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如斯
前两天看了《男孩与鹰》,泪点奇低的我竟然没哭,只是在男孩疯狂找鹰的时候鼻酸了几秒,也没带出眼泪。但这不代表我无感。
我不同意卫西谛说的:男孩埋藏了鹰,也一并埋藏了希望(大意)。
恰恰相反,男孩会永远记得这只鹰,并且还会继续拥有另一只“鹰”。他身体单薄,内心却坚韧。他有很强的自娱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所以,在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环境里,男孩阴郁,却仍会发光。而他的母亲,他的哥哥……却彼此伤害,损耗自己。
同样是讲孩子的成长,讲家庭环境,男孩与鹰,比“女孩与狗”(即狗十三)要高明太多。后者就像一个任性女孩的伤痕文学,局限在个体的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遍的阵痛。
同样是讲社会底层人民的故事,男孩与鹰,又不知比寄生虫高出几个层级。寄生虫是小偷家族的升级版——诈骗家族,可它并没有引起我的同情。
有的苦难是出于无知,比如小偷家族,他们偷,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即便没人教他们正道,道德律依旧在那个哥哥心里扎根发芽,他会有意地让妹妹远离偷盗。
有的苦难则是出于邪恶,比如寄生虫。他们骗,如果说起初是为了生计,往后便是贪心作祟,不惜做出恶的选择。一家子的成年人,到最后也还是对所谓的富人阶层怀恨,没有任何的反观。
“富人善良,是因为他们富有。我如果那么有钱,会比他们更善良。”不。就算他们有了钱,也会是邪恶的有钱人。
正是认为善恶与贫富可以对等,所以,才会有“我穷,就可以不善良”的潜意识。
就不另说寄生虫的情节逻辑有多么不严谨了。荒诞,和无逻辑是两回事。导演是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通过这种设计把两层的人捆在一起。
还有富人家的男孩最让人不忍。需要如此消费一个小男孩——两次毁灭性的惊吓,以求巨大的戏剧冲突么?最后的草坪大作战是最大的败笔。
小偷家族让人心疼,寄生虫让人反胃。
女孩与狗,一笑而过。男孩与鹰,人生如斯。
人生就是希望和希望破灭的交织与交替,你可以一直有希望,就看你怎么面对希望的破灭。
2 ) That Boy
Kes,看完了。我该说什么好呢?我真是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那就什么都别说吧。可总有些什么在心中,不吐不快。那孩子那张脸,那张让人不忍心盯着久久凝视的脸。为什么一个孩子的脸会这么“苍老”疲惫,一个孩子的表情可以这么凄凉?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总怀揣着让人摸不透的心思,只有当他凝望着天空中盘旋飞翔的鹰,他的眼神才会透露些什么。是什么呢?我说不上来。但我感觉到他有一点期许,有一点渴望,有一点羡慕,有一点悲伤。可怜的男孩,没有爸爸;妈妈顾不上他,哥哥讨厌他。生活对他来说很辛苦,要打工,赚到的钱归母亲;学校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同学欺负他,嘲笑他;没有朋友,孤独和他做伴。但他是个坚强的孩子。和所有不幸福的孩子一样,他必须坚强。结尾之前他都没流过眼泪,任凭受多大的屈辱,多残酷的惩罚。男孩不哭,男子汉是不允许流泪的。他爱鹰,也许他天真的以为,鹰承载着他自由飞翔的梦。他以为驯服了鹰,或许就可以真正拥有那个梦,如果我注定飞不起来,那么就请你代替我去飞翔吧。
驯服一只鹰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男孩很专著,很用心,他乐在其中。他在旷野上呼唤:“Kes! Kes!......”他成功了,鹰像流星一样朝他飞来,稳稳地停在他的手臂上,无论他走的多远,她会飞向他,只会停在他的手臂。看到飞翔的鹰,男孩说:“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我想这一刻的他一定非常幸福。。。。。。
影片的结尾,鹰不见了,男孩一遍又一便地喊着她的名字,在森林里,在街道上,在他们一起飞翔的旷野上。。。。。。男孩猜对了,是哥哥杀了那只鹰,是哥哥杀了她。他愤怒,悲伤,痛苦,绝望;这是第一次,眼泪从那凄苦的脸庞划下。被夺走了希望和梦,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心爱的东西被毁坏,自己的希望被熄灭,自己的梦被否定和嘲笑?自己曾经也和他一样,把头埋在枕头里失声痛苦;哭喊被堙灭,在外人听来,只不过是含糊的呜咽。你是否还记得我们身边曾经也存在过那样的男孩子,表情木呐,瘦弱安静。没什么朋友,总是一个人自己和自己玩,也喜欢动物,会和他们说话。他们还好吗,他们都变成了什么样的成年人呢,他们还孤独寂寞吗,他们还拥有那么安静自我的世界吗,他们的心还是那样柔软敏感吗,他们应该会爱人与被爱吧,他们应该会幸福吧?
看着男孩默默地埋葬心爱的鹰,我想那时的我们都太弱小了,还没有力量去保护自己所爱的,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争取自己所期待的。男孩经历过疼痛,他是会成长为坚强的男人还是畏缩的懦夫?我相信一定是前者,因为他有着一双闪烁着的倔强的眼睛。那么我们呢,埋葬了我们无疾而终的青春,我又该往哪里去,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3 ) 少年
从男孩收养了鹰开始,就很清楚,这只鹰死路一条,因为像这样的小人物是不可以有心爱之物的,他们支配不了自己的命运。再看一看他所描绘的男孩身边的人,自身难保的母亲、愚蠢冷漠的哥哥、不懂教育的校长,唯有文学课的老师可以有一线希望成为他的引路人,从他的开明态度、教育方式都可以看出来,男孩与他之间的一席谈话也让人开始更多了解这个心不在焉、沉默寡言的孩子,男孩是机灵聪慧的,他其实很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但是,冷静的Ken Loach并没有让这个指路人发挥一点作用,只说明了现实的无奈。也猜了猜男孩会不会哭,终是没有,Ken Loach冷静得让人发指。于是,男孩汗津津的头发、黑乎乎的双手、皱巴巴的表情就定格在了脑海里,与许多少年一起:《四百下》里的安东万、《放牛班》里的金嗓子、《小小逃亡者》里的弟弟...
(看完这部电影没多久,就在戛纳的甬道边找到了而Ken Loach的手印.)
4 ) 《Kes[凯斯]》开一扇窗,关起希望的门
http://axinlove.com/2011/06/kes/《Kes[凯斯]》开一扇窗,关起希望的门
by @xinl.ve 110618
Movie Rating:9。
要是早看过《Kes[凯斯]》,就不会奇怪于《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风吹麦浪]》里的冷静与克制,Ken Loach[肯·罗奇]对自己电影的主角一贯态度就是如此。从《Kes》,被誉为划分英国新旧电影时代的界碑,到获得第59届戛纳金棕榈的《The Wind》,为导演带来更为广泛的国际声誉的杰作,Ken Loach冷静地用镜头表现情感,而由陷入其中的观众自己把情感和希望强加于他的电影人物。
电视中时常见到一个广告:一个小孩在课堂展示他的暑假作业,先是一张毛毛虫的绘画,同学看见了掩嘴大笑,以为十分简陋粗糙。当小孩把他的绘画变成一只毛毛虫逐渐蜕变为美丽蝴蝶的翻书动画,小孩们则由笑变成了赞叹。广告到底推介了什么商品忘记了,在看到Billy Casper在课堂上给他的同学讲Kes第一次离手训鹰时的情节时,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广告的情节。同是不起眼,甚至一贯是被欺负嘲笑的Casper,在他有机会获得认可的时候,我会把他获得认可的未来放到十倍、百倍巨大。甚至希望这个被粗野的足球教练当沙包丢来丢去的小孩,一跃成为牛津剑桥的预备生,未来的优雅高贵的英国绅士,一个救赎自己成功立业以后的冉阿让——具有布施善意帮助改变他人命运的圣徒。
很容易被看成为虚伪滥情的状况怎么出现?除了观众的惯性思维,期望在电影之中获得人生的跌宕起伏和情感的波折之外,是因为Casper在他驯鹰前后的精气神的巨大对比。足球场训练的一段,训练服、洗浴用品等因家庭经济状况不能被Casper拥有的物品,成为他被教练嫌弃同学嘲笑的理由。物质的匮乏并非他之过,因年幼瘦小在家庭和学校被哥哥、同学和老师欺凌,是他无法改变的现状。
除了Casper偷喝牛奶、取一本驯鹰的书的劣迹之外,境遇不佳的Casper因为无辜,获得观众的同情。与一般的小孩状况不一样的是Casper并没有因为欺侮和不公平待遇而发展成自卑敏感孤僻的问题小孩。毫无心机,或者说没心没肺,免于Casper产生心理问题。但当他开始驯鹰之后,从蔫不拉几变为神采奕奕(电影始终的冷色调也同时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青翠,《The Wind》也存在明显的色彩变化),转变同时给了主人公和观众希望,希望Casper能藉此摆脱之前的不幸、不公,拥有一个正常的生活学习环境。
家庭社会,在Ken Loach的早期电影中被要求具有为人提供工作、居所的责任,学校则应关注孩子的教育,让他们具有足够的智慧走向成人世界。《Keth》从多个角度仿佛强调的鹰的第一次离手飞翔,从象征意义来看,等于Gasper人生之中的第一次飞跃,需要有人送助力使之乘风。提供机会让Gasper讲驯鹰的老师Mr. Farthing,在Gasper被大孩子欺负出头,又以好奇而平等的方式提出想要观看Gasper驯鹰。他履行着导演要求的责任,对他有更多的期望也就不为过。
You know, there’s something weird about it when it’s flying.Gasper回答Mr. Farthing有关驯鹰的提问就事论事,老师的台本不能忽略的有所指。两位角色不自知,闻者有心。
纪实的镜头之中出现3~4秒的镜头,表达一位看见Gasper吊在挂衣架上的体操教师,绝非是现实主义场景中不可控的事物,再结合足球场上讲横梁当做体操单杠操练的Gasper,瘦小灵巧有无限精力的Gasper是否具有另一方面的潜能?
放任电影一路按观众强迫的希望将Gasper在人生道路上提升,以违背原著小说的方式成就镜花水月的虚幻,自然会使得电影显得只具有浅薄的煽情。已经用驯鹰开启了Gasper人生的一扇窗,让他看到他的人生可能,而又冷静地把所谓的美好在他第一次飞翔的时候掐死,从而关闭希望的门——因为这就是现实,没有人能第一次就成功——不甘的观众情绪会被扰动,还有力量一铲一铲挖土的Gasper,仿佛成为将石头一次次推向山顶的西绪福斯,悲剧有让人动容的力量。
———————————–
右上角的油画是谁的作品?
Kes.1969.720p.BluRay.x264-MOOVEE
5 ) 超越痛苦 铭刻悲伤
肯•洛奇1970年的名作《小孩与鹰》对于英国电影史来说绝对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紧接发轫于50年代的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将自由电影运动独立、尖锐的特点发扬光大的同时,又呼应着30年代“英国记录电影学派”领头人物约翰•格里尔逊的纪实精神,英国电影在反叛之后回归纪实传统,完成了一次超越,实现了一种蜕变。如果说之前的自由电影运动的标签是“新”的话,那么肯•洛奇又为它贴上了另一个标签“英国”,可以说在肯•洛奇这儿“新英国电影”正式宣告破土而生。
《小孩与鹰》的故事发生于一个普通的小镇,同其他很多英国城镇一样,小镇是依托于此地的煤矿工厂发展起来的。城镇中的绝大部分人均靠此谋生,然后下一代接上一代的班,继续挖煤的工作,这儿是工人阶级聚集之地,早年拍电视政治纪录片起家的肯•洛奇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设置于此也就不让人意外了。这种“工业小镇”的背景设置在此后的英国电影中比比皆是。比如说那部很有名的《光猪六壮士》聚焦于一个没落的工业小镇,六个失业的男人不得不靠跳脱衣舞维持生计。当然,独属于英国人的幽默与讽刺稀释了尊严与价值的沉重命题,在嬉笑怒骂之中隐含着那属于挣扎在时代变革洪流里迷茫现代人的“工业孤独”。肯•洛奇不会去讨论“工业孤独”的问题他关注于政治、阶级差异这样的“大主题”。 《小孩与鹰》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来呈现这些“大主题”,用了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男孩来诉说出一代人的痛苦与彷徨。60年代英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被导演放进了这个简单的故事中,小男孩比利的痛苦与悲伤难道不是此刻这个国家的痛苦与悲伤吗?
家庭在比利的生活中是一个在场但缺席的存在。父亲的出走、母亲的不管不顾、哥哥的打骂,折射出家庭对于比利的“意义缺失”。父亲的不在场又与没落工厂之间存在着一种关于“衰败”的隐喻。而在工厂工作的哥哥无疑又是“迷茫一代”的代表,他不满在工厂的工作(早上起床时的抱怨),但又没有换另一份工作的打算。在反抗这个日益衰落的“帝国”的同时,又在依靠于它的存在而苟延残喘。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急速地衰败,它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意义的缺失”。不禁想到了约翰•福特的名作《青山翠谷》,电影的背景同样是在一个工业小镇,只不过导演换成了美国人。《青山翠谷》中高唱着家庭的主旋律,对故乡、对于亲人的爱,即使生活待我不公(哥哥与父亲相继死于矿难),但爱能战胜这一切。《青山翠谷》中的矿山给人的感觉是生生不息,就如那青山绿水般朝气蓬勃,洋溢着一种美国式的“理想主义”。而到了英国人那里,矿山的衰败、家庭的解体,早已没有了那种“田园牧歌”般的脉脉温情。不光是家庭,学习生活对于比利来说同样是场“噩梦”。影片中有一段很长的戏,比利参加足球比赛,没钱买球衣,让体育老师很不满。在之后的比赛中,这个曾经的失败的足球队员,想在学生身上找到荣耀。孩子犯规,他就说是点球,没罚进还说是守门员提前移动,要再踢一次。而他的恶意犯规却被认为是合理冲撞。比利没有守住对方的一次射门,让老师代表的“曼联队”输了球,他怀恨在心,在更衣室中强迫瘦弱的比利冲凉,还故意开大水量。这一段在肯•洛奇纪实、沉默的镜头中让人不寒而栗,看着在凉水的冲刷中无处可躲的比利,观众不可能不感同身受。很巧的是,在另一部英国电影《跳出我天地》中的男主人公也叫比利,同样生活于一个衰败的工业小镇,不过比利•艾略特的运气可好多了。从小迷恋上了“女孩子才跳”的芭蕾舞,虽然刚开始大家还不能接受,但当父亲看到了比利的坚持之后,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他。在这部电影中父亲、哥哥、老师都是比利驶向成功路的助推器,帮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跳出了那个封闭的矿山小镇,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小孩与鹰》中的比利同样也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在这个空荡荡的小镇上没有寄托的比利抓到了一只小鹰,并从书店偷出了一本驯鹰的书,开始驯服这只幼鹰,驯鹰成为了比利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肯•洛奇在影片中不断暗示小镇封闭的环境、压抑的生活氛围。比利不断翻越的篱笆、工厂那一座座大烟囱、狭窄的街道、密集的房屋……比利只有呆坐在草地上望着工厂,或坐在教室中走神去凝望窗外的那个小小的世界。封闭的世界中只有在驯鹰时比利才能抬头看到蓝天。除了篱笆等物件的暗示外,还有一次是比利去捉鹰时被农场主告知他已经越界了,不能再往前走,这儿明显表达出比利无法逃离这个封闭世界的含义来。
鹰对于比利的意义相信每位观众都可以解读出许多,我觉得鹰是自由、生命与希望的结合体。鹰是比利于这个残酷、封闭世界中爱的寄托,鹰是自由的,即便它被关在笼子里,正如比利所说,“鹰不可能完全被人驯服”,在鹰的心中只有那广阔的蓝天才是它的归属。鹰又是比利无望生活中仅有的具有生命色彩的存在,鹰的一次次翱翔与俯冲,无不是一种生命力的张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蕴含着如鹰般的旺盛生命力,但自由被剥夺之后,这种生命力必然会枯萎。有个故事,敌人质问切•格瓦拉“你所选择的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格瓦拉反驳道,“你所选择的没有自由的生命不是真正的生命”。生命建于自由之上,没有自由谈何生命?人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也难怪裴多菲会写出为了自由,生命与爱情“两者兼可抛”的诗句来。英国的自由电影运动不仅仅是指电影创作方式上的“自由”,其实也暗示着电影对传统的教条、禁锢人思想的行为模式的反抗。约瑟夫•罗西的《仆人》中主、仆身份的互换无疑是对传统阶级观的一次赤裸裸的宣战。同样,在林赛•安德森的《如果》中学生与老师的冲突最后演变为让•维果《操行零分》的武装革命加强版,新一代最终选择了武力去反抗旧体制。六十年代英国“战后一代”的成长,对主流中产阶级价值观的颠覆直接催生出一场亚文化革命。在《小孩与鹰》中肯•洛奇的暗示相当高明,比利与几个同学被老师发现吸烟,肯•洛奇一改以往的纪实风格,在这里他给了老师桌子上的香烟的特写镜头。当老师在不停的重申着那些刻板的规则时,几个学生却在后面不停的偷笑。新、旧价值观的交锋在这里被巧妙地呈现出来,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虽然没有爆发像《如果》中那样的流血冲突,但这种矛盾确实在暗地里滋长着。在这个场景中虽说肯•洛奇“意外”的选择了介入,但这场戏还是很好的体现了导演的纪实风格。在老师教训学生时,学生与老师处于前景位置,老师办公室的窗户处于中景,而窗户外的草地处于远景。在这场戏中,突然远景中出现了一个人在走动,虽然人物极小,但由于老师、学生处于相对静止中,画面突然出现一个运动的事物想必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可是这个人物对于电影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是在其它电影中,这样的“穿帮镜头”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但肯•洛奇却选择了真实到底。仔细想想这样的“穿帮镜头”与戈达尔《筋疲力尽》中群众演员抢主演的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戈达尔想强调的是“电影是假的”,而肯•洛奇想说“电影是真的”。
鹰所承载的“希望”含义在影片中段十分明显。比利的英语老师看到了比利驯鹰的才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关于驯鹰的演讲让比利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中找到了自信,比利的生活看来是要往好的方向发展了。但肯•洛奇不是斯蒂芬•戴德利,在肯•洛奇电影中的角色很少能脱离自己的命运。《小孩与鹰》中比利把哥哥让他投注赌马的钱拿去买了鹰饲料,没想到那匹马赢了比赛,哥哥却没拿到钱,于是残忍地把鹰杀了。在2002年的《甜蜜十六岁》中,莱姆希望替父亲坐牢的母亲出狱后能和自己开始正常的生活,但结果却是母亲重新回到了恶棍父亲的身边。幸福就在眼前,但就是不可触及。肯•洛奇的电影与其说它“宿命”不如说它“真实”,对于生活于底层的边缘人来说,这就是生活。《小孩与鹰》最后一场戏是比利默默地埋掉了小鹰,也埋掉了他的希望和梦想。在这个“高潮”段落中,肯•洛奇一点也没有去煽情,而是冷静到几乎苛刻,让人想到他在2006年登顶戛纳之颠的《风吹麦浪》中哥哥枪决弟弟的那场戏。这才是一个高明的导演应该做的,用真实代替煽情,用直指人心的悲痛代替空洞无物的情绪渲染。
《小孩与鹰》就是这么一部朴实无华的电影,却被公认为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英国电影。肯•洛奇用他坦诚的镜头语言超越了与绝望相伴的痛苦,却铭刻了那整整一代人的悲伤。
6 ) kes
最早知道这部电影是在CCTV10的《人物》的节目中,记得当时配的音乐是the pretenders的I'll stand by you,一首我蛮喜欢的歌,当时记住了这部电影。
可以看得出饰演卡士伯的小男孩是本色出演,愁眉苦脸的表情,瘦弱的肩膀,缺少家庭的关爱,一个学校和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看来所有的老师都一样,以成绩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就是这么一个平时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当他在讲台上讲起他与鹰的故事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入迷,当大家给他掌声时,卡士伯却低下了头。不同于其他儿童题材电影,这部电影色彩更显灰暗,虽然现在看来显得有些不完美,但却足以真实动容。
1、肯洛奇的现实主义影片(他的第二部长片),浓浓的狄更斯的味道,这个时候他还没有之后那么话痨。2、摄影极赞,跟拍尤其NB,焦点略有点软。3、工人阶级生活,社会问题,老左派,“我不要下矿井”,好悲凉。当然,肯大爷最好的片子还是95年的《以祖国之名》
海报上写的那段应该就是此片的精神了,they broke his heart, but they couldn't break his spirit。除了最后的结局,全片都拍的很平淡,看得没有什么感觉。看imdb上评论,60年代长大的英国人很推崇此片,所以还是没有相似经历就不好体会。男孩演的很不错
看到自己少年时的影子。影帝级表演。
5故事还没开始就这样突然结束了。。。这片子算干嘛呢?英国60年代小镇的少年生活?没有代表性啊
我想基耶是喜欢这种未经雕琢的自然真实效果吧,毕竟他舍弃纪录片也是因为拍摄对观察对象造成了影响从而造成了“不确定性”,比如“四百击”,能把确定性拍出不确定的真实效果,毫不做作;大概就是他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的,这样的导演就是他羡慕不来的(也如同小津拍不出浮云和祇园姊妹)。
漆黑的矿井悄无声息的把青春吞没,冰冷的教室不容分说的把童年禁锢。湛蓝的天空下,梦想给孤独的灵魂插上翅膀,宁静的山岗上,现实把自由的肉身悄然埋葬。瘦弱的比利手捧着一抹幻灭的希望,滚烫的热泪执拗的流下少年的脸庞。他还不理解桀骜的可贵,就已经被迫臣服;他还不明白出发的意义,就已经开始流浪。肯洛奇一出手就是大招,用一个孩子的生活视角来折射整个英国社会当时的茫然与失落,批判与悲悯共存,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里程碑。在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递进与沟通,不是其他儿童片中的人对人,或者人对物,而是人和人之间通过动物实现了情感上的链接,一石二鸟,既没有凸显出其他儿童片的温情气质,又不具备像其他动物类电影中的宠物视角,克制又真实,在同类型影片中别具一格。某种程度上来说,想拍好儿童片或者青春片,这部是必须看的。
童年时代,本因无虑。家暴欺凌,孤单叛逆。雏鹰相伴,欢乐嬉戏。驯鹰讲解,神采奕奕。老师鼓励,重燃活力。老哥暴戾,希望折翼。亲葬挚爱,童年远去。社会牢笼,将孩囚禁。
扭曲的家庭关系,粗暴的学校教育,屠戮着他的童年。当他抽身于人类社会时,从与一只雏鹰的相处中获得了救赎。动物总是单纯的,令人充满敬意,远比人类可爱,他在鹰的身上看到了关于生活与理想的隐喻。然而故事还是以悲剧结尾,鹰死于他厌恶的哥哥之手。他埋葬了它的尸体,亦如埋葬了自己的童年。
2019-1-5重看;清冷色调一如严苛生存环境,「无人知晓」式的缺爱家庭,满嘴「一代不如一代」的教育方式,这个破旧衰败的工业小镇满目都是荒凉与暴力,鹰是仅存的亮光与慰藉。摄影极美,浓郁苍翠的树林里也才曾漾起小小珍贵梦想,长镜跟拍里奔跑的身影终究是孤独的。
【B】看完八月再看这部,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啊。。。。小孩不纯真,他狡诈,爱撒谎,爱惹事,他跟他的周遭一样恶劣,希望才那么可贵。
总是一脸愁苦的男孩,惨淡童年里唯一灵性的存在就这样消失了。肯·洛奇的写实主义是棱角分明、一点煽情都不带的,这样的风格简直是冷暴力。
摄影,剧本,表演接近完美;冷清、泥泞、阴郁的工业小镇,少见蓝天,贫寒下层生活,叛逆的孩子,纯真、野性、自然的美,想起贫瘠破败的故乡,痛并快乐的孤独童年,林子里行走那一段,简直是我童年再现,这孩子太灵,但不装,不像演戏而像个人真实生活。英国矿工孩子苦涩生活,带着煤球味道,像《比利·埃略特》。
底层少年的苦中作乐的生活,虽然最后结局已是我能猜到。小男孩清瘦的样子惹人怜爱。
偏向紀實的沉重風格,在2006年金馬影展讓當時飽受打工跟出路困擾的我昏昏欲睡。重新看這部電影,不再覺得比利課堂上敘述養鷹經驗的獨白是那樣冗長,反倒很訝異David Bradley唸起來那樣流暢。經過那堂課,原先矮小不起眼的他成為全班矚目的焦點,然而……全文:http://hou26.org/zeta/children03.htm#d
成长的故事
可以跟牯岭街两相对照的coming-of-age电影巅峰,弱者内部的生物链。当你们应当互相扶持时,你们却在用绝望扼死对方。“他们为什么专挑你欺负呢,Casper?因为你是个坏人吗?”
Hawks can't be tamed. They are manned. It's wild and it's fierce and it's not bothered by anybody. 自由的心魂, 野性的呼唤, 他们何其相似. t4c325b939(CC版)
破破烂烂的服装,脏兮兮,父母不管,还有个混蛋哥哥,在学校里得到老师同学的嘲讽,老师都一个个像中国的那种傻逼。他长的那么瘦小,上班又上学的,穷人家的孩子明天有什么希望?唯一的慰藉小鹰,还被哥哥给杀死了。
感人深刻很有寓意的电影
肯·洛奇质朴而厚重的写实主义佳作,英国影史经典。苍郁的绿意渗透在每一格影像之中,与向往自由且无法被驯服的红隼一道倔强地对抗着工业区底层民众的精神贫乏与情感虚空。大量跟拍长镜头,驯鹰时的中远景段落镜头。拿孩子出气的可悲足球教练,顺便黑一把红魔。结尾埋鹰处理得极为克制冷静。(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