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周渔的火车

    剧情片大陆2002

    主演:巩俐  梁家辉  孙红雷  李志雄  师春玲  孙周  戴克  张恒  

    导演:孙周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3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4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5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6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3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4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5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6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7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8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19周渔的火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04:38

    详细剧情

    周渔(巩俐 饰)在小镇上从事陶艺工作,美丽善良的她遇上诗人陈清(梁家辉 饰)后,对他的眷恋油然而生。尽管陈清在另一镇上做图书管理员,生活清贫,爱情的力量还是让周渔甘心劳苦,来往于两地只为照顾陈清。慢慢地,她变得有点疲倦。 火车上经常有同车人张强(孙红雷 饰)。张强暗暗为周渔美丽的气质所打动,二人由起初的争拗渐变理解。张强总是在周渔失落烦恼之时为她解忧,帮她找寻陈清诗中所写的湖,感情在暗涌,周渔也在两地、两个男人之间矛盾的徘徊。在张强身上,她感受到强烈的男子气魄和欲望,然而却也离不开孱弱的陈清。 一天陈清告诉周渔,说他要去边疆支教。这一决定最终成全了周渔和张强,还是让周渔看清了该如何决断?©豆瓣

     长篇影评

     1 ) 在那遥远的地方

    电影里周渔是一个不安份的女人,她总在路途中,她买车票时,她问,这最远可以坐到那儿……
    于是她永远在她的途中,也许是湖水里,也许是海水里,也许的也许,她是外星人……

    读西方的艺术史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它们能真正说的五花八门,绝对不会只有一种声音。贡布里希说中西的艺术差别在于,西方在于创新的革命的艺术,而东方的艺术则不追求震惊的效果,他们有很迂回的方式来追求一种雅致的效果。可是这么一个讲究革新的世界,一直习惯提出否定的意见的西方,一直在复兴,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以至于后现代主义还是有点儿复兴的意味,可是我们是在向前,而且要拖着古典向前。
    也许我扯远了,扯得和这部影片有点儿离谱的远,不过我更愿意把这样的一个故事看成是哲学上的思想上的一种考量。
    影片中的三个人,二个男人,一个女人,如果我们做这样的划分,一种是古典的,一种是现代的,一种是后现代的。
    西方划分现代和后现代的最大分野是从鼓吹男性的理性权威现代化世界转移到了对女性感性的思维的肯定,只是尼采所号召了一种酒神的精神在后现代的初期似乎也被看成一种精神的发泄与病态,就连周渔的死也似乎被看成了某种自由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撞得头破血流,只能泯灭,但我还是相信,这之后必有出路。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火车无疑是工业时代的强大代表,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人类的新的历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开始缩短。
    新的工业时代宣告了男权的理性时代的到来,笛卡尔以“怀疑一切的”主张组织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舞台。随后,在后现代艺术开始显露初端时,某一个女性影像被安迪.沃霍尔捕捉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表,那个女性金色的头发,微张的红唇,迷朦的眼睛,她是玛丽莲.梦露,这个女人成了男人的欲望的投影,没有人关心她想什么,演技如何,她最好是大脑一片空白,只要让她丰满的双唇和乳房在影片上裸露就好了。电影机制成功地让她成为赚钱的机器。很巧的是,巩利在我看来也算是这样的一位演员,这位从来没怎么坐过冷板凳的中国美人其实并不怎么适合中国的镜头,无论何时,都能看到她在影屏上波涛汹涌,有时稍微丰满得过了,以至于她在镜头里总多少显得有点笨拙,她结婚了,离婚了,然后重回影坛,人们讨论的还是她的外貌,我看到一些很有点暴发户气质的男人去影片里,就仅仅只是为了看看巩利……巩利被挑着来演这样的片子,可真是应景。
    影片的开头,孙红雷扮演的张强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个理性的男权时代的代表,他说,这瓷器,你留在手上就是没有价值,卖给我,不是很有价值吗?男权的理性世界助长了商业时代,万事万物,有没有价值,只看有没有人购买。有多少的价值,也不过是准备了多少钱来进行购买。
    于是周渔,摔破了瓷器,这是她女性意识站起来所做的选择,亦或是一种本能的反叛,还有没有其它的选择?有的,有的,当然有的。
    张强是吃惊的,欣赏的,但是张强所能做出的解决之道是:掏出自己的钱,以此作为赔偿。万事万物皆有个理,皆有个准则,你便说出来吧,只要你说出来了,我便也做得到的!
    男权社会以为男人伤害了女人,男人是应该有责任的,他们的责任往往是有框的,张强一直在做这样的理性的事情,我以为你要的就是这个,我以为你要的就是读一篇诗,最好是在湖边读着,他想,你要的就是我付出“这些”,我不是也付出了这些吗?
    周渔是轻蔑的,是我自己摔碎的,不关你的事。
    被一次张强的追逐,她都离开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类是不满足的,条条框框成了一种窒息,冷漠的,精英化的思维让生活单调,于是人追求一种诗意。
    “诗”是什么,海德格尔的名句是,我们要在地球上,在我们的将来,期待着一种“诗意的居住”,这种诗意无法定义,我们只知道它的存在被哲学家描绘出来变成了一种打破理性思维的新的方式,它是模糊的,有意味的,却又是不可名状的。
    那些诗意曾经出现过,就如同周渔的爱情,那是没有商业和工业入侵的时候,你看到过鲜花开放过,看过它们迎风摆动过,你一眼就识得出来它们只为你,心无旁骛。
    只是“诗意”的生活被打破了。
    诗意太过柔软了,文学电影中,其实有一类故事也被写过很多次,方方在某部小说的序言里曾经说过,女人一旦认真了,男人就怕了,可惜男人永远都不知道女人的认真从来和他们想像中的认真不一样。
    不管怎么样,我还是认为,诗意是男人自己折断的,就如同女人自己摔碎瓷器所做的选择一样,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将“诗”丢弃,视之无物,以为自己得到了什么真理一样,如此这般地人类也过了几十年。直到后现代生活的来临。
    这便是人的成长,我们是从来处来的,那些古典的生活是我们生长的轨迹那小的图书馆,那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诗与文学的处所……现代化快节奏生活也是我们的昨天,坐着火车,住在别处的我们……只是我们要往去处去。
    后现代理论里有很多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我们求“1”的那个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不是“此”就一定是“彼”的那个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以为有了诗就一定不能现代化,有了现代化就一定不能有诗意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去做那一场划分已经结束了。那个男性上升就一定抑制女性的时代也结束了。
    陈清说,周渔爱我,他只爱我一个人。
    我觉得他不是狂,不是妄,这是清楚的,睁开双眼说的。
    秀说,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周渔啊。
    秀说,每个人都只是在爱情里爱上了自己,每当她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对面坐着的都是周渔。
    张强说,我看到陈清了。
    秀说,我看到周渔了。
    张强说:我羡慕陈清。
    秀说,我羡慕周渔。
    其实,本来我们就从来是一体的,男人和女人,诗意和规则,我们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象我们原来认定的那样在矛盾中前进和上升,它就是它。
    做自己做的选择,想是自己的感受,是自己要来,是自己要走,好好活一场,其实,我从来不相信人类过得很惨,即使是死亡,从来也有幸福的死亡,即便是悲剧,从来也有幸福的悲剧。

    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知道,若不是你那般美,我何苦要苦苦地求你,又受着求不得之苦?只因为那里有一个最远的地方,我就是想去,就是要去……

     2 ) 镜喻世界里的游走与迷失——我眼中的《周渔的火车》

    周渔是一个异样灵动的女子,如尘世游走的不羁的风,只因浅浅的眷恋而留给世界一抹淡淡的划痕。

    周渔是一名背负精神重荷的行者,在识透世间的苍凉与无奈之后,用决绝生命的舞蹈安抚躁动的灵魂。

    周渔,是渴望行走的,又是渴望安顿的,而行走与安顿又只为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在分析荷尔德林的诗时,提出了人应该“诗意地栖居”的命题。我们不是海德格尔,因此无法也没有能力站在哲学的高度叩问人的灵魂及当下处境,但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的,起码在理想中是这样。可是现实又怎样呢?游走在世俗里的萎顿的男女,只能执着地留恋于古典的优雅与迷幻,在世俗的边缘作最后的人文守望。

    《周渔的火车》改编自知名作家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叫喊》。导演孙周也许不喜欢这个歇斯底里的名字,也许有更深层面上的对文本的解读,于是,欲望化的“叫喊”被改成了更具象征含义的“火车”。火车也许暗含一种探索者的精神和流浪者的气质,也许预示起点与终点的节奏往返、不可更变,也许代表着一种游走的生命形态,或者更指涉人物心灵的漂泊。这样的隐喻似乎更可以体现创作者对世俗人生的透视以及唯美的救赎意识。

    影片的叙事,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诗歌般的旋律美。导演力图体现的是主人公面对物质化生存时的一种困惑,进而体现一种寻找意识,即找回被世俗淹没的“本我”、“真我”。摇曳的镜头语言把沉淀的往事轻轻泛起,于是,沉寂的心便开始流动,并在迷离中铺展出一条灵魂漂行的幻路。

    这是一座纷繁错落的爱情迷宫。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氤氲起异样的感动。

    这又是一个近于老套的故事。

    两个男人,一个女人,永远的世俗命题。

    剧中的男人身处生命的两仪。

    古典与理想的化身,有着忧郁气质和诗人天分的陈清,蜗居在小镇最逼仄的一角。他,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人性中有着追求超越的成分,向往最宽慰心灵的人生,却在世事的纠葛中逐渐丧失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原有的激情。

    笃定现实、沉着干练的乡间兽医张强,有着最清醒与现实的人生关怀,会用理智的思考读破所有的唯美与浪漫。

    她,周渔,一个给瓷器画画的年轻女人,昏黄的古典色彩是她画里恒久的主题。临摹得久了,画里画外也便模糊了界限,周渔也便成了瓷器上幽怨的仕女,永远也走不出自己投下的影子。

    这样的文本,可以理解为诠释人生的寓言。

    周渔热烈而自欺地爱着陈清,这是一种痛彻心腑的情愫。年少的周渔所有的痴情与梦幻都抛洒在了伴随她成长的火车上。一个有着不羁灵魂的女子,纤弱如瓷,单单偏爱一种时空的穿梭、一种新鲜的经历、一种既定目标的追寻,寻找成了她生命的全部。现实的职业作为一种生存选择也为她的爱情抉择标下可信的注脚。张强不过是她爱情列车停靠休憩的一个小站,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终点,她的精神是永远无法在此驻足的,不管张作出如何的妥协与让步。

    这注定是一个悲剧。

    如同烟花一样的爱情理想永远只有一瞬的美丽。

    游走在爱与恨边缘的周渔,努力摆脱理性的绳索。但所有的努力必然是徒劳无功的,只会在不断的挣扎中被现实的漩涡湮没。

    理想在现实中的背叛,剥落了生活中所有的醇美的诗意表征。不管陈清对周渔的拒绝是出于对周真挚的爱还是其他目的,都在客观上消解了所有诗意的乌托邦建构。当然,陈清的转变也体现了导演对现实的理智认同,在影片中也是有伏笔和提示的,如周渔散发陈清诗歌朗诵会传单被陈清看到,陈清的张皇与不安;陈清对周渔狂热的示爱方式由迎合到反感,等等。

    执着的周渔并没有因陈清的放弃而抛离梦想。在周渔的世界里,时间无法冲淡一切,时间无法忘记一切,时间却可以证明一切。周渔在寻找灵魂安宿的路上去了,也许她此去并非仅仅为了找寻即将逝去的情感,也许她的一生都在渴求可以的安顿。失事的车辆(注意:是汽车。主人公唯一一次变更,也是唯一一次远行,或可看作对原有秩序的叛离以及对狭隘有序生存空间的逃逸,竟然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冲下山崖,载着那颗亟待安抚的心灵,划出尘世最凄美的舞蹈。终于,一切的一切,在躁动的季节里沉淀成一种永恒的寂寞。

    所有的开始与终结,所有的平淡与激情,所有的梦想与憧憬,叫喊的周渔把触角伸向所有弥漫着芬芳的酡色的记忆。只有淡淡的一声叹息,周游在尘世边缘,或者偶尔落在枕边的他或她的酣畅的梦里。

    导演用一种湿漉漉的视觉语言,描述了在一个价值失重的年代里,一个精灵样的女子精神的突围和结局的无奈。这部影片如果说创新,那么鲜明的一点便是此类题材话语空间的转换,即由一贯的都市情感转向乡野情感(更确切地说,也许介乎二者的边缘,也许导演想要表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维度。没有了白领、公寓、保时捷、夏奈尔的时尚标签,叙事流向更趋于古典的回归。影片没有明显的城市标志物,一些偶尔的都市镜头语言似乎更为证明此种文明(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隔膜。在这里,相对滤去了都市的喧嚣与浮躁,简单的人物链接,精短诗化的对白,所有的所有更像缭绕的梦境。

    影像世界里的质朴、单调、和谐的景物,有着朴素低调的原始美,体现了导演的审美趣味。但影片的宣传却沾染上了明显的商业化痕迹。巩俐继《画魂》之后又一次被包装成风骚的噱头,只不过上次是画家潘玉良眼中的维纳斯,这次变本加厉上演与两个男人的灵肉纠葛。片中不可收敛的情欲的刻意突出,湮没了她日益成长的演技,反而成了影院门口大字幅海报上大肆渲染、夺人眼球的卖点,以致令观众形成对影片旨意的错读,也令孙周的苦心经营化为泡影。

    影片力图用逼仄的生存空间和火车经历的开阔场景、不堪承受生命之重的宣泄与人在旅途的疲倦作鲜明的生存对照,以换取观众对生命流走和找寻意识的认同。断续的片像组接有意割裂完整的叙事结构,单元叙事里人物的心理描摹被流连无定的诗歌语言链接或取代。片中长相酷似周渔、离奇出没的人物阿秀,以她谶语一般的旁白道出周渔所处的镜像世界,“爱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让人更加清醒地看清自己”。

    周渔炽热的爱情如烂漫的山花,寂寞枯荣都在野地里滋长,不该也不允许他人打搅。也许,她就像阿秀夹在名为《周渔的火车》的诗集里的那片碎瓷,破碎了自己,却不知结果是在迷失中安顿还是在安顿中迷失。

     3 ) 不同的周渔

        昨晚早早关了电视,依在床头,在橘黄色的灯光下,读完了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喊叫》。当初之所以拿起这本书,缘于先前看过巩俐演的电影《周渔的火车》(自己也曾写过一篇《玲玲的火车》的小文也纪念周日奔波看望BF的经历),想来小说应该是电影的参照吧??不过读来后,才发现小说里的周渔和电影里的周渔是不同的,也并非有着同样的遭遇和命运,只不过同名罢了,且同样都爱上叫作陈清的那个男人,或者说周渔是活在自己理想的爱情中吧。
        小说看到后来,我竟有点恐慌起来,陈清的死真有点触目惊心,还有那样电闪雷鸣的雨夜也是我所害怕的。直到后来,终于看到了完美爱情的真相:其实大家眼中的爱情王子-陈清也有那么不为人知的一面,两地的爱情真的那么不可靠么?是不是越对自己爱的那个人期许太多就越是让对方压力大和不快乐呢?或许每个女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完美爱人吧?只是希望自己的他可以活得磊落和开心!

     4 ) 爱,用一生往返

    光影在房间内荡漾,是暗涌的情绪,是女人的呓语。

    上火车时,张强的一个退让,周渔的一个闪躲,她手中的瓷碗在车厢上磕了一下,打开包瓷碗的报纸,一对白色瓷碗的其中一个,碗口上硕大的缺口,周渔看了,内心为之一颤,这是给陈清的,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那次见面后,我每天给你写一首诗。”在蜿蜒的铁轨上,他们漫不经心地走着,陈清怯怯地递给周渔一沓诗稿。周渔看了,天真地笑了,陈清却像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害羞地在前面跑着。周渔喜欢陈清诗中的自己,陈清喜欢梦中的周渔。他们的交集是诗歌,是梦境,是虚幻,却不是现实中的彼此。

    周渔一次次拼命地追赶着火车,其实在追逐另一个自己。陈清在站台上一次次等候,等候诗中的女神降临。在堆满书籍的图书馆内,书页、纸片在风中散落,那正在进行一场情欲的搏杀。在图书馆的老墙上,绿色的植物恣意的向上攀附着。火车翻山越岭,铁轨在撞击中发出轰隆的声响。这一切交织成最初的憧憬与冲动。他们彼此将梦想嫁接于对方。

    “这首诗是我男朋友写给我的,他把我比作仙湖。”周渔在一个陌生的叫做仙湖的车站寻找陈清诗中的仙湖,寻找另一个自己。“你心里有就有,你心里没有就没有。”张强劝慰周渔。也许,我们一生都在找寻另一个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遭遇合适的人,你一定会看到另一个自己,你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陈清的诗歌朗诵会只有陈清与周渔两个人,洁白的诗稿从码头的空中(我感觉那是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缓缓地飘落,无力苍白得有点宿命,好似周渔与陈清的爱。

    陈清离开了,好像是难以承受爱情之重。周渔爱得太隆重,太投入,他迟早要辜负,不如早点退出。在陈清走后,周渔依然一周两次往返。那一次,周渔犹豫了,没有上车,而每次送她去车站的张强却上了车。张强重温了周渔曾经描述过的前往陈清家的那条路,他翻阅了周渔内心的书页,不知读懂了多少。

    周渔爱陈清吗?与其说,她爱的是陈清,还不如说她爱的是陈清的诗,她爱的是陈清诗中的周渔。仙湖、青瓷,那些暗含着某种梦境的周渔才是她的最爱。她追逐着火车,追逐着另一个周渔,那个被陈清的爱火点燃的周渔,那个在爱中幸福的义无反顾的周渔。铁轨、火车、缆车、河流、石阶,诗稿,那些是陈清赋予的记忆,是承载情感的记忆,即使陈清不在了,周渔也能凭着记忆与幻想自燃。在女人的爱情中,一切皆是载体,包括男人,最终她爱的是自己,爱的是被爱的种种感受。她如同精神自虐一般的付出,因为她爱的是那一刻的自己。电影中那疾驰的火车成了主角,火车经过什么站台已并不重要,只要它在前行。在女人的生命中,经历怎样的男人也不太重要,只要被爱,可以铭记的不是某个男人,而是那些个自己。


    人的一生都在寻觅,是归宿,是自己。也许女人的智商真的很低,她必须通过爱人的描述或暗示才能看清自己。周渔披着雨衣在水汽氤氲的山中寻找仙湖,她坚信那个自己一定存在。片尾,火车的车厢内遗落了一块瓷片,它被小心地捡起,夹进了陈清的诗集中,它是周渔吗?它还将继续陪伴陈清。

    “爱人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会让你更加清楚地看见自己。”

    陈清,怯懦、脆弱,并不完美,但是一种理想,他成全了一个女人的幻想。对于周渔,她不愿醒来,她愿意永远一周两次的往返,有什么比化身为仙湖、青瓷更美妙呢。张强是一种现实,他有强健的体魄,有乐观的生活,也有追逐女人的小伎俩,他更像一个正常的男人,他提醒一个女人快回到现实的躯壳中。“也许根本没有陈清”周渔奔波得筋疲力尽,终于倒下了。陈清不堪重负,终于退出了。周渔的火车,难道这只是空间上的往返吗?表面上,她在两个男人间往返,在理想与现实间往返,而实际上,它在女人心灵的旷野上往返,在两个自我间往返。当女人竭力接近另一个自我时,她也无法否定原本的那个我。她只能拼命地跑,从一个我到另一个我。

    或许仙湖只是一滴水,青瓷只是一掬土。女人在爱与被爱中虚幻地升华了,在给予与收获中得到了暂时的精神救赎,在自虐自怜中解脱圆满。如果一旦不能爱与被爱,她会因为不能面对自己而痛苦。

    《周渔的火车》,多年前首映时,我就看过,似懂非懂。那天,我收到一条短信,我想起了周渔,我重温了电影。也许是阅历,也许是心境,我写下了此文。如果要用一生的往返去寻找,这或许只是一篇序。

     5 )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
    仙湖陶醉的青瓷
    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它溢出了我的心湖
    由你完全充满 由你完全充满...

    你为什么要说这些
    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张强站在桥上大声朗诵陈清的诗
    这一段我看了好几遍,连同他和周渔在床上那一段
    很打动我
    其实诗写得不怎样
    可是那份爱被湖水渲染得格外深沉
    诗人的忧郁与现实的无奈

    "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
    这个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是浪漫的爱情还是实在的生活
    我想,她要的是全部吧
    她想要的是一个有着浪漫气质的生活勇士
    或者还有一些关于爱情的淡淡忧愁 散不去

     6 ) 这是北村的周渔还是孙周的?

    周渔的火车居然比我想象中要强些,虽然我花了三次才不太认真地把它看完了。对电影的某些情节我们本来也不必太较真,因为它已经不是北村的那个作孽版了,虽然表面上还是。我是很烦北村的,因为他总是写些象顾城那样天真变态而自私的人。自己对自己作孽我不反对,但是不能随时随地地发癫,然后还表现的很纯洁,然后到处去扰乱治安。所以即便有好奇之心我也懒得去深究这电影的来龙去脉了。但看完后我有个感觉,那就是拍这个电影的人在谈恋爱。也许孙周和/对巩俐,也许是孙红雷和巩俐,谁知道呢?

    以前看预告时觉得象拍MTV,真正看的时候又感觉情调有点象欧洲片。最神奇的是,它居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做-作!巩俐这时其实发胖了,没有以前的清亮,可是孙周还是把她拍的很美,这个美仿佛是与情节无关的,而是单纯的,对于女人的赞美罢了。其实巩俐一点也不象个超现实的癫狂女人。梁家辉念诗也是很可笑的,不过看到最后我也不笑话他了,因为他尽力了,他始终还算个好演员。最出彩的是孙红雷,以前有点嫌他,因为实在觉得他太象旧社会码头上的打手,虽然他以野路子演戏每演每出彩。这次是真的好,连念诗都很自然的流露,我对他的偏见一下子没了。虽然还是觉得他是野路子,但总比电影学院里出来的呆头鹅强啊。

    总的来说,电影是导演在抒情,借别人的故事抒自己的情。孙红雷和巩俐在床上那段看得有些感动,爱人的时候人总会变得不一样,不设防。虽然这爱未必和情节紧密相关,扑朔迷离哦。

     7 ) 爱上错的男人,你,就万劫不复。

    这部电影告诉我以下几点:
    1,文艺女青年总是会爱上虚无缥缈的文艺男青年。
    2,文艺女青年总是高高在上,一旦付出真情宁可倾家荡产。
    3,女人不要因为男人的梦想而爱上他。
    4,爱情就像投资,总是一方付出,另一方闲着。那付出多的必定在乎得多。伤的也是最重。
    5,女人爱上的这个男人,最后你问她爱他什么?她可能自己都说不出来。这就是送花定律。最后女人通常喜欢的不是花,是习惯!
    6,最适合自己的男人,通常就在我们身边潜伏许久。我们总是过后才知道。
    7,真正有能力的男人,身旁的女人最多起个协助作用。无能懦弱的男人才需要女人的全力帮助。
    8,总之,电影告诉我们,爱上一个错的男人,你!就万劫不复!

     8 ) 火车去哪儿?你又是谁?

    2002年,我23岁。
    那是多么年轻的时候我不记得了,记忆里有很多浓烈的忧伤,这份飘忽的忧伤很多时候带着不入世的孤单跟对于这个世界毫无招架之力的卑微,以及无时无刻不在的贫穷。
    年轻时的贫穷就像一种残缺,让你在很多时候变得不自信,显得怯懦并且可笑。甚至到了年老,贫穷也会像生命的一块瑕疵,总是那么的不完美,总是那么的苍凉。而这,注定是大多数人的机遇。对于女人,遇到好的男人,可以平安平静的相互包容接纳对方的美好与丑恶,可以没有对于未来的不安,那就很好了。额外的财富,有时候交易到的是对于安全感的获取。这些都是我很年轻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因为我以为,我是个富翁的女儿,我也以为我会用一种阔绰的方式活下去。
    我已经记不清这部电影跟这部小说的差别。
    我只记得我在兰州,一个人穿过校园的时候,网球场有人在砰砰的打球,路边停着小车,我看着那斑驳的铁网,忽然就停下来。我想起了,陈清,想起周渔,想起他飞腾起来拍的照片,跟他的死,很不和谐。
    有时候,下雨。
    我也会想起陈清。
    当然有时候我会跟汉正街的那个陶虹搞混。生活的泥泞总是有类似的地方总会让人似是而非。
    梁家辉问巩俐,你喜欢我,还是喜欢诗人。
    周渔不知道的是,陈清还有别的女人。
    这个世界,总是有另一面,我们看不见。
    隐藏有时候是为了更美好。然后却最残忍。
    以前觉得爱是必须非常明确的,爱你,还是爱诗人,一定要分得清。
    后来发现,你或者诗人,又有什么关系。不管你是谁,感受就在那里,无论你在意或者不在意。所以,仓央嘉措在这个层面走的非常高远,才被21实际的人们蜂拥追赶。那不是佛,那是悟。
    有时候,我会怀念曾经的穷。
    穷的义无反顾,穷的顶天立地。绿皮车或者大排档从来都不会觉得那会怎样。当人在极度贫穷的时候,所有的标准都会成为没有标准。同样,那份贫穷会变得理所应当一般的去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爱也是这样的。爱一个人的时候,可耻的或者是卑劣的也都没什么可怕,爱的冲动会让一切都变形成为自己想要接受的那副样子,也是理所应当。比如周渔爱陈清,比如阿秀,比如张强。比如我,或者你。
    2014年,我35岁。
    12年里面,我走过一些城市,遇到过各宗各样的人跟生活方式。也有一些不那么赤裸裸的生离死别,也有一些不那么血淋淋的颠沛流离。生命或者说老天对我很好,给予我很多,即便是那些黑暗的时间,即便是暂时的被抽筋扒皮,他们不是为了杀了我,相反,他们是要我活得更好。也许没有了陈清的周渔成为一个俗世的女人后会活的有滋有味,会变得圆满丰润。
    但是,总是更爱那头走失的狗。
    看马克吐温的礼物,也会觉得遗憾,倒不是彼此给予或者失去,只是觉得如果当初那又会怎样?
    当时如果留在这里
    你头发已经有多长
    当时如果没有告别
    这大门会不会变成一道墙
    ……
    通常人们放不下的不是错误而是如果没有错误的可能性。
    于是爱变成了,如果当时。
    如果当时陈清没有死。
    周渔跟他会不会继续彼此纠结的相处下去。一个滚烫,一个黏稠。
    如果当时我们没有选择离开。
    眼前的一切又会成为什么景象?
    如果当时梦想统统都成为现实。
    我们是不是会快乐的没有忧愁?
    如果当时,一切都看得见结果。
    还会发生什么呢?

    人生就在一次一次的岔道口变成了自己的样子。陈清的样子,周渔的样子,张强的样子。这些样子的背影都被拉长后投进了无尽的黑暗。你再也不是昨天的你,或者今天的你,甚至此刻的你。
    有人爱慕你横空出世的骄傲,同样,你会死在这里,带着那闪烁金光的东西。
    有时候美是那么的不可理喻,越是不堪越是凌乱越是挣扎,越是动人心神。有时候,你的美,是刺向你的利刃划开肌肤的绽放,你的美,是从肮脏爬起时惊恐的眼神。
    然后美好并不是美本身。
    美是决绝无情的。
    美好,总是让人感觉更加舒适。
    因此在我们变得更美好的同时,可能我们再也不会美。灵魂的凋零,肉体的乏味。
    美好总是相似的,温暖的,柔软的,有各种各样逻辑跟善良的。
    然后美,总是那么的不可知。
    所以,爱,就是美。
    美,就是爱。
    瞬间出生,瞬间死去。
    我们挥别往事,挥别生死,挥别那些生命里的滥葬货。也挥别了一个鲜血淋漓的自己。
    我不再是我。
    周渔也不是周渔。
    陈清也不是陈清。
    当我们遇到另一个人,进入另一个关系。
    一切都变成了另外的存在。
    因此,珍惜缘分,也可以说是慎重遇到。所有的遇到都是一条线索,那线索里埋着宿命埋着因果埋着轮回埋着我们的未来。
    你也许爱的是昨天那个还是诗人的我。
    也许爱的是今天这个还会流着热泪的我。
    但那一切,都已经死去了。
    所以请你继续爱我。
    爱这个变得美好以后温吞无味的我。
    爱这个失去勇气贪图享乐的我。
    爱这个被生活揉碎了又重新拼装的我。
    爱这个,你可能不爱的我。
    诗人已经死了。
    爱情也不会回来。
    请你,永恒不变的,继续爱我。
    哪怕我也已经死去。

    “它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短评

    巩俐:坐火车上瘾,徘徊在两男之间,抽烟,做爱,迷茫,追求幸福又一无所获,这就是那在瓷器上作画小资得不行的周渔。

    7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 耽于唯美,这样没出路的啊。把一个逼仄的爱情故事用一种自怜自爱的方式来表达,视听很美,但也很造作。

    12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 铁轨是来来回回的眼泪,纵横交错,编织着你我之间不可言说的梦。你给我沾满露水的鲜花,给我纯净而热烈的湖,却也给我如影相随的寂寞与不安。我是爱情里的流浪者,漂泊不定才是我的归宿,在陌生的车厢里寻找熟悉的脸,还未出发,就已经望见归途。爱人如镜,爱意如梦,恍然间看见你,原来却是自己。完全被低估的神作,看孙周审美水准这一部就够了。房屋里错落的光影,一如漂泊无依的心,周渔之所以往返于三明和重阳,是因为诗意是流动的,绝非一潭死水,她的救赎起源于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流浪意识,这种不确定的求索,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淹没属性,足以击溃(干扰)任何一种生活状态。无论张强或陈清,在周渔面前都有点怯,火车在此处象征一种永不休止的汹涌爱意,二人互为终点和起点,如此反复。剪辑上故意做的杂乱,如同交错的轨道,绝美的超时空质感。

    14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力荐
  • 它溢出了我的仙湖, 由你完全充满, 完全充满。

    19分钟前
  • 西决
  • 还行
  • 不是跟诗人有关的电影就一定非得文艺至上,素材被胡乱的剪辑,看着令人思绪凌乱,感到莫名其妙。为你写诗却又不给你承诺的男人,大多就是渣男,写诗的真不如养猪的。以及,巩俐真的不适合周渔这个角色。

    2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 忘记了结尾,最后巩俐有没有跟了梁家辉?印象最深的是巩俐去看望梁家辉,带着吃的。梁在家穿着松垮的背心,用手提着两大摞书,巩俐被他狼狈的模样逗笑,问他这是要干嘛,梁说,要锻炼身体。

    25分钟前
  • 有些话不必问。
  • 推荐
  • 喜欢巩神穿裙子时,裙摆拍打小腿的画面……

    28分钟前
  • 露娜peace
  • 还行
  • 在从爱丁堡到诺丁汉的火车上看的 身临其境地听着那一串串迷人的轰隆隆 就忽然特别能体会这片子想要表达的流动意象 女人像是火车一样 永远在开往不同的站点 不停歇。周渔不爱陈清 爱的是她作为一个女人诗意的转变 因为爱人有时候真的像是一面镜子。

    32分钟前
  • 四月姑娘
  • 力荐
  • 张元的《绿茶》,徐静蕾的《陌生女人的来信》,娄烨的《苏州河》,孙周的《周渔的火车》,大陆华语文青必点之四大。这样的低角度中近景、暖色调、微醺晃动感,张淑平拍情色片会有多好。6.5

    34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 把巩俐阿姨拍得这么美绝对是比老谋子还成功的!+1星。

    36分钟前
  • M.
  • 推荐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昏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周渔的火车》上,真是乱成了一团麻。我们随着这台时光机边走边看,最终看到的是一个沉醉在昔日世界里,不愿前行的男人。大概是受了王家卫的影响,从当下穿回过去,飞蛾扑火般的「周渔」似乎又走到了《漂亮妈妈》的反面。你喜欢我的诗,还是我的人?周渔答得完美而认真。因为她自己就是一位诗人,犹如那件刚烈而又柔软的青瓷,亦如画在泥坯上经由炽热的爱情淬炼而溢出的仙湖。然而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文青性格也着实将自己推向了历史的潮水当中。这是一个被过去填满内心的男人,他的世界再也容不下将来。幸好,周渔不是「周渔」的替身,倘若这辆小火车呆腻了,那就搬进豪华的《2046》去住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41分钟前
  • Muto
  • 推荐
  • 有时候女人为了让自己信以为真,便故作姿态的做些特别情绪化的事情,这种偏执的追逐被扣上了文艺的帽子后,所有的不切实际都变得容易理解。女人最后只剩下映照在脸上明媚却冰冷的阳光,清脆又单薄的虫鸣。电影的结局是死,生活的结局是认命罢了。电影里环境氛围烘托的很好,但过于文艺,有点做作了。

    42分钟前
  • MUSHROoM
  • 还行
  • 再次承认我不适合看文艺片,除了色彩流动的小镇,几乎什么都没记住。小镇故事多,仅仅一个暖黄调的镜头就可以衍生出许多情节和遐想来。瓷器,清画,红色旋转的裙摆,火车,这些元素糅杂得太乱。片中写诗的男人太虚,不如给猪配种的男人来得有味儿。影片的每一段都太突兀,像一个来不及收场的成人游戏。

    47分钟前
  • 苢蘩
  • 较差
  • 绿皮火车是一种很魔幻的存在,它用最廉价的方式打破了不同时空的壁垒,一个个站台之间,时间仍在,而你我不停飞逝

    52分钟前
  • 尘埃眠于光年
  • 还行
  • 在一个小城市,总有一些向往温情向往文艺的青年,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另一个是瓷器厂的画工,都是和文艺搭边的工种,碰巧一个人会写诗,另一个人还画的不错,这样的两个人只要看上一看,就会象磁石一样互相吸引

    5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 我的仙湖 用尽世界所有语言,也不够弥补我们分离的忧伤。 把泪水留给自己,如果我消失,你也将寂静无声音可听。 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有时候变的纤细,微风吹起鳝鱼的冰裂, 仙湖,陶醉的青瓷,在我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

    58分钟前
  • 海 盗 砰 恰 恰
  • 推荐
  • 要我就选孙红雷。跟文艺青年除了自虐找抽添堵之外还能干啥。找个土鳖多欢乐啊。

    1小时前
  • 黑色七月半
  • 还行
  • 这些诗是大面积抄袭聂鲁达的吧

    1小时前
  • watly
  • 还行
  • 巩俐在这部戏里散发出柔软的光芒,豆瓣评价不高,我却很喜欢这部电影,那种火车声贯穿全剧的氛围,被感情溢满之时,痛苦却无法分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绵绵柔情真的就是你想要的吗?生活里爱情是次等的,即使开局的时候无限的甜蜜与美好,磨合之后的粉尘也会让你灰头土脸,一切要看你怎么收拾

    1小时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 巩俐太太太太太太美了!!!!!!这俩男人谁都配不上她!!!诗人只爱自己 医生爱她但是又hold不住她 拍得气氛很好 湿润朦胧 但是后半段太散了 节奏不好 看着闷又没闷到位。。导演火候还不够啊 但是演员都很棒~还有那首什么仙湖的诗 其实写得很俗啊。。没觉得哪儿好

    1小时前
  • 小M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