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出来爱,难免会遭遇damage
2007-10-18
Jeremy Irons. Juliette Binoche.
Damage.
我原本计划好认认真真的看一部片子,然后用心的写出影评。可是在看完片子之后,我首先要写的,是一些不相关的事。
我还是记得高三的某个周日下午,天光已近黄昏,斜阳的微黄光辉将昌化路上逼仄拥挤的楼房拉成纵纵横横的立体方块,随着校车的摇晃岌岌可危。窗外的衣杆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大小衣物,被日光和阴影渲染的斑驳。上海的繁华背后,如此不堪承受的真相。当时我心里在想,将来,我定是不要这样生活的,我忍受不了这样的苦。六小姐就坐在身边,用一贯的轻柔却动人的声音不紧不慢的向我讲述着她看过的一部片子。她是个很好的描述者。那时,我尚未认识Juliette Binoche,也不曾记得那个在洛丽塔里出现过的男人的脸,可心里却描绘出一幅同电影几乎毫发不差的景象。那时我们在lulu的推荐下认识寡廉鲜耻的油头小光棍,亦会在周五放学后去他和同伴的店里淘碟。就是在那里,我记住了六小姐欣喜又略带惊诧的表情,“哎,这就是我要找的那张碟呀。”我亦因此记住了那张红色 封面的碟片的名字,Damage。隔周之后,我又记住了它的情节。
说来奇怪,六小姐同我讲过许多东西,剧本,或者电影,但我通通都是只记住了开头和中间,唯独把所有的结局忘的干净,像是一张纸缺了个角,完全的空白。我的记忆系统匪夷所思的让人无法理解。就像今天,我看完了这部片子,却记不起那男人的名字,或许是并未在影片中出现,也或许是我根本没有注意到。我很容易记住一些事,记得刻骨,也很容易忘记一些事,忘的干脆。
我慢慢的看清楚一些人、一些事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无法磨灭的印记。因而我变成那些人和事一部分,我的存在反而只是对他们的证明。是的,我的存在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反而是环绕着我的事物赋予我存在的意义,亦给我活下去的勇气。还是会听到很多怀念过去的话,而那些时候我反而沉默了。我觉得我无话可说,亦不想说。我的过往,只同那些过去有关。我不想对着无关的人絮絮叨叨,我期望那是我的孤独。我被辛或者六影响,以至于爱上她们所热爱的事物,从最初的追逐,变成如今自己的挚爱。而此时我们已经分离。每个人身上只剩下对方曾经的气味。
关于这部片子,其实早就有机会看了。但一直不肯。我只是心心念念的记得,却数次固执的与它擦肩而过。这像是一种爱情。出现的时候很早,而你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爱其他的人,直到有一天,你觉得这份爱情可以开始了,才从心里某个地方将它提取出来。所以,我将它搁置在一旁长达三年,直到今天。
这部片子。英文名叫做Damage,中文亦译得惊心动魄,爱情重伤。这份爱情发生的瞬间,你感到天摇地动般的震撼。只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只需要彼此的对视。这个世界已经完全坍塌。你甚至可以听见楼房、树木在耳边轰然倒塌的声音,一瞬间尘土飞扬。你的世界也随之瓦解崩溃。似乎是用尽全力的克制,但命运之轮已将你淹没。
你面前站着一位女皇。她出现的那么轻易 ,带着她优雅的不可一世的微笑。你发现自己甚至无法移开眼睛。你的心已经无法克制的向她飞去。那沉默的对视,已将你们无可救药的推向彼此。从此,你失去了在众人面前若无其事的正视她的能力。有多少次,那爱情要冲出你的眼睛,冲出你的胸膛!
她打电话给你,那时,你隔着电话手足无措,你心底的紧张对比一贯老练成熟的表现,呵,多么可笑的格格不入的矛盾。这其实已注定结局的无奈。只是你还意识不到,或者说,你意识到了,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你的她,伸开双手,带着天真如孩童般的眼眸,带着对你深海般的渴望,缓缓从床沿滑下。这是整部影片中我最为喜爱的镜头之一。这样的女子,在你生命中出现,带给你无可比拟的爱,以及粉碎一切的灾难。
我仔细的看着你们每一次的纠缠,她微红的脸庞和迷人的微微一笑。呵,那万般风情。Juliette的确是个很好的演员。是她的投入和真实让我忽略这段恋情所背负的不道德。然而你无法忽略的是事实。她会成为你的儿媳。不,她不可以。你已无法抑制内心的巨大冲突,而她,你决心为之背弃一切的她,却只是一次次将你推回到理智清醒的国度。“你已拥有了我。”“你已拥有了一切。”是的。暗渡陈仓吧,瞒天过海吧。这样对大家都好。你的仕途、妻子、儿子,你不能承受的牺牲。我看到你收到她寄给你的钥匙,看到那座正在装修的旧公寓。那时我已看到结局。我宁可你们已通过那通电话结束。我宁可你们委屈自己只为顾全大局。可事实上,几年之前,我就已从友人的口中听到过关于你们的故事。我轻轻的攥着拳头,看着你的儿子亦步亦趋的走上楼梯,我听到自己的心跳,听到从房间传出的呢喃,听到他失足跌下扶手。巨大的一声,“砰”。这段爱情,就在这声响中悄然退场,不,确切的说,是你们的关系随之终结。我在那个时刻看到片头时,旋转楼梯右下角的暗红色单词,Damage。那是血的颜色。是激情,是诀别。
之后的发展老套庸俗,简直就是活脱脱的洒狗血连续剧,无非是妻子的离开和自己的辞职。可原本这份爱情就发生在一个俗不可耐的时刻,那种石破天惊的美早就被它所背负的罪恶吞噬的一干二净了。如同最近看的亦舒的几部关于婚外情的小说一样,爱的最初轰轰烈烈,几乎可以吞噬掉一切,然而当两个人真正在一起之后,才发觉背负爱的同时还要背负对方的所有。天摇地动的爱是经不起现实的折腾和考验的。所以我反而可以接受你们爱情的戛然而止了。有一个人的鲜血洒在这份爱上,注定这爱以分离收场。
你在她母亲的饭店房间里找到她,可那又怎样呢。最后望对方一次吧。而此时的凝视,已然被判处了无期徒刑。有爱,有愧,有无奈,也有绝望。直至最后的惨淡收场。可我一点都不会觉得难过,我并没有觉得它已经结束了。因为我已经知道你会用余生去怀念那个女人,即使有天她不再是那个天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臃肿、苍老、怀抱小孩,和其他所有的女人没有什么不同。
你已不可避免的老了。然而你依然那么英俊,那么吸引人。你步伐的蹒跚,脊背的微佝丝毫掩盖不了你曾经的英气勃发。你可知道,我甚爱你的那个小动作。剥开包装纸,仔细的对折,然后压在蓝色的罐子下面。那是一个男人的衰老和寂寞。一个沉静在岁月中,洗尽铅华的平凡男子。推开窗,于是白色光线洒在地板上,床上,亦照亮了那张你们三人的照片。照片前,那把木制的靠背椅子像个影子一样融入那些深深浅浅的阴影之中。你爱的人们。你的罪恶和解脱。而你,你只是迟缓的坐在椅子上,细细的端详着她。端详着你的爱情。和你的一生。于你,那个女子的脸庞,已是一切。这一刻,你的头发已完全斑白,面容已不再英俊,而那眼神,温柔绵长,像落在我心间的月光。
这个时候我发现,我不是一个适合写影评的人,也或许是我不适合把自己的感情放到影片之中。我只能说,我只能这样说。这是我唯一的表达方式。
--------------------------------------
隔了很久了,才放了这篇东西上来。单纯的出于怀念。怀念当初讲故事给我的那个双鱼座女孩子,以前我们常常写信,但现在,只是通过少的可怜的短信和msn交谈,可是,我还是像第一天认识她那般喜欢她。我还怀念看了这篇东西的狮子座女生,她是我大学到现在最好的听众和观众,了解我所有的心事,支持我所有的决定。
所以,给旧日时光以我独一无二的爱。
2 ) 我爱你,至终无悔
那种对比度强的人,俗称闷骚,注解就是人前人后大变身,会让征服欲得到无穷的满足。
所以,可能道貌岸然甚至看起来有些乏味的人更容易受到吸引,当看到他们人后的淫乱,会激发起无限的欲望。光是幻想那些陈腐背后的鲜活,就已经让人要蠢蠢欲动。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学理工出身的内敛的人,学文科商科艺术科的人多是总是在表达或者试图表达,所有的表达都鲜活又明朗,几乎没有面具好撕。反而让人觉得索然乏味。
这是不是就是很多人喜欢制服诱惑的原因,那些严肃的制服,也会让人产生奇异的情欲。有时候幻想比赤裸更加刺激。人多少有些有兽性,喜欢征服和占有,最刺激就是独占。如果damage里的anna也是喜欢这种感觉,那她一定是爽歪了。
很饱和的电影,看起来甚至有点累。一开始出场的铺陈,成功的事业,完美的家庭,Stephen脸上永远带着一鼓隐形的自负,就是那种把“我很牛逼,我很自信”谦逊地写在脸上的男人,讨人厌的同时也不得不欣赏他。当然,也带着一鼓得不到满足的落寞神气。
每个人在寻找猎物和不断征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克星,当为这个克星驻足并且放下全部尊严和教养不顾颜面地去巴结她,讨好她,要她的时候,这个就被称之为了“爱情”。Anna出现了。
从酒会的电雷交鸣,镜头接着闪回Stephen的家,他的妻子一派惬意地躺在沙发上看报纸—--跟任何长期处于安逸的家庭生活的生完孩子的女人一样,这是对自己最无心的时候。而她不会看的到Stephen的反常,那种就像任何一个刚刚经历了一见钟情的人一样,踩在梦里的恍惚,有种只有他自己可以感觉到的跟现实的疏离。
有破坏性的爱情总是会吞噬一些别的快乐。Stephen跟anna经历了一次偷情以后,再重新面对他的儿子,我不知道他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父子亲情带来的快乐,已经不再纯粹了。他知道了martin的晋升,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瞬间就被很多情绪溶解掉了。
这是一个不会也不懂玩弄女人感情的好男人。不是好男人,他不会一直在问,到底该怎么办,不是好男人,他就不会想要痛快的离婚。你可以说他对家庭不负责任说他混账,但是这个社会上比他更混账的男人女人多的是,一面要家庭,一面用离婚进行式和将来时来敷衍围城外面的人。专一如果不能做到,那至少要做到诚实。如果不能做到简单,那至少出现问题时敢去面对,并有足够的魄力去解决。----但是真的这么爽落,就没有戏剧了。好男人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不管对这个感情行进到哪一步,都有一个清楚的交代—比如,电话亭分手,其实不必的。但是他这么做了,想必他也在期待着某种痴缠。
因为从来未被爱情伤害过,所以他竟跟小男孩一样的痴情和无助。当然不能去分析她怎么吸引了他,是身体或者灵魂。所有的吸引都是盲目的。爱就像一次射精,足够的刺激和不舍的忍耐以后,来的冲动又无助,只有两个人彼此缠绕,外人谁都控制不了。不能分析到底是身体控制了灵魂,还是灵魂掌握了身体。有了身体最深一层的接触后,如果还愿意谈谈感情,那真的就是坦诚相见了。张爱玲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其实对于初涉爱情的人,不管男人女人,不都是一样吗。爱情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到底是性和欲望成就了爱情,还是爱情成就了性和欲望。
Anna说受过伤的人最危险,是的,接下来他冲动地要带她去布鲁塞尔,她理智的回绝。在这个蹴鞠里,胜负一眼明了。他不停地表演失态,冲动,追逐。老夫聊发少年狂。我非常不厚道地想起郭台铭,临老了,跟女明星传绯闻,末了新婚前还三吻亡妻雕像,要说他青春期再度勃发,我还想说,现在小青年都不干这么酸的事了。笑他又怎样,酸不酸的当事人如果真有理智,断然是做不出这么琼瑶戏的噱头,只能说,昏了头的时候谁都有,谁的青春不癫狂嘛。
是不是所有的爱情只要燃烧过,都应该受到尊重。即使所有的爱情,放在世俗的尘埃里,都有最通俗甚至是最下贱的注解,“苟合”“偷情”“乱伦”……看官们也会差异当事者的选择,但有什么,每个人都会让另一个人燃烧起来,即使是外人看起来的平凡,谁又会承认自己或者爱着的人平凡呢。
他说,人有时候控制不了命运—--是的,很多人明白了这个,他们选择了信仰,将自己和自己的灵魂交付给上帝。其实,他更应该说,人有时候控制不了欲望,爱的欲望,性的欲望,各种各样的欲望。最后,选择与欲望同赴生死。偷情的时候,快乐地让一个人在街头跳跃着跑动,心里有了舞动的节拍。这种刺激的快乐,追逐它是错的吗?偷情是好的吗?人可以大大方方地追逐各种感官和身体的快乐,享用美食的快乐,运动中身体的快乐,欣赏艺术时心灵的快乐,但是这种性的快乐呢----无疑偷情要比跟固定的爱人周而复始名正言顺拿来就有的快乐要刺激的多,那些个角色扮演,SM,制服诱惑,玩的不就是想象力吗?----如果没有信仰,这些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
从开始的慌张,到不敢正视,到他在他的妻子和儿子背后亲吻anna的公寓钥匙,到最后欣然地接受偷情的状态,原来当习惯了一种常规上错误的状态以后,人会变得无耻起来,无耻的当初的自己可能都难以置信。又痛又快乐。Anna是很明白自己要什么的。她要的就是偷情,她贯彻始终,不为任何所动。而Stephen,他从开始就被动了,因为他爱了,他变成了飞蛾扑火里的那只蛾子。但不管怎样,他最后也就跟她一样了。没有了羞耻感喝罪恶感,他们终究都变成了一样的,他终究还是跟她一样开始享用偷情的乐趣。只是仅有一次而已。如果这个局面不被拆穿,他们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会厌烦了?会也觉得没劲了?或者都爱了?或者要改变现状?都不知道。
事情曝露以后,面对妻子的绝望,他并没有多做什么,他心已经不在她的身上,也不在死去的儿子身上,他一个决绝的转身就想要去找anna开始新的生活,他是彻底被迷住了。不能指责他的决绝,他要的就是这个,他去要了。只是anna没有给。没有纠缠和忏悔,总算给了自己和别人留了一点尊严。
“你以为你可以瞒天过海?”妻子问他。
“是的,是的。”他很笃定。
“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天背叛我们两个?”
……
他异常的坦白,没有任何辩解-----看多了狡辩的伎俩,我甚至觉得他面对背叛的态度至少是高尚和有尊严的。他对他的妻子儿子欺骗,但至少对自己的爱情,他是坦白的。面对变了心的男人,任何凄惨的变故都拉不回来的—--不,或者说,他的心根本没在你身上过,所以也谈不上是不是变。
“每个人都有他的最爱,对我,是martin,对你,是anna。”妻子说。
大家都有生活里的最爱,事业,儿女,或者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各自的选择,选择了一个总会忽略或者牺牲掉一些其他的。没什么好谴责的。失去了家庭和事业,他还有anna。
当然,他并没有得到anna。你可以认为anna没有办法让自己收拾残局,她也没有他那么大的勇气去互相面对。她毕竟是爱的少的也或者说她是没有爱的,或者在她哥哥死的时候,她早就失去爱的能力了。对于她,很可能只是为了挑逗起他,却并没有爱的打算。所以她可以迅速地抽身,过新的生活。这次的变故,我想也有足够的力量让她那颗不安定的心彻底沉下来,结婚生子,跟一直守候她的男人过平凡或者无趣的生活。
看官们都喜欢说,玩火者自焚,自焚就自焚吧。我喜欢电影最后的那句话:“我们坠入情网,为了寻找真爱,其他都不重要,至终无悔。”他找到了,虽然他用余生都只是在怀念而已。他说“他后来见到她了,只有一次,在机场转机的时候,她没有看见我,她跟peter在一起,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跟别的女人没有什么两样……”经历了爱情,人才懂得什么叫寂寞,在这种寂寥下,他未尝不是想看到她的光华在自己身边褪色的。
3 ) 杰瑞米·艾恩斯:他是烈火,也是重伤
《烈火情人》,1992年的悲剧电影。假如它的主演不是杰瑞米·艾恩斯,或许是另外的景象。
是因为这个英国演员,而去搜的这部片子。最初注意到他,是在电影《蝴蝶君》里。我喜欢看他陷入爱情之中,那种忧郁的眼神,和那种深深的凝视。即使他的对手是尊龙,即使他演绎的,是一段原本荒唐的故事。假如历史上没有那个著名事件,你大概很难相信,一个男人会不知道他所倾慕的,发生关系的,也是一个男人。
可是,杰瑞米·艾恩斯来演,你会觉得,一切是真切的了。看着他动心、钟情;看着他压抑、隐忍;看着他沦陷、毁灭。就如同,后来在《洛丽塔》里又看到他一样,同样是堕入一段畸恋之中,只有主角是他,才会有那样的说服力,和那种震撼。
《烈火情人》又名《爱情重伤》。我更喜欢后者,那确实是一场彻骨的伤害。又是杰瑞米·艾恩斯,只是,这次他爱上的不是男人,不是小女孩,而是自己儿子的女朋友。
为什么所有的痛苦,都要选择他来承受?或许就因为,他是杰瑞米·艾恩斯。
这样的剧情,如果拍得不好,就是滥俗的伦理片。那种以审丑为目的,纯粹感官刺激的情色片,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是表现动物性的空虚,和道德的沦丧。不会有那么多女观众,在豆瓣的影评区讨论它。而我讶异地发现,很多篇影评里,都有属于不同作者的金句,都有那么一两话,不再平庸,有独特的观点。
《烈火情人》引发了这样热烈的讨论。甚至,我不明白女主是什么心理,什么心情。也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合理诠释了她的心路历程。那么荒唐冷漠的行为,都被理性分析。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另外一种魅力。
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杰瑞米·艾恩斯。有他在,那些脱离现实的剧情,就都真实起来。你看着一个年华老去的男人,陷入疯狂的爱恋之中。看着他做出种种不理智的事。假如他丑,有油腻的外表、腐败的肚子,大概这个影片就有了那些恶俗三级片的观感。可是他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他英俊儒雅;他也曾克制和逃离……于是,最后家毁人亡之后,他独自漫步在异国街头,孤独潦倒,却仍旧难以掩饰骨子里的优雅。你觉得他的深情确实是一场事故,而不是一种笑话。他的燃烧令人同情,尽管现实是冷漠的灰烬。
甚至会让人思索起人生的尽头又是什么。导演路易.马勒说,活得越久,我就越相信情感,而不是理性。
影片里,男主有一段独白:“人很容易,遗世独居。我旅行,直到我找到自己的生活。人到底是什么做的,无从知晓。我们堕入情网,找寻真爱,其他都不重要,至终无悔。”
人到底是什么做的,无从知晓。杰瑞米·艾恩斯演这部电影时,44岁。只是影片里的他,银发苍苍。就连那些苍老,也似浸染了风华。他总是有办法,把那些赤裸裸的欲望展现给你看时,让你只看到美,而不低级,不肮脏。他即使全祼上阵,和情人缠绵时,逼死了发现真相的儿子,你还是感觉到,他要命的无奈和悲凉。
那就是杰瑞米·艾恩斯。无论他在影片中爱上谁,他都如同火山下潜伏的岩浆,炽烈而又危险,迷人而又深情。他的光彩在于,全心地投入,那种用生命去倾注的真挚和悲伤。我喜欢看他被虐,大概那些导演也是这样想的,才会让他饰演这么多情圣。
他最大的能力,是能够将那些混蛋,都演出了情圣的感觉。什么样的男人能做情圣呢?大概就是没有一丝一毫表演的痕迹,你相信他在爱,他在痛,他痛得快要死了,也爱得随时都会粉身碎骨。
情圣一定是美的。即使他身穿风衣,走在凌晨的冰冷街头。即使他匆忙去见自己爱的人,而安排给他的对象,是那样薄情冷感的朱丽叶·比诺什。想看他破碎,也想看他悲伤、阴郁,不能自控。
他是烈火,也是重伤。他演过的电影,我只看过三部。却总有一种看完之后,不写点什么,就对不起这影片的感觉。喜欢看他在时光中辗转,即使他现在已经74岁,已经是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做过第70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审团主席。在影迷的心目中,却永远是那个会让你再次相信“爱情”故事或许真实存在的演员。因为他,那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在影片里呼吸着,期待着、渴望着他命中注定的伤害和毁灭。而他是那样脆弱、无能为力而又冷酷,让剧本里原本的世俗和丑闻,都变成了高雅而遗世独立的爱恨情仇。
4 ) 使我们泪流满面的,不是爱情,是普鲁斯特。
*转载 不知道是谁写的
一个马上就可以做参议员的男人爱上了他儿子的女朋友,两个人一见钟情,电光火 石般爱得死去活来。他们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机会在一起。办公室、旅馆、会议间隙,到处留下他们火花飞溅的激情。清醒的时候也知道应该悬崖勒马,男的说,别再见面了,她看着他,不点头也不摇头,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她去他家,当然是以未来儿媳妇的身份。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他俩的目光在饭桌上推来挡去的,千回百转,恍若隔世。第二天,她将一个小盒子差人送到他的办公室。打开一看,是一把新的房门钥匙。他立刻像子弹奔向胸膛一般向她狂奔而去。他愿意为她死一千次,哪怕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
一切重又开始。他们两人如同两架失事的飞机,以撞毁的速度向彼此坠落,直到有一天,忘乎所以的两人被他儿子推门进来撞见了,脸色惨白的年轻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一步一步后退,从楼梯上摔下去死了。这件事成了轰动一时的丑闻,这个男人的家庭、事业全毁了。
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叫《烈火情人》(也有译作《爱情重伤》)。由大明星茱丽叶·比诺什和杰瑞米·艾恩斯主演,这大概是两位艺术家最疯狂的一次合作了。
这对生死情人最后怎么样了?影片的结尾特别棒,身败名裂的男人多年后回忆说,他再也没有见过她,只有一次在车上,远远看见她抱着一个孩子跟在另一个男人身后,跟任何一个女人都没有什么不同。
我欣赏这样的结尾,狠辣,不留余地。
其实导演再聪明不过了,即使面对面碰见,他们俩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他们会隔着大街上沉浮舞动的灰尘,平静地打招呼,说,你还好吧。一场永不重来的刻骨铭心就在平静的问候里等来它最后的结局。时间不能倒流,命运也不能逆转,所有失散时的焦虑绝望和以后生活里的撕心裂肺都沉到时间的底层,波澜不惊。是的,他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也回不去了。
或许花开的意义只在于花开,鸟飞的意义只在于鸟飞,一个人消逝的意义只在于消逝。雪中炭,夏日扇,只在一定的期限里发挥作用。鸟尽弓藏绝对是真理。缘分尽了,彼此相忘于江湖,不要拖泥带水。
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这样描述爱情的消逝:我们听到她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她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她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但是,他笔锋一转,说,其实,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就预见到了日后的结局了,而正是这种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时至今日,千帆过尽,能够使我们泪流满面的,不是爱情,是普鲁斯特。
5 ) Damage
他是冷清的人。并不安份。遇见她之前只有事业心。小医生娶了富家女,有儿有女,身居要职,仕途平坦,即将就任参议员。对家庭没有热情,大概是相敬如宾。或许他的感情一直是禁锢着,如困兽。
她是无声深流,带着故事与阴影到来,郁郁寡欢的气质,始终由她控制局面,游刃有余。
她自我介绍,电话约他,张开双臂,说谎圆谎,购买公寓,抽身离开……
受过伤的人最危险,因为他们总能屐险而幸存
她这样说,事实也是。
他越挣扎越痛苦越无法自制。
她出现,他不经心的一望,转个圈,她来到眼前,致命吸引力,谁也不能把眼睛移开。
她来去自如,他却无法自拔,且软弱。
她和儿子宣布要结婚,他洒了酒。
她给他钥匙,他完全是初涉恋情的少年的模样。
让人觉得可怜。
他决定抛弃家庭,和她在一起。
他决定离开她,这样对大家都好。
他什么也决定不了。
任由命运把秘密展开在他儿子眼前,结束这个单纯的人的生命。
她说她会为他付出一切。
事实是他为他的感情付出一切。
至终无悔。
6 ) 殇
“Damage”是我特意找来看的,记不起在哪里看过故事简介,但真正引得我想看的还是因为主演是杰瑞米·艾恩斯,他那优雅的绅士风度,轮廓分明的脸庞,浓重的英伦腔,哀伤的眼神,精湛的演技,年过五十依然近乎完美的身材,令人无法不注意到他,他可以优雅,可以邪恶,可以残暴,也可以温柔到令人心痛,这一点和拉尔夫·菲因斯非常相似。
“Damage”里的史蒂夫永远衣冠楚楚——我对衣冠楚楚的男人总有种特别的好感,一丝不乱的头发,笔挺修长的腰身,优美精致的手指,沉默忧伤的眼神,这样的一个中年男人能让年轻女人一见倾心我一点儿也不惊讶。
“Damage”有个中文译名《爱情重伤》,可是我觉得另一个直译的《毁灭》才更准确。那里面有爱情吗?我只看到了欲望和毁灭。马丁应该是爱安娜的,可惜他的爱情在安娜的谎言里显得那么单薄,单薄得一触即碎。史蒂夫对安娜更像是一种迷恋,为了一个人宁可毁掉全世界,那不是爱,那时那刻恨不得为她生为她死为她粉身碎骨,可是那时那刻过去了,你真的还能面对为了她而毁掉的全世界吗?
乍看之下,史蒂夫的生活简直完美无缺,他本人位高权重,妻子英格丽漂亮贤惠,儿子马丁英俊出众,女儿莎莉也调皮可爱,一家四口过着平静富裕安逸到有些发腻的生活。可是这平静之下你会发现,这个家总像是缺点儿什么,正如马丁说的,缺少热情。史蒂夫和英格丽的婚姻听起来更像一场交易,他倚重她的显赫家世,她看中他必定出人头地,或许曾经有过爱,可是在波澜不惊的婚姻生活里爱慢慢消磨成了对彼此的漫不经心,英格丽显赫的家世带给史蒂夫想往的平步青云,可是却又无可避免地让他有种被她和她的家族轻视的感觉。权力带来成就感却带不来幸福感,所以年轻漂亮忧伤的安娜用一个眼神就锐利地穿透了他的心,他瞬间瓦解,连半点儿反抗的力气都没有。
我能理解史蒂夫对安娜的迷恋,生活愈是平静圆满,他对激情的渴求就愈加狂热,人总是疯狂地想往那些自己生活里所欠缺的东西。老男人爱上年轻女人通常会奋不顾身,他就像个情窦初开的孩子,甜蜜着,幸福着,疯狂着,同时又嫉妒着,痛苦着,孤独着,疯狂的时候想过要毁掉妻子儿子女儿,只要能得到她,冷静的时候也想过要和她分开,对她对自己对家庭都是最好的选择。说分开的时候他头抵着电话亭的玻璃,痛得像个绝症病人,他不要她说,只听他说就好,他太知道,只要她开口,这片刻的决心就会化为乌有。可是他低估了自己的疯狂和她的偏执,一枚房间的钥匙,一张写着地址的便条,他像一个只手抓住峭壁边缘的落崖人,不是不知道抓住了就是生的希望,可是他已经筋疲力竭,一只羽毛的力量就能轻易地击溃他,几乎没有任何挣扎,他瞬间坠落,终于粉身碎骨。
史蒂夫这样的人最要命,“事事求好”,一个人无论是想要爱情还是金钱或是地位,如果你只想要一样,那都不要紧,你尽可以奔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最怕的是你样样都想要。假设当年他娶的是像安娜这样能令他神魂颠倒却无法令他平步青云的女人,只做个医生,三十年后当他遇到高贵显赫的英格丽,许他以权力的诱惑,他会不动心吗?安娜有一句话说对了,他其实并不想离婚。当他绝望地抱着儿子的尸体时,他真的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为了安娜,情愿毁掉这一切?那份激情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吗?多年后当他再次远远地看到安娜,她跟在彼得后面,手里抱着个孩子,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对他而言,她和其他女人没什么两样,并无特殊意义,有意义的都早已被他亲手毁掉了。
我不能理解安娜的感情,显然她不爱马丁,马丁只是弥补她年少创伤的一剂安慰药,她应该是爱史蒂夫,不然为什么要紧紧抓着他不放?那么彼得又是什么呢?她的青梅竹马?她的情感依靠?她和他分了手,和不同的人不断地恋爱,却总是在受伤后回到他身边。就像英格丽说的那样,对英格丽而言最爱的人是马丁,对史蒂夫而言最爱的人是安娜,那么安娜呢?她爱谁?她始终都像个旁观者,就算是对史蒂夫,她也始终只是冷眼旁观,他想拥有她时她拒绝,他想逃脱她时她引诱,她知道他无力逃脱。
和马丁结婚对安娜来说就像重新和为她自杀的哥哥在一起,从小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兄妹之间相依为命到了不伦之恋,她对马丁的感情依然是病态的,她不是真的爱他,他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但守住他就如同守住了她破碎的回忆。可是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和儿子结婚,和公公偷情,永远不会被揭穿?还是她根本不在乎被揭穿?说她不在乎马丁,似乎不是,史蒂夫想要离婚的时候,她冷静地拒绝了,她说他不能伤害马丁,可是却没有半点儿要结束这场偷情的意思,甚至对史蒂夫说,如果没有他,自己根本不会嫁给马丁。她怎么能就如此置身事外又理直气壮,就好像要承担责任的只有史蒂夫一个人?
或许她自己也不理解自己,找到马丁她以为她就找回了哥哥,找到史蒂夫她以为她就找到了爱情,她不想为马丁而放弃史蒂夫,也不想为史蒂夫而放弃马丁,她以为她可以同时拥有这两个人,却从未想过这对他们而言将会是一场怎样的灭顶之灾。她终于又毁掉了一切,马丁像哥哥一样因她而死,她则悄无声息地穿上衣服,转身走掉,她以为找回的一切重又失去,可是她说过,受过伤的人最危险,因为他们总能履险而幸存,史蒂夫身败名裂,妻离子丧,而她,回到彼得身边,结婚生子,就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杰瑞米·艾恩斯和茱莉叶·比诺什被盛赞为世界级的表演家,我不喜欢比诺什,没什么具体原因,就连她被赞为美丽得不可匹敌的容貌我也不喜欢,比诺什的表演一向以冷香著称,可是冷香拿捏不准就成了面无表情,至少在“Damage”里她完全被艾恩斯的光芒所遮蔽。
艾恩斯擅长演那种有些神经质的男人,苍白偏执又脆弱,为了自己认定的事可生可死,不理会对或错,印象最深的是《洛丽塔》里的亨伯特,那一段,他从雨中走回到家,倚在门框上对着讨命般妖娆的洛丽塔,无奈地垂下眼帘,继而走上去抱起她,那一声仿似来自灵魂深处的轻叹“洛丽塔”,是的,他认命,甘愿认命。亨伯特,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眼里却闪动着初恋少年才会有的欢愉与甜蜜,艾恩斯的表演是如此细腻精致,让人甚至忽略了这是不伦之恋,而只是为他的痴心妄想而叹惋而唏嘘。
《蝴蝶夫人》实在让我看得傻了,一个男人和另一个男人同床共枕几年却始终相信自己爱的是个女人,甚至相信“她”为自己生了个儿子,东西方差异再大也不可能大到男女不分的程度吧?这么荒唐的故事若不是因为根据实事改编的大概所有人都会骂编剧脑残,这部电影没有说服力,并不是演员演的不好,而是故事本身实在太荒诞。尊龙作为男人非常英俊,可是扮起女人来再怎么美的男人也有些力不从心,从表演上讲我觉得尊龙演的很好,隐忍、端庄、唯美、神秘,只是那感觉,那妆容,依然看得人别扭。可是艾恩斯眉眼间流露出的痴迷却令整个故事顺畅起来,那一声发自灵魂的“butterfly”,他始终告诉我们一个可悲的事实:他爱“她”——这个他幻想出来的“女人”,这是整个故事最令人心碎的部分,当这个荒诞的谎言大白于天下时,他的愚蠢却依然显得那么惨烈又动人。
我喜欢艾恩斯的声音,浓浓的英伦腔,仿佛总带着叹息的尾音,就连在《虎胆龙威3》里那低沉冷酷的“Simon says”听来也有些忧伤有些疯狂。看他的人生,应该算是很完满,但他总是让我觉得悲伤,他的脸上总隐藏着受过伤似的沉郁,冰一样的眼睛里总有着心事重重的压抑,他越来越老了,可是性感却从骨子里散发出来,无可抗拒。
“受伤的人是危险的,他们知道怎样让自己活着。”
或许花开的意义只在于花开,鸟飞的意义只在于鸟飞,一个人消逝的意义只在于消逝。雪中炭,夏日扇,只在一定的期限里发挥作用。鸟尽弓藏绝对是真理。缘分尽了,彼此相忘于江湖,不要拖泥带水。 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这样描述爱情的消逝:我们听到她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她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她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但是,他笔锋一转,说,其实,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就预见到了日后的结局了,而正是这种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比诺什实在是,,太勾不起性欲了。。。随便换个法国女演员都可以啊。。而且,她每个电影的色情场面都那么奇怪。。。真的很励志啊比诺什= =|||
“欲火焚身”的完美解释。只有爱欲才会让人遇见结局也赴汤蹈火。朱丽叶比诺什的气质真是独特,换个普通美女估计片子感觉会完全不同。杰瑞米艾恩斯这个畸恋专家!【好帅,求他全套片子= =
我看过Jeremy Irons三部电影,一部他睡了洛丽塔,一部他睡了个男戏子,一部他睡了自己儿子的女朋友
我们听到她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她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她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但是,其实当我们恋爱时,我们就预见到了日后的结局了,而正是这种预见让我们泪流满面。
男主跟女主相爱得有点莫名奇妙,看对眼就上床的关系是爱情?如果男方承受失去一切的痛苦仍然执迷不悔是可以理解的一种爱情表现,女方始终祸害人的属性是什么爱情表现?尤其是可以同时跟父子俩上床还能表现得很圣女的模样,根本理解不能
哪里是爱情,分明红果果的肉体欲望
Jeremy Irons到底欠了几辈子情债,《故园风雨后》《洛丽塔》《蝴蝶君》,不伦之恋无休无止。表演太棒,真是太喜欢Jeremy叔了!
故事本身逻辑上就有硬伤,角色也不够丰满,男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事出无因,如果非要给剧情的推进找一个缘由,那就是“欲望”。可是比诺什的身材长相和气质,如何能和“欲望”沾上边?倒不如找个金发碧眼高贵冷艳的火辣女郎当女主更有说服力。
情色片拍到这个份儿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朱丽叶·比诺什天生一张高级文艺脸,就算欲火焚身也不会让人觉得肤浅,这大概就是上帝造人时的偏爱吧。这电影充分表达了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而女人才是灵肉合一进化链条的顶端。// PS. 看到比诺什出场顶着一头铁T短发,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再也没有见过她,只有一次在车上,远远看见她抱着一个孩子跟在另一个男人身后,跟任何一个女人都没有什么不同。
*他的脸很瘦,是英国男人常有的那种狭窄。 *他身上有英国男人的潮湿气味,雨水绵绵的城市,长年不见阳光,每一棵树都会滋生出霉菌和忧郁。他在街旁走过,潦倒地经过灯光温暖的酒吧,无法成为其中酗酒纵情的一个,只能站在橱窗旁默默凝视,然后离开。 *他具有神经质的美感。手指修长,脸色苍白。 *在主演的电影里,大部分都容易陷入病态的畸恋。 *他是喜欢纵身扑入的人,虽然姿态优雅,依然常常溃败到底。 *他的情欲是黑夜中的潮水,汹涌盲目,但是并不肮脏。 *只
他们,是我最喜欢的男女演员。
安娜是黑洞,谁都无法填满她那个永恒丧失的囚困之心。找上这个压抑如饮茶的男主,一下就喷了。自毁的快感,死欲本能力。性爱怕得真美真文艺。
Oh, Jeremy!So damn Hot!还有年轻的探长,嫩得掐出水。床戏好,结尾处理不俗。女二的戏好,撕逼那场好酷的说!虽然基本是部英国电影,比诺什的英音(找人配的吧?)也太地道,不过整个影片还是很路易马勒。虽然不信星座,还是想说这太天蝎了。个人非常喜欢
海啸般的爱情重伤.他看到她只当她是路边任何一个女人,他看到路边任何一个女人也只当是她.真苍凉.
JeremyIrons,这老男人!
她没看见我,她跟彼得在一起,手中抱着一个孩子,跟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
Jeremy.Irons的确是乱伦片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