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亚当2019

    剧情片其它2019

    主演:Cindy Miranda  Rhen Escano  杰弗里·奎松  Raffy Tejada  鲁比·鲁伊斯  劳尔·莫里特  Jiad Arroyo  Phoebe Villamor  毛伊.泰勒  本博尔·罗科  

    导演:罗曼·佩雷斯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亚当2019 剧照 NO.1亚当2019 剧照 NO.2亚当2019 剧照 NO.3亚当2019 剧照 NO.4亚当2019 剧照 NO.5亚当2019 剧照 NO.6亚当2019 剧照 NO.13亚当2019 剧照 NO.14亚当2019 剧照 NO.15亚当2019 剧照 NO.16亚当2019 剧照 NO.17亚当2019 剧照 NO.18亚当2019 剧照 NO.19亚当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9

    详细剧情

      【骨血相融 永世不分】  在母亲离家后,少女艾伦与父亲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唯有好友玛丽安的相伴让她获取些许对外界的希冀,她心中渴望着自由。终有一日,为了躲避被父亲当作抵债品赠予他人为妻的命运,艾伦决定奋起反抗。与玛丽安联手杀死父亲后,二人携手相逃。  朝夕相处中,方知玛丽安早已对艾伦情根深种,同时也唤起了艾伦对“性”的渴望,最终二人渐生情愫,互许终生结为“夫妻”。  在一段甜蜜的日子之后,随着警察的追查,二人最终曝光,那些潜藏在黑暗最深处的秘密也逐渐浮现.....  菲律宾暗黑版“小姐”  令你欲罢不能

     长篇影评

     1 ) 真正的男人,总要学会放弃

    “当我们失去迈尔斯时,我伤透了心,

    我必须为他做点什么,我不想他被人遗忘,永远不想。”

    ——卡罗尔·谢尔比

    晚年的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

    晚年的谢尔比每每提到好友,

    这位昔日的美国赛车英雄,

    眼中总是充满了泪水。

    他口中提到的肯·迈尔斯,

    是卡罗尔一生的亲密挚友。

    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赛车设计师,

    更是那个年代全美最好的赛车手。

    也正是这个人,在当年的法国勒芒,

    让曾经在赛场上碌碌无为的福特,

    终结了5连贯霸主法拉利的连胜,

    成就了一段不朽的辉煌。

    肯·迈尔斯(1918-1966)

    然而这样一位给福特带来历史性转折的英雄人物。

    却因高层的“阴谋诡计”,最终与“大满贯”荣誉失之交臂。

    更遗憾的是,

    迈尔斯在这场失意比赛的两月后,

    却在一场测试中不幸身亡。

    当年迈尔斯的付出和妥协,让福特汽车名利双收。

    然而如今的汽车界大佬,恐怕早就忘了这位谦逊的功臣。

    然而作为搭档兼挚友的谢尔比,

    却永远无法忘记,

    那曾经站在身旁的《极速车王》

    《极速车王》的卡斯异常豪华,

    由马特达蒙饰演卡罗尔·谢尔比,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肯·迈尔斯。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两位挚友兼搭档,

    是如何帮助福特缔造传奇,

    后又被福特“摆了一道”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

    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黄金时期。

    财大气粗的福特汽车,

    虽然在美国本土拥有很高的销量,

    但保守的设计和营销,

    一直无法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这令福特高层很是苦恼。

    为了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福特高层决定剑走偏锋。

    将目光瞄到了遥远的亚平宁,

    在欧洲赛场上连战连胜的法拉利。

    而孤傲清高的法拉利,

    由于连年征战赛场,

    庞大的赤字已经让其濒临破产。

    福特方面立刻做出决策,

    派遣豪华的律师团队远赴意大利,

    决心用1800万美元收购法拉利。

    福特的目的在于,

    通过吞并法拉利的赛车车队,

    在各大赛场一骑绝尘后,

    间接来提升福特品牌的知名度。

    1963年,福特团队与恩佐·法拉利谈判合影 图片来源:虎嗅APP

    福特的小算盘虽打得啪啪响,

    但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

    也不是什么善茬。

    将比赛视为核心的法拉利,

    当看到收购合同中,

    “福特要完全掌控车队的条款”时

    “不行,这条我不能接受!”

    愤怒的恩佐用意大利语,

    问候了福特高层所有人的全家。

    其中当然也包括时任总裁福特二世,

    称他和他值得尊敬的父亲相比,简直差得太远。

    恩佐在合同内容左边用紫色墨水钢笔写下的“No, that‘s not OK”,原文为意大利语 图片来源:虎嗅APP

    恩佐的强硬态度,

    导致为此耗时9个多月,

    各项支出花费近百万美元的福特,

    以如此羞辱的结果告终。

    不仅如此,

    精明的法拉利利用和福特的接触,

    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为后来与菲亚特的收购谈判,攒足了筹码。

    恩佐·法拉利(左),亨利·福特二世(右)

    福特二世,气疯了。

    命令下属不惜一切代价,

    造一台赛车!

    一台比法拉利还要快的车!

    一台能在法国勒芒夺冠的车!

    这就是经典的福特GT40!

    4.2升V8发动机;低于1米的车身高度;

    子弹般流线的车身;可轻松突破320km/h的极速。

    然而临阵磨枪的GT40,

    虽然赶上了1964年的勒芒赛,

    但比赛结果惨不忍睹。

    带到法国的3辆车,起火的起火抛锚的抛锚,

    没有一辆全尸带回来。

    而对手法拉利,

    轻轻松松包揽前三名,

    再次羞辱了福特一把。

    法拉利车队包揽前三名,获5连冠

    而当时负责福特车队的领队,

    就是卡罗尔·谢尔比。

    在电影《极速车王》中,

    由于肯·迈尔斯个性太强,

    高层认为不符合福特的企业文化,

    去了法国也是给公司丢人。

    于是勒令谢尔比不允许迈尔斯随队参赛,

    从而间接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1964年,法国勒芒赛场上的福特GT40

    一次失利,让谢尔比拿到了谈判的筹码。

    不仅说服了福特二世继续砸钱,

    还拿到了车队的完全掌控权,

    肯·迈尔斯可以参赛了。

    整个团队再一次团结在一起,

    他们分析了上次失利的原因,对GT40做出了大量的改造,

    可以说最终的成品车,除了外形与之前差不多以外,

    “内脏”基本上都换了。

    而车队最核心的车手位置,

    当仁不让的也交给了迈尔斯。

    一举拿下几大赛事的冠军后,

    1966年的法国勒芒,

    “福特VS法拉利”的终极大战,即将开始。

    凭借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迈尔斯的驾驶经验。

    福特在赛程的后期,已超越法拉利稳居头名。

    而后法拉利的赛车,又因各种故障退赛,

    使得福特的胜利,变得更加唾手可得。

    然而这场比赛真正的敌人,

    不是法拉利而是自己人。

    当赛程过半时,

    苦苦追赶法拉利的福特带去的8辆车已报废4辆。

    畏首畏尾的福特高层,

    为了防止出现上一届所有赛车因故障全部退赛的窘境,

    反复干涉车队的战术计划。

    然而只有迈尔斯无视禁令,

    将赛车的潜力发挥极致,

    大幅缩小了与法拉利的差距,

    最后在他的带领下,福特重新占据了领先的位置。

    在此之后,当胜利迫在眉睫之时,

    高层中好大喜功者还提出了,

    让遥遥领先的迈尔斯减速,与之后的两辆福特并驾齐驱。

    齐头并进通过终点的景象,定会带来极高的知名度。

    车队对高层的命令非常反感,

    特别是谢尔比和迈尔斯。

    但当宝贵的个人荣誉记录,

    与被绑架的所谓的团队荣誉相冲突的时候,

    迈尔斯选择了后者。

    1966年,三辆GT40同时冲线

    看似坚决的挂挡减速,

    从迈尔斯的目光中,我们看出了他是那么的不甘。

    他不甘的不是什么破奖杯,而是无法将赛车发挥极致。

    只有当他坐在赛车中,

    反复突破自身和机械的双重极限。

    他才能深刻感受到活着的感觉,

    感受生命带来的感动。

    比赛结束了,虽然一同抵达终点。

    但迈尔斯却因为起跑线靠前,

    和高层的愚蠢决定,而错失冠军。

    迈尔斯没有因此愤怒,

    反而大方的恭喜夺冠者。

    这位被外界认为的大公无私者,

    为车队贡献了自己人生中最华彩的一刻。

    然而在他的身旁,没有高层的身影。

    因为他们在畅想鼓鼓的钱包,

    和即将的采访与头版头条,

    甚至庆功宴上的多汁牛排,

    都远比迈尔斯重要许多。

    而迈尔斯身边,

    谢尔比一直都在。

    “咱们走,明年去另一家车队,把我们的冠军赢回来!”

    然而,迈尔斯的生命,

    却没等来证明自己的那一刻。

    13年的《极速风流》,到19年这部《极速车王》。

    就看似简单的赛车电影,

    居然也能拍得如此精彩。

    真的很佩服,很佩服。

    《极速风流》剧照

    贝尔的表演太精彩了。

    虽然在卡司名单里位列次席,

    但演技完全碾压了达蒙。

    对极速近乎饥渴的追求,对自我近乎变态的苛刻。

    通过贝尔精彩的演绎,

    将肯·迈尔斯本身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作为美国电影,

    影片本身并没有“尊曹贬刘”

    本以为会被大书特书的福特,

    却刻画出了一副金玉其表,利益至上的面孔。

    而作为对手的法拉利,

    虽然比赛的结果最终失利,

    但眼光独到的恩佐·法拉利,一眼就看出了本质。

    福特的成功绝不归功于,坐直升机吃晚餐的福特二世。

    而是眼前这位对速度极致狂热的失意者

    肯·迈尔斯。

    恩佐简单的脱帽行礼,

    是对真正的胜利者表达敬意。

    而这份对梦想的珍视,对渴望速度的尊敬。

    才让法拉利这家汽车企业,一直昂首挺胸到现在,

    依旧是赛车行业的翘楚至尊。

    而福特在此之后,

    虽然依靠吃老本又拿了几个冠军。

    但没过多久就退出了赛事,踏踏实实继续卖车。

    一时的胜利,

    终究无法抵过累月的坚持。

    但一时的放弃,

    却让一个男人被永世铭记。

     2 ) 福特 VS 法拉利

    1963年,福特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谈判的,由福特收购法拉利赛车部门的交易由于过度苛刻的附加条款而以失败告终。被激怒的福特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很快,福特签下了来自于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威尔,并砸下了1000万美元,开始研发新车。但是,1964年的勒芒并没有为福特带来好消息,出征的三辆福特GT40全都因为悬挂断裂等各种故障而退赛。之后,不服气的亨利·福特二世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同时炒掉了约翰·威尔,将项目负责人换成了曾在1959年率领阿斯顿马丁车队击败过法拉利的知名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然而1965年参赛的三辆GT40却因为动力太强油耗过高导致没能完赛,福特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经过上一年的整修改装和调整之后,卡罗尔·谢尔比意识到好车与好车手都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他和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一起,同时参与了新车的重新设计和调试,并于1966年率领13台最新研发的福特GT40 Mark II再临勒芒。而这一年,法拉利派出的是3辆法拉利330 P3。由于GT40速度更快,而330质量更轻且省油,所以顺势造成了两台车势均力敌的局面。

    肯·迈尔斯

    在比赛的初始阶段,由于被下令不得过速危险驾驶,福特一直落于下风。但肯·迈尔斯无视了这项指令,不顾自身安全,长时间以超过7000转速的速度行驶,最终将GT40带进了比赛前三。等到比赛进行的第17个小时左右,由洛伦佐·班迪尼驾驶的330与由迈尔斯驾驶的GT40在直线赛道上齐头并进,两辆车到了比拼速度的时候。最终,法拉利330由于车手的持续推进导致引擎过热而败下阵来。至此,迈尔斯的福特一号GT40和布鲁斯·迈凯伦驾驶的福特二号GT40开始领跑比赛。

    法拉利330 P3

    福特GT40 Mark II

    等到最后时刻,比赛的领先者是三辆福特。但是其中一辆由罗尼·巴克纳姆驾驶的GT40相比于前两名落后了十二圈,而两辆领先的赛车,排在第一位的迈尔斯和第二位的迈凯伦处于同一圈。于是,福特的公关人员里奥·比比决定,为了展示福特的卓越地位,强调赢得比赛的是制造商,而不是车手,所以要求三辆赛车并排越过终点线。这项提议遭到了谢尔比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将会影响迈尔斯最后的成绩,他对于福特GT40所做出的贡献和他几小时前与法拉利进行的速度搏命都使他当之无愧获得冠军头衔。但迈尔斯最后还是同意减速,让三辆车同时冲线。

    最终,由于迈凯轮的福特二号在比赛开始时比迈尔斯的福特一号落后八米,在起跑时覆盖了更多的地面,导致迈尔斯在越过终点线时实际上已经落后于迈凯轮了,所以比赛的冠军从迈尔斯易主给了迈凯伦。但福特以包揽前三的极致优势获得了这场与法拉利的较量,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连续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四连冠。

    这部时长长达152分钟的电影以双主角的模式记录了福特的这场完胜,由马特·达蒙饰演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车手肯·迈尔斯。贝尔的橡皮人属性使他在增肥演完《副总统》中的迪克·切尼之后的7个月,减重约31.5公斤,成为了这个50年前的车神。与迪克·切尼这个善于隐藏情绪的阴谋家完全不同,肯·迈尔斯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直脾气怪人,贝尔又一次奉献了完全沉浸于角色中的表演,将迈尔斯对福特和对赛车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出来。两年中这两个角色之间巨大的差距显然也体现出贝尔又叒叕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潜力。可惜今年的神作演技实在是太多,奥斯卡欠贝尔的小金人大概又得再拖一年了…

    本片剧情将亲情和友情上的情感渲染穿插在激动人心的赛车赛事之间,并未使感情戏喧宾夺主的同时也为影片增加了与观众的共鸣点。它并不需要像《速度与激情》系列那样用无数的快速剪辑和动作特效来强调肾上腺素激增的感觉,只需要将本就非常振奋的事实赋予画面和完美的配乐就足够了。

    更多精彩影评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梦境电影”

     3 ) 《极速车王》不止赛车那么简单

    竞技类电影的最大看点,通常在于“竞技”。

    但《极速车王》不同。

    诚然,这部电影出色地完成了“赛场”部分的呈现。

    前后三场赛事,每一场都有不同的设计。

    特别是在声音方面,它没有一味追求酷炫,而是旨在营造一种逼真的临场体验。

    人群的欢呼,引擎的轰鸣,车辆飞驰时的啸叫,以及渐次掠过耳边的风声……

    所有的声音都经过精准的设计和组合,最终形成完美的混响。

    也难怪这部电影能同时拿到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

    但另一方面,《极速车王》并没有想靠“激烈的赛车场面”躺赢。

    它的野心更大。

    它想重述一段传奇,并绕到传奇的背后,去展现时代风貌、人情冷暖。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但凡对赛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段往事。

    那是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福特车队最终战胜称霸多年的法拉利车队,创造了奇迹。

    而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影片的两位主角: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和疯狂赛车手肯·迈尔斯

    这两个人与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他们都有严重的缺陷。

    谢尔比的缺陷在于身体。

    他原本是个出色的赛车手,是此前唯一在勒芒赛事中夺冠的美国人,却因为患上严重的心脏病,远离了赛场。

    此后他做起了卖车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心中的赛车之火并未熄灭。

    迈尔斯的缺陷在于性格。

    毫无疑问,他是个罕见的赛车天才。

    但他性格孤傲、偏执,不善与人合作,以至于没有车队愿意接纳他。

    于是他只好独自经营一家修车铺,和妻儿勉强度日。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两个人最终扳倒了巨人“法拉利”。

    这是个结局早已注定的故事,但又让人难以置信。

    于是你会怀着极大的兴趣甚至质疑,去见证它到底如何发生。

    既然是比赛,对手就尤为关键。

    那么谢尔比和迈尔斯面临的最大对手是谁呢?

    法拉利?

    确实,此前的法拉利已经蝉联了5年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同场竞技的车手?所剩无几的时间?

    没错,这些都是难缠的对手。

    但实际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车队的东家——福特公司。

    这也是影片非常有趣的一点。

    它让我们看到在通往传奇的路上,真正的绊脚石往往不来自外部敌人,而来自内部队友。

    具体到影片中,就是福特公司的副总裁利奥·贝贝。

    此人身居高职,被亨利·福特二世任命为车队的直接管理者。

    可是他却不干正事儿,成天只想着排除异己,巩固权力

    他看不惯迈尔斯的散漫作风,于是不顾他出众的能力,罢免了他的参赛资格。

    他胡乱指挥,把“外行领导内行”的种种弊病通通显露出来。

    他还贪功诿过,见车队成绩不好,立马甩锅;但凡车队有点成绩,就一脸胸有成竹,在媒体面前夸夸其谈。

    他像极了一个傲慢的官员。

    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就可以欺上瞒下,肆意妄为。

    何以至此?

    绝非他一人能够做到。

    实际背后是整个福特公司陷入了一种官僚作风的积习里,积重难返。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谢尔比第一次去福特公司,见到一个红色的文件夹经历了无数人之手,才最终到达了福特二世的手中。

    这一漫长的信息链条,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损耗殆尽的原因。

    谢尔比和迈尔斯要做的,就是带领这样一个衰朽的巨人完成轻巧的转身。

    这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股力量暗中阻挠。

    这股力量更为强大,它不止来自某人、某个组织,而是来自一个奔涌向前的时代。

    什么时代?

    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

    请留意影片讲述的年代——上世纪六十年代。

    那正是二战后,婴儿潮一代成长为消费主力的年代。

    他们新潮、反叛、有强烈的购买欲,于是新一波的消费主义开始盛行。

    这一波什么特点?

    品牌至上。

    说白了,人们买东西,买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借由品牌获得一种身份象征。

    这也就意味着,哪个商家能创造出年轻人追捧的品牌,就能迅速占领市场。

    而《极速车王》的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福特身为一家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快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词。

    于是他们寻求转变,不惜花重金打造车队赢下比赛,从而把“胜利”、“激情”、“速度”这些美好的字眼儿也贴在福特的车身上。

    这才是福特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真正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极速车王》在讲什么?

    它实际在讲:当消费主义浪潮来临时,所有人是如何被裹挟其中的。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福特公司。

    他们急匆匆地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中,渴望着逐浪前行,经久不衰。

    进而不可避免地,谢尔比和迈尔斯也被牵扯进来。

    他们原本只是单纯的赛车手,加入福特只是为了追求速度,追求卓越。

    可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他们与福特看似有一致的目标,实际却身在完全不同的赛道。

    一方为了赛车,一方却是为了卖车。

    两者从起点就已经天差地别。

    于是,才有了影片最后戏剧性的一幕。

    出于品牌宣传的考虑,又是利奥·贝贝站了出来,建议让三辆福特赛车一起冲过终点,好留下极富传播力的照片。

    这也就意味着,领先一圈的迈尔斯要放弃对速度的追求,自行减速,等待身后的队友。

    迈尔斯会这么做吗?

    看了迈尔斯的最终选择,相信很多人会觉得,他屈从于公司的安排,失掉了自己的坚持。

    但我并不这么看。

    迈尔斯的选择,实际和公司的决定毫无关系。

    他是为了谢尔比才这么做的。

    我们知道在所有双男主的电影中,人物的弧光实际都是纠缠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他们最终都会通过对方来补全自己,成就自我。

    正如在《极速车王》中,谢尔比从迈尔斯身上学到了“强硬”。

    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敢于向他人说“不”。

    迈尔斯则从谢尔比身上学到了“合作”的精神。

    于是在冲向终点的时候,他突然看向后视镜,只见那里空无一人。

    他突然感到一阵孤独,于是才放慢速度,等待队友在后视镜中出现。

    这是全片极富“象征意味”的一幕。

    要知道,“后视镜”对于赛车手意味着什么?

    那原本是只见对手,不见队友的地方。

    可是在那一刻,迈尔斯却在其中期待着队友的出现。

    这意味着他的眼中不再只有争斗,也有了合作和分享的愉悦。

    当然,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站在更远处的谢尔比。

    从前,都是谢尔比为他赌上自己的公司和前途。

    这一次,他终于要为谢尔比做一件事了。

    因此他的选择并不是妥协,而是对友情的回望。

    影片最后,很令人感到气愤的是,迈尔斯因为等待而丢掉了冠军。

    但是他真的输了吗?

    并没有。

    你看,正在二楼观战的恩佐·法拉利向他投来敬佩的眼神并脱帽致意。

    那一刻,你就明白了。

    其实胜利的,不是福特,而是三个看似失败了的家伙。

    他们是谢尔比、迈尔斯,还有恩佐·法拉利。

    因为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法拉利一直倡导的理念,那就是对于速度的追求与对于赛车本身的精雕细琢。

    而谢尔比和迈尔斯虽然身在福特,但他们正是继承了这一源自法拉利的理念,才得以最终超越法拉利,赢得今日的胜利。

    所以你说,谁输谁赢呢?

    在福特二世忙着和冠军合影时,谢尔比和迈尔斯已经走远了。

    迈尔斯说:“我觉得车子还能更快,底盘还能更轻。”

    谢尔比说:“那我们还在这儿干什么?等明年换个车队,把冠军赢回来。”

    那一刻,夕阳正好。

    所有的人群都涌向领奖台,只有他们两个人逆流而上。

    这就是《极速车王》的故事。

    它不止赛车那么简单,而是在讲述一种不为时代妥协的无畏,和一种对于极致、对于卓越的不懈渴求。

     4 )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mp.weixin.qq.com/s/y9Lubbl6tM9xGC3dydzSWw 欢迎关注“豆瓣阅读”,了解更多豆瓣阅读精品与热门电影~

    1966年,福特在勒芒大奖赛上史无前例地击败法拉利,包揽了1、2、3名,创造了美国赛车的奇迹。《极速车王》既是献给1966年传奇的勒芒赛道战役的深情回顾,也是围绕着2020年的奥斯卡奖的命题作文——只看海报以及前期剧照的质感,以及卡司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就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这“好看”,硬件上说源自戏剧冲突十足的选题——片名直译为《福特大战法拉利》(乍一听,这像是拖拉机大战F1),软件上源自登场角色——也是一群赛车与汽车工业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十分叛逆。这种“叛逆”带来的荷尔蒙,不亚于赛车本身,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英雄主义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酷的人,可以有多不听话?

    并列男一号Shelby,叛逆的是自己的出身阶层。Matt Damon饰演的Carroll Hall Shelby,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赛车设计师之一,出生在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从小就对汽车有热情,事业基础源于二战期间学会了开飞机。战后,他做过翻斗车生意,赔了;开过养鸡场,遇上鸡瘟,两万只鸡都死了。

    Shelby的正经事业,是每天忙完养鸡场后,穿着工装去开赛车,养鸡场的蓝白条纹,后来成为了他的赛车事业重要标志。他加入了阿斯顿马丁车队,跑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耐力赛,被称为4小时冲刺、20小时等死,总是有车手去世——严重如1955年的勒芒惨剧,赛车碰撞后的碎片飞入了观众席,导致车手本人和83名观众当场身亡,工作人员把尸体运走后,宣布比赛继续进行。

    不过,因为心脏原因不得不退下赛道后,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跑车。他开了一家公司,助理是女朋友,广告照片是在一家由旧厕所改装过来的暗室里冲洗的,雇员都是没上过大学、热爱赛车、充满“街头智慧”的实干派,就这样做出来了无比“高大上”的美国国宝级跑车Cobra。他们与福特的得意合作,就是《极速车王》中抢占大量戏份的GT40。它的零部件是横穿整个欧洲采购得来的,美国根本买不到;它的发动机,则来自福特本部的高精尖实验室;甚至,工程师们为它用上了此前从未在赛车设计中使用过的设备——计算机。当时美国赛车远不如欧洲发达,但GT40统治了勒芒赛道,它不仅是美国跑车的骄傲,甚至可说是美国梦的化身。

    历史上,福特的高管Lee Iaccoca回忆说,他第一次与Shelby谈合作时,觉得他像个风流倜傥的衣冠禽兽——当时,Shelby假装自己富得像石油大亨。后来Iaccoca才知道,Shelby为了Cobra,已经资金很困难了。

    这位Lee Iaccoca,则是一位叛逆的职业经理人。电影中,他始终在以微妙的方式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体育精神——同时对福特二世、及保守派经理人的决策流露出厌恶,是个典型的“开明官僚”。历史上,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商业偶像,出身平凡,读过普林斯顿,从管培生一路做到福特副总裁;这之后,他又为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为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

    但他的叛逆离赛车太远了。若论真正的叛逆,要数整个家族都为了赛车肝脑涂地的恩佐·法拉利。恩佐从不认为自己是工业家,永远自称“建造者”。破产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恰如影片拍摄,他已经决定,只要能把持对赛队的控制权,他就会把给法拉利卖给大公司,哪怕是福特这样毫无赛车基因的美国公司。片中那场恩佐拂袖而去、并辱骂福特二世的谈判,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一模一样。

    甚至死亡都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法拉利曾数次向Shelby抛来过橄榄枝,Shelby拒绝的原因是,他总觉得加入法拉利就是与恶魔签订契约:那个年代,他目睹了多名好友开着法拉利在赛道上丧命,她的车身是由赛车手的鲜血染红的。恩佐的长子Dino也是一名天才赛车设计师,24岁时死于肾衰竭,这场死亡让恩佐害怕目睹赛道上的死亡,从此不愿亲临比赛现场;但Dino设计的跑车,又支撑着恩佐继续赛车事业。

    但恩佐如果在现场,定会像《极速车王》中展现的那样,于68岁高龄时看完全部勒芒24小时拉力赛,并在福特的车手把法拉利打得落花流水后,向那位值得尊敬的英雄脱帽致敬——而比他年轻几十岁的福特二世,不仅在历史上就确实早早坐私人直升机离开了现场,也拿赛车手当零部件看待。

    (恩佐·法拉利,赛车之王)

    比法拉利更叛逆的,唯有《极速车王》的主角Ken Miles,一个暴躁的二战退伍兵,一直没钱,一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他也没有成为上述三人那样的成功人士——为了福特品牌的“荣誉”,他在勒芒大奖赛遥遥领先第二名4分钟后被迫让车,以成全“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光辉”伟业。否则,他会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同一年赢得Sebring(赛百灵)、Daytona 500(德通纳500)和Le Mans(勒芒)三项比赛的车手,这项成就至今还没有人实现。勒芒大赛结束两个月后,Ken Miles死于GT40的试车事故,他的离去,让象征美国梦的GT40,沾满了血污。

    (二)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这几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叛逆”,也就是“不服从”。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是由“不服从”者推动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让人们不再服从于神明、皇帝、教皇,转而服从人类的理性。当代商业社会,需要服从的对象其实是变成了“大型公司”,这种“服从”不再是源自动辄鞭打的强制,而是内化到了社会的运行准则中。

    像福特这样的流水线发明者、为美国二战生产大量飞机坦克的巨无霸级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企业”权威。“企业”的伦理,鼓励着人们做更多项目、赚更多钱,如何实现呢?其实是要服从上级,服从“大局”……于是电影中的“不服从”,往往指向让观众倍感压抑的生活本身。在《极速车王》中,便是反派Bebee拒绝让Ken Miles参与勒芒比赛时的说辞:你必须有团队精神!

    “英雄”一词,Hero,在英文里,也有“主角”的意思。经典的电影主角,总能勇敢地去Push自己对抗那些大多数人想对抗而不敢对抗、力量又非常强大的“邪恶”之事——可以说,叛逆之所以性感,是因为释放了人们不敢去做的那些念想,所以电影总是在讲述盟军士兵怒击法西斯、洛城特警拒不执行上级命令、哈利波特违反校规,以及本片中Ken Miles直言不讳地批评福特高管伪善、制度官僚……他们代表观众去“出头”,去打倒压在广大观众头上的“高山”,追求公平与正义。

    不过,“不服从”,当然不是反抗一切。有所不服从,就势必有所服从。在《极速车王》的情境中,男主Ken Miles,一直服从自己的人生追求与道德观,这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能在其他人拼命为不认同的事情鼓掌时,甩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这台车就是垃圾。”他只爱更快更强的赛车,官僚别想让他停止说实话。他的好搭档Shelby亦是如此,这被《极速车王》的重头戏——Shelby的激情演讲点题:

    不过,当眼眶湿润的Ken Miles以为Shelby说的是他时,Shelby忽然话锋一转,吹捧起了为他投资的大老板: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资本(与官僚),小团队有小团队的天赋(与缺钱)。Ken Miles很难靠自己闯出一片天,Shelby才是真正联动(官僚)大资本与(天才)小团队向前的人,一个懂赛车、也能低头的领袖,也是一个多少辜负了Ken Miles的朋友。我们该做哪种人?是坚定地不服从自己不认可的事情,只追求心中所爱?还是大局为重、息事宁人?抑或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极速车王》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它只是促进了不同类的人,对其他类型的人的理解;甚至可以说,观众喜欢哪个角色,就几乎代表了观众所持的世界观。

    不过,考虑到贯穿其中的(纵使惆怅的)英雄主义气息,与代表着人类探索精神的赛车题材,我更倾向于觉得,在2020年这个创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难、大企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大、人类不再上月球、阶层比六十年代更固化、最好的头脑纷纷去做广告推荐算法的年代,《极速车王》是在鼓励观众:哪怕你仍会觉得自己无法违抗上级、说出实话,但坚持叛逆、坚持自己、去拼尽全力面向未来,着实是再酷不过的事情。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愿世界能给叛逆者更多的尊重与空间。

     5 ) 丫不是亨利福特,丫就是一孙子

    影院终于复工了。有了看电影的地方,看什么又成了新问题。看老片固然也是一种乐趣,但是肯定有不少观众不甘心只看老片。至于新片,一时间又实在没有太多够分量的。以传统的中庸思想为指导,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去看一部不老不新、既老且新的片,比如这部《极速车王》。

    说这片子老,是因为它本属奥斯卡颁奖季,还拿下了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技术奖项;说这片子新,则是因为这次上映确实是它在国内的首映。好饭不怕晚,何况这碗饭上得也不算特别晚。同样是双男主、中文片名同样有“极速”字样的《极速风流》,当初可是隔了两年多才跟国内观众见面的。

    有《极速风流》珠玉在前,类似的题材是没什么人轻易敢碰的。《极速车王》这个项目之所以这么迎难而上,敢同泽莫争高下、不向雷神让寸分,关键在于主创团队找到了“赛车双雄”这个模式的不一样切入点。本片中的双雄不是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少了赛场上的针锋相对,不代表本片的双雄冲突就一定得弱化。赛场之下,两人充满了激情互动,比如在草坪上翻滚摔♂跤,还有大晚上偷摸儿地背着老婆出去搞事情。最过分的还是他俩一黑一白那两顶牛仔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本片主演之一克里斯蒂安贝尔在《黑暗骑士》中的劲敌小丑扮演者希斯莱杰的另一部代表作。被裱起来的扳手也有挂在衣柜门上的两件套衬衣内味儿了。

    《极速车王》是一部体育竞技题材的影片,但是涉及的主要运动类型是赛车而不是摔♂跤,所以纵然两位男主摔♂跤的场面再怎么吸引眼球,也只是起到点缀作用而已。影片的可看性在更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赛车场面的呈现。极力还原当年车型引擎轰鸣声的音效,使得安坐于影院中的观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收获类似置身围场的体验。在视觉方面,片中的赛车主视角镜头大多较低机位呈现,这显然是考虑到赛车底盘较低的特点。观众的眼珠仿佛“贴”在车轮旁,跟随赛车一起在赛道上飞驰。这种较低机位还带来一种“低空俯冲”的紧张刺激感,配合逼真的音效与适时响起的激昂配乐,带动观众的心跳速度随着影片主角赛车转速提升。

    《极速车王》叙事的两大重点一个在赛场,一个则在职场。前者是以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肯迈尔斯为主,后者则是以马特达蒙饰演的卡罗尔谢尔比为主。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是顶尖赛车手,但是在《极速车王》的故事中,谢尔比已经退役转做赛车的研发与销售,换句话说,他从赛车手转变成了生意人。本片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是“福特大战法拉利”,负责跟福特这个金主爸爸打交道的自然是生意人谢尔比。远离赛道的谢尔比,开发出了新技能,在处理职场关系方面表现之老练,简直有点职场PUA的感觉了。无论是对大老板福特,还是对于替他出赛的迈尔斯,他都是连哄带吓,软硬兼施,既不会一味逢迎,也不会一刚到底,正是因为进退得当,他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关系所能带来的资源,促成工作目标顺利实现。这种在职场上若即若离又游刃有余的“渣男光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谢尔比工作之余的人生经验。真实历史中的谢尔比一生在婚姻关系中“七进七出”,但或许是为了避免与《极速风流》撞梗,所以他的风流韵事在片中半点也没有提及。当然,避开谢尔比的真实感情历程,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不妨碍上述“牛仔帽+扳手+摔♂跤”的组合拳,方便广大观众对两位男主的关系展开合理联想。

    体育竞技的本质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人们热衷于观看体育比赛,就是希望看到人类的力量与速度之美能够在一种规则更明确、破坏更可控的前提下被尽可能地激发。体育竞技题材的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并且由于按照类型片叙事节奏对影像素材进行组接和呈现,因此观看门槛更低、受众更广。《极速车王》的主角们就是这样一群在和平年代参与“战争”的“战士”,赛场就是他们的“战场”。不过与他们的后辈们不同,这群战士们在自己的前半生里,还都曾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士。影片两位主角迈尔斯和谢尔比都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军,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流过血和汗。甚至片中形象不甚光彩的大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也有过二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的经历。

    对于那一代人来说,二战就是他们身为一个男人的成人礼。战后,他们继续带着打赢战争的那份骄傲回到各自不同的岗位去为这个他们亲手打下来的自由世界增添光彩。原来造坦克飞机的人,现在去造赛车;原来开坦克飞机的人,现在去开赛车。大家各司其职,这世界本该因他们的协作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高效。可惜,出钱的人与出力的人在这个世界里的话语权是不一样的。看台上掌握巨量资源的上位者一拍脑袋做出的任性决定,就可能让下面赛场上拼命搏杀的战士一番努力付诸东流。反倒是被他们美国人及其盟友征服的前轴心国的国民,还有些人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并能对哪怕是对立阵营中与自己拥有同样的热爱并且具备才能的人表达善意和敬意。“福特大战法拉利”这个英文片名看似是说两家制造的赛车在赛场上的比拼,实则是指两家企业的话事人人格魅力的高下判别。

    和平年代里,人们不再进行直接的互相杀戮(至少不再是大规模的),而是用隐晦缓慢的方式去驱使别人卖命。运动员总免不了要受伤病困扰,有时一个意外甚至可能瞬间夺去他们的生命。演员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敬业的演员要在生理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外形条件去匹配角色,心理上也要不断地打碎重组自己的人格去把自己变成饰演的角色。《极速车王》借主角之口说出,当你达到7000RPM时,一切变得模糊,车子变得轻如无物,仿佛只有自己的身体在时空中穿梭……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境界,我相信真正热爱赛车运动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这种境界。类似地,其他领域的竞技者、表演者或许抱着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也会对那些健康的损耗、灵魂的损耗甘之如饴,只为追求自身技艺达到极致。而作为看客的我们,如果自认为花了钱就天经地义地成为了看耍猴的大爷,可以不必抱着敬意去欣赏,那就不但是在轻贱献艺者,也是在轻贱自己,任由自己堕落为一个被消费主义异化的巨婴。钱能买来行活儿,买不来灵光一闪、买不来奋力一搏、买不来会心一击。如果你有幸看到了那些需要消耗生命与灵魂才能达成的极致表现,那绝不是因为你花钱了,而是因为那些竞技者与表演者本身就有那份追求,实现的瞬间碰巧被你看到了而已,或者说顺便把那精彩一幕施舍给你了而已。

    这次贝尔又瘦回接近《机械师》时期的体型,而他在《极速车王》中扮演的迈尔斯除了是赛车手以外,确实也是个机械师。正是因为驾驶着自己亲手设计改造的赛车,才能在赛场上真的人车合一、物我两忘。《极速车王》之前,贝尔的上一部作品是《切尼传》,他扮演体型偏胖的美国前副总统切尼。从切尼到迈尔斯,体型的巨大跨度,再次展现出贝尔的“橡皮人”超能力。不过正如我上面提到的,这种自我折腾的毅力,如果是演员为了艺术追求做出的自愿选择,当然无可厚非,但是需要特别警惕这种榜样遭到滥用,成为道德绑架其他演员的一件工具,进而加剧资本对演员的剥削。我始终坚定地认为,能用物质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的,只要能保证效果,那就优先借助外力,尽可能让劳动者多获得一些保障,让资本方把该尽的责任尽到位、把钱花到位。我看那《极速车王》中福特汽车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就是一个孕育着技术无限可能的地方。那座城市的汽车产业现在已经不太行了,未来却可以考虑在仿生人产业搏一搏,说不定能把影视行业的工作者们从高风险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6 ) 聊聊真实的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

    “魔鬼筋肉人”克里斯蒂安·贝尔刚刚才为出演《副总统》而增重,拍完电影又减肥去拍了《极速车王》,太敬业了。

    贝尔长期为了拍戏增重、减肥,外国网友甚至写了一条洋葱新闻调侃贝尔:贝尔为出演《沙丘》中的沙虫增重41万斤。

    《极速车王》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相信看完电影的观众都会为这个故事感到相当震惊,会好奇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编的。

    其实这些看起来有点“假”的故事并非杜撰,电影中很多事情都真的发生过。

    历史上真的发生了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事,但他遭到了拒绝,并且被恩佐·法拉利羞辱,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组建自己的车队参加勒芒比赛。

    1966年的勒芒,福特真的包揽了前三名。

    原本肯·迈尔斯都赢定了,福特高层却做了一件很卑鄙的事:要求他放慢速度和另外两名赛车手同时到达终点线。

    肯照做了,然而勒芒却宣布冠军是迈凯伦。

    这件丑闻轰动了整个赛车界,一度成为赛车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我查了一下,1966年勒芒冠军是迈凯伦和Chris Amon。

    三个人同时到达终点线,另外两个都是冠军,唯独肯不是,真的太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迈凯伦全名布鲁斯·迈凯伦,他正是超跑品牌迈凯伦的创始人。

    如果不是福特高层的无理要求,肯将是史上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

    “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是什么概念呢?

    这一殊荣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任何人达成,可想而知它有多难实现。

    肯原本是最接近这一殊荣的人,可惜因为个人恩怨和官僚主义没能实现。

    勒芒比赛结束2个月后,肯就在测试赛车的过程中遇难,也许第二年、第三年他有机会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荣誉,但他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离开了人世,太遗憾了。

    他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之外,也是一名优秀的赛车设计师,许多赛车手都驾驶他设计的赛车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比赛的冠军赛车都是他和谢尔比设计的福特GT40。

    迈凯伦参加了1965年勒芒,但是连名次都没有。为什么他能成为1966年勒芒冠军,除了该感谢肯放慢了速度,也该感谢肯和谢尔比将赛车改造得更加完美。

    《极速车王》并没有为了增强戏剧性而过度夸大肯的经历,影片的真实度还是很高的,将1966年震惊赛车界的丑闻进行了高度还原。

    谢尔比也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经历的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肯。

    他7岁就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大半个童年都在床上度过。

    他长大后却成了专业赛车手,赢取了F1、勒芒等大赛的各项大奖,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记录。

    由于他有心脏病,所以参加比赛的时候把药压在舌头下来缓解胸痛。

    1959年,他因为身体问题告别了赛车手,退居幕后做了汽车设计师和赛车设计师,为汽车行业和赛车行业做出大量贡献,比如他设计的福特GT40赢得了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甚至在1966年勒芒包揽了前三名。

    电影中勒芒比赛之前肯和谢尔比的对话让人很感动。

    肯:你怎么还没睡觉?

    谢尔比:我又不用开车。

    肯:那太可惜了。

    谢尔比:如果我也要开车的话我们就不能组成这么棒的车队了。

    赛车手固然重要,团队同样很重要。

    肯和谢尔比是个王牌组合,缺了谁都不行。

    1961年,谢尔比写信给英国CA“给我一个车身,我给他安上福特的引擎”,又写信给美国福特“给我一台引擎,我可以把它按在AC的车身上”,就这样空手套白狼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Cobra。

    1990年,67岁的谢尔比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还去借了一个肾脏,还没有完全适应器官就去参加了人生最后一场比赛,还差点打破Viper(道奇蝰蛇)的圈速记录。

    电影中谢尔比的经历显然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很小一部分,真希望马特·达蒙能去拍一部谢尔比的传记片。

    接下来我们聊聊电影。

    肯和谢尔比都是赛车界的传奇人物,不过影片的主题并不是宣扬他们多么多么厉害。

    也许你一看到开头就会猜这又是那种千篇一律的主角成功夺冠的电影,但恰恰相反,他们输掉了1966年的勒芒。

    打败他们的是比他们更优秀的赛车手吗?

    不是,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

    谢尔比多次强调,赢得冠军不只是砸钱那么简单,你不能靠官僚系统来赢得比赛,正如区区一份文件都要经过20多个人才能到亨利·福特的手中。

    肯和利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利奥说了他的身份是福特副总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结他、讨好他,然而肯非但不这么做,反而直言不讳地说出这辆车的缺点,还给了利奥改进的建议。

    利奥是福特公司的二把手,他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和其它人一样对他拍马屁,让他感到很不爽。

    恰好肯又是代表福特参赛的赛车手,这让利奥找到了报复他的机会。

    也许刚开始利奥并不是非要置肯于死地,他只是想让肯和其它人一样对他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是肯天生就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不愿意圆滑处世,他只想遵循内心。

    利奥眼看肯并不服软,他不能用赛车战胜肯,所以一定要用地位和权力打倒肯。

    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利奥身为福特副总裁他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所以他各种公报私仇,各种刁难肯,太狠了。

    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

    也许赛车领域离我们很遥远,但肯和利奥之间的故事一定让你感同身受。

    即便你不是赛车手,你也一定体会过公司里“你不谦卑低头,上级就要敲打你”的腐败文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最后只能选择隐忍。而我们越隐忍,上级就越耀武扬威,越想试一试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从而恶性循环。

    恩佐·法拉利拒绝被福特收购,是因为他不认可福特公司那种要求赛车手服从命令的理念。

    利奥不敢承认福特公司的理念不对,也不敢和亨利·福特对着干,他只会说亨利·福特想听的话,所以说恩佐·法拉利耍了他们,说他根本没打算把公司卖给他们。

    正如肯所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讨好自己的上级。他们虽然讨厌自己的行为,但他们更讨厌、更恨像你这样的人,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因为你与众不同。

    当初肯提出福特野马的缺陷,然而利奥只想听好话,对于人们的批评他根本听不进去,这和亨利·福特听不进去恩佐·法拉利的话是一样的。

    利奥对亨利·福特毕恭毕敬,也要求别人也这么对他。

    但是肯不这么对他,所以利奥就要给他穿小鞋。

    1965年勒芒,利奥随便找了个理由剥夺了肯参赛的资格。

    结果就是福特惨败,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奥还是不允许肯参加勒芒,迫使谢尔比以他的公司为赌注换取让肯参赛的机会。

    如果肯在Daytona夺冠,福特就允许他参加勒芒;

    如果肯没能在Daytona夺冠,谢尔比就把公司送给福特。

    Daytona比赛过程中,利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车手的选定、速度、战略的规划,甚至连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是我们决定。

    这就说明福特根本不适合赛车,他们只想着怎么控制赛车手,怎么让赛车手服从命令,这和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到底你是赛车手还是肯是赛车手?

    典型的一群业余人士去指挥专业人士。

    他们要求肯不能超过6000转,这个规定严重限制了肯的发挥。

    幸亏谢尔比违背了命令,允许肯踩到7000转,才让肯夺得了冠军。

    勒芒比赛时利奥再次这么做。

    肯破了圈速记录,所有人都很高兴,包括亨利·福特,唯独利奥表现得很失落。

    甚至说:肯不能把车开得那么快,这不在计划之中。

    眼看肯即将夺得冠军,利奥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让他再也不能参加SCCA和FIA比赛。

    最阴险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辆汽车同时到达终点线,冠军将会属于迈凯伦,所以他用“团队精神”“福特三兄弟”之类的话欺骗谢尔比和肯。

    很多导演拍电影喜欢把主角这边拍得伟光正,把对手拍得阴险狡诈、卑鄙无耻,通过贬低对手来捧高自己。

    而《极速车王》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层自私、虚伪、世故。

    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

    为什么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遭到拒绝?真的是因为菲亚特出的钱更多吗?

    其实恩佐·法拉利本来都要同意被福特收购了,但是恩佐·法拉利发现他的理念和福特不合。

    他问福特员工艾柯卡:如果我想参加比赛,但是福特不同意,那么该听谁的?

    艾柯卡说,那么福特不会同意他参加比赛。

    正是这种理念让准备签字的恩佐·法拉利反悔了。

    恩佐·法拉利想被真正热爱赛车的公司收购,但是福特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他们要的不是肯这样的赛车手,而是听话的赛车手,这和体育精神是相违背的。

    事实证明恩佐·法拉利并不是小题大做,他提的问题和艾柯卡的回答,在电影中频频出现。

    肯明明是很优秀的赛车手,利奥却至始至终都和他过意不去。

    肯和谢尔比遭到亨利·福特、利奥的百般阻挠,最终发生了轰动赛车界的巨大丑闻。

    恩佐·法拉利自己就是赛车手,所以他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

    而亨利·福特就是一个商人,谢尔比带他飙车直接就被吓哭了。他和利奥都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用肯的话来说就是“卖车的就是卖车的”。

    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

    而49岁的亨利·福特(只比肯大1岁)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才回来。

    种种细节都表明恩佐·法拉利才是真正尊重赛车,亨利·福特和利奥只是商人罢了。

    法拉利才是追求完美,福特只是卖车的。

    电影的片名叫《福特VS法拉利》,虽然最后福特的赛车手战胜了法拉利的赛车手,但是福特精神真的战胜了法拉利精神吗?

    利奥并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他只知道他是副总裁,所有人都应该跪舔他,否则他就要整你。

    他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升迁,丝毫不关心赛车手、设计师的辛苦付出。

    他和肯有个人恩怨,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欺骗肯。

    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

    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以前的运动、体育题材的电影总是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局是主角夺冠了,所以近几年这类电影逐渐开始不强调夺冠了,很多电影最后主角都没能夺冠。

    主角没能夺冠确实不够完美,但这种不完美恰恰让影片更加真实。

    影片传达的价值观也很正确: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

    正如比赛结束后,谢尔比说:我根本就不应该跟你说减速的事。

    肯却说:你承诺给我的是参赛的机会,不是胜利的机会。

    当然,“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的前提是你已经尽力了。

    如果你尽力而为,即便没能夺冠也虽败犹荣。

    但是如果你因为没有尽力而错失冠军就很遗憾了。

    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你保留实力的理由,因为人们从来不会记住第二名的名字。

    任何一场比赛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也许这就是最后一场比赛了。

    1960~1964年的5届勒芒比赛,法拉利拿了4次冠军。恩佐·法拉利花光了所有的钱来追求完美,最终宣告破产。

    恩佐·法拉利并不在乎金钱,而亨利·福特和利奥为了面子、金钱、私心不惜违背体育精神。

    假如肯和谢尔比的老板不是亨利·福特,而是恩佐·法拉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短评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12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

    15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18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23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2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2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29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力荐
  •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41分钟前
  • Metronome
  • 推荐
  •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43分钟前
  • 杨昊
  • 力荐
  •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51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54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58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1小时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