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Mistress America小事集(5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
1、Noah & Greta
导演Noah Baumbach和剧中姐姐演员Greta Gerwig是一对!二人共同创作了本剧的剧本,他们表示创作过程是一种享受。他们以这种方式合作了两部电影,另一部是《弗兰西丝·哈》(Frances Ha, 2012)。这两部电影都是讲述有些卢瑟的年轻女性在纽约艰难奋斗的故事。导演本身就是纽约布鲁克林长大的。
主创couple表示在片场要求严格按剧本演,不能自己即兴发挥。他们是按照舞台剧的要求表演的。
导演还曾经是动画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 2009)、《马达加斯加3》(Madagascar 3, 2012)的编剧。他今年的另一部自编自导的作品是《年轻时候》(While We're Young),是本片的“姊妹篇”。
2. Lola & Greta
双女主演员分别是:妹妹-Lola Kirke、姐姐-Greta Gerwig。前者在《消失的爱人》(Gone Girl, 2014)中饰演一个叫Greta的角色,后者在2012年喜剧片《Lola Versus》中扮演Lola。
片中妹妹Tracy这个角色其实源于姐姐+编剧Greta,包括片头的大学生活,都是Greta的亲身经历。妹妹在电影里就读的Barnard College(巴纳德学院)正是现实中Greta的母校,宿舍走廊也正是她上学期间待过的那条。妹妹表演者说在片场她就一直穿着Greta大学时的夹克。
3、契诃夫
片中,角色之间的交谈并不是一种真正的交流,而是自顾自地说话。主创表示这种对话方式很有契诃夫《万尼亚舅舅》的风格;而且现实中人们其实也不怎么倾听他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所以很想在电影里表现这种社会现象。另外,《万尼亚舅舅》讲的也是一个偶像破灭的故事。
4、神经喜剧
主创认为本片有点三、四十年代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的风格。神经喜剧的角色古怪且神经质,对话密集。代表作如《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街角商店》(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1940)、《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 1938)。
5、Last Cowboy
片尾提到,现在的纽约已经不适合姐姐Brooke这样的“牛仔”了。影片里姐姐Brooke的穿着风格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暗示这样的人不能存在于现代纽约。
他们也提到,对于片中女性的塑造,参考了许多八十年代电影:《散弹露露》(Something Wild, 1986)、麦当娜第一部电影《神秘约会》(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 1985)等。在这些片子里,女性角色都有一种疯狂又危险的迷人特质,都是有点Tough的成熟女性,而不是懵懂的小女孩儿。
Source
IMDB: Mistress America
WGAeast.org Interview
2 ) 结尾太草率了,旁白几句不能表达之前的气势
电影只有84分钟,扣掉开头结尾也就80分钟左右,前79分钟我看得津津乐道,深怕下一秒就要遇到结局了,也一直忍住不去看进度条来隐瞒我的失落感,但是最后还是迎来结尾,失望了。
好可惜,虽然我不知道到底要以怎样一个结尾才算是满分或者优上,但是像这种治愈不管是剧情还是喜剧了,结尾都会让人感觉大石落地,觉得特豁然开朗的感觉,可是这样草率的电影就是让我觉得毁了一部电影,但是介于前面真的很精彩,只减一颗星。
接下来说电影,不管是电影的画面还是音乐,让我想到《5 to 7》,我只是说音乐画面而已并不是说剧情,因为这类片讨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质感”,质感这东西很奇妙,对于电影来说你看了以后会觉得心情很好,当然清晰度和光线也是加深质感两大利器,抛开了这些还有画风。想想《One Day》、《断线》、《Alex of Venice》等,这些电影在画风上就已经能告诉你这部电影是啥颜色的了,当然用颜色来形容很奇怪,因为画风的取决不也是调色吗,One Day的蓝和断线的暗,一个忧郁一个繁琐,但最终都被治愈,这很奇妙。(扯了好多。。。)
总之电影不算今年最佳(个人觉得今年最佳是《Jack》一部德国电影),但是特别顺畅而且会吊着你的胃口,并且一切情节都是按着你想象中的路线走所以内心感觉特别顺畅,跟着妹妹迷失哭泣也随着姐姐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发怒,能带着你的情绪起伏的电影真的算的是难得的好电影,虽然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也就一小时二十分钟,可我却也在其中明白了一小些道理。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看似挺容易,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看似很难。而这一切其实都只来自于你内心的一个小转变即可,就像翠西说的:“我可能换个发型衣服我就是一个美女了。”当然我觉得翠西很漂亮。
有想法创意固然好,也别让这些蒙住了你看现实的双眼。因为就像姐姐克莱尔一样一来大起大落,她找到的解决方法是离开这个城市去下一个城市,她算是聪明的了,而有些人就一直堕落下去了,所以这真的很值得去知道。
最后做一个总结吧,除了结尾其余一切都很棒,有喜剧有治愈,结尾的旁白真的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3 ) 偷别人的生活和偷人一样,都是不对的
虽然在上映时间上,Mistress America比Lady Bird要早了3年,但看过这两部电影的人都不难发现二者的一脉相承——Lady Bird以Christine离开故乡到纽约上大学为结局,Mistress America则承接了这个尾声,以异乡姑娘Tracy成为纽约一所大学的新生为开端。
那么,远离家乡、在大城市独立生活的伯德小姐,实现了她的文艺梦想,过上了时尚杂志或文学小说里的精彩生活了吗?
Mistress America有一个非常精彩的片头,用蒙太奇的方式展示了Tracy在新生生活中的种种尴尬。咄咄逼人的室友,忘记自己的名字的新同学,兴致勃勃地想去迎新晚会social却遭到冷嘲热讽。学业进展也不顺利。努力写的作业只拿了平庸的成绩,于是越来越缺乏学习的动力。修读了喜爱的文学专业,课程却百般无聊,还得忍受无知的同学自以为是的发言。没有存在感,也没有成就感,大学生活就像一个喧闹的派对,Tracy身在其中,却倍感疏离。
转机从Tracy的一段若有若无的罗曼史开始。她与同样被文学社“退货”的男同学惺惺相惜,读彼此的小说,交换意见。这段近乎灵魂伴侣的暧昧点亮了Tracy黯淡的大学生活。她变得热情、积极,从未如此投入和享受校园时光。可惜好景不长,男同学移情别恋,她的生活、精神状态又再次跌入谷底。
从影片的前段,我们不难发现,Tracy上大学以后面对的第一个大困难就是如何在新城市建立自己的新生活,换言之,学会独立。“独立”并不仅仅指“自我照料”,学会洗衣服、换床套这么简单,而是指独自开展生活的能力,这包括能否在新的环境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情感支持体系,能否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能否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意义。影片多次暗示Tracy是一个被家庭保护得很好的孩子,感情不和的父母苦苦支撑到她成年以后才离婚,在超市里分不清意粉的种类。而纽约就像一片汪洋,Tracy在水力奋力挣扎,如果她学会游泳,就能探索其中的五光十色;如果学不会游泳,便被寂寞和孤独所淹没。
于是Tracy开启了第三次“纽约新生活工程”——结识即将成为她“继姐”的Brook。Brook(Greta Gerwig饰演)的父亲即将与Tracy的母亲结婚,她年近30,在纽约过得风生水起。她的登场亮相相当具有象征的意味:从时报广场中央的TKTS售票亭上鲜艳夺目的红色楼梯款款而下,穿着白色大衣和黑西裤,脸上带着精致的妆容,热烈而亲切地呼喊着Tracy:“欢迎来到星光璀璨的百老汇!”自信的神情,张开的双臂,豪迈的步伐,她仿佛承包了整片时报广场,以女主人的姿态正在开门迎客。(她确实住在时报广场,非常浮夸的住址。)她以大姐大的姿态带着不谙世事的小妹Tracy经历了一个典型的纽约文艺夜:看live house、泡酒吧、直到午夜的派对。之后,Tracy是这么形容Brook的:
“跟她在一起,就像身处纽约市。她让你想要找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逃避。”
在Brook身上,Tracy找到了生活的热情,她喜欢和Brook待在一起,喜欢通过她的眼睛去认识纽约。Brook热闹、戏剧性的生活刺激了Tracy的创作。她记下Brook的金句,用在小说当中,写出了从未有过的鲜活人物。她享受喷涌而出的灵感,主动卷入Brook的生活,鼓励后者一步一步地往脱线的方向走。Brook梦想在纽约开一家独一无二的餐厅,每个顾客可在其中感受家一般的温馨。即将开张之际遭遇现男友撤资,在Tracy的怂恿下她决定长途跋涉去康州,问多年未联系的土豪前男友要钱。Tracy盘算着,这场闹剧将会是绝好的创作素材。
遭遇文学社退稿以后,Tracy对自己的创作能力产生了怀疑。Brook的出现激发了她的写作欲望,使她一度重拾信心,误以为自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然而实际上真正有创造力的是Brook,她用她的梦想、能量、雄心壮志织造了自己疯狂而迷人的纽约客生活。她不依附于任何人,无视旁人目光,有主见,有创意,不服输也不害怕失败,富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她找到生活的动力并为之全力以赴,是个真正的浪漫主义者,独立而精彩。她对生活的热情,被Tracy盗用为写作素材,刻薄地冷嘲热讽。但这种热情,却正是支撑着Tracy在他乡精神抖擞地过日子的能量。Tracy觉得Brook觉察不到自己身上注定失败气质很可怜,而Brook则反讽Tracy需要依赖别人的生活才更可悲。
纵观Tracy三次“纽约新生活工程”的尝试,后两次她都明显地把生活的意义放在了他人的身上。有恋爱可谈,生活就是趣味盎然的;有新朋友带着玩,生活就是活力满满的。当她得偿所愿加入学校最著名的文学社时,依然闷闷不乐。她去请教灵媒,对方告诉她,你需要找到内心的归宿——向内,而非向外,找到生活的热情和能量。于是第一次地,她做了这段时间里唯一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事——退出了名气虽大但理念向左的旧文学社,创立自己的新文学社。她不再纠结于合群,也不寄望于依赖他人,她决定以自己的力量影响别人。她从索取,变成了给予。
电影最后,她与Brook和解,也学会了欣赏Brook身上最迷人的地方,不是看似闹剧一般的疯疯癫癫生活,而是永远不被生活打败的勇气和永远不被浇灭的热情和信念。他人是火柴,而她是篝火。浪漫主义者燃烧自己成为别人的精神偶像。
愿Tracy,愿我们,能收获,能给予;能自立,能自足,终得自由。
“美国情人”是什么鬼,那么酷的女主角当然是“美国女主人”啊!
4 ) 双面美国梦
她会这样说:每个故事难道不都是关于背叛的吗?
不,不是这样的,我想。
但我绝不会说出口,我只能对她表示赞同。
赞同她,是件多有趣的事啊。
《小妇人》最终获最佳服装设计奖。让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又一次进入到了大众视野。这个女人曾经通过《伯德小姐》成为奥斯卡九十二年里第五个获得提名的女导演,也是很给女同志们长脸了。
作为影片的主角,崔茜显然是一个具有讨好型人格的标准三好学生。影片最一开始,崔茜进入寝室,开灯。室友大喊我在睡觉,把灯关掉,崔茜就立刻把灯关掉。弱弱地跟一句:“我是你的室友。”
同学A要去野生动物园,说道各位同学送给自己的礼物时,到崔茜这里忽然停顿,没错,她忘记了崔茜的名字,当然,还有她送的跟踪装置。注意,跟踪。主人公在影片中做的大部分的事不正是跟踪与偷窥吗。
谈到新生会,崔茜从没想过还可以不参加,但是在过来人姿态的室友面前她理所当然地怂了下去。崔茜就是这样,所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是这样,永远心思缜密,永远被人忽略,永远渴望延续自己优秀正面的状态,却无时无刻不想向反面的人格靠拢。只有在做自己擅长的事的时候才会拥有所谓的“独立人格。”这就是为什么崔茜见到那个星光璀璨百老汇下来的布鲁克会感到格外好奇与亲切。
布鲁克就是美国情人,一头卷曲的金发,在出租车上抽烟,酒吧里热舞。她过着一种与崔茜完全对立的生活,曾经有一个能让自己变成富婆的未婚夫,有一个不共戴天的仇人,以及无数个被学生时期的自己欺负过的潜在的女同学。她敢爱敢恨,可以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蜗居城市一隅,去恳求自己仇敌的谅解。她的性格与崔茜正好形成了镜面效应,可以说是美国梦的正反面。多了一份随心所欲,少了一份循规蹈矩,这就是布鲁克。
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崔茜的性格逐渐发生改变,她无意中在向布鲁克靠拢,她以为布鲁克不仅为自己提供了宝贵的写作素材,而且认为如果自己变成布鲁克,是不是可能写出不一样的作品。在效仿布鲁克的同时,她也发现了布鲁克坚硬外壳下的脆弱性,比如真正站在别墅的多媒体舞台上就没有了在酒吧里的肆意洒脱,她也会窘迫,也会表达混乱,有的时候也会需要自己去拯救。
布鲁克陷入债务危机,开餐馆无望时候父亲打来一通电话,说自己是不会再与崔茜母亲结婚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布鲁克无助地踱步,流泪,他对父亲说:“别就这样退出了,我们卡迪纳斯加的人总是这样。回头就做别的事情了,坚持住啊!”她想到了自己,创意很多,梦想很虚,一事无成。永远在奔赴梦想的路上,不撞南墙,不回头。
“在一瞬间,她的迷人突然变成了边缘性歇斯底里。人们可以感到她即将面对的失败,她闻上去有腐臭的味道,她的青春已死,所做的只是拖着腐臭的尸体奔波。不知为何,我成了那个抬棺材的人。”人见人爱的美国情人看起来无限光鲜,她奔赴向一个个虚幻的梦想,最终回到原地,但是她有原则,她的原则是不破坏别人的幸福,不让别人发掘自己丰满的羽翼下流血伤口,即便它已腐烂。
最终崔茜放弃了进入文学社的机会,准备自己成立一个新的文学社,与那个“只选自己人”的文学社做对抗,这时,她的性格里已经有了“美国情人”精神的一部分,同时,也没有丢失自己原有的那一份真诚与热忱。两种特质在崔茜身上融合,也就表现为崔茜与布鲁克最终的和解。
只能说,缺少了格雷塔的鲍氏喜剧是没有灵魂的。格雷塔作为一名演员,她无疑是成功的,优秀的,甚至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作为导演,格雷塔亦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在伯德小姐和小妇人中就可以看出,但是距离导演风格的最终形成,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 成长的烦恼
记得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大意是有时候坐着车驰骋在路上,希望这是一段不会停止的旅程。
可是每段旅程,终究是会有着属于它的终点。到了终点之后呢?只会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
我向来是厌烦道别的,因为我知道,道别不会有什么卵用,只是让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罢了。而情绪的失控是我最不愿接触到的,我不愿做情绪的奴隶。
还记得高三那年毕业,我选择默默消失在同学彼此的寒暄与拥抱之中。从此未参加过高中班级聚会,了解到同学的近况,也只是通过挂着的QQ而已。从中我了解到,他们有人恋爱,有人失恋,有人考研,有人工作,而最近也有人即将步入婚姻······我不想参与别人的人生,我只想做个旁观者,看着这一切就好。
一年半之前的大学毕业,也是如此。考研的失利,让我选择了妥协,调剂到了原本的学校。一同考研的朋友,大都去工作了。还记得他们酩酊大醉,痛哭流涕之时,我独自默默一人在收拾行李,寄存在学弟宿舍。有时候不是冷漠,只是清楚自己,需要保持理性。人生注定是孤独的,没有谁能够陪你走到最后,包括父母在内。我害怕感情,更害怕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我有着太多的担忧,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烦恼。我觉得没人会喜欢听,也没人会喜欢这样一个抱怨的人。因为那毕竟是自己的事,何苦麻烦别人。
成长是什么呢?你会遇到一些人,一段时间之后,你会离开他们,后来你又会再遇到新的人。相遇,离别,本是最正常不过的。放空自己,遵循自己内心去做吧。也许不够完美,但是,那也很美啊!
6 ) Defend me against these monsters!
美国情人
这部电影非常温和,它没有尖锐地指出任何人的过错或者社会的病态,而且即使是小角色也是充满个性的,让人能找到生活的共通点。通常情况下,人无法忍受过于尖锐的作品,尤其是触及非常稀松平常的生活题材,稍一不留神,充满朝气而敏感的抒情就会变成虚无主义的讽刺,披着看似是文学青年的哲学思考,实际充满着肤浅的牢骚。导演和主演合作的先前一部作品Frances Ha就有点陷入我上述的矛盾中。Frances Ha里Frances与现实社会的不相合性过分理想化。在Frances Ha里,主线之一的友情也被描写成不牢固的:朋友和自己给世界的形象反差太大,朋友Sophie远去日本在临行前才告知自己,朋友对生活和爱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观念相差巨大...在Frances Ha中,Frances Ha是近乎被背弃的角色,她面对陌生人,上司,朋友都用尽了真诚,只讲对错,不谈利弊。这是一种勇气,却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源于对生活敏感而真心的体悟。Frances Ha对外界是近乎indifference的,从而少了一种对生活的焦虑感。角色个人的进步到尾声变成了一种真诚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美国情人里的B和T的故事,他们的冲突就显得更有活力,在活力中弥补了 Frances Ha里欠缺的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焦虑,从而更加写实。美国情人通过一系列纽约繁华而有趣的生活抓拍展现,没有涉及性的男女情感展现,戏剧性的反差,横向的性格反差,和纵向地故事发展的反差来展现青年摸索人生的故事。
导演和编剧在美国情人没有只主要立足于这类充满热情而或许无法适应社会的青年人无力,继而坦然地在日继麻木中期待未来,美国情人中安排了很多冲击性,将人物社会性的一面和文学化的平衡了起来。在普通文艺电影里,充满了创造力的Brooke,可能不会同时是健身教练,而且是在纽约拥有很多朋友的社交达人,而且她非常用心地着手经营一家餐馆;Tracy作为一个倾慕文学的大学生,也不会有刻意涉足进他人的生活中,机警地发现并攫取一起素材的行为。这两个主角色的个性设置,都突破了常规此类型电影中的单一感。
-Brooke
“闻着腐烂”,“注定失意”,“世界最后的牛仔,充满浪漫和失败”。
Brooke会因为看电视而激动地睡不着觉——她是一个很敏感的热爱者。相比 Tracy的尖锐,她是一个包容者。她的热爱胜于一切,热爱本身比热爱内容重要很多倍,所以很多热爱都可以不被付诸实践。然而她又会在时候很天真而又一本正经的抱怨,好像不好的结果应该都是别人的错。她本质,像所以过分聪明又过分真诚的人一样,是很自恋的。他们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创意,知道这样的品质是世界推崇的,因此为理由挥霍。听起来像是不争气的孩子,但是那种无法持之以恒已经属于这种性格中的一部分。他们知道自己如果在理想的世界中会是多么完美而可爱,因此他们把现实降了级。纵然现实里他们的套路行不通,他们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聪明,可爱和善意——这些优点非常纯净,在必要时候会令人感动地流泪,但是,他们也总会有一些无法在现实生活的时候。
遇到这样的境况,就出现了两种评判的人,一种反对者和一种支持者。反对者的理由我们已经听过太多遍,支持者的理由似乎也千篇一律。但看起来所有人都在支持和自己相像的那个人物模型,配合着无所事事之人的一些幻想。而真正的公平,应该留给不给过分主观的人——真正审视权留给那些,愿意抛下自己的概念自己的历史去审视一种生活,一种价值观的人。虽然不把角色与自己身上的特点重合是一件很难做甚至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Brooke,而并非有我**特点的Brooke的时候,我们就能理性地看她的热爱,她的热爱方式,她的对与错,她的方向和她的反方向。
那些“浪漫和失败”都是相对的,那么从一个作家(Tracy)口里说出来,又会是怎么样呢?
-Tracy
Tracy是个毒舌妇。但这种言语上的残忍不是她内心的黑暗赐予的,而是专属于一个作家的敏锐赐予的。这种作家的天才迫使她去审视身边的人,审视一切那些被隐藏的或潜意识的想法。有时候,他们因为能看到的太多而不能承担。那些不属于这些敏锐的洞察者的东西,却落在了他们的眼睛里。这些细节,性格,穿透性,消耗着他们——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对世界越来越来熟悉的惊喜路上转到对对世界越来越失去兴趣甚至绝望的路上。他们跟人相处一个晚上,就能看清楚那人的生前身后事,了解清楚那个人会在杀人游戏里选谁当杀手又选谁当警察。而Tracy,也作为这样一个“天才少女作家”,没有白白浪费她的才华。
她近乎残忍的描写了Brooke,近乎残忍的引导故事的发展。如果用很幼稚园式的心理分析,Tracy在Brooke身上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影子,这种未来虚幻但充满活力,满足了T每一种积极的幻想,而又留下一个悬而未定的结局。 T热爱B的才华和积极。但是每一个积极的人都会招人喜欢;而作为傲慢的作家,能够扮演上帝角色的身份基础是对被自己宰割的众生有一种坚定的(即使有爱和敬意)轻视。这就是T对B怀有的情感。她不像一个摇滚小孩,在遇到鄙夷的东西必须要大声骂出来并乐意为此打一架,她拥有足够的普通人社交技能可以让自己敬佩与轻视共存,并在说话的时候完全放下身躯,两眼闪光的真诚。
但是即使更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毅力,T依然热爱着B,即使纽约城再大,即使某个人的缺点再大,美好的事物总是美好的。Tracy的才华不仅仅再看清,更在于区分。在电影的最后一刻,T说其他类别的人相比较B什么都不是,那些人只是她篝火的火柴。从一种角度,这是一种对美国文化的抗议,那种再崇尚创新和热情也最终通过资本来评判的价值体系。这种资本的最终成功,是很广义的,也是扎根在每个人心里的,即使是这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大一文学女青年。她区分出了B,知道她是个失败者,但是在怎样的框架下失败呢?她无法精准的定义,那样做的话对谁都很残忍。但是她同时知道这种“失败”的所有根基就是一种框架,这个框架倒塌了,B就是那个世界上最后的牛仔,只不过完全充满着浪漫没有失败。B浪漫的对象是生活本身,是被偷走的花t恤的创意,对前男友淡然的嘲讽,对于T一阵无力的咆哮,重新考SAT, 申请大学,搬家,和仇人一起过感恩节。
和B相比,T的确还是个孩子。或许她作家的犀利洞见让人觉得她更加成熟。然而她的整篇故事,也可以戏谑为——一个纽约大学生的过家家游戏:今天我要让她当一个失败者;明天我要让她穿上最好看的裙子,她要浪漫而成功。到头来,失败与否,以及浪漫与否,都是T一个人定义的,而被那种生命活力吸引的感觉却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T冷静而克制,一个人吃饭,在乎成绩,不过分在乎社交,开心时有热情的点子,不开心的时候走到party门口又折回宿舍。她是一个不典型的酷小孩。但是她再酷,都有终结。在一步一步发掘一个有趣的纽约人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同时被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氦气气球包围。她感到充盈和兴奋,作为一个观察者。B就是她青春火焰的消防员——T的笔下可以讽刺男女老少每一种人,唯独B这样的,像高中的那一种神奇的同学,可以把本来一清二楚的数学题问得自己也有点晕头转向,于是接着想了很久,才发现,哦,这里错了。T太聪明,太敏锐,太习惯聪明,太习惯敏锐。T是温泉,泡着舒服就再也不想出来了,B于是运了很多很多冰块过来,这样温泉上空得氤氲全部散掉,T可以拿着镜子,看到自己的眼角也是红的,但自己依然很可爱,很美,笑起来可以迷倒一片男生,可以豁然开朗地说:“Yeah, fuck those Columbia girls, and those self-elected douche bags.”
但是实际上,看不看得清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能看清一秒,也永远不可能长久。现实点又浪漫点地办法就是,学会那种看不清状态下准确摸瞎的本领。
多血质与抑郁质性格的碰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补、冲突很微妙。别墅那场戏处理得像戏剧。[B-]
剧情太烂了。完全无法get到导演想和编剧想表达什么意思。
非常喜欢前半段,后半段有点玩脱了。格雷塔棒呆了。
Greta Gerwig自编自演这种年轻扭腰客的故事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境界惹
这故事太好玩了,连抓马都那么可爱, 感觉像拍“哈哈哈”没用完的灵感。女孩与女孩的微妙友谊,带着点恋人未满的气息,臭男人们估计永远不会懂~~~ (╰_╯)#
I don't know how but I just get it, probably because I've pissed off people I respected but I wasn't adult enough to face it, unlike Tracy and Brooke. Plus I've always been trying to find people I can look up to. Did remind me of Woody Allen's Blue Jasmine for a bit.
3.5,再次確認Greta Gerwig才是鮑姆巴赫電影能好看的原因。她演繹角色時帶爛漫喜感的神采,還有這次故事感覺也多來自她的觀察。就像迷戀她的準繼妹感受一樣。她豐富奪目,會做著不現實但迷人的事情。如同其對紐約的期盼。前後有割裂,別墅亂鬥雖然好笑,但那明顯變成了舞台劇吧
壕宅撕逼戏话剧感十足,几个快切镜头撕的很有气势,有那么几秒钟我觉得自己在看韦斯·安德森,简直要疯了。气质上是前作的延续,这部的舞台感更重,选择了美式脱线喜剧的形式,大量段子带着中产文青的感觉,最招人喜欢的是这群纽约客,一群极为普通的都市年轻人被刻画的既鲜活又好笑。★★★
喜欢!永远做一个浪漫主义的失败者也挺棒的。Be kind,and fearless.
do something depressing, but young.新生代纽约客,中产文青,孤独又充满生命力,孤绝寄情于异乡大都市的浪漫与心酸。
“有时候我的确感觉自己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好更聪明,倒不包括:科学和数学,或者东南西北。但其他事情基本都是这样,如果我能想通相貌方面的问题,我还同时会是世上最美的女人。”
好神经!找来一个那么像Greta的少女!看得我疑惑重重直到真正的Greta出场,才恍然原来Greta的眼神是如此闪闪发亮像做着任何成年人都不可能再有的梦一般根本不可能复制。电影像是弗兰西斯哈的注释:She was the last cowboy,all romance and failure。但她不需要!本身就在发光的人不需要高亮!
Do you know any people who behave this way? Do you?
内核已经有点伍迪·艾伦剥开一切不留情面的样子了,可惜结局灌了一大口鸡汤;别墅的一长段拍的特别Screwball,神经兮兮的好喜欢。
想要加入的校园文学社,当派扣在脸上的时刻就丧失了兴趣。想要住的曼哈顿公寓,当从消防梯爬进去时就掐断了念想。想要成为的美国女主人,当因缺钱面临崩溃时便散发了腐臭。我认为自己是美女,你觉得自己是天才,她相信自己有商业潜能,我们都相信自己是篝火,别人是火柴,像最后的牛仔,孤独而不自知。
她让有钱的胖女人不那么胖了,让有钱的笨孩子不那么笨了,让有钱的挫男不那么挫了。但她其实特别想变成那些人,又胖又笨又挫又有钱。不过她确实比那些人都好多了,她是篝火,他们只是火柴。她是世界上最后的牛仔,整个人充满了浪漫和失败。
两星半。在18岁的眼里,30岁就已经腐败,变得丑陋。尽管他们再努力的愤世嫉俗,浪漫的活在失败里,依旧是不堪重负,让命运随波逐流。这算是鲍姆巴赫写给格蕾塔的情书,让她大放异彩,却偏离主题。
再没有导演比Noah Baumbach更会拍loser的人生了。
别墅那场戏反映了导演对空间构造和理解能力几乎为0。
诺亚·鲍姆巴赫的又一部话唠青春片,和[弗兰西丝·哈]一样聚焦来到纽约追梦的文艺女青年,这回喜剧色彩更浓,后半程的室内撕逼好戏精彩有趣。格蕾塔·葛韦格的表演引人入胜,剧本写得也足够真挚迷人。不过影片缺乏像[弗朗西斯·哈]中街头狂奔与派对自白这样直击心底的动人时刻。(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