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师的影评解析:
一部温暖人心的文艺之作(1996) 横跨 理想意境与 现实生活的 励志佳作
中年男子杉山正平(役所广司饰)是名普通的上班族,他工作认真,事业有成,却发觉朝九晚五的生活空虚无味。一天下班,疲劳的杉山偶然透过车窗看到车站对面,一家贴有“岸川舞蹈学校”字样的楼房窗旁,有一位相貌清秀女子的身影,看着那女子凝望远方,杉山被她那寂寞的表情所深深地吸引。
数日之后,抑制不住好奇心的杉山走进了这家舞蹈学校,开始学习交谊舞。他所看到的那个女子正是这个舞蹈教室的老师岸川舞(草刈民代饰)。杉山渐渐地真心喜欢上了跳舞,一样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还有青木(竹中直人饰)等人。他们在指导下进行舞蹈大会前的特训,而舞老师也再次燃起对舞蹈的热爱……
看过这部影片以后,心里很长时间不能平静下来,它给我的触动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这部影片上映以后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在日本第20届金像奖上,全部十四个奖项里它居然获得了十三个,可见其影响。而后来美国好莱坞也翻拍了这部影片(Shall we dance),作为步人后尘且基本维持了原内容的翻拍的作品,它依然得到了同样的赞誉,可见其所阐述的观念是被大多数人赞同的。
这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事件、没有曲折迂回的情节,也没有虚幻缥缈的的故事背景。它没有悠远的意境,没有带有节奏紧张的感官刺激,也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可它去深深的打动了我,为什么?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北方冬天里凛冽的寒风,我们只需穿上厚厚的大衣。而如果是南方冬天的徐徐吹拂的冷风,我们无论穿什么,都会让你觉得从心里往外冷,防不胜防,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它太了解你的弱点了。而这部《Shall we dance》的成功正是因为它在我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对现实生活描写的共鸣,对内心潜在的幻想的渴望的共鸣,对幸福愉悦的生活充满期望的共鸣。
影片的整个过程都在注重和观众的共鸣,但是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入,在共鸣的大主题下,影片又分为了三个阶段:共鸣(对生活现状及人物内心悯任及己的认同)、净化和领悟。
一、共鸣。这部影片能引起共鸣的地方很多,哪怕是一个小的细节,一个表情,一个小的镜头都是编导们有意安排的。比如说正片开始的那个镜头,一滴水滴到水面上,引起了水面的波动,接着是大的波动,原本安静的水被溅了起来。其实别小看这一个镜头,我感觉它代表了这个影片故事的全部过程。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一一细说自己的体会,只谈谈几处明显的思想体现。
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每天都面临竞争的压力,在日本,尤其是对于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年男人的压力是最重的。因为在日本,女子结婚后一般都是靠男人养家。这种现象很普遍,男主人公杉山正是这些中年男人的典型。他面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的压抑是男人们都能感同身受的,也是其他群体每天能耳聆目睹的事实。杉山和大多男人一样,二十八岁结婚,三十岁有的孩子,四十岁贷款买了房子。为了这些仿佛男人生下来就要完成的任务,他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工作。而当他买了房子,完成了一个工薪阶级最终的愿望之后,身心的疲惫像是决堤的洪水,一下子就占满了他的心房。他没有了动力,也没有了激情,每天在办公室里除了工作,就是遥望窗外的那条河出神。他的苦恼是不方便和家人说出来的,因为他认为,这种感受并非来自于家庭。对于家庭,像他这样的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的潜意识里想的更多的是奉献,(例如他家明明买了汽车,他却把车给妻子开,自己坐地铁和骑自行车上下班。影片中还特意给了这两样交通工具一个特写)而不知道或者是忽略了该怎样去索取。
杉山依然每天循规蹈矩,家——自行车——地铁——办公室,再由办公室——地铁——自行车——家。似乎只要没有意外,他今后的生活就只能在还贷款和等待退休的光阴中度过了。然而,一次在他和一群像他一样疲惫的男人们乘坐地铁时,百无聊赖的他在一个小站发现了一个女孩儿静静的站在一座小楼的窗口出神的向窗外凝望,那个女孩就是阿舞。杉山被她那恬静的面容,犹豫的眼神,美丽的秀发,纤瘦的身影所流露出的不同一般的气质深深的吸引住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我想大多数男人都有过这样的心理体会,会在某一次旅行或者一般外出的的时候发现一个给自己印象极好的女孩,却无缘认识。那一刹那涌上来的绝不是什么邪念,而是一种美好,一种结局是遗憾的但又充满遐想的美好。杉山忍不住每次经过那个小站都要去看那个窗子,他急切的盼望着能看到她的身影,似乎只要看到她他的心里就有了慰籍。终于有一天,他的理性没有能够压制住他的欲望,他犹豫再三,在地铁关门的一刹那冲出列车。
在舞蹈教室犹豫不觉的杉山被急急赶来上课的丰子推了进去。他只好假意要在阿舞所在的舞蹈学校学习,来接近阿舞。但他此刻的内心是犹豫不决的,这一点体现在学费上。他前面还有一个对阿舞有好感的人目的不纯的高薪请阿舞做他指定的舞蹈老师。而杉山是舍不得的,最终选择了团体课。这说明了他两点我们能够体会到的心态,一,他对阿舞没有邪念,只要能看到她就好,寻求的是一种心理安慰。二,讨价还价的过程对他来说,体现的是内心里家庭传统道德和自己强烈欲望的矛盾与挣扎。这一过程,美国的版本里我没有看到。从此以后,杉山单调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每周学一次舞蹈,每周见一次阿舞。他为此而兴奋,上班的时候心情好了很多,连骑车也比原来有精神,甚至有心情留意到路上的一只小狗。一切似乎都美好起来。这种动力,我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
在影片的共鸣部分里不仅仅体现在杉山一个人身上,其他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苦恼。比如青木,在工作中总被上司和同事看不起,他很自卑。田中,身体胖,常常被人耻笑;自信心严重受挫;阿舞,对于在舞蹈大赛中的失败耿耿于怀无法自拔;丰子,每天辛苦的做各种兼职,沉溺与舞蹈,逃避婚姻的不幸。还有杉山的妻子,以标准的日本女人的方式关爱着丈夫,她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她希望丈夫快乐起来,一方面又怕丈夫出轨。
二、净化。杉山已及其他人最初来学舞的目的都不一样,但没有一个是出自对舞蹈的真正喜爱。在团体课上认识的三个陌路人第一次在一起聊天,谈起学舞蹈的原因,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杉山是为了阿舞,田中是为了健康,也为了不让别人嘲笑,另一个则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但是他们在学舞的过程中,舞蹈带给他们意想不到的快乐,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杉山甚至都没有察觉。他越来越迷恋舞蹈,随着迷恋的程度加深,已经不仅仅是阿舞的影响了。但他在他的思想观念里,跳舞还不是主要的,他享受更多的还是看到阿舞的时光,他认为努力学好跳舞的动力也是来自于阿舞。一次他受青木之约去参加一个舞会,把平时学到的东西忘的无影无踪,内心的杂念过重,以至于踩的那个“徐娘半老”不堪忍受。
杉山终于鼓足勇气以邀请吃饭为由向阿舞表白了自己对她的好感,但遭到了阿舞的婉言拒绝,并且阿舞还郑重的声明了自己对舞蹈的态度,影射了杉山的邪念。杉山很尴尬,,很羞愧,本想放弃学舞的念头,但他再三犹豫后还是回到了阿舞的舞蹈教室。这倒不是因为他对爱情的执着,我分析着可能是两个原因,一是他如果放弃,等于被阿舞言中,承认了自己的对阿舞有邪念,他想证明自己。二、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那个环境已经对他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了。从此,杉山学的更认真更加痴迷了,甚至在和田村老师学舞时,怕踩到老师的脚而脱掉了鞋;上班时,一边工作一边不由自主的琢磨着舞步。在等待列车的时,在站台上反复练习舞步,更重要的是他在去参加舞会时,也开始尝试着和别人跳舞了。这些都说明了他的思想正在转变,跳舞对他来说,已经由原来被动的借口,转变成了主动的快乐。但他这会儿不是真正的转变,他还没有得到彻底的净化,虽然阿舞的话深深的刺痛了他,他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狭隘和卑贱是错误的,但舞蹈本身的真正魅力他还没有完全体会到。
在一次舞会上,杉山巧遇了田村老师,在那首《Shall we dance》的乐曲下,田村老师告诉杉山:“跳舞不仅仅是看舞步,感受音乐,为享受而起舞。”这是杉山第一次听到的受启发的话。丰子因过于劳累而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杉山从丰子女儿那得知了丰子是怎样钟情于舞蹈,他很感动。二是他答应田村老师作丰子的舞伴去参加比赛,他从原来的腼腆刻板、墨守成规,对交际舞有不正确看法的人,变成了敢于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去参加舞蹈比赛的人,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针对舞蹈比赛的训练过程是紧张又愉快的,整个准备过程导演用轻快的美国乡村摇滚式的背景音乐衬托着,把这种紧张的训练变成了几个人的享受,真正的接近了净化的地点,而杉山和阿舞的一次坦诚的谈话更是完全的解释了杉山的净化历程,也是对影片至此前面所有内容的总结。杉山说: “……我二十八岁结婚,三十岁有了孩子,四十岁买了房子……我除了贷款别无心事,可是心情却很复杂。看到你以后每天都希望看到你,希望和你跳支舞……一开始是对你(阿舞)有好感才来的。但是,一直跳下去就喜欢跳舞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每天在真实的活着……”。在交际舞大赛过后,当同事们对青木冷嘲热讽的时候,杉山大胆的站出来为青木辩护,他喊道:“跳舞有什么不好,没跳过舞就随便批评。”这绝对不是处于友谊,而是出自对那些世俗看法的义愤。
三、领悟。由于杉山的妻女突然出现在了比舞场干扰了杉山,他及其同伴们的整体比赛成绩喜忧参半,杉山为了保护舞伴丰子而出现了重大失误。比赛过后,杉山决定不再去跳舞,从此回到以前的生活,不能太自私,仅仅贪图自己的快乐,他对妻子说:“让你寂寞是我不好。”于是家庭又一次成了杉山不可不面对的负担。而这些也不是杉山的妻子和女儿愿意看到的。那么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欣赏美国版的结尾,“李察.基尔”带着妻子去参加了女主人公的告别舞会。日本版的虽然也能感觉出这个主题倾向,但是不是非常明显。
关于领悟这一环节我认为影片中的几个人物在最后结尾处都有所收获,而且是互相给与的。当然导演最想指出的还是杉山所代表的广大的日本民众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影片的最后结果是杉山领悟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追求房子车子和家人的幸福,无非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快乐,而如果因此变成了自己的枷锁,成了自己的负担,那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在自我和家庭责任相互矛盾的时候,该怎么样去选择。对于杉山这种已经事业有成的男人,该怎么样去转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影片给了我们一些启迪。这对于日本这种工业社会发达,文化又相对守旧闭塞的状况尤其重要。看来导演认为,在日本,相当多的家庭是缺少家庭乐趣的。而交际舞像是事业与家庭两种压力之间的润滑剂,起到了很好的缓解和融合作用。当然,我相信导演的这个比方是泛泛的,其实起到这个作用不仅仅是舞蹈,他特指舞蹈,也有说服国人改变观念,接受好的西方文化的意图。
阿舞,这个好胜心极强,这个从小就立志把舞蹈最为自己终身事业的女孩子,在英国小镇黑池举办的国际大赛中因意外而失利。她把这次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舞伴没有配合好自己和保护自己,没想到舞伴早就对她有意见,竟然提出了终止合作关系,这让她很气愤,赌气回国想找个新舞伴。可是从事了一生舞蹈的父亲坚决不让阿舞更换舞伴,而是让她去做舞蹈老师,父亲的用心是良苦的,可阿舞却并不那么想,她每日应付着工作,时常在窗口眺望远方出神。舞蹈感觉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颈阶段,她甚至连做几个连续转身动作的激情都没有了,心烦意乱。她的舞伴又来找她了,并开导她,希望她能放弃把舞蹈当作比赛的舞蹈观念,从享受出发,真正找到舞蹈的乐趣,并请她在一个大众舞厅跳舞,希望她能在这些普通的舞蹈爱好者身上体验到激情,但阿舞是根本不把这些放在眼里的,她不认为那些老百姓的自娱自乐也是舞蹈。这时,杉山来了,从杉山初学舞蹈到为了成就丰子去参加舞蹈大赛,阿舞目睹了杉山的全部转变过程。不仅仅是杉山,像丰子、服部、田中、青木这些舞蹈爱好者的经历她都看在眼里。她被他们身上那种互重互助,对舞蹈的尊重,对舞蹈的痴迷和喜爱所深深打动,阿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她终于明白了父亲和舞伴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她在给杉山的信中写到:“…我一向不信任舞伴,只顾自己跳舞,黑池事故不是他背弃我,而是我背弃了他,是我背弃他的后果。跳舞必须信赖舞伴,必须觉得身心愉快。我因你而体会了这个道理……”阿舞最终又回到了英国,回到了从前却又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注意到阿舞最后的告别舞会,正是在舞伴邀请她跳舞的地方。其实阿舞的转变,也是说明了差不多同样一个道理,舞蹈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导演只怕他所阐述的道理还不够客观,不够说服性。在领悟环节里他还另外加入了两个人物,青木和私人侦探。青木戴上假发找到些虚假的自信,同时也把自己的本性深深的禁锢起来了。在影片的最后,他在比赛中扔掉了心理上一直依赖的假发,反而到激情迸发,得到了真正的解脱。在那一刻,他什么都不在乎,他发现敢于面对,反而到自信了。这也算是一种领悟吧。再来说说侦探,侦探的转变更加客观的说明了主题思想。杉山的妻子找到私人侦探(实在不知道他叫什么,看他门上写着三轮侦探事务所,就姑且叫他三轮吧。)私人侦探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三轮侦探也不例外,在刚接触到杉山妻子的时候,他以为杉山的妻子就是为了离婚的时候更有利而找他调查的,所以要价很高。然而,他毕竟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当他了解到杉山妻子的真正用心时候,决定低价帮她。他随后的调查后发现杉山只是对阿舞有好感,并遭到了拒绝。他作为一个男人且和杉山年龄相仿很了解这种冲动,也很理解。所以他断言杉山会放弃的,这是出于共鸣。但杉山并没有放弃,反而对舞蹈更加痴迷了。这让三轮侦探很奇怪,在以后的接触中,三轮侦探受到了净化,对于舞蹈,他由不理解变成了接受再到喜爱,并放弃利益观念,为了缓解杉山和妻子的误会,他免费的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直至最后也参与了进来,成了舞蹈爱好者,还参加了阿舞的告别舞会。调查的过程就是转变的过程,无论是杉山还是青木,无论是侦探还是服部、田中,他们最初的参与都是被动的,而不是出于喜爱,为什么理解的开始都是由于巧合呢,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导演是希望这部影片中的思想能被更多的日本人接受,我则被导演的社会责任感而感动。
日本版的《Shall we dance》和美国版的《Shall we dance》大致的中心思想是一样的,只是手法不一样。就好像一个故事分别由两个人讲,内容一样,味道却不一样了。美国版的细节我记得不大清楚了,也没有找到这部影片,但差异一定是有的。否则就没有了翻拍的必要。
由于东方传统文化和美国新兴文化的不同,交际舞在美国早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相对于日本没有那么大的舆论压力,日本版在影片一开始的那个固定画面里就已经交代了国人对交际舞的看法。但美国的家庭观念里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夫妻平等,互相尊重,而不像是日本,妻子总是站在被动的一面。美国版的《Shall we dance》的基调更多的是建立在浪漫情调上,而不像是日本版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压力和责任的气氛中。再有影片中关于舞蹈风格的展示,像老师说的那样,日本版提倡柔美,而美国版展现健美。美国人的浪漫主义在许多影片里都起着主导地位,包括他们改变的很多世界名著,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作品,像中国的《西游记》、和本该带有强烈的泰国人土风情的《安娜与国王》。拍摄手法和理念我就不说了,这说明了在美国文化的影响下,美国人是怎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也是新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所看待同一件事物的差异。日本人更注重责任,比如对于缴纳舞蹈学费这一环节,美国人就不认为这是重点,而相反对于女主人公的拒绝,美国人需要考虑很久才重新回到了舞蹈教室,日本人只需要一个犹豫再三的镜头就可以了。美国人相对于娱乐可以选择的要多于日本,枯噪的压力要小的多,也没有那么多的面子问题。而日本人的工作压力很大,对于生活乐趣更加迫切的需要,也非常看重人格。对于舞蹈,西方人注重倾注、享受、外在展示,而东方人则是讲究含蓄、恬静、内在体会。对于别人的嘲笑,东方人往往是默默忍受,实在忍不住哭几声,而西方人却不认同这一点,他们喜欢针锋相对,用事实说服别人。比如面对同事们的讥讽,日本的青木和美国的同样角色(忘记名字)所不同的表现。美国人喜欢把一切高雅的艺术价低标准平民化的解释出来,而东方人却认为艺术不可价低水准,要求平民自己来提高觉悟。所以这也是艺术在东方是神圣的,却是孤独的。在西方是平民化的,却又是被大多人所接受的。我个人认为中西方在这一点上,应该观念互换,希望美国人提高艺术欣赏标准,并且尊重别的国家的艺术;而东方人应该把艺术改造的喜闻乐见,享乐大众,吸收它国的艺术思想。影片的最后处理的不同,还是体现出了东方和西方不同的个性,日本版最后结束在整齐划一的集体舞里(有由不同动作,专门调整成统一动作的过程),标准的含蓄意境。而美国版最后却是结束在每个人物的完美结局和不拘一格的狂欢局面,标准的浪漫主义。
其实不管是文化差异有多么的不同,艺术总是相通的。人的思想也是相通的。不管是那一版本的电影,反映的都是一个主题。风格的不同,只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人群罢了,这两部电影都有从共鸣到净化再到领悟的这一过程,都是能触及到我们内心。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能体会到这些就已经说明了导演的成功,而作为专业人员,我们要吸收的还有很多很多。艺术概论课结束的太快了,我们要学习的远远不够。希望我们的师弟师妹们能珍惜这样的课程,也希望学校能调整课时,在我们的思想里为艺术概论课多留点空间。
“长裙摇曳透香,寂寞又换了形象,提琴摇动怨曲,忧郁急于被鉴赏。皮鞋还是那双,当心内深处幻想,随着每个舞步,能开出鲜花吐香···”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年底年初简直是我的修罗场,可越是这样的忙碌,心情却愈发空落不安。
加班结束的路上忽然听到Eason的这首歌,一下子心绪起伏,往事如过场电影般历历在目,回到家不顾已经夜色深沉,依然从网上找到了这部十多年前看过的电影重温。
shall we dance?
可以邀你共舞吗?
记得那一年,韩剧盛行,大街小巷飘荡着各类韩国偶像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而我却机缘巧合刚刚接触到日本电影,彼时看完了《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觉得一切都美好的不可思议。那还是个版权管制很不完善的年代,于是可以从迅雷上下载到几乎想看的所有电影。
这部片子大概是从一个电影论坛打包下载的,那个年龄看来,只不过讲了一个中年男人无趣的生活琐碎,草草看过一遍,便删除了。
而大概十年后的今天,那些看过的零落镜头却如吉光片羽,叫嚣着希望我将它们重新捡拾。
这种感觉很奇妙,因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非常想做一件事的冲动了。
于是这个冬天的深夜,捂着一杯热饮料,将这部电影认认真真的重新看完,不由感慨,大概所有的悖常都并不是心血来潮,大概是那个真实的自己,想要这么浑浑噩噩的活着的自己了悟一些什么。
这部片子的男主名叫杉山正平,是一家大企业的中层,事业有成,有妻有女,四十岁的这一年又买了一栋带花园的大房子,顺理成章的成了房贷一族。在别人看来,他算是个成功人士,一定活得很开心吧。
但实际情况是,他有次出去吃饭晚归,他的太太却开心的对女儿说:“你爸爸和同事喝酒去了,这样很好啊,他活得太沉闷了。”
这么沉闷的杉山,就和所有的中年人一样,表面是祥和无争,内心却早就疲惫不堪,失去了对生活所有的热情。
直到有一天下班的路上,他无意间看到了车站对面“岸川舞蹈学校”的窗前,站着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士。
忽然之间,杉山有一种十分触动的心绪涌起,大概人总是善于发现自己的同类,这个女士,差不多应该和自己一样落寞吧,杉山当时的心情大抵如是。
接下来,不知为何,杉山总也忘不掉这个身。鬼使神差的,几天后,他在这个车站下了车,鼓足勇气去了这个舞蹈学校。但是站在门口久久徘徊,还是无法推开这扇门。想要离开时,却机缘巧合被匆匆赶来的丰子一不留神撞了进去。
打开了这扇门,人生从此便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境地。
明明活了四十年,却像一个婴儿一样,用尽全身的勇气的开始迈出第一步,手忙脚乱的被舞伴指挥着前后左右,笨拙的找寻着音乐的节奏。
“快快慢”“前后前”···探戈,伦巴,拉丁,慢舞···双人舞原来有这么多的类型,一支舞蹈原来就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
当杉山能够跳出完整的一支舞,他下定决定要和舞老师说出自己的心声。
舞老师冷漠地拒绝了。
“我不和学生有私下里的接触。”
“我讨厌不是真心喜欢舞蹈而来学跳舞的人。”
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杉山一个人尴尬的站在原地。
舞老师真的很美,草刈民代有典型的东亚长相,脸型扁平,眉眼都浅淡,但是她的气质却令人过目难忘。这么多年看过许许多多的电影,很多的电影里有舞蹈镜头,但是却没有人像舞老师那样让人印象深刻。她站在那里,便是一支舞。
杉山的妻子发现他每周三都会晚归以及周末都会出门,很怕他有了外遇,于是去请私家侦探调查。、
侦探问他为什么不直接问丈夫,她却没有说话,她怕问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因为杉山的心事,并不会和她说。
侦探很快查到杉山的行踪,而且笃定的对杉山妻子说,他一定会放弃的,因为这是男人的直觉。
在侦探看来,杉山因为舞老师去学跳舞,既然舞老师拒绝了他,那么再学下去有什么意义?
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杉山没有放弃,不仅没有,反而更加投入了。
他会去无人的大桥下练舞,不论风雪,他也学会接受青木的邀请,去参加舞会,更是连上班的间隙,都不忘练舞。
看起来,好像是走火入魔了。
舞老师最大的愿望,便是取得在黑池举办的国际双人舞蹈比赛的奖项。
而杉山想做的是,到底什么?
周末的舞池里,杉山邀请指导他入门的老师玉子共舞。
玉子建议他去找更年轻的女士共舞,毕竟双人舞蹈的舞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那一刻,杉山却笃定的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shall we dance》的乐曲想起,玉子老师惊喜的说,“啊,是这是歌。正是因为这首歌,我才选择了跳舞这条路。”
星光耀耀,舞姿流溢,每一次迈步,仿佛都能开出一朵鲜花。
旋转跳跃,裙摆飘扬,忘情的共舞,好像整个世界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
这大概就是舞蹈真正的意义。
就像玉子在第一节课教给每个新人的,舞蹈是在用身体去感受音乐,同时也摆脱了思维对身体的束缚,真正的,只在当下,每个细胞都感受到流淌的音符传递来的喜悦。
舞老师再一次和舞伴闹翻,兜兜转转,却永远找不到合适的舞伴,去黑池的计划被无限期的搁浅。
杉山参加业余舞比赛,却因为被家人看到的慌乱踩掉了舞伴丰子的裙子,万众瞩目下,尴尬的想要立刻躲起来,但是却也没忘用衣服帮丰子遮挡。
杉山决定不再去跳舞,生活的轨迹在短暂交叉后,总是会回到它原有的道路上。
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原点,杉山依然是那个按时上下班,为了节省开支,周末会在家里自己洗车的中年上班族。舞老师依然是囿于一个小小的舞蹈教室,找不到理想的出口,失意的舞者。丰子依旧是为了生存,不得不兼职几份工,却依旧有着大嗓门和用不完的热情的中年女性。青山依旧是那个被公司同事嘲笑,却一到跳拉丁的时候就仿佛变了一幅模样,再不复怯懦和自卑的矛盾体。
改变总是悄然的发生,埋下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破土发芽。
一切已经不一样了。
哪怕并不会得到什么,不会得奖,不会有掌声,甚至并不能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可是那又怎样呢?
不论你实际上是个怎样的人,一旦向你的舞伴伸出了右手,身份便转换成了一个舞者。在这个世界里可以尽情的舒展自己,敞开心胸,去接纳原本不可以接纳的人或事。
每一个可以让人动容的事物,皆因为构成他的元素里有爱与谅解。可以接纳所有,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是丑陋还是美丽。
人之所以不快乐,大概是因为他(她)并不愿意与自己和与世界达成谅解。
放不下过去,把握不住现在,也不敢去奢望未来,因此满心焦虑。
“我不过是个平凡人,又能怎样呢?”
当看到别人的成功时,反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因此便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不想说所谓平凡即是伟大之类的鸡汤,因为平凡真的不够伟大,否则他们就不会是一对反义词。但是纵然是最平凡的人生,却也可以制造出属于自己的闪光之处。
就像电影中的每一个人一样,虽然人到中年,各自过着平平淡淡的人生,却在心底深处依然有着对生活的希冀。
现在的电视剧和电影充斥着俊男靓女,爱恨情仇,仿佛人若是不再年轻的话,就连在电影中也只能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做一个或恶毒或糊涂的配角。但是无论是小孩子,还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人生啊!他们也有各自的喜怒哀乐,也有一颗并不甘浑浑度日的心。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所以大抵也更能理解普通人那种小心翼翼生活却又有些许不甘的小心思。
这部1996年的电影,现在看来依旧温馨动人。
当中年危机时来临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是:纵使有这样多的伤感和无奈,但有时候只是一句“shall we dance?”便可以改变生活的轨迹。
首发公众号小胆走天下,欢迎关注!
后台回复“跳舞”可以获得这部电影。
竹中直人无敌
以工薪阶层的目光去理解舞蹈的纯粹与美妙,另外能把政治如此不正确的感情拍得如此积极浪漫也不容易啊,SHALL WE DANCE?
看完想立刻购买刘真老师的 3D 舞蹈 DVD 学跳舞!役所广司年轻的时候还蛮帅的…
真是始于猥琐止于高尚。我特别喜欢周防正行的叙事节奏,稳重又抓人,特别擅于把一个事物的独特魅力一点一滴慢慢透露给你,不急不躁。唯一不满的是结尾部分生造出来的悬念和最后一分钟营救,这部电影真没必要玩好莱坞那套,反而破坏了自身的气质。不过因为我太喜欢前半部分了,所以忽略这个瑕疵。
最爱竹中直人在里面的耍宝!~
东方人东方情感跳变扭的交谊舞。看完在厕所听到隔壁在哼里面的曲子。每一个角色都爆炸可爱。
舞蹈成为中年男沉闷生活的救赎,或意淫?电影不够动人的地方大约还是在于强行塞对于“成功”和“意义”的执念,及在看似温润日常的叙事中突出“漫画性”时刻而导致的风格撕裂。役所广司人物性格饱满的同时,与之配戏的角色统统堕入程式化的窠臼。舞老师身型是专业美,但我还是更喜欢玉子老师妈妈的感觉
周防正行拍片极少,却难得部部精彩。在日本这种高压力国家,此类心灵放松的影片该是很受喜欢的,同时还暗含中年危机,婚外情等等。役所广司 这个木讷的男人很精彩,竹中直人主要负责搞笑,也很成功。草刈民代真是冷美人啊,中间略有些闷,这也是大部分日片的一贯问题,但是,这个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建议翻拍华语版,演员我都找好了,小S、刘真、郭惠妮、舞棍阿伯!
中年人的童話,漫畫式的安慰。又喊。
Shall we dance? 经典的还是好看呀,且不少萌点笑点。
中年危机与乏味家庭,事业止步和出轨幻想,不要办公室的冷漠人际关系,让僵硬的身体扭动起来,热情的汗水流下来,回到最原始的快乐之中,才能找到新鲜的人生。胶片质感有怀旧色调,小笑点编织巧妙自然,几处忍俊不禁。竹中直人真是一朵高品质的奇葩,出演骚浪贱的男人,带点猥琐的善意,喜感天生,逗乐从来不是问题。草刈民代、松雪泰子,最喜欢的、会跳舞的日本女演员,从声音到肢体,从眼神到步态,真的很美。
这部电影展现出非常高贵的价值观,虽然舞老师前程似锦,但不代表其他人是不能快乐的。
1。赞役所广司 2。音乐无甚出彩 3。色泽典型怀旧 4。很“日本”但对于家庭的处理以及两位女性的塑造不得我心 5。超过三次大段独白讲故事方法最冗余败笔 6。舞蹈章节何妨更彰显华丽一些~ 7。挖卡卡,木脸美女因此喜结周方正行
竹中直人 天才!!
不把这种逃离生活的欲望简单化成突如其来的爱情是日本电影的高明之处。
压制欲望而又包含欲望的程式(经院理性)、源于欲望的形式化/特定表达(身体直觉),对于艺术的两极理解实际是相互渗透的,影片描绘了其合流的过程。经院回到人间,使人间变得丰富、也使经院重获活力。影片平淡而富于激情,但和真正的大师之作相比缺乏奇迹时刻,含糊中略欠穿透。
周防正行,役所广司,竹中直人
到JADA失误为止还算自成体系,后面就有点不可信了。很多戏的处理还是有些简单,过于想找到一个确定性的姿态。
这片看点全在竹中直人身上,全程像一条蛇,在油锅里蛇状翻滚,舞池中蛇皮走位,动作堪比蛇形刁手,表情像在吃长沙口味蛇。男主老婆这么能忍可能完全因为役所广司长的帅吧,性转一下这个故事我给十星,没错就是这么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