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出国的问题
伊朗同学喝了铁观音就震惊了。觉得so good。
伊朗当然是很有意思的。曾经有伊斯兰共和党和伊斯兰自由党,总之要加个伊斯兰。。还有自愿军。。先不说这个。
请伊朗同学m来喝茶的主要原因是想聊聊之前看的电影<a separation>。m说他在伊朗的时候就开始关注那位导演,结果是今年年初电影来米兰放的时候,在电影院见到了导演,一起抽烟聊了很久。
原来最后老父亲去世了!(因为都穿着黑衣服)但是导演说他也不知道小女孩做的决定是什么。。m说应该是母亲,因为之前跟父亲在一起也是不想离婚嘛。
另外很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其实暗示了伊朗的两类人群。说的简单点就是1)在国内的和2)出国的。这里就开始有意思了。比如我们在意大利米兰,伊朗同学跟中国同学人数差不多——甚至更多——女生无一戴头巾。
出于各种目的,他们有大量往外跑的国民。比如bbc的境外记者。m说伊朗79年革命之后的十年,国内环境比现在要开放,允许各种不同的声音。比现在要更加“民主”。现在因为乱讲话有危险,出国又方便,那就出去说咯。说bbc的伊朗板块一般只报道负面消息,基本上都是在国外的伊朗记者写的。在伊朗有民众只看bbc的新闻,但心情很复杂:因为更多的人认为他们应该回国来骂。你在国外安全了,就让“我们”替“你们”行动并且牺牲?你捍卫的东西应该你自己先上啊,躲着骂算什么。m说伊朗有位哥们住了很多年监狱,照样写信出来骂,最近在骂为什么要波及到自己的女儿,不让女儿上学(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就比较欣赏这样的,因为更能带起民众的“感情”,政府不敢随便把你杀了,最多关禁闭,一旦如何如何了,民众就会愤怒,就会比bbc更有影响力。因此,这个样子就令外面传回来的声音一方面刺激更多的人出去,另一方面让国内的民族情绪更加高涨,两伙人互看不爽。这也就是父母两方所暗示的两类人群,所谓的‘a separation'。也许导演就让女儿代表了自己吧。
伊朗政府结构之纠结让我等也为之乍舌。大概是有一个宗教的leader,管全部,leader由政府的一个代表团,像长老院,选,但实际上也不是选,是选择是否要更换。代表团成员由民众选。leader掌管军队。他们有不同政党,总统是由议会选,议会的成员好像也是leader指派。。最后搅成一个大家庭。我记得不准确,下次要去进一步学习。
再说回到出国的问题,某提出了一个偏激的思路。(现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如果消除一切地域歧视,不同国家之间可以自由行走,也就是想走的立即就可以走,因为有追求自己可以讲话且生命安全不受威胁的自由,最后剩下一帮大家庭留在本国内其乐融融,爱与被爱,不行吗?m就激动了,他说你去问伊朗同学想不想回去啊?他们都想啊!但是他们大部分出来就是为了要留在这边的。他们留在外面并不舒服啊。这个样子国家只会越来越糟糕!m说他的伊朗朋友,也就是意识形态没那么不合的朋友们,现在无一在国内,大部分在美国。他说起来好像有一点伤感。
可是,为什么伤感呢?我又想起艾青先生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不要怕,回来,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这里是你家啊。
为了家而死,这件事情在今日的很多地方,正着说也行,反着说也行,都是把个人利益转化为集体利益的崇高表现。
电影藏了太多,构建了一个深度就能让人感到欣喜。但是这样的欣喜何其空洞!无法面对生活的人们还是去搞建筑理论比较好。
2 ) 伟大电影的特征
<一次别离>(伊朗式分居)属于那种伟大电影。故事平平却拍的惊心动魄,取景简单,人物简单,却剪辑的行云流水。
对于电影而言,善恶分明的故事,电影中有好人有坏人,有非常强烈的善恶冲突,最后无论是大团圆式的惩恶扬善,还是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式的无奈结尾。都会比较好看,比较精彩,但也没什么内涵,不需要什么技巧,有一套成熟的公式,这是下等导演做的事---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娱乐电影都是如此。
电影中都是好人,但好人和好人之间因为误会因为各自坚持不同的『善』而产生善与善之间的性格或者宗教冲突,结果好人互相伤害两败俱伤,这样的导演算是高手,像《巴别塔》像《单车窃贼》像《桂河大桥》。
电影中的人,都不怎么好,但也不是坏人,他们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冲突,甚至有着共同的宗教,但矛盾就如生活一样自然而然发生了,自然而然升级,并且无法解决。这样的导演,是大师,一百年出一次。像《一次别离》。
最终一次别离变成了永久别离--离婚。在简陋的,人来人往的法院大楼里,西敏和纳德的感情到了尽头。尽管他们十五岁的女儿和所有即将家庭破碎的孩子一样,希望大人们重归于好,生活复归正常,但这个愿望落空了。面对她的是艰难的抉择:跟爸爸还是跟妈妈。在她的泪水中,电影平静的结束了,止于当止,前面100多分钟的高潮迭起,惊心动魄,也不过是发生在一个星期之内日常生活。这种流畅成熟的技术,来自西方,但故事的精神内核,来自东方,来自伊朗。
恐怕每个看过这电影的人,都会对伊斯兰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打动,无论贫苦与中产,都不愿撒谎,不想撒谎,哪怕门外就是债主,哪怕明天就要被『法律』判断,无情的拉去坐牢,也不能背叛真主,不能撒谎。看到这一层,这部电影看懂了一半,已经足以打动人心。
这电影更深的一层,在于人在制度下的抗争,宗教是制度(norm,范式)法律是制度,所有的事件,冲突,是人与人之间,但根本是人与制度之间。
如果伊朗不是一个女性无地位的国家,西敏不会千方百计想移民,如果法律真的公正公平,瑞茨老公不会变成『秋菊男』,生活不会到过不下去、无法收拾,后面的冲突都不会发生。或者如果再坏一点,像中国一样坏,像朝鲜一样坏,纳德也会千方百计离开。但并不是,只是温水青蛙。
电影开头的五分钟,为准备离婚,繁复的文件复印,和调查员的问答,已经像一束强光,穿透了故事的前半部分,紧紧抓住观众。看完这几句对答,我就崩溃了。
西敏:给我个留在国内的理由
纳德:我可以给你一千个
西敏:随便说一个
纳德:我父亲
西敏:他有老年痴呆症,已经认不出你是他儿子了,你在不在都他都无意义。
纳德:你怎么这么说话,但我知道他是我父亲。
。。。。
西敏:那你就不关心女儿的未来吗?
纳德:你怎么扯到女儿身上去了
法官:照你这么说这个国家的孩子都没有未来吗?
西敏:作为一个母亲,我不愿她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
法官:怎样的环境?
西敏不说话了。这是个『天问』。
这段对话已经把整个故事说完了 ,它概括了这场电影中所有的悲剧,风暴的中心。
西敏和纳德是伊朗典型的中产,他们有坐落在中产地区的大房子,有两辆车,一个读书的女儿。原本是西敏照顾家庭孩子,纳德在外工作养家。他们俩堪称门当户对,西敏家也在中产区,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样子,家境不错。纳德有一个老年痴呆的父亲。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进行着。他们不是社会的下层,照理不该对制度有任何不满。
他们夫妻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因为这件事缘分走到尽头,从西敏的描述中看得出,当初纳德是同意移民的,最后又打了退堂,依他的性格,可能他觉得西敏根本办不成移民,所以他无可无不可,如果不是这件事,二人性格的矛盾一辈子都不会暴露出来---其实好多夫妻不都是这样过了一生吗?觉得自己挺适合对方,门当户对,志趣相投,彼此又能求同存异。所谓的日久见人心其实是指二人一起经历生活的起伏,生活如果一潭死水般安静,一辈子也就过去了,走过生活风暴而仍未分开的夫妇才能说功德圆满。而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分别在于是否会制造种种麻烦考验夫妻感情---而人都是经不起试探的。
二人的争吵中纳德骂西敏,你就是这样,遇到事情要么选择投降要嘛选择逃避,你从来不面对。
纳德自以为自己在面对问题,但西敏面对的是更大的问题,作为一个女人,她很了解伊朗这个社会,比男人更了解,这个社会下,女人要戴头巾出门,没有任何发言权,做什么都要征得丈夫的同意,同性恋会被绞死。对此她无能为力,选择离开,尽力让下一代生活在别的地方。男人某种程度上却是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内心大概是认同这个制度的---这才是他们走向婚姻尽头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其它。
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是文明世界里的中产阶级,贫民阶级,用信仰拷问自己良知的情形,瑞茨夫人内心的煎熬和最后的坚持(宁可身败名裂,宁可家庭再次陷入财务危机也不愿发誓,她担心真主降祸给她女儿)纳德女儿的家庭教师去法院改口供,纳德本人也多次冒着坐牢风险不再隐瞒女儿真相--但女儿为了维护家庭,为了让父母重新在一起选择了撒谎,并在撒谎之后痛哭。这个题材的高明之处在于『正义』在所有人面前都是暧昧不明的,左右为难的,和桑德尔讲的『正义:该如何选择才好』一样,这些困境是无解的。
看似取景简单,其实细节处见功力,这部电影一句话也没交代伊朗的现状,我们仍可从匆匆一瞥中看到整个故事发生的主因。无处不在的台式风扇,法院大楼里各种各样的囚犯,贫民区的一个鸟瞰图,一闪而过的骑着电动车载着很高很高货物的小贩。都可以瞥见伊朗这个国家的现实。对于一个对伊朗一无所知的人,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窥视这个陌生的国度。
当一切尘埃落定,纳德和西敏终于可以离婚,而女儿不得不独自面对破碎已成事实的家庭,选择跟着爸爸还是妈妈,这是非常残忍的,连导演也没有给出答案。导演对东方国家里压抑的情感,拿捏的也很到位,一切没有补白的故事,我们可以自己补白,看完最后的字幕,我想像他们的恋爱,结婚,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快乐。关于纳德和西敏的过去,导演说的很少,只是借女儿的口说,妈妈不会离开我们,我看到她准备留下,她已经带了行李来。但纳德并没有道歉,他固执己见,西敏失望的离开,一面开车,一面流着眼泪,对老年痴呆的公公说:他甚至没有挽留一下我。这是个失望至极的女人,到此时我们已经可以预知,分居走向离婚是不可避免,她的伤心来自纳德的不挽留,不道歉,而纳德的不挽留不道歉,一大部分来自整个男权至上社会从小给他的影响。
正如我在第一段说的,伟大电影即是如此,每个人都善良,真诚,每个人都是好人。但一堆好人凑在一起阴差阳错的演了一出悲剧。看似阴差阳错,其实一切都是一只无形的大手造成,命运早由他定。一切不可避免,无法挽回。
3 ) 一次别离
《一次别离》是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蕾拉·哈塔米、佩曼·莫阿迪、萨蕾·巴亚特等人主演的剧情片。于2011年2月15日德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纳德和西敏,面对瘫痪在床的老父亲、流产的女钟点工等诸多问题,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纠结中痛苦挣扎的故事。
由于伊朗的社会背景和宗教历史,他们的电影大部分都没有繁复的情节设定,看似简单却有着强烈的人文意味。平淡和纯粹是伊朗电影的主题,《一次别离》就是将这两点发挥到极致的电影。
西敏为了自己的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离开伊朗,可纳德还有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需要照顾,两人闹上了法庭。纳德不得不雇佣女工瑞茨照顾父亲,可瑞茨却对父亲疏于照顾,更将他绑在床头,愤怒之下,纳德将瑞茨推出了门外,却意外引起瑞茨流产。因为这次的意外,瑞茨一家和西敏一家纠缠在一起。
通过两个家庭的故事,电影揭示了伊朗的教育、宗教、阶级、性别等等问题,甚至探究到了人性深处。两个家庭之间的问题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信仰与现实之间的选择。对人性的剖析,信仰的刻画,让人忍不住叫好。想必这也是它席卷了国际电影市场,并获得了一连串的褒奖的原因吧。
4 ) 紧握的手、离别前CD、欲言又止的选择……
我没有专业评论电影的眼界和深度,但是我有一颗真诚的观众的心,和独立自由的思想。越是明白悲观和痛苦的人,才越能有乐观的态度和快乐的人生。
我是在一个晚上看的电影,当然从整体的角度来说,一些豆友已经把电影的精髓分析的入木三分,非常的深刻,我也不在重复。也许是我的个人经历和电影某些情节惊人的相似吧,这部电影很是触动了我一直逃避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在生活的人们,其实内心深处对生活很不满意。
我喜欢看细节,我认为那里藏着最深刻的哲学。别人看到明媚的阳光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回头看那身后的黑影。电影中有这么几个片段:
1、 当西敏要离开这个家的时候,纳德的父亲紧紧的抓住她的手腕不放手。
2、 当西敏在拖着行李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来去找一张CD,纳德就在一旁看着就是坚持不挽留。
3、 电影结束时,法官问他们的女儿选择跟谁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女儿做出了决定但是几番哽咽,含泪无法说出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最恨的电影就是平白的说教,泯灭了人的主动思想,把人当成一个传呼机,我这边发消息,你那边接消息。忽视了任何一个观众都是有智慧的,他们有能力去发掘、体会的东西。
电影不应该直白地表现。那种完全不留白的电影,能传达的东西反而是有限的。就像那些中国古代大师们的水墨画一样,他们没有画出来的才是精髓所在。
整部电影里面纳德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一直就是个配角,被人拉来拉去,摆弄来摆弄去。很多的影评都绕过了这个敏感的话题,因为一不小心就得面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斥责。但是电影中给不少的几个镜头,纳德给爸爸洗澡,去医院等等,老人看着这一切发生却没有办法表达,只能用眼神和紧握的手来挽留家庭的完整。
我猜想,西敏走到门口回去拿CD其实是给纳德一个机会挽留,如果纳德说出挽留的话,她一定是会留下来的,但是纳德是个很有原则很现实的人,面对问题他也痛苦,但是有一些东西,不能改。于是他只能目送自己妻子离开自己。
让自己的子女选择和谁生活在一起,这是对自由的滥用,对于一个11岁的女孩儿来说这是个什么样的选择,都是深爱自己的父母,选择一个人就意味着得伤害另一个人,法律无情的把这种选择交给了一个孩子,这样合适吗?这和自己动手在自己心口上插一把刀有什么区别。
家庭中的争吵曾经使我的人生受到过很大的刺激,虽然我没有因此走上混乱的道路,但是我确实是受过伤的。电影虽然描写的背景伊朗,在亚洲的这边,我们有何尝不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呢?我的生活中一直伴随着难以名状疼痛感……是对自己,对亲人朋友,是对人性,是对这个世界的疼痛,人们反反复复的犯着一样的错误,却无法改变它。人性既然不能胜利,生活的这么痛苦,为何不放任自流、同流合污,看看能造出个什么世界。但是,有灵魂的人总是可以听到呐喊,对这种事情的的放纵就是湮灭,那是比死亡还卑劣的行为。
然!人生中有时候就像在独自面临千军万马的冲锋,不管你如何的努力,战阵前小小的你也无法对抗这钢铁的洪流,所以既然终究是一败,那就更无所顾及的亮剑,这也是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的真意。
大家引以为戒,不要从曾经受伤害的人变成未来施加伤害的人,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
5 ) 一次别离 两处闲愁
除了“小鞋子”,“一次别离”是我看过的唯二的伊朗电影。两部片都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让伊朗电影在我心目中的好评率百分百。
如果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伊朗这个国家就像片中男主的父亲,瘫痪在床行动困难。男主因为要照顾父亲无法离开伊朗,随妻子移民,只好离婚,剩下女儿何去何从的问题。伊朗这个国家也面临着同样的何去何从的问题,它在西方国家的心目中也许如老人般,垂垂老矣,问题很多。但作为亲人来说,对祖国和家人爱纯属天然,无法割舍。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全片的焦点围绕着女仆与雇主之间的谎言与纠纷。在利益面前,最后女仆还是无法昧着良心在古兰经发誓,信仰的力量终结了这场看似闹剧的纷争。
最后,导演的落脚点还是在孩子身上。作为伊朗中产阶级的男主,他的女儿也在这场纷争中卷入谎言,像是被滴入污渍的清水,让人颇觉无可奈何。最后,孩子是跟着父亲留在伊朗,还是随母亲移民,导演选择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也许无论是走是留,留给这个家庭的,仍是两处无法消除的闲愁。
这是一个看似质朴的电影,投资很少,但导演熟练的镜头语言和克制的叙事实为难得,演员的出演也集体高水准。这样一部超越文化背景,带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光环的优秀电影在中国上映的成绩仍是令人不胜唏嘘。在浮夸的当下,中国电影烂片频出,雷区多多,仍不能阻止其高票房的现状,又怎不是一种扰人的闲愁?
6 ) 《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小肌理,大纹路
《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无疑是今年最为出色的影片之一,质朴的影像之下覆盖的是深刻广大的主题,阿哈斯法哈蒂用伊朗社会肌理中一个小口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真实而又略带无奈的伊朗社会。
伊朗这个国度的文化在极多地方是背西方普世认同之道而驰的,东西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太多的偏见和太多的不理解,而在西方文化席卷全球之时,来至伊朗的声音却寥寥无几,幸运的是,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去了解一个文化或一个社会,《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作为一部电影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其艺术性上,同时也在于其在文化沟通上的贡献。这部只有区区三十万美元成本的电影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比那些纸醉金迷的大片带来的东西多的又岂止是百倍。
这部朴素的电影里所呈现伊朗社会比西方媒体描绘的伊朗社会更加的真实和贴近生活,没有满目的暴力和混乱,也没有各种加之以邪恶的字眼,我们所看到的是真实朴素的伊朗,简单但是又充满各种似曾相识的矛盾。整部影片以家庭矛盾展开,看似平凡琐碎实则深刻多样,这个小小的矛盾所延伸出的内容是庞大的,由此家庭矛盾引申出了宗教与人的矛盾,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信仰的矛盾,现实的矛盾等等诸多问题,而这些所构建的,正是一个完整的伊朗社会。
影片的切入点极小,而这个平凡小口子却深刻的扎进了伊朗社会的肌理脉络之中,不同的矛盾应运而生,第一个最显著的是两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两个家庭,两个阶层,纳德家庭所代表的是伊朗的精英阶层,夫妻都有汽车,体面的工作,有出国移民的条件;而瑞茨所代表的是伊朗下层的劳动人民,家庭负债,孕期仍外出工作,他们输得一无所有。两个家庭因为瑞茨的一次意外流产而陷入了对簿公堂的泥沼,大家都有错,大家都在撒谎,强烈的对立与和解的困难以起伏不断的剧情来承载,电影的张力收放自如,也足以牵住观众的眼球,而最重要的两个家庭因此而起的争端非常完整而深刻的揭示了一次分离:伊朗不同社会阶层的分离。而在第一个矛盾的表现中,第二个矛盾也应运而生,这便是宗教与人的矛盾,影片在很多地方涉及到:如瑞茨在照顾纳德父亲时所犹豫的宗教禁忌、在最后双方和解过程瑞茨对宗教教义极端的顾忌等等,一方面人们对于宗教教义强烈顾忌,一方面是现实与教义之间的冲突而造成人们抉择的困难,暗含的强烈矛盾便是宗教与人的矛盾,在伊朗这个政教合一的国度,现代化过程中宗教信仰对于人的束缚与人对束缚的暗涌挣扎都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但至少我们在电影里可以看到的是,伊朗仍旧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在这个国度,宗教既道德,不同文化语境里的人对于这个的理解存在偏差,而我们仅仅需要做的只是一个旁观者。电影之中瑞茨最后的挣扎的对象不仅仅只是信仰,还有现实、家庭与责任,瑞茨的挣扎也算是一次完整深刻的分离,这便是现实与信仰的分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纳德因为女儿是否出国的事与妻子争辩最后陷入婚姻破裂的境地,这一切的起因是因为纳德痴呆的父亲在伊朗无人照顾,这也是整个故事的起因,家庭责任与自身的解放与选择格格不入,片中的女性都是伊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既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也要束缚与宗教与道德,不论是西敏还是瑞茨,都背负着重重负担,相对于两人丈夫之间的直接针锋相对,西敏与瑞茨承受的东西要比他们多的多,对于瑞茨而言,是现实、家庭、与信仰的压力,对于西敏而言,是家庭责任与自我选择的压力,她们才是整个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而纳德的女儿,在短暂的时间里面,承受了本不是她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各种压力,而她所收获的,正是残酷的成长,她的选择对她自身而言本身就是一次分离,这个分离其实就是是人成长的两个阶段血淋淋的分离。最后在片尾处两个家庭第二代之间充满复杂情感的对视,也终究注定了这两个社会阶层分离的不可挽回性,阿哈斯对这个镜头的安排颇具深意。本片对于这几个角色的刻画非常的细腻,导演阿哈斯法哈蒂成功的把握住了影片的平衡,像手术刀一样冷静精确的划开伊朗社会的肌理与脉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另外电影对于谎言的处理也非常巧妙,类似于罗生门式的剧情安排巧妙的塑造起整部电影的骨骼,以或明或暗的矛盾填之以血肉,使得整部片子饱满充实,剧力十足。其实两个当事人对部分事实的掩埋本是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正是这些本为维护自身利益的谎言一步一步把事态往严重方向推进,最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引发各种矛盾的爆发,使整部电影充满张力。此片不仅在文化内核上充满力度,其精致巧妙的故事架构、手持摄影风格与利落巧妙的对白也是整部片子的亮点,从整体上来看,此片几近完美。以区区三十万美元的小成本创造出如此高质量的电影,导演阿哈斯法哈蒂功不可没,一尊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或许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吧。
影片末尾,纳德与西敏最终走向别离,他们的分离又岂止是两个人之间的分离呢,里面隐含了伊朗社会太多沉重的东西。影片最后没有给出特梅的选择是明智之举,这种开放式的结尾最为适合这部片子的内核,最后的配乐也是唯一的配乐,音乐响起,纳德与西敏在狭窄拥挤的通道里无言以对。
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了。
2012.2
格局无需大,笔触只要深。
不知道怎么描述。大概这就是无感
不得不说,近两年的金熊作品,质量都没法跟戛纳威尼斯比。这种故意展现伤痛让人看的作品,实在没有高段到哪里去。
不到大师级,不过确实是部好电影~~真实,纠结,有克制,细节琐碎但真诚而有说服力,并且难得地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悬念点~人物塑造上都挺典型的,没有特坏的人,也没有彻底的好人~~以及,loli巨萌,最后还有个怨念的小眼神,真有杀伤力~~又,这部女人们都挺漂亮的~
看完《一次别离》,最直观的感受是一个男人的懦弱,不在于他打架输给别人,也不在于面对牢狱之灾他却选择了谎言。而是面对每一次艰难的抉择,他都把问题抛给比他更无力选择的人。前两次丢给女儿,最后一次丢给流产的女信徒。
一个有信仰的国家才能发生的道德纠结。手持与频繁的主观镜头将观众带进他们的世界,甚至会错觉自己也是当事人。对角色感情细腻且准确的把握让你的情感天平反复在两组家庭之间。对角色心理暗角和懦弱一面的剖析,让人忍不住叫好。情节上波折不断,是生活的力量。与《关于依丽》一样,与众不同的伊朗电影
感想如下:11岁正是矫情的时候。至少人家有道德底线。阿拉伯世界的故事都要这么一大家子又哭又闹吗?这么个破事拍成电影!男人的理智其实没有错。女人的执著也无可厚非。恕我没能看出影片背后的深刻含义。深刻不是这么个玩法的。以上均个人意见。
富人选择移民,穷人还在坚持宗教,女儿最终选择父亲还是母亲?
看各种短评笑尿了,都在说人家伊朗信仰怎样怎样,你们和今天这帮反绿的人都是一拨人吧。。。老说别人爱被洗脑,其实自己不更傻逼吗。。。话说靠政治正确去树立三观的都是纯傻逼。。。
借用独行狼的话就是:“很轻的电影和很重的人生”。见微知著,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伊朗人至少有信仰
真心好片,基本可以给五星。肯洛奇(重叠对话)+达内(手持摄影及剧作)+基斯洛夫斯基(道德故事)却不失伊朗本身的位置,基本超出了东方主义的规定。故事做得很复杂(只是因为拿掉了两个关键镜头!),拿捏“政治正确”真是精到舒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空间设置很精细,剪辑风格大赞。光糙了……
一个教育女儿坚持写正确答案,哪怕为此开罪老师(权威),哪怕为此失去分数和成绩(利益)的男人,却手按着圣洁的古兰经流利娴熟地撒了谎。而一个没什么文化,艰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女人,却在向古兰经宣誓之前,想到自己说出的可能是难以确证的谎言,而瑟缩崩溃地说:不,我还有疑虑……
四个字:好!看!到!爆!全片只有最后的一点钢琴声作为配乐,但是跌宕起伏得揪心,人性信仰深刻得刺耳!
两个平凡的家庭被卷入了一场谎言与真相,道德与信仰的风暴,片尾法院走廊上的夫妻俩中间隔着破碎的大门,看似能轻易跨过却实则深如鸿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总是这样触不可及。影片始终让观众跟角色们一起处在焦虑怀疑矛盾的情绪之中,直到字幕出现都仍在等待某种答案。或许这本就是一道无解之题。
Bravo. 感受如何完全取决于观影者自身的阅历
一个战争与宗教包围着的国度奉献的一部佳作,可以称之为实至名归的金熊奖最佳影片。大量的手持镜头,用客观而冷峻的镜头讲述着两个平凡家庭的琐碎与冲突,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故事的悬念更是凭借着适当的掌控丝丝入扣,直到电影完结仍使观众处在情绪当中。★★★★☆
有信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平淡中建构的冲突,其引发的力量让人动容,真实才是戏剧的最大元素。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信仰与现实之间的两难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立场的不同与现状的无奈。
每每看到这种一环扣一环又四两拨千斤的剧本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当不了编剧。PS 原来演女儿的是导演的女儿,怪不得演得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