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伊莎贝拉的喜剧
她生了。她21岁。一个比一个惊人的消息。但总是一个好消息,钓金龟婿的成功案例,即使没有婚约也没什么,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身价3000亿啊。不要说是对这个自小便出来挣钱养家的小女孩,她比人更懂得金钱的分量。
小女孩长得特别成熟。12岁签约,15岁出道,17岁演伊沙贝拉,得葡萄牙影后。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阿,只说对了一半。还有,生孩子要趁早阿。说是未来10年,退出影坛带孩子,毕竟巨富的豪门决不需要她养家。只有一边的刘嘉玲仍悠悠说着生孩子要顺其自然,大概暗地里悔恨自己没有她想得这么明白。
想不到是完美的来着。即使没有婚约也怎么看着都像一出喜剧。一个21,一个42。很容易想到的是中年危机,而纯真少女前来,搭救贵公子。贵公子抱着儿子笑得真甜。原来他也是这么的年轻啊。伊莎贝拉发了胖,自然恢复会很快。
中年危机的当下,最抵挡不了的就是纯真吧。那就是伊莎贝拉,自然而然散发的清新气质。
某次她在一大群电视台的女新人里按顺序表演,唱一首歌,看得出的是认真,看不出的是巨星气质,而《伊莎贝拉》里她却是光芒万丈的那一个。
那一时恍惚讶异她原来这么平常,淹没在一群浓妆艳抹、装腔作势的小明星里,好在她绝不是那般的装腔作势,她会脱颖而出,是为一种清新,你知道那种青春,中年男人常饥渴地对之有如氧气。氧气,这地球上似乎越来越不那么纯了。
这样一连串的惊讶,到21岁,戛然而止,我自然想起山口百惠。一样的家贫,一样有天赋。还有一种倔倔的样子。而自然,那个传奇年代早已不再。伊莎贝拉最后一次出现在港媒面前是跟妈妈扫名牌。时代不同了。
她长手长脚,电影里耍酒风的样子,好像那么远,又那么近,只有一件事不用担心,那就是时间如电,那转一眼的纪念,改天她可以给儿子看,而那时,那种青春已经远去的像是一张老相片,徒供你我怀念。
2 ) 以犯罪片的角度看懂《伊莎贝拉》
今天认真地重看了一遍,发现我这篇分析有很多漏洞,搞错了葡萄牙籍警官遭到枪击和男主买枪的顺序,错误地认为这是一起栽赃嫁祸。如果给看过这篇东西的友邻带来了误导,万分抱歉!
—————重新修改分割线———————————————————
从前把这片当爱情片,看得云里雾里。如今以看悬疑犯罪片的心态重温,突然发现这部片子其实逻辑严谨,很有悬念。尝试一下梳理犯罪线的剧情。
故事很简单:
阿成和吃货上司以及警局中的一些同僚利用职权之便,与黑道勾结做走私的勾当。然而适逢99年澳门回归之际严查,他们的一批货就被海关扣了。上面调查下来,发现涉案的不仅有自己人,还有葡萄牙籍警官,事情闹这么大不好看,于是各方权衡之下决定,让男主阿成一人当替罪羊,保全高级警员和洋人的面子。黑道小弟咖喱文将做污点证人在法庭上指认阿成。
而阿成对这样的安排并不心甘情愿。
这就是整个犯罪线的背景。
这部片子有两个线索:
时间线:阿成和阿欣的伤 (绷带——创可贴——痊愈) 由于澳门没有分明的四季,所以在电影中难以看出时间的推移,其实男女主角共同生活了几个月之久。
案情线:竖题的字幕。绿色字幕与后面紧接的剧情没有时间上的顺序关系,但是有剧情上的联系。
阿成和上司的这起走私案东窗事发的时间早于所有竖题字幕叙述的案件。阿成此时已被革职,所以每天无所事事,但上司仍然在职,所以阿成找狗需要上司帮忙。
根据房东丢狗以及女主旷课的时间,可以推断阿成收留女主阿欣的时间应该是6月10日左右。
6月10日左右,阿欣跟踪阿成时,阿成和上司在火锅店见面,商量对策。上司看似顾左右而言他,其实说的都是他们干的这起走私案。
上司:“葡国人怎么能靠?(葡籍警官靠不住,出卖了我们)……退休了回葡国拿长俸吧(出了事葡国人甩下烂摊子回国了,不用负责还能离休接着拿俸禄)……到最后逼虎跳墙,杀了那卧底(你没别的办法,只能杀了污点证人)”,这里“卧底”指的就是做污点证人的咖喱文。吃货警官这句话无异于暗示阿成,可以谋杀证人使自己脱罪。
阿成又去找一起搞走私的黑道大佬求助,但是大佬女儿表示父亲不愿见阿成,试图帮父亲撇清关系:“首先你别觉得我爸联同外面的人骗你,咖喱文做污点证人这件事,连我爸都觉得不对劲(让你去顶罪不是我爸的主意)那又怎样,难道杀了他?(谋杀证人的主意又被提了一次)”
这时阿成已经下定决心,要谋杀咖喱文。现在需要的就是弄来武器。而武器就是片中所谓的“海盗葡国菜”。“海盗”指达伽马这些航海家的后裔——葡萄牙人;“菜”则是因为黑市习惯将枪装在饭盒里出售,故称为“海盗葡国菜”。
阿成与上司在面馆见面。阿成:我想吃葡国菜(我想买枪) 上司:“葡国菜有什么好吃,你走吧(买枪做什么?使不得)……找到叫你(不过还是会帮你找找,等着吧)”
阿成去黑市找一个葡萄牙人买了一把手枪。根据阿成头上的绷带可以推测,买枪的时间应该在6月,至多不晚于7月中。
黑市枪是哪来的呢?导演前面就交代了。警方查获一批走私军火……警员因偷枪等罪名被革职。这枪显然就是走私进来,甚至是通过司警内部流出来的赃物。
9月20日,很可能是吃货上司所说的那个坐等回国养老的葡萄牙警官遭遇枪击。
这段字幕后面紧跟着阿成买枪的画面。导演似乎想卖一个关子,让观众猜测阿成与这起枪击案是否有关。理论上讲,阿成有嫌疑。但我倾向于不是阿成干的。阿成需要干掉的是咖喱文。(成天抱怨葡国人靠不住的吃货上司倒是很有动机)
阿成与上司在车上见面。上司:有人看见你买葡国菜了(有人知道你买枪了)别乱来(别杀咖喱文,太危险了)
btw此时阿成额头的伤已痊愈,阿欣手上还贴着创可贴。这时候可能是7月底8月初。
阿成在路上被几个人堵,一个男人一边扇他巴掌一边说:“你耍咖喱文就是耍我们。快回归了,算了吧。”这几人是一起涉案的同事,想让男主不要对证人下手,乖乖顶罪,从而让上面尽快结束调查,保全自己。另外这里可以看出,阿成想杀证人的企图已经人尽皆知。
阿成把手枪扔进了河里,放弃了谋杀证人的计划。
阿成也没有逃亡泰国,而是选择了上法庭接受审判。按他对女主所说,只会判四年,表现好两年就出狱。
然而我对这套说辞表示怀疑……
从他出发前对着镜子剃须的神情,以及他坐在摩托车后流下的眼泪,我总觉得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远非那么明朗。会不会他说自己做的是走私香烟只是安慰阿欣,实际上却是走私军火、涉黑、勒索,每条都是重罪?
--------------------------阴谋论分割线---------------------------------------------------------------------------------------------------
我之前推断上司陷害阿成,卖给他袭击葡萄牙警官的凶枪,重看之后发现这是错误的。因为阿成买枪时头上还有绷带,显然早于袭击案发生的9月20日。
但是我直觉上还是认为上司身上有疑点。
他在饭桌上反反复复表示过对葡萄牙人的不满,不满葡国人靠不住害惨自己,却还能拍拍屁股走人回国坐享俸禄。因此他有动机谋杀此人。
在火锅店貌似不经意地暗示阿成可以杀了卧底,暗示完之后又立刻说“当我没说过”;
阿成来面馆对他说自己要买枪。他先假意拒绝,让阿成走,但是又马上答应帮阿成找枪;
这种含混的态度实在有点passive aggressive的感觉啊,说着“不要”暗示的却是“要”。
阿成杀掉咖喱文,是不符合上司的利益的。污点证人死了,案子并不会就此变成悬案,而是会继续调查下去,总要查到他头上。只有阿成乖乖认罪才能保住上司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暗示阿成枪杀证人明明不合逻辑。除非上司自己也想谋杀葡国人,然后嫁祸阿成。当时回归将近,很多案子可能都处理得比较匆忙,买通一个葡国人出来指证,或者买通检察官在证物上动点手脚,既走私又涉黑还被看到买枪的阿成,再多一个谋杀指控又何妨?
阿成的上司每次出场都像一头饕餮狂吞食物,或许挡路的葡国人,和替罪的阿成都会像羔羊般被他的贪欲所吞噬。
3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伊莎贝拉
Isabella,伊莎贝拉,西班牙语:“上帝的承诺。”
粱洛施,一个也叫伊莎贝拉的混血女孩,幼年丧父,生活贫困,她没有想到在自己17岁的时候,会出演一部用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影。
《伊莎贝拉》,鬼才导演彭浩翔的最新力作,这是一部我肯定会进电影院去看的电影,因为彭浩翔,因为杜文泽,因为金培成,因为他们的草跟身份,或者说因为银熊奖。
之前,我可能根本不会关注这样一个姑娘,无可挑剔的年轻美人,签约于香港的最大的艺人公司,网页搜索出来的写真照片要成倍的多余关于她的消息和采访,一个急吼吼要成为小张柏芝的新生代玉女掌门人……
其实粱洛施也是个小人物出身,粱洛施的母亲不过是一个赌场的发牌女工,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病逝了,母亲拉扯着粱洛施和大她7岁的姐姐艰难过活,他们去亲戚哪里借钱,却总是遭人冷眼,因为交不起房租,经常要拖着东西四处搬家,母亲总是善意的欺骗她们,“爸爸在葡萄牙工作”,一直到粱洛施12岁,她才知道自己早已经没有父亲。
她大哭了一场,然后她用自己1米70的瘦弱高个子去挑生活的担子,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去说服母亲:把读书的计划放一放,提前工作,她和一家模特公司签约,后转签到英皇公司,粱洛施一直在学习舞蹈唱歌表演等技能,为杀入娱乐圈热身,母亲却一直告戒她不要入行太早,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甚至母亲教她怎么喝酒:“女孩子要会喝一点酒,知道酒的滋味,那样就不会在外面随便被男人灌醉了。”
如今粱洛施也只相信妈妈一个人,“妈妈永远不会出卖我。”她那双亮亮的大眼睛里,偶尔会闪过一点恐惧。
《伊莎贝拉》里的粱洛施,确实很让人着迷。在迷离的音乐和陆离的色彩画面里,她穿着简单短小的衣服,用衣服的颜色表达内心的情感,纤细的身体游走在澳门颓废的街道上,用尚未成熟的身体与生活对抗并获得关系,她踢掉鞋子走路,埋头用力吃饭,喝完酒乱唱歌,满脸兴奋得爆碎酒瓶,从大背包里使劲翻腾着找打火机,为浪迹天涯而精心挑选牙刷……这些细节让我们似曾相识。年轻的,残酷的,叛逆的,执拗的,脆弱的惨绿少年,心里埋藏着爱,却爱得不合章法。
《伊莎贝拉》其实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澳门,主角是警察马振成:中学时,伊莎贝拉怀上了阿成的孩子。阿成陪伊莎贝拉去拿掉孩子时,偷偷溜走,从此两人再没联系。阿成后来当上了警察,他与上司一起,与走私集团勾结。澳门还有几个月就要回归,当局对警务人员违法行为加大了打击力度,犯罪集团准备让阿成一个人顶下所有罪行。这时,一个女孩突然闯进了警察阿成的生活,声称自己是他和伊莎贝拉生下的女儿……
在这里父女之情与情人之爱,一直是混淆的,影片一开始就背上了乱伦的影子,导演再一步步将其化解。影片中马振成带着对初恋女友的歉意温习着与女儿在一起的初恋感觉,从来没有体会过父爱的女儿肆意挥霍着对父亲的依恋。当女儿把父亲的情人们一一劝退,父亲当着情人的面答应要对女儿好一点的时候,我宁愿相信这是爱情,不是亲情。
一个从来没当过父亲的女儿,和一个从来没女儿的父亲,就是这份的疏远和过度依赖,把人物关系拧合起来,让人疑惑并抓狂。生活中没有父亲的粱洛施, 甚至不知道与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感觉,所以她才把影片中那种暧昧的感觉表达地如此自然而充沛。
最后导演巧妙得化解了乱伦的嫌疑,就像他反复阐释的创作初衷:“女儿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情人”。
一个老男人的爱,爱得很克制,又很不克制,这是这部影片最打动我的地方,据说,彭浩翔之所以在澳门拍这部电影是因为他在澳门也确实爱上过一个澳门葡籍的女子,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在香港,两个人分手之后,可能永远都不会撞见。但澳门很小,这条街分手,很可能下条街就遇到了。”彭浩翔反复地重复,可是在拍电影的这段时间,他依然没有遇到这个葡籍,女子世界在你想小的时候就会变大,在你想大的时候就会变小,所以请习惯了彭式黑色幽默的原谅他的温情,这个温情默默的胖子其实在拿自己讲一个残酷的笑话。
难得的是《伊莎贝拉》的残酷不带有任何抱怨的色彩,逼仄、炎热、肮脏的澳门夏天,破旧的房屋,女孩未发育的身体,老男人那臃肿的身材,犯罪的阴影,世纪末的惶惑感……这一切都是令人绝望的,但那模糊混乱的绿色最后变得光明,温情优美的音乐填补着影片每一个沉默的缝隙,我甚至在荒凉的背后体会到了一丝暖意。
阿欣把情感寄托在走失的狗上,阿欣的母亲一直惦念着阿成,她联系着过去与将来的纽带,马振成认定了自己与“女儿”的关系,才摆脱了堕落的日子并勇敢地去自首,“Isabella”确实是一种责任与承诺,一种精神上的救赎,其实每个人在生命长久的寂寞背后其实都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总会遇到一些人在精神上给我们带来改变。如同《小王子》里被驯养的狐狸,只有建立了关系,只有灵魂上有了寄托,才不会无根,不会漂泊,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而是坚定下来,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影片结尾有一个光亮的尾巴,阿欣为她的男人(应该是她的了)戒烟,一片片光明的茂密的绿色树冠似乎在暗示着未来美好的可能,这时一个高亢的西班牙女高音歌唱起了心中祖国。就让我们就着点温情的泪水,把所有的爱,都混为一谈。
4 ) 小城故事多
我在澳门呆过好些日子,这么一个豆腐城市,真的好像剧中ISABELLA登上塔楼顶层眺望澳门全景时说的一样,“澳门真的很小,所以你很容易碰到熟悉的人”。
我在澳门有很多次“偶遇”的经历,所以坚信那种特别相信缘分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座小城的几率一定比其它城市要来得高些。先不要说我个人对澳门的情意是否寄托到这篇评论之上,或者我也是个卖王家卫式"怀旧色彩和音乐交叉搭配"帐的人,看到彭浩翔用这种华丽手法表现一个慢悠悠的澳门时,竟然不觉突兀。在电影还未上画之际,听到两帮人在我耳边发出极端的评论,一帮是彭导盲目支持份子,他们只是一味地赞赏这个新兴导演的一切,"知道是谁拍的吗?(其实我是"很"知道的,但他们一定要反复强调某个名字,那我没法)彭浩翔YEAH"(一个堂堂男儿竟然耍起了小女孩追星的娇媚腔调,还附送了一脸非瞬间呈现的仰慕表情),我当时并没有取笑他的做法,毕竟那是种热爱电影的狂热表现,值得赞赏。而另一帮,则理智地分析着电影的错漏处(报纸派居多),从细节中挑骨头,上演着典型影评人的谩骂把戏。我一直觉得看电影不应该太理性太批判地看,没有个人感情的投注,根本算不上是看懂了电影,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加了保护罩,冷冰冰的,没有新鲜热辣的FEVER感。
所以,我用了十分的热情,看完了整部电影。还是在香港的旺角百老汇顶楼(不得不提这种香港典型的阁楼影院,竟然要人工攀爬六七层,才能霸占一席之地)。一开始以为ISABELLA一定是那位生于澳门的早熟女孩梁洛施,原来那只是她的狗,后来又觉得,那是她妈妈的象征,到了结尾,我发现那是马振成心里的影子,又或者是他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联系着剧中每个人的伏线,就是这么一个充满异国色彩的名字。
因为一个上床的误会,两个主人公碰到一起。之后发生的故事,彭浩翔一改当初的黑色幽默作风,用讲故事的平淡模式娓娓道来,虽然剧中反复出现所谓的贪污、枪战、被捕、黑社会等看似暴力的字眼,却没有一个场景是真正地涉及到血腥成分。相反,极尽煽情的场面一幕接一幕,电影院里的观众也被主人公真挚的性格逗乐了。令我印象深刻的,包括他们两父女拿着行李袋用整齐步伐向前迈进的场面,还有梁洛施关掉空调作弄阿成时的对话。不像彭导的作风,却是煽得恰如其分。
几个配角的演出很精致,尤其是黄秋生,他的角色明显是个平时担负太多生活重担的警司,但却仍然能找到自己的模式自娱自乐。我在澳门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你可能会嘲笑他被生活折磨得麻木不仁,没有半点情绪,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又固步自封。可是,他们有他们的开心,这些是那种不安于现状的挑衅分子难以体味的幸福,不到了一定的年龄和心态,也许无法体验。
而阿成,好听点就是个典型的腐败小混混,成不了大器的坏人——很能骗小妹妹的那种。他可能还有感情,却刻意隐瞒。于是,招来一班自以为是的异性以“挑战”的心理企图降服这么一个浪子。"浪子回头"的故事太多了,怎么可以让他的故事变得突出,就必须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来做到.一个很街头的形象,却有着慈父的心肠.和女儿暧昧的感情,更加深了情节的起伏感.他还不是无药可救啊!你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后来阿成自首,在女儿的背上留下两行血泪,一开始时不明白,后来就猜是他刮胡子后刮伤的血迹混合着眼泪的烙印.血与泪的烙印,大概是他打算从良的一个转折点吧.
有一点很想声明,为什么但凡表现澳门的影片,都拿回归前的黑暗面来作文章呢?连彭浩翔都逃不出?其实澳门除了那么一两宗广为人知的枪战事件(据我所知,其实香港更多),基本上还是"盛世太平"得很.
哈,看完这部戏,忽然好想回去看看......就这么定好了
5 ) 《伊莎贝拉》性爱报告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颠来倒去好几遍才能把整个故事弄明白的片子,但我还是选择了推荐这个用复杂的手法讲成的简单的故事给大家。但在此我并不是要写个什么评论,因为我确实不感冒这种类型,我只是想把片头那二十来分钟被导演用剪刀解构得支离破碎的故事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结构一下。说白了,就是阿成和阿欣这对由伪父女发展成的真情侣在那晚做爱了么?
导演的那把剪刀真是厉害,他前后共解构了三个主要的情节。一个是张妈妈到底堕胎了么?有个她从医生那里跑出来的场景给人感觉就是她反悔了,然后生下了阿欣。最后导演给了我们答案,确实是堕了,让我们终于能如释重负地跳出乱伦的阴影。另外一个是阿成到底是干嘛的?这最后也由阿成自己给出了答案,在他给出答案之后,再回过头看,才发现黄秋生等人的客串出演的那几场戏实在不是单纯的噱头,比如那句一语双关的“有人见到你买海盗葡国菜”,都是在为交代阿成的真实身份作伏笔。而剩下的一个情节,导演却没有明确给出答案,反而是在片中时不时地放些烟雾弹来扰乱观众视听,让我为这种乱伦的爱情故事揪心了好半天,直到电影看完,虽然乱伦关系不复存在,也有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我还是以为他和她在那晚做爱了。
有人会说,做不做爱对理解这部电影很重要吗?是的,很重要。这无论是对分析阿欣还是阿成的性格和心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认真看了片头几遍之后,我确定他和她没有做爱,而且导演其实也想透过这些画面来告诉观众这一点。但很明显的是,导演高明过头了,至少没让我这样还不算弱智的观众弄明白这一点,就更别说他把阿成都骗了。哈哈,如此好玩的事,大概也只有在“作者电影”里才能看到。
那么,我最初的理解,大概也是很多观众最初的理解是什么呢?一般是这个样子:阿成和黑帮的混混碰头,把那个案子破了,那天晚上,他和她做了爱。第二天,她把他头打破了,然后告诉他她是他女儿。再然后,他(习惯性地)又和一个妓女过了一夜,这时她没地方住了来找他。然后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下面就由我这双剪刀手来重新结构这个故事:
缘起:
一年前,他和她在DNA的偶遇,“你的眼睛,很像我第一个女朋友。”
事件:
他朝黑帮混混砸酒瓶,然后套出了交货的时间地点,因此有了电影中的字幕。也就是说,这场砸酒瓶存在的合理性是为了把贯穿全剧的字幕引出来,而字幕是为了表达电影的一个背景,澳门回归前整个社会的不安。同时,就是这个砸酒瓶混淆了观众的视听。(我第一遍看的时候重复了三遍,确认她明明就是砸到他了啊,还莫名其妙了好半天。)
这时他对那个本来陪混混的妓女说“你今晚赚不到他钱了”,下一个镜头就是他和妓女在家门前的过道上的激情戏,再下一个镜头就是妓女起床,没掏够钱,然后走了。妓女出门的时候碰到了无家可归蹲在门外的她。这前前后后通过妓女的着装红裙子就可以判断出是同一人。不过,前后两次妓女起床的镜头角度有些不同,理论上应该是同一个场景,但唯独阿成的动作却略有不同(第一次把身体完全扭过来了),难道是导演的疏忽?
她进门后把他家好好看了个遍,冰箱里没吃的,然后就自己弄吃的。他起来之后把她当成了晚上的妓女,因为没弄够钱所以没走,于是他说给她去提钱。正因为他以为她是妓女,所以还调戏了她,她只好跑掉了。这一幕大概也说明她还是很单纯的。
她跟了他一整天,到晚上,她跟他去了夜总会,那个跟她搭讪的男的说了一句:“如果我是你,我会让自己放纵一晚。”这句话也很容易误导观众。而她砸他,也很好理解,因为他是个从没养过她的“爸爸”啊。砸酒瓶的技术不高,也说明了她的单纯。
他在医院知道了这个“妓女”未成年,而她说了一句:“你没跟我睡过,但你跟我妈睡过。”已经说明了她确实就没和他做过,可上下文的存在让观众不会认为前半句是真话。接着两人去了饭馆,又是一段对话:
“你明知道你是我女儿嘛,昨天晚上还跟我那个。”
“你关心吗?我以为你不关心呢?
你那么多女朋友,有时撞到自己女儿,有什么奇怪的。”
这无疑让观众觉得事实是当然的了,两个当事人都承认了嘛。而实际上,他说这话确实是他误会了,她其实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即使这句话被理解为承认,也是因为她之后为了向他要钱而这样说的。有人可能会问,她想要钱的话认他爸爸不就够了?但后来从她说“我来找你,不是想你做我爸爸,我只想要三千块钱。”就可得出结论,她也确实没认他做爸爸,而一直当他是男朋友。
再到第57分钟时,她和他在马路上玩砸酒瓶,他扶她回家,镜头也停在家门前的过道上,这一方面似乎是在暗示观众做爱的那天晚上同样是她,一方面又似乎在暗示观众那天晚上不是她,因为穿着不同。之后在床上两人有一段对话,将缘起引出后:
“其实那天真的很想和你回去。”
“为什么?”
“看看你的家,还没看过呢。
不过想想还是不要了。
你好色,跟你回去了还得了啊。”
从这段话,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她想看他的家,于是就有了那天妓女出门后,她进门好好端详他的家的一幕。这也说明,她之前没进过他的家。二是“跟你回去了还得了啊”,大抵说明了她不是个随便的女孩,她也知道他是她爸爸而不会和他发生关系,本来人家就只是个单纯的缺少父爱的未成年学生嘛!
结论:
他和她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一方面,她由于没有父爱的经历,更没有过恋爱和性爱,所以她对他的爱彷徨在了亲情和爱情之间,终于走向了爱情;另一方面,他则由于误以为和自己的女儿“那个”过,于是带着内疚并负责任地做起了父亲,但当他发现他并不是她爸爸时,这种亲情也开始了向爱情的转变。这是一场背负着子虚乌有的性交易和乱伦最终得以走出迷离的美好爱情。
6 ) 與彭導一起窺視Isabella
不是我帶了偏見的去看彭浩翔,實情我也算是半個彭導的粉絲,比如是《AV》我就進場看了三次,可是彭導今回的依沙貝拉確實令我看得不很舒服。
撇開顯然易見造作的文藝包裝不談,也不論其如何向王大導的鏡頭東施效顰;他對梁洛施身體的窺視也實在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尢其是電影架在外國影展得獎電影的高格調光環下,這份俗氣就來得太過顯眼。
進一步說,雖然電影甚至用了梁洛施的洋名作名字,可她在電影裡面卻始終是一件被操控的被動物體。她從一開始便對馬振成死纏爛打,沒來由地對這位麻甩司警懷著莫大好感,而且其後更沒半點考慮便安然附屬到這個男人身上。縱然我們在梁洛施身上或會看到諸如爆樽和關電掣這種狀甚主動的人性化行徑,甚至她如何在家以一后當關力拒眾女來犯也盡顯其剛強執拗本色,可到了最後她都不過是一個開口閉口為了自己男人的歡喜就得怎樣怎樣的小鳥依人。所謂她的男人為她而改變了,根本就是空口白話。
說穿了,任彭導怎樣塗脂抹粉,整部電影仍離不開一個大男人視角,而且嬌揉得很虛偽,反不如《AV》來得光明正大。
不知怎地,筆者總覺得曾國祥於戲內的角色就是彭浩翔的個人投射。他總是得壓抑地站在遠處凝視著心儀的女孩,以至往後他的作品都擺脫不了這種窺視的角度。
此外,這部電影為了攪一些誤會懸疑的設置,運用了很多flashback交待故事;加之本來就要少對白的前提下,突顯了好些疏淺的對白,致使整部電影白得太狹隘,虛有文藝包裝卻無深邃情感,所謂嬌揉造作的印象正是源出於此。
還有,雖然彭導把故事放在回歸前夕的澳門,似有強烈的政治關懷,可從故事的主線上,也即杜汶澤與梁洛施的一段關係裡,根本無從體現有關回歸的情懷。所謂「尋父」實際就是一道掩眼法,我們在電影裡又哪曾真正看到過幾多有關「尋找」的畫面呢?基本上,那段父女情也無需要置放到這種回歸的大環境下。所以杜汶澤面對回歸困難那條故事線,就正如影片裡時常出現的舊聞字幕一樣突兀、虛偽。
順帶一提,馬振成那句「一定要有金撈,唔係話人地睇你唔起,而係人地根本睇唔到你。」係出自杜汶澤的自傳《江湖血淚史》。雖說不免俗氣,但仍算得上是擲地有聲的見解。
有一种轻盈悠扬的步调,风格忽然和王家卫有些靠拢,但比王要接近凡人,没有从小事中讲大道理。梁洛施用自己的十八岁去演十八岁,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心,都无比成熟、睿智....
彭浩翔这片十分文艺范,讲究风格化的意境营造,注重构图和机位移动,多用小景别,前景常有物体遮挡,人物落位画面一侧,似乎是效仿王家卫。梁洛施姿色声线演技都平平,英文名作片名、热裤露腿算是彭浩翔男性视角对她的偏好和利用。父女关系虽奇特却无深挖之处,闪回叙事不利索,回归背景也无关联
由杜和彭开的 “不是兄弟”公司监制。开头故意玩了一些不那么通俗的叙述手段,搞得电影院里许多人嘀嘀咕咕。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他们已经完全忘记要弄清楚开头(或者他们已经弄清楚了),而是投入到杜汶泽和梁洛施的温情里去。跟彭浩翔此前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但是仍然有一些黑色幽默。他自己说,很难
仲夏迷宮﹐拈花碎步。似乎言過其實。
有异国风情的小故事,讲小人物的小故事。小文艺小情怀。
伊莎贝拉如此深爱一个人。他现在是,一个有大肚腩的男人,经常转换性爱对象,常把她们带到家里来,是为了省钱。在她落掉与他的胎儿,在他违背诺言没有出现之后。在她嫁人,并生下与别人的孩子之后,她仍然很爱他。她的爱多得迷惑她自己,令她相信,她和别人的这孩子,凝结着的仍然是她和他之间的爱情。
有点Leon的味道,风格十足
搞得那么王家卫。
彭导,你怎么了彭导,干嘛要学王家卫啊,得其形容易,可王家卫电影里的孤独是融入骨子里的,学不来。分明是效法”靠寻找母亲给生存以理由的阿飞”来讲述这个”靠寻找一条叫伊莎贝拉的狗,得以拯救一个废掉的男人”。还是按自己的风格走,这才是港片,或者电影的出路。115:t42ed8cd25
將澳門的顔色和建築掌握的很好很澳門。女主角選用不符角色,而且老像看到張柏芝的樣子。細膩的部分足夠“你知道嗎?在澳門做人很難。沒金表不行。”“不是人家看不起你。是看不見你。”還有開場砸酒瓶的時候。砸一個不夠強烈。再砸一個。很好的細節。
影调 色彩 用光 音乐
非常夏天感觉的一部精致小电影,营造出那种颓唐可不减浪漫的调子。血统纯正的爱本身就是一支挽歌,就像片尾的那支,不管怎么动听怎么让人朝着积极方向前进,同时仍然不得不为那些怅然的欲语还休的细微末节而黯然。杜汶泽演得真好。2011.6.11
“等我回来,我们一起戒烟”。彭sir最满意的一部自己导演的作品,梁洛施很灵
那天我在街上,看到有个小妹妹拖着一只狗。她经过我身边,我知道是伊莎贝拉。然后我跟她去公园,我们在公园玩了很久,我抱着它,在它耳边轻轻的叫它。它回应我。那个小妹妹告诉我,那只狗叫当当。我不想分开它们,我不敢告诉你,因为我怕找回伊莎贝拉你就会叫我搬走,你可不可以不再扔下我?
一开始让人想起王家卫、《Leon》、中年危机题材。但半场一过马上抖了只属于彭浩翔风格的几个幽默桥段。还有那些似是而非的隐喻,比如那只叫伊莎贝拉的狗,丢了,后来跟了别人,连名字都被叫做当当。就好像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曾经连他们自己都认为叫做macao,而现在被叫做澳门的地方。
music。cinematography。acting。tone。editing。the way the story is told。subtitle。重看一遍,挺一般,特别是剧本,和(不优雅的)故弄玄虚。 再看一次,反感这种小聪明,而且过去那条线简直垃圾。
那个小男生的生活挺狗血的 我们或许都在生命中的某个点 是别人故事的配角吧
沒想到幾好丫, Isabella演得不俗, 只是天生聲音太過尖而造作, 一幕她醉酒唱梅豔芳, 我在家也會:) 看電影時覺得最沒勁的就是邊看邊想深層意義, 但這套關於回歸實在有太多太多太多明顯的隱喻, 可以拿來和香港有個荷里活互相輝映, 其實都不很王家衛, 只是間中鏡頭在樓梯把人拍得鏡頭很像, 和明顯對比的用色, 後段開始就很彭浩翔的搞笑, 令電影更見靈巧
小妮子不錯....王張杜三角鐵式迷情疏離+(廉頗老矣的)陳果式影射忡忡+Bertrand Blier式神經質+金培達搶戯的配樂,煽情是汎濫的,情懷是投機的..港片離我果然越來越遠
8/10 彭浩翔正常发挥的时候,偶有灵光总能闪现王家卫的气质。情节的取舍与色调的配合使影片更为克制。灵动的配乐与剪辑更是让影片有了韵味,艺术性拔高了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