堆)。而后西屋电气已更名为CBS传媒,2019年与Viacom合并为Viacom-CBS,现时为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之一,在美国与迪士尼与Comcast竞争,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等剧集、派拉蒙、MTV频道都是他们的作品或子公司。

    1889

    位于Wilmerding的空气制动机工厂开工。

    1890

    西屋开始制造电力机车的电动机。

    1893

    西屋电气公司为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Columbian Exposition提供照明。

    (*灯泡之战中,西屋与爱迪生的专利官司在2018年被德惠律所(Dorsey & Whitney LLP)评为史上十大专利战争第一名,而西屋的代理律师Paul Drennan Cravath是美国现代律所制度的奠基人,20多岁初出茅庐的Cravath为打这场官司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发展成了今天的Cravath律所,近年连续多次荣获Vault全球第一律所)

    *关于灯泡发明的故事:

    //blog.bricsys.com/who-invented-the-light-bulb/

    1895

    西屋电气的主要生产基地在东匹斯堡竣工。

    1896

    西屋公司在尼亚加拉瀑布建成水电站,使用西屋公司制造的水轮发电机。

    *发电机虽是西屋公司产品,但上刻着巨大的特斯拉Tesla名字及其持有的专利号,这与片中芝加哥博览会场景一致,特斯拉曾写到:威斯汀豪斯,在我看来,是这个世界唯一一位在这种处境下,能够让我的交流电系统打败偏见与金权,他是全世界上品格最为高尚的人之一,美国应该为他感到骄傲,他具有巨大的人格光辉. "George Westinghouse was, in my opinion, the only man on this globe who could take my alternating-current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n existing and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rejudice and money power," Tesla wrote. "He was one of the world's true noblemen, of whom America may well be proud and to whom humanity owes an immense debt of gratitude."所以片子威斯汀豪斯的人格魅力真的是非常还原。

    1898

    西屋公司俄国圣彼得堡分部成立。

    1899

    西屋电气英国公司于伦敦成立,在曼彻斯特设有工厂。

    1901

    西屋电气巴黎公司和Le Havre、Freinville工厂成立,西屋电气德国公司于柏林成立。

    1903

    加拿大西屋公司成立。西屋救济部门成立(伤残救济、医疗服务)

    1904

    美国American Mutoscope & Biograph Co.电影公司(后1907年与爱迪生电影公司合并为美国电影专利公司)为西屋工厂拍摄系列短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有相关资料)。路易斯安纳采购博览会上,西屋公司举办了几项大型展览,并播放了上述影片,同时为博览会提供了电力。

    (*此时的西屋公司价值1.2亿美元,拥有约50000名雇员,在美国拥有9家工厂、加拿大1家、欧洲5家)

    1905

    为曼哈顿高架铁路(*就是Highline Park改造前那种高架铁路)和纽约地铁提供电力。

    1907

    威斯汀豪斯失去了他所有公司的控制权(*由于1907年大萧条)。

    1911

    威斯汀豪斯割断了与他所有公司的联系。

    1914

    威斯汀豪斯逝世(*他和妻子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1918

    在威斯汀豪斯死后4年,他获得了最后一个专利授权。(*共获得361项专利,如果说爱迪生以发明家文明,威斯汀豪斯在美国被称为“Greatest living Engineer在世最伟大的工程师”)


    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资料整理;关于西屋电气和通用电气往后百年的故事,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可以写一下。

     短评

    能不能多给特斯拉一点戏份?在历史上他已经很可怜了,在电影里他怎么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小可爱。。。。讲价那段太萌了。// 三个主要角色塑造得只是平平,就连爱迪生又好又坏的,也没太多深度。

    8分钟前
  • 私~川流
  • 还行
  • 2.5星。一部彻底被摄影喧宾夺主的电影,然而摄影炫技太过于严重,导致很多镜头炫技的毫无意义,反而让人分神。剧本个人来说也不喜欢,把一个本来蛮有意思的点子,能写的如此琐碎而流水。卡司整体表演不功不过,不过本尼的角色和之前演过的角色都太像了。唯一有点意思的是在莫尔斯码等小闪光点设计,TIFF

    12分钟前
  • 小G好吃么
  • 较差
  • 嗯 确实不算好电影 卡司确实很强大 但是香浓还是厉害 作为一个dc反派几乎是一个人挑了漫威俩宇宙里的三个英雄好汉

    13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还行
  • 不明白为什么口碑扑街了,觉得是个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节奏张弛有度,每个角色都各司其职,特别喜欢最后点灯和死刑一起交错的那一幕。虽然说是讲爱迪生的,但明明Westinghouse比较惹人喜欢吧!

    17分钟前
  • larawebb
  • 推荐
  • 精致的流水账。

    18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 可能导演的长镜头和剪辑很能骗到我,很喜欢!bc的角色比较定型,但是香农叔的westernhouse真的…非常老派,very decent…荷兰弟继续可爱,尼子的口音233…Edison的那种调调居然让我想到mz…

    22分钟前
  • 平稳分布
  • 力荐
  • 被時間浪費.....結尾字幕反似最精彩

    24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还行
  • 6星。看困了,也可能本来就是在倒时差。演员本身有些魅力,但整部电影并不太抓人。观影于AFM。11月初/2018

    26分钟前
  • 若汐
  • 还行
  • 卧槽爱迪生人品太踏马渣了也,纵有滔天才华,却无一丝格局。Westinghouse 睿智而且有格调,对的,就是 very decent 。一直暗暗希望西屋是赢家,果然。末尾关于“成功”的一段对话,才是全片的火花所在,忍不住泪目啊,高手放下恩怨心灵交汇的瞬间,像光遇上了电。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尼子真.好看,每出现都让人内心为其美貌重新惊讶一遍。难以置信尼子过几天就30岁了,真是从他小男孩起一直看到大。另:电音+弦乐的 BGM 超级华丽丽,搜了半天竟然没汁源。

    27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 个人在多伦多最不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摇晃镜头和变形大脸的热爱让人很难懂,情节非常散碎,演到一半还让人摸不透到底要讲什么。BC算是定型annoying narcissistic genius了吧。Hoult的特斯拉扮相很可爱,但戏份太少了。

    31分钟前
  • 兔安叽
  • 较差
  • 一部豪华卡司的流水账,没有将角色和观众建立任何感情连接就开罗列历史事件,没有代入感,也没有战争感,看完也是无感。

    33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 从技巧上来讲不能说拍的不好,戈麦斯-雷洪某些煞费心思的炫技还是令人受用,可惜这是部手法与题材严重脱轨的作品,过分干净的质感也缺乏那个时代文明与野蛮并行的特征。

    3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 1.真的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配乐和一些十分考究的摄影、剪辑手法,视觉和听觉上都特别舒适。死刑执行和博览会的灯点亮时分屏、交错的那一幕相当有冲击力了。2.剧情本身比较零碎,重点也不突出。不过作为一个只知道世人皆知的历史却对背后的故事几乎一无所知的观众,收获还是不小。3.最具戏剧性的大概是最后片尾字幕提到的Westinghouse被授予了爱迪生奖章…4.听到了荷兰弟的英音!我太满足了!

    40分钟前
  • 光影浪漫爱好者
  • 推荐
  • 就算再差也还有这么强大的卡司支撑呢,及格分吧。另,感觉爱迪生夫人很眼熟,查了一下原来是sense8里面的冰岛女,居然没认出来。

    44分钟前
  • 许泽Sylvia
  • 还行
  • 一如《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导演在本片中仍采用了琐碎的快速剪辑、梦幻般的运镜技巧和富有跃动感的电子音乐,呈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只是过于风格化的炫技手法(无贬义)不太合适传记片的拍摄。之前被人津津乐道的豪华卡司也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除了让《电力之战》的知名度更高。卷福和尼子的面部辨识度太高,荷兰弟的形象则因《蜘蛛侠》系列的成功被固化为“邻家大男孩”,这都会影响他们对角色的塑造,尤其是饰演爱迪生、特斯拉这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看的过程中,我很难将卷福饰演的角色代入为爱迪生,更想不到三位如何做才能“让电影变得更好”,除非他们能像狗爹在《至暗时刻》中饰演丘吉尔时那样“让自己消失”。

    46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 不覺得是流水帳。剪輯節奏時快時慢,需要花腦力去抓住,不算完美但並不差。畫面對於處女座而言過分舒適,很多畫面側重對稱性,也是為了體現創作者對於WAR的公平展示。音樂很好,人性時古典,交戰時現代。我在人類現代文明被點亮與一個時代與生命殞落交匯之時激動熱淚。

    50分钟前
  • 克拉拉笔记
  • 推荐
  • 彻底扑街,简直不知所云,节奏混乱,音乐overcooked! 本尼这样把这个角色套路定型下去估计会和奥斯卡越走越远,太煎熬了,太零散了,比150分钟的芳华都还要琐碎那我还不如再看一遍芳华呢。

    52分钟前
  • Iroquois
  • 较差
  • 这位导演似乎特别热衷于长镜头和由远到近的纪录片式手法,在充满悦动的BGM中科学竟然带给了我一种梦幻的感觉。亲眼见到了卷福男神,又看到了他在福尔摩斯和图灵之外塑造的又一个截然不同又活灵活现的角色,是没喜欢错人。

    54分钟前
  • 蓝色波丽露
  • 还行
  • 卷福是承包了西方电影90%的高智商角色是吗……

    56分钟前
  • 月亮Lune
  • 较差
  • 美术剪辑音乐俱佳,就是故事讲的太闷尤其前半段,后半段直到芝加哥博览会那一段时才完全精彩。这个故事本身可有看头了怎么会讲的无聊我真的想不通。也不怪这个本尼+尼子+荷兰弟的阵容,都能从2017年拖到2019年才上。尼子好好看哇!果然好看的人才能演特斯拉!(此处艾特大卫鲍伊)

    57分钟前
  • 塔图因种树露西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