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Saving Face》还是时隔15年后上映的《The Half Of It》,背后都蕴含着Alice Wu本身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是个人经历改编),剧中主角的个性都是导演细心雕琢出来的,她和自己笔下的角色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其实单一面向的同性情谊并不足以概括这两部电影的主题,导演试图在电影中展示的是主角们对自我认同的探索过程,而这期间伴随着情感、文化、阶级等等成长的羁绊。
《The Half Of It》背景设在一个白人占主体的美国小镇,主角Ellie Chu和她爸爸是小镇上显眼的POC(people of color)居民,Ellie除了帮同学代写作业赚点钱补贴家用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可以说是她没有什么朋友,直到某天学校橄榄球队的运动健将Paul因为一封情书误打误撞进入她的生活,Ellie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故事不止是代写一封收费50刀的情书这么简单。
Ellie原本的生活圈子被打破,她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人,一个是热情大方的直男Paul,一个是Paul的追求对象Aster。面容姣好的Aster是学校里风云人物(Big Man)的交往对象,镇上教堂执事的女儿。Paul形容她「漂亮,聪明,善良」。但表面风光的Aster也有自己的烦恼,经常手不离书的她似乎和身边的群体有点「格格不入」,无论是其他女生背地里的闲言碎语,她的拉美移民家庭背景,还是宗教有着很大存在感的小镇,都让她和Ellie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在自我认同上挣扎着,游离在主体文化的边缘。
但是一封无意的「代写情书」,阴差阳错地把小镇上这两个孤独的人拉到了一起。Ellie对她的文学课老师说,「你知道终于遇到和你同龄又懂你的人是什么感觉吗?」——我猜就是找到了「the other half」的感觉吧。文字让这两个孤独的灵魂找到了慰藉,进而慢慢相互吸引、靠近(不得不说这真的很柏拉图,但是毕竟是电影,总要有一点浪漫想象的不是吗)。
之所以想说「爱不止一种形式」,是因为「爱」本身就是像洋葱一样蕴含了多层情感的存在,在这么多层层叠叠的面向中,某些情愫不总是那么泾渭分明,特别是友情和爱情之间的界限不总是那么清晰,而影片的一大焦点就是处在青春期的主角们情感上的自我探索历程。在这个保守落后的小镇里,家庭生活在主角们的人生中也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这个时候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对于主角们的成长也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无论是Ellie那表面沉默寡言但行动上对女儿关怀备至、鼓励她去追逐梦想的父亲,还是和Paul一样性格开朗、包容的母亲,他们都是主角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关于Ellie和Aster的互动,已经有不少友邻的精彩分析了,在这里只想补充一点萨特的存在主义。萨特在影片中的存在感不逊于宗教和上帝。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本身。但人又无时不刻不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这种他者的评价、外在的界定对于自我来说是一种束缚,因而萨特说「他人即地狱」。这一点印证了片中主角们的生活经历,拘谨内向、避免出风头的Ellie,和一群性格迥异的人混在一起、隐藏自己真正爱好的Aster,还有背着母亲改进祖传香肠配方的Paul,他们都被禁锢在他人设定的某种「标准」之下,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人生都开始发生某种积极的变化。
萨特曾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写道,「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上帝存在不存在;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己,连一条证明上帝存在的正确证据也救不了他。」有意思的是,影片中Aster两次对Ellie说愿她找到自己的信仰。我的理解是这种信仰不是某一个神,而是对于Ellie来说值得去信奉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萨特存在主义中的本质。Aster是在鼓励Ellie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去找寻真正的自我,确立她的本质——这就是她的「信仰」。
看了一些导演的访谈,特别喜欢以下这两部分,附上简陋的翻译,对原文感兴趣的朋友请见文末的网站链接:
第一部分「关于异性之间的情感」
我对真实的经历进行了虚构。比如说,我的母亲并没有在48岁的时候怀孕,就像《面子》里面的那样,但是我确实在剧本里写了。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正在经历她生命中的一段困难时期,我真的很希望她能通过这部电影感受到自己的人生还没有结束,事实上,也许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注:当时Alice Wu想借《面子》这部电影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这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而在《The Half Of It》中,我想具体探讨爱的本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浪漫爱情的社会里。从我们出生开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关于试图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或完美的感情——这不是说找到最好的朋友,而是指找到浪漫伴侣。我无疑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但当我回过头想,我意识到我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的时候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因为当时我的父母并没有和我说话。那时候我感受到了那种被接纳的感觉。
当时我想要搞清楚的是,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那是1990年代早期,我想,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凭直觉认为你是异性恋。如果你们是朋友,又都是单身,别人会猜测你们到最后会以约会告终。但如果说这本质上是你遇到了灵魂伴侣,却完全没有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呢?那么这种关系该如何定义?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亲密关系和爱的不同层面,特别是这种情感又和最后发展为浪漫关系的传统形式有所不同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如果是女同性恋和直男的亲密关系,那是什么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不是完全没有浪漫因素,这才是有意思的一点。所以我想这就是我写《The Half Of It》这个剧本的动力,它最初应该是一个主角们在20多岁的时候想通了的故事。
但在创作过程中,我意识到这可能会是一部电视剧,因为有太多的层面要探索,我不知道该如何把它们塞进一部电影里。但后来,记得在飞机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应该把这个场景设置在高中。部分原因是在高中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种情感都像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对吧?因此,一切情节都得到凝练,这样我就可以迅速地覆盖到很多情感领域。在很多方面,这是一个关于你遇到了你认为是地球上唯一也是最后一个和你有联结的人、而这个人最终改变了你的人生的故事。Paul这个角色对于Ellie来说就是如此,在电影开头的时候她根本不会觉得这个男生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但到了电影的结尾,他们之间的联结产生的力量成为了他们人生中前进的动力,这是我想在电影中探讨的一点。
而高中的好处是,一旦你进入了社会,这个环境会让你的友谊根基越来越窄。假设你上了大学,那么它就会把你的朋友圈进一步缩小。你考上了哪种大学?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属于哪个经济阶层?很快,不知不觉中,你就在某地扎根了,你的朋友都和你都有些相似。但在高中,你真的可以遇到非常多样化的群体,而这些群体都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地理空间里(像电影里的小镇)。在这种情况下,就像Paul处在他的运动狂社交圈里,Aster是在那些受人欢迎的富家子弟的社交圈里,然后,Ellie是完全在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圈子里。这三个圈子的人一般不会有真正的交集, 而在故事里头,他们发生了碰撞。这让他们三个人都进一步对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我认为高中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无论是阶级差异还是种族差异,学校的同一个走廊里汇集了最广泛的差异性。
第二部分「关于结局——这不在于是谁追到了那个女孩(It's not about who gets the girl)」
这很有趣,你可能会因为最后Paul和Ellie没有在一起而失望,又或是你可能会因为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而遗憾。(笑)在推特上有一个蛮有声势的小组,里面有在讨论「如果Ellie和Aster没有在一起,她们的人生会是…」。但事实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剧透,目标从未实现——有趣的是,我在角色身上进行了某种颠覆性的切换,开始时让人感觉就像是一部浪漫喜剧,然后我将其切换到中间,因为现实情况并不在于谁追到了那个女孩。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可能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在我看来对于三个主角来说尤为如此。如果Ellie试图假装下去,她深深暗恋着Aster,也许她是同性恋,也许她是双性恋,谁知道呢?她才17岁,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我们肯定知道的是她可以对同性产生情愫,对吧?而且我认为,她没有对Paul产生浪漫的感情。实际上,这并不完全符合她的发展轨迹,也不适合她。
而对于Paul来说,其实我觉得,是的,他可能是喜欢上了Ellie,但我觉得他不清楚自己喜欢Ellie的什么,他的想法很混乱,因为在他的脑海里,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只能约会,对吧?他没有任何女性朋友,我觉得这种情况对于只有男性朋友的直男来说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和一个女生发展成为朋友,而他们对此唯一的解读是,「那么,我们一定是在约会。」但这不一定是真的。而我真的希望最后的结局对于这三个人来说都是成就时刻, 因为如果你想,如果故事的结局是Paul和Ellie在一起,只因为Ellie是这个小镇上Paul唯一的女性朋友,那么这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又或是Ellie和Aster在一起,然后他们都被困在这个保守的小镇上,这也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最圆满的结局应该是对每个角色的发展来说都是最好的结局。对Ellie来说,那就是有机会去追求她的梦想,去格林奈尔学院读书。对Paul来说,终于可以对家人说,「嘿,听我说,我有个想法。」这可能看起来很傻,但实际上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他研制了自己的香肠做法,他的家人现在不再忽略他所说的话。他要把他的家庭从经济上拯救出来,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事情。而他所在做的事情是他所热爱的,也是他想拥有的一切。而对于Aster来说,她终于可以说,「你知道吗?我又开始画画了,我想上艺术学院。」这对于17岁的她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其实电影的结局也是新的开始,不是吗?这些角色又不是90岁即将离世的老人。退一步说,如果他们即将死去,那么当然,为什么不先聚一聚呢?(笑)
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如果是遵循老套「然后他们如何如何」那样,这实际上并不是最好的发展。但我想现在的观众们已经成熟很多了。我想说的是,浪漫喜剧有时在某些方面感觉就像童话故事,它们就像这种有趣的幻想,故事在那里继续往前发展——并不是说两个人不能找到对方并且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我们现在也知道的,在镜头停止播放之后观众会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继续在一起吗?他们会不会离婚?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事情发生。所以,其实我觉得你要做的就是要真实地对待你的角色,给他们真正的幸福。如果是真的应该和那个人结婚,很好,那这就应该是电影的结局了。 对于这三个角色来说,这种童话般的浪漫幻想不是他们的圆满结局。而且我想作为一个电影人,你的角色就像你的孩子一样,所以你要给孩子们最好的东西。
访谈链接🔗//collider.com/the-half-of-it-director-interview-alice-wu-netflix/ and //collider.com/the-half-of-it-ending-explained-netflix/
P.S. 本人是NPR死忠粉,刚好NPR也采访了伍导,提到了一些创作的心路历程、身份认同问题和亲情关系,可以说导演是诚意十足了。翻译了一下放在了豆瓣日记,感兴趣的友邻请移步 🔗//www.douban.com/note/761177506/,欢迎交流呀👏
P.P.S. 导演Alice Wu解说The Half Of It 🔗http://www.bilibili.com/av710600640
看了两条采访片之后,顿悟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校園情聖這個譯名很不到位,故事場景雖然設置在高中,但是絕不是講一個校園愛情故事這麽簡單。想起前幾天ted talk講哈佛著名的75年幸福感研究: 那些有和諧的社會關係(朋友/家人/社群)的人活的最久同時幸福感指數也最高。
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找不到靈魂伴侶也沒有關係。
中学时代身边有过两个Paul,就像电影里他强吻Ellie,有一个异性朋友在我有女友(初恋)的情况下提出要跟我开房,她知道后很生气要我和他划清界限。大学很幸运又遇到了一个Paul现在我们都还保持联络,但是中间有一个大插曲。在我和初恋分手后,她扔下我们所有的回忆在我们一起住过的小房子里,我受不了就让Paul来陪了我几天,帮我搬家。那几天我就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啜泣,半夜睡不着坐在床边哭,他就坐在我旁边听我哭。有一天晚上他前女友的朋友看到了,指控他出轨,整个专业甚至学院的人都因为他前女友的朋友圈认为我是小三。所以当我听到Alice那句: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爱就是这一种模样,我哭得撕心裂肺。
喜欢她处理结尾的手法,但不喜欢看到这段青春爱恋就这样结束。(如果要拍续集,请给两位女主特写)中间穿插很多冷笑点活跃气氛很可爱;教堂的那段表白、街道中的吻,成功让我坐上时光穿梭机。也只有學生時代才會有這麽多小心思吧。
听她讲到大四和父母出柜的故事,说不知道该怎么用普通话表达gay,因为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谁不是呢/我想这也是她主业写代码副业拍电影的原因之一吧
She’s a talented storyteller, inspiring all of us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is fuckedup world.
//mp.weixin.qq.com/s/25SPiJxfOra3M-O5idLRag
五一过后,温情喜剧《真心半解》在网飞悄然上线并迅速火爆网络,因其中文译名就产生了不小的风波。
或许观众在最初看到《校园情圣》这一译法时,会自然地把它当作浪漫爱情喜剧,但它其实并不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电影,甚至与大部分的LGBT题材影片相比,它都没那么“纯粹”。
影片致敬的《大鼻子情圣》讲述的也是一个躲在他人影子之下,将爱慕付诸笔端的故事,这恐怕就是被译为《校园情圣》的原因。
尽管《大鼻子情圣》似乎肯定了爱情的柏拉图形式,但值得玩味的一点是,女主对心上人始于颜值又陷于才华后,声称哪怕对方变得丑陋无比,她也仍然爱他,可在心上人死去之前,女主自始至终都对才华横溢却样貌奇怪的情书作者熟视无睹。
那么,她究竟是先爱上了别人后才不计较其他缺点,还是不论对方是谁,只要能写出动人的情话,她都会义无反顾地爱上呢?
显然,《大鼻子情圣》如同大部分的爱情类型片,只提供故事的答案,以一种固定的程式让观众看到爱情的标准。
而实际上,这些爱情故事在落幕后的走向,是无法深究的,一如我们无法想象《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和Rose如果得救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难以定义《婚姻故事》中爱情的消失。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部半自传式的电影中,伍思薇并没有给她的故事一个明确的结局,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追求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什么?
保罗为了追求女神阿斯特,请代写论文的艾丽楚代写情书,在书信的交流中,阿斯特逐渐对保罗产生了好感。当二人约会时,保罗为了维护“灵魂知己”的人设,伪装成网上虚构出来的自己——阿斯特喜欢的样子。
这种对于喜欢的人的迎合,本质上是一个丧失自我的过程。但保罗和艾丽楚都未曾想到,使保罗由朋友升级到恋人的质变,恰恰是他冒失但勇敢的告白(也算是画作中勇敢的一笔),而不是如履薄冰地扮演成他人喜欢的样子。
而影片中的人物也自此由柏拉图式的交融转向了对存在主义的探寻。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与物不同,是先有人的存在,而后才有他被赋予的意义。他肯定了人的自身价值,并提出“他人即地狱”的说法。
当保罗被问及喜欢阿斯特的理由时,他给出的答案是她漂亮、聪明、友善等这些被世俗接受的优点。
而艾丽楚则认为,爱应该发生在与她目光交汇的时刻、她看书卷头发的样子、她无法自制的放声大笑,片刻间不再完美的时候、以及她思想里迸发出的五种以上的声音。
前者只是因外界的判断方式而喜欢一个人,可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爱的是他存在的本质。
导演在前面就用定格动画描绘了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对于另一半的定义,并以书信和网聊的形式放大了精神的存在价值:从未有过现实接触的二人在纯文字的交流中,欣赏与爱慕油然生长。
而世俗精神的最高形态便是爱情,这也恰恰是法国新浪潮的作者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人们追求爱情,其实是在追求精神的存在。
所以,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对方的本质,并不是因为爱本身,而是我们看到了投射在对方身上的自己——被隐藏、压抑着的自己。
导演将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颠覆了柏拉图对“另一半”的定义。
而这也呼应了“真心半解”这一片名:我们既无法完整地认知他人,又不自觉地陷入他人的想象里。
比如保罗为读不懂阿斯特喜欢的书感到苦恼,而阿斯特却因把约会搞成读书会而产生自我怀疑;比如艾丽楚为了父亲留在小镇,放弃去格林奈尔学院读书的机会,但父亲对小镇的坚守,不过是13岁的艾丽楚的安慰一笑,让他误以为艾丽楚在小镇过得很快乐。
而阿斯特与艾丽楚的惺惺相惜,更像是一种镜像关系:她们在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潜在的理想形象。
阿斯特扮成他人喜欢的样子,戴上与朋友一样的围巾,她和每个人都很像,最终成了“四不像”,所以,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很希冀艾丽楚那种孤独的自由。
而来自亚裔移民家庭的艾丽楚清楚地知道,在那个小镇里,一切出格的行为都可能会招致嘲笑与排挤,所以她从未想过融入社会。但她选择的“封闭”又是另一种程度上对自我的逃离——阿斯特羡慕艾丽楚无需信仰上帝,而艾丽楚却因此倍感孤独。
在阿斯特与艾丽楚四场重要的升温戏中,导演对于这种镜像的空间处理也尤为巧妙。
第一场是二人在走廊里捡书,阿斯特与艾丽楚第一次正面相对,此时二人各居画框两侧;第二场则是二人在卫生间外面,透过镜子互看对方;第三场是很多观众印象最深的地方,她们浮在水面上呈现出彼此的镜面倒影;而第四处便是影片的结尾,二人各自站在马路的两侧,中间间隔着分割式的双黄线,直到艾丽楚回过头亲吻阿斯特时,这种平衡才被打破。
尽管有着镜像式的相吸,但由于他者的不可知,阿斯特并不了解在她眼中孤独又自由的艾丽楚,不过是艾丽楚刻意隐藏自我的假象。
在艺术节上,艾丽楚背对着同学们弹钢琴,似乎这样就可以躲避他人的眼光,但在这种躲避下,她的自我也跟着躲藏起来了,直到保罗的一把吉他,才把她真实的自我召唤出来。
当发现真实的自己赢得了掌声后,艾丽楚第一次在众人面前露出笑容。而当艾丽楚开始尝试参与热闹的同学聚会,恰恰预示着她打开了封闭已久的自我,这也与前半部分艾丽楚对于《无处可逃》理解形成互文:当地牢的大门打开后,艾丽楚选择走出来了。
不论是阿斯特的“成为别人”,还是艾丽楚的“隐藏自己”,本质上都是活在他人的看法里。
萨特对上帝的存在提出质疑,正如主角们对信条提出质疑。导演将主角的身份设置为高中生,恰恰成全了对存在主义思考的合理性。
青少年时期是对自我认同与外界认知最迷茫的时候,而在成年人看来,思考存在主义就如同教会中的异教徒,是另类的。就像在阿斯特与艾丽楚互发短信的教堂里,背景声所宣传的那样:“我们信仰上帝,撒旦却播下了怀疑的种子,种子长出罪恶,但我们的小镇是幸福的,免了罪恶的侵入来摧毁上帝为我们准备的美满人生。”
有意思的是,导演将这种主角们的质疑转化成对固有世界的冲突,而这一冲突建立在空间的对比上——家庭、学校、教堂、小镇等这些充满了信条与权威的封闭场所,禁锢了主角们的自我。
而使他们找到存在价值的场所却是私人/开放式的空间:无人知晓的温泉、夜深人静的虚拟世界、永远在骑车或奔跑着的公路、具有出发意味的汽车里、火车旁、以及素未谋面的大学。
不同于往常的青春片,《真心半解》的整体情绪内敛,唯一的宣泄口就是画作上勇敢的一笔。当质疑产生了对权威的反叛,隐忍情绪的累积便成就了影片的高潮——艾丽楚在教堂上颠覆了《圣经》中对爱的定义: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前谦卑;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爱还要足够大胆;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而那最勇敢的一笔,正是被外界认知束缚下的自我。在影片的高潮段落,三位主角突破禁锢,是对权威的宣战,也是对存在主义的思辨。
当艾丽楚不再用他人的话语表达自己,阿斯特拒绝了求婚去艺术学院读书,保罗鼓起勇气向母亲提出塔克香肠的配方,主角们都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爱是打破现实壁垒的精神天堂,是把属于自己的那一笔画出来的过程,这一笔同时也抹除了来自家庭、性别、种族、宗教、文化等偏见,在伟大的画作里,爱让我们发现接纳他人没那么难。
这部影片也如同爱本身一样,都是复杂多义、暧昧不明的。
伍思薇被誉为李安的接班人,尤其是在处理华裔情感价值和东西方文化的方式上。如果说《面子》是女版的《喜宴》,那《真心半解》便是《饮食男女》。
而《真心半解》除了与前作《面子》有着表层的互文(陈冲的母亲形象),更多的像是《面子》的延续。
《面子》中的主人公们一直活在他人的审视下,为了照顾“面子”,主人公们活得辛苦且不幸福。尽管在最后大团圆式结局里,主角们扯下面子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但它更像是导演对一种未达成愿望的发泄。
而在《真心半解》中,尽管伍思薇选择了开放式的结局,转向对爱的本质的探寻,但我们欣喜于看到主角们对自我的追寻、对存在的肯定。也正是通过《真心半解》,我们也见证了伍思薇导演的蜕变与成长。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
《真心半解》是伍思薇导演在2004年一鸣惊人的《面子》之后,花了整整16年才交出的答卷。当初在预告片发出的时候,华裔女孩与文艺校花间怦然心动的爱情萌芽,就已经吊足了我的胃口。所以在资源出来后,我也按捺不住在第一时间就看了,却感到了一丝“预告骗”的气息。
影片的主线其实完全不是两个女孩相爱的故事,电影讲的是呆萌的帅气体育生Paul在文笔斐然的女主Ellie的帮助下追校花Aster,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起初,Paul和Aster没有共同语言,他甚至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Aster,所以只能靠Ellie不断代笔写信给她,本来身处两个世界的女学霸与体育生也因此成为了朋友。他们还采用台湾青春片里常见的“代追”套路,诸如追踪偷窥之类的“游击战术”。而之后的发展则更加“台式”了,狗血和小清新轮番上阵——
Paul在这场代追里渐渐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是Ellie,但此时的他已经和Aster搭上了关系。
Ellie在这个过程中则确定了自己的女同性恋取向,迷恋上了Aster,面对Paul的爱情无法回应。
Aster也有苦恼,因为爱她的人实在太多了。她表面上和高富帅男友Trig维持关系,背地里又和追求攻势猛烈的Paul纠缠不休,同时还对Ellie另眼相待。
后续几个人的关系就在一次巧合的撞见与一场鸡飞狗跳的求婚现场间大开大合,四角关系就这样成了“他爱她爱她爱他”的反复循环,交织出了一幅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
孤独的学霸、不起眼的体育生、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女,这几个人如果放在真实的生活里,也许会始终处在各自的圈层,很难产生交集。电影呈现的则是一种“破圈”,让他们从另一个人、另一种圈层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自己,从而产生新的成长。
而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明明是来磕GL的,伍思薇却把一半的好戏给到了呆萌的男主Paul,这个不善言辞却又情真意切的“傻大个”。
他和Ellie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爱情却又不是爱情、在普通的友情以上、同时还不能被简单归为“直男与les蜜”的闺蜜情。直男和女同性恋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该如何定义?这反而在最终成为了整部电影最闪耀的地方。思前想后,我只能把这种复杂关系朴素地称之为“异性情感”,这里的“异性”不仅指生理,更是指性取向。
作为网飞出品的美式青春片,《真心半解》免不了要和它的那些同类项放到一起去比。比如网飞这几年的剧集《性爱自修室》、《非我所愿》,电影《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两部曲以及同期上线的亚裔少女“破处恋爱剧”《好想做一次》。
另一方面,“代追”、替身写信这些追爱戏码,又无法不让人联想到诸多的台湾青春片,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蓝色大门》、《我的少女时代》等等,数不胜数。不过这些电影都是从怀旧年代戏的方式切入,里面那些古早的追爱戏能成立也是这个原因。
此外,本片的核心创意来自于19世纪末法国剧作家罗斯丹创作的五幕剧《西哈诺》。20世纪末还有一部根据《西哈诺》改编的法国电影《大鼻子情圣》。《真心半解》的不少情节点,在《西哈诺》或《大鼻子情圣》里都可以找到出处与对应。
综上三条路径比对的结果,就是相同的配方、相近的情节、相似的味道。这些作品都有其出彩的地方,而《真心半解》就像一部在它们中间兜兜转转、频繁撞梗的电影,多少显得有些同质化。
同时,这些例子其实也说明了为什么《真心半解》在情境上显得颇为失真——毕竟手写信件获取沟通这件事,放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都还算说得通,但在如今陌陌、Tinder横行的时代,则令人难以当真。
不过,如果把《真心半解》放置在近年的美式青春片中看待,它还算挺不错的,有一些可看的地方。如今美式青春片/剧集的尺度越来越大,大家也更习惯于外放的表达,而伍思薇则做出了些许的转向。
与前作《面子》一脉相承的是,《真心半解》下足了许多细腻的小心思、营造出了不少暗流涌动的“情感瞬间”,直到最后才让主角们轮流撕下伪装、诉诸真心、直面自我并获得成长。片中的情节也许你已经看了百八十遍,但人物状态又被处理得自然、真实,脱离出了一贯美式青春片的类型人物特征,这显然要拜伍导的个人经历所赐。
容易发现的是,无论是《面子》还是《真心半解》都有着浓厚的“自传色彩”。《面子》受她在美籍华人社区成长并向母亲出柜的个人经历启发而成,《真心半解》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面子》的前传,讲的是她在青春少女时期如何发现并打开自我的性取向。
在《面子》中出演母亲的陈冲,在《真心半解》里更以照片客串的方式“出演”了Ellie去世的母亲,算是一个小小的彩蛋。
更别说这次饰演Ellie的Leah Lewis,在片中的妆容打扮从上到下和伍导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真正让本片脱离窠臼的,我觉得还是因为Paul这个角色,他的存在是这部电影得以成立的最关键的一环。他让人意识到,即便在一部LGBT电影中,最重要的情感关系也并不需要建立在同性恋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是异性之间产生的复杂情感。
在大多数的青春片中,Paul这种毫无心机、没怎么读过书、没有生活情调,和女生约会竟然还满脑子薯条香肠冰激凌的直男,一定会被放到配角陪衬的位置。没有观众会期待知道他在想什么、会做什么,因为大家在潜意识中认定这样的人物形象既不边缘也不有趣——还有什么比一个小镇直男“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更无趣呢?但这其实是一种由刻板形象所引发的刻板认知。
本片特意把这个不被期待的直男放到台前,挖掘出了他在这个既定形象之下,也能拥有的复杂且细微的情感流变,让人设身处地般读懂了他的那颗真心。他以几乎近半的戏份,衍生出了影片绝大多数的冲突,并在最终承担了全片的情感落位。
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那个把堕胎当原罪的天主教小镇里相似的,本片里的小镇生活同样压抑无趣,封锁住了Ellie对自我性向的表达,也封锁住了Paul对自我情感的洞悉。
他们的刻板形象成了保护自己的伪装,从而得以忍耐地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下,但却很难找到自己人生的出口。活在这样的小镇里,你无法不在意周遭的目光,更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Paul意识到自己爱上的Ellie是一位女同性恋者时,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句伤人的“下地狱”——这句话如果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也许会带着冷漠与恶意,但他却说出了另一层意思,担心她。
《真心半解》里最打动我的一场戏,就是Paul在与Ellie陷入关系僵局后,他还是去照顾Ellie英文不好的Phd老爸Edwin,Edwin对Paul用中文说的那番话:
“她娘走时,我一下子就懵了,什么事也做不了。几天后,我看到Ellie坐在亭子里,管控火车的进出。她望了我一眼,才13岁,就一幅小大人模样,我笑了。你有爱一个人爱到你不想她去改变自己的任何地方?”
这番话让Paul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并在之后勇敢地选择在教堂的礼拜里牺牲自己,与Ellie一起改变Aster的命运。并在最终那场“moron”的追车戏里,完成了他与Ellie在情感上的重新定义。
伍导在采访中说,自己的一个直男好友是她拍摄这部电影的动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浪漫爱情的社会里。从我们出生开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关于试图找到完美的另一半…但当我回过头想,我意识到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时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那时候我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感觉。
当时我想要搞清楚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那是1990年代早期,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凭直觉认为你是异性恋。但如果你遇到了灵魂伴侣,却完全没有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呢?那么这种关系该如何定义?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亲密关系和爱的不同层面,特别是这种情感又和最后发展为爱情的传统形式有所不同的时候。”
Ellie最后独自离开小镇,象征着追寻自己想要爱与生活的路,还是有着无限可能。所谓成长,无外乎将合与分当成常态,把寻找“The Half of It”当成一生的旅程,把不完满的结局当成新的开始。
在一系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感关系后,Ellie看上去什么都没得到,但却拥有了Paul这个冲破一切世俗藩篱的直男朋友,通过他获得了人生的抚慰。
这份无法被定义的异性情感,不比任何爱情逊色。
首先,伍思薇是上帝给亚裔姬佬的恩赐!!!
单电影来说四星+我最爱的青春姬佬题材+亚裔+伍思薇=满分五星!!!
这其实是一部我等了好久的电影,从去年宣布开机开始follow了演员间的互动,读了剧本,然后是一步步宣发最后看着它上线,真的超激动超期待的。
进入以下内容前
小学生稀烂文笔警告⚠️情绪激动语无伦次警告⚠️
因为读过剧本,也知道这是一部伍导拍来纪念自己与一位直男友谊的电影,所以在看之前我对于男女主之间的人物关系已经相当清楚了(尤其剧本里其实结尾是有位乘客说:“哎呀那是你男朋友吗真sweet ”Ellie回答说:“不他是我的朋友”),有些人可能会纠结他们俩之间是暧昧还是友谊,实际上除了中后期paul有一些单方面的举动,电影主要描写的还是他们之间很可爱很珍贵的友谊。
实际上我对伍思薇的这个尝试感到相当惊喜和支持,太多太多青春电影都把重心放在男女情爱上,而绝大部分lgbt电影更是难逃“自我认同”这个主题,可是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现实中爱的方式和形式绝不止一种,可爱有趣的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在恋爱关系的基础上,那太狭隘了。友情和亲情其实是更多青少年生活的写照(至少本母胎solo是这样的.....说多了都是泪),看多了情爱纠葛为重心的电影难免心累(这部也有但不是中心哒),来一部蠢萌可爱的友谊也相当有趣。
不得不说伍思薇真的太懂了太会了,本来就看过剧本知道两个人独处的场景实际上不过几幕就没有抱太大期待结果看下来真的就还是甜甜甜甜甜
前期虽然没有太多独处场景但是写信发简讯在墙上轮流画画实在是太浪漫太戳我了,真的这和谈恋爱有什么区别吗?!!!而且说实话看之前一直很担心ellie的感情线也会捉摸不定弄得三个人之间箭头乱糟糟,结果幸好ellie的感情指向从头到尾都很明确,所以不多的独处里对Aster的好感也表现的相当明显和可爱;后期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她们俩独处时的空气中都充满了粉红泡泡hhh
结局我觉得和booksmart相当类似:Diana留给Amy电话号码约定gap year里去找她;Ellie勇敢地拥吻Aster(剧本里写Aster回吻了)并约定几年后再见。可能在有些人眼里不确定关系就是开放式结局吧?但是在本肤浅姬佬眼里这就是大写加粗的HE啊!!!!
说实话这部电影最戳我的那条线是Aster和Ellie关于画作中“Bold”的讨论,因为真的太浪漫了
Aster一开始是一个放弃了Bold寻求安稳的状态,她有一个有钱有势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利益的男友、一个安心嫁人在小镇安稳生活的未来,她不知道这种安全的感觉是否就是爱情,自己是否应该就此嫁给特里格,她向上帝祈求一个提示,就在这时那封信出现在了她的储物柜。(好命中注定好浪漫)
然后她们开始像接龙一样谈论着彼此在艺术创作上的观点,Aster说她放弃作画是因为辛辛苦苦画好一幅画以后不敢大胆地再添一笔,于是Ellie就给了她一个坐标和一面能够任画五笔的墙(真的好浪漫,涂鸦对话是本片最戳我的一幕)
Aster说她觉得和Paul在一起时很有安全感(就和特里格一样),而Paul写的话(也就是Ellie)让她感到不安。我想这或许是因为Ellie的话触动了她的内心,撼动了她那看似注定的安稳的未来,向她不断地暗示着另一种可能:Be bold , go after what you really want.
最后真正给了Aster勇气让她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追求艺术的,还是Ellie的那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这真是你能画出的最大胆的一笔吗?”(救命我真的没了)
而最后的最后Ellie也Bold了一把推倒自行车冲过去吻了自己心爱的女孩
到这里我就直说了,如此深度契合如此心有灵犀如此soulmate的一对怎么可能不是双箭头不是真的啦(哼哼哼不接受反驳)
1.
“如果我知道爱是什么,我会引用自己的话。”
对应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and bold.” --ellie chu
2.
“古希腊人认为人类曾经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两张脸”
对应
漂在温泉时的Ellie和Aster和她们的倒影,看起来就像有两张脸,正好呼应了电影开头的寓言,她们渴望着灵魂的另一半,找到了对方,于是成为了“完整的人”。(出处:@十月 )(其实还有一个点就是这个时候Aster穿着从Ellie身上扒下来的秋衣hhh)
3.很姬的小动作(cr: twi@lordevilles )
4.“妈妈”是陈冲
5.Aster的偷瞄
6.出现了三次的《长日将尽》(这俩果然soulmate)
1.导演小记 director’s note
微博上有一位博主翻译了这篇,想读的可以点右边的链接🔗去看看👉 @Fructose97 的微博: #The Half of It# 导演小... weibo.cn
2.删减片段的剧本(演员说有拍但被剪掉了)
这段讲的是Aster的一段忏悔(Ellie就在隔壁听着)我觉得可以读一读 翻译的话还是前面那个博主做了可以点右边的链接去看看👉 @Fructose97 的微博: #The Half of It# ◆剧本... weibo.cn
3.两个主演的采访总结(出处:@Fructose97 的微博: #The Half of It# / #... weibo.cn )注意⚠️拿下面的图二发需要原博主@Fructose97的授权
爱是什么?
这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大到我根本不认为自己能找到任何词汇来精确描述,但我认为伍导的这部电影为这个话题提供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一个很有趣和能引起我个人共鸣的思路。
这部电影我最最印象深刻的台词其实是“这真是你能画出的最大胆的一笔吗?”当Ellie向着Aster投出这句话时,我的心也被击中了。此时此刻的我,正好处在一个在脱节了两年后努力逐渐恢复正常生活走上正轨的磨合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脆弱一点点、不安一点点,每向前踏出一步都要犹豫好久。我希望,在我下一次踌躇不前的时刻,我的心里也能有个Ellie认真地发问:“Is this really the boldest stroke you can make?”
其实有趣的地方还有很多:开头的小动画 印象很深的在我莫名感动的浑身鸡皮疙瘩时一句“你不是说死吧?” 亚裔遭受歧视的问题,对于文学艺术的讨论(拓展了我的书单和影单)Ellie的养乐多 爸爸很不错的电影品味 毛毛虫🐛的emoji 哦对了还有那句特别真实的“stay away from liberal arts”😂
电影里喜欢的句子有好多好多,想找个时间好好的翻翻剧本摘抄摘抄句子(剧本百度云链接://pan.baidu.com/s/1u43Tl-U5-qjgulIe31X-9w 提取码:0d16 永久有效)
虽然Not every love story is a romance 但本肤浅姬佬还是要说太浪漫了太浪漫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没了
文 / 一只蹲
三角关系、水池湿身、教堂当众阻挠正牌男友求婚……这些情节听起来老套又有效:让你不由得想知道:又是哪部烂的不行的爱情片上映了?
但哪怕是旧瓶装新酒,华裔女导演伍思薇也能把情节安排得一一妥当:既有无比drama的元素,也有引人发笑、深思、回味的情节。
The half of it,伍思薇导演的电影《真心半解》一度登上了Netflix的“一周最热电影榜”,许多人把电影纷纷收藏在自己“好看的姬片”收藏夹里。
这也并不奇怪,伍思薇导演本身就是一位拉拉,与陈冲合作的处女作《面子》也是根据她身为华裔女性,与母亲出柜的经历改编而成的。更何况,在《校园情圣》里最出彩的还是两位女主角:艾莉楚和爱丝特。
不过,与其把这部电影称之为“姬片”,我更倾向于把它归类到“青春电影”的文件夹中去,它有着姬片的元素,但着重讲的还是年轻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迷惘,探索,以及对“爱情是什么”这一命题的求解。
|| 生活是什么?
艾莉楚的生活主调是“另类”。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的华裔在美国小镇的生存状态被伍思薇刻画的淋漓尽致。
艾莉的父亲本是工程师,也是一位博士,但却因为英语不够好找不到工作,无法去大城市发展的一家人只能蜗居在小镇上,父亲每天穿着睡袍在沙发椅上看电视,美其名曰:学英语。
但我们也不能责备这位父亲更多。痛失爱妻,郁郁不得志的中年人就连打电话给电力公司都会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的口音。虽然从电影里父亲的几句英文台词来看,口音并没有多么难懂。
艾莉自己呢,一个早慧的女生,以帮别人写作业赚取零花钱,深得文学老师的欣赏,可又为了得到奖学金留在小镇,守在父亲的身边。同学们模仿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来嘲笑她,华裔姓氏的发音Chu和父亲的火车站站长身份,都让她成为一个另类。 “Chugga chugga Chu Chu”(火车轰隆轰隆楚楚)的嘲笑声,一直伴随着艾莉。
白人男孩保罗的生活可以用“平凡”来概括。为了追求校园女神爱丝特来找艾莉代替自己写信。
这个看起来高高大大,有点固执有点傻的男生似乎有着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生:吵闹的家庭,勤工俭学,信奉上帝,普普通通的外表,并不出彩的橄榄球队边锋身份。50美元,他雇用艾莉为自己写信给爱丝特,尽职尽责的艾莉制订了“作战计划”,帮助保罗了解爱丝特的生活,两人也在“追女神”的过程中越走越近。
爱丝特的生活,是表面光鲜而循规蹈矩——即使她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所以“隐藏”是这位美女的一贯态度。她得隐藏住自己对傻瓜男友崔格的不耐烦,隐藏住自己对宗教的质疑态度。
有一个牧师父亲的她从小就接受着标准的“美国式标准教育”:笃信上帝,学业优秀,嫁一个帅气的白人男生,做一个尽责的家庭主妇。又有谁知道这个姑娘会在做服务生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欣赏出一幅杰出画作中,最大胆的笔触? 另类、平凡和隐藏,三个人的人生因为一封信而开始交集、改变。
|| 爱情是什么?
要问爱情是什么,那可真是难倒了一大片的哲学家、作家和诗人。影片中,导演也使用了有关爱情的“名人名言”作为引出下一部分剧情的引语。艾莉、爱丝特和保罗之间的感情的确如同王尔德所说,因“自欺”而开始,因“欺人”而结束。
艾莉欺骗自己只是在帮保罗追女生,自己对爱丝特没有多余的感觉;保罗欺骗自己一直喜欢爱丝特,和爱丝特约会,可后来他真正喜欢的却是艾莉;爱丝特心中早有预感,写信之人不是保罗而是艾莉,可又一直让这个谎话延续,她同时也欺骗着正牌男友崔格,偷偷和保罗约会。
不过还好,三人在影片的最高潮——崔格在教堂里当众向爱丝特求婚之后,同时选择了坦诚。一直默默坐在二楼弹琴伴奏的艾莉不忍心看着爱丝特继续隐藏自我,答应崔格的求婚,她惊呼出来“不!”打断了崔格关于爱情的滔滔不绝。
校园男神、标准信徒、正牌男友崔格说:爱是不嫉妒,是忍耐、恩慈、谦卑,所以他要向爱丝特求婚,爱丝特会成为他标准的妻子。 而崔格自己呢,这个一帆风顺的白人男生显然并不是从他的个人生活里归纳得出,爱是忍耐和谦卑诸如此类。
他简直集所有傻帽直男的特点于一身:自恋、不知反思、博人眼球。他甚至对自己女友的真正一面毫无了解:爱丝特其实是个内心有点忧郁和不自信,喜欢英国文学,友善,热爱绘画的女孩。
轮番的自我剖白上场了。艾莉说爱是混乱,恐怖而自私,爱是尝试、追求和失败,爱是愿意用大胆的笔触去毁掉一副还不错的画作,以获得意外的杰作。她问爱丝特,此时此刻,答应崔格的求婚,继续过你隐藏着真我的生活,就是你能画出的最大胆的一笔了吗?
信众们还没从艾莉的打断中回过神来,保罗又起身说着只有三个人才能听得懂的真相。他说爱不是伪装,自己只是伪装了几个月就很难受。
他作为上帝的信徒,曾经以为爱只有一种方式,然而爱还有许许多多种方式,自己不知道的方式。
爱丝特显然听懂了两人在表白些什么,她当众甩了保罗一个耳光——以如此不符合她稳重、知礼的模式愤然离场,留下了一脸茫然的男友,和怅然所失的艾莉和保罗。
爱是什么呢?这场看似是三角恋的三人关系,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是鼓励女孩子勇敢喜欢女孩子吗? 一部分是的吧,当艾莉丢开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当众对爱丝特承认自己是隐藏在信件后的那个人;当爱丝特开车带着艾莉去自己的“秘密池塘”,两个人脱掉衣服,漂浮在水气氤氲的池里,讲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爱与怕。
还有一部分呢?伍思薇讲了爱情的一团糟,每个人都像在玩毛线团的猫咪,理不清,理还乱。影片中最后以一个大胆的亲吻,给了艾莉喜欢爱丝特的明箭头。
可艾莉对保罗的感情呢?当开往爱荷华州的火车徐徐开动,保罗在车窗外追着火车狂奔,艾莉之前觉得电影中的男主角这样做简直就是个傻瓜,然而真当电影中的离别发生在自己身上,艾莉泣不成声。
还有吗?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讲,艾莉三人对爱情的探索过程,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探索。本以为自己就此陪着父亲在小镇生活的艾莉去到外地求学,保罗努力研发的新品种香肠打开了销路,爱丝特决定重拾绘画梦想,申请了艺术学校。
保罗不忍心看着“宝藏女孩”艾莉永远默默无闻,受人歧视,他鼓励艾莉走出小镇,在艾莉尴尬地在舞台上时递过吉他;艾莉通过墙绘引导爱丝特画出自己大胆的笔触,爱丝特也同样以珍视和鼓励回报给艾莉……他们看似纠缠在一段混乱的恋爱关系中,但实际却成为了彼此的知己,互相点亮对方的人生道路。
The half of it,究竟是什么的一半?就像电影的中文译名《真心半解》,艾莉、保罗和爱丝特都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付出了自己的一半真心,只有一半,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想要保留情感、遮遮掩掩,计算着感情里的得失成败,而是因为他们足够年轻,足够迷茫,大胆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同时又不那么确定,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爱情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人生应该要怎么过?冠冕堂皇的“应该”与“不应该”永远不少,“前浪”也止不住嘴地想告诉“后浪”们“好的”人生该是什么样子,而这部电影告诉年轻人们,别听他们的,自己去找吧。
人到中年还在为别人的青春流眼泪。
我网上伟德入口拉拉nerd爱写email和信。真是好青春好可爱的电影,拉片需要你伍导。
这也是Alice Wu的自传吧,和saving face有太多相似处,可是纯情了...竟然看到陈冲女士照片出演哈哈哈真是久活见啦
和十六年前相比,青少年爱情反而多了一点复杂和成熟。这“狗血”的大三角拍得还挺有趣。BTW,细腻且有趣的直男真是太少了。
她是社恐学霸,他是无脑运动员,她是绯闻中心的花瓶。表面上是情书意外把三个人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三个有趣的灵魂彼此发现的过程。女主说,送别的时候追火车的人是笨蛋,看到对方追火车后流眼泪的人也是笨蛋——然而等到真有那么不舍的时候,谁又能不做个别人眼中的笨蛋呢?
最后教堂那场独白,泪目了。不是爱谁,也不是跟谁在一起,其实这些都不重要,而是逐渐学会什么是爱,懂得爱,人也就跟着成长了。甚至不光是女主,还有那个男孩与校花,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什么是爱。很舒服的一部青春片,虽然在剧情设定和人物设定上,会有不少之前影片熟悉的影子,但在此基础上,还是做了很多有趣的突破。情感的描绘很细腻,搞笑的地方也很搞笑。某种意义上,人家也是网大哦,想起今天上线的另一部网大。
Paul问Ellie到底啥时候能跟Aster约会 Ellie甜蜜地说(互相写信)就是在约会——真实地笑出了声 女同性恋真的 双方不主动真的要一辈子线上了 墙上互动真实浪漫 感情戏颇为狗血 最后教堂戏略尬 特别喜欢那一段两个人说喜欢Aster的理由 Ellie在暗处 Paul 在明处 一段不(能)被看见的暗恋大概是不少青春期的男女ji佬都有的吧 情怀4星
最喜欢的部分是:在大部分电影里爱情被形容成电流,穿过不同的环境性格与困境最终让两个灵魂感受到相遇,那是被夸大的万中无一的偶然性;而这部电影里爱情被描绘成河流,不同的灵魂都会浸入其中,趟过去,去想去的地方。
预告片很好看,从四月就开始等待,看完,个人认为,预告片比正片好看。
Phd风评被害
体育生是不是有两种极端,一种踏实勤劳憨厚,一种油腻自我感觉良好?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青春校园喜剧电影。cp自由组合都很好,但谁也没有和谁在这个电影里最后在一起也很好。
人是追不上火车的,但是你会觉得为了心爱的女孩而追着火车跑的男孩很傻么,不,你其实很感动。爱情这件事,始于自欺,止于欺人,一开始你总要说服自己去相信些什么,去做些平时不会去做的事,它混乱、愚蠢,但是毋庸置疑的,也很勇敢。
伍导对自动售卖机有执念,掉地下的那些养乐多捡回家继续喝了吗
好可爱一姬片!青春校园物语,氛围上让人想起《爱你,西蒙》。重点是伍导怎么对中国女同性恋的状态拿捏得如此精准啊?!红格子衬衫、秋衣套T恤、一脸生人勿近姐只搞学习不搞你、对心动女生永远只挤眼绝不开口约、撩妹全靠拼学识、不爱见面爱网聊,网聊绝不发emoji因为要酷,每一项都活灵活现!!姬急跳墙张嘴就问“这是阔叶树吗”简直笑到我锤床。【这就是我在《爱你,西蒙》评论中谈到的想看到更多的那种LGBT青春片,不需要多么苦大仇深和曲高和寡,只是要补齐LGBT人群在青春校园这个最简单的电影类型中太久的“不在场”罢了。】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 and bold ——Ellie Chu
“爱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还要足够大胆” 伍思薇编剧功力了得,这么一部轻喜剧把四角关系、华裔家庭、爱与信仰等拍的笑中带泪,奇怪而又可爱。邹兆龙出演、陈冲另类客串都是惊喜。“与众不同的好处是,没人要求你跟别人一样” 观影体验跟《蓝色大门》《爱你,西蒙》《电子情书》如出一辙的轻松愉悦。“你有深爱过一个人吗?爱到你不想让对方改变任何地方”、“我一直以为爱只有一种方式,但是它有很多种”…爱可以是俄罗斯套娃般的衣品,可能是画作边缘孤单却充满希望的一笔,也可以是嘲讽追火车自己却上演的幸福。
“大鼻子情圣”乱入“蓝色大门”,他爱她也爱她而她爱她的故事。三个主角都很可爱,就像一个可爱的等边三角形。若干年后他们会无比怀念这段校园时光吧,墙上的涂鸦、一起泡的温泉、帮着抠开的养乐多,还有那个追火车的人——点点滴滴都是青春...(就性取向话题而言,跟“面子”相比是倒退了,这个倒退与伍思薇的个人能力无关,而在于美国的右转)
最喜欢的是泡温泉那段,穿得太多是俄罗斯套娃哈哈哈哈哈!Paul妈妈误以为Paul是gay之后的反应好暖心。肚子里没点墨水还追不到心仪的女孩了…不说了滚去读书。伍导演别码代码了,众筹给你拍片(不是)爸爸长得好像尊龙
Not every gay person has to go through the "self-identification" stage, and I was impressed that the film didn't exaggerate at this point. Because this is just a story about...love...
喜欢的女生脱衣服了,原地 180 度立定转身,目光斜上 45 度聚焦,"are these deciduous trees?" 哈哈哈哈哈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