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六月日记

    剧情片韩国2005

    主演:吴政世  朴贤英  金花雨  申恩庆  金允珍  孟世昌  신은경  文晸赫  

    导演:林景洙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六月日记 剧照 NO.1六月日记 剧照 NO.2
    更新时间:2024-01-07 16:41

    详细剧情

    狂风暴雨的夜晚,一身穿校服的女生死于天桥之上,不久之后,同班同学亦坠楼而死。这一切是巧合还是有人蓄意而为?一个条名为“六月的日记”的线索的出现将这几出命案联系到了一起。巡警秋子英(申恩庆 饰)首先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可此时命案已被判为自杀。顶着巨大的压力,秋子英执着的继续 着自己的调查。  另一方面,与秋子英水火不容的同事金东旭(文政赫 饰)在法医处也得到了惊人的消息——凶手竟然通过日记预告了下一次的杀人行动。为了找到真相,秋子英和金东旭决定暂时放下曾经的恩怨,联手破案。而事实并没有表面上所显示的那么简单,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长篇影评

     1 ) 《六月日记》:复仇的女人最美丽

    我初中时代最喜欢的一个外国大文豪(梅里美)曾经在他的名作《卡门》前言里引了古老的谚语:“女人是祸水,美好只两回;或为爱情虏,或在临死前。”当时对爱情和女人懵懵懂懂的我,莫名的非常喜欢这句谚语,幼稚得天天挂在嘴上。所以直到今天,当我看完网友强烈推荐的《六月日记》,还是可以不由自主毫不思索的念了出来。

    其实整个电影的故事情节是个比较老套的母亲替儿子复仇的故事。但是导演通过悬疑的角度去拍,却别有一番辛酸无奈甚至想让人痛快得大哭一场的味道。当然,之所以有这种让人看了想痛哭的感觉,是母亲的扮演者(金允珍)的实力表演和电影的最后10分钟起到的重要作用。

    (金允珍)的表演让人感觉真的不错,也非常喜欢她在《生死谍变》里的表演,特别是她在最后中到爱人当头一枪那一刹间的回眸,湿润的眼睛里流露吃惊且又伤心的眼神,让我的心都看碎了。(她在《六月日记》里的角色也是被认识的人开枪打死,而且也是和《生死谍变》相像,都是带着自我绝望自杀性的逼对方开枪。看来她真的很擅长演这样的自杀角色。当然,这是提外话了。)

    电影的最后10分钟,有一段很让人心碎,或者说,看完了让人直接崩溃掉的。那就是(金允珍)演的母亲在儿子死后观看儿子受同学虐待的那段非常大胆的长镜头的脸部特写。不知道是导演太相信(金允珍)的演技了,还是(金允珍)真的太会演戏了。这个长镜头从头到尾,镜头一直对着(金允珍)的脸部,让她的面部表情随着一段儿子受辱的录像不停的逐个甚至是重叠的变化着。只要是专心看《六月日记》的观众都知道那段受辱的录像的整个内容,因为在电影的前面导演已经有意无意的让那段让人看了愤怒的录像播放了好几次了。

    所以,当这个母亲观看儿子受辱全过程的面部表情变化的长镜头出现时,我震撼了,绝望了,崩溃了。为剧情,更为(金允珍)的演技。当今世上,也只有我最喜欢的(阿尔。帕西诺)才能有这样的表现,或许我这句话有夸大的嫌疑,但是我认为,整个《六月日记》真的完全是靠(金允珍)的演技升华起来了。

    当因为儿子的突然暴死已经呆木的母亲,无准备的看见了儿子的受辱录像,先是以为儿子在和同学的嬉戏,隐约露出慈爱的微笑。然后发现整个录像场面有点不对劲,有点吃惊略带疑惑。后来终于明白是儿子在被虐待,是非常吃惊与愤怒。看着儿子被人欺负的惨状,愤怒和不敢接受,于是转头想理清一下思绪。听着虐待儿子的同学们放肆和无知的嘲笑打骂声,突然间自己也同样这样对待儿子的一幕幕画面千头万绪涌了上来。再看录像,难受得已经无法相信和接受眼前的现实。想忍住眼泪继续看下去,可是再看下去,整个人的神经就要炸开了,精神也要崩溃了,于是终于捂住了脸失声痛哭起来,仿佛整个世界已经倒塌了一样。

    (由于这段长镜头太复杂和震撼了,我的这些描述还是不能完全表达出[金允珍]的表演的精彩之处,同时我也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去观看的,所以难免在话语中对电影里的细节会有误差。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的话,当然还是由你亲自去领略吧。)

    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也已经深深被她的忏悔自责绝望等等的多种表情感到震撼了,差点也要跟她一同痛哭起来。痛哭那个不负责任负债逃跑的丈夫,痛哭这个世界真实的残酷,痛哭自己为什么还活着?

    这时她终于明白儿子的自杀,和自己对他的不理解和打骂也有脱不开的关系。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时候,一丝复仇念头已经在她心里发芽了,她的复仇动机并不单是为了惩罚那些虐待自己儿子的同学,而有相当的一部分是为了替自己赎罪。所以突然间我觉得这个因为复仇而杀人的母亲一点也不可恨了,而是非常可怜,就在那一瞬间,谁都会觉得她所犯的一切罪过都是可以原谅。因为,这一切都为了爱啊。

    电影还有比较让人难受的地方,是除了那个叫人发指的虐待录像的内容外,就是当儿子在母亲面前突然自杀性的被车撞死后,母亲发疯的痛苦大哭艰难的走向儿子尸体时,电影不停的闪回出母亲之前打骂儿子的镜头,从闪回镜头里母亲的痛骂中看出,母亲打骂儿子的原因完全是因为父亲不负责的离开,而把儿子当做发泄对像。就在略带灰白色的那些闪回与母亲在黑夜中抱着儿子的尸体绝望的哭泣的镜头不断的时空穿插时,我突然感觉到心里有被刺痛的感觉,很痛很痛,却无奈,周围的空气里仿佛弥漫着的全部都是绝望。

    看过《六月日记》的朋友一定会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我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说(金允珍)这个在电影将近进行了40分钟左右才出现的人物,而不说另外两个破这个案子的主角呢?甚至,其中的女主角还是《我的老婆是大佬》里的(申恩庆),当年那部电影也借着“野蛮”的东风火了一把。那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在电影里的表现不太出彩了。

    电影一开始,就已经很直接的表现出他们的关系和性格,而且两个演员也都把握得不错。(申恩庆)还是延续《我的老婆是大佬》里“男人婆”刚毅性格粗暴的表演,为了怕人说她在这部电影没有演技的突破,于是她根据剧情的需在本片展现出的“男人婆”性格和《我》片的“大佬” 在细节上有许多的不同,比如留起了长发。可是只有她一瞪眼或一发怒,我马上就可以感觉出《我》片里的“大佬”的影子仍然存在。所以,总体感觉上,(申恩庆)在《六月日记》里还是没有很大突破。

    而那个我不熟悉的(文正赫)的表现也属于中规中矩,在电影的一开始是有把梦想能够“7点准时下班”新生代刑警金东旭的整个感觉演出来了,可是到电影的后期,因为剧情的重心偏离,而金东旭的人物性格就不是很明显,也不太重要了。

    或许,也有人觉得他们表现还是不错,只是我个人觉得(金允珍)在电影后期的表演与剧情的重头发展搭配得太精彩了,导致了电影前部分的苍白平淡。还有就是电影情节的包袱抖得有点过早了点,其实从(金允珍)这个人物一在医院里出现,我就猜到凶手是她了。这让喜欢看悬疑电影的我少了许多动脑筋的乐趣。所以,整个《六月日记》并没有其他侦破电影的巧妙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有的只是让人震撼心碎的人物感情和不可回避让人深思的社会现实问题。

    一是校园暴力,其实这个不但在韩国有,在全世界都存在,包括我们中国。记得有次在某新闻节目里看见,在广东省的某个学校里偷拍的“学生虐待学生”的短片。短片里,几个男同学围在一起,发狠的对一个瘦弱的同学拳脚相加的殴打,旁边站着一个女同学观看,女同学不但不制止,还在旁边助威。短片完毕后,记得主持人无比沉重的说:“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可以让一个小孩对另外一个小孩下如此的狠手?连我们大人看了都心寒啊。”后来记者去采访打人的同学得知,原来他们殴打人的原因:只是想教教他练武功而已。呜乎,这到底是借口?还是无知呢?

    二是中年危机,日本就曾经就发生了并且现在仍然存在的“中年人大暴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一提这个我就会马上想起日本著名漫画GTO里的那个倒霉的教导主任,他就是这类男人的原型,还记得他面对着尿池尿不出来和突然喷出满墙血尿虽然恶心但是搞笑的那些画面。这全部都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的了。所以说,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男人比女人活得更累。

    三是家庭问题,电影里其实有重点着墨于两个单亲家庭,而且都是以女性为支撑。一个是(申恩庆)秋子英与姐姐的小孩组成的,一个是(金允珍)润姬和自己的儿子组成的。不知道这里面导演是否有暗喻的成分存在?电影里也充分表现了两个家庭里各种不同的冲突与矛盾。其实,单亲家庭和社会问题还有中年危机是分不开的。在电影的最后,画面停在润姬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全家福里定格黑幕了,照片里润姬和当时还没有离开的丈夫抱着年幼时期的儿子微笑着,而儿子则开心的朝屏幕伸出手来,仿佛是在渴求什么吧!这里可见导演对于电影里内含的社会问题,真是处处下足了功夫,只是同时也冲淡了惊悚电影的恐怖气氛。

    作为一部惊悚电影,《六月日记》里也有许多让人捂嘴的恶心地方,比如几次的解剖尸体,有次解剖当(文正赫)把手伸进尸体肚里在内脏摸索的时候,(申恩庆)还在一旁说:“明天请你吃早餐。”“吃什么?”“猪肠。”看到这里,既让人觉得画面难以接受但对白却又忍俊不止,形成了恰当好的效果。

    突然觉得,电影还反应了一个宿命的报应问题,电影里有一段是关于秋子英和润姬对以前一个死去的女同学的忏悔的回忆。当年那个女同学也是和后来润姬的儿子一样招到骚扰,被秋子英和润姬撞见,秋子英是有点想帮助那个女同学的,可是润姬却硬心肠的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于是两人都没帮助,结果第二天那个女同学就自杀了。而也是这件事情影响并且决定了秋子英和润姬两个人的人生道路,曾经想去帮助人的秋子英当上了警察,实现了她的愿望,也表达了她的内疚。而润姬却选择逃避,去了国外。结果没想到到最后自己的儿子也同样步入那个女同学的悲惨命运。所以咱们香港电影里有句著名的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报应,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电影里有几个细节还是蛮好玩的,其中有一个场景是(申恩庆)喝醉,(文正赫)替她脱臭袜子,结果不小心摸到她的胸部。还有一个是后面(申恩庆)醒来找东西吃,结果找出了鱿鱼干却没有火可以烤热,于是她拿了(文正赫)的电熨斗给鱿鱼干加热。这些情节都让人不由的会心一笑。至于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这两个搭档相处得还算和睦平淡,他们微妙的关系也没有引出太多的笑料和吸引人的地方。这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不想落入俗套而想让观众更专心于整个案件侦破过程的有意安排呢?

     2 ) 因为是枪碟

      儿子不堪同学的欺凌而自杀。母亲根据儿子预先设定同学死亡日期以泄愤的日记,一个个将曾经侮辱儿子的同学杀死。悬疑,少年,牵涉校园问题的连环凶杀。也许由于韩国校园问题实在过于严峻,亦可能是他们的电影人更敢于忧心,敢于揭露这些看似不登大雅之堂,但势必成为社会最大公害的问题。总之,此类题材之甚,若仅由情节来排名的话,本片只能沦为萝底橙。这从大牌文政赫与申恩庆的联袂都无法托起其票房成绩的惨况,可见一斑。

      尽管情节不起眼,但秉承韩式电影的优良传统,其在细节处理上大有可取之处。

      如片尾揭晓,儿子镇模的自杀固然缘于地狱般的学校生活,但更缘于母亲润姬的不理解。她片面的打骂无情地封闭了镇模向家庭获取救援这条唯一的逃生之门。仅仅是关闭的家庭之门在主观上并不构成压迫。但对于一个高中生,家庭与学校就是他们的两极。在这样一个狭隘的世界里,学校这边不断地受到打压,家庭这边又无路可退。令人窒息的封闭,也就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逼迫了。所以镇模才怨恨地在日记上写下“旁观者,是妈妈。”才绝望地当着母亲的面自杀。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母亲的,正是杀死儿子的最后一个凶手。

      作为映衬的对比,尽管程度不同,女主角子英与侄子也一度对峙于相类似的这么一个立场。所幸最终姨甥间相互理解,化解了亲情间的桎梏。这是全剧里我最为欣赏的两条主线,如游丝在缝,浑然天成。润姬母子的两具尸体与子英姨甥相拥而泣的强烈对比,自然引发了观众的深刻思考。作为顽疾,校园暴力,已不能将之片面地归咎于学校。家庭绝不可推卸自身的责任,务必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更为宽裕温暖的空间,并勇于伸出及时而有力的援手,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问题的恶化,防止悲剧发生。

      片中演员的演出亲切自然,发挥得当。申恩庆继《我老婆是大佬》后再次饰演男人婆味的女性。作为女刑警在工作中的蛮、狠与作为小姨对待侄子的委婉关怀之间的平衡处理得很恰当。不得不提文政赫饰演的年轻刑警东旭。诸如极不情愿地陪子英逛超市,嘟囔着“你今天是那个来了吧!”顺手抓起一包卫生巾丢进购物车;被子英强逼着解剖尸体,埋怨着“为什么总是我来?”但还是闭着眼一手掏进了切口里;架着车慢慢跟在沮丧的子英身边窃窃地问“不上车吗?”这些细节都恰如其分地塑造出一个随性草根,善良且有责任心的小刑警。偏偏情节的缺陷使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主角沦落于类似过路跑腿的尴尬境地里。其实东旭的年纪介于子英姨甥之间,可以作为一条很恰当的线,将陷入中分歧的两代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片中也稍稍提到东旭善于同差生打成一片,能看出子英侄子的绘画天分并向子英劝说这些细节。但没有利用男主角这个优势,加以深入刻画,使其最终游离剧情之外,十分可惜。

      不得不提的是金允珍饰演的单亲母亲润姬。片尾十分钟讲述润姬无意间看到儿子被欺辱的录象,痛苦哽咽与平静力忍的交替,多次反复,扭曲到了极点,才残叫着失声痛哭。精彩的表情描写,直观震慑地向观众撕裂开一个母亲痛苦至崩溃的可悲心境。但是,为什么我却听到了笑场呢……

      没错,笔者买到的不幸是枪碟。一开始只见影片摇摇晃晃宛如地震直欲昏厥。然而硬着头皮看下去,竟有特别的收获。由于片子是很生活化的悬疑片,枪碟片偏暗的色差使片子蒙上一层阴霾感,平静中显出压抑。影片并不侧重于配乐,对白与剧情的铺展十分随性、通俗,灰度和轻微的摇晃感使之更像一部记录片,紧贴着草根警察、潦倒母亲和难以被放大的校园问题追踪报道,嗅得出人间底层的味道。是枪碟,却为片子添加了更合意的效果,倒是珍贵的启示。

     3 ) 不堪過往

    因爲迷戀大大 開始追這部電影
    結果大大在裏面的表現過于平常
    讓人有些失望

    所倖故事的情節本身讓人刻骨
    看的淚眼糢糊
    母愛
    世界上最值得被尊重的一種愛
    慘遭毀滅時 更多的就剩下濃濃的無奈

     4 ) 我欣赏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但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说这部电影是讲校园暴力的我觉得忽略了母亲和家庭那一部分的影响因素。电影要表述的太多,家庭矛盾、朋友关系、校园暴力、旁观者效应甚至有些男女主角的暧昧等等都是电影想要说的。而且我觉得这些都说得很深刻。具体到细节和故事逻辑上,却经不起推敲。我欣赏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但怀疑故事的真实性。

        首先我觉得妈妈并不只是旁观者。事实上这个妈妈是伤害自己儿子最重的人。直接点说,车祸?难道不是母亲在车里那段话直接导致了儿子的绝望吗?深层次点分析,为什么儿子的性格会这么的孤僻不合群?父亲不在,固然有影响。但是妈妈对儿子的态度,妈妈悲观而极端的性格,难道对儿子的性格形成没有影响?

       然后说说那群共同伤害儿子的同学和旁观者。之前看过《告白》,比起这部片子,《告白》里的青少年心态才是真的冷血而可怕。而且同样是一个妈妈帮孩子报仇的故事。那里的故事逻辑和情节要更好,但是我觉得道理反而没有这个故事深刻。因为这里讲到了群体共同作用和旁观者问题。

      ”因为他不合群,所以可以欺负他。因为有伤害他更狠的人,所以我给他的这点伤害不算什么。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也这样做。”群体有时候能减轻一个人犯罪的罪恶感。女刑警和妈妈回忆的那个故事是典型的旁观者的故事。他们并不直接犯罪,但是如果他们及时给予帮助也许能救一个人。

       至于为什么觉得故事和细节经不起推敲。暂且不说那些胶囊是怎么进入同学肚子里这样的情节了。可能是因为CSI看多了,对这里警察的破案效率太无语。而那段女警和妈妈的追车戏和教堂戏更是不能接受,一个那么有职业责任感的女警会那么不专业的直接放走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难道不能先抓起来再说吗?

       我想这是一个先确定好要说什么主旨和道理,然后再根据这个主旨来创作的故事。所以情节是服从于主旨的。也因此这个故事显得要说的太多,导致逻辑和真实感未免有些欠缺。

       附:其实我单纯是因为喜欢Eric才开始看这部戏的。呵呵,喜欢他很久了。

     5 ) 人性削薄

    六月里看<六月日记>,应该很合适.
     
    我喜欢这样的悬疑片,带着悲剧美学的色彩.一直要说的是韩国的电影真的做的好,细节处理到位.真相直指人心.
     
    一个母亲因为丈夫负债躲避而承担起本应该美满家庭的重担,而她的儿子则承担了整个家庭的悲剧.最精彩的是最后的10分钟.母亲赌气对着儿子大声喊叫,说能不能让我卸下压力,能不能离开一会,一会就好.就这么几句负气的话语,儿子的手用力的抓住自己的裤子,然后打开车门下车,站在车前对着母亲看了几秒,然后就在一声可以惊掣天际的刹车声中,被高高抛起,最后落到地面.自己的母亲目睹了一切,自己的儿子就这样带着对她的仇恨离开.
     
    回到家,打开儿子学校的网站,母亲看到了儿子在学校被每个学生虐待的DV,演母亲的演员演技相当精湛.我们可以看到因为化妆太浓因而流下的眼泪都成乳白色,但你这个时候完全顾及不到这些.你的沉重会跟着这位母亲象要压垮心脏的哭泣越来越多的浮现.还以为儿子身上的伤口是因为跟别人打架,还以为儿子去偷运动鞋是因为想要更多的钱,还以为儿子一直在堂堂正正为了自己而努力,可是竟然自己忽视了这么多.
     
    母亲开始按照儿子6月日记展开杀戮.那些欺负,侮辱过他的同学都必须死.而且死后胃里都有一个胶囊.里面是日记上撕下写着哪天杀掉的文字.母亲在自己死前,想要这样为自己的儿子夺回尊严.她可怜的儿子.他的日记的最后一篇上写着:6月17号,今天杀的是旁观者.旁观者也得死.
     
    母亲清楚的知道,儿子的日记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愤怒.当她看到那个旁观者说的是自己时,她才明白自己一直遗漏的是什么.一直以来的抱怨,一直以来对儿子的不理解.家庭的悲剧就这样必然的形成.最后,母亲利用学时好朋友的手埋葬了自己的心跳.
     
    给我的震撼强大.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外界的因素忽略了,因为身边的压力迷失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爱削薄的这样明显.

     6 ) 冷漠可以杀死多少人?

    号称“悬疑片”的六月日记没给我多少悬疑的感觉。
    母亲替儿子报仇的故事而已。
    虽然场景多选取在雨夜,
    甚至用直白的拍摄手法处理解剖间解剖尸体这一场景,
    音乐也比较怪诞奇怪,
    但是仍没给我多少紧张刺激的感官享受。

    前面的情节展开都没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最后的那句话:
    母亲才是旁观者。
    随后用一系列镜头解释这对悲剧母子的关系。
    莫景不但在外面被人欺负,
    在家也丝毫得不到理解。
    因此,当他母亲居然说出让他消失一会儿的话时,
    他选择死在母亲面前。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亲子关系如此紧张,冷漠。
    上帝给我们一张嘴,
    难道不是要我们向亲人说出关怀,表达感情的吗?
    沟通何时变得如此困难?
    理解何时变得如此奢侈?

    我不知道冷漠到底能杀死多少人,
    但一定可以杀死我。

     短评

    荀子 曰:人之初,性本恶! 【很普通的电影后面却有某种事情或问题的本质】

    6分钟前
  • L.L
  • 还行
  • T.T

    9分钟前
  • 長閑
  • 推荐
  • 不错

    11分钟前
  • 暮鱼晨岫
  • 推荐
  • 为了Eric去看我一向不喜欢的暴力片和我脑中的Ric不太一样但仔细想想其实又都在情理之中 其实大大很多时候还是很可爱的

    12分钟前
  • 疾走
  • 推荐
  • 以前应该是看过,忘了。

    17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还行
  • 申恩庆

    19分钟前
  • atmosphere
  • 还行
  • 告白也是抄这个的吧

    22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 申恩庆!

    27分钟前
  • 葡❤️萄
  • 推荐
  • 孩子是恐怖的恶魔……话说申恩庆明显不会抽烟,为毛逼她抽啊啊啊

    30分钟前
  • 猫阿水
  • 还行
  • 当时杭州的时候网吧看的 泪水!愤怒!校园暴力!孩子心理教育!看的人心疼!

    32分钟前
  • 喵喵喜
  • 力荐
  • 因为Eric 来看的电影,还不错

    33分钟前
  • Chariey
  • 还行
  • 没有悬念的悬疑片

    38分钟前
  • 马普尔老姐
  • 还行
  • 一般般 不过背后反应的东西还是很深刻的···

    39分钟前
  • 雅克BacK
  • 还行
  • 推理部分几乎等于没有,镇模同学是有多凄惨

    41分钟前
  • Tekki
  • 还行
  • 一群孩子居然能够引发这样的案件,悲哀啊。

    43分钟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 如果作为推理剧,悬疑剧来看。还是弱了点。

    44分钟前
  • 反正要换随便啦
  • 还行
  • 虽然各个国家都存在青少年暴力的问题,但发生在韩国,在我看来,非常合理且具有说服力。在这样一个充斥暴力,人人的脾气都飞扬跋扈的国家,孩子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以前也经常在电影中看到韩国学生的粗鲁言行,当时只觉得他们很直接,这种镜头都给拍进来了。看罢本片,只怕那只是一种写实吧

    46分钟前
  • 天生变态难自弃
  • 推荐
  • 三星半,抖包袱还是不错

    48分钟前
  • 方聿南
  • 还行
  • 我承认,我是去看某人的一张皮.

    50分钟前
  • Ms. 团子❧
  • 还行
  • 拍得一般。校园霸欺对于十几岁的小孩子来说太可怕了。中国是好一点,还是没有拍出来?

    55分钟前
  • 陈豆豆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