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讲述了人性的阴暗和缺陷,而最高级的恐怖感,则来自观众内心深处自发的恐惧与害怕。直白一点说,就是电影推动观众开始主动反思自己的周边环境,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恶进行检讨和坦白,这样的恐怖感,会让观众像吃了辣椒一样,大汗淋漓。看恐怖片,要首选这样的作品,青少年的时候喜欢看恐怖片,无非是追求一种刺激,或者是男孩子们之间,在暗自比拼胆量。所以,青少年爱看打打杀杀的僵尸电影。成年之后,更爱看带有宗教意味以及涉及人性幽暗面的恐怖片。
如果用“麦格芬”(MacGuffin)来阐释这部电影的话,其实那具尸体,或者说这桩杀人案就是一个“麦格芬”,而电影里的人们因为一个不存在的虚无而做了一系列荒诞的行为。这是否喻示着在现实中,人往往就是因为一些不存在的东西而产生行为冲动,或者说人天生就是有怀疑倾向的——不论是怀疑自己杀的,或者怀疑他杀,而因害怕承担结果而不去证实,反而销毁事因——因这怀疑,会产生很多“事实基点”作为我们的行为、思考的依据,但它们往往是不可靠的,特别是在爱情中,哈哈。
看完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这部喜剧悬疑电影:《怪尸案》,还可以,这是我看希区柯克这20电影里面没有任何凶杀案出现也没有一丢丢惊悚的感觉,反而纯粹是一部乡村风景写真和乡村人民的欢乐生活写照,电影中的风景美到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无巧不成书,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最为致命,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B青年欢乐多,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该片讲述了小男孩哈尼在森林中漫步时,发现了他的父亲——哈利的尸体。不同于一般谋杀案,这次因为多人都自认为凶手而令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亚伯特船长认为是他在打猎射击时误杀了哈利;村落里的老处女葛雷布礼小姐认为是因为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而用一只鞋子打了哈利的头部而造成他的死亡;与哈利感情不睦的妻子珍妮佛则认为是她因为反抗哈利的性爱用装牛奶的罐子敲向他的脑袋而造成了他的死亡。真相最后能否水落石出?
文章大概又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这部电影很希区?为什么希区并无道德讽刺的意味?以及电影不仅是爱情喜剧,还涉及了并不荒诞的,较为深刻的对死亡的探讨。
很多短评吐槽这部电影不够希区,但其实那些足够希区的悬疑电影和这部电影共享同样的内核。
大多数人可以就这一点达成共识:为无辜人脱罪是希区柯克电影的重要母题之一。含有这样元素的电影有,但不仅限于:蝴蝶梦,狂凶记,火车怪客,爱德华大夫,这些电影中无辜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洗脱罪名,而是拥有女主的信任,这条元素延伸一点还有类似于捉贼记这种起先不信任,但之后还是选择信任了的,或者像后窗这样,虽然男主没犯啥事,但是持有一条在他人看来近乎荒诞的发现,但女主愿意信任并帮忙证明。这样的元素是希区爱情观的一个重要核心。
看过爱德华大夫的人可能知道希区本人非常直接的表达了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推崇,而熟悉希区的人也大抵都听说过“为无辜人之人脱罪”这样的一个母题来自希区童年的经历:被人误会。这两点使得我们有相当的理由认为,这样的母题可以算是希区对童年自我的解救的尝试,而一个愿意予以“近乎无条件的信任”的人则是这场解救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希区极其乐于用一桩凶案来考验自己电影中的情侣,考题便是:面对凶案能否仍然信任百口莫辩极像凶手的恋人是无辜的。希区似乎在用自己镜头下的一场场恋爱中的绝对信任,以及两个人vs全世界,体系,误解的感觉来为幼年的自己提供安全感。(不要跟我杠精神分析落伍,对于自己本身信奉精神分析的人,我们永远可以用这套去阐释他的作品)
这样的一种考验在蝴蝶中达到了顶点,女主在木屋那场戏之前,因为瑞贝卡和自己身份的地位而始终有一种与这个家的隔阂感甚至敌人一等的感觉,而当男主像她袒露了之前的事件后,女主怀有一种近乎欣喜的情绪,男主苦恼这件事情使他娶回家的傻白甜瞬间成长了,而女主则感觉自己终于拉进了与男主的距离变成真正的平起平坐的夫妻了。陈年的凶案就像一场资格测试。
铺垫了这些前置背景说回本片,一句尸体,两场考验,划算的狠。
这次希区甚至把考验的难度提高了,考题便成了:当你的爱人出于足够道德的理由杀人时,你是否愿意帮忙隐瞒。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希区在本片无意进行道德讽刺,他为真正对哈瑞进行实质攻击的人(即在尸检前被认为可能真的是凶手的人)提供了足够道德的理由:正当防卫,且完全没有致人于死地的想法。
最一开始船长以为自己误杀了人时的那场戏,大家轮流登场,我还真以为是什么荒诞讽刺戏,但其实随着剧情的推进,一开始因为死亡的突然出现而惊慌失措,第一反应是逃避或者脱罪的人们都显露出了合道德的选择。gravely在邀请船长来吃麻芬时出于无法遏制的恐惧感数次不受控制的提及死,这不仅是作为之后小反转的线索,而且也证明了她并不如短评们所认为的无动于衷,而这之后她又不忍让船长背罪,所以主动坦白,船长在听到这里之后,虽然欢快的bgm瞬间终止,他自己的音调也变了,且在此时他也真的认为是gravely杀的人,但却仍然耐心听她讲完,并帮她去掩埋了尸体。如果第一幕对gravely的友善是出于些许的心虚,狼人拉票一般,此刻则是因为从sam那听说了gravely为自己买了新的杯子而意识到她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她。而gravely虽然自认为邀请船长来吃玛芬是出于愧疚心,但是少女心地为他的到来挑选足够适合他的粗手指的杯子,而且在被问及时不好意思承认的羞涩,则是爱慕先于其他利益相关的情绪跑出来的证明。倘若仅仅是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大可以坦然这是为他新买的杯子,但正是这份谎言背后的羞涩才是真情。
sam对于死亡的看法更不是一种非道德的冷漠。一开始听他说死亡不过是一种随机偶然,可能是神的行动而已,他本来或许会因为一场雷电或别的不幸而死,只不过代替的雷电是子弹而已。我还以为这又是一个希区式的能言善辩欢言巧语的gay佬(误)但接下来相当多的场景证明了他独特的,自有一套世界观的艺术家人格,小到剪烟的奇特行为,到显然很有钱的人驻足他的画前想要询问,而他沉迷素人大改造理都不理人家再到,再到他要求的卖画报酬。希区不是平白安排这场戏的,这场戏证明的男主贯彻一致的人格秉性,倘若他对别人的生死一副淡漠的样子而对自己的利益蝇营狗苟那么他自然不是什么好人,但这些细节塑造出的男主则是一个本身有一以贯之的独特观念的人。
至于女主,其实我们通过女主的叙述可以推断出哈瑞其实可能是个有罪人,虽然没有点明白,但女主第一任丈夫的死不明不白,而男主也以吐槽的语气表达了哈瑞看起来绝对不像“too good”的人,让我们翻译翻译:看着就不是啥好人。女主之前的处境其实很不妙,怀着孕丈夫刚死掉,丈夫的兄弟立刻娶了自己,但又性格阴晴不定,她只感觉哪里不对但又闹不明白到底哪有问题,只能带着孩子躲起来,考虑哈瑞后来又跑来纠缠,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女主第一任丈夫的死可能和哈瑞有关,而且女主在给尸体熨衣服时说,哈瑞生前想让她给洗衣为遂,死后到成了,这里感觉应该是近乎强娶。不过电影没明说,我们也不要用这一点来证明女主的道德性。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女主的秉性,是极其孩子气的,爱恨苦恼生气厌烦快乐全都露在面上,哪怕面前有能实现愿望的百万富翁,再被问及最喜欢什么是,答案也不过是草莓。希望国产偶像剧演员诠释傻白甜时都来好好学习这种娇俏性感的傻与甜。
到最后,考验结束,希区为了让这两对小情侣彻底心安,揭露了死亡的真相,可谓是仁慈的仙女教父了。
关于最后一个问题:电影前半部分对死亡的讨论,下次得空再更
尸体唯一一次“露面”是在抽象画中,这无异于没有露面。所以大部分时间以下肢出镜的尸体,是名存实亡的麦格芬。它照常驱动着这群人转来转去,可却没有带来紧张感,因为它并不重要。可这恰是最细思极恐的地方,如何能够面对尸体(死亡)云淡风轻?我想除了道德堕落之外没有更适合的答案。希胖留了一手。
6/10。片头往往对剧情启着提示作用,粗线条的乡村卡通画上镜头横移,直至一具古怪的尸体横卧在地,别具匠心地调起观众探究案情的欲望。摄影营造了一种秋色浸润、叶子五颜六色的田园基调,象征村子拒绝残酷现实的干扰,哈里的尸体如透明般没有改变闲散的生活方式,希氏特意让踏青的居民们给隐藏尸体的船长制造麻烦:流浪汉若无其事地偷了鞋,医生看书走路被绊倒依旧视而不见,母子认为哈里睡着了。在希氏看来,谋杀是诞生爱情的温床,互不来往的邻居因怪尸案萌发爱意,食物与谋杀的关系也隐约可见,譬如看到凶杀的太太礼貌地邀请船长弄完后去拜访用餐,小孩交换画家手中青蛙的死野兔不断暗示死尸的存在。浴室那场戏悬疑中带着笑意:画左哈里的双腿滑稽地向上翘起,画右警察应付着一群和蔼的同谋,小孩无所顾忌地打开浴室的门,一个固定镜头就搞定了观众。
1.奇怪,为什么一定要翻译成怪尸案?看名字都很难有辨识度;2.竟然是喜剧片;3.竟然不是过失杀人,也不是自卫杀人,而是...
在开篇段落中,电影中的人物依次登场,面对着一个尸体,默然坦荡的进行着各自的事情,这具在全片中未曾真正露出过面孔的尸体,在一次又一次的埋葬和挖出中,最终促成了两段姻缘,也揭开了是由于疾病而死的原因。但与整体高饱和度的颜色使用,清新温暖的影片格调不同的是,剧中所有人对这具尸体的云淡风轻,这一反差极大的地方,与电影所有的地方都不符,但又被希区柯克处理的极为妥帖,令人找不出破绽,众人只关心怎样逃脱与他死亡的关系,却丝毫不去反思与其中的牵连,即便有也迅速的用理由抽出自我责怪的境地,这一点的设置,是剧中真正令人感到害怕的地方,偏偏这一切处在一个看起来温馨和睦的小镇之上,众人在一起为其掩饰并欺骗警察。整部电影恰似那扇会自己突然打开的门,好似里面暗含着许多的秘密,但真正的问题其实在浴室中的尸体上。
这可能是希区柯克最莫名其妙的片子。所有人的行动和言谈都非常诡异,全片几乎就没一个正常人,即便是放在脱线喜剧的框架里,也看得人一头雾水,只能说幽默感实在不是希胖的强项,他是真的不会编排喜剧,非要说喜剧的话,那他的笑点也着实抽象。全片的视听也特别平,内外景基本都是舞台调度,大段的对话接大段的对话,松散而沉闷,谁承想希区柯克居然也会有这么欠缺电影感的片子。
译名有严重误导性,其实是喜剧来着,起初悬念在于到底是谁杀的,后来在于该把尸体怎么办,Harry也是可怜被埋了挖挖了埋的~结尾群戏还是不错的,就是大家都一副杀了人还坦荡荡的样子搭配着鲜亮色彩的小镇、秋日美丽的景色和两对碰撞出的爱火,显得更为诡异和好笑。
不检查尸体就默认自己杀了人的老船长杀了人却顺水推舟给老船长事后又决定自首的格勒利夫小姐 认为自己杀了丈夫却内心稳得一批的詹妮弗人小鬼大的詹妮弗儿子安尼卡被尸体绊倒两次都没觉得异样的书呆子医生发现尸体顺手牵羊偷了鞋子的流浪汉被吓跑了又跑回来画尸体肖像的心理素质跟詹妮弗一样稳的画家山姆(就该你俩儿在一起🤫)几个人把尸体埋完又挖又埋又挖又埋又挖 不累吗 笑死我了结果最后发现哈里只是死于心脏病🥴最后还要靠安尼卡再次发现尸体来结束事情字幕最后写到哈里的麻烦结束了可不是嘛 把人家尸身给折腾的😅画家卖画那里不要钱而是问小伙伴儿们需要的东西 真感动!小伙伴儿也挺质朴 都没狮子大开口希胖又调皮的设计了衣柜的恐怖气氛😒感叹一下小村庄真的好美啊PS. 女主怎么那么像吴昕😂
彩色喜剧悬疑片。希胖到后来大概是返璞归真了,开始关注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他对小镇居民复杂多变的心态刻画的维妙维肖,借一个外来客的暴尸乡野,由此逐步展现与尸体有关的每个人,三挖三埋的段落,还有那些对白风趣戏谑,堪称一幅乡镇风情画了。PS 片中秋日的风景绝美,每一帧都能做壁纸了。
最不希區考克的電影,但他的電影一旦抽掉懸疑緊張的氣氛就平庸了,雖說偶爾有冷幽默,可是過程著實有些枯燥無聊.....
感觉无聊,拿死亡来开玩笑真的好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当可以推脱干系才敢面对真相,这倒是符合人性常态。死亡事件变成了轻喜剧,虽然折射出多样的人,还是觉得无聊。女主很清新可爱。这回导演把演员彻底变成傻子,大家也可以演得不亦乐乎,名导嘛!可是我接受无力。
这片就像希区柯克把一具新鲜出炉的尸体扔到树林里,想看看大家发现尸体时的反应,结果大家的反应都太TM无聊了
最不希区柯克的一部,谋杀的喜剧,事实是自然死亡,但人人都有轻松的置人于死地的杀心,小孩子拿着死兔子,女人们装模作样,他们在笑,我寒得不得了。
希区认为某些特定情景内,通常“特别”本身就是一种俗套。比如危险状况,首先想到的是路旁孤灯潮湿石路街角黑猫窗帘人影;或一具尸体,首先想到的是天已擦黑秋风瑟瑟杂草丛生羊肠小道……这些景观组合对观众而言的确是不同寻常的,可总被配套使用多次后难免就会失趣显俗。那么如何才能避俗求新呢?不妨改以“平常”进行搭配,让危险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让尸体横躺在风景如画之中。然后来到另个希式叙事策略:本场戏中的背景或元素一定要被用到。正如,身处拍卖会一定要用乱喊价脱困;身处游乐场一定要让旋转木马失控;身处荷兰风车一定要被齿轮绞住外套。本片最醒目的元素是?尸体!尸体怎么用?先埋了它,再挖出来,然后再埋,再挖……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968215074/
风景美如画背景下的尸体案引发的活人悬念派对。希区柯克把一个离奇死亡深埋在了黑色幽默无厘头的土壤里,挖出来后却结出了两朵爱情的花。开个脑洞,这里所有角色除了尸体或许都是神经病,思细级恐,瑟瑟发抖。
一场皆大欢喜的死亡事件,对"悬念"一词的另一种解释。
一具尸体牵扯出的小镇风云居然能那么荒诞搞笑无厘头!色彩真艳丽活泼,好喜欢雪莉·麦克雷恩...
低估的作品,希翁最好的一部喜剧。事隔多年,老搭档Edmund Gwenn与希翁再度合作真让人欢喜。
和木下惠介版本的《楢山节考》之间有不少共同点:首先,两部电影的故事都发生在信息闭塞的山中小镇,且都采用了多幕舞台剧式的结构,来制造强烈的戏剧冲突;布景上,本片色彩丰富、鲜艳醒目,后者则更加邪魅,犹如一幅幅流光溢彩的油画;表达上,本片中那具无人关注的尸体正是一个“麦格芬”,画家可以面不改色地在尸体边作画,船长和女人甚至在用餐和闲聊时谈起自己杀人的经过——不管是失手还是蓄意的,没有人在乎那个死去的人,整部电影的氛围虽然是有趣、温情又欢快的,但他们对死亡的态度着实令人脊背发凉,希区柯克以荒诞不经的方式讲述了这一切,让我想起《楢山节考》中褪去文明外表、释放原始本能的“动物”,在道德和教条双双失衡的蛮荒之地,生长出的离奇故事总是相似的。
【B-】温馨,祥和,摄影是优雅的,布景是精美的,属于秋的气息。角色对他人的死亡完全理所应当,这还不够,希区柯克偏偏要把这个题材搭配上滑稽幽默的语境,够变态的,一切嬉笑吵闹都伴随着尸体三进四出,真正想要探求真相的却被语境给曲解成了不安要素。再看看尸体本人:衣物被剥夺,躯体被弄脏,到了结尾又变回那副仪容整洁的模样,也算是希区柯克个人恶趣味下对这具尸体最后的一点“尊重”吧。
人人都争着承认自己是凶手的荒诞小品,希区柯克突破固有风格的喜剧尝试。缤纷秋日里,戏谑谈笑间,尽是对死亡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