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内心引力

    记录片大陆2016

    主演:把文翰  钱小华  庄崧冽  吴永红  钱海英  毛继鸿  张强  

    导演:施秋荣  胡弦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内心引力 剧照 NO.1内心引力 剧照 NO.2内心引力 剧照 NO.3内心引力 剧照 NO.4内心引力 剧照 NO.5内心引力 剧照 NO.6内心引力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这部纪实电影围绕“永不违背内心”的主题,通过2年的跟踪拍摄,讲述了7位国内独立品牌创始人关于生活、关于创业、关于挣扎的故事。他们或卑微或渺小,遭遇的境况、事业发展的阶段也不尽相同,但不论身在何种现实的境遇,在追求理想和乌托邦的道路上,他们依旧遵从自己的内心,为未知前路的事业探索,因为他们知道人生不能重来,不能庸庸碌碌地活着。  影片由多位当今优秀的创业者真实出演:食材网店店主把文翰、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雕刻时光咖啡馆创始人庄崧冽、SoLife家具店创始人吴永红、加拿大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区创始人Tina、服装品牌“例外”和公共空间“方所”的创始人毛继鸿、自由执业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长篇影评

     1 ) 两年60000G素材熬出的这一碗“创业鸡汤”,喝还是不喝?

    写于2017年4月16日

    平常大家在讨论或者开会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个词,真实感。真实和真实感是不一样的。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明明全都是真实记录,总有人质疑,那个什么是真的吗?

    究竟怎么才能不仅真实,又让人能够产生真实感呢?

    今天这些话,当然不仅仅是《内心引力》的观感,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自我思考、自我批判,很多话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最开始对《内心引力》充满期待,完全是因为纪录片+创业者,与自己现在的创作多处重合,绝对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也确实获益匪浅。

    形散而神不散。看完后,7位主角的形象跃然纸上。方所生活方式创造者,班夫山地电影节中国区创始人Tina,苦寻好食材的把文翰,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先生,雕刻时光创始人庄先生,匠人吴老板,医生集团创始人。虽然有人的名字记不清,但是形象算鲜明。

    主创见面会聊到了吴老板的事情,让我不禁产生怀疑,剪辑之后留下的人物形象和真实情况是有偏差的。有人问到,吴老板是不是一直在做公益?至少片子里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可吴老板却说,自己最开始其实是从商业出发的。有人订制了这批课桌,然而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给原先的订货人,而是送给了其他的学校。其实对于吴老板来说,无论是出于商业去追求品质,还是出于慈善去追求品质,都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可各种考量之后,或是因为想要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起承转合,做了无奈的删减,这种表达究竟还是纪录片的真实吗?

    采用主角独白来解说,推进故事的发展,有代入感,并且能从更多语言的表达、主角词语的说法、使用上加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可是我却总有一种觉得做作,怀疑真实性的想法冒出来。恐怕和始终没有交代这些独白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主角说出来的,有很大的关系。(今天看的另外一部《大卫林奇:艺术人生》就没有这个困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总让我有种演员事后配音的疏离感,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真实现场的收集,毕竟60000G的素材也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回到了真实与真实感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院线片的一些其他因素导致。

    部分人物的内在节奏弱,很大程度靠交叉剪辑去推进,用另一个人的故事来吸引人往下看。比如医生集团创始人,我始终想知道他能不能找到更多的伙伴?他究竟能获得多少支持?他能做到吗?把文翰也是一样,总关心他是不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足够的笋?可对于吴老板、方所创始人和先锋书店钱先生就没有这种贯穿始终的疑问。没有好奇,说明悬念不足。

    每段故事转场都是运用远景或全景,加白色字体表明城市。直接切,简单明了。包括配合独白,使用航拍表现所处环境,恰到好处。应该是有调色吧?感觉蛮日系,有时候很有一条的感觉。

    如果没记错的话,医生集团创始人有一段会议室的讨论,过肩镜头、近景、特写,全程都是他一个人的镜头,配以其他两个人说话的声音。大概猜到是因为对方不方便被拍摄,同理也想到,应该有相当多类似的情况无法剪到成片里。后来也得到了导演的默认,商业的、冲突的、各种无法呈现出来的。包括拍摄了总共10个人,最终却只有7位主角能够走上银幕。这也是纪录片表达真实的矛盾所在,总有很多因素阻碍完全的真实。不过,哪里有完全的真实呢?

    很喜欢对于Tina的塑造,并不以疯狂工作的她为主线,而是展现无时无刻带孩子的一位母亲,好像是胸有成竹的抽空管管工作。然而最终由于对团队进度掌握有限,引发她在车里一段真实的自我反省。放在桌子底下的炸弹终于爆炸,车内全程特写,她的焦虑、自责一一展现。之后在现场连夜解决问题,开幕式成功,释悬,让人感受到两国间辗转、兼顾家庭与工作的创业者Tina的真实创业生活。恐怕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观众成为她的粉丝的原因吧。片子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哦,对,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唯一的女性角色,女性本身就擅长表达,表达情感和真实的想法。

    导演也分享,乡村咖啡厅建成那场开幕活动,他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有人和独自看书的农民搭上几句俏皮话。这种格格不入,也是先锋书店钱先生每天都要面对都要思考的问题。而这种作为创作人员的预判,体现经验,也增添片子的亮点。

    人物的语言选择得好。语言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方式。雕刻时光庄先生和云南咖啡种植者唐老大之间的言语交锋,很多时候让我心里大呼过瘾。你来我往的俏皮顶撞,不仅体现俩人之间不一般的关系,也反映着两个人不服输的对抗。不过最后这段关系总觉得有些烂尾,镜头落在一罐云南咖啡豆摆在雕刻时光学院的柜架上,这意味着他们俩合作成功?但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几瓶早就备好的咖啡豆可以放到咖啡学院供学员使用,还是大批量咖啡豆即将可以在雕刻时光品尝?

    鸡血、热血、正能量、坚持、执着、梦想……都在影片中看到了,题目起得贴切,内驱力才会引发行动。内心引力。

    创业者有这些特质,但他们不止有这些特质。他们更疯狂、更异类、有些时候更“可怕”,也更值得尊敬。

    作为一个影视作品,满分10分,我给《内心引力》打7分;然而作为一部纪录片,我不确定了。这个世界鸡汤多,是因为苦逼的生活需要鸡汤来救赎。但我也需要真实,可这种真实感恐怕也和个人在某个领域的认知息息相关吧。

    就像孩童时期相信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一样,大了恐怕很少有人会这样了。

     2 ) 一部值得所有创业者走进影院来感同身受的电影

    “当你知道你的生命无法永生当时候,你就再也不能去过那种庸庸碌碌的日子。”
    这是6月10日上映的纪实电影《内心引力》海报上的一句话,读到这句话,我开始试图重新定义创业于我的意义。

    从未想到身边的朋友有一天真的能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带着她的处女作来到我们相识的城市做公映,而这本身就是一个“美梦成真”的创业故事啊!

    和弦子相识于豆瓣,当年豆瓣是中国大部分文艺青年的精神角落,那时候豆瓣流传过一句话“每个人的豆瓣相册里都有一个胡弦子”。那时候她就很爱拍照(应该说是疯狂),后来开始拍视频,拍短片,结果就拍成了电影……昨天,有那么多同样坚持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们聚在一起观看杭州首映,实在是太大的感动!原来电影真的可以用来捕获梦想。

    这是一部关于事业、关于生活、关于创作力的故事,讲述了七位国内独立品牌创始人的创业纪实。七个人、七段故事、也是七种人生,也许自己也是创业者的缘故,感觉好像就发生在身边一样。反观自己,自2012年辞职后,五年内创业两次,但庆幸无论遇到何种难关,都不曾放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这并不是一部适合大众来观看的电影,但它绝对是一部值得所有创业者走进影院来感同身受的电影。

    因此,当我看到被同学质疑、被投资人泼冷水的张强医生,仿佛看到了当年和父母对抗、和体制对抗的自己;
    当看到不知道实体书店路在何方,依旧执意将书店开在农村的钱小华,仿佛看到了那个偏不信不能把爱好做成事业的自己;
    当听到吴永红说:“成功其实并不只是创造美,发现一些本就美好的事物也是一种成功。”好像又被点醒了一次;
    当看到户外运动爱好者Tian讲述自己的困扰“我一定还没有找到方法,让团队能够执行得像我亲自去做一样”,不由想到我的团队也正踟蹰于团队管理的同样困境;
    当毛继鸿说,“上了不方舟上方所”,整个人都燃了……
    以及整部电影我最喜欢的“咖啡教父”张老大的那句“咖啡,我的梦。”
    活得越久就越觉得人生最难的就是一句「不违背内心」。渐渐地,很多人妥协了放弃了,但总有一些人坚持了并且不断践行着。我看到那么多忠于自我、不轻易让步的鲜活个体,并且庆幸周遭有着那么多内心还保持着强大引力的朋友们。我想要和这些美好的力量一起成长,想要认识他们,和他们靠近,想要为我们自己说些话,想要引起讨论,想要给予信心。

    “人的一生就算你很长寿,你能够真的去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你喜欢的地方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包括爱好、爱人也包括事业。”这并不是一句鸡汤,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抵达的人生信仰。把真实的梦想做到最好,那个发言权就是你的。
    我其实特别害怕类似“说到底,片中的创业者大都是一群赚够了钱就想去追求另一种人生的玩家”这样的论断,如果你这么想只能表示你对生活并没多大热情,你对喜欢的事情也并不那么热爱。
    因为“信则有”!因为真正的“喜欢”是——不做会死!

    所以,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就不行。

    这部电影弦子和丈夫秋荣拍摄了两年,天知道他们花了多大力气才能把这个“大女儿”弄上公映(前提是在中国!)。我想,如果一部电影仍背负着一些些影响力和期待,只要我们做得到,我们是没有资格说放弃的人。相反地,我们把自己相信的事,大声地让更多人知道——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有人在这样的道路上奋力前进着,你要不要加入,汇聚成更大的决心,让微小而正向的事发出最大的光芒。今天看不到出路,我们就不断提问,不断找答案,让这股前进之流,坚定而不止息。

    你可以用消费支持你想支持的,消费是最直接有力的行动。如果你想支持《内心引力》就一定要买票去电影院看一看;如果你希望阅读能保有丰富多元的面貌,可以去独立书店买一本书;如果希望中国独立品牌能持续发声,不妨考虑少转发一些花边八卦多传播一些能量内容。

    昨晚,相信每个在电影院的人对创业又重新认识了一遍。然后回到现实中再练习,从自我与世界的探索中,找到温柔的指引。

    希望它能给你力量。

     3 ) 随便写写

    比较小众的电影,内容上真实朴素,节奏上生动活泼,美中不足的是点太多,单个拎出来都可以单独成片,但全塞进一部电影就有些太散,就像小时候写议论文,老师说要举例论证,于是我举了一堆例子,每个事例都很好但都是泛泛而谈,于是得不到高分,不过也算基本符合纪录片的要求,画面配音也都不错,从头到尾也没有觉得无趣,看见有些评论说该片深度不够,我觉得纪录片只负责反应,获得什么深度是每个观者自己的事儿,所以总体来看算是一部有待提高的及格纪录片吧,以上仅代表个人观影感受

     4 ) 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提起《内心引力》,有些观众可能会以为是像《地心引力》一样的科幻大片,实则不然,定于6月10号登陆全国影院的《内心引力》是一部题材独到又颇为走心的创业纪实电影。影片围绕着几位主人公在创业路上的林林总总和点点滴滴展开故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在一得一失、一成一败中,将创业的心路历程一点一滴、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是一部现实意味浓郁的创业宝典,又体现出几位主人公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强大的内心信念。

     5 ) 内心引力

    第一个出场:

    印度尼西亚 爪哇

    我能体会到 使用过的木头特别美的地方。分享在老木头里感受到的美的东西。

    做久了就能对木头有感知力,能够跟树、木头有另一种层面的沟通——木头是有大自然的温度的。

    创造力不一定是制造出新的东西,也可以是发现一些本来就有的美好,就像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里,在老的生命里不断生出新的生命。

    SoLife家居生活体验馆位于滨盛路上中国美术学院滨江校区的旧址

    四川 瓦屋山

    把文翰 食材网店

    中蜂 羌族 棒棒巢罐罐蜜

    把简单的东西做的不简单,想过上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我想坚持一种标准,一个关于食材的标准,一个相互信任的标准

    浙江 杭州

    江苏 南京 基督徒 钱老师 先锋书店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实体书店纷纷倒闭,书店成了一个时代没落的挽歌。我们选择那些有历史有故事的建筑作为书店的载体,慢慢探索出一条突破传统书店的发展之路,希望自己的每一家书店都是不一样的,多给这个世界带去新的面孔。

    多年以来,在徽州这样一个地方,多有书院文化,但时至今日已消失殆尽,那些在历史中沉寂的老房子正在风雨中倒塌,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是让人悲哀的一件事情。我想让碧山书院和牛圈咖啡馆共同构建出乡村新的公共文化空间。

    四川 瓦屋山 掏笋子

    做生意不可能只挑好的吧?(为什么不能?)

    我个人认为成功是来自 自己对自己的定义。

    云南 西双版纳

    成都 方所

    我喜欢拉斐尔的一幅画,叫雅典学院。拱形门楼下,历史上智者们在这里自由的思考,相互辩论、分享知识所带来的乐趣。我希望那个时代的氛围,延续到这里。人们在这里,可以进行交流、创作、沉思,甚至辩论,在空间设计上,我想保有那个时候的场所精神,巨型的,新歌特式的柱子形成一种似教堂般的、神圣的氛围,把电梯入口做成象征意义上的方舟,它是现实空间与魔幻空间的时空隧道,人们在这里,可以感觉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完成我对这个公共文化空间的诉求,还一个知识 文化 艺术的殿堂,给这个城市,让他成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客厅。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做梦,我们让美梦成真,上不了方舟上方所。

    毛继鸿

    人的出现是自然界里的一个例外,我们用创作文化的方式区别于其他生命,让现代服装在一种旧的弄堂中,有种恍若时光穿越的感觉。

    班夫中国

    我觉得如果想做一个纯粹的东西,只有自己做,才能做的出来。探险不是在于谁第一个登上了某一座山峰,探险不是在于谁第一个跨越了某一片海域,探险是在于,你去了你平时去不了的地方,做了你平时做不了的事情,再回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他们虽然是普通人,但他们把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做到了极致。人的一生就算你很长寿,你能够真的去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如果你不喜欢,就不值得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上面,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你喜欢的地方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 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包括爱好、爱人也包括事业。去做一直想做但是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不再违背自己的内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创造力不一定是制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也可以是发现一些本来就有的美好,就像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里,在老的生命力不断生出新的生命。

    雕刻时光

    我们在城里安然享受着我们的每一杯咖啡,但背后的人其实蛮辛苦的。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原始、而且丰厚的力量。好的咖啡,有人情味。

     6 ) 滥俗的创业血泪史和鸡汤成功学

    1.

    上周六,我在电影院看了MINI(就是那个卖车的)推出的纪实电影《内心引力》。

    第一次接触《内心引力》,是月初在南京先锋书店里看到它的宣传海报,当时也没在意,以为又是什么实验话剧。直到前段时间,豆瓣App开始疯狂推送《内心引力》的广告,我才重新注意起它。

    影片开场,当充满磁性的男中音旁白——取自畅销的不能再畅销的《明朝那些事儿》的结尾——“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传来的时候,我就感觉这部电影的气质已经丢掉一半儿了。

    对于这种半吊子文艺鸡汤,还挺反感的。

    《内心引力》的英文名是“Go with Your Gut”,也就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尽管它表面上是个如此开放的主题——可以讲文艺、科学或社会等诸多方面,但影片却从头到尾都在聊创业故事以及其商业层面的失败或成功。

    也许除了商业成功,中国再没有能让小康生活状态下的全部年轻人更迷恋的故事了吧,幻想由镶金马桶圈带来的人生自由,这种幻想也带来了终日的焦虑。

    它让我联想到每期《正午》结尾处的话。

    世界仍然生活在故事当中,以遗忘、抹灭大多数故事为代价。今天中国最主要的故事,是马云的故事(以及千千万万个变种)。为了抵御这种单一,我们应该学习讲故事。长久地凝视现实,让被遗忘的复活,赋予普通人尊严,以配得上丰富、变幻的中国。

    via《一个执拗的低音》

    《内心引力》里的众多面孔,无论是在淘宝上卖生鲜的把文翰,还是在天猫上卖衣服的毛继鸿(也是方所的老板),就连雕刻时光的庄崧冽和先锋书店的钱小华也都开着网店,卖书、卖咖啡、卖牛皮笔记本、卖他们的目标人群所认可的整套生活。

    马云代表了某种正确,这种正确的根源不是他的首富头衔,而是他所掌握的客观信息与数据分析,这些定义了人们在智能时代的是非曲直。好像我们这代人内心的引力,始终难以绕开机场书店里循环播放着的马云。

    我不否定这部电影试图在自我价值与普世价值中寻找契合点的努力,但从结果看来,也仅能止步于不否定了。对于MINI来说,卖车才是正事儿,什么人文关怀都是后话了。

    2.

    2013年,Uber和Airbnb尚未到来,O2O混战也没有开始,国产航母和共享单车更是连影儿都没有。那年,也是通过豆瓣的宣传,我在网上看了MINI的两部纪录片(也是广告)——31min的《城市微旅行》和84min的《进藏》。

    四年前,这两部片子真的惊艳我了。其实,如果稍许客观的来评判《城市微旅行》和《进藏》,就会看到整部影片堆砌了太多刻意的剧情,既不写实,也无严谨。

    想想只是隔了四年光景,很多新锐事物就已经显得特别幼稚陈腐,曾经惊艳的,已经变得无聊透顶,像水平拙劣的投机取巧,调性、感觉或口味儿,这些都变了。

    《内心引力》不再以纪录片标榜自己,而是换成了纪实电影的概念,搞定了放映许可,开始低调的排片。北京空虚的周六,与《异形:契约》两千多场的排片量相比,11场的《地心引力》更像是在他妈的自慰,我想说的是自我安慰。

    虽然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效率,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巨头们依旧站在顶端分发着信息及其蕴藏的巨大影响力,曾经是泰晤士报,如今是Google。而上个周末,我收到的豆瓣Feed流广告,已经彻底是天猫618了。

    《内心引力》开场前,播了一小段陌陌的广告,这个为约炮而生的平台,几经生死,最终却阴差阳错的被在线直播救活了。在追求纯粹结果的时代氛围里,就连获取快感这件事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肉体皮囊快感的效率太低,相比之下,虚拟的精神刺激反而更持久且高效。

    未来,可能人们甚至会懒得出门约炮,更懒得理会这个飞速变化的现实世界。

    电影院外不远处是东直门北桥,立交桥下有条小河,我步行经过那里,发现河堤的绿化带上摆满了简易折叠桌,成群的老人在嚓嚓的搓着麻将,就像街头艺术一样,颇为壮观。我想,麻将消遣不就是他们内心的引力吗?或者说是终结肉体快感后的精神补偿。

    人们内心的引力应该代表更多负面的东西,像懒惰、从众、滥情、过分依赖、空泛的幻想、没日没夜的麻将局。

    毕竟它们如毒品一般,能让人不假思索的拱手交出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灵魂。

    如果几十年后,我也必将不可逆转的过上类似的生活,诸如在VR或者更Virtual的刺激之中衰老,那还不如在这一切开始之前,随着理智死去。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诚实生活】

     短评

    我的内心竟然没有一丝波动甚至有点无聊

    9分钟前
  • lucky girl
  • 还行
  • 品牌营销太明显,最让我感动的反而是种咖啡的张老大

    12分钟前
  • Scarlet
  • 还行
  • 我的关注点完全在秋荣和弦子夫妻俩一起做一件事特别动人。

    15分钟前
  • meiiii
  • 推荐
  • 内心引力是什么?是爱一行干一行的执着,是专注于一件事的满足,会不自觉牵引。吴永红的成功是在创造美的同时,发现本就美好的事物;庄崧冽的成功是要达成自由自在地生活;张老大把“一片片咖啡豆”看作“一片片希望”。我们不能用成功的标尺去衡量每一个人,只能看到他们创业背后相似的执着。

    1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 比预想的好

    19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 命题其实很不错,往小了做,会是如今这些人物类的小视频,往大了做,其中几个人物对于纪录片艺术来说,就有些可惜了。尤其是自由执业医生可能面对的社会话题和冲突会最多,却也在其中最被轻描淡写了。

    23分钟前
  • seamouse
  • 还行
  • 这题材真的很好,因为这些人是这个社会革新的细胞,某种程度上甚至令人钦佩,比如碧山书局钱小华。只是手法上偏重采访而非纪实,所以显得刻意,人物也显得单薄。如果能拓展成每集每人的纪录长篇的话。7.4

    25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 人物纪录片只要不刻意卖惨就值得鼓励,但这最后几乎就是广告片了…

    28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 “人的一生就算你很长寿,你能够真的去做你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所以你一定要选择你喜欢的地方,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包括爱好,爱人,也包括事业。”这就是所谓的“内心引力”。

    33分钟前
  • 滨崎酱
  • 力荐
  • 缺乏力量的纪录片,选择的主角比较有局限性。

    36分钟前
  • 24city
  • 还行
  • 答应我,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内心引力》好么!6月10日全国公映。希望能尽可能有多一点排片吧。这是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七位独立品牌创始人的片段生活。致敬所有践行梦想的创业者。我想我们都需要从片子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39分钟前
  • Pan小月
  • 力荐
  • 今天参加了《内心引力》这部纪录片的点映。好朋友弦子和施老师的这部心血之作,已经快变成了一个传说。创业是个小众的事情,除了需要钱和机会,更重要是心灵和精神的支持。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些答案,但更重要是提了一个问题。你内心的引力到底在哪里?我现在不推荐人创业,但我推荐去看这部纪录片。

    40分钟前
  • Autorun
  • 力荐
  • 导演说到实际跟拍了10位 片长有限故去掉了其中3位 但还是让罗辑思维在片头了个脸方便营销LoL;印象最深的还是雕刻时光咖啡馆创始人在云南的一番挑战;希望6月院线公映顺利

    41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推荐
  • 从纪录片的角度看,内容没力量、手法不成熟、编排老套、人物单薄,从品牌宣传片角度看,这就是一个三流文案笔下的品牌故事,品牌最动人的地方如果只是情怀,这个品牌就惨了。

    43分钟前
  • 伍迪伦
  • 还行
  • 没有辩证的纪录片是不值得看的。

    48分钟前
  • tsaione
  • 较差
  • 刚看完《内心引力》的亲友场,有笑有泪,更有情怀和感动。自多年前在豆瓣认识胡弦子 ,到看着她和秋荣成立酿影像工作室 ,再看到他们漫长孕育的纪录片终于上映。凭着才华、真诚与勇气,他们做了很多人想做然而不敢去做的事。真心推荐大家去影院看这部电影!

    49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力荐
  • 名字起得不错,打着纪录片名义的小广告

    54分钟前
  • 无聊
  • 较差
  • 片中人物与事情,显然,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有广告,有独白!

    57分钟前
  • 老羊
  • 还行
  • 挺好,事情当然一点也没有那么简单,成都方所要不要比广州华丽那么多手动捂脸表情。

    1小时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 还挺喜欢看纪录片的,这个总感觉有些刻意,快变成品牌宣传片了。

    1小时前
  • 杨大志°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