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的麵包魂》(2012)
這部好像在星衛HD播過了,結果我還跑去租DVD來看。對電視版的印象很模糊了,電影版感覺是還不差,商業電影的基本品質有拍出來,雖然電影語言還是很陽春。和《雞排英雄》的感覺有點像,就是缺點要說是一堆,但導演有傳達出想說的核心在地情感,動人的力量就會出來。這也可能也有我對電視版的留下來的印象所致,尤其是男主角糕餅(陳漢典)那種台灣人式的自卑和焦慮,在土洋衝突下的困境,幾乎可說是寓言式的。
本土文化和西洋外來的情調的結合與對照在電影版算是精裝升級,不過與其說是文化與階級的衝突對 立,電影裏則是刻意把兩者融合的很自在,軟化了尖銳的部分,多少也反應了台灣流行商業文化的某種氛圍,把矛盾心結藏到背景,讓電影顯得很可口。這部份當然 不太真實,但本來就是導演有意靠向夢幻偶像風格。
這次找倪安東這個正港外國人來演外來的麵包師傅,而且不只是麵包師傅,還是美食旅遊節目的主持名 人,一堆英語台詞和旁白,最後還用旅遊節目的口吻來收尾,像是把整部電影或是其中的台灣風情包裝成可供行銷的觀光資源,真不知該不該說是導演設計上的精準,這要說動人嘛倒也有種意在言外的悲哀。電影為倪安東的角色多加了他追尋母親身影的心理動機,算是讓角色更為豐富也更有些說服力,但到後來也不算發展的很好,因為和電影主題的連結不太強。
但想想這角色也算是某種邏輯下的"台灣之光",他過去覺得名人的生活是虛幻的,但我倒覺得他回母親故鄉追求平淡的生活也是另一種虛幻。這甚至有種後設的趣味出來,層層疊疊把台灣包裝成一種偶像夢幻式的虛擬鄉愁,不管是女主角曉萍從台灣往外看,或是倪安東以外來眼光回看台灣,都缺少了更實在的東西。又像糕餅不管是做麵包或是化身三太子追車,都少了些脈絡鋪陳,就像《陣頭》一樣,悲哀或許是真實的,只是追求的目標難免顯得虛幻。
好像扯太遠了。
2 ) 新人演员小清新,终于看到了一部正正常常的电影
很喜欢这部电影,小清新,融合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全剧大部分对白都是闽南语,但是没有觉得会有一点隔阂。语言配合着说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不管是否有人说就是两男追一女的普通情节啊,但是其实想想,现在能看到一部正正常常的电影是多么的不容易了,尤其我们在被国内的大导演用各种宏大题材,超大制作反复蹂躏之后。我们只有在内心呐喊,让我安安静静坐下来看部电影不好吗?我不需要民族恨,帝王殇。我也不想在看到那几张万年不变的脸。我更不想看到玄玄乎乎的情节让人摸不到头脑。
我只要看场电影,就这么简单,没有任何负担,轻轻松松,导演好好把一个故事讲完,不要抖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小机灵。现在的观众不是以前了,看电影只能去影院。我们看过很多很多了,别再愚弄你们的衣食父母。
三位演员的演技只有一句评论,自然。在这部戏已经足够了,没有多深的寓意,没有多么复杂的剧情。而且在戏中偶尔还会迸发出火花~~在厨房打架那场戏,倪安东那标准的美式英文听得我如痴如醉再配上自然的真情流露。陈汉典带着三太子追车那场,三太子这种在我们看来是封建迷信但是在台湾扎根很深的东西,竟然会与爱情有这么和谐的共处。
还有我们吹萨克斯的老爸~~老戏骨撑住了整个场面。
还有各式各样的配角给整个戏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用现在的话讲那叫接地气,就是这么直接这么简单,一看就懂。平凡有时候却最能打动人。
好了,其实简简单单的一部戏也不用做多么深入的分析,就是很喜欢就对了,虽然没看过那些年,但是我从此就深深的呗陈妍希伤了~~~,陈汉典以后还会在康熙待下去吗?这部戏之后我觉得他一定会更加红的~~
最后~~用一句台湾普通话向大家问候~~~冲三小!
3 ) 台客屌丝逆袭FBT高富帅,女神旁观直男舌吻无聊赖
文/沐梵 (轻微吐槽,难得正经)
台湾新电影到底是从何时起沦落得如此娘炮?以至于小清新还成为它骄傲的标签。新电影兴起初期侯孝贤、杨德昌等人家国天下事拍得淋漓尽致,那时的电影人敢于直接与台湾历史对话,哪怕最终揭露的是民众苦难的命运。那时的影像即便染着一圈温情脉脉的光晕或带着一种苦涩忧伤的情绪,可最终传染给观众的是一种坚韧勇敢的力量。或许是前辈们光环太过耀眼,新生代们只能避其锋芒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不耗神不虐心的小清新道路。于是银幕上少男少女们搁置学业无视就业,只为谈一场白发苍苍时回忆起来依旧能够微微一笑的恋爱。那些不识愁滋味的年轻男女主角们的人生宣言就是:要有最遥远的梦想,最矫情的恋爱,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所以出身平凡的Shopping会做着25岁在巴黎烘焙的美梦,会要求糕饼抛下店面抛下亲人陪她去巴黎。可她真的有那么爱烘焙吗?在乡间面包店也没见她努力学啊!所有的面点都是糕饼完成,所有的打杂都由阿弟来扛,她不过洗洗盆子打打下手,怎么就矫情地非要远赴他乡学手艺了,而且还是去那个梧桐飘飞香吻也满天飞浪漫的一塌糊涂的巴黎。姐姐你不想当村姑就直说嘛,干嘛一拒婚二劈腿地让人捉急。
Shopping姐姐理直气壮地说,人生不能没有梦想啊!
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不都是以要有最遥远的梦想为理由么?
《爱的面包魂》是道明显的台式风味爱情甜点,不同于大陆喜剧堆砌网络台词的东北乱炖味儿,也不同于香港喜剧癫狂自然high的火锅麻辣味儿,总之还是那走到哪儿都甩不了香草冰激凌的小清新口味。故事的女孩清纯甜美,男孩要么活泼大方要么风采迷人。不是不允许到用偶像剧的演员阵容,但用电影的成本拍出偶像剧的品质就不对了,不是谁都可以像铁道部一样财大气粗一掷千万拍出个大路货的。一查此片原来是两位男导演的定情之作,哦不不,是两位男导演的处女作。但处女作就可以用来作为原谅释怀的理由吗,怎么不想想姜文的处女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萨姆•门德斯一出手就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呢?
《爱的面包魂》当初的一大宣传点是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和去年同打风俗民情牌的《鸡排英雄》有所区别的是,后者通过一个虚构的夜市展现了台湾千姿百态的市井生活,弥漫着烟火味。而《面包魂》则回归传统,试图用怀旧风情博取好感,为此还特地斥资五百万建了个百秤的面包屋,出现的所有高雄店面的古旧招牌也皆是手工绘制。此外,播放乡民动态的有声微博——乡村大喇叭、里民中心阿不倒乐团、三太子、妈祖杯面包争霸赛,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人情味,从复古怀旧的层面来说,本片算是很细致很有诚意的。
但即便在复古上苦心孤诣,也依旧弥补不了本片故事的寡淡无聊,看片名以为要来个love or bread,that's a question的哲学大辩论,猜想或许会提出些新观点,让是选择在宝马里哭还是选择自行车上笑的男女生们不再那么进退两难啊。可电影里哪有什么爱情与面包的冲突,无非是讲一个做面包的屌丝台客和青梅竹马的师妹忸怩拍拖了十年终于修成正果,最终爱情与面包两者兼得的故事,中间顺带将法国长棍面包炒成了壮阳药。这样对得起伟哥玮柏(伟伯)多年来的口碑吗?
爱情与面包的激烈辩论不见端倪,文化差异倒是初露苗头,郭四姐姐说我的破牛仔裤怎能和你的晚礼服站在一起,我的旧吉他怎么可以跟你的钢琴合奏?波波哥哥也说过,喝咖啡的怎能与嚼大蒜的一起?所以乡下妞儿晓萍毅然从中法混血王子那里全身而退,回去过着那大漠一颗沙人海一粒渣的平凡生活。
片中的晓萍与糕饼,说是青梅竹马,可全无火花。其实南加大留学归来的女神陈妍希骨子里还是有点不待见陈汉典浓重的屌丝味,演对手戏时也不走心。演员之间有无火花看眼神对视就立见分晓,陈妍希看陈汉典的眼神敷衍得更像是在完成任务,可一切换到与ABC倪安东的对手戏,眼里的浓情蜜意怎么也掩不住。留洋背景加混血皮相果真是无往而不利。糕饼最后追回小师妹,是要向广大屌丝证明你们也是可以逆袭高富帅抱得女神龟的,额好像是抱得女神归哦!
陈汉典的屌丝气质很适合演口头猖狂内心慌张的小混混,去年陈凯歌来台湾上节目也盛赞了他即兴表演的内心胆怯只能逞口舌之快的小弟。不管是《艋舺》里的狗仔孩,还是《LOVE》里的火腿哥,都是十足的欠揍形象,被人嫌弃到连个全名都无。本片里糕饼是个有点嚣张有点油,有点莽撞有点自以为是的青年,有爱意却又不忍握太紧,有梦想却又宁愿安于现状,性格里也有点口是心非,算是陈汉典擅长的演艺类型。但他的脸、气质乃至他的性格,都因为喜剧因素太强而难以诠释内心戏,因而演技显得很外在。诚然他是个模仿天才,但表情丰富台风活泼不代表他的套路就适用于银幕表演。
女神陈妍希是个得不到真爱的炮灰命,几年来雷打不动地旁观着那些追自己的所谓直男激吻。《那些年》里初恋情人和新婚丈夫吻得天雷勾动地火,金像奖典礼看电影里的男友柯震东和自己电影角色的初恋柯景腾吻得旁若无人,这一次做面包的青梅竹马和和还是做面包白马王子直接来舌吻了。女神风光无限的外表下也有一把辛酸泪啊。
附注:
①晓萍的英文名字是Subrina,但你不觉得我帮她取的Shopping更合适么,不然干嘛布莱德每次都这么叫她?
②屌丝台客与FBT高富帅突如其来毫无缘由的肉搏明显是在拾《BJ单身日记》的牙慧啊。BJ1里科林大叔与休•格兰特打得从餐厅滚到大街,深受观众喜爱,于是续集故意安排两人转战喷水池再战三百回合。
③FBT高富帅:FBT即French Born Taiwan。不过倪安东本人是ABC。
4 ) 最真诚的心和最温暖的手。
结局还是满足了观众的心愿。晓萍没有跟着布莱德去法国,在去机场的路上,被穿着三太子的糕饼骑摩托追上。而且是在吃了糕饼花一晚上时间做出的面包之后,我想晓萍留下不是因为这面包有多好吃,而是因为糕饼的执着和爱吧。
电影的开头是糕饼准备向晓萍结婚。这段拍的也是搞笑成分多一点,阿弟仔受糕饼之托要放烟火,因为风大的缘故,阿弟仔居然把自己的衣服烧着了,这是笑点之一,不过最后还是点燃了烟花,却是在糕饼求婚失败后。
之后晓萍没有把戒指戴在手上,而是把它制作成项链戴在脖子上。并问了糕饼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以后怎么办。糕饼若无其事脱口而出的说道:我们就在这里做一辈子面包,不是很好吗。晓萍说,带我离开这里,我想去法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也是因为这一段对话,让我决心把这部电影完完整整的看完。糕饼立即否定了晓萍的想法,我甚至觉得他是那么的不懂晓萍,起码那会是。
恰巧这时候,布莱德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他的家乡是台湾,妈妈从小在这里长大,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妈妈当年认为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包。他决心在这家面包店中学习,想要做出最好吃的面包。接下来的剧情就围绕着面包展开。晓萍在和布莱德相处的时间里,渐渐对他产生了感情,她也是很矛盾的,一边是相处六年的男友,一边是完美无缺,志同道合的布莱德。到底该怎么选择。最后晓萍的爸爸决定举办一场比赛,晓萍对糕饼说:如果你赢了这场比赛,我就不和布莱德去法国。可见这场比赛是多么重要。比赛当天,布莱德和糕饼都做出了美味的面包,以五十票持平,关键的一票在晓萍手里,结果是投给了布莱德,然后哭着跑掉。
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比赛前一天糕饼和布莱德在厨房做准备,最后竟拳脚相逼,两个人一通厮打,打到都没力气的时候,他们瘫坐在地上。糕饼哭着说,你什么都有,可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晓萍。布莱德也流着泪说,I have nothing,那些虚荣权利,都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要一个爱的人,过平凡普通的生活。
比赛结束,晓萍要和布莱德去法国了。晓萍爸爸的一番话让糕饼幡然醒悟。“我做面包只给我的妻子吃,现在她不在了,那我做的好吃不好吃都不重要了。”
电影演到现在就已经接近尾声了。晓萍临走之前,糕饼交给她一张报名表,让她帮着报名去参加法国的面包比赛,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因为糕饼终于懂晓萍了。
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的有两点。一是晓萍关于去外面的世界走走,去法国这个梦想。另一个是对美食的感受。
每个女孩都有一个法国梦,准确的说是巴黎梦。就算这个女孩再朴实,再朴素,她的心里总归是有一个巴黎梦,一个浪漫的梦。而对于女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事也莫过于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完成这个梦。可是糕饼最开始的行为的确是很令人失望的。这几天在家闲着无聊,就在网上看各种攻略,各种旅行团。计划着十一出游,我需要这样的一次旅行。很想去厦门鼓浪屿,赶在鼓浪屿限客涨价前去一次。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幸福感溢于言表。美食带给人的除了味觉,嗅觉以外,更多的是幸福感。我会因为今天吃到美味的糕点而快乐好久,也会因为有新推出的冰激凌口味而兴奋半天。忽然就理解了安东尼为学西餐而放弃金融的疯狂举动。
布莱德最后在飞机上说了他的体会。
“我的旅程结束了。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将视线和心灵投入旅程中的风景和事物,生命因而被再次洗礼,我想我了解我当初所遭遇的瓶颈了,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只要有才华,就可以轻易成功,但却从来没有反省,要真正成功。我了解到,是需要一颗真诚的心。我终于找到了我母亲当年最喜欢吃的面包,全世界最好吃的面包,那个师傅在做面包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要功成名就,他只用最真诚的心和最温暖的手来做面包,他没有使用任何特制的酱料,所有的材料都是最一般的,或许,我曾追逐的名与利都是虚幻的,我应该放掉过去,放眼未来。”
5 ) 爱的面包?魂淡!
难看。明明是一个嫌弃青梅竹马,见到高帅富就摇头摆尾,然后要跟高帅富去法国的故事,面包一点也不诱人,故事也不励志。
凭什么叫爱?凭什么叫面包?凭什么叫魂!!
难道想去法国,换成说梦想去法国,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小清新的轨么!!!
爱的面包?魂淡!!瞎扯吧!!!
女主出轨还出得楚楚可怜委屈动人,男主竟然反而是希望她别生气!!所以在女神面前,男屌丝的节操就狗血一地么!!!!
这真是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叹!为!观!止!”
6 ) 可看可不看
看完电影,回顾起来,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快进,实在是浪费时间。
陈汉典的头发实在搞笑,感觉是以前60,70年代的人留的发型。我们
的沈佳宜,还真的只是比普通的女孩子好看一点点而已。剪了短发
还是摆脱不了可爱。整部电影的情节,没有一点出彩的地方,也不
好看,而且也是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实在不是我的菜。居然不快进,现在想想还真是后悔啊。
本来可以做成一个淡淡的温情片,可惜让台湾式自恋和所谓的“本土”气息搞的不伦不类。一脸台湾式软绵绵气息的洋人看起来也极其不爽。
女主很纯,日风
受不了陈汉典
本地媳妇外地郎之如何用面包夺回已经踏上西去路的沈佳宜
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还能要求什么呢,有偶像,有包袱,但绝对没有深度
最后一段是小玛德莱纳的电影版么?——我都能想象到康熙上小S是怎么调戏陈汉典的。1.小S:哇,你现在是主角了哎,第一次做主角什么感受?汉典:其实吧...小S:好啦,我们不想听啦。2.小S:吻陈妍希什么感觉?不要不好意思啦,这次不跟你开玩笑啦,你老实说好了。汉典:其实...还不错啦。小S:你好色!
这什么年头了,想去巴黎还要靠男人?!
陈妍希还是好像大妈,除了面包诱人以外,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每次描写吃到好吃的面包的时候的手法,真的一下子就让我想到小当家啊
三位主演 我真心服了 无亮点无笑点无哭点的我跟小姐妹还是把这给看完了
演员的表演其实还都不错,就是剧情实在肤浅媚俗,平板一样的人物与情境,完全无魂。
两男追一女,然后一屌丝一高帅富的配置。虽然故事蛮俗套,感情转换生硬,而且还有不少烂桥,但看到最后的高潮竟然有些感动,果然亲情与回忆是对我的永远杀器。不过院线版好像删了十多分钟,不晓得为什么
男屌丝完胜高帅富,神话啊
好看
不吃面包,不爱比赛,远离甜腻偶像剧。加那么多风土人情的民俗元素也没用。
陈汉典这形象真是固定住了....似乎永远都挑不出来了 所谓成也康熙败也康熙 成也Monga败也Monga.....
充溢着對本土的愛,真讓人羨慕。陳漢典應該去寶萊塢喲
这么多黑陈汉典的,我就来个挺他,他也不容易啊。
台灣的小品電影都是輕鬆自然
我已经摆脱不了那些年了,只感觉是沈佳宜去剪了短发
故事太简单,而同时情感/情绪变化表现的又不够细腻,从编剧开始就太单薄了,所以也就无怪乎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