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接纳生活本来的样子
“风兮,雨兮,叶飘落兮。遥遥故人可归乡兮。”微博搜索的时候,看到这句话,似乎就是这部电影的注脚。
电影以极简的黑白影像来描绘,一些无声的长镜头构成了电影的骨架。电影的主人公节子从南方农村走到了北京,和上大学的弟弟把父母接到北京来玩。农村来的父母似乎对这个大城市充满好奇,但却感觉到与他们格格不入。父母来京后,电影正式开始。有几个镜头,节子都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是在农村无忧无虑长大的日子,那么美好,尽在眼前,却恍若隔世。而她挚爱的男朋友,也已故去,虽然新的生活在推着她往前走,但是她心中更新的少,郁结的多。面对眼前人,唯有叹息。生活中,为了给弟弟看病,给爸爸买一把二胡,她经济拮据,却还要在父母面前硬撑,为的只是不让父母担心。父母离京回家后,爸爸突然离世,节子和弟弟匆匆赶回奔丧,却无能为力。
整部电影看下来,还是需要一些耐心。你会看到,这样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每一个人的当下。导演像一个客观公正的记者一样,冷静的记录生活,呈现出生活本来的面貌。她的疑惑,她的无奈,她在独自叹息后依然还是被生活推着向前的无力感,都隐约悠长的从每一帧画面中透出来。然而她并没有过多的传达什么,她只是利用长镜头将生活还原出来。
我试图从每一部电影中寻找什么,把电影区别于生活。因为生活中的平淡琐碎已经分量足够,我希望从电影中获得为之一振的力量或者小小的波澜,哪怕它只存在在片尾字幕升起到我走出影院的那几分钟。但是这部电影,它只提供了真实的生活素材,并没有去寻求一个出口,甚至丝毫没有意图去描述某一种可能的途径。片尾曲进来的时候,我有点害怕也有点恍惚,我无所适从的想到,如果这样的生活是我的,我会如何?我会被生活打倒在地吗?然后我突然发现,这样没有试图鼓舞你、激励你、完善你的电影,让我挖掘到更多自己。
电影的名字叫《乡兮》。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面对一颗狂野的心,它一旦出生就会越走越远的地方。节子走了很远,从南方的农村走到了北京。但是不管走多远,她身上依旧带着故乡深深的烙印。她无法挣脱故去男友的爱,她无比怀念那个夏天穿着裙子唱着《茉莉花》的小小的自己。她怀念已经流逝的美好,她的不舍,她的放不下,很难说不是故乡给她的。但是,她依旧要回到北京,那个远离故乡的地方,那里才有她现在的生活。即使在为父亲奔丧后,她和弟弟还是走在那条再熟悉不过的乡间小路,去往别处。那时水气氤氲,薄薄的雾笼罩在肩头。这分明是故乡,是最熟悉的流动在血液里的地方,却看不清,够不到。可能,再也回不到儿时明晃晃的夏天,可以穿着花裙子肆意在田间捕蜻蜓。
它有着淡淡的绝望感。空旷的走廊,独自一人向前,为了生活马不停蹄,却又不想把生活过成别人眼中的样子。节子只是在坚守,即使在生活溃不成军的时候依然坚守。我看到她的生活如此,心中竟有一丝释怀。似乎得知大家的生活都是如此,那我就安全了。因为这座城市里有千千万万个我,偶尔看到的破败都让我庆幸,原来我不是自己一人。可能这样也有靠在一起的力量,远远地,互相供给。
我一直希望电影高于生活,区别于生活,毕竟它是一门艺术,在另一个世界用明亮如白昼的眸子望着这世间的凡夫俗子。可是此刻,我感觉到它就在这里,就在我的咖啡香里。
它残酷的让我绝望,却又让我在绝望中找到深井里的阳光。
走向杰出.
好一出《北京物语》。大量无效长镜头(大多数时长都用在了重复转场上,此外还有类似宿舍楼擦身而过、办公室接电话这种完全为设计而设计的调度,光为追求个起落幅完整,就连人物视点都抛掉了啊喂!),俨然一副被贝拉塔尔式调度忽悠瘸了的小津模仿秀——小津式嫁女故事就算了,导演亲自上阵、全套原节子装扮的女主角名字还真就叫节子……一场一镜本已足够生硬,但导演还是坚持要插播几个炫耀般的长镜头内时空转换,空洞花哨,全片缺少真实的情绪触感,也几乎没有原创性,拍得像学生习作。
用眼睛、用嘴巴说话很容易,用背影说话却很难。
景好,调度好
内地青年导演的作品,喜欢滥用长镜头营造气氛,殊不知观众在芸芸大片中不缺此类疲乏作品,我们需要的是新意和深入心灵……
有些作品,可让人大喜大悲,有些作品,却让人欲哭无泪,而此作品属后者。亦如某人评之:用眼睛和嘴巴表达情感很容易,用背影传达情素很难,但这个导演做到了…虽整片节奏缓缓,但却毫无带出感,缓缓的节奏,缓缓而压抑的情感如滴水般缓慢泄出,犹如水滴石穿般的后坐力,嵌入人心。静静的美轮美奂。
电影还是要高于生活的。只是作为一个记录者冷眼旁观,冷静记录,让观影者无所适从。
太像《东京物语》,小津的家庭虽是典型的日本家庭,但即便是中国人的我也有非常强烈的共鸣感,对亲人关系间的微妙龃龉的扑捉极为细腻,人生的无奈感和绝望感就是你内心深处的那一刻度,恰到好处。这虽然呈现的是一个典型中国乡镇家庭,但情感细节的处理太不真实,长而不饱满,最后送丧的感动来自仪式感
多美的电影啊
21050510@后浪放映室
斯坦尼康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