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气氛暮气沉沉,就如数次出现在画面里的枝干,黑色干枯了无生趣。。。老人站立在窗口就像凝望即将死去的自己,明年春来不会在发芽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开始检省自己的一生,自己像一艘破船一点一点的下沉,曾经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曾经这个问题尼古拉相当的笃定。这份笃定来自于他对自己稳定的认知,坚定的价值观以及来自成功的自信。随着影片的展开。尼古拉成功建立的一切一点一点的瓦解。
“我热爱教学,没有其他事给过我更大的愉悦,只有在教室,我才能完全放弃自我,投入激情,并心知灵感启示并非只是诗意只说。”“我不喜欢去想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今天面对死亡,我唯一的兴趣是科学。直到最后我还将坚信科学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最美丽最有用的东西。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信念,但我不由自主的相信这一信念。”
死亡使我们脱去了身上华丽的外衣与自己赤裸相见时,这一切都受到了挑战。
衰老让他只能放弃教学,病痛让他彻夜失眠"恐惧沉甸甸的架在我的灵魂之上,仿佛有人拿着一把刀在威胁我,脸和脑袋都困在一张蜘蛛网里";倾心热爱的学院价值观在堕落只有恼怒却无能为力;看着卡地亚整日生活在失败的人生中,“评价自己没有天赋却有太多的骄傲说话越来越像一个受害者,我担心她的生机在流失,她的忧伤会将她拽入深渊”;自己的女儿,"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在她有生之年都无法平和"。。。。。。至此他才发现之前的成功十分的荒谬,自我存在于世上的空洞。我身后留下了名声和工作,但内心不止一次的对家人产生羞愧和内疚之感。最后面对死亡的恐惧只能麻木灵魂"可以整晚的躺在床上不动,完全冷漠的想,明天的夜晚同样漫长无趣,后天也一样。人们说哲学家和圣人都很冷漠,这是假的,冷漠是灵魂的瘫痪,像死一般的活着"。。。
最后尼古拉领悟到了什么?
乡间度假,他坐在湖边的椅子上"好天气来了,一切都没改变。。。大自然依然很美丽,但内心一个声音低声道,明年当我死后这些树,这片湖这些白云甚至不会觉察我的缺席。不过我内心主要情绪不是悲伤而是在这片和谐景象面前的一种宁静。从前我喜欢被人认出来,而今我最喜欢的就是成为一个无名的老头,是谁都可以,也可以谁都不是"。放下自我,在自然面前保持心灵的宁静,一切顺其自然,给予,付出。。。。
影片的最后他终于领悟到了那最终的真理,"我不相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的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能另我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更为宏达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疾病就能让你失去平衡。到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宏达的东西,继续想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能等死"。
我想影片给出了答案。这是很庄子的答案。
人生是八八六十四卦的未济,时间和自我都无始无终,放下自我认知的执着,不断拓宽生命的界域,最后与大化同一。就像尼古拉对卡地亚所说,你还去工作,去演戏,管他几个人十几个人。。。
今天早上去买菜,卖菜老太太说菠菜的根很好吃,买菜的阿姨说根怎么吃。。。。称了才掏钱时老太太说三块钱一斤,阿姨说你刚才说两块钱,老太太说我说的三块,阿姨说那我不买了。。。。温和的对话都来自于社交的规矩约束,而非来自内心的平和。所以也是彼此对立的掩饰。。。。根其实可以吃,现在不同的立场有对错,现在菠菜的立场无是非,可吃可不吃。三块一斤两块一斤不是对错,只是是非。。。。
人生走到最后阶段,明白了什么样的生活是他厌恶的——妻子和女儿的没完没了的控制与摆脱控制的琐碎;什么样的事情是他热爱的——教学;什么样的人是他能够沟通想要交流的——前妻的非亲生女儿(也许并不是特别好的交流对象,但起码是他孤独世界里少有能聊上的);什么样的信仰是他错失的——以为金钱地位和成就是最重要的,却在无神论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人生的失衡;以及最后一点点的留恋——谁会不会来参加他的葬礼。
他没有在这段时间里去做些什么特别的事,一如往常,只是这些平静的日常生活里加上了对自己一生的思考。但这更接近真实。
结尾结束的有点突然,认真想想,可能是他养女从他身上找到了“人生不能再这样下去”的答案,也完成了教授回顾自己一生的价值后进而希望养女能明白“人生意义”的使命。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更像是对于生命追问的感悟文章而不是带有剧情的电影。虽然叫《老人日记》但日记更多的是给年轻人看的,就像影片里他不断地和他的养女对话一样。
写到这,忽然想起去泸沽湖的飞机上看的那本《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以及当时看那本书的心情。
老人日记,让我联想到电影,生活多美好。后者正是前者的答案。
为名为利,奔波劳累,累到无法维系与身边人的情感,累到不知道唯有情感才能反馈快乐,才是幸福的手段,却反过来追求钱和名,到头来才醒悟,人活着,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但现代人却越来越本末倒置。离金钱越近,就会离情感越远,当得到了钱和权,再去追溯情感则晚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投入最多的是时间。所以人们终将醒悟,资本主义的轮回,最终必将回到共产主义,回归精神与情感的追求。
他们似是而非的控诉令我发抖,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语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迷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做知识才智。
好天气来了,一切未变,我们和从前一样来到乡下,大自然依然很美,但内心有一个声音低声道,明年当我死后,这些树,这片湖,天空这些白云,甚至都不会察觉到我的缺席,不过,我内心主要的情绪不是悲伤,而是在这派和谐景象面前的一种宁静。
就在天黑前,我的恐慌达到了顶点,我担心有人会过来看见我这个状态,我怕突然死去,我为我的恐惧感到羞耻,最后,这一切变得无法忍受。
之前我蔑视钱权,现在我憎恨权贵,仿佛只有他们该为今天这个世界负责,但我们所有人都该负责,世界也是我们造成的。要么是世界变坏了,要么就是我之前看不见,或许我的机能在减退,我在变老。
我之前非常重视成功,现在却发现这样十分荒谬,我在身后留下了名声和工作,但却一直不能让家人幸福。我想到了卡迪亚,过得比她幸福,我感到很羞愧。直到死前的这几个月,我才感觉到了我存在于世上的空洞,但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在她有生之年都无法平和。
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到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为宏大的东西,继续去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是等死。
这是一部暮气很重的电影,看完一遍大概是很难鼓起勇气再看上一遍的,真担心自己被那种衰败无助传染。可是整体气氛的压抑仍不影响它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片子说的是一个老人生命最后半年发生的故事。年迈的尼古拉教授通过一种细胞检测的技术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只剩下最后的几个月了,死亡一天天逼近的他,被焦虑和无助困扰着,最后眼睁睁看着自己过去人生里一点点建设起来的东西逐渐地瓦解崩塌。
尼古拉教授在自己专业领域是一个极成功的学者,成果杰出,写的文章被无数次地引用,还有众多的头衔,他热爱课堂,对教育学生倾注着自己的热情。
可是,当老年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发生着变化。课堂上激情不再,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力不从心之感。他对自己热情的衰退感到无奈,一心觉得自己无力继续担任教职,但是又没下定决心辞去职务。
养女的生活也进入了艰难时期,她本是前途明朗的演员,因为一次失败的恋情从巴黎回国,从此再也没有上过舞台。据她自己的说法,她对戏剧表演没有天赋,只是曾经对其有过一点激情,如今激情消退,她再也上不了舞台了。
与她交往的男友疲惫而乏味,两人只是没有彻底地断绝关系。男友主张现在是低俗文化的时代,有一次他在课堂上不小心踢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竟然被学生指责他超课程范围教学。
曾经深爱的一身活力的妻子,现在已经变得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家长里短。老教授还要面对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儿。老年父亲的消沉疲惫与年轻女儿的旺盛精力和叛逆,简直没有比这个更具家庭人际关系的张力的了。也许尼古拉正是在和女儿的相处中,才最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冷漠和永不可逆转地发生着的衰老的。
尼古拉一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可是却觉得自己没能好好照顾养女,让她的生命陷入困顿,找不到出路,一个人临到生命的终点了,才感受到挫败感。这就像涉水过河的时候,腿部突然痉挛。
作为一部电影,全片出现了太多(过多)深语,一句一句直直地要打进人的心里。这些深语像一把把锋利的刀一样,切开生活的机理,瓦解着人生的建构。
尼古拉教授说到自己对妻女的冷漠时说,“冷漠是灵魂的瘫痪,死一般地活着”,这话简直扎心。年复一年的日常琐碎、年老的压迫还有精力的衰竭,让他对家人冷漠起来,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她们说的话无动于衷起来。
片子后半部分,尼古拉教授说:“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为宏大的东西,继续去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是等死。”这简直差不多是全面认输了。面对死亡时的茫然无助感和摆脱不掉的空虚感像巨大的黑影,无从摆脱。
这种种的反省认识和生命终点的体验,都一点一点地瓦解着尼古拉教授的人生,过去生活的缺憾一点一点浮出水面,眼下生活的无能为力让他越发无助,年老造成的自己各方面的全面衰退更是让他手足无措。一个人必须要面对自己的衰老和死亡,真是一件残酷的事。
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是契诃夫的一个中篇小说《没意思的故事——摘自一个老人的札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那套《契诃夫小说全集》中,在第八册,第一篇小说。电影对小说中出现的物事进行了置换,让电影看上去是发生在现代的故事,可是面对衰老,则是古今一例的,人人一例的。
现在越来越喜欢看这类文艺人生感悟类电影,或是生活的淡然,或是冷漠,或是成长,我们以为追逐中成长,成长后会是更热闹的场面,以为人生是一种叠加,长大后才发觉人生就是这么孤寂。一个人无法圆满另一个人的灵魂,而每个人的路也无法指导行走,年轻人自以为有道理有见解,却不察觉自己的语言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做知识才智。养女慢慢陷入了受害者情绪不可自拔,自己的女儿从小缺乏陪伴,那段时间追名逐利,形如陌路,临死前发现这样的生活追求非常荒谬,他说那个不是我的女儿,这个家庭很陌生,我很冷漠,所以言听计从,临时的几个月陷入了无边的孤寂,冷漠。而对于养女,有生之年,过得比她幸福,我很惭愧。他说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我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
但事实上,很多成年人未死,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样的孤寂,被拽入情绪中,言语慢慢的混入憎恨,无能为力,就像养女告别时,对人生的难过挣扎,却又改变不了现状
台词过于卓越的电影,其实整个片子无非就是讲一个老人生病了快去世之前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年龄与阅历让他把生活看得通透,而面对生命的结束依然手足无措。故事性不强,看点都集中在台词中老人的生命感悟,把面对死亡的彷徨、不安与不舍刻画得淋漓尽致,相比于《遗愿清单》通过剧情来讲述生命,《老人日记》的讲述更见功力。
我的想法和一个七旬老人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丧
等死之前的一堆废话,这些所有感悟在这个艺术世界里是确切的值得的,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只有死是一样的,所有死亡都是无力的,伤感的,真正的颓废。
值得提的还是独白写的很好,内心细节非常棒以至于很多地方感同身受,配乐真的好悠扬诗意的丧,节奏到剧情也是一气呵成的拍完。如果让我修改的话,可能我会在机位分镜上下点功夫(想到了哈哈哈)
奇怪的是,一个将死老人的所有情绪,我竟感同身受
此生有没有可能在湖边森林里拥有一座房子呢?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读一位老人娓娓道来的孤独、无奈以及祈愿,不禁让人思考人生,思考过去的现在的以及余生的各种,这种问题,也许早点思考早看透。好片子,值得好好看看。
人都需要温暖 明天接着看
竟然能身同感受一二,没有答案是最好的结果
正能量都是拿来骗人的。负能量才是最真实的社会表现
感悟生命,品尝孤寂
老教授和养女都在逐渐丧失生命力。可是,老教授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追求世俗的成功,最终如愿。只人生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老教授对之前的成功名声开始感觉冷漠,对妻女尽力照顾,可在内心感觉疏离。对于陷入人生困境的养女,怜惜却无能为力。可是,有些人啊,在年纪轻轻就已经这样了
突然之间觉得功成名就也好默默无闻也罢,人这一生努力的找寻活着的意义,其实到头来又哪里有什么意义。活着然后死掉就是全部的意义。
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语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作知识才智
可能有人觉得暮气重了些。但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吗。电影意外的好看。教授自言自语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精致而深入人心。恰到好处的美感。
我的躯体还年轻,灵魂却已垂垂老矣。
我真想問了她,所以,妳不回來參加我的葬禮了嗎
一个人会不会感到孤独,是心灵有没有和这个世界有所连接,不然就算是妻子和亲生女儿,也会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行至暮年,名声和金钱更是帮不上忙,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处,以及自我满足。老教授说他后悔没有问他女儿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会回来参加我的葬礼吗”,养女是他唯一的连接,可惜她并没回头。
老了以后,一天好像是一年。过得慢。
虽然整部电影都太浅很空,但是有几句话:冷漠是灵魂的瘫痪。“过得比她幸福,我感到很羞愧”。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不要这样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