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重度剧透,请酌情浏览。)
我觉得这部电影放在“注目未来”这个竞赛赛道非常切合电影主题。他讲了一个“女巫”之家的女孩和她祖母的故事,祖母是“老女巫”,掌握着祷词和草药的知识,女孩是“小女巫”,这部电影就是从“小女巫”的视角来讲述的。
女巫是欧洲古代就有的一个带有宗教性质的略带歧视意味的名词,用来形容异端,但其实就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些异端不过是具有进步思想又或者与大众思想不同的人而已。就像电影里盲人舅舅的说法“进步的人都会被你们称作女巫(类似这个意思,印象里)”。
我们看到影片开头小女巫和祖母学习祷词,学习蜡烛灭了要接一碗盐水。但她毕竟在成长,她喜欢新的事物,比如新的音乐,新的舞蹈。她拉着祖母随着流行音乐跳舞,祖母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拒绝了她,但还是被小女孩的快乐和活力感染跟着她一起跳了起来。但祖母老了,跳不动了,在电影里最终死去。
祖母去逝时一度发生了混乱。第一场混乱是女孩追究外婆的死因,报复了她认为导致外婆呕吐、死亡的老太太(把她推下楼梯)。第二场是女孩的母亲和姨妈在为祖母的葬礼花销产生争执的过程中碰倒了祖母的棺材,女孩报复了吝啬的姨妈(杀光了她仅有的财产,鸡)。第三场是突发山火,众人将祖母匆匆下葬的时候收到了上文提到的老太太和邻居的咒骂和攻击,导致女孩的姨妈、舅舅对祖母产生怨气,想要撒手不管。面对这样的情况,女孩极其冷静的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姨母和舅舅,最终众人顺利将祖母下葬。这时天突降大雨,像是奇迹带给众人慰藉。山火熄灭了。
在混乱发生的初期,女孩学习祖母叫她的祷词和仪式向庇佑她们的圣彼得祷告,希望获得赐福。但随着混乱的进一步发展,女孩逐渐走向了独立自强的道路,她选择了亲手报复。但因为年龄尚小,她并不懂得轻重,所以手段较为极端。在影片的最后,葬下祖母,她向祖母自白说不想做女巫了,并在家人们低头向祖母的坟冢默哀的时候抬头望向天空,直直的盯着,镜头不断拉高。女孩好像在天上的祖母,又好像在注视着荧幕前的我们。
她不想做女巫了,那她想做什么呢,我想。但电影并没有告诉我答案。最终镜头停留在女孩一家开车沿着森林的山路开往法国的镜头。她现在并不知道答案,祖母已经过世了,她还活着,她的生活仍将继续,她将要继续追寻、探索。祖母就好像烧尽的山火,在一场大雨过后,一切还在继续。但我觉得她有着这样的勇敢、聪慧,未来也会是一个智慧的人。
所以我想,这部电影有一些记录片的性质,记录的是欧洲在现代背景下“女巫”这一古老人群的生活方式,这和我在书上看到的关于“女巫”的描述有些相似,但融合了现代的氛围,意外的融洽。另外,人类不断的成长、进步让“女巫”这个古老的名词有了现代的含义。“女巫”这个定义是旁观者给予进步者的定义,实际被定义的人是被动的。所以只要人的灵魂仍然活着,“女巫”这个词就会一直存在,哪怕是未来。唉。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
影评人周抢到的第一部影片,我带着满满的期待踏进Miramar影厅。十点多戛纳街头依旧人挤人,站在影厅外排队进场的时候,看了眼贴在队伍旁边的影评人周所有影片的简介海报。
海报上对《ALMA VIVA》的剧情梗概是这样写的:
像每年夏天一样,小Salomé回到了她家坐落在葡萄牙山区的村庄过节。就在假期开始时,她心爱的祖母突然去世。当大人们为葬礼争论不休时,Alma却被那个被认为是女巫的女人的灵魂所困扰着。
葡萄牙导演Cristèle Alves Meira用镜头向观众介绍了一位有灵气又神秘的少女:Salomé。(插一句题外话,今年看得很多影片中主角都是小女孩或青春期女孩及女性,20号我们更是连看四部女性电影。这当然因为太过男凝的影片直接没有被选入[我的观片计划],但我觉得这种老生常谈的风向,同时也是肉眼可见的一部部走出来了的作品。真好。)
这部我没有特别的喜欢,感觉影片还是缺少一些创新或者独特的东西。“鬼”“灵魂”(这么说忽然串戏王兵的《死亡灵》)等主题从好莱坞主流(沙马兰《第六感》)到小众讨论民俗的独立电影(马凯《中邪》)都见怪不怪,不再新鲜。影片中涉及的家庭话题、民俗仪式以及女性角度也在这两年南美洲或欧洲影片中被反复提到(加泰罗尼亚-《Alcarras》以及巴西-《巴克劳》),唯独Salomé带给全片的几近天真无邪的儿童视角引起我的兴趣,以下分三个小点展开说说:
-影片既含有南美洲电影中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元素,也有邻国西班牙电影非常明显的本土特色。虽然上文说到该片对谈论民俗、家庭的主题以及围绕魔幻质感的影像风格缺少别出心裁的演绎,例如下葬场景,民族音乐/乐器等。但其中有一个镜头拍的很好,我非常喜欢。当Salomé从家里走到庆典游行的大街上时,镜头视角变成Salomé的主观视角,在街头游荡。迎面奔跑而来的三四个小孩都带着面具,他们嘴里吐出烟雾,景深处有红色的灯光在闪烁,同时象征神秘和危险意味的音乐萦绕这团疯狂的人们。Salomé从他们中间穿过,迫切地要逃离这片混乱,她要跑回外婆家。镜头冲进一个昏暗的巷子后,立刻非常干脆地切到屋内,外婆坐在床边,捧着塑料桶在呕吐。昏昏沉沉摇摆在狂乱街头的视角顷刻间转变成清醒又冷静的固定镜头,前一秒令人眩晕的嬉笑,下一秒就变成外婆从口中排出体外的呕吐物。此处已经可以见得Salomé和外婆之间的联系,身体间的,也是灵魂上的。(影片中也提及到【迷失的灵魂】-l'âme pertue)
-声音运用的巧妙
在中国,古人相信鬼是以一种近似气味的形式存在,指鬼进入室内空间时,会如气味一样,先贴着墙走,最后才充满整个房间(鬼贴着墙走的传说),而给片中的“鬼”则是以一种声音的形式存在。例如外婆死后,亡灵和Salomé的第一次接触(俗称通灵或鬼上身)。这一段的镜头语言很常规,简单的正反打,利用木门微微打开的惊悚音效制造紧张感,再搭配昏暗环境下烛光影子的摇曳烘托氛围。这一段很明显揭晓了“亡灵/鬼”的非实体本质,Ta仅靠声音展示自己的存在。甚至于Salomé作为通灵者被附身后,其影像形象也改变了:她的身体消失了,仅幻化成墙上一闪而过的影子。至于Salomé被附身后那些不怀好意的“恶作剧”,非常符合基督教中《圣经》对魔鬼或邪灵的诠释,他们认为世界上超自然的鬼怪现象是撒旦做的假象,即恶魔化身的胡作非为。虽然六并不确定,Salomé和祖母在影片中信奉的信仰具体是哪一种,也不了解她们一起进行的神秘仪式背后的含义,但这其中所牵涉的超验现象和鬼神、女巫等意象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有趣的。
-身体+女孩与祖母之间的羁绊
这点十分明显!影片最开始祖母就有提到过Salomé拥有特殊的身体:un corps ouvert(打开的身体)。并且当祖母死去后,祖母僵硬的尸身一直留在屋里(因为一些剧情上面的原因),这让Salomé通灵的桥段,从漂浮恶灵的超验附身变成实体与实体之间精神物质的转移,并且在最后将身体(女性的身体)的概念通过一场雨,一个往外拉的俯拍镜头,从个体回归到自然。在此之前灵巧的少女和老顽童祖母之间的互动,她们共享的快乐或虔诚的时光,更是因为这一段通灵的体验变得更加深刻。而最后回归自然,我以为这是讨论生死与象征母体的本土文化的万能答案,但同时它也是女性身体与自然的重要关联(有一点牵强,但祖孙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身体互动的关联是肯定的,前期一起舞蹈,后期死尸留在家里,且当晚就发生了通灵事件,都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看完电影,有一种透过他国生活文化看到我的经历的感觉,最近越来越有文化共通感,也发觉不同国家的人的不同生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共性的。像乡村、像争吵、像信仰。
故事的呈现很现实,保留了现实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日常,在一个小小的乡村里,有在河里捉鱼,有简陋的舞会,甚至破旧的小摊也摆着在全世界可见的芭比娃娃,像是粗制滥造的那种。在老人死后,有常年在外一年才回来一次的女儿的痛哭,还有兄弟姐妹间为了买棺材这笔钱引申开的争吵,村子里的迷信和谣言以及关系相近的人家会自称帮派互相攻哄,有一种好像除了地区不同,但人性都是一样的感觉。信仰这一元素的加入为这一地鸡毛增添了一种灵异感,很难说小女孩所做的那些,究竟是真的上身,还是为了帮外婆“报仇”,不过因为这些情节的存在,故事的走向才更难以捉摸和吊人胃口。
而且电影中有关家人间关系的呈现也处理的很好,小女孩和外婆一起跳快节奏的舞、被姨姨喷香水在床上笑着打闹、一家人护着小女孩的情节还有小女孩抱住生气的舅舅、搀扶着看不见的舅舅等等,还有兄弟姐妹间的争吵,和最后姐姐给弟弟抓的一抔土,让即使看不见的弟弟也能为埋葬母亲出一份力,亲情的刻画很细节,虽然少,但能够在几个镜头就将这份情感与情绪传递。
科技的进步还没有“污染”这个淳朴的乡村,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多,难以用科学解释的存在也更加合理,伴随着自然而进行的生死会与宗教相连,人们倾向于相信灵魂会归来、相信不正常的事是因为有邪术有巫婆,这是现代社会城市文化里很难呈现的底色。
最后的那场雨是神来之笔,看到的时候真的很震撼,就像那场大火一样,都有着合理的铺垫,但雨的到来更为惊喜,没想到它在那个时候到来,而以此作为结局也有一种解脱和释怀之意。
很喜欢小女孩盲舅舅的两句话,一是“有一天所有独立的女性都会被认为是女巫”,另一句是“生者为死者合上眼睛,而死者帮助生者睁开双眼”,很难说看不见的人和看得见的人究竟谁看这个世间更清晰,谁又更有生活的智慧。
本质上是个家庭情节剧,老人去世后儿女因为葬礼费用、遗产分配等问题吵成一团,但是通过小女孩的视角,融合了女巫、通灵等元素(借助女巫这个点延展出来一些女性议题,主要是对女性追求性自由的污名化),给这个陈旧的type加入了神秘灵异元素,让影片呈现出类型化特征,可惜这种灵异感并没有做的非常好,神秘气氛断断续续始终没有形成漩涡一般的吸引力。
2023北影节注目未来#既古希腊又南美,盲者是诗人,赋予虚实相间的生活以艺术美,一场山火激化了矛盾,一场山雨擦净了镜头。
3.7
葡萄牙申奥影片,用文艺的超现实手法拍欧洲乡村的“人生大事”。新人女导演把自己的童年阴影转化为朴素的魔幻主义,一场葬礼见证善恶人性。
没有音符的地方,音乐最多;失去光亮的世界里,字字句句皆成诗。为什么“我爱你”要用异国的语言倾诉,而却又用母语说“我不要再做女巫了”呢,想不明白。野风呼啸穿过山谷,火光映在众人脸上有如神迹初临,真想哭,就让这大雨全部落下。
复仇 亲情 诅咒 儿童 女巫 血缘 火灾 暴雨…这就是西语系影片的魅力,一切都被附上一层神秘而原始的灵晕,俨然是一幅拉美风情画。女巫的表象之下,实际上意味着前现代原始的自然观念与道德准则。从技巧层面俨然是一部成熟剧情片的水准,可惜那句“独立女性”的隐喻实在是画蛇添足
Cannes75/ “我手掌上M样的细纹,是母亲名字的印记。”“生者合上死者的双目,死者明亮生者的眼睛。”佳句频出的清新散文,电影节中的意外之喜。乡镇间的人际纠葛与代际间的家族传承,由孩童的成长之眼巧妙串联。特别喜欢几幕灵魂出窍,豁然开朗。导演功力不俗。
最后略带一点灵光 其他真的又是一些神鬼套路 靠女孩演技硬撑 太真实了导致冲突变得平常 女人都会变成女巫
女性、童年、个人经历,一种现象。 盲人金句 /喜欢小女孩突然抱住叔叔的拥抱 / 整体比较稚嫩单薄。 / 嗯嗯很喜欢,觉得比《游学团》好看。 / “总有一天,所有独立女性都会被叫作女巫。”
女孩的身体罕见地打开,容易被怨灵附身。只有吞下鸡头,才能让祖母不再纠缠。生前祖母跟邻居的男人上过床,邻居老太送来鱼害死了祖母。死后祖母附身孙女,借孙女的手将邻居推下楼梯。生者为死者合上眼眸,死者却为生者睁开眼睛。村庄恩怨的山火让家人在棺材前大打出手,女巫降下的甘霖帮生者走好前路。
欧洲农村的家长里短和神神鬼鬼,想到小萝莉长大要变成长辈那样膀大腰圆的样子有一阵难过。
【BJIFF】“生者为死者合上双眸,死者却让生者张开眼睛”。其实本质还是长者去世后的家庭矛盾,但女孩视角、灵异元素、外祖母-孙女/母女/姐妹的connection在我这里有加分(如果再魔幻一点会更喜欢)。“总有一天,所有独立女性都会被叫作女巫”。葬礼以山火开始,以大雨结束。出了影院发现北京也在下雨,真巧呀。
【TiFF63】一场山火和一场大雨
2022戛纳影评人周入围+平行单元费比西奖。大概是来自葡法双国籍的导演亲身经历,其实还挺不错,一句话剧透可以算是葡萄牙的《人生大事》+《喜丧》+《阿尔卡拉斯》(各有类似桥段)。对葡萄牙小镇和家族的人际关系有不错的把握,以及撕逼是真撕起来了……显然没往“女巫/灵魂附体”方面用力,但送葬过程(被袭击和大家浑身是土)拍得是真挺不错。当然山火大概是上天给的,也成为大场面极其重要的一个气氛指标,因此最后那场雨也有了灵性。
Sad and creepy and … shocking most of the time caz I didn’t know what this film is about until I finished watching so…
#BJIFF2023 生者为逝者合上双眼,逝者为生者打开眼眸。
#Cannes 2022 有点意思,但没有太好的感觉
#bjiff 从小孩的视角讲故事一切就容易变的引人入胜,感觉是一种叙事讨巧的方法
2.5,可以报名FIRST试试看。
戛纳首映礼,7.5分。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质感很棒。不过剧情比较平,不够出彩,最后以一场山火作为祖母葬礼的终结比较有意思。惊觉全世界人民对死亡、上帝(神佛)的阐述都是类似的,很奇妙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