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孩最恐怖
看见大家评论这部电影,想起了小时候的某段回忆。
记得小学的时候(没办法,太深刻了,以至于到现如今都还记忆犹新),忘了是老爸还是老妈给我买了一个新的铅笔盒,那个铅笔盒是粉色的,有很多按钮,一下弹出一把尺子一下出来一个格子,相信80后有很多孩子还记得吧。
只记得当时很欣喜,把它放在课桌上迎接着同学们的羡慕眼神。
当时班里有个小恶霸,专以毁坏同学物品为好。
纷争是怎样引起的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当时他一把抢过我的文具盒然后扔在地上然后一脚一脚的往我心爱的铅笔盒狠狠的踩下去,我伤心极了,怎样哀求他都无动于衷,他还是幸灾乐祸的一脚脚踩下去,没多久铅笔盒就完全面目全非了。
看着他幸灾乐祸的表情我哇哇大哭,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咬牙切齿的想着要报复我要报复我要报复...
我拿起自己的椅子控制不住就往他头上砸去,一下两下三下...
他现在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偶尔回家,碰见他的车,从来死活不肯收我钱。
2 ) 片子为啥憋屈的原因
1. 这片子是部写实的片子,是要描写个社会现象的,不是恐怖片刺激你让你爽的,相同种类的片子可以参照最近的冰冻之河
2. 英国的电影。英国现在最臭名昭著的社会问题就是未成年年酗酒和犯罪问题,也是本片的中心
3. 片中揭示的社会问题包括:未成年人酗酒犯罪;城市中的贫民窟;工人阶级受教育底下;福利好导致人没有追求;人权意识过于强烈导致对法律和道德的漠视;英国地域文化歧视。下面详细解释以上几点:英国购买酒精类食品需要出示身份证说明你已成年,这其中包括酒心巧克力,从此可以看出英国对未成年人酗酒是严格控制的,就是因为该问题太过严重了;城市中有非常严格贫民窟,或者类似福利房,居住者大多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英国社会等级制度比较明显,分成上层社会,中流社会和劳动阶级,受教育程度递减,犯罪率递增,因为好的学校一般为私立,而劳动阶级没有钱去上(参看Brett父亲第一次出场时的穿着,明显为建筑工人),而且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也意味着孩子的教育也得不到重视,任其自生自灭;福利好的社会人都比较目光短浅,因为不需要工作就能有房有车,所以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和假想的敌人来斗争上了,比如银行和有线电视;漠视法律,有着极重的自由主义思想,觉得个人的行为是可以完全不受监管的,或者漠视其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因为他可以做,他就能做,而不去管到底应该不应该做。最后是地域文化,英国也有南方北方之分。片中的人都是英格兰北部人(从他们初到酒吧时酒吧老板的一句Eh up, me duck就能听出来),约克郡,兰卡郡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由于是以重工业发家,所以在英国人心中都是些脏乱差的地方,于是两个操标准伦敦音的人来到的脏乱差的北方,被殴打致死。虽然是故事背景,也能看出英国文化的主导思想和偏见所在。
3.5 补充一个,就是学校监管不利。为了保护未成年,学校的老师都不敢随便乱说话。课堂上保持能维持秩序成为选拔老师的最重要的条件。而且更有甚者是,找学生谈话时一定要找一个第三者旁听,因为不管同性异性,老师都非常有可能沦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受害者。如何受害请自行补完。
4. 以上清单不是完整的,欢迎补充。但是不是个人臆想,均为事实。
5. 影片就是要给人一种感觉,Brett就是作恶没有惩罚,因为在英国社会里,未成年就是一把保护伞,不管你干什么就不会有多大惩罚。曾经有一个14岁还是12岁的小孩杀了他老师,貌似是判了四年。理由就是未成年。影片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个社会顽疾之一的重视,了解它的危害,并从各个方面去整治。如果最后小孩都死了,那本片就真的是部惊悚片了,没有实际意义。
6.以上是一个东方文化爱好者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你可以角度不同,但是请理解。
3 ) 遇上同样的事,你会怎么做?
看了此片,勾起了我少年时的回忆
我上的初中在市里非常出名,每个年级都有专门的小团伙:抢劫,打架,啥都有,而且下手狠。平时他们分散在各个路口,盯上人了就上,一般这样的团伙都有一两个特别狠的头头(青少年帮派的特点,谁狠谁变态谁是老大),而对于这些团伙,学校和警察都没法管,除非真查出什么大案件。我当时在校的时候那个老大是因强X被抓的,而他的上一代是因去城隍庙批发菜刀砍群架,被提前管制了。(注,因为未成年,所以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在成年前还可以有机会犯罪,就是犯了最后也不会被严判)。
在这种环境下,要做好学生,想全身心准备中考就得有点眼色和经验了,起码一般的打架,抢钱,骂人,挑衅你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因为基本每天放学路上都会碰上这些人,指不定哪天他们的目标就是你。由于我在小学时就被抢过数次,被搜被打都经历过(小学阶段,层次比较低,但是惊吓程度自己感觉都一样),虽然当时遇上了只会拼命跑路,或者找人帮忙,但心态也能变得很冷静了。到了初中,面对帮伙拦路,我意识到那些方式基本都没用,跑得了一次跑不了第二次,别人帮得了你一次帮不了第二次,回头跑得不好到了拐角处被拦住,会更惨。而且你一旦被抢一次,要是让人抢出甜头(无论是抢钱的甜头还是追打的甜头),那么他们一般都会盯住你,下次接着抢你。所以最后就只一个办法了:顺其自然,让这个抢的过程变得非常自然,说白了,就是让他们找不到兴奋的由头,找不到刺激。
记得那时有一次遇上,我正在边走边踢石子玩,黄昏路上没什么人,远远的就看着5,6个人过来了,当时就预感到要糟,想了下不能躲,就迎着走上去了。接下来自然被拦住,头头出来问话,话语简单,就是带钱没,借点花花之类,小弟们这时候不会动手,只动动嘴,做做动作(会有MM在队伍中,而且还蛮pp,这时候就别再看人家了。。。要是看了,那基本上是惨定)。我当时口袋里就装着几块钱,但是他问我有钱没的时候,我还是回答说没带钱,(跟头头说话时,要眼神注视,无视其他人,头头是决定要如何做的人,这个时侯用余光瞟小弟是胆怯的表现,很大概率会引来后续动作),另外也不能有不耐烦(装高尚),或者有显得过分有勇气并立刻反击的表现,不要问'你们想干什么?'这种挑逗对方的言语,这些都会引来麻烦,还有一点忌讳,就是不能让对方感到你看他们是另类,换言之不要让他们觉得到你很文明(就算你真是个十分文明的人,你也不要表现出十足的厌恶感):他骂了你一句,你就当是空气不要有任何表情言语回应。总之两个字 '自然',要像跟普通朋友见了面一样说话,当做啥事没有。这样一般对方也都不会有任何过激反映。于是我当时就这样跟头头聊天,聊完就没后续了,背包都没要求翻,就让我走了。他们继续找下一个目标。
后来过了两天,在学校里又看到那头头单独一个人,蹲在角落抽烟。我当时体育课刚下课,从旁边路过,正口渴的很,我跑上去,问道'有没带钱,借我买瓶汽水,1块就好',他回答‘没钱’,我说'哦,那算了',转身跑路。由此,之后每次路上碰上这路人,都自然的擦肩而过,我不再是他们的目标,甚至偶尔还会跟那个头头互换下友好的眼神,就再也没过交集。
现在回想这些来,青少年犯罪一般跟成年人是不同的,很多都只是寻求刺激,或者寻求发泄(父母那里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没有十足的目的性,或者干脆就是为了好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就是邪恶的,即非常可能疯过了一段时间就又懂事了。所以作为并非孩子监护人的寻常人,遇上这样一帮'痞子',一定不要有‘帮他们父母管教下’的心态,就算运气太差被盯上,只要尽量不刺激到对方,小事化了,自然不会有麻烦。说到底还只是孩子,碰上了,比碰上真正的罪犯,要幸运多了。
影片中,从男主角在沙滩上跟他们说话的口气和表情,就注定他要被报复了,他是以一个'文明人',一个'成年人'的口气在说话,而他偏偏又不是一个'文明人'(被激怒后一样狂爆粗口反击),也不是一个有成熟心态的'成年人',这样他就必定激怒对方,麻烦自然也越来越大。
4 ) 真实
记得3年前初到这个国家, 某个下午, 我带着棒球帽走在路边, 3个这样的半大孩子从后面骑着单车超过我的同时拿走我头上的帽子, 回头边骑车边对我说: come n get it. 后来他们把帽子仍在十几米远的地方走了. 跟电影里的这一对情侣比, 我算幸运吧.
我想说的是, 我当时的心情就是要上去掐死这几个混小子. 因为我不是圣人. 这是正常人的反映, 也是现实,真实.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此-真实.
Steve死了之后, Jenny在Brett准备烧死她之前逃掉, Brett用烧死那个中东小后裔来威胁Jenny回来. 换做你, 你会在乎他么? 他把你骗回来险些丧命你还会回去救他, 脑子灌XXX了? 如果是我, 我不会, 甚至都不会回头看一眼.
Brett的女友看到Brett发疯打死自己的mate之后, 略有悔改之心的她疯狂跑开, 正遇上夺了Cooper哥哥车的Jenny疯狂逃命, Jenny没有减慢或者停下而是踩下油门撞死丫bastard, 这也是真实.
...
真实
5 ) 人之初性本恶?
本片讲述了热恋中的珍妮和史蒂夫周末开车去伊甸湖度假。在湖边休息期间,这对恋人遇到一群孩子在湖边大声喧哗。他们随地吐痰,他们的宠物沙皮狗不时跑过来冲着珍妮大声吼叫。这让史蒂夫在女友那面子实在挂不住,尽管珍妮一再劝阻,直率的爱尔兰人还是走到孩子中间,这群小孩从此和这对恋人结下仇怨。导演引导观众对青少年教育的,对于问题青少年,父母该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十分深刻的反思。
我始终不赞同人之初性本善或恶,人性是可塑的,那伙不良少年中,其实一半以上的人本质并不坏,坏的是周围的环境,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接触到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得罪他们没地可以躲。这就是一个罪恶的来源——一个人的恶,会使其他人心中的恶显现出来,并用怂恿和裹挟,把它们组织起来。
那么更大的问题就随之浮出水面,父母的教育问题。其实太多的父母,不知道为什么生了孩子。连自己都教育不好任性放纵,又怎么能树立榜样负责任教育好孩子呢?男孩心爱的狗死了,他很伤心,证明他还是有爱的,在他失去狗的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才更珍贵,他一边抚摸着正在失的伤犬一边奋力扔出了男子的车钥匙,大声嚷:“谁要你的车钥匙,走开!”可是没人能告诉他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悲伤,他只能用最简单,最不动脑子的办法--暴力,故事从这里起已经彻底不可挽回了。
6 ) 我胸闷。。。
和寝室人边吃泡面边期待着这部所谓的“恐怖片”。泡面吃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意识到,这TMD不是恐怖片,是现实片。那几个英国少年的行为让我在冬天的夜晚冒出了冷汗。看到最后结局的时候,我的胸口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那个少年最后的眼神和冷笑,让我全身冰冷,那块大石,名为绝望。
忽然想起一句话,国之将灭,妖孽丛生。
孩童才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斯宾德的角色太衰了,千万别得罪倒霉孩子
相比之下,丧尸什么的多可爱。
这种电影里总是让主角做出最蠢的选择。
开始那条狗叫邦妮我还想是不是还得有条叫克莱德的,结果最后还真有
2016.10.21二刷。真他妈虐啊,那姑娘给撞飞的时候我还真有种喜悦感。。。
被流行文化过度美化的青春的本来面目……
大家应该多一点自我保护意识,多锻炼锻炼身体,有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使用暴力
如果说“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那么不良少年无疑是恐怖生物之最。
太TM灭绝人性了
这真的是我看过的最恐怖的片,太接近现实所以才恐怖。男主角的反应在我看来基本是正常的,女主开始不开窍儿,后半也已经很棒了。无奈,这些无知无畏的少年真的是最恐怖的。
太牛了,太牛了,导演气氛的处理和把握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男的该牛逼的时候不牛逼,刀子都吓掉了。女主角该逃跑时候不逃跑,还在树底下玩了一晚上。女主角看着自己男人被虐了十分钟才想起来要报警……
孩子不恐怖,恐怖的是孩子们的家庭教育。对人性阴暗面得挖掘和黑暗得结尾让人震撼。这种封闭环境里的人,观光客你们伤不起!★★★★
智捉到气人的女猪脚,该逃生时不逃生,该报警时不报警,不该报警时要报警,不该求助时要求助。
别带你的女朋友去那些荒僻的犄角旮旯玩浪漫,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她,我太支持美国的持枪制度了,与其窝囊死,不如拿着点四五拉足垫背,别太相信纯洁小屁孩儿,更别相信那些大人,小杂种的爹妈就是大杂种,不一定百分百,但九成九。
恶魔只会孕育恶魔,未成年并非免死金牌,有一种罪孽叫袖手旁观!求饶不成加之逃跑失败,唯有反抗才能扭转一切,至少你要用双手去捍卫自己的生命。
极度危险的一部影片,孔子看完也会骂娘。
教育意义:社会渣滓从父母开始。
少年犯罪就像人之初善恶争论,一个叫“年龄”的东西总会袒护扭曲的心灵。法叔的阵亡率果然在80%以上,反复被虐杀真的很好玩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