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部激荡胸口热血的电影
大一写的入党申请书,大二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那天的天气,早已忘却,但永远清晰的是对着党旗宣誓时眼眸中模糊的视线,泪水,印证了深沉的情感。岁月一天天过去,微薄的薪水在房贷面前不值提及,理想渐渐淹没在朋友和亲戚们的斥责声中……幸运的是,薪水微薄但足以糊口,斥责声权作为家庭琐事的唠叨。虽没有实现所谓的“荣华富贵”或“高官厚禄”,但十几年来能够为了当初的誓言一直在努力,也是聊以慰藉吧!
自己的日子可以过的马虎点,但是对于支撑我们灵魂的信仰却来不得半点马虎。都市生活伴随而来的是诸多的社会问题,这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生活、甚至信仰,这些质疑,是因为忘记了当初的选择。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初自己的选择。很多70后、80后的干部,是在大学期间加入的中国共产党的。填报志愿书、参加培训、递交思想汇报……我相信,任何人第一次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是庄重的,心绪是激动的,感情是朴素的!毕竟,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对于信仰的选择。
其实,从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自然人,除了一般公民意义上的社会属性外,增加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没有选择”。按照西方普世价值观所鼓吹的逻辑,我们这些跟着共产党走的人,都是被洗脑、被利用且注定人生不会有好结果的,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我们脱离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这支队伍,我们就能够得到幸福呢?
当1991年圣诞夜镰刀斧头的旗子在莫斯科红场飘落下的那一刻,欢呼声从东欧一直响彻到西伯利亚,因为苏联人民坚信苏共倒台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幸福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指日可待,他们这种自信的缘由除了苏共自身的原因以外,更多的来自于西方几十年来和平演变的宣传,西方世界给前苏联人民勾勒了一幅美好的画面,结果呢?《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解答了西方所编织的一切谎言。
诚然,前进的路途必然充满坎坷,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这就要求一个共产党员不论何时都要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正如主人公在长征途中的训话一样,这是全剧的点睛之笔,也是让观众的心热血澎湃的时刻,革命只要搞出头绪,妻离子散可以重回更新团员,亲人离去我们纪念他们。不由得想起2002年奶奶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在医院治疗花光了家中12万元的积蓄,奶奶去世了,当初她是在工厂里退休,社会上还没有普及医保,爷爷往厂里跑了十几趟,厂里给报销了3000元,当时,这是中国普通家庭的缩影。2014年,母亲也罹患重病,住院、手术、化疗累计花费了6.5万元,大病统筹的医保报销了3.6万元(手术中使用的特殊器械8000元不在医保范围内),对于我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开销很大,但也不至于倾家荡产。12年来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取得巨大成就的事实。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一个疲惫不堪的团队,一群羸弱而又坚强的战士,开创了人类的历史,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在参加革命之前,朱德是滇军的旅长,彭德怀是中央军的团长,刘伯承是川中名将……这些我党、我军的前辈们在旧军队中都享有极高的声望,但是当他们接触到马列主义以后,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当中,因为他们心中承载的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前辈们经历了多少苦难,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饥饿和疾病只是痛在肉体,看着亲人与战友一个个地倒下,而让自己忘却悲伤继续战斗,才是真正的痛苦。井冈风雨,长征的雾,先辈们的功绩已成为传奇;延安的灯火,点燃的是振兴中国的火焰;朝鲜半岛的搏杀,洗刷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需要铭记的,那就是要告诉自己,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注定是发不了财的,但是我们做的事情,比发财重要,为了理想,也为了家人。
停笔,望着窗外的天空,飞鸟羽翼会偶尔划破这片宁静的空间,遐想中的思绪会停留在某个节点,瞬间,内心卷起的激流让人血液沸腾!
历史经典
小时候电视里看过,流水账人物传,翻看剧情时发现有一段关于AB团
补标记。(这么久了就记得那个名字了)
General is handsome.
这种传记片到出现在79年这个节点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拨乱反正,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来反对文革中的夺权的人;第二是为了呼唤政治救星。后续的传记片格外强化了这两点。
當時的華夏第一硬漢楊在葆和金魚眼美女張金玲飾演夫妻,樣板戲痕跡明顯。
以高度凝炼的笔触,描绘了罗霄从奴隶到将军的一生,概括了他坎坷一生30多年的丰功伟绩,影片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风格。罗霄将军战斗的一生,每一步都与中国革命斗争现实的风云变幻紧密联系在一起,影片不仅是为将军个人立传,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战争的史诗。影片真实地塑造出罗霄将军的艺术形象,拍摄风格质朴、含蓄、深沉、凝炼,大量地运用长镜头,在展示人物的同时,连续、生动地展示了人物生活、战斗的环境。通过一部影片描写一位将军的一生,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似无先例,说明编导概括生活、驾驭宏大题材的能力,标志着这些电影艺术家的成熟。
题目很那个
童年時能夠看到這樣的電影,那是一種多麼大的幸福啊。
小时候喜欢。电影挺长的。
标准的政治宣传片,拍的过于伟光正。在文革结束之后,王炎当年的锐利已经被磨没了吗?全片都在把共产党往正确的方向靠,把娃子将军往伟光正方向写,所有片段都十分程式化,看不到半点用心细腻或者别出心裁。据说这本剧本创作始于观看了美国的《巴顿将军》,就题材而言,奴隶到将军的极大反差,必然是可以带来戏剧冲突的,可全片平淡无奇,实在可惜。最后一句“生死寻常事,奋斗与君同”倒是点题。
很久远的故事了。
小时候第一次看上下集。
國家的主流電影,絕對不怕花成本
演员和角色浑然一体,杨在葆就是角色,巅峰之作,以点代面的历史大片,真实,生动,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刻,电影都是积极向上的。被低估的好片子。原型是罗炳辉
革命战争题材中属于比较好的。
学校包场。片名记得,内容忘了~~~
拍得真不错,可惜碍于时代的局限,为了划清阶级,有一些对历史的歪曲,强行把滇军那段经历搞得处处受挤兑,实际上罗炳辉虽然出身贫苦,但从军之后就步步高升,他算是唐继尧最信任的亲信了,后来也只是信仰不同和平分手的。
我们的革命 不是一个人 也不是一个民族的革命 我们一开始就是多民族大家庭!
听名字就记得小时候看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