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壹姐说的就是那些明明对艺术作品异常熟悉的艺术家们。
演绎过无数经典悲剧,揣摩过无数至理名言,可回过头来,他们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或者说,他们是演着演着就入了戏,将戏剧作品代入自己的生活,从而“成就”了一幕又一幕令人悲伤却又令人唏嘘的残酷现实。
这种入戏的典范,非《戏剧之王》中的主人公岗帕特莫属。
岗帕特是谁?
毫无疑问,戏精本精。
他是一位古典戏剧的演员,最擅长演绎的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但,岗帕特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工作久了,就容易患上“职业病”。
人家医生的“职业病”是没事就洗手,对于刀具的朝向有专门的研究,人家程序员的“职业病”是思维倒置,按电梯都喜欢用双手。
而岗帕特就厉害了,他的“职业病”是出口成章,连日常生活里都得渗透进他那酸不溜啾的戏剧台词。
比如喝酒,别人都是“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到了岗帕特那则是“喝还是不喝,这是个问题”(原句参见《哈姆雷特》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比如打招呼,别人都是“今天天气还不错”,到了岗帕特那则是“就好像建造一座庙宇,喜的是庙宇建造完成了”。
文绉绉的,特别像个满腹经纶的中二少年。
但,生活喜欢大白话,这种又文艺又儒雅的高逼格台词,一般人欣赏不来。所以,在生活中,就连岗帕特的子女都嫌弃他的不合时宜,说话就说话,引经据典的,究竟是想要嘲笑谁没有文化?
哎,先别急,如果说嘲笑,岗帕特之后的做法才是对我等凡人最大的嘲笑。
他干了什么事呢?
先是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宣布隐退,而后又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事业上选择激流勇退,生活上选择毫无保留。对于岗帕特的人生抉择,壹姐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洒脱。
可是,洒脱,是要付出代价的。
很快,获得了财产的子女们就受不了岗帕特的文艺装逼范儿了,在儿媳的坚持下,儿子终于将父母赶出了家门。
儿子不孝,还有女儿。
走出儿子的家门,岗帕特又去投奔女儿女婿,可是,女儿似乎也不待见他,对他说话,总是又冲又狠,甚至,还怀疑他偷拿了家里的钱。
呵呵呵,你的钱都是你爹给的,你心里没点数么?
岗帕特这一辈子哪里受过这种窝囊气,于是,一生气,他带着妻子离家出走了。
只不过,在离开女儿家的路途中,妻子患病去世了。
悲惨吗?
真悲惨。
可是,这种剧情又分明很熟悉,这不就是莎士比亚笔下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的经典剧情嘛?
明明是岗帕特熟知并精彩演绎过的剧情啊,可为何他却还是要让自己的人生过成此戏剧的翻版呢?
壹姐不得而知,或许他始终活在《李尔王》中未曾出戏,又或许他认为戏剧都是高于生活的,都是虚构出来的艺术品。
可生活,本就是艺术的原创力。
岗帕特的一生,令人感叹,又令人唏嘘。
或许,艺术家都是古怪的,别人是把人生往美好的戏剧巅峰上面过,他却是把悲惨剧情渗透到自己的人生里面去。
可,谁又比谁高级呢?
都是读过书,识过字,懂得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们呀!
电影主题并非阿式让人疲劳的印度问题,而是让人敬畏的印度智慧,扣人心弦的史诗,一场艺术人的悲剧人生。
戏剧之王,40年的职业生涯结束了,却开始了自己的一场戏。生活里的角色和真正的自我之间充满冲突。
有电视剧里想骂死的儿媳,有不可原谅的女儿,有窝囊的儿子,有贴心的女婿,除了女婿都不认可他退休后所扮演的自己的角色。演绎了一个失败的祖父角色,经历了被女儿怀疑的角色。两手空空没有了住所,儿女站在对面,站在身后,就是不在身边。
逃离这种生活的俩人,有了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但很快,老婆病死在街头,自己流浪在街头,和结识的擦鞋小伙一起露宿,受到街头善良人们的照顾。
直到看到报纸上关于戏台的消息,回到舞台,看到了孙女,口里一直喊着老婆,曾经扮演的所有角色一起迸发。
他说:我把你们的悲剧进行传递,为什么我的人生到头来成了悲剧。
儿女找到戏台,悲剧的冲突爆发,艺术人死在了舞台上,完整的结束了他的悲剧人生。
影片中的诗词让人穿越,令人沉思,其中的疑惑、气愤、痛苦和长长的叹息,是人的情感,是表演者的生命。
印度的诗歌,总让我感觉是来自他们最珍爱的土地,最敬畏的灵魂,最伟大的母亲河,总可以发问到人的内心深处。
这部影片的深刻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男神阿米尔汗的电影,更能抨击人性。
昨天,将偶然给我推荐的印度电影《戏剧人生》看完了,看完了,真的是目瞪口呆,我感觉我的阅历太浅,读的书籍也太少呢,人生也确实还什么大风大浪都没有经历,让我来评价“戏剧之王”,真的觉得很可笑,哪里来的资格呢?对于诗歌,对于戏剧,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感兴趣,觉得似乎有了些许兴趣呢,就像喻博士钟爱的诗歌戏剧,看他在《声临其境》的舞台上表演,听他将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看电影中的“戏剧之王”对莎翁的评价,我才越来越意识到莎士比亚原来如此让人望其项背,能表演莎翁的戏剧那是一生的荣幸.......人生如戏,生活中的故事真的让表演了40年的“戏剧之王”伤心了,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相伴40多年的好友的离世,妻子的离世.......等等等,我实在不知道什么心情,不可能感同身受的好吧,我只能说的是,诗歌的魅力,戏剧的魅力真的让人如此着迷,充满魅力,想起培根说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诗歌使人灵秀,充满着无限魅力,真的,我觉得读书真的能够无限升华一个人,我希望我能真的做到学习一辈子,一辈子不停止去学习,去感受这个世界文学或者数学科学等的魅力.......还有便是日后,有机会了也可以去戏剧院观看一些舞台剧,音乐剧等,我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高雅了,生活情趣,活动也能更能让自己的灵魂,精神得到升华,对于电影,没有什么值得的评价,因为真的足够让人震撼,我的阅历太浅薄,没有资格去评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也算是小众向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似乎和它评分差不多,可能高一点,也是对于日本艺伎文化历史不了解不感兴趣,恐怕也是难以看下下去的。。。这部电影更是如此,没有精神的丰富,对于诗歌的喜爱,或者热爱吧,感受不到诗歌戏剧带来的灵魂上的愉悦,这部电影可能比肥皂剧都难以看下去,就像我说的,喻博士必定看过这部电影,可能也是他所想追求的境界吧,将整个戏剧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用生命去燃烧诗歌与戏剧,真的很棒,也愿自己能成为一个终其一生追求所爱的人!
电影主题并非阿式让人疲劳的印度问题,而是让人敬畏的印度智慧,扣人心弦的史诗,一场艺术人的悲剧人生。
戏剧之王,40年的职业生涯结束了,却开始了自己的一场戏。生活里的角色和真正的自我之间充满冲突。
有电视剧里想骂死的儿媳,有不可原谅的女儿,有窝囊的儿子,有贴心的女婿,除了女婿都不认可他退休后所扮演的自己的角色。演绎了一个失败的祖父角色,经历了被女儿怀疑的角色。两手空空没有了住所,儿女站在对面,站在身后,就是不在身边。
逃离这种生活的俩人,有了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但很快,老婆病死在街头,自己流浪在街头,和结识的擦鞋小伙一起露宿,受到街头善良人们的照顾。
直到看到报纸上关于戏台的消息,回到舞台,看到了孙女,口里一直喊着老婆,曾经扮演的所有角色一起迸发。
他说:我把你们的悲剧进行传递,为什么我的人生到头来成了悲剧。
儿女找到戏台,悲剧的冲突爆发,艺术人死在了舞台上,完整的结束了他的悲剧人生。
影片中的诗词让人穿越,令人沉思,其中的疑惑、气愤、痛苦和长长的叹息,是人的情感,是表演者的生命。
印度的诗歌,总让我感觉是来自他们最珍爱的土地,最敬畏的灵魂,最伟大的母亲河,总可以发问到人的内心深处。
这部影片的深刻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男神阿米尔汗的电影,更能抨击人性。
人生如戏,而看戏的人太善变。儿女们从喜欢父亲的戏到嫌弃他的不合时宜,戏剧之王也做不到“你爱我像谁,什么角色我都学得会”。电影在生活气息和戏剧味道之间没能做到无缝相融,常常戏还未到,戏剧腔就先开嗓了感觉很突兀,夫妻戏很温馨,其他戏平铺直叙了。看看近年印度电影的评论,有好些夸张言辞…某国很重视电影市场啊。
脱胎莎翁名作《李尔王》,在经典构架下,较原著戏剧化的设定,细节更贴近于现实,矛盾和情感处理更真实细腻,是一部将古典照入现实的佳作。台词从戏剧获得灵感,非常典雅,且充满了智慧。演绎经典,最后一场就是两个字…震撼。这是一部充满了戏剧美感的作品,台词演技都充满了让人心潮澎湃的美妙。
即便是戏剧之王也无法在人生舞台完美谢幕,诗歌一般的台词有几段忍不住后退再看一遍!
这就不是一部电影 是戏剧 李尔王的剧
断断续续看了十几天,除了长点,没别的毛病
这是印度的《戏剧之王》完全可以给十颗星,不是那啥喜剧之王,当然了也可以比较一下下,毕竟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了 。这部印度戏剧之王是演绎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而被封王的,结果这个艺人在演艺生涯的巅峰退场了,理由特简单莎士比亚等大师们在台下吃薯条,是不是很迷幻很竟然一时间对这个借口无语凝噎。退出后的老艺人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李尔王,他把房产给儿子,存款给女儿。当然了既然演起来了,现实也一模一样的儿子女儿都嫌弃他,他带着老婆不得不出走了,可惜老婆在这个折腾中挂了。好吧,这部印度版的李尔王和黑泽明改编的李尔王《乱》,都精辟的给出了一个结论,纵然你演绎了一万万个角色,却终究还是演不好自己。其实,在可怜的现实里,不演的人连自己是人都不知道,所以,大家都在努力的活着,无非就是想证明活着本身而已。
真是一部好片!台词如同舞台上的诗歌一般。没有人是绝对的恶人,每个人都好像只是在可以理解的情况下做出反应,结果却是如此的悲惨。好精彩的片子,这就是人生,时时处处都有无常。
自私无情的子女,阴谋贪心的儿媳,懦夫毋庸的儿子,慷慨可怜的父母,悲剧的人生
叙事结构上,几乎整个电影都在铺垫,直到最后一幕,人生和戏剧完全合一。
KING LEAR
你要当心 我在舞台上扮演过很多恶魔
有歌但没有跳舞靠剧情的印度电影。但这剧情实在是无聊,拍出了电视剧的感觉。IMDB上竟然是9.2分。豆瓣7.5我都觉得高。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看了开头
台詞很花巧或者說很高妙,但我看的是老頭本人,會唸有深意的台詞而本人活不出智慧。老頭自己有導演好自己人生這一台戲嗎?他自己那台戲很失敗,最終演成悲劇還禍及老妻,子女擔演撒旦角色。將財產盡分子女不留給自己和老妻,是要考驗子女還是自己?快進看完。
追捧艺术的人和买奢侈品的人没什么区别。6
9th.
印度警察狠!每个人都是自己舞台的主角。花开花落,物转星移,无论善恶悲欢长短,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撑到戏的结尾。完美谢幕也好,怆然而止也罢,你的戏终结,别人的戏仍在继续。
一个伟大的演员就应该死在舞台上,而不是退休。完全不同于之前看过的印度电影,充满人文主义关怀和反思,纳那·帕缇卡可能名字我们都不知道的演员奉献了莎士比亚式的疯癫表演。
用戏剧演员的退休“家庭生活”打造了一出悲剧,性格悲剧及社会悲剧尽含其中,其中所富含的著名戏剧的台词和暗喻巧妙且动人,戏剧的魅力在时间流逝中与事件的发展相结合,上演了一出不可避免“现代悲剧”。其中在破旧剧院的几场作为“线索”的戏,尤其动人。最后一场戏更是惊艳。故事总体来说算不上巧妙,其中穿插的戏剧台词才算是点睛所在,才算是讲一个平常的社会问题所蕴含的东西升华了。台词和情感的冲击,让人将人渐渐引入戏剧的高潮,在最终那个残破在的人生舞台上,上演了最后一幕的高潮,然后,幕布拉起,“人生七阶”走到了终点,最后一切走向终结。唯一无法磨灭的,只有观者的记忆。一出戏剧和一场人生,不甚相同。戏剧,演绎出无数个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