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红色青年,我真的很抵触这种编剧。布防阵地很多人扎堆一个点防守?一个炮弹就打的没战斗力了,山炮一发打坦克正面把坦克打炸了?编剧难道不知道坦克前面的护甲是最坚固的?在南门炸坦克,为什么要一个个去跑很远炸?为啥不能等坦克靠近了炸?还有很多浮夸的艺术渲染,真的很尬。王韬在南门门洞里那个“鬼子冲锋了,进入阵地”那个镜头真的很尬。电影不要这样拍了,消费大家爱国情怀?伟大的烈士们不需要这种浮夸的艺术手法去渲染!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伟大!致敬革命先烈!
能看到这帮老亮剑在一部电影里出现就已经很了不起,还管他好坏,但是里面的几个主角都已经老了很多,李幼斌,下面的骑兵连连长,这些都老了。
剧情当然是一如既往的烂喽,就写了一场小的战役,然后几个人在那边打狙击战这个衣服比较凶当然要怎么去说
还有里面这些演员都演的太用劲了,根本不是那个意思,就是一个片段打了一个小的战役,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这个导演肯定是一般般,就是吃了一点那个亮剑的后遗症。
一开始啊,剧情还能勉勉强强说得过去。但是最后都完成了任务了,还要留下做无谓的牺牲,理由是确保群众更安全,有多少群众?司令员也是个不合格的司令员,让八路的精英:特务营的战士,就这样白白的牺牲掉了。留着以后打更多的鬼子不香吗?群众的生命安全固然重要,但是战士们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了吗?就拿来随便造?
看到一小时的时候,小战士把手里的冲锋枪交给身边的老乡,说这个你拿去防身,我差点没喷了饭。手榴弹炮弹炸起来的时候,就见一抔抔的黄土满天飞,不冒烟,不着火,这是啥战争片啊?一个必死的定律,想死就站起来当靶子。战士赴死的时候一个个口号喊得如此响亮,人物却显得很呆板,跟八佰里一个个背着炸药跳下去的战士差远了,只能说这个片拍得一般般,大概是为了国庆献礼,生搬硬凑出来的。
就一个司令员来讲,其价值应该在于指挥全军作战,而不是在一个小型的没有太大意义不撤退的阻击战中牺牲。这种看似满腔热血的牺牲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角度来说是一种鲁莽的牺牲,并不值得提倡和鼓吹。当然电影本身想要展现的报国热忱无可非议,只是一个司令员在这种场合牺牲的的确确不符合逻辑。
此外,大家都提到的战士给老乡冲锋枪之后自己提着砍刀杀了进去这个细节自不必多少,相信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军人都不会做出这种难以置信的事情。
无名川、八佰、甚至中国医生,再到生死阻击,可以说是对中国电影发展现状的警钟。
1.可预判的剧情:一个硬要讲而讲的故事,并不在于让观众有感而发,自发的融入到剧情内,而是想要通过红专正强拉硬拽的把观众带进来,就想在看一个哭闹着要玩具的小孩一样,你知道他想要什么,你也知道他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真的没眼看,归结原因就是目前中国的导演与编剧们许多真的肚里没货,或者自己真的没有这样的感受,而是根据国家氛围强写一个剧本…爱国人的可悲,真正电影人的可悲。
2.肤浅的人物形象勾画:我们喜欢李云龙因为他不完美,或者他很真实,他或多或少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着自己向往的元素,这些人物很聪明,很有能力,甚至有时候还有点狡猾,做的事情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拍案惊奇的。而不是一个一个只知道舍生忘死的木头人,做着一个个肤浅的决策,这样的人是有距离感的。
3.“无伤大雅”的选角与服装:当“嘎子”指导员上场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部电影的“为人处事”之道,一个“关系户”就几秒钟镜头,没什么的,这样的处世之道怎么可能拍得出好电影。毫无工匠精神与那种一眼看!这个角色就是他了!那种神韵…,李幼斌的英气被他那顶厚厚重重的棉帽遮蔽了一大半,越是这些小细节越能看出一个剧组是否用心,这些是骗不了关注的。因为明星流量、人情世故而选定点角色,以及无伤大雅的定妆都将会是埋葬这部电影的伏笔,以及陪葬的那些被抢了档期、经费紧张的电影。这也是为什么200万可以拍得出来的亮剑,而几千万砸不出来的上海堡垒。
资本裹挟着的民粹主义是我们当前电影发展的一种现状,甚至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缩影。喊着祖国666的人,很有可能是真的在民族与国家存亡之际,最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人,习大大说过青年人要有理想,祖国有希望。我们只是在这片纷杂的利己主义的声音里呆的太久了,我们只是没发声不愿意与傻子吵架而使得缺少一种共鸣,希望我们都能进步吧。
整天搞这些人肉炸坦克的煽情戏,没劲。#20211006
亮剑原版人马拍了个网大亮剑,可惜远远不如亮剑...
【245/166】老实说,这部电影有些消费《亮剑》情怀,打仗跟做游戏似的,诸多不和谐之处…吐槽不来😬除了那个衣服脏兮兮的还有点在打仗的样子。两颗星致敬情怀与亮剑精神!
如此烂剧本就算你们请李幼斌、张光北这些实力派来演也救不了,结构性硬伤好不好?广电能不能扶持点能把剧本写通顺的剧组,投钱搞这种项目的意义何在?还有中老年实力派演员就必须沦落到演这种烂作吗?为什么欧美像迈克尔基顿、梅特尔斯特里普这样的实力派老戏骨仍然能够出优秀的作品,咱们就不行。难道在咱们国家40、50岁往上就不是人了吗?就不能创作一些以这个人群为主角的好剧本让咱们国家这一大帮优秀的老戏骨出来演吗?这个市场不可谓不大,可是你们这帮资本就是只看到所谓年轻人的需求,但是年轻人真的爱看现在那些毫无营养假的要死的玩意吗?
都有李云龙、楚云飞、孙得胜了,那我打分时候怎么说也要给个面子。李幼斌老婆纯纯关系户,全片主要的槽点集中她身上。小女孩的小黄狗怎么一天就变大了那么多?
嘎子出场就光荣了,老李少了点血性,看了一半撤退了。
小黄狗超级可爱
故事简单,不过英雄气概还是满屏呈现。
你也要带着老婆赚这个钱吗?还是人情社会必须接这个单?老李啊,你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作为一部网大真的是给我惊喜了一下,开始冲着李幼斌和亮剑班底的一些演员才看的。作为网大,服化道一星、演技一星、摄影一星,这一星是好的意思。
21国庆
李云龙!你他娘的被绑架啦!
一个网大,汇集了亮剑的部分阵容,尝试了骑兵、守城、反坦克、夜袭、巷战、毒气、肉搏等多种战法,全程节奏唰唰唰,除了大姐和小妹稍有情感戏,基本从头打到尾。战争戏细节自然无法和院线大作比较,人肉接力炸坦克也不过是《八佰》用过的套路,场景明显就是找了个影视城,特效更加没法看。但是这都不妨碍网络观众就喜欢这个套路,节奏快刺激度高,各种战法都搞一遍过瘾,最后还团灭牺牲煽情,看弹幕里满屏都是此生无悔入华夏。这就是最成功的商业套路,还要什么自行车?
看到导演凉一半
6/10.300人特务营阻击日军大部队扫荡,全体阵亡。虽然只是小股部队的小规模战斗,但胜利不就是靠这样一次次的血战换来的吗。战斗悲壮而激烈,没有重武器的八路军落尽下风,但没有一个人退却。作为网大拍的还是可以的,但缺点也不少。具体行军我不懂,但布阵是不是有点太集中了,给史兰芽加戏有点扯,小女孩到处乱跑不应该,明明到处都是枪林弹雨,后面老百姓怎么还往村里躲呢?太不合理了。
战斗场面很大,不过我觉得如果是一场战役需要死守那没办法,一场狙击需要把一个营放到死地里头拼么?毕竟日本人带的行李也多,稀罕的坦克就带了三辆,毒气弹也带着,在山沟里头能爬多快?化整为零引导敌人层层骚扰,不要说一天一夜,几天几夜都打得
我想说,是否可以让那些60岁的影星,不再扮演抗日时期我军基层军官?
李幼斌老了,史兰芽也老了,张光北的演技一直没啥进步。
众多亮剑老戏骨回归,还有浩二,全程也基本都在打,战争很残酷,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不怕死的中国军人
李云龙和楚云飞都有,按理说会聚焦期待,但是也容易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