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字《瑞典女王》点明主角身份:国王。我认为以国王为主角的电影应该有三种版本的故事。第一种是这个国王如何成为国王的,是关于登基或者复仇的故事(中国皇子,哈姆雷特)。第二种是国王在位时通过战争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这是关于民族英雄的故事(丘吉尔)。第三种是国王的爱情故事。(埃及艳后,瑞典女王)
因为国王电影本身是根据历史来进行创作的,因此在观看电影的角度方面天然具有一个视角:电影里的故事被包含在哪个历史片段中。因此以下内容也是基于该视角而来。
电影开局的背景里三十年战争是欧洲第一次全面战争。这个战争也是一场宗教战争。战争双方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对抗以哈布斯堡王朝为首的天主教国家。主要战争发生在德国,导致了德国地区一半的男性都死了。不过他们不是在前线战死的,而是城市沦陷后被很多雇佣军发泄所杀。
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本质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衰弱所引起的整片欧洲的分裂。其性质相当于中国的周朝由于衰弱而带来的战国崛起。周天子就是天主教廷,诸侯国就是宗教革命里崛起的那些新教。不过不一样的是周天子太弱了,所以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只是表面任尊周为共主。神圣罗马帝国还没那么弱,所以那些新教国家都是团结起来直接正面对抗神圣罗马帝国。最后是以瑞典法国为首的新教国家取得了胜利。
在三十年战争里的瑞典和法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而瑞典最伟大的两位君主,一位是被称为瑞典雄狮的古斯塔夫大帝,在电影开头刚出现就死了。
当时由古斯塔夫大帝统治的瑞典是第一个采用征兵制的国家。之前欧洲打仗都是用的雇佣兵。雇佣兵的人数不好管理,都是他们说多少就多少。而且当时的雇佣兵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骑士团精神,前面说的德国地区一半男性被杀有很多不是战死,而是沦陷后被雇佣兵所杀。所以古斯塔夫大帝采用了征兵制,一个是可以进行更好的管理,不至于连个人数都不知道,还有一个是征兵相比于雇佣兵更加训练有素。关于征兵在电影里瑞典女王和大臣争议是否要签到和约时,女王让一个百姓发言,那个百姓就是被征的其中一个兵。
瑞典第二位最伟大的君王就是瑞典女王,电影主角。她和古斯塔夫大帝还是父女关系。电影原名是《Queen Christina》但瑞典女王在瑞典人的称呼里不是女王,不是Queen,她就是国王。瑞典女王是一个像埃及艳后,武则天那样的传奇女子,她在古斯塔夫大帝死时才六岁,就继位了,到十八岁当政。当时瑞典和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那些大臣都想乘胜追击。二十多岁的克里斯蒂娜顶住了所有压力,和法国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由中世纪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就是由它而来。二十世纪南美洲,亚洲,非洲那些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而欧洲的民族国家形成于十七世纪,那时在中国刚刚清兵入关。还是拿周朝举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就相当于周天子(教廷)承认那些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是周朝属国,而是一个个和周国平等的国家。诸侯国(欧洲各国)不再受周天子(教廷)统治。当然教廷是坚决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一份渎神的和约,不过没什么用,因为大家已经以平等国家相处,有了正式的外交规范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瑞典是在克里斯蒂娜带领下来到巅峰,还在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天主教联盟,但在克里斯蒂娜让位给她表哥后,自己又信了天主教。所以后来她表哥死了克里斯蒂娜想重新当上瑞典国王,但因天主教徒身份被阻止了。嗯,虽然西班牙也是天主教国家,不过克里斯蒂娜改信天主教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没什么关系。或者说,克里斯蒂娜和那个西班牙使臣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影片中,女王抛弃了王位与国家,奔赴港口去见早以越好的爱人,最后却只有在决斗中死去的爱人遗体。
我没有处在那个时代,也完全不能理解骑士精神和决斗文化。在我的眼里,决斗真的是一种野蛮且毫无意义的存在,打着维护名誉、尊严与爱情等的旗号,用非常粗鲁的、枉顾是非的、命偿的方法来解决掉对方。每一场因为鸡毛蒜皮或莫名其妙的自尊心而挑起的决斗,其结局就很可能是至少死掉一个人。8000场决斗里,至少死4000个人,而这种喝个酒擦个车都能引起的决斗,真的让人无语。 在影片中,女主放弃了她的国家她的子民,不顾一切地向往着他们的未来,而男主不顾与女主约定好的未来、不理性分析自己与他人决斗的胜利可能性,贸然因为一口气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算什么?男主真的认识到爱情与责任了吗?结局的悲剧就像一阵风,不知从何而来,吹一下就再也抓不住了。 而男二四处煽动谣言,对国家及女王的安危造成伤害,却完全没有定罪,这又算什么?
嘉宝一如既往的美。她饰演了一个勇敢大气的、爱国爱民的女王Christina,她继承王位于父亲战死后。她热爱和平和科学艺术,她也爱早早起床争取这一点点空余来读书,她有着自由思想,不甘被束缚,她不愿意随意联婚,她也无法想象爱情甚至不相信爱情,但最后,在一家小酒馆里,被查尔斯丰富的见识独特的谈吐吸引,引来了压抑后的爱情释放。 嘉宝演绎的是一个大气的有独特见识的、政治能力很强的带着男性气概女王,与赫本在《罗马假日》里天真烂漫渴望外面世界的公主不一样。Christina渴望的是对掌控自己人生的自由。但最后,罗马公主选择了她的责任与子民,而瑞典女王奔赴了爱情。
她们的选择是无法比较高下的,但两者同为悲剧结局时,罗马公主是为了责任与大爱而使爱情悲剧,瑞典女王却是因为男主死于决斗产生爱情悲剧.......这真的使整个影片在主题上有很大的差距了。
嘉宝全面展现了她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副迷人又让人猜不透的神态,不管是男装的还是女装的克里斯蒂娜,俊美的面容上总是透着一股英气,这给她本来已经很美的面孔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几分若实若虚、若即若离的幻觉,让人觉得她既在现实中又在想象里。
瑞典瓦萨王朝(1521-1654)末代国王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1626-1689在世、1632-1654在位)在“北方雄狮”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1594-1632在世、1611-1632在位)于1632年11月的吕岑会战(属“三十年战争”第三阶段,瑞典国王率领瑞典与新教诸侯联军与华伦斯坦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战役)中阵亡后,他6岁的女儿克里斯蒂娜继承了王位,由总理大臣阿克塞尔·奥克森谢纳辅佐,1650年在她18岁时加冕亲政,纵使朝臣经常谏言她与战功卓著的姑表哥卡尔亲王联姻并履行诞下继承人的职责,但她认为婚姻决不可能与爱情共存,坚决不肯结婚;她于1654年6月5日退位,并禅位予卡尔,称卡尔十世·古斯塔夫(普法尔茨王朝国王 1654-1660在位);退位后她旅行于欧洲多地,大部分时间定居于罗马;1689年病逝,安葬于圣彼得大教堂教宗墓室(目前仅有三位女性享此殊荣);1702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下令为克里斯蒂娜立碑纪念(图9),以表彰她皈依天主教,也感激她为罗马文化的诸多贡献。至今,意大利人还是把她生活在罗马的时代称为“克里斯蒂娜的十七世纪”。
此片是嘉宝一生艺术的巅峰之作,后来息影应该是知道自已再也不能拍出更好的影片了。
能让女王放弃王位的该是多么英俊潇洒温柔多情高贵典雅的使者,吉尔伯特也很好的演译了这角色。西班牙特使真的英俊潇洒,温存浪漫,两人对戏很有感觉。嘉宝选对了对手,如果用劳伦斯,感情上会不够热烈。
在旅馆里面对露出女身的惊喜,他慢慢的走近,生怕惊动了女神,无比温柔的说“当然应该是这样,生活如此美好“,极尽宠溺他的女孩。
在皇宫重蓬,知道了女王的身份,他以为他们的爱情只是女王的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悲痛不已,请求女王放过自已,他知道他的爱情不存在了,他愿藏起滴血的心,埋葬心中终身渴盼的爱情。
女王迫于内阁的压力,也担忧特使的安全,最后觐见告别祝他一路顺风时,特使的眼神悲痛欲绝,慢慢的走向女王,吻手后深深的看一下女王,永别了我的爱人。
结尾不喜欢,一国的特使不足以让女王放弃她的冠冕和她的子民,这种安排没有说服力。只会觉的女王做死,她的表哥和众臣子民都如此爱她,她令所有爱她的人和她自已都活不好。
格蕾丝·凯利是女性进化的终极样本。奥黛丽赫本则是天使下凡。而嘉宝分明就是天神。哦,我的女王!我的神!
1933年约翰.吉尔伯特已经被有声片淘汰,此时的嘉宝坚持要求制片方让吉尔伯特当<瑞典女王>的男主角,2011年,相同的戏码在<艺术家>的剧情中出现.但是与<艺术家>不同的是,<瑞典女王>并没有拯救吉尔伯特的事业.他因酗酒过度而早早陨落.可以这样说,吉尔伯特的逝世间接导致了嘉宝以单身终生的宿命!
影史经典一刻:“什么都别想”。她失去了国家,她失去了爱人,她“将独身死去”。PS:多年以后,贝尔托鲁奇的“梦想家”向这部影片致敬,Eva Green模仿了Greta Garbo抚摸房间柜子的镜头。
除了她谁还能演?!
嘉宝演的冰雪之国的女王,喜男装,好骑射,不愿结婚,憧憬着自由,因为对一个西班牙使臣的缱绻,退去王冠的桎梏,载着被杀的使臣的尸首,到那产葡萄的国土去了。阿佳妮的玛戈王后,满裙血迹,伸出手轻轻摸割下来的爱人的头颅,手指触及他冰凉的脸。嘉宝和阿佳妮,我爱的两个伟大女演员。眠去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剧情比较单薄,就是一个女王面对江山还是男人之间做出的抉择——退位、私奔——然而私奔对象决斗被杀了。但是优点是:嘉宝很帅、这部片子也没有像同时代的一些电影那么冗长,整体氛围把握得还算是不错。
传说中的“零表情”结尾,一人气场撑起整个故事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影片质量的的前无古人、目前还是后无来者的典范
片子拍得没啥特别之处,看的完全是嘉宝的个人魅力,太合适这个角色了(比茶花女还完美),本身便是女王气质啊,而那句“我将孤独终老” 竟也戏谑的印证了嘉宝自己的人生,影片最后与情人告别使人潸然泪下,迎风出航却也不失豪迈自在
这部影片告诉大家,做名女人难,做名女人的男人更难。在三十年代的好莱坞,头号女神竟然演了一部爱情悲剧,为了恋人放弃王位,最后恋人却死了。嘉宝真美,她出现的时候光一定是柔和明亮的。
挺一般的故事,却被嘉宝的个人魅力生生抬高了几个层次,据说本片当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还有那无数人慕名而来的最后一分钟的表演自不必多说。以及,葛丽泰·嘉宝的美貌真是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啊。
年青时的嘉宝有着一副温柔、秀美的面容,她的面庞和济慈在诗的幻象中看到的一模一样:迷人、娴静
历史上的克里斯蒂娜女王退位原因是改信罗马天主教,电影里改为和法国大使的为爱私奔。仅仅表现出她好学爱民,放大了女性和国家责任的冲突,却降低了她本人的政治、文学、神学才华。其实后半生四返罗马,二度退位也很值得一写,这个安东尼奥原型是不是红衣主教阿佐利诺呢?
Media Resources Center的DVD。人物塑造的分寸感把握得极好——剧情既没有陷入宫斗阴谋的泥潭、也没有堕入苦情窠臼,典范的“没有表情”——容纳了一切未曾说出却可在观者心中延展的思绪。
其实故事是很老套的,但成为殿堂级的理由只因为嘉宝那张毫无表情却表达千万的脸。
林青霞,哪儿有~~ 故事有点不咸不淡,然而嘉宝绝对是女王,比“The Girl King-2015”好。
在我的眼中,此后(特别是80年代后)的那些浮华空洞的女王爱情戏没有一部达到这样的水准。能够和女王最后伫立船头特写相提并论的,我看也只有卡比利亚之夜最后的微笑。构图造型非常精心,人物塑造也很成功。虽然这是理想主义的浪漫梦幻。似乎不怎么看的出来当时好莱坞积累剪辑的模样,镜头转换和景别变化都相当流畅。那个柔光镜打的呀。。。
“雪就像一片宽广的海,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出来,也许会迷失,最后忘掉这个世界,忘掉他自己。”故事前面很能让人入戏,后面就萎了,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中性扮相已经很超前意识,嘉宝表演经典,方额广颐,皇族风范,充满古典美德脸部线条使得那个年代朗诵式的念白从她嘴里念出来很自然不做作。心水~
那个年代的片子,从剧本来说,Bug实在是太多了,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一夜情后遗症+爱德华八世退位来阐释这个片子的内容走向。在豆瓣能上8分+是因为大家为了标榜自己的品位,可以说泰勒好莱坞感太强、鲍曼像个木头美人、赫本永远端着。因为嘉宝足够历史久远和相比较小众,她未婚夫吉尔伯特完全没有说服女王成为赵敏的说服力,嘉宝在这个片子里太自私了,如果她不是非要让她未婚夫而是奥利弗来演……我相信是有足够说服力的。最后一个镜头零表演?我觉得嘉宝真是是被电影人捧得太高了,虽然我也认同罗兰巴特对嘉宝的脸的评价:嘉宝给人一种人类生灵的柏拉图式意念,是不是人类进化的终极我觉得这是仁者见仁的事,看过好几部嘉宝的片子,总觉得她比赫本还要放不开……也许是她绝世容颜和绝世独立的性格以及她的同性恋传闻为后来的文艺青年们提供了YY滋养地
没啥好说的,超级经典的老片,迷一样美丽的嘉宝留下来的最美丽的形象。。。连女人也会为她疯狂和尖叫。。。
小时候电视上看的,感觉最后她伏在他身上恸哭的镜头,一直跟随了记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