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1.5倍慢速念台词,主角各种45度逆光仰望天空,花式穿插慢镜头,回忆片段不断闪回重复,矫情的台词堆砌出大段独白,再配上疼痛青春的配乐。一部郭敬明式青春片(MV)就完成了。
校园暴力是个很好的题材,可惜导演落落完全无法驾驭这种严肃沉重的现实题材,结果被拍成了矫情又狗血的四角恋青春片。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剪辑更是一塌糊涂。
同样是讲在校园里受到歧视和偏见的电影,《奇迹男孩》被处理成了温馨又正能量的一流励志片。而《悲伤逆流成河》只能沦为狗血矫情的三流烂片。《悲伤》里面帮助女主对抗校园暴力的人只有一个喜欢女主的男生,并且教她对抗的方式是“以暴制暴”,校长老师同学都在助推或者围观校园暴力。女主得病不敢告诉家长,受欺负不敢告诉老师,被误会杀人也不等警方调查。为了制造女主的悲剧形象把整个社会都设立成了阴暗面,没钱又无能母亲,无力处理学生的暴力冲突的校方,调查速度跟不上女主被欺负进度的警方。电影整个基调压抑又灰暗,太过刻意的情节设置和人物设定,让校园暴力的表达显得隔靴搔痒,如同儿戏。
表演上几个新人演员的台词功力简直是灾难,女主角的念白有气无力,梳着tfboy同款发型的男主,根本做不出任何表情,刘海都比他的演技更抢镜,另一个骑士男主演技更是尴尬得连陈学冬都能当他老师。
看了这个电影我才发现,现实类题材的电影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更好。没有真实经历过纯粹靠意淫的东西,无论怎么改编,都更像是一个拙劣的演员,哭哑了嗓子也憋不出眼泪,只能吐出一口狗血。
证明易遥在电影中已经死去∶齐铭用这束花来纪念易遥,易遥妈妈把按摩床卖掉说明她已失去了再继续攒钱的意义和目标,以前她是为了用按摩给女儿凑学费最后看似是易遥坐在河岸边想念起了顾森西,镜头一转却是顾森西站在河对岸,实际应该是顾森西想的,还有最后易遥的的一句话,像上辈子一样遥远
个人观点,喷子请勿骚扰
高中的时候,走在楼梯上是属于会从上面忽然扔东西下来的,砸中的话就是一阵哄笑声;是属于走在教室过道会有人突然伸脚出来拌的,是属于在座位上写作业会突然被吃过的话梅核丢中脑袋的,是属于语文课念到表(婊)字或者见(贱)字会突然能听到重音然后窸窸窣窣的讥笑声的,是属于没有人敢和我说话或者同桌的,是属于体育课一起100米测试也没人愿意和我一组的。
高二那年我生病住院离开了一个月,回来后整个学校都在谣传我去堕胎了,因为得了乙肝不方便解释。我妈(初中同学听说后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转达给了我妈妈)听说后一边觉得悲愤一边安慰我,我却觉得也没什么。后来在被翻抽屉之后,大家也就知道了我的病。她们开始互相称呼对方为小心肝,小宝贝。是特别阴阳怪气的那种语调,我现在似乎还能想起一点点。也在我去教室后面饮水机倒水的时候会说,哎呀这个水怕是不能喝了,小心被传染哦。
我在很长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站在窗口,听上课铃声响起,然后才拿起书包往学校走。(我高中是陪读,家里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从家里走到教室就五分钟的路程)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杀。
对比了下大概是因为我有个温暖的妈妈,不管老师同学还有周围的阿姨说什么,她都坚定的站在我这边。
还有,我还有个会发光的齐铭。早上我会坐在三楼台阶上,看着育才路上人一群群涌来,我总是能第一眼就发现他,然后高兴的地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跑下去假装偶遇一起去上学,我挽着他的手,他酷酷得插着裤子口袋。
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夜自习放学,他天天都会来接我。所以再难熬的时间,只要想到放学了他就会出现在后门我就好高兴好高兴。似乎半天里所有一切的不开心全都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忽然想起那年军训,结束时的汇报演出。我发短信给他说饿。然后就看到隔壁排蹭的一下起来一个人。五分钟后我的手机震了:实验楼五楼。我甚至忘了和老师汇报就往外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样子,如果有双翅膀,我一定是在空中边飞边跳舞的那只小小小小鸟。
我还想起那会出院后,我每天最后一节课都还会请假去医院打针。那天我过敏了,醒来后发短信告诉他。他翻墙出来找我划破了衣服。看着他穿着破衣服,我又哭又笑,他也是摸摸我的头。
我昨晚梦到他了。很多很多年间我梦到他的梦都是不开心的梦。可能因为梦到他本身就是一件让我难过的事。
我现在过得很好。我很感激在那段时光,他做我最好的朋友。可能本来黑暗的每一天,因为他也变得闪闪发光。
嗯,他不是太阳,他更像是我夏夜里的萤火虫。
《悲伤逆流成河》这本书我是看过的,11年前出版的,依稀记得当时看完哭得稀里哗啦,是一本让人无不感叹的校园爱情悲剧。
现在翻拍电影,一开始以为是郭敬明自己导的,但没想到是落落。
在我印象里,这本书之后郭敬明就没有什么著作问世了,且这本是他作品里没有被诟病有抄袭嫌疑的,所以对于这本书的电影版本有很大期待。
编剧的地方写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但看完这部电影后的当下,影院里就有人说:原来是部教育片啊。没错,它其实聚焦的是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而不是我们狭义上认为的小情小爱。
呵呵哒,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拍的小时代三部曲画风奢侈过度被批,所以这次基调一转,就变成了具有深厚内涵和现实社会意义的主旋律影片,也是有点醉人。
故事发生在一所高中,背景是90年代的上海,当时大家还是住在烧菜在门外的石库门弄堂里。
真的感叹时光飞逝,现在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可以代表具有上海特色的地方都已经被拆迁了。易遥和齐铭是对门邻居,从小一起长大。
别看都是住石库门的,齐铭家里父母双全,对其疼爱有加,但易遥只有一个母亲,还是在家里给人做精油按摩的那种。
当时也是有阶级的,但是差异乍一看看不出,你还可以遮掩一下。因为生活很艰辛,母亲总是叫易遥赔钱货,还不给她钱置购新校服。母亲也有苦衷,邬君梅把不屑和轻视的底层人民挣扎演绎的很到位。
本来大家穿一样的衣服也无所谓,但就是她一个人没有新衣服穿,把贫穷赤裸裸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就引来了大家对她穷的定义。她很隐忍,一直不吭声,一直很坚强,一直一副眼神深邃的争气脸。
齐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暖男,因为从小在温室中,所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这样的男人和他在一起你也需要变成和他一样的三好学生,遵纪守法,谈一场门当户对的恋爱,但就是犹如一杯温吞水,说不上哪里不好,但总是困囿在舒适圈里,成为他人的榜样,但终究懦弱了些。
他有点像家明,但是至始至终喜欢的是七月。
他无法与世俗抵抗,他也不屑抵抗,因为他的目标是要成为救世主,是要成为道德楷模让大家钦佩的,所以他后来和同样出生于优秀家境的乖乖女顾森湘走在一起就很正常了,俊男靓女活脱脱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
他没有那么伟大,他对易遥更多的是怜悯,隔着一扇窗,他可以给到一丝阳光,但终究因为负担太沉重而将他的意志压垮。他从来没有那么坚定,他一直被保护得太好。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男人存在,他很暖,待人温和,但他没有办法为你冲锋陷阵,为你抵挡流言蜚语甚至承担任何的责任。因为他自己的人生也是需要背后强大的支撑,因为他从来没有吃过苦,他也忌讳自己的平稳生活被打乱,一旦有危机的不安定苗头出现,他会选择逃避。
易遥太苦了,憋着难受的苦,母亲工作见不得人的苦,生活拮据的苦,所以带有痞子气息的顾森西和她就更适合了。
因为顾森西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在乎什么是学生手册上记录的道德准则,只知道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要尽全力保护她。他就是她唯一的一米阳光,但却给了她活下去的全部勇气;他把她的世界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她让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希望;他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在背后接住坠落的她。
这两位编剧给易遥安排得了HPV也是煞费苦心的,也算是生理卫生课的一种普及吧,结合当前社会HPV疫苗热点。
女生得了HPV并不代表女生就不干净,哪怕处女也会得,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男性传染。所以大家要注意避孕和环境卫生,这部片子从这个角度看又变成了生理卫生电影。
齐铭总是会给易遥说教,告诉她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顾森西会逗她笑,不在乎她的病并爱全部的她。
但本文开篇就说了,这个是校园欺凌,不是情情爱爱的早恋!所以坏人必须要出现,那些长得丑又爱作妖的搞事情女人们必须出场,就有了从外校转来的唐小米。
她看易遥不爽,就因为她邀请齐铭去KTV的那个晚上易遥昏倒齐铭送她去医院而不能赴约;也因为她在全班朗诵自己的优秀诗歌的时候被去厕所回来的易遥打断而心生报复。女人的气量怎么可以如此之小,她不仅尾随易遥拍摄她在三无妇科诊所门口兢兢战战的无助模样,还在全校范围内传播她得了很脏的病。不仅偷了她治病的钱买零食,还想着法子的整她。
不仅如此,她在行使校园暴力的同时自己也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她之所以转校也是因为在原来学校受到欺负,与其说感同身受去帮助弱小者远离欺负,她自己却成为了歹毒的施暴者,把自己经受过的不堪加倍还给其他无辜者。
阴差阳错下,搞出了人命,两位女主都离世了。
顾森西转学了,齐铭搬家了,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但每个人心里的那一抹伤痕将会伴随他们成长。
无论是谁,都值得被爱,都值得被平等对待,都值得被尊重。而除了无止境地忍耐嘲讽,你要做的是成为一个斗士。因为偏见,无处不在。
哪怕被所有人否定,哪怕被所有人歧视,你也要为自己穿上盔甲,去战斗,活下去,让磨难推动你更加勇敢。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很少说过去的事情 今天看完 想了想 还是讲讲过去好了
以下几乎都是回忆录了 没兴趣了结的 可以直接退出去了
从幼儿园开始 我就经历了 好几次转学 所以 我有2个班的幼稚园同学 2个班的小学同学 2个班的初中同学 2个班的高中同学 暂时1个班的大学同学 当然如果明年考研成功 那就也是2个班的大学同学了
记忆经过岁月的冲刷 许多细节都淡了 幼稚园 应该算是同学关系的巅峰吧 小1就开始怂恿全班同学转学 小2就带着半个班的同学去了别的学校 在之后的学校 毕竟还是插班生 和原班级格格不入 经常发生摩擦 摔书包 摔铅笔盒都是常有的事情 好在 和老师关系不错 也没什么出格的事情 就安安稳稳到了 小升初
初中可能才是开始吧 那时 我就是柔弱的代表 成绩中上 体育很差 和老师关系好 当然和烂俗小说一样 一般这种男生都会遭受到 那些成绩差 体育好 和老师关系不好的直男同学的欺负 至于绰号 大家应该都是能想得到的 据后来见过面的同学说我曾经被那群人丢进过垃圾桶 就是哪种特别大特别高的垃圾桶 那时的我 可能只有 1米4把 但是 那次聊起 我已经对这件事情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留下的 只有对黑皮肤高胖男生的厌恶 还有对所有体育运动 尤其是篮球的厌恶
然后 就经历了转学 第二个初中 是我作为教职工子女存在的学校 而作为父母 他们不知道的是 教职工子女在班级中受到的排挤会有多大 因为种种原因我和我的所有任教老师都是从小就认识的 上课各种cue我 盯作业
而问题发生在初三 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那时要根据学生水平分班 我分在了a 之后又进行一次考试 根据成绩还是要重新分班的 我如果按照当时的成绩排名应该会落到b 但是 我没有掉下去 所以就有个被挤到b班的同学心生不满 找老师理论 但 毕竟老师都是熟人 家长来找茬 肯定也是不会搭理的 当时所在的学校 高中部初中部都是共同存在的 那个b班同学就想着找高年级同学来报复我 但因为很多原因 都下不了手 之后 也算是意识到了这种情况 就开始排斥自己是关系户这个铭牌 之后 上课开始捣乱 被老师罚站 企图用这种方式 回归到其他同学之中去 企图去证明 自己和他们每一个人都一样 关系户并不会成为老师偏袒我的证明 但是结果还是不理解
第二件事情是 班上有一个白净微壮的直男(现在一想 好像和现任长得挺像的) 那时的我 可能是因为他是班上唯一一个主动和我搭话的男生 就对他格外关注 也莫名其妙有了好感 之后 就有些好事的人 开始在班里传起来 说我喜欢这个男生 经常性像是在偶像剧里那样 走着走着 突然把我推到这个男生怀里 然后 可能因为这些 也喜欢上了他 最后的结果呢 就是 我在毕业那天 班级聚会的晚上灌醉了他 然后 扶着他 凭着当初尾随他而发现的他家地址 一路带着他去了他家 一路上 聊了很多 也知道了 他是一个真直男 本来还想在路上 夺下他的初吻的 也就 不了了之了
中考结束 我也凭着自己一心想去寄宿制学校的想法 考上了本地排名第三的高中 寄宿制 高一非常收敛 整个人格外的小心谨慎 生怕身边的同学排挤自己 也就可能是因为这样 高一的成绩 非常差劲 毕竟也没时间去学习 时间都用于交流了 但是好景不长 由于是寄宿制学校 一个宿舍住了 8个人 有一个男生 和之前初中那个黑高胖男同学 属于同一种类型 (直到我 今年10月重新看到他 我还是依然坚定当初的想法 我十分讨厌这种交际花一样的人 谁都认识 满脑子人脉和关系利用 各种劝酒套话技巧 毫无感情没有热忱)
而那时的我 算是学生时代第一次被迫动手 事情 记不太清楚了 好像是由于他 想和我换床铺 我不愿意 然后 他就爬上我这边的床 企图把我拽下去 之后两人就扭打在一起 最后输的 必然是我 擦干净眼泪之后 半夜12点爬起来 准备去天台吹吹风 散散心 而我不知道的是 还有另一个男同学 也没睡 看我下床 又不是去卫生间 担心我去天台跳楼 赶紧冲过来拉住我 不让我走 那时他和我说的大意应该是:这件事情的确是某某某不对 但是 解决问题应该在发生事件的当场 之后再报复再离开那是懦夫的行为 我宽慰了他一下说只是散散心 10分钟就下来 然后 他在宿舍里等了我10分钟 我因为承诺也在10分钟内回了宿舍 如果 当初没有他 或许 散心的我 会因为想不开而跳楼吧 但如果真的那样 那 当时旁观的 6个人 以及施暴的那一个人 心底里应该都会沾满我的血吧
高二分班后 宿舍换了6个人来 我开始刻意的和所有人保持距离 仅仅和一个朋友保持最紧密的关系(事实证明 他值得我这样 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是 如同昨日刚见过面的朋友一样)那时 我有一个同桌 巧的是 他和我初三喜欢的直男同学还有现任一样 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男生 (看样子 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 我也对他有好感 也经常性进行男生之间的小打小闹 弹弹他的蛋蛋啦之类的也时常有发生 也 曾经上着课 用手揉过他的屌 得到他的惊呼
当我认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前进的时候 高三换宿舍了 这次 宿舍变成了 12人间 但是宿舍里 只住了9个人 因为本市的学生 曾经的小学初中高中 总有交叉 这次 也轮到我了 9人中有几个人 知道了我 高一和初一的事情 然后 当我以为又是一轮新的羞辱开始时 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而仅仅是作为调侃 笑笑 就过去了 感谢他们 没有让曾经的我难堪 (现在 我们还保留着一年一聚的频率 而我也在今初相聚的时候向他们出了柜 他们也都接受了我)
高考结束后 我到了北方读大学 很多人肯定都知道我讨厌天津这个城市 因为我讨厌这个城市里的那种并非北京人而又油然而生的傲和狂 也讨厌他们满嘴跑火车的胡诌和谄媚 所以我一直讨厌相声 觉得聒噪 现在他们又换了种形式 叫说唱 依旧那是让人讨厌的skrskr 而这件事情呢 导致了我 学生时期 第一次主动动手打人 因为是在聒噪和烦人 我先开始了语言攻击 对方脸皮薄 没受住 就从几公里以外的家打车来了学校扬言要打我 但又是一个纸老虎 没点力气 我一手扬过去就把他打翻在地 一般人都是觉得最后悔的事情是刚刚吵架没发挥好 而我是后悔刚刚打架为什么没出拳头
所以 自打毕业之后 我虽然有那么多班级的同学 但是 我讨厌的人太多了 导致我最后能记住的 都是关系最好那1个或2个知己而已
人活在世 为什么要记得那么多人 处理那么多关系 我愿意 主动放弃 不联系 没有再见
之后毕业进入社会 我看透了很多 面对不一样的人 用不一样的嘴脸 说着做自己 但自己早就没了 八面玲珑惯了之后 已经开始忘记 真实的自己 究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 讨厌你们这些旁观者
恶性事件中只有3种人 受害者 庇护者 剩下的无论是否动手 都是施暴者 无一例外
“重新认识一下,我叫顾森西,太阳从西边出来的那个西。”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晚上十点,八排六座,影院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在想:一个人在绝望至极的时候,要是有另一人能陪在他身边该多好,哪怕只是说一句无从轻重的话,他都会觉得世界是光亮的。
可没有,从来没有,于是他变得冰冷、古怪、麻木,逐渐学会了与黑暗相处,在自己的世界外筑起最厚的墙。这大概是电影与现实间最大的沟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感觉身边的空气都是湿漉漉的。
我是一个校园暴力的亲历者,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个女孩向我表白,我拒绝了,于是校园里开始出现"我把男性的生殖器官暴露给她看”的传言,几天后我成了校园里最令人不齿的角色。
可我没法说,我接受的教育让我无法对老师甚至是父母说出这件事,哪怕说了,谁能相信那些仅仅八九岁的孩子会说出那种话。
电影里易遥受到的伤害对我来说就像往事的重演。我能明白被人从三楼泼冷水是什么感觉,身体像被上了发条一样止不住地颤抖,耳朵宛若失聪只能听到沙沙的杂音,可依旧能感受到身边传来的笑声。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千人舞台中,而我便是台上那个唯一的丑角。
我也曾一回到旅游车就紧紧抱住书包好像那是一件难得的珍宝,可再打开书包是发现钱夹里的钱已经不见了。当我在车厢里怒目而视想要找出谁是始作俑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张张似笑非笑的脸,那一瞬间我感觉我就是这世上最大的笑话。
我在操场上被篮球砸过,我抗争,我冲出去把那个笑的最欢的人胖揍了一顿,那真是我一生中做过最畅快的一件事。之后我和易遥一样被全校批斗,被骂作公敌,虽然没有顾森西为我绊倒教导主任的话筒杆。
所以我要说我喜欢这部电影,即使它台词矫揉做作,镜头懦弱不堪,但我还是喜欢它,因为这是我,以及我们的电影。我知道命运无法改变,但抗争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我选择写下我的经历,给它五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见这部电影,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校园暴力,当你们碰上下一个受害者的时候,能待在他身旁,搭着他的肩膀告诉他:“我陪你。”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他抗争。
最后,我想对这个世界上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们说一句话——我也是。
你会不会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否定,在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已经预设要失去它,在一段感情开始的时候已经开始想象它会结束。那么好巧,我也是。
你会不会喜欢听一些空白悲伤绝望的歌,并从他们的歌声里找到平静和快乐,会不会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台上,并在一阵风吹过的时候感到自由。那么好巧,我也是。
你会不会觉得黑暗温柔,喜欢借着烛光在卧室里玩手影;喜欢在打着手电在楼梯里乱窜,看影子在墙上舞蹈;喜欢喝杯酒在午夜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那么好巧,我也是。
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为这些、甚至更为负面的情绪与个性自卑,没有必要为了合群去改变自己。因为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个世界上一定存在与我们相似相契的灵魂,他们会去接受你,包容你。
我始终相信,人生本质上是一场躲不开的劫数,但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怎么去渡过它。
那么,尔本妖孽,何须为人!
女主有点像李惠利,俩男主磕碜了点儿,长得还不如陈学冬呢。小说里易遥流产的情节给改成了得尖锐湿疣,还得反复强调自己是处女,老实说还不如流产吧……“我也想像别的女孩一样,用的卫生巾都是带香味的”这样的台词,全中国大概也只有郭敬明的电影里能看到了……
主流青春片的进步,在青春范畴内正面校园霸凌,堤坝上的控诉其实也能直指如今的网络暴力。女导演对女性心理的优势体现出来了,那种伴随女主角的幽怨一直都在,在弱化了郭敬明式矫情对白的同时,强化了摄影方面的视觉氛围是相当重要的。
第一部真正提到校园霸凌的国产电影,为勇气打分!
女 主 有 张 杜 娟 的 脸
很高兴影像作品不像小说那般黑暗透底,相比之下,和“非主流”同时期成为校园记忆的原著如此做作;很高兴落落二号作品不似《剩者为王》那样小家子气,但难得又保留了导演文风中那种细腻感;以及最高兴的是,这才是被冠了“矫情”的青春文学,最正确的改编方式。
河坝上那一段嘶吼应该是郭敬明想对所有霸凌他的人的反击。
我滴妈,没被狗吃了的青春原来长这样- -
号称“国内首部校园霸凌电影”,本质仍然是狗血青春片。唐小米欺负易遥,是因为嫉妒她和齐铭关系好。这不是校园霸凌,这只是普通的“我爱你,你爱她”的三角恋。后来同学们谴责易遥,是因为他们误以为易遥是导致顾森湘死亡的真凶。这同样不是校园霸凌,而是对(被误认的)杀人凶手的道德审判。要么是吃醋,要么是道德审判,被强行扯到“校园霸凌”,再加入采访视频,并进行营销炒作,将本片包装成校园霸凌题材电影,太虚伪,太功利主义。顾森西明明可以为易遥作证,说亲眼看到她收到别人发的短信;易遥也明明可以向警方和同学展示别人发给自己的短信。你明明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却要说一大堆废话,最后还要跳河,这不是自己作吗?和校园霸凌有什么关系?最后,易遥妈先(间接)害了女儿,后来又弥补,连扯平都算不上,有什么值得歌颂的?
毫无逻辑的狗血矫情青春片。唐小米有能耐找人修理女主,不先找人把欺负自己的人给修理一下?
全程高能高空俯拍慢镜头,柔光美颜全开。郭敬明永远都是45°暖光侧颜美拍的那个长发清瘦少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单纯,而没有营养。通常病态的原生家庭是标配,最好是单亲,有个无论何事都会饱受欺凌的女同学。接活时收拾了所有女儿的东西愣是把女儿独用的毛巾落下了,女主她妈用一种无视所有人智商的失误锻造了基本主线。转错短信发生意外时莫名跑向最高楼碰到一下就断的栏杆导致坠楼制造高能戏剧化,以及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阶级落差的纯纯的爱,最后又高能跳河以示愤恨——于是回去我补了1976的《魔女嘉丽》。三星全给女主跳河前那段深省激昂的扣问和结片后路人的采访,主旨一下就沉重了,直指校园暴力这是本片仅有的最大价值。祝票房大卖。#这次我很认真的看完了郭敬明先生的作品#5.5
我觉得我混在一群哭的上气接不上下气的妹子中间真的好另类,看的时候还频频侧目不知何故,最后交流的时候果然哭的最厉害的都是有过被欺凌经历的,这场电影大概成了她们的发泄地,女主几次情绪爆发演技可圈可点,但是几次对于群体性欺凌过程的描写(女主生病被全校疯传、女主涉嫌杀人被写大字报)拍成了mv快镜则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本该是积累情绪的过程却轻描淡写意识化了,另外一些台词念出来实在是太尴尬,这电影的中二感倒是没表现在人物性格上,全表现在书面文艺的大段念白上,这点来说编剧要背锅,既然题材都大改了,原著的郭氏文艺腔没必要带到电影里来。不过最后再说一句,虽然没经历过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仍希望校园欺凌现象能更多的被揭发、被遏制、被制止,希望每个被欺负的同学身边,都有一个顾森西。
2.5。从操作上来看,很多地方和《我不是药神》很像。有刺激消费的商品属性,也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校园霸凌、原生家庭、阶级这些议题,增加了如今华语青春片的厚重感。涉及校园霸凌的影片,往往都会以悲剧收场,所有人都是同谋。易遥妈妈带易遥看病那场戏拍得不错,戳中泪点,那可真是卑微的土里开出花来。缺点也很明显,尤其前半段,诡异的摄影、古怪的配乐和自怜自怨的独白,都离人物太远了,不够克制。这几个新人都挺好,目测顾森西和易遥的扮演者会有前途。
说对不起,一两秒功夫,而没关系,一生念不出。推广曲《不哭》里面这句歌词写的太美了,不是不肯原谅,而是我们已经美好,曾经糟糕,都扔进尘土吧!电影其实可以表现的更好,但是剪辑和部分演员拖了后腿,题材和女主角加分,台词和男主角减分。如果一部电影能够引起我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那它也不应该被称为一部烂片,总之这部电影现实意义大于电影表现!
演员太灾难了,尤其两个男孩,完全不会演戏,台词能念到这么硬也是很可怕了。同时,台词写的也特别尬,女主的很多台词明显都是写出来的,并不像正常人的对话,是非常不口语和不生活的。整部电影都太过于松散了,情节也注水特别严重。影片蹭了一个校园暴力的话题,却又非常缺少实感,看起来仍是一群幼稚病患者的故事,与郭的其他作品差不多。
尽管它不少部分格外造作矫情病,业余影迷还是有勇气给四星的。青春片已然不再吃香,但光线依然孜孜不倦地拍,大概也是执迷青春里的某些元素吧。即使是我们变得目光严苛,睥睨万物,在别人演绎的青春碎语里大概也会有那么几瞬,闪过怀念和怅然。值得称赞挖掘95后新演员上台,面虽青涩贵在元气充沛,表演略僵但是真下力气。原来同龄的人,已经到了登上舞台“演戏”,创造些什么的时候了。相信他们有一些人如果认定世界恶心,以后就会板着面孔熬下去。加油!
疼的愈合的都是少女,哭的柔韧的也是男孩,好的坏的始终是母亲,永远缺席的是父亲。
“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易遥说给齐铭的这句话也是说给我的。爸妈没打过我,我不能理解有的家长追着孩子打;没和同学吵过架,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女生会扯头发;没有经历过至亲的离世,我不敢想失去至亲的痛苦。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前一秒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后一秒逛了小吃街笑得像个小傻子。看完这部电影,我想,以后我要更善良更主动一些,或许我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真的能温暖别人呢,我幻想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想到我时会感到一丝快乐,哪怕我们只是擦肩而过过。如果一个微笑一份理解可以救活一个人,一句调侃一声嬉笑也可以杀死一个人。
顾森西就是柯震东那一挂,顾森湘就是郭碧婷那一挂,很容易看透郭敬明的审美。易遥和齐铭的性格看得我一肚子火,长堤发言那叫反抗?女主角受到校园暴力的时候齐铭屁都不放这叫对她好?但是终归是我国第一部讲校园霸凌的院线电影,算了。众口铄金,舆论杀人,施害者躲在“团体”后面,受害者则是一个个孤立个体,怎么反抗呢,但这事不该算了。
电影与郭敬明无关。总算有人拍妄为之恶了,如果这部电影能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年龄降低哪怕一岁,也是对下一代的重大贡献。当大雄挨欺负时,只有揍胖虎才是正义。现在法律能惩治小夫了,但胖虎仍然受到过度保护。该罚的罚到位才能保护未成年人。
说矫揉造作的你们都是齐铭,你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解释就能解决的事要闹到自杀,你们不知道,可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