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香港音乐情怀
温拿五虎的成长之路(青春、叛逆、梦想、兄弟)
从青葱岁月至人到中年
从闹市嘈杂到炫彩舞台
从不名一文到大红大紫
从一腔热枕到怅然自失
从形影不离到各奔东西
时光就像一台放映机器,播映出你所有的取舍与得失
在一个特别的时间里
你看着过去的事情
看出了计较,看出了感悟,看透了人生
总是要走过一个个时期
才能看的清楚自己
“没关系,已经五年了”
我们约好的
一定要再在一起
有种感情就是这样,即使你不说,我都懂
青春不离,年老不散
一部讲究情怀的影片,一个有年代感的故事
如果你也喜欢温拿,它就不仅仅是对于情怀的消费,更是对于那些年青春的一场回顾,谁的青春不曾张扬放肆,谁的青春没有过那些约定不离得朋友,去看看吧,看他们如何落魄不离,辉煌不弃,不管是对于温拿乐队情怀的缅怀还是兄弟情谊的寄托,总归是有些感动到的地方。
奔著其他配角和最後溫拿的客串去看的,說實在對幾個少年演員不太熟悉.
本片的主角貌似不是當年大紅大紫的阿倫和阿B,而是用阿健,阿友同阿強的口吻來敘述溫拿的故事.開頭有六個少年一起夾band,其中老大阿力的母親最為支持他,經常對著阿健的父親說"你想距地出去打架定系夾band啊?",阿健同阿友屋企人系五支持距地夾band,但係最後阿力放棄了夢想,其餘五人則以溫拿樂隊出道.夢想是要堅持到最後才會成真.(其實也很羨慕一個支持自己追逐夢想的屋企人)
有追過組合的人都知道,組合里肯定有人氣高也有不起眼的成員,會經常看到組合解散,單飛等新聞.片中有描寫成員間人氣差別的鏡頭,許多粉絲略過阿友追著要阿倫和阿B的簽名,也有成員之間互相扶持的鏡頭,阿倫羅金馬獎時其他成員也會致電現場祝賀他.這些鏡頭顯得這份兄弟情更難能可貴.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難,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堅持這麼久就難上加難.
雖然本片是喜劇,但最後大家過了五年一起開con真的感動.片中那個不出彩的女粉絲代表了多少追組合的粉絲,已解散的組合的粉絲多希望他們能再次合體.
《兄弟班》电影中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和小事,都凸显了兄弟们的真情时刻。比如最初团队的老大,阿力放弃了组建乐队,但他的兄弟们却包容他,认为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考虑兄弟之情也体现在牺牲精神,到最后为成全阿伦的事业,阿友带头主动退出乐队,却在剧组跑龙套却无怨无悔。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为人兄弟同心同德;这句言语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部电影是拍给温拿五虎自己看的吧,或者说拍给那些已经老去的香港人看到。作为一个队温拿不是那么熟的人来看,完全不吸引人。当作青春类型的电影看,也没有什么让人意外或者惊喜的地方。看完下来甚至连谁演的谁都不知道,说励志吧,也看不出哪里励志了。最不可思议的是电影类型居然还是喜剧片,完全没有看到笑点啊。全片只看到几个小年轻,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有点意思的地方估计就是乐队成立后,遭到家人反对,然后和任达华在哪比声音那段。后面谭咏麟、陈友等温拿成员现身算是惊喜,但就像昙花一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陈友自己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在拍摄时会畏首畏尾,总之电影出来后,让观众感觉这个乐队没有传奇色彩。其实如果换一个局外人来创作,然后让温拿五虎做顾问,这个电影估计可看性会更强一点——《兄弟班》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世界电影”,欢迎更多朋友关注我
对,非钟镇涛、谭咏麟和温拿乐队的歌迷,我推荐:
电影《兄弟班》里,兄弟情中的父子情,更深更动人。
一个是儿子失意后的父亲,
在儿子从光芒万丈的明星舞台上退下来,成为被人追债的音乐爱好者兼饭馆老板后,阿健的父亲,坚定地说:我儿子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要知道,当年,他为了让儿子放弃疯狂的音乐梦想去老老实实工作,可是把儿子用锁链捆在铁床上。
这种180度的转变,不是,因为儿子成功过,夫妻改变了对音乐的态度。
而是,父亲当年希望儿子经济独立,现在,希望儿子精神独立。
自尊、自强、自立的核心要求,没变。
另一个是儿子成功后的父亲,
鼓手阿友,是被父亲一巴掌赶出家门的。
所以,台上的他,在鼓声中充满了对父亲的示威与呐喊,他要用激昂奋进的战鼓,向父亲宣告,我选择,我坚持,我成功,我自由了!
而,台下的父亲,双手奋力地鼓掌,像一个真正的乐迷一样,双手用力,在自己的头顶,啪、啪、啪。
然后,骑着自己满是泥水的摩托离去。
带着,对自己儿子的骄傲,独自离去。
音乐的力量,最强大之处,就是心灵的沟通。
不必多言。
父子无言。
【备注】
虚荣心下,定盘的,是自尊心。
没有自尊心的虚荣,亲兄弟也无法共享。
以温拿乐队为背景的《兄弟班》讲的是,青春怎么才能无悔?
砸碎过锁链,挥霍过激情,经历过蹉跎,兄弟过甘苦,挑战过命运。
然后,50岁,兄弟一起,还能讲情怀。
已经看完。。总体来说《兄弟班》这部电影我觉得真心不错,尽管演技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大体上还是很满意的。不过本人在看这部电影时发现一个细节上的问题,温拿四虎跟金毛狮王PK时,阿B在片中唱《让一切随风》这首歌曲时,当时的时间比这首歌的发行时间早了,这不合逻辑啊,导演陈友是不是搞错了。。。
温拿乐队鼓手陈友执导,比起他们四十年前的半传记电影[追赶跑跳碰]都差几个层级。经过四十年的沉淀,陈友把乐队的成长发展拍成了任何一个局外人都能编出来的致青春、洒热血的情节剧。对那个时期香港音乐的环境、乐队成员内心抉择的角力,着墨简单,匆匆忙忙流水账般讲完乐队成军、走红、复合的过程。最值得看的部分可能就是真实的温拿乐队出镜,在演唱会上的倾诉。
【C-】又一部“情怀电影”,懒得评质量上的问题了,只想问一句:这五个主演有哪个看着像高中生啊?!!啊?!
原来豆瓣里有那么多70后,我都不相信自己三观了。情怀这个东西真的是因人而异,触碰到你最柔软的地方就会给你与众不同的感受。捅不进去就冰凉冰凉。说实话温拿五虎我第一次听说,直到看到影片最后也没有明白,谭咏麟怎么就校长了?故事前部有艋钾的味道,后半部有流星花园的桥段,中间演了一堆乐色。这个年纪就给他们五个拍摄半记传体的电影,合适吗?整个电影都没有一首能让人安安静静听完整的歌。
海报做得像烂片,实际上电影还是不错的,除了开头比较老套啰嗦,剧情都还比较完整。我没有经历过温拿乐队那个年,但也看到了满满的情怀,特别是经典歌曲听着相当舒服。最喜欢乐队跟金毛狮王斗琴那段,《野蜂飞舞》改编得超级炸!里面演员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比《缝纫机乐队》好太多。
惊喜的是拍出了台湾青春电影的质感,少年的“燃”表现得特别到位,没有经历过温拿年代的我居然也能看得热泪盈眶,结尾的演唱会场景大大好评……败笔有二,一是说普通话的演员嘴型和感觉完全对不上,二是五人重归于好的戏份或许出于一些不可说的原因来得极为突兀。散场时看到一群阿姨在海报前合着影,温拿代表的或许正是她们的青春吧。
天降棺材天降鳖,《House Of The Rising Sun》对决《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谭咏麟新加坡光头黑暗史……个别细节勉强一笑,听听温拿的老歌也是开心,但这个毫无新意制作粗糙的故事实在让人难受啊,整部片还不如最后演唱会现场老家伙们说的几句话走心
几十年不出山的老导演还拿当年那套风格出来,不可以的。而且从看八卦的角度来说,也真的是够扑朔迷离,像小孩子过家家。可能还是意难平的年纪,隔靴搔痒,也不够写回忆录。
陈友自己拍自己的故事拍得轻拿轻放隔靴搔痒的,还不如做个纪录片呢。
片名值得商榷,能想到是温拿吗?四星半有两星给予情怀,谁叫自己是听谭校长的歌长大的呢?而且因此学会了粤语……
这是部没有任何野心的粉丝向电影,陈友导演做久了很习惯地给自己的角色加solo也是萌萌的,听着熟悉的老歌最后还是被感动到了
情怀就像一剂春药,戳到G点的嗨到不行,旁观者不明就里就会莫名其妙的尴尬。我不忍心说这是陈友在消费港乐粉丝的情怀,但是足可看出活在校长和B哥的阴影里于他及其他二人有多重的心结,所以以三位“绿叶”的视角切入倒更能体会那种追逐梦想的励志和与好友日后成就的落差感,对于观众情绪的调动是比较讨巧的设计,其实这种矛盾在任何乐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OK为了增强戏剧冲突这样做也没问题,但是故事和人物都太单薄了,情节总有似曾相识的套路感,父子隔阂的解决草率而又突兀,选角也没太大亮点,所以成片的质素也就草草,最终还是要落到最后本尊现身来煽情,还是有点遗憾的。PS:和好基友唱了20多年的《千载不变》,在看过他们的故事之后再唱,似乎感觉更有点不一样了。
烂死了
情懷....讓一切隨風, 愛在深秋--如果早注定分手......何必假意挽留.....但換成友情, 就可千載不變.....
看似走情怀路线,实在是胡闹。想要重回老港片,不带这么不走心的。演员也非常尬。
五根手指有长有短,剧作层面以三位非主唱成员的视角切入,追梦的失落和活在阴影下的惘惘不言而喻,能够看到陈友的感情和用意,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能用情怀感动人的年代了。尤其几条人物关系的铺陈捉襟见肘,起承转合缺乏有效过渡。其中的兄弟情和寻梦历程都显套路了,在戏剧与现实的融合上做的不够彻底。另外,阿健更像阿伦,阿伦像甄子丹是什么情况?
纯粹是为了感谢温拿打星
可惜太胡闹了点。班后生演员表现都不太行。anyway,粤语片已经是看一年少一年了。
唯一的亮点在于片尾真正的温拿五虎。这样一部讲乐队的片子,演员选的不合适,bgm也不行,故事又套路,唉,有点浪费时间。
5,卖情怀的片子,但还是与预期略有差距。整体比较老套,选角也比较一般。
还不错啦,一堆香港老戏骨客串,还有温拿的歌听值回票价。粤语版@m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