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傻x织毛衣的爱情
这么执着看起来这么不值得的痴恋只能发生在文艺女青年身上啊!即使"I don't like you any more."了还是“I love you very much.”啊!为什么?因为在你的人生还没有展开你还戴着傻气的眼镜没有什么恋爱经验甚至什么都没有或者全然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也不相信自己能拥有什么的时候,你被一个人发现了,而且恰巧是你偷偷喜欢着的看起来那么耀眼那么帅气那么高不可攀不可能出现在你生活里的那一个。那种欣喜,是绝对比美梦成真还要意外的无法言喻的激动啊。即使他对你的感情根本无法与你对他的感情相提并论,可你还是兴奋地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留给他,生怕他联系不到你。
然后你紧紧抓住这相识的契机,写长长的信给他,寄明信片给他,分享你的生活给他,听他说他的烦恼,甚至关怀他的母亲。他一句随口说出的鼓励都可以支持你走过很长一段艰难的路程。他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可以让你开心得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你紧紧地抓住和他的联系,即使身处异地也不能阻隔你热切的心。你抓着他,就能抓住你最美的爱情。
然后你成长了,你outgrow他了,他还留在原地,越混越像个人渣,或者该说是,你把他远远超过了所以看不上他了,如果你们在生命的这个阶段相遇,你根本不可能爱上他。可是没有办法,你早就爱上了,并且依然那么爱他,还要继续这样爱下去。即使你剪了利落的短发,穿上漂亮的裙子,在最文艺浪漫的城市生活,有了自己的房子,出了书,实现了梦想,那么独立,那么耀眼,甚至不再孤独了,找到了另一个文艺青年。可你还是放不下他。
如果说一开始选择待在朋友的位置是因为自卑因为太重视而害怕失去,后来是因为你成长了独立了所以爱情不是必需品了,而且你们亦渐行渐远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了,可是到最后你发现这些理由都失效了。在漫长时光里你们的相互陪伴,开始于你一往情深的坚持,却由不得你说结束了,他早已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的一部分,是一个始于少女时代的情结,更是一个躲不掉的劫。到最后他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你了,才意识到你的重要,跑来找你,要跟你在一起。你故作坚强,却还是没有办法拒绝他,没有办法拒绝那个少女时代的自己曾做过的最闪亮的美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文艺女青年的爱情总让外人惋惜不值(我毫不费力地就联想到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当喜剧演员对男主说出那句“你不配”时我想是说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可是文艺女青年们总能因为一些最不起眼的开端而产生出最深刻的爱情。因为yy的能力和各种或细腻或宏大的感情,正是她们所最不欠缺的。只要给她们一个目标,她们就能一直和自己恋爱下去。她们天生擅长暗恋单恋苦恋异地恋旷日持久希望渺茫地,恋下去。
但是最后看到她被车撞到的那一幕还是狠狠地难过了。如果男主争气一些,她就不用大着肚子还要踉踉跄跄地骑文艺的复古自行车了,至少可以坐在四个轮子的有安全带的文艺的二手车里吧。
2 ) 《一天》:对不起,我爱你,再见
文/ 时漆
对比《不求回报》、《爱情与灵药》、《朋友也上床》这三部表面激情而内附纯情的炮友电影,个人觉得《爱情与灵药》要更胜一筹。除了一丁点对安妮·海瑟薇的偏袒之外,更多的还是基于故事本身的冲击力和她对电影的付出。个人的确很喜欢安妮·海瑟薇,尽管她没有斯嘉丽·约翰逊那样傲人的胸部,也没有阿曼达·塞弗里德那般丝滑的皮肤,更没有米拉·乔沃维奇如此诱人的红唇,但她那精致温情的双眼是谁也无法比拟的。在这部影片《一天》中,更是能让我们感觉到,完全是在跟着她的眼神而肆意游弋,并在每一年的7月15号那天驻足停留。
导演罗勒·莎菲之前的作品《成长教育》,旨在探讨女孩成长过程中所可能会经历的一种特殊状况。在婚姻、爱情、成长、前途这几个关键元素上,做足了功课,最终所能带给观众的释然,也不是非要凭借电影,我们才能豁然开朗的。事实上,许多问题,我们都能给自己一个妥善的答案。只不过,付诸于行动之后,往往还是会跟随欲望前行,等待我们的,可能就是自酿的苦果了。从本质上来讲,《一天》所描摹的人生难题,与《成长教育》是相通的。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青年,在毕业那晚偶遇交集,风流倜傥的Dexter,流水“例行公事”,却发现了与往常全然不同的感觉;表面婉约,内心狂放的Emma,实则早已对其一见倾心。每年的7月15日,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却是他们约定,不论怎样都要联系并hanging out的那一天。影片的剧情便是跟随着时间的印迹,一次365页地翻日历,永远定格在同一天里。看上去,倒有点牛郎织女的意味。
简单地说,影片就是在探讨Soul Mate(灵魂伴侣)。这般可遇而不可求的情感关系,比之红颜知己、蓝颜知己要复杂地多。不用羡慕也更不用去寻觅自己的Soul Mate,因为基本上这组词汇就是跟“痛苦”、“纠结”、“相爱而不能相守”、“老死不相往来”等境地配套而存在的。一旦你不知不觉遇到了Soul Mate,大多数情况下,便是由开场的激动欣喜,到中场的痛不欲生,最终以茫然失措而画上省略号。套用到影片的具体剧情,Soul Mate的爱情三部走便是:“对不起”,“我爱你”,“再见”……
影片中的男主角Dexter,正如其名字的发音很接近“dick”,整一个狂妄自我、心高气傲、享乐拜金的纨绔子弟。为此,固然他有Emma这么一个完美的Soul Mate,但他全然不懂得去呵护经营。只是把Emma当做一个可以随时停靠的避风港,累了就倚靠,烦了就倾述,倦了就束之高阁。寻思起来,Emma更像是他的私人日记本,只不过记录的都是虚空寂寞冷。
影片设置出Ian这么一个小丑,委实过于艺术化了。不外乎就是为了突出Emma有多么爱Dexter,而即便Dexter再怎样不可理喻,也总比Ian要优秀得多。其实,Soul Mate的定义就是坚不可摧、忠贞不渝的,哪怕是乔治·克鲁尼也迷不住Emma。罗勒·莎菲的这番用心,实在是赤裸裸的残忍,立志成为喜剧演员的Ian到头来还是悲剧演的成功。这同时也告诫我们,千万别踌躇于Soul Mate之间,后果将不堪设想。反过来,Dexter的“临时伴侣”Suki就聪慧多了,不由分说地先走一步,既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也顺应了上天的安排。这一点,也是影片浓厚修饰的表现。凭什么在Emma功成名就之后,她就能毫不犹豫地舍身放弃眼前的幸福,而回头跟背离自己的男人牵手。这个男人,曾经不断地直接或间接伤害着自己,折磨着自己。他甚至能够嘲讽出,“Those who can,do and those can’t , teach .”(有能力的人,自然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没有能力的人,就去当老师)。这一切的是非缘由,如果艺术给不了我们信服的答案,那就相信这就是Soul Mate的伟大所在吧。Emma的形象,在整部片子里就一直在被拔高,而且从没有介绍她的家庭情况,甚至连仅有室友都是轻描淡写的。这就让观众对她所处的环境,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不知道她的那份隐忍与善良是怎样形成的。没有背景的虚化人物形象,自然异常完美无瑕。修饰起来会很美,但绝对不能美过头。这也是影片的一大遗憾。当然,现实中的这类女性可能有很多,尽管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为此,出现类似“每个女孩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等的美好论断,就不足为奇了。
Dexter和Emma的人生轨迹是全然不同的,Dexter把整个人生都当做舞台,戴上奢华虚伪的面具,觥筹交错之间其实就是行尸走肉,没有真情实感来支撑的所谓爱情,是会随时崩塌的。Emma则是尽可能地为Dexter封闭自己的感情生活,一会儿认命,一会儿不甘,坎坎坷坷的前行却是脚踏实地。Dexter一面透支自己的生活,一面到Emma跟前寻找慰藉,索取生活的动力。他只顾自己一个劲地走,因为他知道,Emma会在任何一个站点为他停留。编剧对于女性的偏颇,实在是“令人发指”。
Soul Mate的神奇之处在于,只有处于双方二人世界的时候,两人才能够展现最真实的自我。正所谓,有你,我才是真实的。所以,就算Dexter各种混蛋,到头来面对Emma,他还是会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影片沿着他的“对不起”,走了长长的一段自我救赎的路程。当所有虚幻的一切抛弃他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一句早该念出的台词“我爱你”。可惜造化弄人,上天对Soul Mate羡慕妒忌恨。双方挣扎了许久,浑身是伤,最终换来的只是个荒诞的,让人无法释怀的“再见”。影片采取的是最直接的再见形式,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意外的“再见”就五花八门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断的擦肩而过中嚷嚷着要寻找怎样怎样的爱情。《一天》则告诉我们,别被表象蒙蔽了双眼。因为事实上,恰恰是爱情在寻找我们。而且,一旦被爱情锁定了目标,就再也别想逃脱了。
3 ) 灵魂知己不是一般人玩儿得起
你们所谓的灵魂知己,我更愿意称之为聊天情人。在一个女人长久而温情的单身岁月里,他英俊,性感,幽默,勾起她的小崇拜却又不给予她大的承诺。有亲切感,不畏惧也不尴尬赤裸相对,互相在心里有一片位置却不参与各自的生活。他们倾诉生活里的困苦,抚慰各自的伤痛。
那一点点的感情,对于我而言,只是可控或是不可控的感觉而已。可控,便成了知己。不可控,摈弃万难也会在一起。在群里有姑娘说,她是圈子里唯一一个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骂娘的人,说尼玛这不就是炮友关系,搞这么温情干什么,她身边的姑娘却是一个一个擦着眼泪说滚滚滚你不懂爱情。
爱情在这两个对立党派的理念里,不过是“得到的才是爱情?还是得不到的才是爱情?”这样的区别。
她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所爱——不,是一直没有找到心中更爱。而他玩世不恭,丧母,孤独,和不爱的女人结婚,得女,离婚,落魄。然后再看到她,短发,明媚,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妒忌,这样有点点可爱的个性,在她看来却成为了再次重逢的可能。
生活中你也许真的会碰到这样的男人。对于爱情他似乎没有专一的可能,女人走马灯似的换,但是他也不完全抛弃你。他一直在路上,你陪着他也好不陪着他也好,守候着他也好放弃了他也好,他只是那样,和你隔着平行线的距离。他也结婚,却绝对不是你。这样的男人是午夜的taxi,游走于灯红酒绿之间,但是,他不是不困也不是不累,只是偶有一天他停下来,坐上车的那个女人刚好成了他的依靠,无论是以情感之名,还是以金钱之名。你错过来还是没错过,与他而言,都不是非你不可的心态。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初恋的节目。一个台湾的嘉宾说,破镜重圆通常只出现在一种情况,就是这两个人都生活得不如意,面对强大而痛楚的生活,他们觉得再次牵手,抵御平淡和无趣的日子也许比一个人走下去要活得好一些。
我是赞同这个观念的,如果其中一人,生活得那样那样地好,生活温热,家庭幸福,还有他钟爱的小女儿,他是断然不会放弃这一切来重新成全初恋的感觉。有些情人之间的感情,只存在于远距离的张望,时间距离的纠葛,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另外一人静默无声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用那样烟火的方式实现幸福,是他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说他们之间有爱情吗,当然有。不然,何以有泪水,有心痛,有纠缠。
而如今这世道,爱情虽然着实万能,这两个字可以被小三用来逼退找上门来的大婆。这两个字可以用前女友拿来作为分家产的工具。可是无论它如何万能,都没有办法敌过锅碗瓢盆的生活。生活轨迹是比爱情更令人无法放弃和抵御的事情。如果我们的男主角依然事业风生水起,老婆优雅多金,女儿乖巧可爱,他是不是会重新来成全她的一帘幽梦?
你期待着一个男人抛开内心给你看内心戏,或是牺牲他现有的生活来配合你长久的独角戏,是非常非常奢望的事情。所以为了成全女人,我们才有了电影。
我相信一个男人愿意把这样的一个女人留在生活里,可以聊天,可以做爱。他们是和我们不同的物种,对于他们而言,理智是一种天性。即使成全某段爱情,他们也不完全放弃生活,他们把爱情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平等的名义。而女人不同,她们往往奋不顾身,破釜沉舟,天崩地裂,用爱情来征服生活。这便是为什么男人以爱情之名来成全一个女人的生活,往往还凑合,女人放弃生活来成全一个男人的爱情,往往有点儿悲剧。
可是姑娘们还是问:如果既不是灵魂知己也不是炮友还是相爱呢?
那只能恭喜你姑娘,你找到了一种叫做丈夫的东西。
相比起丈夫,灵魂知己这玩意儿更加高端,更加要求生活的武器装备精良,更加要求女人的内心坚韧,所以,情商低等级的玩家还是先练练级。毕竟,生活强大到你不可想象,几年过后,你终于和我一样,怀抱着一颗极大的诚意去努力生活,比起追寻有着同样爱情感觉的灵魂知己,你更愿认真寻觅一个同样也不讨厌吃榴莲的人。即使你找到,也是因为他先是生活伴侣也是灵魂知己,而不是因为他是灵魂知己就当他是生活伴侣。伴侣这个词,比知己更加来得艰难。
没有灵魂知己的日子,你渐渐活得很满意。
这个词,是少女幻想的水晶球,而不是师奶炖肉的平底锅。不要以灵魂知己的名义,去等不该等的人,去蹉跎不该蹉跎的青春。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比爱情这种东西,更值得感动。
4 ) 不算
一天 在我看过的电影里绝对不算是上乘的 也不算经典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这电影却让我看了又看 看了个四五遍 每次看了之后都觉得没什么劲了 可是过了一阵子 朋友来家里看电影 还是会像个猪头一样 拿出一天的蓝光说 要么我们看这个吧
昨天在市场买青菜做沙拉 脑子里 忽然跑过 ““She made you decent and in return you made her so happy”
可能我就是喜欢 喜欢一个人很久 或者 喜欢被一个人喜欢很久 但没有他喜欢我那么喜欢他 但还是喜欢
过了十几年
喜欢一个人很久的人还是喜欢那个他喜欢的人 或者 没有那么喜欢喜欢了他那么久的人 却还是放不下那个 喜欢了他很久的人 还欢喜的去找他
我喜欢他陪她去见她男友 时候他离开 后来在桥旁 他转身就是她
我最喜欢 她们后来在一起了
欢喜到 残忍幼稚的 在她出车祸的时候 也没觉得多难过
觉得要是我的话 就算死了也没什么啊 值了 真的
5 ) 有多少爱情经得起推敲?
有多少爱情经得起推敲?
看了《One Day》,最近很火的一部爱情片。
其实按理说,这样两个人暧昧20年然后终成正果的基调,是应该蛮合我的口味的。
但是看到Dexter给Emma递结婚请帖的时候,Emma那段强颜欢笑地祝福,以及Dexter也有所回应的时候。
我实在是不能忍了:“尼玛的,想在一起就在一起咯,有那么难吗?”
但是后来细想起来,其实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男主可以在某些方面很人渣,生活很乱,女朋友走马灯式的换,只在自己很脆弱或者受打击地时候才会主动联系女主。
但是其实男主也还是有关心女主的时候,不然也不会在女主刚毕业只能在餐厅打工的时候,带女主去法国旅行散心了。
有时候在我看起来,女主最初对男主确实有一种性的吸引,之后女主更是给了男主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意即,不管我怎么往前走,怎么乱折腾也好,总会有你在我身后等着我。
当男主像《One Day》里面这样把这样的关系分得很清,暧昧归暧昧,其她妹纸照样上,然后娶了富婆,然后离婚,然后回头找女主,两人圆满。
我们就会觉得男主不行,女主成了可怜的备胎。
而同样是暧昧多年的男女关系,在蔡智恒的小说《鲸鱼女孩池塘男孩》。
男主则是一直在原地等着女主,然后终于等到了女主折腾够了归来,两人圆满。
区别在于,在蔡的小说中,女主是一直努力学习之类的,没有找过其他的男的。
所以,我们后来都说蔡的小说是纯爱,现实中是很难很难的。
异国他乡的一场醉酒,一次邂逅,就足以能让故事从纯爱的暧昧轨道上脱轨到现实中乱七八糟的饮食男女的风流原野去。
要说男女之间有友谊,这件事我信。
要说男女之间互称best friend这件事,连我这写纯爱小说的人都觉得啃爹。
有时候也很佩服,男主和女主,事都差点做了,也抱着睡觉了,也亲嘴了,还可以泰然自若地说:“We're just friend.”
你要说这是暧昧的话,我更愿意说这是明骚。
引用我小说《生花》里的原文来吐槽的话:
台上的主唱对我们打趣道:“你们这对情侣要陪我们坚守到最后吗?”
安欣看了看我,红着眼睛对主唱挥挥手道:“我们只是哥们儿……”
额……只是哥们吗?
我急得站了起来:“啊吧!哥们儿?你有见过,亲过嘴,牵过手的哥们儿吗?”
我这话一出,正喝水的主唱“哧”地一声笑得呛出水来……
好吧,算了算了,东西方人对暧昧程度的诠释不一样。
~~~~~~~~~~~~~~~~~~~~~~~~~~~~~~~~~~~~
我在想,其实我比男主也好不到哪去。
而且爱情这东西,确实很扯淡。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能置身事外而恣意作评。
有时候只是想不要让人活得那么卑微,爱得那么卑微。
在意别人的眼光,是我的弱点。
有时希冀虚名,有时期盼尊重。
反倒把爱情放在不那么重要的位置了。
真正活得痛快的,要么是如男主那般的人,经历很多。
要么是如女主那般的人,一生执着。
摇摆不定,犹豫不堪,瞻前顾后如我,实在是活得累。
最后,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6 ) 男女之間本就不該有單純的友誼
一個富有的男主,一個普通的女主,感覺故事就應該是老式的好萊塢浪漫愛情故事。又一個灰姑娘的童話被搬上了大銀幕,可故事的開頭卻把它變為了一個友誼的童話。他們無話不談,他們親密無間,他們見證了對方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完美的友誼出現了,在異性朋友間出現了超出友人的理解與包容,類似愛人的關懷與認同。他們在一起有約定,有回憶,但從不談起他們之間的曖昧不明。他們一味的迴避這不同尋常的默契,從不願嘗試更進一步。直到20年後的某天,因某事,他們幡然醒悟,原來他(她)才是自己生命中那個對的人。他們相擁在一起,誓不分離。電影就此結束。
它好像再一次告訴我一句話,男女之間不可能存在單純的友誼,何必騙自己。就像靜姐姐說的一樣,男女之間不可能有單純的友誼,除非那人根本就沒把你當異性。
人生窘境啊。
被影片所打动,被男女主演的演技打动。'I love you, but I don't like you any more' 要不要这么感人啊!!!
她骑车经过那条巷子时,我还在想,如果是韩剧,就马上会出车祸死掉了......我特么...
用半生承认相爱,用一天永失挚爱
又一次证明男女间没有真友谊…
叙事手法简直是PPT= =戳到我的点是Dex鼻青脸肿的问他爸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下去,老人回答像我从十年前至今这样(Dex的妈妈十年前去世了)。小哥沧桑look非常帅,Anne的旗袍和短发造型美得肝儿颤!
我爱你,只是不再喜欢你了,而爱是不能剥离的……为什么拥有时不珍惜。
她死后,才出现的那特别一天所有的温暖细节。岁月是滂沱的泥沙俱下,每个人都太想要个让自己愉快生活下去的理由。我想你,就像想起年轻时代的光荣梦想。得与失在这滂沱里终将流失泥泞。
you just dont get it dont u
if you were gone, can i at least pretend you were still around?
当了十五年的备胎,到他落魄才有机会转正,然后就突然变成他此生挚爱。若他事业一直风生水起,万花丛中过还来不及,哪会正眼看她?实在不懂这算是哪门子的真爱。
第一次,被一部影片这么牵绕,我爱它
当他们俩最后还是在一起了,然后我看离电影结束还有二十多分钟,我就断定Emma肯定要挂了,不然之前那些冲突就没法在剩下的时间里收拾干净了= =
一对全人类都看出是天底下最match,最soul mate的男女,却愚蠢地设下约定,坚执彼此的关系不该向更深更快乐和完整发展,要以best friend自欺欺人。果不其然,恭喜他们成功找到借口“合理”浪费了人生宝贵的20年。爱情中的犹豫退缩,是最大的自私,更是最大的自残。爱你在心口难开?那定是爱得不够的缘故。
叙事真糟糕, 很难让观众入戏. 既然是改编于一部小说, 那么我相信原著必然有一些闪光点, 不过这部电影实在不敢恭维. 尝试过喜欢这部电影, 但确实没有任何的可能性. 结构松散, 苍白无力, 或许这本用不同的时间坐标串联起来的小说根本就不适合拍成电影. 就当作看Jim Sturgess和Anne Hathaway这两演员吧.
“到头来,什么都没做,所有的规则都打破”、“我以为我已经不在意你了……” 当你发现你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晚了。“未来是不可预见的,这就是它令人兴奋的原因。不管明天发生什么事,把握好今天,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终于看了很久之前就想看的这部电影,当初是被那张街头亲吻的海报吸引的。结局很忧伤。不太懂女主这句“I love you,so much.I just don't like you any more”,喜欢不代表爱,但是爱肯定就有喜欢吧?不懂(=_=)
女主角如果真的像安妮.海瑟薇这样美的话……故事在前三分钟就会结束了。
在我的爱丁堡拍的呀。一个学校的一样的故事一样小小爱丁堡的单人床一样my best friend。爱丁堡 伦敦~~去看了哭了,最后的arthurs seat一样爬过的 不知道怎么说 甚至一样的七月十五号在王子大街哭到脸肿。怎么逃也逃不过命运。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多少人,缘分皆朝生暮死脆弱如清晨的露水,唯独与你,像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事实证明《成长教育》的难看不是意外,这导演就是水平不行。这是一部拍得极其糟糕的电影,但是两位主演用惊人的个人魅力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弥补。看看海报和最后20分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