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时间线有点乱,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自己从开始做了错误选择,然后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不仅仅对于家人是一种折磨,对于自己更是,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毁了,然后各种责怪别人,认为自己已经为了世俗改变了,为什么还有别人没有改变,各种自怨自哀,到最后甘心被洗脑,来解脱自己。所以啊,不要为了周围人的看法,而扭曲自己,勇敢做自己吧
太喜欢了,太喜欢太喜欢这部,可能会是今年我的国语最佳。瑕不掩瑜,不应该这点分的!!好像是我国内地第一部说同妻的片子吧,是我们自己的同妻电影,又不止于同妻。《谁先爱上他的》的气息很台湾,《再见,南屏晚钟》才是大陆的味道。
以下为我的碎碎念,不是影评~
全篇穿插着妈妈年轻时候的故事,很喜欢这个调调,再搭配上南屏晚钟这首歌~match!我记得小的时候很喜欢看我妈妈年轻时候看的校园小说,就是讲的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当时看不懂但就是就是觉得那个年代的氛围很吸引我。
观影过程的内心,天哪… 很感同身受 娜仁花演的强势母亲仿佛是我妈妈上身… 喊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很相似(除了争吵的主要内容不一样) ,那些伤人的气话真的一样… 小的时候喊破喉咙和她吵,后来长大了又不能跟她大吵,只能自己关门哭。比如妈妈从来不听自己的劝还要恶言相向,关于母女的这些电影,虽然没有电影里这么严重,但是都有一些影子在,自己从小到大也多多少少受到过一些来自妈妈的伤害。
小时候的自己和长大后的自己对话以及同框的部分也很喜欢。 还有年龄大了觉得生活婚姻不幸福就去信佛,信法信基督教就跟我姥姥很像…… 还有那些传播恶心的邪教的就是现在的问题,现在四五六十岁的女人真的很容易被这些骗,这现象也没有人能管,有个好朋友的妈妈就被一个假的佛教洗脑,投了十几万进去,而且也不管家了,怎么劝都不听 朋友都哭死了…真的心疼,现在他爸妈也离婚了。我妈也会相信一些什么奇怪的产品…
还有转班的事那种那个时代的无力感,有时候父母会听别人的闲话,然后从来不向着孩子,不管是自己心里相不相信孩子,但是总是会嫌丢人,然后就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在他们心里 面子和别人怎么说是最重要的。(我有很多类似经历)另外家长总是很迷信这一点真的很烦。
剧中相似的还有,such as 妈妈说爸爸变态,说自己要疯了,说孩子神经病,白养你了,白眼狼,啥也不是,说出这样的话我是全世界第一人什么的… 她自己发脾气喊够了 就开始大哭 好像是自己全世界最可怜。就 吵架太真实了,仿佛是在看生活…
还有一些很有想象力表现力的地方,就是舞台剧场景呈现:比如看《资治通鉴》的时候,门框里会浮现那个时代的人勒死妈妈,(我在很生气的时候也会用电影里的情节来代入妈妈的死法);还有一家三口开车吵架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拍车,而是用了两排凳子,哇!!这种太有想象力太有创意,而且这样子会比开车真实的拍更好。
最后,爸爸和学长的同性师生恋什么的觉得特别萌啊!
南屏晚钟 真好听,这首歌太配了…
真的感觉这部作品很有诚意,很生活。
同样也是同妻同孩形婚相关,怎么评分这么低… 我觉得有些方面《比谁先爱上他的》都好。成本太低了,如果能多一些钱的话,感觉导演会拍的更好。 很想认识导演觉得她可能跟我的一些经历应该会很像。
更加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都会有很微小的一部分自己喜欢同性。
写在前面
下面的文字皆为我的过度解读,看看就好,当然也欢迎讨论。
母亲节的前一天我看了相梓导演的《再见 南屏晚钟》,这一个关于母亲与妻子的故事,着实应景,但它更吸引我的原因是出现很多人口中的「同妻」题材。同妻这个角色在去年大热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中就已出现,女主角扮演者谢盈萱还因此获金马奖影后殊荣,半年之内能接连看到两部同妻题材电影,很是惊喜。但惊喜之余,不免也有些担忧:《再见 南屏晚钟》会不会对题材只是浅尝辄止?尤其是《谁先爱上他的》里面一个不能让人满意的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站在什么角度阐述同妻问题?
在《谁先爱上他的》中谢盈萱扮演的刘三莲歇斯底里想要搞清楚「为什么?」却在最后选择原谅与和解,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其实是作者立场的犹疑。已经死去的宋正远无法追责,失去爱人的小王似乎也是受害者,因而在《谁先爱上他的》中没有加害者,因为那个需要解释一切的加害者已经死去了,于是整部影片是站在何种角度呢?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再见 南屏晚钟》与《谁先爱上他的》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戏谑的基调为影片都增添了一抹喜剧色彩,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有数次大笑与欢呼。但是与《谁先爱上他的》的搞怪不同,《再见 南屏晚钟》极为正经,其引人发笑是因为本片毫无忌讳地谈论着我们所无法触碰的话题,所以当电影用极为正经的态度与稀松平常的语气谈论这些话题时,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恍惚感与魔幻现实的异域风情。而正经「严肃」(影片其实很好笑)的《再见 南屏晚钟》给了观众答案。
在《再见 南屏晚钟》中,娜仁花扮演的李久梅和刘三莲一样歇斯底里,她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丈夫与女儿身上。对待丈夫她想尽一切办法要治好他的「病」,对待女儿她总说女儿克她要是生了个儿子就能为她撑腰。李久梅此时无疑是受害者,她不甘,即使女儿已经结婚嫁人,她完全可以解脱可以离婚可以再找一个伴侣,但是她没有,她要与丈夫折磨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但是随着影片的继续发展,李久梅的复杂性也渐渐出现。在与丈夫几十年的婚姻当中她有无数次机会结束这段痛苦,在整个婚姻中她始终强势,她对丈夫的控制,她对女儿重男轻女的偏见,她明明有选择权,但依旧选择拥抱痛苦。
看到这里影片和《谁先爱上他的》依旧很相似,那它到底以何种角度来阐述同妻问题呢?
同妻一直是伴随着本片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但是观毕整部影片,会发现同妻只是一个引子,导演明显想要讲得更多,尤其是在李久梅身份的反转上。
随着影片进入后半段,李久梅开始在Cult里寻求治好丈夫的办法,女儿黄筱萸为了母亲不被Cult洗脑,报警断了母亲这条解决办法。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了,李久梅才真的开始崩溃,她折腾这么久,难道真的只有不甘吗?除了不甘,李久梅更多地是求一个心理安慰:即她的所思所想都是正常的,而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而她如此执着地想要回归正常恰恰与其身份有关——李久梅自己本身也是同性恋。这一层反转简直太厉害了,身为受害者的李久梅其实也是加害者,身为加害者的丈夫原来也是受害者。身份的反转直接将所有人变成了受害者,那加害者是谁?《再见 南屏晚钟》给出了它的答案。
到了这里,导演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再见 南屏晚钟》绝不是仅仅想要揭露同妻所受的压迫,而是从个人与社会的两个角度去剖析产生同妻/同夫的原因,不论是同性恋还是同妻/同夫都是受害者,而加害者从个人角度来说是李久梅与丈夫的自我欺骗,从社会角度来说是「那么大还不结婚肯定有问题,唾沫星子会淹死人」的歧视与偏见。
在李久梅与丈夫的相互折磨当中,第一层都是自我欺骗。两人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压力都以为自己能变正常,能安稳地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而在自我欺骗中,丈夫却没能压抑自己的欲望,最终出轨偷情。这时怒不可遏的李久梅充满了嫉妒与羡慕,她嫉妒丈夫对自己欲望的正视,她羡慕丈夫偷情时的欢愉。但是,自我欺骗的李久梅把这一切都压抑住,只接受丈夫出轨所造成的伤害。
到后来一心在Cult里寻求安慰的李久梅,其实是自我救赎,她想要解决问题的根源,然而她依旧没能看清,她以为她的所思所想都是正常的,而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只有治好了丈夫的「病」就能获得救赎。真正「病」的人是她自己啊,她无法正视自己,心病没有办法消除,那么这次自救也注定是徒劳无功无法成功的救赎。
在被女儿断了最后一条路之后,李久梅离家出走想去寻找初恋情人,但是等到她发现那个发誓一辈子也不会结婚的初恋连孩子都要读研究生了,她最后的自我意识也随之崩塌,她终于认清事实——无论她如何努力,在这个社会里,永远不会获得救赎,那道坎永远都过不去。最后,李久梅关掉心中最后的灯,油尽灯枯自我放逐。
想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再见 南屏晚钟》标题的含义,最后才油尽灯枯的李久梅,其实在与初恋分别时,在回荡着南屏钟声的雷峰塔下,就已经告别自己内心的钟声。而后几十年的欺骗、折磨、救赎、放逐早已注定,这无法改变的宿命让人不由地悲从中来。
在本片中多次使用舞台戏剧的手法来拍摄一些成本很高的戏,如影片的车祸戏。我十分佩服导演解决问题的能力,虽不是首创,但至少和影片相得益彰。
同时借用上面的手法,影片也实现了一些超现实的想法,如成年筱萸与童年筱萸的对话,如筱萸幻想妈妈被杀等等,着实增添了影片解读的趣味。
当然影片不是一点缺憾都没有,看完会觉得导演的确想讲得东西太多。不过好在影片中母女这条始终立住了,其他旁支也都是由这条线所引发。
《再见 南屏晚钟》年度十佳之一。
第一次写长评,水平不高,希望大家看看就好
当导演相梓拿着象征着表彰柏林电影节中最好LGBT电影之一的泰迪熊奖的奖杯并说出“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再见,南屏晚钟》自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奖项的加冕和导演说出这句话的勇气,更是因为这部电影关注到了我们会忽略的那一部分少数群体—同妻。虽然它并不如地久天长拿下影帝影后那般耀眼,更不如娄公子风雨云有如此多影迷的拥趸,但它依旧不容忽视,只是因为这样的电影,这样的题材在华语电影语境里是在太少了。当然,不免有人怀疑同妻的话题只是个噱头,但当我看完整部电影,我愿意向所有人推荐它,它真真正正地展现了一个作为同妻的女人状态。
同妻与家庭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中国传统“家庭”概念制约下两代人的故事,故事分为三条线,青年时期李久梅与刘媛媛、结婚后李久梅黄涛和尚为学生的少女黄筱萸、结婚后归家的黄筱萸与李久梅。第一条线着墨不多却是整部电影点睛之笔,后两条线间隔出现,互相呼应。
显然,看到这样的电影,我们会第一个想到年初大热的相同题材《谁先爱上的他》。但不同于宣扬爱最大最后大团圆结局的《谁先爱上的他》,《再见,南屏晚钟》却是更为现实与残酷。
在如今观念越来越开放的年代尚且有人不接受同性之间的感情,在上个世纪那个年代得知自己枕边人爱着另外一个同性之人,这样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于是我们在过去的闪回画面中看到了一个被传统观念桎梏,被折磨得痛不欲生,乃至抱怨、埋怨,用言语去攻击别人的女性形象。我们听到她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是说她丈夫有病,是说女儿克自己,是说当年要是生下了儿子就好自己就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这话听起来可恨,但刻画的却十分现实;这些观念在我们如今看来异常地愚昧,却也异常地真实。因为嫁给一个同性恋,她的内心是痛苦的,当痛苦无法消解,她只能固执的认为身边的人是错的,只有这样她才能寻求到一丝心理安慰。同妻之痛,莫过于此。
她渴望理解,渴望沟通,渴望改变身边的人,但她做的不是倾听,不是接受,而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固执的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同妻之痛,更是国内典型的家庭关系的那种交际困难。血缘流淌在一家人之中,但在很多事情上往往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争吵是常有的,无奈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包括女主角黄筱萸只能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长大之后逃离这个家。她的老公本杰明是个外国人,或许正是意味着她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
依靠与信仰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不仅仅刻画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面对同妻的身份的诸多状态,更展现了她要治好丈夫所谓的同性恋的病而加入了某cult。我相信导演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这样的情节,其背后有更深的意图。
实际上,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下,上个世纪的女性大多是依附于男人,男人就是他们的依靠,不仅仅在生活上,更是在精神上。妇女能顶半边天不过是少数人,更多的则是把丈夫当作唯一的精神支柱。而李久梅,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是一个为人所不齿的同性恋,她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便崩塌了。于是就像上面说的,她用一些错误的观念来攻击别人,把错怪罪在别人头上,从而获得心理安慰,可这还不够,于是当那个所谓的大师出现,她就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想通过这样的教派来让自己的老公不再是同性恋仅仅是表象,实际上她找到了一个新的依靠,不在依附于那个无人沟通的家庭,而是有了新的信仰。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究竟应该信任什么。当失去了我们称之为港湾的家庭,我们还能有什么可以依靠。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隐藏的情感
电影在片名出现之后并没有立刻切入到现实,反而是用几组固定镜头来拍摄两个女孩的聊天。初看时或许会觉得漫不经心,可慢慢到后面我们才发现,原来正是因为母亲李久梅因为多年前一次不愿面对的感情,一次没有做出的选择,才造就了在电影里呈现出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波动。(在这里就不做剧透了)原来并不是父母皆祸害,而是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毫无疑问,这样的情节拉高了电影的立意。我们要明白,家庭的悲剧并不只是关乎个人,要怪罪的只有那个时代。
除了情节之外,影片的拍摄也值得称道。大部分是用固定的镜头和全景,其中自然有低成本的缘故,但固定镜头和全景带来的间离感,让我们能看到场景内部的细节。里面还出现了类似舞台剧的段落,对于观众的观影来说是挑战却也算是导演的创新与实验性。
尽管设定上许多奇观式的设定会让整个故事显得狗血抓马,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没有那种嘈杂和喧哗,反倒视角上克制,很少有大吵大闹。
从各个方面也能看出是低成本,导演也说拍摄初期找不到投资,很多资金都是自己出的;为了压缩拍摄时间和减少后期成本,剧本修前后修改了21次,剧本的结构是严格按照后期剪辑来写的。但我愿意为这部电影卖单为它叫好,因为它的题材,因为对中国式家庭关系的刻画。它不是佳作,它充满了新导演的表达,但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这样的作品是我们的幸运。
导演其实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是的爱最大,不管是爱同性爱异性,都应得到祝福,我也希望,这样的一天早日到来。
看死君:“花园”第18期,我们要推荐的这部电影,是今年注定绕不开的一部国产LGBT电影《再见 南屏晚钟》。但基于各种“技术原因”,这部关注“同妻”的电影也终究无法像去年台湾那部《谁先爱上他的》一样引发社会性热潮。
栏目| 花园
作者|晚不安
最早关注到《再见 南屏晚钟》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在今年二月拿到了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的评审团奖,更因为导演相梓说的几句话:“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作为大陆电影里少见的同妻题材,加上导演斩钉截铁的创作态度,不由让人对电影多了几分好奇。三月末,在香港电影节的大银幕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它,看到了这部肉眼可见的低成本电影,是如何用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表达。哪怕有不少粗糙的地方,我也依然要为这份勇敢叫好。
整部电影以女儿黄筱萸(南吉 饰)的视角切入,并穿插母亲李久梅(娜仁花饰)年轻时的片段。而所有的上世纪的闪回画面,其对时代感的塑造完全不输《地久天长》。在整体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这种制作上的一丝不苟令人钦佩。拥有相近的剪辑编排思路,电影《再见 南屏晚钟》在文本层面上甚至更加有力度。
所谓文学性,是这部电影的长项,也是短板。除了内容以及影片结构上的扎实外,当“文学性”落在女儿具体的台词上,还是难免显得有些用力过猛,即便她的设定是一个作家。
而摄影机似乎在极力补足这方面的缺陷:尽管固定机位中的场面调度相对贫乏,但一些特写镜头的运动却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在主动寻找戏剧冲突,挖掘这个家庭内部涌动的暗流。
除了毫不露怯的服道化及影像质感,《再见 南屏晚钟》对一些关键性段落的处理也令我刮目相看:舞台上的无实物开车,超现实的舞蹈——后者甚至让“穿帮”的洒水车出镜,大胆地点明“片场”的存在。除了成本的考量,这种近乎实验的尝试,更包含导演对观影节奏的把控,以及对观众观影习惯的挑战。
不像同题材的《谁先爱上他的》用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像编造出的“爱最大”来解决问题,《再见 南屏晚钟》抛出的困局是无解的、更靠近现状因而也更加悲剧的。
导演在后段更是毫不避讳地大篇幅引入对X教的描述,刻画母亲的偏听和愚昧,进而呈现那种人生的无力感,也放大原生家庭的裂缝。于是,我们也可以理解女儿的选择,与外国丈夫结婚,或许是一种逃避。外国丈夫的存在,亦是这个家庭无法沟通的外在象征。
而母亲在当下无法跨越的情感障碍,越是爱无能却越是要捆绑在一起的执念,原来都源自多年前的一次选择。正是如此,才造成了她根深蒂固的心理顽疾。导演在结尾精心布置的这个情节点,无疑使影片的立意又上了一个台阶。
至此,观众们才终于明白,真正的主角其实是李久梅。她不只是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典型。加害者,亦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中产阶级家庭的痛,其实并不比底层人民少。
娜仁花演出了一种不着痕迹的聒噪,以至于所有演员在她面前都相形见绌。回顾她曾经演过的角色,我们会发现,她就是三十多年前被压迫的《湘女萧萧》(1988,谢飞导演)!被压迫者“成长”为施压者,一个演员,不经意地串联起中国女性银幕形象变迁史。
这部电影想要承载的主题显然过于冗杂,这是处女作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而它又何尝不像我们耳闻目睹的魔幻生活?
在香港电影节的映后环节,导演当天有事不能到场,于是委托她的老师、导演应亮向观众念了一封信。
在信里,她给大家讲了一个儿时亲身经历的故事。儿童节庆典前,老师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排练舞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临上场前,不知为何,老师宣布她不能上台表演。
坐在台下,她感到既莫名又不甘,等到音乐播到“娃哈哈,娃哈哈”的时候,她竟径自在座位上跳了起来。这一跳吸引了家长的目光,也使得台上小朋友们方寸大乱。那天的演出就这么仓皇地结束了。
我记得在最后,相梓还写了一句:拍什么、怎么拍、拍完能不能上映,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持续拍下去。
要起舞,哪怕不让你上台。要说话,哪怕堵住了你的嘴巴。
栏目| 花园;作者| 晚不安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创: 再见面条(首发于“不散”)
在刚过去不久的柏林电影节上,华语片可谓是大放异彩。王全安的《恐龙蛋》和王小帅的《地久天长》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恐龙蛋》是蒙古电影)。
其中《地久天长》还包揽了影帝、影后两项大奖。这是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四次同一部电影摘得影帝影后,也是华语电影第一次在欧洲三大创造历史。
除了在主竞赛单元大放异彩之外,还有一部华语片也进入了竞赛单元、并拿下了泰迪熊奖评审团奖——相梓导演、南吉主演的《再见南屏晚钟》。电影讲述了在中国传统家庭概念制约下的两代人的故事,当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
《再见南屏晚钟》入围的是仅次于主竞赛单元的全景单元,并且最后也拿到了泰迪熊奖的评审团奖,这是柏林电影节专门为影展所有单元中LGBT题材电影所设的一个专门奖项,关锦鹏的《愈快乐愈堕落》和周美玲执导的《刺青》曾分别在1998年和2007年获得泰迪熊奖最佳影片。
虽然这部电影的关注度远远不如拿到大奖的《地久天长》高,也不如同样入围全景单元的娄烨导演话题新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高,但它依旧值得被关注和讨论,因为它的题材和话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电影讲述了无法沟通的两代人的故事,南吉饰演的黄筱萸思想开放,留学归来的她带着欧洲丈夫回到家中。
黄筱萸的父亲是一名同性恋,在电影中多数是缺席的状态,而她的母亲李久梅(娜仁花 饰)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慈爱母亲。
李久梅对自己的女儿进行荡妇羞辱,试图治好丈夫的同性恋,一直念念不忘自己在生黄筱萸之前因流产而失去的那个儿子。后来她还加入了邪教,尽管黄筱萸百般劝阻甚至报警,但她依旧把自己大部分时间和金钱投入了这个邪教组织。
电影在柏林展映后收获了很多赞誉。BFI称其“令人印象深刻,描绘了一幅痛苦但真诚的家庭图景”。
Cineuropa评价其:“只用了18天拍摄,《再见南屏晚钟》的完成度很不错,漂亮的摄影和表演…就像米罗的那副画一样,它既轻松又黑暗,有时甚至有一点超现实主义。它也很有趣,悲伤,喧闹,温柔,发人深省。”
和大部分独立制作的电影一样,粗糙的布景和后期音效都在暗示《再见南屏晚钟》是一部低成本的电影。
在拍摄初期,电影找不到投资,很多资金都是导演自己出的;为了压缩拍摄时间和减少后期成本,导演的剧本前后修改了21次,剧本的结构是严格按照后期剪辑来写的。
同时在制作团队上,电影也保持了最简化,制片人之一是导演的丈夫José Val Bal,同时他也是摄影师。
也许是因为成本有限,没办法在硬件设施上做到最好,所以电影在剧本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导演在采访中说:“我修改了21次剧本,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女主角南吉在采访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剧本:“剧本太好了,这个角色太打动我了。好像是生命中第一次遇到了一个这么让我有冲动的角色。”、“看了她的剧本,我觉得太成熟了。哪个演员能这么幸运遇到这样的剧本。”
电影横穿八十、九十和现代三个年代,在对三个时代的处理上,导演全面运用了文学创作中的互文手法,让电影中很多细节都互相照应。
在剪辑上,导演采用了非线性叙事,让三个时代穿插在整个故事之中,在增加可看性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过去的对照。
同时,演员的表演也并没有因为低成本带来的粗糙质感而显得逊色一分。女主角南吉的表现非常出彩,“南吉的出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演员的魅力”、“她的表演是如此出色,平静而有力量”。
黄筱萸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一位思想开放、留学归来的女性,南吉很符合角色的气质,在选角阶段,导演相梓就非常认同南吉,“她的真诚和直率比较符合黄筱萸的气质,有一股英气,看上去也通透,让人信服她可以说出黄筱萸要说的话。”
在采访中,南吉也谈到了她为了塑造好黄筱萸这个角色所做的努力。因为电影中黄筱萸怀有身孕,所以在看完剧本之后,南吉就开始绑着肚子,体验孕妇的感觉。
无论是在家里喝茶穿鞋,还是外出开车喝咖啡,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孕妇。甚至在片场拍摄的18天中,她也是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的,“你只有在生活中自如了,在镜头中才是自如的”,南吉说。
从剧情和题材上看,《再见南屏晚钟》的确很耸动,同妻、邪教,还有千疮百孔的家庭关系。但是整部电影并没有因此显得苦大仇深,导演反而选择了一种轻盈且疏离的视角去看待整个无比狗血的家庭生活。
电影很多时候都是从黄筱萸的视角出发的,而黄筱萸的视角是抽离的。“她用一个完全跳出家庭生活的视角,去看待她的家庭生活。”南吉在采访中谈到黄筱萸最吸引她的地方时说道。
导演运用了很多固定长镜头,景别的选取上也偏爱大景别,这是古代绘画带给她的影响。过多的大景别不容易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共情,这正是导演想要的效果,“疏离淡然地去看人物。”
电影中还出现了一些舞台剧式的场景,虽然略显粗糙,但的确达到了导演希望产生间离效果的目的。
同时演员的表演也非常自然且克制。尽管这个狗血的故事给了演员很正当的理由去大喊大叫、大哭大闹,但是南吉的表演不会让人感到过火,而是恰到好处,既符合黄筱萸疏离的态度,也非常的自然。
事实上,导演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剪掉了一些南吉的哭戏(比如电影开场生产戏的哭戏就被剪掉了)。
南吉在采访中谈到:“有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感情戏该怎么处理,你哭了就是好吗?不是。反而是你内心撕碎了,但表情很淡然,观众才是最难受的。如果你的剧本和对手演员包括你的表演有足够的张力,其实不用刻意的去表现痛苦和欢乐。”
尽管肉眼可见的做工粗糙,尽管还有一些的不足,但《再见南屏晚钟》依旧值得被关注和讨论,因为无论从那种维度来说,它都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电影关注到了同妻和邪教的问题,导演在微博上写道,“拍摄电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推动社会进步,希望大环境更加宽容。”
女主角南吉在采访中谈到:“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的权利。”
导演也说到:“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而在柏林领奖的时候,导演直接修改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里的一段词:
“难道酷儿(Queer)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
尽管电影中的种种问题看似是无解的,主角一家也看似生活在巴别塔中,但是在采访中,导演还是流露出了些许乐观的态度。
电影的英文名取自著名画家米罗的同名画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寓意是:“即使沟通无效,也不应放弃尝试,要坚持下去。”导演在采访中说到。
《再见南屏晚钟》在柏林获奖归来之后,将会在3月底开始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进行展映,在此之前,我们和导演相梓及女主角南吉聊了聊电影以及电影背后的故事。
《再见南屏晚钟》跟《谁先爱上他的》有着哪些不同? ”同妻题材“的影片在中国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电影能否过审?能否在国内上映? 我们要多久才能看到这部片子…
不散:恭喜电影在柏林拿奖!你领奖的时候,说了一段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里的台词,是把原著里“Jew”换成了“queer”吗?
相梓:感谢!得奖确实是意外之喜,典礼开始前我已经喝多了,没有做什么准备,于是就改了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作为获奖感言。他用的是犹太人,我改的是酷儿。
不散:去年台湾有一部很火的讲述同妻的电影,《谁先爱上他的》,不知道你怎么评价那部电影?
相梓:《谁先爱上他的》我看过片花,暂时还没看过全片,没看过全片不敢妄下评论。
不散:为什么选择南吉饰演女儿这个角色?一开始是怎么找到她的?
相梓:当时是南吉看到组讯之后直接来见组的。选择她是因为她的真诚和直率比较符合黄筱萸的气质,有一股英气,看上去也通透,让人信服她可以说出黄筱萸要说的话。
不散:这是一个成本很低的电影,一些评论也谈到了低成本对于电影完成度的影响,如果预算充足的话,有没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相梓:预算充足的话,美术和声音会上一个台阶。
不散:影片的英文片名叫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有什么寓意吗?
相梓:A Dog Barking at the Moon 源于米罗的一幅画,中文可以叫《犬吠月》。寓意就是即使沟通无效,也不应放弃尝试,要坚持下去。
不散:听说你有文学创作经历,文学创作经历对这次的剧本创作有什么帮助吗?
相梓:文学创作其实不一定发表出来让别人知道,文学创作首先是一种自我训练,它不仅对剧本写作有帮助,而且也让人耐得住寂寞。此次剧作运用了了古诗词中的互文写作技法。
制作过程中在音效、画面等方面,在80年代、90年代、现代三条线上,全面运用了互文手法。使许多细节枝蔓相连,互有照应。只是,这很难通过一次观影看出来,因为这些细节不是看一遍就能全部体会到的。我修改了21次剧本,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不散:电影其实涉及了很多主题,包括同妻、邪教、以及中国式的家庭关系,而片长又只有107分钟,作为处女作,想讲的会不会有点多了?
相梓:我并不认为“主题”很多。我认为它们非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
随便讲一个故事:一个家庭中有病人长期卧床服药,恰好他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十分叛逆。他的妻子为了给他治病加入传销贩卖高价保健品。我们并不能说它是太多主题。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的,不只有一个“主题”。
不散:很多导演拍摄第一部电影的时候,都有最强烈的个人表达,你也是这样吗?
相梓:我觉得一个导演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是拍不出好东西的。
不散:电影的题材其实很大胆,拍摄的时候会担心过不了审吗?
相梓:我不担心。我觉得社会在进步。广电部门的领导眼睛是雪亮的,头脑是清醒的。在伟大的时代,就应该有更多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影视作品出来才对。所有人噤若寒蝉,那就不对了。
不散:我看预告片里有一段舞台剧式的场景,这样做是因为成本限制原因还是有其他的什么表达?
相梓:舞台剧的形式其实是为了打破节奏,不让人沉浸于故事,不要长久地自我投射到人物中去。想要把观众拉出来,让他们去思考。而且不用舞台化去打断,就太压抑了,我不喜欢太苦大仇深的调调。
这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但我不想用现实主义手法去表现,我把这部片子当我的最后一部片子来拍,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不给自己设限。
不散:看介绍感觉女主角和你还挺像的,电影中有哪些是亲身经历改编的?有哪些是虚构的?
相梓:也有相同,也有不同。我的跨国婚姻,母亲信奉变种女德邪教,母女关系不融洽等都是比较像的。但是女主角和我还是不同的。我还是满喜欢开玩笑的,也经常自嘲。
不散:可以谈谈中国古代绘画对你创作这部电影的影响吗?
相梓:中国古代绘画对我影响很大。我非常喜欢《韩熙载夜宴图》《洛洛神赋图》等古画。90年代黄家客厅也特意悬挂了《照夜白》。对摄影风格有影响,大景别,固定机位长镜头,疏离淡然地去看人物。《照夜白》也是一个小细节,有隐喻。
不散:你知道电影节特供片这种说法吗?以前贾樟柯的电影就被一些人诟病为电影节特供片,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相梓:我个人以为每个导演拍摄电影都是希望受众越多越好。特供片这种说法挺有意思的,我是没有那个本事去揣测“也不知道今年是谁的”评审团的喜好,我要有这个本事我一定这么去做。不但要运用到拍片子上,还要去预测体育彩票的号码,万一中奖了,就不用费劲拉投资了。
不散:看你说接下来会继续拍“跨文化三部曲”,为什么会对跨文化这个题材这么感兴趣?可以简单介绍下接下来的作品吗?
相梓:我本人对不同文化的交融体会更多吧,拍摄离自己生活近的东西,才能意切情真。接下来会拍摄一个经历多次失败婚姻依然勇敢追爱的中年男子的故事。
不散:这是您第一次主演的电影,就入围了柏林电影节,并且拿到了泰迪熊奖评委会特别奖,有什么感受可以分享下的吗?
南吉:其实我并没有太意外的感觉。接到这个电影剧本,我就知道它是一个很成熟的作品,一切都好像是冥冥之中。但当然作为演员,毕竟是我大银幕的处女作,我还是很高兴的。
不散:但是这次电影可能就没办法大规模上映,会觉得有遗憾吗?
南吉:没有一点遗憾,作为演员我最享受的是那个过程,我已经全身心的把角色塑造好了。作品也有自己的宿命,它最后怎么样,顺其自然比较好。
不散:为什么会接拍《再见南屏晚钟》?和你以前的作品风格都不太一样。
南吉:因为剧本太好了,这个角色太打动我了。好像是生命中第一次遇到了一个这么让我有冲动的角色。她太复杂了,又沉痛又超脱。我觉得那个角色好像离我特别远,但是我又可以和她感同身受。所以就是这个原因吧,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遇到了一个让自己感同身受的角色,一定要去争取。
不散:你觉得这个角色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哪儿?
南吉:她从小的经历。她不是普通的女孩子,她用一个完全跳出家庭生活的视角,去看待她的家庭生活。她很独特,这个有点像我,我从小也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我自己的生活。
不散:但是这个角色她是一个怀孕的母亲,拍摄前有为角色做过什么准备吗?
南吉:我看完剧本就绑了肚子。那时候也没确定导演要用我,我连导演都没见过。但是不管接不接得到这个角色,我都要体验一下。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我出去喝咖啡、穿鞋、开车,全绑着肚子,因为你有没肚子的生活状态完全不一样,别人对你的眼光和谦让度完全不一样,所以我要体验一下孕妇的感觉,把自己当成角色。
不散:导演在电影中用了很多的固定长镜头,这种镜头会不会对表演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点?
南吉:其实我第一次跟导演她们开完剧本创作会,她说会用这种镜头时,我特别兴奋。电影本身要的表演是比较自然的,固定镜头对演员来说是特别好的锻炼,需要一气呵成,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戏、所有的点,都是一口气完成的。我经常拍电视剧,电视剧完全不一样,它会切、跳。可以遇到一个电影,一口气完成一场戏,我自己的创作感受特别好,所以我觉得不算是挑战,算是一种享受。
不散:那你在现场是一直沉浸在角色中还是会抽离出来?
南吉:我们一共拍了18天,那18天我基本上是在角色里的。我跟我家人也有打好招呼,不过多的电话聊天,跟我身边比较亲密的人也说不要过多的介入。我想全身心的把这个时间和感情给这个角色,因为她毕竟在你的生命里就是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
不散:导演在现场是什么风格?会指导得比较多还是你自由发挥得比较多?
南吉:没有,导演她特别尊重演员,她很懂演员,知道怎么样调动演员。她一旦选中一个演员,肯定是这个演员很符合人物,她一定是信任你的。她一旦信任你之后,剩下就交给演员去创作。除非她有特殊想要的点,可能会说一下。除此之外基本就是我们自己完成。很少有这样的导演,她的心跟演员的心是同步的。你在狂喜的时候她也在狂喜,你悲伤的时候她也在悲伤,会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
不散:所以你在现场是属于那种自由发挥比较多的。
南吉:对,因为电影你没办法去过度的设计。基本上走完调度之后,剩下是随机性的,当然会有理性在控制人物,但剩下的全都是随机性的。
不散:那平常拍摄的时候,你是会那种会按照导演的要求表演的演员,还是会提出一些自己对角色的看法?
南吉:我会在接到剧本和角色的时候,把我所有的想法跟导演进行一次深度的沟通,但一旦开始了,到了片场,我会听导演的。在接到角色的时候,我基本上会有很多条建议,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我会把这些工作做在前面,不会在现场跟导演争,也不会固执己见,因为我觉得到了现场就应该听导演的。
不散:你是如何看待电影中涉及的包括同妻和邪教的问题?
南吉:其实关于同妻这个词,我不太了解,同妻是什么意思?
不散:就是同性恋的妻子。
南吉: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人的权利,所以我不把同妻放大,我觉得我们电影里想表达的也不是这个,其实我们只是把剧情聚焦在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很可怜的,因为他们没有去大胆追求、勇敢的喜欢自己另一半的这种权利,所以同妻这块儿,我们不应该对于他们有太多的歧视和分门别类。
关于邪教,我觉得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存在不同教派,一个教派它只要能带给你的是好的,那它可能就是治愈性的教派。但如果它确实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家庭,像我们电影里这样是真的邪教,我还是希望这些组织可以去自省一下,还是要有一些因果的危机感,你害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你能不能接受得了最后这个果。邪教每个人提起来都还是挺痛恨的。
不散:电影中关于母女关系的表达,也是一个重点,而且她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南吉:关于黄筱萸(女主角)对她的母亲,我觉得没有太多的恨。家族、亲情这种关系是你不能选的,是注定的。好也好,坏也好,其实黄筱萸很有智慧,她从小就是接受的状态,所以她没有太痛苦。
在戏里面当然有争吵、有感情的纠葛,因为黄筱萸其实还是想要保护自己,她敏感脆弱,承受不了生命带给她这么多不同寻常的东西,她为了保护自己,用一个疏离的视角去看待家庭,但更多还是接受和爱。
不散:那你觉得她自己也怀孕之后会对母亲的看法有改变吗?
南吉:是完全不一样的。她在孕育,也在接受,她的孩子将来也要接受她和姥姥。通过孕育,我相信导演想阐述的东西特别多。电影原本的剧本里有很多哭戏,包括生产(那场戏),(孩子)一生出来,我有一滴眼泪流下来,但这些镜头被剪掉了,导演觉得演员和创作团队不要太满,把所有的情绪给到头,在关键的时刻收住,观众会更难过。有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感情戏该怎么处理,你哭了就是好吗?不是。反而是你内心撕碎了,但表情很淡然,观众才是最难受的。如果你的剧本和对手演员包括你的表演有足够的张力,其实不用刻意的去表现痛苦和欢乐。
不散:这次导演是处女作,拍之前会有担心吗?
南吉:没有,因为看了她的剧本,我觉得太成熟了。哪个演员能这么幸运遇到这样的剧本。我当时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因为太激动了,还很焦灼,一边痛苦一边欢喜的那种焦灼。她也给我回了一封信,我们才见了面,所以我从来没有担心过她在专业上的能力。
不散:这部电影拍了18天,我了解到成本好像也不是很高,拍摄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南吉:我觉得拍摄成本上的困难,对于演员来说可能就是片酬。但艺术是无价的。我没办法用低片酬去跟电影带给我的东西做比较,这样对它不公平。我觉得作为电影的一份子,你既然进入了这个团队,那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共同承担它的好与坏。片酬低是我承担的一部分,它带来的荣誉也是我享受的一部分,我会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拍摄上的成本问题没有带来太多的不便利,反而是剧本写得很难,所以在创作上演员是有难度的。
不散:对剧本的挑选有什么标准码?
南吉:每个阶段不一样。刚开始我可能会挑自己能够理解的,和我很像的角色。从今年开始我希望我自己的角色不再重复,我希望我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只有变化才有挑战,才会进步。
不散:看你在微博上时不时的会推荐一些电影,包括《江湖儿女》、《燃烧》之类的,最近有什么想要推荐的电影吗?
南吉:我很喜欢一部电影叫《寻找小糖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昨天晚上我又重温了一下,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纪录片,但它带给我的共鸣特别多。
不散:你的电视剧作品《老中医》也在央视播出了,这次饰演的角色是昆曲名伶,是不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南吉:毛卫宁导演太大胆了,因为我是一个北方女孩,又是蒙古族。昆曲名伶这种角色,要不就是找一个这种类型的姑娘,要不然演员就得拼命去塑造。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因为不光是戏里的那一点唱段,而是你生活中的行止坐卧都要有那个人物的属性。接到这个角色之后我也做了大量的功课,大概有小半年时间,我生活中洗脸、叠衣服,都是那个状态。你只有在生活中自如了,在镜头中才是自如的。所以那个角色也是下了一些功夫,但是我觉得也有一些遗憾,肯定不会特别好,但也不会很差。
不散:看过一些相关报道,你为了这个名伶角色也提前学习了昆曲。
南吉:对对对,前前后后也学了大概半年的时间。这个戏里面还有弹古琴,我以前会古琴,但这个戏里要弹奏《秋风词》,我在上海找了古琴老师,大概上了20节课,专门练习这一首曲子。因为古琴讲究人琴合一,稍微有一点闪神或者失误的话,出来的感觉就不对。还有就是大量的英文,我这个角色在戏里会英文,有涉及大量的中医和西医的术语,我也有积极的准备。
不散:《再见南屏晚钟》柏林获奖,《老中医》播出收获了好口碑和高收视率,可以说2019年是丰收的一年,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南吉:当然高兴是肯定的,但是说真心话,我刚才在来之前还在健身、练琴,我觉得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每一天都是往常的样子。只是可能我现在比原来更加认真了,双倍认真。因为原来你可能更多的陶醉在自己的创作里,现在有人关注你了,你的责任和使命感可能更大,付出的和经历的孤独感可能更多。
不散: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南吉:其实没有特别的规划,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我遇到的每个角色我想都是我该遇到的,所以我都会很珍惜,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还是话剧。再加上我也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规划也是一种束缚,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
相聚有时 / 电影不散
这是不散的第855期原创文章,感谢关注
不散·公众号(busan-movie)
把话剧那套技法原封不动搬到银幕上真的不太灵,不仅仅是构图、空间、表演呈现出闭塞的舞台感,而是在文本层面就已经切换至“我大声说、你认真听”的直白输出模式。若真的对话剧有执念,真应该看看《狗镇》是怎么拍的。母亲的人物小传写得过于彻底以至于赤裸,父亲的人物小传则走向另一极端,敷衍以至于完全符号化。
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同志电影,比“谁先爱上他的”更加写实,更接近中国深柜家庭的真实风貌,所有的吵架撕逼都耳濡目染。导演擅长使用蒙太奇,用极少的经费拍出了创意的画面。中国文化讲究委曲成全,却没想过如何化解隐忍带来的怨毒,求不得而戾气生,我们的精神世界有着太多桎梏......
又一版柔情史。同妻+母亲+中国家长+老法师洗脑中老年的多重身份角色,压制出来一个活生生,“我为什么生下你”的自私怪物。可怜又可恨。对于这种家庭,真的远离就是,不过拍得还是有点硬,以及加入lesbian角色,是否真的有助于微整母亲这个角色呢?选择舞台剧之类的手法,更像成本限制,毕竟场景一眼可见的少,很像剧场版的「日常对话」。
按理说这样反鞋觉,普及基础性别常识的电影应该在国内被民政局和宗教司大力推广才对,所以其实我特别好奇这片子若送审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同地久天长一样有着横跨近三十年家庭史,但只能以一种极为节俭的剪影碎片及舞台实验来粘合。当代中高产妇女思想生活全面被伪劣Cult变种仁波切接管,警察局说管不了,那电影局来支支招?
好在表达自由,毕竟没有限制之后可以不管不顾。涉及的很多话题都是当下影视作品不能提而生活中真真切切存在的。不过表达还是太设计了,大家都说这片很舞台。其实除了调度与场景之外。角色把所有观点,想法都以台词的形式说出来,也是重要的原因。另外,一家人竟然在看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有点亲切。
#69thBerlinale# 全景。又是绝无可能在国内上映的影片,同妻问题还不是最大的问题,而是国内观影团们都没怎么提的cult (xie jiao)问题……影片的主题大约是豆瓣上最政治正确的话题“父母皆祸害”,影片里娜仁花扮演的母亲基本把各种强势母亲的错误的犯了一遍(尤其是里面对女儿的荡妇羞辱和语言折磨)。把笔墨集中在“如何在环境不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找到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幸福”,去讨论不健康的父母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同时涉及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婚恋观,以及性少数人群的婚恋状况。在这一点上影片还是非常大胆且细腻的。不过因为极低成本,影片的工艺并不能算好,尤其声音上问题比较多,几个舞台剧化的抽象场景也显得比较生涩。但是整体而言算得上是一部很大胆且有很多个“首部”标签的电影,值得一看。
故事和电影名字的气质非常相符,某种属于咱们中国的气质。一看就是小成本制作,但是没钱憋倒英雄汉,导演在几个大场景了采用了一种戏剧化的出场方式,角色们坐在椅子上进行戏剧表演,先不考虑这种形式是否有消解电影主题的意思,至少让我觉得在形式感上做得有新意。电影关注同妻题材,更生动展现出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某个侧面,台词对白写得实在棒,被cult洗脑的母亲角色尤其突出,娜仁花老师是位好演员。3.5
天降大雨,是安排好的洒水车;遭遇车祸,是舞台上的一出戏。摆了那么多鸿门宴,就是要这样折磨到油尽灯枯。赵老师说生病不用吃药,此生业力招来这样的男人,下世总要超度换一种人生。以为她是想治父亲的病,却是在救赎自己的罪。多想告诉母亲,那不是病,爱没有罪,你本是相思的少女,敲醒南屏的晚钟。
抱着烂片的期待去,带着佳片的欣喜回来。导演的田调做得是一等一的!
拍得很写实、很工整,却也有抽象的段落,过去、现在没有刻意进行区分,却一目了然,台词生活化,行为常人化,是喜欢的类型,拍家庭、拍日常、拍父母,还是女导演最擅长呢!在这个语境下,还能完成对国产LGBT家庭的素描和思考,且不带猎奇色彩,在既定框架内完成无解的探索,自带压抑和捆绑色彩,呈现多数家庭的妥协与窒息的现状,重要的是由一个女导演来完成这样一个沉重的命题,难得了。
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促使女主千里迢迢带着外国丈夫回国待产,忍受着来自母亲不变的谩骂和羞辱,依然每次施施然多拿一个靠垫坐在母亲身旁?赵老师的冰城道场绝对发挥了巨大能量作用。
大家都不要权利,只要利益,和最亲的人斗得血肉模糊。剧本是父母皆祸害小组独家赞助的?
原以为探讨的是在特殊时代下禁忌之恋的家庭伦理剧,结果却是对邪教鞭笞的封建保守,且着笔墨太多,喧宾夺主了,甚至影片最后还强扭了妈妈的性向。而且外国女婿也没有发挥文化冲突应有的功能,沦为摆设。
她知晓她被她爱过,她不容许他被他爱过,尽管那些爱都是很久远以前的事了。
其实也是一种玫瑰花蕾叙事了,只是同窗之爱这一条线处理得太生硬。结尾的圆舞曲像是对开场的《南屏晚钟》作一场告别,学生时代曾经拥有的秘而不宣的柔情时刻,凝固成琥珀(所有温暖的影像质感都给了这一段回忆)藏进心里似乎已经足够,余下的人生便任由一种对于安全感的幻想将自己推向并不快乐的轨迹。对我来说这完全不是一部有野心的社会问题电影,代际冲突、婚恋观差异甚至同妻都并非焦点,它终究还是在讲述最隐秘复杂的私人情感,一个女人在年轻时做出了选择,花上一辈子时间说服自己,然而这却是一场自我和解无望的精神折磨,无法停止的自我厌恶、施虐受虐、歇斯底里,都源于那个不能被纠正的错误。
各方面都挺狠的,我妈如果每天电影里这状态我二十岁前可能自杀了。
粗糙的部分简直好笑,小演员念台词感觉像朗读课文;但是有的地方又很生猛大胆,让我深深地坚信这位母亲并不是所谓的“传统”,而是literally有病。按理说有病看病啊,但是往大了一想,整个体制社会习俗都是病态的,你让个体受害者找谁去医啊。fine,勇气可嘉,但执行还是太简陋,实验的舞台段落并没有给影片加分,父亲和外国女婿的戏份可以再饱满一点,母亲的les线也值得商榷。目前这种处理戏与戏之间全是断裂的,不够连贯。觉得整体有点贪多了,两星半,手松一点吧。
#Berlinale2019#三星半的片子,多给半星鼓励,在显而易见的预算受限、演职人员受限的情况下完成度很高,可以感受到电影避免刻意、但还是无意中全程以女儿的视角注视着父母,这注视中充满了怜悯、同情、一些时刻的共情和压制着不要外扬的不齿与埋怨。影片开场前制片人老公夸赞导演老婆的那段真是有意思,讲了不少如何层层过审的细节,在这位西方人眼里他的中国老婆能play with it实在是有智慧极了。其实中国导演们都该做做这种交流,趣事肯定一抓一大把。
“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
中国同妻+鞋叫题材,女导演相梓有栗宪庭和NYFA学习背景,思维独立偏西化,本人很风趣。她说是这样备案的:现在剧本审查只需要交个提纲,所以我就写本片讲述了我父亲的情人...,审查员自然以为情人是女的,所以就过啦!她知道在国内不可能找到投资,也肯定过不了审。“如果他们喊我回去审查重剪,我就拒绝。我知道国内年轻人有办法把资源免费发布到网上,我很OK,不会介意!”“希望我的国家和政府有一天可以明白,一个人是可以爱任何人的。”电影有《喜宴》式中西结合视角,情节略似《谁先爱上他的》,也是母女从头吵到尾气到冒烟,但同时又充满怪趣的笑点,尤其那个全程懵逼的外国老公。能看出成本确实很低,导致镜头调度较单一、个别段落微闷、结尾也仓促,但戏剧设计很有张力,能看出这位青年导演的潜力。尤其要为题材点赞,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