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CCTV6又看到这个片子,想起来我的少年第一次看这个片其实是小时候在vcd上看的。当时的原因是因为老师当时给我们两个选择,1.去学校图书馆借法律书籍,写一篇读后感,2.去学校礼堂观看《少年犯》,写观后感。我喜欢看电影,选择看电影。而且班主任也推荐看电影。
推荐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正在青春叛逆期,容易有过激行为。当时老师推荐的理由我现在还记得,上面扮演少年犯的演员都曾经是真正的少年犯,可以说是本色演出。上面的场景也是劳教所实地取的景。发生的事也不是空穴来风。之所以如此真实,是因为当时的83严打,一方面打击犯罪,一方面预防犯罪。所以这个片子是上面特批拍的片子。
应当说当时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在当时看完电影以后最怕的就是因为犯罪而被家人抛弃。记忆最深的就是歌词.事实上我到今天仍然能记住某些歌词“ 妈妈 妈妈 儿今天叫一声妈 禁不住泪如雨下 ”看少年犯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也跟着流泪。这个片子从剧情到演员都不算是上乘之作。不过在当时起到他的作用了。我记得当时写作文困难的我,满满的写了三页纸。我的老师说有的学生作文有泪水阴湿痕迹。可见这个片子在当时是很感人的.
顺便说下我的同桌是个女的,特别喜欢《少年犯》的主唱。我当时还看过她的作文,他感叹这么英俊的男子成为少年犯,确实可惜。而且还英语那么好。不过她不嫌弃。真想交个朋友。昨天我看电影的时候留意一下,小伙子确实很英俊,一身囚服也能穿出玉树临风的感觉.
在今天注重个人隐私,不会有少年犯本色演出,也不可能去监狱实地拍摄。更不会拍这种没有商业价值的片子。所以说这样拍仅此一次。
这两天看完《少年犯》,记起了是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的(去洛阳或是华大?忘了,但一定是走路去的)。影片的情节忘了,只记得片中有个孩子被犯罪团伙教如何偷东西的“技巧”——让他迅速将手指伸到开水里捞起肥皂。这个情节看到了,那个孩子叫“萧佛”,名字起得好,可以令人联想。当年,这应该是作为“教育片”才组织学生去看吧,今天看来,剧本本身很好,反映的问题很现实——当记者的母亲去少管所蹲点采访,父母不在身边,奶奶无力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成了少年犯——直到今天,“留守儿童”的问题愈加严重了。影片的对话那么本真,有粗话,有训斥,有对现实的嘲讽,有警察动手打不服管教的孩子。演员就是“少年犯管教所学员”,本色出演。相比之下,今天的国产片退步太多了,一味地强调“@@正确”,追求技术运用和明星效应,妆容太重,对话都是演戏腔……有对比才有识别力。
作为一个00后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电影,是无意中在电视里看到张良导演的采访,我爸跟我说他小时候看过他导演的一个电影,当时他还小去大剧院花了几毛钱看的,看得他当时哭了很久。虽然里面的很多情节放到现在来看有很多漏洞,但是里面很多地方都引人思考,像谢记者去监管所,去关心里面的孩子,在听到看到里面的故事后她深有感触,但是她自己缺把自己的孩子遗忘了,在从事这样工作的同时,自己的孩子最后也进入了监狱。还有方刚的父亲是一个老师,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他一开始没有教育好,后面导致他变得越来越偏激,走上了违法的道路,而谢记者和警官去他家的时候他和他的学生正在补课,他对方刚拒不承认是自己的孩子。这两个家庭教育的失败真的很讽刺。我觉得全片最让我难受的就是监狱里面的孩子父母来探监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以泪洗面,对父母承诺自己会改的,重头做人,看着那些家庭,家里的孩子犯了错误进了监管所,对每个家庭都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还有里面最可怜的我觉得就是萧,他被养父母亲生父母抛弃,前前后后有三对父母,却还是流落街头,四处被人嫌弃,他在餐厅捡东西吃,被人带上偷窃抢劫的道路,他在饱受饥寒交迫的苦难之后,突然有一个人给了他一点肉吃,带他吃他他或许从来没有吃过的蛋糕,带他去歌舞厅,享受了以前没有过的待遇,对他而言或许也是大起大落,因此那个时候年纪尚小的他得到一点甜处就误入歧途,最后他被抓进了监狱这其实都是当时的不良风气,被人诱骗影响所导致的。试想如果当时带着他的人是可以引他走向正轨的,相信他也不会误入歧途,如果当时谢记者愿意多多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关注一下他的生活,如果他的奶奶不会一味放纵他,最后他也不会上了警车。
我个人的最后感悟就是一个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真的很重要,孩子走上犯罪之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不懂法律,也没有人去教导他们,父母的陪伴与身边人的教导,成长的环境真的很重要。如果你不能耐心的去教导一个孩子,没办法去融入孩子成长的环境,还是不要把孩子生下来,如果生下孩子就要承担起父母的责任,当我看到方刚因为父母没有来看他哭的难以自拔吞剪刀的时候,或许他当时也会想如果自己没有出生过就好了。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没有人引导没有人关心关爱,甚至像萧那样的父母生下他缺不管他不养他,或许不曾出生对他是最好的选择。以我个人的视角来看,如果没办法抚养陪伴孩子,就不要把他生下。
影片的开头是谢记者和自己的孩子告别上了警车要去监管所记录调查,而影片的最后是谢记者看着自己的孩子上了警车。
据说这是86年,由当时真实的少年犯出演的电影,而且跟《少林寺》一样,是全民组织中小学生观影学习。 我在想,这三四十年,经济进步了,时代就真的进步了吗?霸凌仍在继续,而且更为复杂和暴戾。 那时候人们都穷,孑然一身,暴力更像是发泄。现在的霸凌才真的是人间炼狱。这三十年,阶层出来了,孩子成长的底色分化开来。 欺穷凌弱,猥亵侵犯,嘲讽孤立,问题从来都有,不是只有一个鱼钩少年。 前几年《少年的你》过审太艰难了,电影局审完了,教育部审。最后删了改,加字幕,加宣传教育,才给放行。完了还是不让宣发,空降十一月份档期。少女性侵题材电影《嘉年华》也是,这么几年过去了,也就这一部。 回想三十年前,还有《少年犯》这样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电影,还有《血色清晨》这样关注少女性侵的电影。 时代究竟进步了没有?我不确定了,我想起来我们的民族天然有一种傲慢,天朝上国。我们更喜欢让问题消失,我们沉浸在盛唐幻夜里,可是别忘了,盛唐之下,无不是危机啊!
很有80年代电影风格了,演技做作,说教式教育…不过看完后还是有个妄想:要是现在还有这种少年犯就好了,任何年龄段该进去进去。我能说14岁前的我甚至有过这种想法——“要犯法我也只能在这几年里”了吗?
小学集体观影,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
.............................................
小学时期全校组织观影,现在想起来后背冰凉。
小时候老妈单位包场看的
《回声》
也看过,问题学生片子还看过几部。吞剪刀的情节有印象,片尾是关心问题学生的女主角采写完报道回家,结果在家门口目睹自己的孩子被公安带走。导演张良那会应该是在深圳厂了吧。。。
记得马马虎虎
电影频道 改革开放40年系列 放的,很有时代性,贯穿的说教精神这么多年了也没变过:变坏都是外来文化的侵蚀,对于家庭内部的反思性永远是,少年犯都是因为没有完整的家。呵呵
好像在学校一起看的爱国教育片?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撕心裂肺的“妈妈呀,妈妈”
又是小学片儿。。。
拍的什么玩意
小时后学校组织看的,后来又看过电视,结尾那记者自己的儿子也被抓了。自那以后胆子就小了很多,怕被抓去也成了少年犯
80年代中期小舅读初中时看过的教育片。注意听,坏孩子家庭聚会时放的音乐居然是《莫妮卡》,迪斯科时代,太时髦了,为此必须给四星。
主题歌风靡一时
青春励志片
有点感人,小学时候看的露天电影
我第一个部在电影院看的片子:)
当初学校组织看的。我觉得还不如放那个《XXXXX》受教育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