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直都是循环,取决于我们在什么阶段而有什么需求。
嗯,不像电影的电影,特别特别温情,笑中带着泪的看完了,里面的话语总是能说到心坎里。
终于似乎明白为何隔代亲,因为都是弥补和所需;小孩不明白什么是孤独,而老人不喜欢孤独,他们都需要陪伴,恰巧他们在一起孤独感减少了,老人对小孩,弥补了对自己子女曾经年幼时光缺少的陪伴;而小孩围绕着老人,寻找到了在身边的安全感;而卡在中间既是女儿又是父母的我们,不是不想陪伴,也不是不明白,而是为了生活奔波也被迫无奈,所以总是这么循环着。我们都经历过童年,现在正经历曾经父母的拼搏,父母正在经历他们父母的曾经,未来的孩子都将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一直循环,也就是这样的循环,才让我们每到一个阶段才会懂得不易。
记得片中阿公对子女说:“社会就是这样子的啦,有的吃,有的穿,开心就好咯,我们是一家人,好坏一定要说出来,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个人想办法。”没错,中国式的家庭,太多的自我承受,家庭情感捆绑和缺乏沟通,每个人都有个强大的内心不外露,为的都是不给家人带去麻烦,不知何时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客气、越来越不想劳烦、似乎心里都逐渐开始隔起了屏障,而之所以是家,不是该轻松温馨嘛?
最后结尾那一段歌词很喜欢,特别特别喜欢,无原因,大过年的把我看哭了;生活的起初本就该是那样,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是可以改变自己,就像那句:一句白开水,也可以很清甜。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家庭生活,却忘了自己的也被别人羡慕着,阿公说也对,事情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好了;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取景于马来西亚,说话却是港台腔,真的很好很温情,把亲情、友情、爱情都点的很到位。
推荐。
2 ) 莫名触到一些泪点
“Mummy,人可以活多久“
”7,80岁吧“
”爷爷已经70岁了
一年只能见一次的话
那就只能再见到他10次了“
10...
当生命用见面的次数来换算的时候
时间跳跃得万分短暂
这样的紧迫感 带来不安的惶恐
当一个人与你相处的次数
能够用手指头数出来的时候
你会不会意识到
会不会想要在后面画上加号
温情的片子勾勒出许多无奈与善良
品味到一些体悟 却终化为一种心情
越来越拙于书写
越来越怠于记录
人情冷暖
无可厚非
3 ) 一贯作风
阿牛创作风刚刚过去不久,
另一套本地创作又划来一大阵风,
听闻的剧情消息都是有笑有哭。
我也赶紧买票捧场,抱着很大的希望。
搞笑片段不会少,
感动画面少不了,
也有一片乡间漂亮的稻园。
马来西亚语,华语,粤语,闽南语。。。全部登场。
故事段段麻麻,
无法全意投入。
捧场原因就因为它是本地创作。
4 ) 感动
且让这部《天天好天》成为一种效应吧。就叫做《天天》效应?这部戏是一把推手,对一些人(当中包括了自己)来说,它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回想一下,我们或许做得不够,抑或我们只有在戏院里心动、感动,在网络上高谈阔论;但还依然没有真正去行动,去实践 林孝顺老师说:子欲养而亲不在。做而言不如起而行。多谈未必无益,但是行动才是最实际的。
5 ) have a great day
最近很迷恋这种温情的家庭片。感情真挚又内敛,收放自如,不会把悲伤拖得太长刻意赚取眼泪,也不是单纯追求喜剧效果而猛添笑料。一切都好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但你又做不到那样的隐忍,那样的包容,那样的善良,所以无比的羡慕,无比的感动。
阿福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
林叔叔和外孙女慢慢溶解距离。
一份炒蛋炒面的烛光晚餐。
还有很多的感动,慢慢在细节中荡漾开去。
今天陪姥姥去看病,她多发性脑梗塞,血小板又减少到48。症状上看很像脑中风,嘴有点歪,话说不清,脑子也不是很灵光,吃饭喝水都会往下漏。昨天出去,她就看着我张着嘴傻笑,我怀疑那一刻她是不是已经忘了我。今天早上还听到她很有底气的骂我姥爷,和往常一样,但醒来才发现那只是个梦。我多希望,能听到她还有那么多的底气和我吵架,颐指气使。虽然我是那么反感,但是我真的希望她没有什么病,能健康安享晚年,等我有了一个很好的不会欺骗我的老公,生一个很健康很可爱很听话的宝宝,然后她甚至可以帮我抱着宝宝去树荫下乘凉,就像她当年抱着我一样。
其实妈妈也有些健忘了,当然与她头部受过两次伤有关。但她越来越记不住我说过的一些话,一些事。有时候听她说什么事,想一个名字,要等一顿饭都吃完。妈妈总让我给她把头上的白头发剪掉,可是我发现,越剪越多了,但还是要装作没看见,不是吗。
林叔教子欣写对联的时候,有个特写,爷爷的手握住孙女的手。我想起小时候,姥爷也是这样教我练毛笔字的。小时候,他带我爬山,其实有点类似于攀岩,他的手被石头砸到,涂了紫药水的样子,我现在也能想起。小时候他带我去扎吊床,带我骑车子去东八里洼买土豆,带我学琴回来,一路用嘴呼噜呼噜叫着赶走那些在车前乱跑的小孩。我是他的骄傲,他不喜欢妈妈,但对我永远都是那样好,我是他炫耀的资本。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他成了我偏心妈妈的证明,我会嫌弃他不爱干净,对妈妈不好,对姥姥不负责任。我总是从细节处挑他的毛病,却忽略了他对我永远那么好。
烛光晚餐,我希望我的男朋友能带给我平淡的爱。不需要五星酒店,不需要小提琴伴奏,只要他能真心对我,让我信任,让我幸福就好。很多年后,我发现很难。我怕失败,又向往幸福,于是只能一个人一直等。
我怕离开,我怕我走的这三年,有亲人会不等我。可是我又劝自己,死亡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他们会一直保留原来的样子,在你的记忆中。可是活着的人会一直变,那才是真正的离开。
天天好天,有多好,终日在麦田里,挠挠痒,变变脸,和一群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在一起。enjoy life,which could not be better.
great day.
6 ) 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看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因为李馨巧,因为《激战》而喜欢上了这个荧幕上乖巧可爱懂事的小女孩。最后看完也没有让我后悔看这部电影。尽管有人评论说,她在里面的表演做作,但我想她始终还是个孩子,不妨碍我喜欢她。
电影也很好,制作不精良,还是可以看到一些缺点,但这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里的一开始出现了一大片田野,田野里坐落着一幢有着红屋顶抽象派风格墙面的安老院。这个安老院太不一样,从它的建筑风格就可以看出来。有个设计师经常设计一些奇怪的衣服,可以帮助抓痒的衣服,可以变脸的衣服,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他像在逗老人开心,又像只是在替老人打发无聊的时间。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老人们快乐的样子,有3D电视可以看,有老朋友们陪着,虽然还是会有儿女不在身边的失落。
然后电影开始转换场景,阿福和儿子去吉隆坡看母亲,林叔偷偷地搭上顺风车也来到了城里。一系列小故事开始展开。
电影里的几个人物,阿福,多好,儿子阿boy,两个林叔,林凤娇,阿弟和小孙女,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是同样的简单。他们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有着很普通的生活。虽然演技有点生硬,但是那些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台词很容易就能让人忘记了这点,然后被欢笑和泪水一点一点感动。
这个电影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孝。孝,和肥瘦都无关。子女和父母都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因为这些时光是那么的短暂。不要等到时光不再,再来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陪伴其实就是最好的孝顺,只要在一起,晴天雨天都是好天。在新闻里经常看到的割肝救母,我们以往宣扬的二十四孝,其实往往比不上这种细水长流的生活本身。
小孙女Joey一直问妈妈,那不是只能见阿公十次了。看到这里鼻子有点酸酸的。然后Joey在墙上写下了10,后来变成了10+1,再后来变成10+1+1。前面看的时候一直会把Joey一家和阿福一家拿来对比,看到这里这种比较已经不在,只要在一起久了,那种由生疏造成的隔阂自然会消掉。
喜欢最后那首歌,很好听,就像那一片金黄金黄的田野给人的感觉一样,既热烈又温情。
晴天 雨天 天天好天。
支持本地电影~
简单温馨
10+1+1
典型东南亚亲情华语电影。语言总是亮点。
一部不错的本地创作,有诚意,至少我被感动了。。。。
很不错的电影,充满了鲜活的大马风味。
如果生个不孝儿子,还不如生块叉烧---- 大马天空下华人的传统孝观念。全剧的演员都和影片淡淡乡土的气息很搭,唯独那个小女孩除外,做作,表演习气太重,是影片的败笔。
晴天 雨天 都是好天
1.阴晴,都是好天;祸福,此生有幸。2.凡有华人处,便讲孝亲。
晴天雨天,都是好天。。。很感人的伦理剧,虽然没有帅哥美女,但是情节很深刻,来源生活高于生活
简单温情的电影最打动人。事情换个角度看,就会好了,晴天、雨天,都是好天。逃离安老院的亲情修复之路,有点飞越老人院+天伦之旅的意思,不要等到失去才去后悔,能做的就是珍惜和家人的每一刻,用心陪伴。p.s.闽南话对粤语感觉莫名萌。
晴天,雨天, 都是好天。
很温馨的电影。演员演技比较生硬,情节的安排上不是特别新颖。但是胜在细节动人,墙上的10+1+1看着让人鼻子酸酸的。语言混杂让片子充满欢乐,总之很喜欢~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晴天雨天都是好天
一枝一叶总关情
很感动
大马版《天伦之旅》
第一次看马来西亚电影
10+1+1
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悲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