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看评分不高不是很期待的,但是既然开头了就想看下去,结果还蛮有意思的,这种手法,这种结构电影?让我觉得有点眼熟,后来想起来是拉斯冯提尔很喜欢的手法啊~分段,乱叙?,晃动的镜头,一些看上去毫无意义也真的没什么意义但是会加深印象和感觉的镜头,比如说小女孩的呼啦圈的全部玩法,想象的魔法蛋糕,都蛮有意思的,以及我认为该片含有大量的,特属德国和法国的幽默,中国人不能get,比如说历史老师讲课那里,感觉告诉我是有笑点的,其中艺术表演那里有点让我惊艳,如此杂乱,刺耳,噪音,表演好像把时间分割拉长了,你会以为是镜头作慢了,其实不是,跳的那段舞也很有意思,慢慢慢快快快。最后慢慢撸清了剧情,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创伤的故事,男主因为自己一个人坚持把大卫留下来,未曾料到是一个连环杀人魔,杀了很多小孩子,男主因此内疚,痛苦不已,失眠,内心崩溃,精神异常,可能还因此与六年的男朋友分手,最后自己搬到法国来。在这里捡到枪,拿着枪,回想,揣摩,杀人者的动机,他把枪口一个个对准了受害者的照片,最后自己崩溃了,这里尤其是快结束时要崩溃的失眠的那一段,渲染表达的真不错,很痛苦,不过总感觉还是再差一截,最后男主自我救赎啦,模拟了每个孩子的死亡,新生,伊始。ps,总觉得那个女邻居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已经,他和那个法国小哥开始的也太突然了吧,突然就变成LGBT电影了,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重点不再这上面,只是表达一个应激性??心理创伤的男人的自我救赎?以及影片开头是他在模拟了自己最后的死亡?
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讲了一大堆,玩凶手在哪里吗,同志感情支线也讲的支离破碎,以后少玩这种实验吧,观众的耐心是有限的。★★☆
有点小意思,故事不懂
开场的孔雀加旁白想到马克,后实验味道渐渐浓厚,滤镜变幻与内心的联系,主人公单独时镜头语言的多变,女孩想象妈妈为男主做蛋糕时的音乐场,男主最后自己不断重现凶案现场,这些都与多人戏的写实手法融合的很好。
這男人有時候很好看有時候就是個普通大叔大概就像這電影幾場戲想當有趣但總得來說又不知道在幹嘛, 挺喜歡的, 但背後那好沉重的東西真的並不需要分享給愛人
为什么只要沾上法语的电影都有点神经病的元素,开场小孩展示的呼啦圈的一百种玩法,看完我不知道男主什么心情,反正我是彻底蒙B了。
有幸看的柏林电影节世界首映场,德国观众看完都懂的,哈哈大笑。提名欧洲电影奖最佳处女作,入围柏林电影节“德国电影视角”单元,镜头语言丰富,尴尬与幽默恰到好处。另外,影片在语言上的运用恰合对德语和法语使用环境的刻板印象:)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903404/
莫名其妙的情绪,莫名其妙的故事,当然没有前因后果,更像是一次行为艺术。
无聊无趣无意义。
精神不好吧,每一个不能好好讲故事的导演,到底心中有多么苦闷,需要用拍电影来损人利己。够了!
那种奇怪的电影,尴尬与幽默恰到好处。导演喜欢玩,有点儿意思。[B]
闷 但是好可爱
神秘主角在北法乡村经历与女邻居的暧昧、同小伙擦出恋情,也出入于杀人犯躲藏的森林,但影片过早揭开主角的负罪感和创伤背景带来的悬念,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同情而非与其共同遭遇不安。影片富于象征和交叉引用,并点缀以全景展现的文学场景和类似艾美丽风格的童话世界这些联想片段作为形式和色彩游戏。
我只看出了尴尬,没看出幽默,德国人幽默我不懂!
平淡中有意外又富于诗意,诗意不仅来自一些情节的设定及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层层释放,更在于所有的暗线都没有明确的来由也不指向特定的结果,这种对逻辑的切离和对因果的有意规避使电影走向了一种开放,而这种开放看似是对剧情的翻盘,但我更愿意认为这是对生活更高级的模仿与敬畏
小心“湖畔的陌生人”跟你拼命。拍摄在枯燥和花里胡哨之间摇摆不定,用70分钟来东拉西扯各种挖坑最后10分钟一铲子填平,同志电影这么拍是在找死啊——你能保证观众有耐性撑到最后吗?
电影讲述一个远走他乡的男人,在新的环境中发生的种种——女邻居的爱慕,与物流小哥的恋情,小镇上的不知名谋杀案。剧情发展并不复杂,但很有深度(豆瓣2.0字幕组翻译)
第66届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入围 异乡趣事
拥有多色羽毛的孔雀的故事是不是就是利普曼的故事?很不幸:不是。杂糅了许多风格的[利普曼]用这样一个论断作为这场叙事实验的楔子,但却忘记了这种杂糅仅仅是叙事层面的戏法,在故事层面却难获支持。主人公的故事十分简单,不用到后段解谜就可猜个大致,他不过是只哀悼的单色鸟而已。爱情戏倒是不错。
法国小镇神秘德国男子的故事,拍得有些实验色彩,两条感情线一前一后看似浪漫爱情戏,内里却是伤痕过往的再修复,不少戏居然尴尬感爆棚,问题是男主角纠结的情绪对于观众来说在最后一刻都显得莫名其妙,终究还是导演对于影片定位的矛盾。★★★
601。自己主张留住的人在校园进行了大屠杀,和自己相恋6年的男朋友也分手了,所以换了一个地方生活加了一个新的男友,但又活在自己的内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