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西班牙公寓

    剧情片法国,西班牙2002

    主演:罗曼·杜里斯  朱迪丝·戈德雷什  奥黛丽·塔图  塞西尔·德·弗朗斯  凯利·蕾莉  克里斯蒂娜·布隆多  费代里科·丹纳  

    导演: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2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3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4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5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6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3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4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5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6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7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8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19西班牙公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6 16:42

    详细剧情

    巴黎,有一个自小梦想当个作家的年轻人,在老爸的安排下学了经济,并去财政部找老爸的熟人谋求一个在政府里的职务,可是这个位置要求通晓西班牙语和西班牙的经济形势,于是可怜的扎维尔只得告别老妈,丢下女友,动身出发前往巴塞罗那,并在那里完成他经济学硕士的学业。      剧情于是开始了,下面的事情于是变得有点趣味了:出门在外,当然会遇上新人新朋友,会有什么浪漫的事情发生吗?身处异乡的男男女女,品尝着留学的滋味,或者说体会当留学生的苦辣酸甜,可是除了学习之外,生活中的其他人和事也许更加重要。      这帮在外求学的各国年轻人们由于在巴塞罗那一时找不到更好的房子,不得不大家挤在一套大公寓房里,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

     长篇影评

     1 ) I am him/him/him. He is me.

    十几年前的片子,拍得很琐碎却很真实。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不是吗?
    在国外这么几年,偏偏认识得最多的就是那些来了又走的交换生、backpackers,电影里所有的一切都和我所目睹的亲临的,一模一样。
    最后一段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好吧我就爱这样有点画面感的文艺片效果。“i am him,him,him, I am french spanish german english danish, i am her,her,her...” 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he is me, she is me. he is the french the german the spanish the dutch...
    Alice回德国后寂寞了大半年最后决定下个月去南美学西班牙语再飞美国度假;Uka回伦敦后频频给我的party照片留言miss u i wish i was there,its so boring here;Javier回西班牙后最终还是和Uka分手;Kevin最近发facebook说我刚刚发现他的现居城市仍是悉尼,真的不舍得去改它,底下各种点赞和共鸣;
    David已经离开了这个城市快20天,我还是会想起他,却始终没有鼓起勇气给他发简讯,也就是那句话:我不联系你,不是怕打扰你,我不联系你,是怕打扰我自己。
    一个月后我的flat将空荡荡只剩我一个,等着迎接下一批新室友,我不清楚彼时的心情会不会像一个学期前一样淡然。
    有梦想有野心的人,必然会选择远行,却多半在渐行渐远后迷失方向。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是也迷失了,我只知道我的想法已经在一天天改变,我的决定也一天天坚定。很多人在一生中总是会在某个时候,出于种种原因,决定暂时离开自己的家乡、国家、生活,来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千篇一律的,你会经历各种文化冲击、amazing experience、awesome people、ridiculous story,我希望我们都能像片中的男孩,在西班牙度过了精彩的一年回到现实,在一切按计划的轨迹happening时,又放弃了这样的一切回归自己最初的梦想。而身后的那段记忆,只是一段历程而已不是吗。

     2 ) 每个人的西班牙公寓

    抛开演员什么的不讲,只说这个关于交换留学的故事。

    一个讲述欧洲交换留学生的故事,很平静的从头到尾娓娓道来,少有高潮,却也高潮迭起。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母语,大家在这个热烈的西班牙城市相聚,从不信任到微笑到彼此熟悉,到交汇,再分离。这一年在误解和理解之中可以擦出很多火花,每个看似平行的人终在一个点交汇,再渐行渐远。这个汇聚点是Mendy男友来访这个片段,亦或这整一年。

    影片平淡的出奇,不是有共鸣的恐怕难以看完,就像一部无聊的纪录片 ,笑点也限于文化差异大多冷掉了,比如那个la fac,还有那个絮絮叨叨的英国男孩的无聊笑话。在陌生的国度,感情的碰撞更为原始而激烈,从迷茫,到迷茫,到迷茫,这中间穿插的Radiohead的No surprises,虽然歌词没有多少联系,但感情足够到位,尤其是在分离那段,Xavier回到巴黎,和女友作最后的告别,走在巴黎的街头,眼前的一切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遥远,然后他哭了,路人好奇的眼神和镜头,Xavier的悲伤属于他一个人,而这也是一种典型。

    经历过跨国文化交流后,我们不再是一个独立国籍的人。不是法国人,也不是西班牙人,不是比利时,也不是英国人。无论对哪个我们曾经呆过的地方,多少都有不同的感情,也只有对其热爱,才能真正融入这个环境。或许在那个街道,我们走过无数遍,在这无数遍的日子里,欢笑过,也抱怨过,狂放过,也咒骂过,喜怒哀乐掺杂其中,当我们最后一次站在这个街道上时,都会深陷那种伤感的泥淖吧;那些身边经历过的人,一年,两年,几个月,几天,当想起这或许是最后的一次交汇,都会不舍的吧;在这最后的一刻,之前的不愉快都早已离散,心可以包容一切了。

    我们在西班牙的街头狂欢,在法国的午后漫步,转换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各种语言,甚至已全然混杂在了一起,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熟悉,却又全然离我们遥远,内心的距离强行钻进这夹缝,“我在巴黎,周围却没有一个巴黎人”。Yorke的嗓音是忧郁的,而这些并不应该使我们蒙上那层忧郁,无论在哪个国度,我们都只作为人的存在,没有国籍。毕竟,人终归是孤独的,何必为自己寻找什么归属。Te amo, Barcelona; Je t'aime , paris .


    最后,一切从这里开始,有关自由和我们的未来。

     3 ) 巴塞罗那的一年

    电影很好看,讲述了法国留学生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年的留学生活.

    故事的起源来自于男主角Xavier收到欧洲著名的奖学金发放机构,Erasmus给的奖学金,可以去巴塞罗那交换一年. Erasmus, 这位中世纪样子的学者,第一次出现在大街上,我还以为是剧团演员呢,后来才知道是男主角的幻想.

    更搞笑的幻想是他去找那位法国神经科医生看病时,因为担心自己和人家老婆偷情的事情被医生老公发现,自己躺在检测床上还在担心脑子里和那位美女太太在一起的画面被她老公看见.我也随着男主角担心了一阵.后来发现 - 科学果然没有如此进步,是他太太自己良心发现向先生坦白了一切.这位医生真是大度,后来竟然还携夫人去参加Xavier的欢送聚会。

    我超级喜欢Xavier的英国室友Wendy她弟弟 - William,实在是太太可爱了!先是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晚讲述西班牙人怎样傻,得罪了西班牙女室友,后来接连得罪德国男孩,影响人家学习。在姐姐的训斥下被扫地出门,不到一分钟,姐弟俩又抱头痛哭,还真折腾。他给Xavier讲的关于蜜蜂的笑话最有喜感了,惟妙惟肖!(推荐必看!)

    我觉得Audrey Tautou在剧中只能算配角,没有出现几回。但即使这样,此剧依然无比精彩。特别是快结尾是全公寓的室友瞒天过海帮助Wendy欺骗她男朋友的那一场,实在显出友谊的伟大与爱情的渺小!

    “这是我们之间最后一个吻,我想起了我们的初吻,在这两个吻之间发生了很多事,也经过了很多街道” ---摘自电影中Xavier独白,我很喜欢。

     4 ) 简单谈谈l’auberge espagnole中的Erasmus

    西班牙公寓,开头便引出了主人公泽维尔,一个自小时候便打算成为作家的人,却在父亲的安排下学习了经济。为了将来在财政部谋得一份好工作,他不得不前往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及西班牙的经济形势。而帮助他跨过比利牛斯山脉,从法国到西班牙进行长达一年硕士学习的项目便是Erasmus, 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项目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荷兰哲学家、著名学者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的名字命名的。他曾游历欧洲各国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而伊拉斯谟Erasmus项目是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合作性的学生交流项目,其每一课程都是由欧洲几所大学联合经营。随后,在2004年,欧盟将伊拉斯谟项目发展为伊拉斯谟世界项目,用以支持欧洲同世界其他各国的学生交流,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到欧洲求学。

    伊拉斯谟项目,首先需要的是大量复杂的佐证材料。影片中的泽维尔,为了申请该项目,匆忙周转于学校的各大办公室。面对每天大量需要处理的文件,办公人员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耐烦。双方院校的院长同意书,双方大学的协议书,保险卡,简历,动机信……说到最后,负责人员表现得是如此自然,让我不由得想到国内的留学项目。有趣的是,尽管各国的文化底蕴不同,但在处理学习方面的繁琐资料方面倒是如出一辙。

    随后,伊拉斯谟计划又显示出了它巨大的文化包容性。泽维尔,一位在巴塞罗那的异乡人,通过该计划,认识了更多的异乡人,他们之中,有德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西班牙人……而异乡人与异乡人在一起,最后却变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正如游历欧洲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伊拉斯谟本人一样,每一位在此项目中的学生都是他的一个小小缩影,将他的学术旅程继续进行下去。

    影片中出现了几个有趣的情节:伊拉斯谟本人形象的出现,一次在泽维尔去公园散步,看见伊拉斯谟向他走来,一次是他出现在泽维尔脑电波中的幻想。伊拉斯谟的每一次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出现在主人公感到迷茫,无助,颠簸和混乱的时候。而伊拉斯谟本人就代表着伊拉斯谟计划,是它带泽维尔踏上巴塞罗那的土地,也正是在此异地,他实现了青春期对自由的追求,对友情的渴望,对性的禁忌的突破和对不同文化的热爱。而该计划也在他即将落入无助深渊的时候将他拉了出来,就像伊拉斯谟本人曾说过的那样:人的意志和个性应自由发展,只有自由和快乐、知识和理性才能构成道德和良心的重要因素。也是因为它,泽维尔才能鼓起勇气,跑出林立的高楼监狱,跑向自己狭小却幸福的房间。他开始回忆这段西班牙的独特经历,开始拿起笔,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我想,伊拉斯谟项目的目的并非在于在学术上取得不菲成绩,它更在于让我们了解自我的意识,探索自己真正的欲望与激情所在。它把学习青年的大脑如布丁般切开,让我们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然后做到成功。

     5 ) 作为留学生的我,感同身受

    一开始对男主从法国到西班牙去读书没什么感觉,两国的文化语言如此相似,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好像从中国某个省到了另一个省嘛。

    一直以来,觉得想家这种东西,只是中国或者亚洲留学生特有的。因为我早就听闻,欧洲人对自己的归属地没有亚洲人那么有感情,欧盟各国人,在自己的国家一旦不想待下去了,可以迁徙到另一个欧盟国,完全免签,他们和家人的关系也没有中国人或者亚洲人那么亲密,人与人之间比较疏远。没想到男主离开法国和家人告别的时候,他哭了。那一刻我才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知道自己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会特别想家。那个情景真的特别触动我。刚离开中国的时候,我也是忍住眼泪,走上飞机。

    我觉得我和男主的家庭背景很像,他本来是要按部就班生活的。就像我,我的一切都是被家里人安排好的。若是当初我没有出国留学,我现在就会在国内一个普通的大学,按部就班地生活。(出国留学是唯一一次我自己做的选择)我看的时候注意到这里,再一次有触动。

    他来到当地,人生地不熟,挨家挨户找房子租辛苦地找房子去租,和室友产生文化的碰撞,以及语言的差异,最后磨合。这两点我都深有体会。我当初是花了很大的勇气,才决定找室友合租,而且我的专业中国人很少。我之前都不知道我会遇到什么人。我也有三个室友,一个是来自哥伦比亚的小姐姐,一个是澳大利亚本土小姐姐,还有一个是来自丹麦的交换生,也是一个小姐姐。我们几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当然也会有语言文化的差异,但是好在她们人都很好,愿意和我做朋友,愿意帮助我融入澳洲社会。来自哥伦比亚的那个小姐姐很照顾我,总是鼓励我多说英语,多点交流,别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大学一年了,陪伴我最多的,是她们三个。因为她们,我进入了两个社团,经常出去活动,我们放假后也经常在一起玩。因为她们,我的学习压力没那么严重了,特别是我的论文,澳洲小姐姐每次看到我有语法错误都会帮我改。西班牙公寓中讲了男主和室友的碰撞,磨合,他们相处的每一个时刻都平凡而充满着欢乐。每一种文化,都有着特别之处,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都有不一样的隔阂,但是走出去,隔阂或许会越来越小。我很喜欢剧中的那个文化梗,来自法国的男主他老妈说的那个fuc(法语,学校的意思)被英国室友听成了粗话fuck!哈哈哈哈......莫名想起了我和室友澳洲小姐姐的一次很尴尬的英文对话。

    结尾了,男主读完一年书了,要回法国了。看到这里,我真的泪奔了,他是多么想念那些在异国他乡陪伴他的欧洲朋友,那些他在孤独之时鼓励他振作起来的朋友,他却是最先走的!他要离开他的朋友了。我的情况何其相似!我的室友丹麦小姐姐只是交换生,她交换了一年,要回丹麦了。澳洲小姐姐和哥伦比亚小姐姐很快就要从大学毕业。一个要回到她原来的城市找工作,一个要回国了。我有种好舍不得的感觉。毕竟是陪伴了我差不多一年的舍友。

    就像西班牙公寓里一样,来到了西班牙,经历过了一切,男主才发现他的那些经历是多么值得回味的。新的国家,新的人,新的语言,新的归属地。我又一次想起了我自己,再一次发现两个来自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家之间留学经历竟然雷人地相似!来到澳洲一年后,我竟然对这个节奏特别慢的国家竟然有了一丝留恋。我既想念我的国家,又舍不得澳大利亚。

    单纯的一出关于留学生悲欢离合的电影,然而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6 ) 边唱边吐的青春

    他来到了巴塞罗那,说每到一个新地方总要仔细的看看街道,然后慢慢去克服初到的恐惧,然后就是习惯,再到享受。

    这里有香烟,啤酒,还有radiohead 的no surprises,还可以找个是同性恋的异性来做闺蜜。
    恋人也好,情人也罢,一切都开放,狂放的巴塞罗那。
    晚上从酒吧回来,露天下,美国人弹着吉它,大家一起唱,No woman no cry,唱歌的时候,wendy的弟弟在街边正扶着墙吐,重叠的两种声音就是青春。

    他失恋了,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说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复杂,虚浮,易变,而其它人总更简单,更条理。我就是一片混乱。。。

    25岁了,穿上正装,第一天上班的感觉,就像上学考试出现的胃痛。然后一切又从这里开始。

     7 ) 一场暴雨后的嘻笑

    6月末的上海,一场暴雨,大玻璃窗被雨覆盖着,行人奔走,汽车呼啸,雨水隔着窗户显得闹腾。
    上海电影节的最后第二天,上海影城外突然暴雨连连。
    接着下午看完爱沙尼亚的《梦幻商店》,晚上准备看法国的《西班牙公寓》。
    法国和西班牙都是我极喜爱的国度。法国因为有存在主义,巴黎,铁塔,现代小说。西班牙因为有三毛,斗牛士,荒诞文学。这两个国度的结合,给了我很多期待。
    下午东欧的影片看得有些沉闷,明显水平很一般,显出了东欧人特有质朴,直接,狂欢。接着就在影城对面的小饭馆吃晚饭。青菜,酸辣汤,回锅肉。周围都是些去影城看电影的人。
    吃到一半,雨就倒了下来。然后,滂沱中,记得和一个女孩穿过马路,到的时候,脸上,身上,腿上都湿了。雨落在身后。
    记得是在3号厅,6楼。影片开始。
    开头是欧洲人惯用的拼贴技巧,屏幕撕裂着贯穿一种混乱的情调,年轻的红,黄,蓝,绿,大黑,大白,交错,然后混杂一气。
    节奏空前突兀,间歇空前紧张。不时透漏一点迷茫。
    飞机起落,故事开始。
    一个法国年轻人做博士课题研究,交换去西班牙的大学学习经济,西班牙语。告别了女友,母亲,一人孤身飞去西班牙。
    经过一番辗转,来到交换生的学生公寓,室友分别来自各个国家,有德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等等。文化差异开始体现。圆桌旁,各国文化开始进驻镜头的各个角落,文化语言开始充塞着剧情的进展。
    感情的,生活的,语言的,文化的,年轻人的,疯狂的,世界的,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当下是多么混乱地井井有条。我不知道这样解释是否明了。能够如此混杂地聚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每一次对话,每一个碰撞,每一次心情起伏都是那么不可避免,而又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
    地球在转动,我们都在看着。
    记得最经典的几个镜头出现在西班牙的海边,海的哪边是法兰西?这边?那边?隔海相望,距离只是一种有形的屏障。
    记得最搞笑的剧情是几个室友一起帮忙欺骗英国女孩的英国男友,装同性恋,掉假眼泪,惹得我狂抱肚子。
    冰箱的格子有各自的国籍,房间有每个国家的风格,行为受文化掌控,感情受差异驱使,每个角色都在努力地抹平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裂痕。年轻人的世界真是无极限。
    回到法国,1年以后,冲撞的压力层一下子消失了,反而变得不真实起来,感觉工作,感觉爱情,感觉生活怎么就这么呆板得这么无可救药呢?逃离。
    字幕在快节奏的曲调中缓缓上升。灯亮了。
    又一场乌托邦的努力,在心灵的哪里,划上不轻不重的痕迹。
    雨停了,和一个女孩缓缓走向车站。

     8 ) 巴黎小伙十年成长史

    十年前刚刚开始学法语的时候看过l’auberge d’espagnol,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到Barcelona, 其实看完后我完全不记得男主角Xavier到底是去了哪个城市,只记得他在西班牙某个看上去很色彩斑斓的城市度过了一年像万花筒一样多彩的时光。

    在写着这些话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关于西班牙、关于法国,关于我那段和现在生活完全不同的两年,现在想起来像是一场不真切的梦,梦醒过来什么都没抓住,只剩下越来越模糊的记忆。我不喜欢买纪念品,也不怎么喜欢拍游客照,觉得既然早晚都是要回到现实生活的,何必要留下什么凭证来证明自己曾经来过呢。现在我反而有些后悔没有留下点什么,起码可以证明一切都发生过。

    西班牙公寓、俄罗斯玩偶、中国益智游戏是由法国青年Xavier串联起来的三部曲,从故事刚开始,Xavier是25岁的经济科学生,前往西班牙交换学习一年。他那时候还有正在热恋中的女朋友,两个人难舍难分。Xavier抱着红色电话,有点扭捏地在大伙面前和他的女朋友互诉衷肠时,那大概是我觉得他最可爱的阶段。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脑子里乱的像一团浆糊,Xavier的眼睛,他看人的深情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给我短暂温存的男人。他也是有着那样的一双眼睛,会温柔又无害地看着你,神情专注到我曾经有刹那是恍惚的,以为他是真的喜欢过我的。

    三部曲看下来,Xavier并不是个坏人,我甚至不觉得他是个womanizer,他只是活得十分自我,又十分迷茫,于是什么都要试一试。自由散漫,浪漫至死,仿佛是电影或者我们这些异乡人给巴黎的滤镜,而真实的巴黎一切都是快速的,甚至被吐槽是最不浪漫的城市,一切都迅速开始又迅速结束。

    一切好像从一开始就有征兆,Xavier从那时就和已婚女性搞在一切,我很怀疑他是真的喜欢那位女性,他的幻想里她穿着性感的内衣,搬弄着撩人的动作,在粉红色的绮丽灯光里允许他窥视。这三部影片的细节做的都很好,肢体语言很符合人物间的关系。

    比如在最开始Xavier和医生妻子单独出去玩时,我疑惑两人间的肢体距离太近了,近的超过普通异性朋友的距离,而妻子的腿是向Xavier的身体倾斜的,离他的腿极近,只有在女性对一个人有好感且感觉到安全时才会不由自主地靠近,可那时两个人还是不太熟捻的关系,只是见过几次连朋友都算不上。后来果然在Xavier亲吻她,向她索求欢爱时她半推半就地继续了,插播一句我还是觉得sexual consent很重要,no is no,虽然电影里说她从欲拒还迎到欣然接受,但现实是如果对方拒绝,那就应该尊重她的决定。

    Xavier在和Isabelle说下次要抓着她的头发,让她suck it,Isabelle严肃地说,不要。

    这个细节安排地很好,所以我说Xavier并不是个坏人,但他只是个男人罢了,无论他有再好的女性朋友,无论Isabelle再怎么教他,他始终都只是个男人,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依旧是男性那套。哪怕他学会了Isabelle教他取悦女性的方法,那也只是技术,他不会去学女性是如何去思考,他也不想去了解。

    Xavier是个很有趣的人物形象,文科生,艺术思维,对朋友真诚、能两肋插刀,但对收留他的医生,可以做出挖人墙角只为满足自己欲望,again,我不觉得他是真心喜欢医生妻子的,在Xavier的幻想里她被性符号化,只是个穿着性感内衣诱惑他的尤物。

    他在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和医生妻子发生关系,在女朋友和他分手后却又沮丧很久,我实在不明白,作为真正出轨的一方,他有什么资格责备女朋友。

    他对Isabelle是女同而感觉到失落,为Wendy和美国男生开始而失落,哪怕这些女人和他八竿子没一撇,可他还是会为她们和其他人在一起,unavailable而失落,真是真实到细节。

    第二部里他单身但床伴换来换去,在前任邀约时清晰地拒绝了,“我不是不喜欢你,只是不能和你再睡了”。连着两部里都是Martine主动,在他拒绝的情况下主动,可讽刺地是明明主动索取性爱的人是Martina,在结束后想要more than sex的人依旧是她。不出所料Xavier拒绝。

    我很讨厌为什么女性的身体被设置成在性爱满足后会分泌催产素,喜欢上和你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我主观意愿的产物,完全全部是生理设置就是这么运作的。第一部里略显青涩的Xavier爱着Martina,可从他们分手后,第二部第三部里即便两人是很亲近的关系,但再也没见他说过我爱你,像年轻时那么炽热、义无反顾。甚至在第三部他追上Martina的时候,我并不觉得Martina应该留下,他的理由是我又感觉到sparkle了,多法式的理由,但这种sparkle能维持多久呢?如果有天消失了呢?Martina要怎么办?再带着一双儿女回巴黎吗。

    他和Wendy那段我更觉得wendy不应该和他在一起,他一面和女模特睡,一面找理由离开wendy,在伤害她后又和她复合。有趣的是十年后抛弃他,走出这段感情的人是wendy。我很喜欢这个当年看上去腼腆文静的英国女孩,可惜后来她也珍珠变鱼目了,画着烟熏妆踩着高跟鞋,全然没有当初的痕迹了。

    Xavier并不是个坏人,他甚至既具有女性气质,极少表现出攻击性和toxic masculine, 但他的行为方式依旧是十足的男性化。甚至到最后他四十岁的时候,他依旧是个没长大的小男孩。

     短评

    一群年轻人在西班牙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录。离开法国时他因为不舍爱人与亲人,在飞机上独自哭泣,一年后回到法国时,他再次因为逝去的时光而哭泣,大概内心深处他也了解,那样的青春,那样的美好,只有一次,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会再拥有。大家合力帮wendy打掩护那一段太有趣了,酒吧通宵后在巴塞罗那街头即兴唱的no woman no cry值得反复看,太喜欢了。还记得男主在俄罗斯玩偶里裸奔那一幕,这部开头又是他的裸体映入眼帘,我要慢慢把他的片子看完,看是不是每一部都要露一下。

    4分钟前
  • 迷失东京
  • 推荐
  • 我总觉得这片子是带着好深好深的情感拍的,所以好乱又好美好,好令我向往

    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 还是有关青春,生活在别处。如同一开始就预定了男主要走向一个从混乱到清晰的过程,包括那个啰啰嗦嗦讨人厌的英国小弟弟,当然不仅仅是他们,也是你,也是我。每个人都在收获和成长。影片最终还是一个关于蜕变成功的圆满结局。(为演员多加一星,那个姑娘长的可真像km)

    11分钟前
  • dum没头脑
  • 推荐
  • 欧盟梦正具号召力的时刻。但关于加泰罗尼亚语还是西班牙语的辩论,已经凸显了某种问题,分裂主义能否被文化多元主义消化是未来世界仍将面对的难题。

    14分钟前
  • xīn
  • 推荐
  • Audrey Tautou只是个噱头啊!文化差异太有趣儿了!音乐不错!还有传说中的伊拉斯谟。

    18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 1、长大了的猜火车;2、头尾诸多小技巧的运用堪称模板教程;3、“我就是一片混乱 一切从这里开始”。

    22分钟前
  • 达达ZEN
  • 推荐
  • 巴塞罗那的公寓简直是欧盟小聚会,聚集了各国学生。教授上课时说这里是巴塞罗那,加泰语就是官方语言,要学西班牙语你们去马德里和南美啊。这段很加泰哈哈。男主刚到与刚离开巴塞罗那时说的那些话,恰好是我初到北京与离开时的想法,完全被戳中。

    26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 一般般 fac那个笑话,大一上课的时候自己也玩过。。。

    29分钟前
  • 婷婷要做甜娘☆
  • 还行
  • 超赞! 各种Stereotype和小细节超欢乐!冰箱/五种语的接电话提示纸/被纠正复数/工地圣家堂/意呆和路德住一起/苍蝇眉毛爆冷的幽默感,话痨还模仿德国口音英语/巴塞罗那可以坐着的港口木栈道/Wendy好眼熟居然是裘花生夫人/俺的论文题Erasmus/意外听见radiohead

    31分钟前
  • 弥呀
  • 力荐
  • 原来巴塞罗那不说西班牙语。。。(一看就知道我没去过西班牙~)

    34分钟前
  • Charlie
  • 还行
  • 近期看的最好的电影,搞的我都想去西班牙。一切如此真实细腻又有趣,像纪录片一样真实深刻,很棒的经历。

    35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 感触共鸣颇多,非常喜欢。故事也足够吸引人,关于青春梦想的部分虽然有点老生常谈但却总是血淋淋的事实,关于不同文化碰撞相融的部分笑料和看点不少也都非常有趣。

    39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 勾起了有关租房的无数回忆:房租高昂,房间拥挤,乱哄哄的室友,公共区域杂乱,语言不通⋯⋯但过后回想起来发现自己survive了。(英国男友探班那一段我真实爆笑,不愧是腐国好弟弟想的办法!)

    43分钟前
  • 糖紫
  • 推荐
  • 巴黎的街上,阳光正明媚,你奔跑着,以为那是个起飞的故事,而事实上自我回归终究只是奢望,没有人能摆脱继续无序混乱即生活。观影整体有种《午夜的巴塞罗那》+《寂寞芳心》+《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的神似混合感。文化差异方面的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

    46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 “这是我们之间最后一个吻,我想起了我们的初吻,在这两个吻之间发生了很多事,也经过了很多街道”

    48分钟前
  • sherrylee
  • 推荐
  • Tout ce parcours compliqué, pour arriver ici, aujourd'hui, sans lui. Je suis une étrangère parmi les étrangers.

    53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 真的是佩服法国人的性观念,看西班牙公寓,真的觉得很奇怪,明明是他先上别人老婆,为什么女朋友跟他说分手的时候他还能受这么大刺激一样,谁对不起谁呢。看这个片子,笑得都不行了,一边笑一边又觉得很迷茫……把自己多年前写的东西贴出来的感觉真好笑

    58分钟前
  • 一人分饰两角
  • 推荐
  • 3.5星。蛮搞笑的,除了宣传Erasmus世界计划,也戏谑了Catalan的独立性。不过,如果Erasmus的老师上课时说“Catalan是巴塞的官方语言,谁想上课用西班牙语就去马德里或南美”也有点过了。场景都好亲切,估计续集会更亲切哦。

    60分钟前
  • Nowaysis
  • 推荐
  • Will's such a juicy blanket ~ XD 一堆人分镜奔跑为朋友插刀两肋的桥段真是亲切可爱.... This movie reminds me of the days @ hiker..... 韩先生推荐

    1小时前
  • mecca
  • 推荐
  • 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我要去巴萨!

    1小时前
  • 可可熏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