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Chinese Box
2007-09-15 22:30
『中国盒子』可以理解成殖民者对即将失去占据了百年的殖民地的心态反应,就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态是香港回归祖国了,而英国人的心态,说细致一点,在香港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英国人的心态,肯定不会跟中国人一样敲锣打鼓欢欣鼓舞,他们想的是什么?『中国盒子』里的记者约翰告诉我,他就是想死,他只想死。所以,导演给了他一只盒子,从头到尾只在影片开始出现字幕时慢慢打开或者关闭的一只盒子,我想,权且做棺材用吧。
我很反感一些人把薇安比做大陆,把珍比做香港,把约翰比做英国,把三个人的进退攻守比做当时三地之间的关系,话虽如此,电影里反复出现宰割鸡鸭的镜头,那血是烫的,割开了还有挣扎,一息尚存,就要“自由”是吧?可是还有一组反复出现的镜头,一只赛狗在机械上被驱赶训练着,眼神呆痴,舌头已经失去散热的作用,如果它不跑,就会滑下去被机器卡住或者被绳子吊住,它只有拼命跑,我认为它其实是没有方向的,它只知道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疯狂赶路,它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不管是什么地方什么国家,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分子,就跟这狗一样,所以,无论英国人中国大陆人中国香港人,在大环境里,挣扎之余,所付出的所得到的都是平等的。
我等看惯风花雪月,不谈家国,说说那盒子里的几位人儿。
在1996年12月31日跨年倒数之后,冲进新年派对的学运分子,用枪塞进嘴巴自杀,那不是反抗,这跟用生命和鲜血唤醒麻木民众,是两回事,他做的这件事件,是shit,他其实很迷惑1997到来之时这个地方会变成何样,想不通问题就了结自己而已,跟那些为情跳楼的傻人差不多。演员不记得姓程还是张?我记得他两件事情,一,他现在是中国著名演员张延的丈夫,有一个孩子,幸福的三口之家,二,他曾经和孙佳君、杨梵、黄秋生演过一部三级片,大概叫做人肉叉烧之类的名字,他演一个惧妻的弱男子,又被情人折磨得不人不鬼。
薇安的确很漂亮很大气,巩俐演得很妙,那些说她英文烂到姥姥家且浑身秋菊味的人,看不懂巩俐和薇安的魅力,到今天我也想不除谁能演这个角色,除了巩俐。北姑,你以为那个年代在香港好混的呀,空有姿色,没头没脑不会把劲怎么使出来的卖肉姑娘大有人在,薇安是懂得使用自己身体的优势为自己谋打算。我看她谁都不爱,约翰说她爱张先生,错,她只是想为自己在香港找一个家,一旦她醒觉就算再过这样的十年张先生也不会娶她时,她是毅然去寻了约翰的,她对约翰说的话是:带我离开香港。她这样的女人,心里没有爱情,我是从来不相信做过风月场上的高级交际花的人有什么爱情,凡有了必自寻死路如茶花女,薇安聪明,约翰只是她的伙伴,累了气了的一个依靠。
张先生,有时候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很难得的有情有义的香港人了,他是这个盒子里唯一一个有资格说爱的人,虽然他一直不娶薇安,见到达官贵人时介绍这女人是我公司的秘书。但是,那一次,那个顾客在酒吧里闹腾,说自己的大陆二奶犯贱,问薇安多少钱能包给他,张先生拿起凳子打人的那一刻,怒喊:她是我老婆!我打死你这个仆街!我相信他是爱薇安的。许冠文以一贯不愠不火的作派来演张先生,我当他来客串,但是打人那一场,这客串却是爆发力十足的。
珍,在街上卖假名牌货和拉皮条,吃饭时看的漫画好像是风云之类的画本,我喜欢的一段很有意思,约翰想采访她问她对回归和自由的看法时,她回了一句:“自由?什么自由!我连咖啡都喝不起。”这句话,是整个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呀,洋鬼子失去HK好像失去了心头肉,可知道有些人为了温饱问题而挣扎,管你们一片哀声,活下去最重要。珍正是这样的,她所受的苦楚和打击都阻止不了她继续活下去的热情,电影快结束时,到1997年7月那时,她依然在大街上拦住行人推销她的那些假货。珍半边脸上那块疤,遮不住张曼玉的灵动眼神,那个年代也是她的全盛年代,佳作如云,水准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依稀记得后来和法国人结婚离婚,还有当时那部让我无法理解的法国电影迷离劫。
威廉,是叫这个名字吧。珍把自己的疤和当年初恋故事的主角威廉告诉了约翰,约翰竟然找来了因为父亲病逝回香港参加葬礼的威廉。两人相见时,他竟然记不住珍这个人,可笑的是他告诉她他妻子是同班的一个王姓小姐。珍哭着说你怎么连我都不认识了,我们以前交换情书,在你家外面的林子约会。他茫然摇头。有人说这是大英帝国玩腻了香港把它抛弃的一个代入描写,我认为这种看法太牵强,我认为珍在说谎。一切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她把自己的初恋故事幻想得太美好,有些事情发生了,有些事情没发生,过得久了,一直强烈期待的东西便当真存在脑海里,珍便是这样。
约翰的好友吉姆是美国演员卢宾布雷兹扮演的,我很喜欢他在『铁血战士』里面演的那个警察,他眉目之间轮廓有一点点象尊龙,不过尊龙是不会轻易为了角色增肥和假扮秃头的,笑。他和约翰上山采风,约翰骑着车,他坐在后面,两个人都戴着漂亮的帽子和眼镜,说说笑笑就在山风间,还有约翰躺在床上睡觉,他边弹吉他边唱一些可爱的词,惹得约翰笑到差点拿枕头丢他,我特别喜欢这两段镜头,这个电影里面吉姆是一个安逸的人,被女友赶出来就来约翰家猫着,带着1997年份的红酒,他知道约翰的病情之后怕薇安误会立刻去找她,要她来陪约翰,自己找个借口搬走,故事里总需要一些好朋友给孤单的主人公带来温暖,不是吗?
故事的主人公约翰,似乎很忙,忙着采访写稿,忙着追求薇安,直到1997年开始,他呆在HK准备做离开前最后的资料收集,多次晕倒发现得了血癌,只有3到6个月时间,一切无法改变,一切都将改变。他无意中在采访一个娼寮时发现了一张照片,原来薇安来到香港之初是在夜总会做过,张先生就是她的皮条客,常常带她去打通高层来疏通生意上的关系。他一时无法接受,跑到薇安的酒吧,当着薇安和张先生还有满厅的客人说:这个男人是这个女人的经纪人,她是有标价的,你们可以去找这个男人联系...这一场闹腾,约翰象个受到所有人深深伤害的孩子,靠在酒吧走廊的墙壁前无声地哭。JI大叔真是杀菲林及我等一众看到他一滴泪尚在眼眶里时智商就等于零的花痴女的一等高手,我真想不出约翰如果是别人来演,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傻约翰。后来约翰找薇安道歉,薇安正跟着电视里的玛琳黛德莉希哼着Black Market,他再次被拒绝了,路上有风,那个瘦长的影子,凌乱的栗色头发,空荡荡的大衣,穿行人群中,HK那么大,而他只可以回到蜗居的那个小盒子。英国,回不去了,他留给薇安的诗用了漂亮的小篆,那颗代表一切的鸡血石镇在上面。影片以约翰的死作为结束,他躺在熟悉的码头边,轮船驶过,他把摄像机摆好对着自己的位置,用手枕着头,慢慢闭上双眼......等死。谁死了,谁活着,谁放弃了,谁还坚持着,都不重要了,查尔斯看着英国国旗降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这个地方又开始新的一天。薇安看着肉案上被剖开的鱼,心脏依然有力的跳动着。这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是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电影的原声十分好听,我很喜欢朱哲琴的组曲,还有陈升他们的欢聚歌。我记得约翰去薇安的酒吧时,卡拉OK里放的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我听清楚了的有苏慧伦的柠檬树和杜德伟的无心伤害。约翰穿行在HK的街道,小巷,地铁,搭配一些中国元素浓厚的音乐,竟是那般协调。也难怪这个说政治说不通说人情又无法取悦刁钻评委的电影进入嘎纳竞赛单元之后,只有Graeme Revell的配乐拿到了Best Original Music。
2 ) 永久忧伤的薇薇安
看了完整的第二遍,到中部觉出政治隐喻过强的《中国匣》有种殖民审美的怪异癖好,但最后又消解复原,回到最初关于生命本质的追问。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分不清文本的阐述界限,因而产生怀疑。
这个城市,也像一个艰辛生存的灵魂。一切的妥协或抗议,都是为了活着。
在1996年最后一刻的舞会上,若不是被举枪自尽的激进分子打断,拥着薇薇安跳舞的约翰到底想问她些什么呢?
约翰和薇薇安在北京的前史不得而知,只有那张照片为证。也许这就是俐所说的剧本失误,但将背景拉虚反而得到一种奇异的悟感,仿佛他们前世就已相识。
在旺角不夜城里拿着DV四处寻觅慌张无措的约翰也像那只始终奔跑的狗,在黑暗的笼子里冲撞。配乐是一个男人焦虑的狂吼,撕裂无章法。
约翰错认了薇薇安,而珍才是真实的香港。自由没有确凿的定义,珍依旧游荡不止。她不会消失,只是会有一些改变。
珍妮是薇薇安在向约翰诉说她的过去。薇薇安对约翰说,她以后再也不会见到珍妮。香港曾经是“诚实的妓女”,但珍妮一去不复返。
薇薇安不动不言,情绪都藏在底层。她的眼光如同深海中的珊瑚,一丛丛隐秘地摇曳,沉静中有内在的奔腾与漩涡。她眼中的秘密,是个古老的游戏。约翰也不知道谜底。
最喜欢她和约翰相伴奔跑在天台,那像约翰的一个理想。但薇薇安是快乐的。她会不会真的离开香港呢?也许这是约翰的另一个理想。
3 ) 中国匣片尾的情诗
在我俩生命交併的这一刻,
纵使没有过去,没有将来,
在我左,在我右,在我四方,
垂死一刻,你伴着我,
我只要妳生命中的一刻。
Out of your life, you give me a moment.
Me sure that, in spite of the past and in spite of the future,
this tick of our lifetime's one moment you love me.
4 ) 一个具有be美感的爱情故事
一个具有be美感的爱情故事,这样凄美的、纯粹的、绝望的、失而复得的、短暂的、弥留的爱,会在Vivian的记忆里长存,给了Vivian重获新生的勇气。(要是不扯zz隐喻就更纯粹了)
铁叔的眼神真深情啊,克制的外表下,透过眼神看到隐藏着波涛汹涌的内心,看着真让人心碎啊!在北京告白,陈述张永远不会娶她,然而她却依然拒绝自己时的痛与不理解;在香港想要告白时被新年钟声打断,眼睁睁看着她走远,眼神的留恋与拉丝;在1997年到来之际,查出血癌之后想到自己来日无多,甚至不知道自己会先走还是英国先离开HK,决定再也不能对她讲那句话的悲痛与绝望。
发现她以前做舞女的照片,想象着她在陌生男人面前卖笑,难受,想着她以前辛苦打工供养着张,一片痴心,但张永远不会娶她,她却执迷不悟,所以在酒吧里失态,给所有人看她的照片,痛恨、心疼与不甘;事后清醒发现伤害了她,来酒吧道歉,看着她看黑白电视的背影,静悄悄跟她一起欣赏与沉醉,她看电视,他看着她,不想破坏这美好;说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想恨她,却......所以,只想做她的好朋友,但她却说着最狠最刀自己心窝子的话——I don't want friend like you!尴尬、不安、无措,隔着物架望着她,失魂落魄的离开。
她终于想通了,来小屋找他,想让他带她走时,他不敢相信,以为她是跟张闹别扭了才来找自己,嘴上说着“我一点也不爱你”、“我对你没有感觉了”,但反复整理书架影音盒的动作出卖了他的谎言与慌张;而他因病也不能回应,故意说着狠话时的逃避与隐忍。在你关门离开的时候,只能眼神空洞的躺在床上,说不出任何挽留的话。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你怎么这么久才回头看我,太晚了,来不及了,没有多少时间了,没有机会陪你度过余生了。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还没拥有你,就已经失去了你。
可是当收到女神留的纸条,还是没能完全狠下心,还是去ye zong hui赴约,这是Vivian以前工作的地方,她在这里名叫珍妮。他们以工作形式约会,进了酒店,John局促不安,Vivian主动的时候,他既渴望,又抗拒,忍不住想靠近,想拥有,但他一直说着no,不想以这种方式,所以在她快要触及自己的时候,逃到了门边,但当看到了她含泪的眼睛,委屈的咬着嘴唇,又忍不住疼惜,试探,靠近,克制,爆发。终于不用再隐藏自己了,他要好好爱她,哪怕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几天。
他去医院复查完,坐在台阶上,肩膀上多出一只手,看到是Vivian,把头靠在她身上的信任与满足;他和她在天台上对着飞机挥舞仰望时的快乐与隐藏的病痛;6月30日这晚,是他决定与她共度的最后一晚,他早起坐在椅子上,看着她安静的睡着,不舍与决绝,能短暂的拥有她也是一种幸福,他爱她 ,她爱他,这就足够了。留下了珠串和血玉,卧在码头岸边,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慢慢闭上了眼睛。
英国走了,于是John也走了,但那条摊在案板上的劈成了两半的鱼,心脏还在跳动着!
5 ) 混世
好久没有看碟了。昨天下午音像店给我打电话说几个月前我找的《天鹅绒金矿》和《欲望号快车》有货了,于是过去转了转,弄了几张。
买《中国盒子》就是因为两位主演,Jeremy Irons,巩俐。一个有独特风格的英国绅士,一个叱咤影坛的中国女子。这么多年,无论巩俐遭受到什么样的非议,但我始终认为她的表演无比出色,她接拍的片子不受任何题材限制,她饰演的角色千变万化。
《中国盒子》讲述的是香港回归前夕一名身患绝症的英国记者的故事。当时香港经济的不景气,香港即将回归为港人带来的躁动,以及香港自身的复杂文化历史是这部电影的背景。
镜头里的香港是灰蒙蒙的,好像《苏州河》里的上海,没有光鲜的摩天大楼,多是在狭小的街巷拍摄,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再普通不过的老百姓,终日过着单调而自足的生活,他们不富裕,但他们脸上没有忧伤,一切理所应当。
大部分镜头是手持摄影机拍摄。一方面很多街上跟拍的镜头,并且穿插John手中DV的画面,凌乱却不失细节;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室内,人物接近静止的情况下,仍然有轻微的晃动,让人觉得生活就在眼前。
John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然而面对爱情,面对香港回归,面对自己祖国将要从这片土地离开却无力而为。他终日在街上逛,拍摄,希望能够从陌生人那里得到些什么。于是他遇到了张曼玉。
张曼玉的Jane这个角色很有性格,也极具特点,但是绝对不具有代表性。她左脸有大块上把,奔走街上兜售冒牌小商品,上学时曾与一位英国学生热恋,然而多年后通过John与他相见时,他早已忘记曾许下的诺言,甚至连她是谁也不记得了。她伤心无比,她的等待,她的存在在一瞬间似乎没了意义。
而巩俐饰演的微安,是从大陆过来的交际小姐,为了在香港有一个稳定的家,她决定嫁给企业家张先生,并拒绝了John诚恳的求婚。但是她发现即便如此,也无法抹去她不光彩的历史。当她得知John身患绝症时,她决定陪他走过他最后的日子。
三个人分别代表了英国,香港和大陆。
影片的音乐获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原声音乐奖,有很多不同风格的歌曲,比如杜德伟的无心伤害,陈升/新宝岛康乐队-欢聚歌,RUBEN BLADE-越过边界across the borderline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朱哲琴和Graeme Revell合作的Chinese Box Theme,空旷嘹亮的藏族风格,伴着拥挤杂乱的画面,让每个人内心都留有一片天地。Ruben Blade在片中饰演John的朋友,他抱着吉他的即兴弹唱,令人动容。那首Across the borderline非常好听。
幸运的是,我买的这张碟附有原声,虽然音质不太好,位速只有96kbps。
另外,片中会看到很多我们熟悉的演员做配角。比如新年晚会上吞枪自杀的人是张锦程,和巩俐坐在一起的夜总会女郎是何超仪等等。
我喜欢这种演员混杂的片子,因为你不知道多种文化的交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影片最后,微安在阳光灿烂的街头,看到了鱼血肉模糊的心脏,仍在跳动。
6 ) 我只是个看故事的人
John带着哥们儿骑摩托到山上,他们举着相机,哥们儿说,这儿光线佳,风景好,无聊。
你要拍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不能去郊区长草的山上往下俯瞰一幢幢楼房,你要去拍小巷子 破屋子 偷口红抹在嘴上偷烟叼的小孩子和屠宰场的案板,被剖开的鲜鱼还跳动着的很小的一颗心脏;你要拍红灯区最高档的夜总会和几百块钱就能买一夜的站街女,你要走在熙熙攘攘人挤人听不懂任何一句话的大街上看见一个戴口罩的姑娘。
她说她叫Jean。
我喜欢John看Jean的录像时他移动画面,从屋顶沿着木头房梁棱棱边边地把Jean的脸凸出来一块又凹进去一片,有种相当诡异的美感。
然后John停留在前,两个人的面目叠在一起,投影里的姑娘脸上一半疤,她说:“你想知道这个疤的来历吗,那我要说的是,我不说。”
男人得了白血病时日无多,他不知道他和英国哪个先离开香港。要我说都还很久,英国长达百年的殖民在香港留下的痕迹和香港对这个男人十几年的忽冷忽热,让他们平等地离不开,或者说不离开香港。
香港不会死,她只会改变。作为一个诚实的妓女,她永远有方法应对她的新鸨母。
不用担心皮条客和妓女的生意,就和不用担心鱼摊和盒饭的生意一样。
男女主和我想象的角色偏差很大。我以为杰瑞米·艾恩斯要演一个在港经营生意 一股浓浓英伦绅士味儿的富商,还是那么正派,还是那么散发魅力。爱上一个艳丽无双的头牌名媛,秀发乌黑媚眼如丝。
然后我们又能看见铁叔楚楚衣冠,楚楚眼神,我们明白他的正派是真,他的爱也是真。他温和平静地走向毁灭,坦然清醒地迎接堕落。
但John,有点儿普通。他会大喊大叫会情绪失控会穷追不舍,外化很多。最后穿着西装站在人群中看向薇薇安的时候才找回点感觉。
巩俐在这部电影里演的妓女也不那么神采辉煌仿若神仙妃子,她看起来好像只二十二三岁,还存有稚气,是年轻恳切的小姐,大奶子,细腰,翘臀,领口一开一片白花花的肉。也是美丽单纯的姑娘,真心期盼自己卖身供出来的老男人给她一纸婚姻的安慰。这不是幻想。她若是幻想,就早该和英国男人远走他乡。父母的信也不必再收。恰恰是她大陆人观念里顽固的传统,让她乖乖地待在老男人身边好久。
直到John和英国归还了香港。
(插个题外话。台词里有一句“中国社会特别注重道德,她的过去让她没有资格成为人妻。”我瞬间无语。这道德注重歪了。杜十娘能怒沉百宝箱,赵盼儿能风月救风尘,张的生意估计有八成在女人的胸脯上谈成。她的过去就是他的过去,他不敢承认自己的过去却叫女人承担。纯恶心人。不过这是题外话。)
我是个特别特别懒的人,影射政治我不懂,涉及女权我不聊,我就是个看故事的,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画面还是很美好的,这我就喜欢。
这篇影评可能连多正规的读后感都算不上,只是我一些稀碎的小想法拼起来的。看到电影名字《中国匣》的时候我就想到飞机上的黑匣子,想到汽车上的行车记录仪。我就想如果人也能配一个行车记录仪就好了,把我们经历过的都拍下来,想给别人看的剪出来,不想给别人看的自己留着。
最后,哥们儿最后唱的歌感觉很有深意:
听说有个地方
路上铺满黄金
就在国界那一头
当你打算动身时
千万要记住
你很可能得不偿失
你已经走到这个地方
落得这个下场
就在...
国界那一头
张曼玉的角色=被满清蹂躏被英国抛弃的HK,那么巩=与英国和解的大陆?虽然意识形态让人不大舒服,但真羡慕巩俐姨啊,JI叔那时都50了,看起来还是那么赞~30岁左右的巩俐姨比40岁(迈阿密风云)饱满水嫩多了,奇怪的是她30岁是浓烈性感派,40岁竟能变回清纯派去,强!
叔叔拍过这么多中国片啊
用最顶尖的卡司,选最厉害的题材,拍最无聊的电影。
极度的世纪末情怀,命不久矣的英国男人与香港妓女的纠结故事。有些台词不错,男主将回归前的香港比喻为毁灭前的庞贝城。演员都很完美,巩阿姨充满风韵,张小姐突破一贯形象。配乐很赞,有藏乐的错觉。越来越觉得王颖导演总是能敏锐地触及一些细节的东西。
非常非常幸運的小弟有份演出第一部電影作路人甲即是幫张曼玉小姐 MR.Jeremy_Irons (虎膽第三集反派.奧斯卡影帝)做背景, 等於一次過跟康城影后奧斯卡影帝合作, 死而無憾. 有一點點可惜, 片子拿了這麼大背景做文章, 反拍的不太好......
仿佛导演是希望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给接受回归的香港一封叙事性的散文,正片调性阴郁,就像得了血癌的男主一样看不到希望,只能等待离开,他与巩俐的爱情,隐喻着香港与英国的关系,许冠文很明显就是大陆,张曼玉则是殖民地下半中半英的产儿,很多东西都不言而喻,沉缓的故事推进,没有太多实际性的表达,让整部电影流于表面,当然如果是对97回归有很深感受的观众,或许被导演轻轻一碰,感觉就起来了,但是很明显我没有,我只是看到了一篇流水账。而我是因为许冠文才引起看这部电影的兴趣。
太明显的正攵氵台隐喻电影
差得没边儿了!王颖是怎么用这个烂本子把巩俐张曼玉忽悠来的?全程失控、混乱。巩大姐前半段弱女人毫无说服力可言,后半段回归妓女身份后简直菊仙附体,如鱼得水!巩大姐还是适合八大胡同儿角色。张曼玉从头浮夸到尾。完全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两位中国最顶级的女演员居然连对手戏都没有,差评!
华丽旗袍里打着破袄子式的补丁。入侵者,当事者,旁观者,somebody们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甚至操纵着,nobody们挣扎着、活着。画面美,女人美,故事一般,气十足。
4/10。政治隐喻表现得相当黑暗、魔幻,用不停奔跑的斗狗和被宰后仍然跳动的鱼暗喻陆港关系,十分粗鄙血腥。主角带着相机肆意游荡在香港的陋街之中,充斥着对冒牌制造厂和华人私生活的入侵,用这些空间展示九七前民生堕落的精神状态。在开头迎接九七的聚会上,冲上舞台的学生高喊着自由饮弹自尽,片中随处可见抗议回归的游行和自焚的恐慌行为,更令人不满意的是导演把黄白性恋作为一种向往的殖民主义,微安作为大陆奸商的妻子却与英国记者出轨,而珍被给她脸上抹上伤疤的英国男友抛弃,流浪底层却谎称伤疤来自中国父亲,两个女性角色说明了香港对旧主子英国的原谅,并把抹上历史伤痕的不满甩锅给大陆,其逻辑之诡异充满了歪曲东方的想象。
巩俐身上的傲气,如金钿藏于发中,散出细细的光。画面里疲死且无所终的狗,拥攒无神的人,鱼头被切掉后却仍在搏动的心脏。末世艳景,哀切媚丽,活物都被剥去灵魂,仿佛在幽仄匣子中倒数死亡。
巩俐真的美,电影真的晦气。故事串起来就是英国人男主不分场合骚扰女主,让女主离开不肯给她名分假结婚的大陆富商男友,强调只有自己才能给女主真正的爱情,等到女主终于想要跟他在一起,他却得了绝症行将就木,配合一开始香港回归香港青年自杀的情节,这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很明显吧。你英国已经气数将尽了,却还惦记着在你眼里如交际花一般风情万种的香港,觉得香港是真的爱你,回归好可怜是吗?刻意拍出来的逼仄的街巷,疲于奔命的小狗,被剖出来却还在跳动的鱼心,女二讲的造谣式的大陆家庭故事,补老片补到这部,真是一整个儿的晦气。
文艺片子,耐人寻味的啊。导演没有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彻底,却是呈现了多种元素,多种文化。我喜欢这种“不伦不类”。很多混杂拥挤昏暗的画面,悲伤又令人遥想,并让人欲说又止。曼姐,我最喜爱的女星。演技没得说,巩俐跟她比,明显就不在一个档次的。
巩俐票房毒药传奇之开端,铁叔都救不回来的片子。
王颖不是王家卫,拍得好闷,不知道到底想讲什么,以至于观影过程有点煎熬。感谢张曼玉让我能够撑到最后,张曼玉也能演巩俐的角色,但巩俐不可能胜任张曼玉的角色,不是说巩俐演得不好,实在是张曼玉太抢眼,巩俐在本片中更多的还是漂亮,可惜两人没有对手戏。再次看到了跑龙套的梁焯满。
遗憾巩俐与张曼玉两位女神没有对手戏~
你可以不喜欢,但不可以否认它的真实.
套盒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的游戏玩具,一个盒子打开之后,里面还有一个盒子,再打开之后还有一个盒子,它是层层嵌套的,有很多层,但是打开之后发现它没有内在的本质,这是中国套盒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有时候也被叫作俄罗斯套娃,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就像王颖说的,他是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在香港受到教育,但是对于香港的本质是什么,他一直缺乏深入的了解。即使在这么长久的关于香港的影片和拍摄之后,他还是认为香港是一个谜,所以香港是一个中国盒子,这是“中国盒子”的第一重隐喻。另一方面,这部电影涉及从大英帝国的视角拍摄的关于香港1997年政权的移交,对于中国大陆来说是回归,对于大英帝国则是挽歌和分离。所以这个约翰的记者的角色就像电影拍摄一样,是元电影的行为。在其中我们看到约翰作为一个记者,是如何痴迷于中国(女性)的本质。
一听就知道朱哲琴。97香港焦虑赋予本片浓郁忧愁和淡淡哀伤。源于大陆的香港是往昔娼妓,摘不掉殖民地标签,转正无期;她曾相爱的日不落帝国已日薄西山,即将伯劳飞燕;他终所能及的惟有记录曾为爱死去活来的“港”和从未真心付出的“英”之间那爱情悲剧。王颖最严肃作品,政治隐喻与艺术表达都是他之最。
英国追求大陆又被拒,香港被英国抛弃留下疤痕,动荡的时代,每一方都在追求自己的“爱”,但中国匣子中真正是什么,谁也摸不准。唯一肯定的是,他的生命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