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拼爹时代,把根留住——关于《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先生拍了许多国际大片,但我最喜欢的却是这部不太出名的《和你在一起》。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小春的孩子,在刘佩琦饰演的厨师父亲的全力支持和艰苦支撑下学习了小提琴。孩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拜了陈凯歌饰演的一个名教授为师。教授选择了小春参加小提琴大赛,但小春深切感受到了教授圈子对穷人孩子的歧视和漠然。后来,小春从教授口中得知了自己原来是厨师父亲领养的孩子,自己学琴是因为被遗弃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把小提琴。小春于是决定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选择留在“父亲”身边。
在这个“我爸是李刚”之后还有“我爸是李双江”的时代,父亲已经不再是罗中立那幅画里的一脸皱纹,没有人愿意像曾经的摩罗一样挺直腰杆说一声“我是农民的儿子”。亲情已被置换为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当那些官二代富二代震天价喊“我爸是XX”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明白父亲二字的分量。小春没有选择教授而是选择了父亲,正是因为小春知道这两个字的沉重——这是你的根本,也是你人生的重量所在。它不是官阶,不是财富,它就是血和肉里的那一份温热。它不能给你荣耀,而只能让你去荣耀它。小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达成了父亲的心愿之际激流勇退,不必再得到更多。是的,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忘本。这个时代的人们更愿意向前看而无暇顾后,但在我们一味地为要到哪里去而困惑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影片中小春演奏的曲子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曾与某姐讨论过这部片子为什么要用这个曲。我觉得老柴的作品有一种对脚下的土地的深沉的爱,不管它是多么贫瘠,不管承载了多少苦难。慢乐章里的俄国民歌像是一个守望者,而小春演奏的快板乐章更有一种俄罗斯人自强不息的坚持劲儿。这也和小春的遭遇十分神似。不愆不忘,大爱无疆,脚下的土地永远值得你去爱和坚守。
2 ) 子弹、枪和情感、琴弦——再看《和你在一起》
子弹、枪和情感、琴弦
——再看《和你在一起》
导演: 陈凯歌
主演: 陈红 王志文 程前
上映年度: 2002
影名: 和你在一起
语言: 中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imdb编号: tt0332639
又名: Together
昨晚又不好意思地温习了一遍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脉脉人间情感直入人心,陈导在这部片子中,几次将音乐与世俗生活的场景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一种相孕相生的谐和美。音乐在这部片子中显出其本质上的高贵,它没有脱离生活,而且来自贫贱却不卑微的下层生活,它像主人公刘小春那样,成长并忧愁着,却最终以情致胜。
剧中有一段对白,十分有意思,陈凯歌饰演的俞教授对他的学生林雨说:
“都对,就是不好。音乐里没有感情,就像枪里没有子弹,没有子弹怎么击中别人、征服别人?世界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
恰恰这段话摘抄在我的小笔记本中,上一次浙江艺术学院的张铭教授在讲座上讲过这一段,我着字着句记了下来。他还讲到过李传韵,如何凭着刻苦努力坐上美国交响团第一把小提琴的交椅。他曾说过,检验一个小提琴手有无真功夫,让他演奏一曲巴齐尼的《妖精之舞》即可。我听过此曲,帕尔曼也曾演奏,声情并茂,将琴弦与灵魂完美的结合,以飞快而精准的拉、拨、跳、滑等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中,李传韵客串了音乐家汤融,以一种谦卑的姿态出现在镜头上。音乐家背后的辛酸与勤勉在俞教授的寥寥几语中尽现,事实上是,绝大多数有功成名就的音乐家背后隐藏的是一部几近扭曲的“变态”屈辱奋斗史。有看过另一部澳大利亚影片《闪亮的风采》的朋友,一定不忘主人公十几岁登台演出,为了夺奖,在父亲的逼迫下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最后闹得精神分裂。学琴的孩子苦吗?大约也是苦中有乐,当他们背着琴箱在大街小巷穿进走出的时候,那是一种优越身份的象征。在中国大地上,人们总是注重身份,而忽略实质。而陈导在片中,就一针见血:音乐没有贵贱, 只关乎人的情感!
先不说刘小春从小镇跟着父亲到北京拜师学艺的艰苦过程,从他身边反映出来的这个社会来看,虽然每个人在地位上有所悬殊,但在他们身上反射出的光芒都是有关乎感情的。比如陈红饰演的莉莉,她身份地位不高,甚至引得一些观众对其职业的厌嫌,但她对刘小春的感情是真挚的,就如同姐姐对弟弟的那种情谊,特别是她身上包裹的五光十色被这样一种纯情摧毁后所表露出来的脆弱,是其内心深处情感的外化。她叫刘小春来拉琴起初只是充当一种个人生活的气氛点缀,而后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对自己那种母爱似的感情依托后,她对音乐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崇敬”,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小春教会了她心灵的净化和蜕变;再比如刘小春第一位老师——王志文饰演的江老师,表面上看来是一位邋遢不修边幅的穷酸知识分子,但其对大学时期一位女同学的恋情至今仍深埋心中,愧不当时向其求爱,他给刘小春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我可以教你学琴,但是不能保证你成功。他对刘小春的爸爸刘成易师学琴的做法虽有不甘,但不得不自愧弗如,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感情割舍不下而耽误了他的前程。说明他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演员中,我很喜欢唐韵扮演的刘小春,据我了解他从小学琴,和主人公有着同样的经历,而今他师从陈美的老师林耀基,向着更广博的艺术领地大步挺进。难怪在影片中他拉琴的神韵那样逼真,原来都是真的,陈凯歌虽对其演技上没有过多的要求,但仍然觉得他那种纯真的表演才更贴近现实。刘佩琦是我在大陆演员中较喜欢的一位,他的表演融朴实与真挚为一体,常常将生活中那些平凡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
除开演员们的表演,单从故事情节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色,甚至有点老套,这种情节的铺设有点讨好观众的胃口。中国观众最喜煽情,八十年代老是围绕“弃婴”、“知青”等题材来展开,现在煽情改变了方向,不单单是电视剧电影了,而改投“选秀”门下,让观众近距离地接触活生生的现实。在影片的最后,那个“秘密”总算是被点破了,刘小春是个弃婴,在车站被刘成捡来,因为身边放置了一把小提琴,便从小让他学琴,不负丢弃之人的心愿。陈导的表现形式可圈可点,他把这一段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拼接在一起,现实采用全彩,而回忆采用淡彩,两者有机的融合一起。此时老柴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的第三乐章轰然响起,音乐的急遽跳停产生的那种震憾美是无法比拟的。本来第三乐章欢快、活泼,极具俄罗斯特雷巴克风格,展现了当地人民节日欢庆的场面,而在此处它恰好的反映了刘小春对刘成那种泉涌喷薄的感激之情。刘成13年前在车站抱着襁褓中的刘小春四处呼喊的场景沉浸在低幽美妙的旋律中,而刘小春找到正要在车站匆匆离去的父亲为他演奏这一曲时,陈导将两个场景结合得十分完美,一个是比赛现场的宏大气势,一个是车站里沉浸在浓浓离别之情的独奏,像是烘托,更是对比,只有懂得感情的人,才能完全的占领观众的心。陈导的聪明,恰恰是他将舞台与人生与现实结合在一块儿,令古典音乐显得不那么生硬刻板,而成了一种真正的大众艺术。他把艺术透过镜头强烈的反映出来,尤如在观众心中挥舞着巨锤,当音乐结束,镜头一下子暗了,停顿了三秒钟又缓缓亮起来,这一处理使整段激昂的情绪得到了小小的停顿,仿佛整部影片也随之呼吸了一下,观众也暂时缓解了一下自己闸泄似的感情。
凡是真正懂得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的影片,下过一番苦功的影片,都是好影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把琴,颤动着艺术的灵魂与性情,或者是一把枪,装满子弹,征服你,或者我。
8月11日
3 ) 营造温情
片子大部分很好看,不过最后的半小时很糟糕。
这是一个始终温情脉脉,但却杂乱而零碎的故事,陈凯歌却试图要拉出张力,这让我不是很舒服,总有着怪怪的味道。如果不那么刻意地去营造冲突,那种突兀感大概会好很多吧。不仅是冲突是刻意的,导演还刻意保持着美好,不让它破碎。比如陈红按照镜子上的电话借钱的时候,我这个伪温情主义者已经有点受不了了,可想象中的罪恶并没有出现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或许这和主题是音乐有点关系吧,虽然很有些莫名其妙。
小男孩我很喜欢,13岁的男孩的,那双眼。刘佩琦和王志文两个人的表现都很不错;这是我第一次看陈红的片子,有点老,不过还成。陈凯歌则很叫我生厌,透着一股假惺惺和装腔作势。
我看电影,有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总看得太晚太少,总是先听说了,甚至听说了许多,才去看的。所以看的时候,脑子里就总会不自觉的跟听说过的去对照,这可真讨厌。这一次倒还好,关于这片子,我模糊的印象几乎完全都是错误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天知道我从哪看来的……
嗯,最后车站那一幕,我本来以为,男孩要在那个大厅的正当中拉琴呢,那可实在太帅了啊……
4 ) 在性的觉醒中寻回失落的母爱
《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讲父爱的故事,但仔细推敲,才能发掘出隐藏在父爱掩盖下的感情纠结,那就是刘小春对性扭曲的认知到被真正的母爱唤醒。在刘小春的心底,恋母情结极其严重。本片中并未出现刘小春的亲生母亲,但可以说,刘小春有两个母亲。一个是莉莉,一个是刘成。
要想弄清楚这一切矛盾的源头,还要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性别符码来解读。刘成是一个男人,为什么却说是刘小春的母亲呢。首先,刘成在整个影片中的所作所为,从正常的性角度分析,织毛衣,上厕所时偷听别人说话,做事的方式以及态度都像是一个女人的正常行为。其次,导演刻意在影片中安排了几次暗示,暗示刘成作为女性的符码。一次是开头,刘成和小春刚到北京,摄影机从低角度仰视地拍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像一个个坚挺的男性生殖器。接下来一个镜头,就听到刘成嚷道:“我要上厕所,憋死我了。”然后是刘成捂着裤裆寻找厕所的画面。这里很明显地把两种性别经行对照衬托,以高楼大厦为代表的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极度重要的地位,昂首挺胸。而以刘成为代表的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落魄和尴尬的地位。还有一次是在洗澡堂里,几个裸着上半身的男人围成一个圆圈,把只露个脑袋的刘成围在内。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这是明显的性别暗示,暗示刘成代表了女性的地位和处境。由以上几点可以清晰地知道,刘成在整部影片中扮演着母亲的角色。
刘小春对待性的认知,一开始处于禁忌与窥视的状态。因为母亲的缺失,小春只和有些传统保守的父亲住在一起,所以小春是极度渴望了解异性但又被压抑于中国伦理道德和父亲管教的束缚,他把那份猎奇深深地压在了心底。小春在影片中13岁。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年龄。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来看,13岁是两性期的开端,此时期个体性器官开始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显示出明显的变化。从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影片中也多次对小春性发育臻于成熟进行暗示。比如进入少年宫时,他迫不及待地跑入圆拱形的门洞。以及他在一个个还不是很高的石柱上跨越。在13岁的他的眼中,了解女性,观看女性是一种禁忌,但强烈的好奇心和逐渐蓬勃的男性欲望又迫使他不得不去了解观看女性。两种观念碰撞摩擦,以至于小春对女性的身体产生一种扭曲的窥视欲。影片中多处细节对此进行描述。女性身体的照片被他偷偷地藏在曲谱本里,因为父亲看不懂曲谱一般也不去看,所以,曲谱本成为他心底的隐蔽森林。他拿黑色的笔在女人的脸上身体上任意描绘勾勒,以及抱着曲谱本撒尿,正是他对女性的一种扭曲认知的生动体现。
刘小春对待母亲形象的错误定位,导致错位且畸形的恋母情结。莉莉是一个依靠男人生活的女人,打扮得性感妩媚。网袜,短裙,大波浪。这一切的女性气息都让小春深深着迷。影片中刘莉莉第一次登场就是以小春的主观视角出现,是莉莉性感的腿部特写。在古今的电影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是从头到脚来拍摄女人,那这个女人是个良家妇女;如果从腿部再往上拍摄,则代表这个女人不是省油的灯,多半是妓女之流。而在此处设计这个腿部主观视角的特写镜头,却含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小春对女性身体的渴求与窥视。在与莉莉的邂逅与交往过程中,小春逐渐产生对莉莉的依赖,对莉莉现状的同情。尤其是在那次和小春假扮母子的恶作剧似的玩笑后,莉莉身上掺杂母性与女性的特质,深深地植入小春的心底。复杂的情绪在小春的心理层层晕染开来。莉莉之于他,既有女性身上的性感柔美,同时又有母亲身上的善良体贴。小春对于自身形象的定位也因此而变得模糊不清,既有大男人似的胸怀来保护弱势女性,又有小男生面对母亲似的乖巧顺从。
小提琴,这个在影片开头就一直出现的道具,实际上是母亲身份的代表。
小春得知刘成没商量地就换掉了江老师,他极其气愤且不解,以报复的方式,把小提琴卖掉,为莉莉买奢侈的大衣,反映了彼刻小春对莉莉母亲身份的认同,对刘成的误解。那时的小春,还是一个在性的道路上迷途的孩子。他徘徊于女性和母性,对莉莉和刘成母爱的疑虑之中。
在心底的关于性的秘密被揭穿撕碎之时,小春对于性的隐秘禁忌毫无保留地被刘成一片片摧毁。在愤怒的同时,小春也突然开始觉悟到什么。
知道了身份的真相,小春切肤地体会到刘成的艰辛隐忍,他终于懂得,真正的母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是不在乎血缘的亲疏视如己出,真正的母爱就在他的身边,可他却未曾察觉。当小春放弃大赛不顾一切地抱着小提琴跑回刘成身边时,他已经给了观者最终的答案。
纵观整部影片,每一寸光影的设置,都饱含深情。金色的光晕勾勒出一幅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喝着优美婉转的小提琴旋律,奏成了一曲曲青春的成长之歌。
泰戈尔曾经说过:“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最需要艰苦的练习。”
刘成陪伴了小春迄今为止的全部时光,这个近在咫尺的人,萦绕不断的爱却往往令小春忽略搁浅。直到他懂得小提琴曲不在于熟练,而在于感情的投入。一回头,峰回路转,越过重重迷途,他终于寻回了失落已久的母爱。
5 ) “人情高于名利” ——浅析《和你在一起》中的父子情
“人情高于名利”
——浅析《和你在一起》中的父子情
(参照豆瓣影评写的)
记得我第一次看《和你在一起》时,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不得不承认,本片可以算是陈凯歌早期较为不错的一部电影。然而,不错之处仅仅是恰到好处的描述了一段感人泪下的父子情。
而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再来看十年前的这部片子,或许已经没那么容易被打动。甚至,在陈大导演拍完《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这样的大片之后,有些怀疑如此朴素的一部电影是出于陈导之手吗?
当人们还津津乐道于某部电影的感人画面时,我只想说,除了生离死别就是生离死别的催泪桥段,这只是取悦观众的华丽外衣而已,脱下这层外衣,还能剩下什么?
不过说实话,《和你在一起》这部片子还是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的。
这是一部情节紧凑的电影,导演有条不紊地向观众讲述了一个父亲带着儿子上京求学的故事。其中有波折,也有运气。最后,父亲终于将儿子送上了通往成功的大舞台,然而,却又是因为自己,让儿子放弃了这个机会。
由刘佩琦所饰演的“父亲”这一角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甚至比凭此片得了许多奖的最佳男配角王志文的印象要深得多。
特别是影片最后那一段闪回的镜头,配合着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充分表现了一个憨厚朴实的伟大的父亲形象。屏幕上呈现出一个怀抱男婴神情茫然的男人,他四处找寻,但充斥着观众视线的却是一张张毫无表情的麻木的陌生面孔。
现实与回忆交织出现,眼前,正是放弃国际比赛赶来为父亲拉奏参赛曲目《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儿子。此时,父亲笑了,心中是幸福的。我想,到现在为止,这个充满了将儿子送向成功的朴素的功利心的父亲,该将心中的责任放下了吧?
他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的是音乐而不是什么名利和成功,却还千方百计强迫儿子离开落魄的江老师转向德高望重的余老师门下,甚至为了儿子演出成功而默默离开。导演营造的这个氛围终于在影片的最后达到了高潮。这么些年来,一直努力打工挣钱,默默承受所有的辛劳和压力,甚至一度受到儿子的厌恶与憎恨的可怜的养父,终于得到了儿子的感恩的拥抱。
儿子的这首曲子,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了。什么金钱与荣誉,都不如亲情来的珍贵。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被金钱与利益包围的社会,有什么感情是值得信任的呢?有什么人可以不顾一切的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另一个人?我想,只有亲情才能使人做到如此地步吧!
到此,我才发现,“和你在一起”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一直以来,不乏有关于亲情的作品问世,音乐、书籍、电影,这是最容易赢得人们青睐的题材之一,《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中以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现了令人尊敬的父子情、师生情、姐弟情,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情谊,以及令人肃然起敬的父爱。
虽然本片没有波澜起伏的剧情来吸引观众,但正是这深沉的爱,是最赢得掌声的地方。所以,作为一部讲述父爱的影片,是值得推荐的。
6 ) 追求名利与亲情的取舍《和你在一起》所感
这是老师给我们留的一篇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我很喜欢外国电影,中国电影只看过几部经典的,但当老师说起中国的好电影时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也就是《和你在一起》了,可能是与我的专业有或多或少有些联系吧,但是看这部电影我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每次都会流下感动的泪。
影片导演简介:中国电影史上,陈凯歌无疑是非常响亮的一个名字,1984年,《黄土地》的横空出世,至今让很多人激动不已。面对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一条大河,陈凯歌似乎在追问是什么力量造就了一个民族的苦难,或许只有"公家人"在黄土的尽头能隐约带来一丝希望。陈凯歌将个人的命运放置到宏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心情复杂,并有所反思。之后他在《大阅兵》里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王》里探讨极端年代中个人反抗的无能,而在《边走边唱》里,首次直接讲述了个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他比较不错的一部电影。《霸王别姬》缔造了陈凯歌戛纳摘取金棕榈大奖的华语电影辉煌,却也为陈凯歌的电影神话埋下了危机的伏笔。可是,对于曾经在第五代导演聚会上激扬文字宣称继续要开中国电影之风气先的陈凯歌来说,他在2002年带来的《和你在一起》无疑是个有力的证明
影片内容简介:刘小春年幼时就拉小提琴,十三岁身拥不少令人称羡的小提琴比赛的奖状。对于这位敏感有沉默的少年,这个乐器一直是他最喜爱的表达方式,是与他从未谋面的母亲之间一种最珍贵的联系,而母亲是他获取灵感的源头。
他的父亲刘成是一个普通的厨师,深以小春为傲,为了让儿子拥有更大的成功,于是他带者儿子前往北京参加比赛。北京喧闹的气氛让乡下来的父子俩印象深刻,然而依次偶遇让小春结识了一个艳俗的女子:莉莉。于是成为了小春第一个知己。
小春在少年宫的比赛排名第五,对刘成来说,这象征儿子大好前途的第一步。刘成经过不懈努力,江老师同意收小春为学生。刘成打工以支付小春的琴课学费。江老师完全不采用传统教学法。在他的指导下,小春跨出决定性的一大步,暂时搁下了心爱的小提琴,全心投入地倾听乐谱。
这期间,小春发现车站的莉莉,就住在临近的小楼。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小春很快就窥视出隐藏在莉莉美丽面孔下,一个恋爱中保养的女人的焦虑,不时受男人欺骗的伤心失望。
一趟偶然的送餐差事中,刘成聆听了接受满堂喝彩的年轻演奏家的演奏。他登门拜访演奏家的恩师—余教授,并说服了他倾听儿子拉段小提琴。
满腔遗憾地离开无法担保他演奏事业成功的江老师,小春在余教授的掌控下继续追寻成功的路程。这位新老师严格、苛求,摆布控管,特意将小春和他得意女弟子林雨凑在一起,让两人竞争。
在这段辛苦的过程中,小春也努力澄清他与父亲之间越来越紧绷的关系。比赛的前夕,余教授终于指定小春参加选拔赛,而不是林雨。他甚至泄露给小春一个将影响他一生的秘密原来他是刘成在火车站捡的孩子,(当捡到小春时身边只有一个小提琴,刘成就认定是他父母的心愿,于是小春就开始了自幼学琴之路)面对这一切小春开始了在成功与亲情中的选择,最后朴实的小春选择了伟大的亲情…
人物特征: 就情感而言,《和你在一起》至少阐述了父子关系、师生关系、男女关系、姐弟关系等等,而这些关系放到社会大环境中,你发现是合理的,比如所有感情中,只有父子感情是最无私的,师生情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功利关系,而男女关系更是靠不住,姐弟情这种本身有些暧昧的情感,决定它往往是当事人的良心和直觉。当然所有情感都因为有人性存在,而不能简单地用是非对错来判断,《和你在一起》的时代性正体现于此,陈凯歌在电影中强调了两个现实的主流价值取向,一个是个性、一个是才华,这些很容易成为主流社会猎取的对象,同时也很容易成为人性中嫉妒、自私、贪婪的牺牲品
小春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他的所有语言也都从音乐表达出来,听他的音乐就好象听到他的心声,他与他的父亲不同,他对成功没有特意的追求,能看出他热爱的是音乐而不是名利,就像他最后飞奔火车站放弃了比赛便可以理解了:他决非是因为感情冲动,而是因为他对父亲的感激与敬爱充溢了正个灵魂,他无法表达,才选择了用音乐将自己所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尽数向父亲倾诉.
小春是幸运的,上天眷顾他,从被人遗弃的那一刻起他便有了一个可以为他牺牲一切的养父,刘成那么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了抚养他并培养他的责任,为了小春,无私的父亲带小春留在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苦苦恳求姜老师给小春上课,低声下气地求莉莉把小春卖掉的小提琴买回来,费劲心思才感动余教授,让小春走上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他作了一个父亲该做的一切,这一切就体现了父爱的伟大。
莉莉是个外形风流但心地善良的交际花,老是为爱情犯傻,相当卡通化.莉莉(这个玩世不恭的人,最后在小春的纯真面前幡然醒悟)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和你在一起》中最闪光的部分,她在一间没有装修的房子里看似浮华的生活掩藏着难与人言的忧伤
姜老师是一个落魄的音乐教师,穷困潦倒,表面一身市民气,内里一股傲气,住在污水横流的院子,凑合着教琴童挣零用钱,与邻居妇女生闲气,形容邋遢,语言粗俗,落魄不堪,毫无尊严可言。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吗?
他和小春之间的磨合也是影片中很有意味的段落,可就在两个人即将相互接纳的时候,江老师出局了,也许这就是人生,一些人离去,一些人进入,但是,我们在影片的结尾处,却再次见到了他,他同样是热泪盈眶地和陈红一道出现在父子团聚的候车大厅。
余教授接替了江老师,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进来,他石斛就是一个符号,用来表现锦衣玉食的所谓成功人士空虚的情感世界。心有城府的教授的设计则成为整个影片的品格急转直下的角色。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完成一个少年成长的推动力,反而成为一个反作用力。当他企图用小春的身世秘密(实际上是刘成收养)来促使小春完成对音乐的理解,以及获得比赛成功的动力的时候,影片便开足马力朝着一个无力回天的高潮直奔而去。
影片中的两个琴童林雨与刘小春是师姐弟,一起受业于音乐界的大腕于教授。不知道林雨是否余教授人格的影子,可以肯定的是,她选择的是余教授的人生道路——成功,即成名成家,有社会地位过体面生活。这是一个很现实成人化的女孩。她在于教授家不让刘小春与她共用盥洗池,骂他是“乡巴佬”;得知于教授让师弟而不是让她参加选拔赛时,在于家歇斯底里大发作;在关键时刻,她拿一把旧琴做心理文章,挑拨于教授与刘小春的感情,让他放弃了参赛,而她终于咸鱼翻身站在了梦寐以求的聚光灯下。选择这样的人品这样的手段来代表“成功”,“成功”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此种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引出了名利与亲情的故事,江老师与余老师对比,林雨与小春的对比,这一切艘在证明成功不等于爱音乐,塑造了两个代表不同艺术存在的老师,这已经很好地诠释了社会的复杂性,在两位老师面前,作为父亲刘成表现出朴素的功利性,让人们看到成功与成才这一对似乎可以兼容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存在着相当大矛盾,这也为最后一场火车站的戏提供了合理的前提。难道小春是像姜老师那样落魄孤独一生吗?江老师是真正的爱音乐,可他得到了什么?他的那样生活叫幸福?江老师说过:“我有音乐,有音乐我就有幸福。”如果说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片子,它却相当理想化:试图用童真来对抗“成人化”、社会化,要人们选择“宁清贫而肆态”的人生道路。如果说它是理想主义的,它的画面又十分真切地再现了理想主义者的窘迫.如果说林雨(于教授)与刘小春(江老师)代表了两个极端的水火不容的“个体面对社会的选择”,那么,这种所谓的选择其实是别无选择,让人在精神堕落与贫寒卑微二者之间作出选择.当影片结束时衍生出了一个哲学结论——艺术成功与艺术境界的微妙关系,而且现实中成功并不是仅仅眷顾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的成功的背后,可以有许多人为因素,若要坚持自己的喜好,听从内心的呼唤纯粹的活着,能不能成功就要靠上天的恩典了.
电影中的音乐思考: 看完电影,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中始终回响着小提琴的乐声。每每在我失意,孤独的时候,音乐总是陪伴着我。给我力量,给我信心,点亮人生旅途上的路灯,拂开精神灵魂上的浮尘。音乐于我,是魂魄。《和你在一起》把音乐和亲情,这两个超越年代、超越地域、不分种族、不分语言的人类精神结合在一起。 在一个多小时中,随音乐感悟,看亲情落泪。因为有音乐作为故事的主要元素,通篇的小提琴背景,有舒缓,有紧凑。
影片开始,小镇上第一富豪的媳妇生孩子,找刘小春“拉段带劲的”摧产,小春来了段《吉普赛之歌》华彩部分,为小春的琴艺、水平定了个位,也使电影有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开端。
在少年宫的江老师给刘小春上最后一课的时候,钢琴和小提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柔和辉煌的光打在一直邋遢的江老师的脸上, 呈现出美好、圣洁的图像,配合音乐,令人觉得人生美好的东西不过如此。刘小春琴人和一,即使不辜负江老师的教诲,也是表达自己对江老师的留恋。江老师说过他有音乐.是的, 因为我们有音乐, 所以我们不孤独!就这样这首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在耳边回荡。
小春在车站遇到莉莉、后来又在胡同里重逢,在心中产生爱慕,先后配上《瞑想曲》一类比较柔美的小提琴独奏曲,表现少年心中萌发的感情。陈凯歌在电影的另一个场景中,通过余教授之口,对这样的音乐有意无意的作了注解。在那个场景里,莉莉混进音乐学院余教授的课堂,想找机会为小春卖琴作解释。余教授正在讲解维瓦尔蒂的《四季》,他讲到他十三、四岁时,在大雨中偷偷听《四季》,“心中有一个秘密,要和音乐倾诉”。电影结构处理的非常细腻。
一段比较长的音乐蒙太奇,出现在刘成到饭店打工,一队人马骑着自行车准备出发送外卖,镜头在刘成辛苦奔波和小春按江老师的要求“不要动琴,要用心去体会音乐”读谱之间切换。背景音乐先后快速切换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拉洛的《西班牙交响曲》快板乐章、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吉普赛之歌》的急板、回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升桑的《引子与回旋》、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再回到升桑的《引子与回旋》。了了数语,却点明了岁月如梭,老父奔波忙碌,少子琴艺突进。
后来刘成到音乐厅送饭,无意中听了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是帕格尼尼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里选一首比较炫技的乐曲可能是想铺垫余教授的水平吧。
电影中又一次出现的音乐是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的小提琴改编曲。莉莉精心准备给男朋友过生日却发现是自作多情时也采用了李斯特的《第三号慰藉曲》,每一次都是音乐来安抚需要慰藉的心灵。
在电影的后半段,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中的柔板部分成为深沉挚爱的音符。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也是在在《苏格兰幻想曲》的音乐背景下,刘成和莉莉把对小春的爱和关怀一丝丝地织进红色的毛衣里。
另一个细节,莉莉的男朋友用小春卖琴买下的白色裘皮大衣骗莉莉说是自己买的,莉莉不知实情,高兴地在镜子前试衣,音乐是格什温爵士风格带有讽刺意味的小提琴曲,用以陪衬“男朋友”的丑陋。
电影的压轴音乐,余教授为刘小春准备的参赛曲目——《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曲子作于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与贝多芬的D大调、门德尔松的e小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重于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情绪的流露,表达细腻,旋律动人,音乐语言纯真朴实,那种浓郁的忧伤感恩的俄罗斯民族色彩。是对俄罗斯伟大母亲国的颂赞。与这部电影的基调非常契合,相得益彰。
影片的结局,小提琴的演奏和电影,都是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在影片结尾,刘小春在喧闹的火车站,余教授的另一个学生林雨在富丽堂皇的演奏大厅,同时演奏这个曲子。镜头不停的切换,一会儿火车站满是泪的脸,一会儿演奏大厅乐队的倾诉。穿插着黑白色调的回忆:十几年前,刘成抱着捡来的刘小春,背着小提琴在火车站焦急的寻找。电影语言和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情不自禁的感动。琴重新回到小春的怀里、心中,父子相聚,江老师和莉莉左右相随,所以善的东西都融合到一起。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清楚了电影为什么用《和你在一起》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名字。这个“你”,不单是慈父、恩师,也不单是母亲和情人的化身,而是真情,是艺术。《和你在一起》,就是和真情、和艺术在一起!将一切名利抛开只剩下最圣洁的亲情。
影片主旨不够明确。陈夫人的戏份过重,在影片进程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两位老师突出的特点被强调,但对于孩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笔墨稍欠。另外,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父亲,以为倾其所有就叫做视如己出,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生活。
很干净的男孩子。
很一般的片子,陈凯歌只有《霸王别姬》《边走边唱》《黄土地》和《孩子王》拿得出手,其他全是烂片~~~
结尾小女孩讲的话好深奥好复杂好索隐好素质教育。。。
中规中矩的结构套路,起承转合按部就班。结尾还是挺好的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是韩国电影爸爸肯定又在比赛前终于瞒不住自己得了绝症的秘密。反正我是哭了点儿,几个演员的演技还都是挺正点的
陈红还可以这么年轻
其实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陈凯歌,电视上放的到结尾小孩找回来在老师面前拼命拉琴的时候就哭了,片子里这种少年人的“我偏要勉强”真的是很动人啊,在我还懵懂的年纪里已经隐约能认知到的道理……那会片子里我唯一认识的人只有程前,因为看过很多正大综艺= =
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
王志文的表演看不出一点痕迹。小男主的表演就是完全没有在演,反而给足了观众想象空间 。/演好戏跟成功也是两回事。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
一部需要北京艺术圈艺考朋友在旁解释,解释为何考艺校比高考过独木桥难,方能看懂其中门道儿的片子。一部需要文艺青年在旁解释,方能明白陈红在孩子心里的存在,他长胡子了,她是第一个作为女性进入他生命的人,他将母亲姐姐情人爱人的所有幻想都放在了她身上。个人十分不喜欢最后结尾,又是强行上价值观
你是想学音乐还是想成功?为什么是相悖的?也许是因为音乐是纯粹的,而成功需要包装。多么珍贵的时光,那个年纪对谁都是最真最真的,不管是父亲,老师,还是姐姐。父子情很感人,莉莉很讲义气。片子拍的很感人很燃。原来少年唐韵真的会拉小提琴,现在也是小提琴家了
艺术不是技巧而是精神,一个小故事,再次证实了中国人对于艺术的看法,技巧都对而缺乏精神的艺术就只能差强人意。这个功利的社会,浪漫而单纯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只是顺从各种规则疲于奔命,从不去思考其合理性,很多人只是装着出世装着注重感情,仅此而已
慕名去看了一下这部金高银女士看了二十一次并且因此种下电影梦的电影,还行吧。
大赞这部片,让我对陈凯歌一直心存理解。他也拍过这样经典而朴实的片子,他也曾有赤子之心。不过,无极之后,我权当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陈凯歌拍的最后一部好片。
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教小孩拉琴时说的一句话:“想拉琴的时候就拉,不想拉就不拉,别想你妈的时候才拉,不想的时候就不拉。”当时年幼的我真的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始终没有忘记。
陈凯歌在进入商业时代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小片(薛晓路编剧)。配乐不加节制,煽情用力过猛,但是依然有非常真挚的部分。对我而言,陈红的角色塑造得有些令人生厌,剧情的进展也太过顺利,不过这个故事的着力点并不是音乐梦想,而是父子亲情。最后二十分钟的平行剪辑很见功力,成功构筑起电影的情绪高潮。
陈凯歌说给林雨的话可以复刻一份说给他自己听:都好(其实并不是,比如人物和剧情都挺拧巴),就是没感情,技术你可以炫,但真情实感你不给我,只靠煽让我自己脑补是动不了情的,只剩尴尬。记得几年前看过他批评常被拿来与此片比较的Billy Elliot,真是尬上加尬。
完全是剧情取胜,很久不见的令人感动到流泪的大陆电影~~
最后的交叉剪辑还有点小感动,但是实在不理解男孩三番五次的作死,放弃上升通道是要干什么,表达对父亲的爱?!(陈红可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