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不过几个职场失败等的失意日本人到中国云南看风景,看溜索,看奇怪的鸟人装翅膀练习扇风。
云南流传着关于日本诞生的传说?寻根。
那个失控的黑社会大佬。
除了演员和景色,我还能看什么?
三池崇史不是很暴力的么,竟然会拍这么一部片子,丝毫没有杀死阿一。
这个题目,挺逗人的。
2 ) 中国鸟人,能不能飞,都不靠翅膀
这部片子不能立刻定调为富含哲理的人生励志片,人生苦短,励志已然没哟必要,争取什么放在上帝这个层面上,人们都是庸庸碌碌的,所做的事永远都那么琐碎,琐碎里面找故事,这才是上帝喜闻乐见的,顾客永远都是导演的上帝,三池崇史拍这部片的无厘头,希望可以用岩井俊二点点纯情描绘又一人生境遇,用无厘头式的幽默让人沉浸在老套公路片模式的镜头下,不至于起腻,完美幽默阐述伤感的结局,只可惜日本式的情愫就像生鱼片,吃进中国人的肚子里,不常吃,会拉稀。
开车的师傅那辆破车让我笑翻了两次,第一次车门掉了,黑社会老大惊诧不已,开车师傅置若罔闻地继续开车,在黑社会老大的再三催促下,开车师傅才下车把门拖到一边,很平静地对黑社会老大说,不着急的,此地民风淳朴,没有人会去捡,拖到路边,回来还可以找到。
第二次,开车师傅一激动把方向盘扯下来了,黑社会老大目瞪口呆,大叫我看见了,我看见了,车还在开,开车师傅研究了一会,才把方向盘安回去,汽车已开出很远。
哈哈哈。。。。。。。。好吧,只有我一个人笑,我太落伍了,笑点总是跟人不在同一个世纪,前几天看复旦大学有个话剧,叫阴道的独白,其实就是一个女的学各种各样的高潮的叫法,我笑颠了,同事说,这好笑吗,很普通吗,想起以前看A片,里面的声音已经上升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感觉格外滑稽,以前躲在屋里,门上钉钉,窗上挂摊子,然后把音响开到最小,女人和男人的喘息声犹如隔世,到如今,比人民大会堂小不了多少的复旦学生礼堂,那叫声却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到底是披着艺术的外衣宣扬粗俗有理,还是确实用粗俗做为隐喻的艺术,这个无所谓,无论它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面代表低俗还是在资本主义阵营里面代表艺术,叫声就是叫声,它客观存在,鸟人也就是鸟人,它们都客观存在的,只是人们在寻找它们的过程当中,抱着不同的目的,经历各种故事,情节在起伏跌宕落定尘埃以后,河水还在原来的河床上淌过,开车师傅依然开着荒诞不经的小面包车接送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上帝看着那些想成为鸟人的人,就像我们在屏幕面前看着一个置身事外的故事,喝一口可乐,啜啜说,恩,给你翅膀你也不能见上帝,鸟人。
3 ) 事实
若不是“理想主义”的标签我是不会看这个电影的,即便里面有云南元素和本木雅弘。
终于云南也成为了日本人的乌托邦,虽然三池把97年的大理描述得也未免太破了,乌龟那一段怎么看怎么像插科打诨和怪力乱神,但假如不是那六只乌龟,也没办法表现黑帮老大后来的那份决绝。
城市里很难找得到心灵的安静,所以黑帮老大最后不走了,一如那位飞行师“鸟人”一样。过惯了营营役役而忙碌的生活,其实谁都想找个桃花源来释放一下自己的灵魂,只是有些人找到了回去的路,有些人终于迷失了。你以为换一种生活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生活的琐碎依然困扰着你。黑帮老大一心只想留住那份纯真,却也并没有考虑过当地村民的感受,其实村民更多的只是希望玉石开发之后的发展,人总不能宏观的看问题,最终找到一个折中。其实这电影让我想起了赫尔佐格的《陆上行舟》,片中那位仁兄当然也找到了纯真,得到了释放,但最终,它已摧枯拉朽式的方法毁灭了文明,原来,理想主义也有很多个样子。不过理想主义好像总伴随着自私。
我们不能飞翔,正如改变是理所当然一样。
末了说几句:1:那照着英文字幕乱翻的中文字幕着实是太烂了;
2:较真一下,Party会让你乱采玉石?
4 ) 文明的内核是毁灭
是谁发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么玄妙的双关词?还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看来,都只是见证文明毁灭的一些无名墓冢,在太空某个角落如果有望远镜,就可以像对细菌实验一样,详细记录这些坟包的诞生迁徙和完全消无的过程。我犯有“反人类罪”,这个事实由来以久。
我不喜欢极端暴力的三池,我同样也不喜欢在非暴力基础上意淫的三池。事物一开初,便具有双向扩张的拉锯式发展逻辑,也就是完整的两面性。有的人能够直观理解三池的暴力主张,所以在《杀手阿一》里这种暴力美学得到纯粹的释放,没什么可惊讶的,我们从娘胎开始就已经具有屠夫的本质,你不会留意脚底下随意踩死的一窝蚂蚁,你也不曾后悔每天餐桌上饕餮的猪肉大餐,哪怕是阿罗多姿的花季少女,为了夺取爱人的欢心,也可以血淋淋挖出他完整的五腹六脏,食之果腹。情节错乱的电影场景,不过是一系列欲望的开始又终结,毁灭者自毁,大都结局是这样。
《鸟人》里的三池,好像大梦一场,在梦中又几度迷失,因为这个梦境并不如他经常发的噩梦,杀也就杀了,闯红灯被追捕枪林弹雨中被自己的同伙击毙;这个梦,是三池隐藏在石桥身上的一种精神寄托,他渴望摆脱过去,渴望以原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了断眼前的恩怨情仇,但最后他是无力的,就像已经举过头顶的斧头,他摆脱不了对尘世微渺的一丝眷恋,他放弃了,只能任由事态发展,在残破的翅根下守护着自己的苍白与无力。这即将被文明荼毒的世外桃源,不属于他,不属于这个村庄,更不属于被历史击落试图在山顶展翅重飞的殖民者...甚至,这一切都是不曾存在过的,人们关于飞翔的梦想永远都只是一个梦,习惯了走路的人们,我们大多数,并不了解飞行的必要。
和田与石桥,是三池人格分裂的两个部分。他把精神世界遗失在了崇山峻岭之间,那里一切尚属于人类历史的初级阶段,没有电视没有汽车没有钢筋水泥和柏油路,但那里不无幸福,到处充斥着童真与纯朴,他们确实是多福的,如果你是个孩子,你又何须担心明天交不了作业,你只需要挥着翅膀学会飞翔,足矣。和田,也许英俊而正直,但我始终不认为他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只是一个引路人,带领我们文明世界的人进山,为了生计取得玉石,又帮助我们解读历史与和平;他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当石桥举起斧头的时候,我们都在心惊肉颤,谁都在庆幸和田的最后逃脱,好像我们自己也从中九死一生。那就是我们无情批判这个现实社会却又不得逃离的因果,因为我们就是和田,我们也许有短暂的清醒愿意被虚有的理想所同化,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回来,那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也许在东京 在纽约 在喜马拉雅 在恒河水畔...但绝不会在那隔绝人间烟火的渺无之地。你会觉得悲伤吗?关于你长了一对翅膀却不得飞翔,关于那些从头顶掠过的乌龟和竹筏,关于栽落在水塘里的飞机遗骸...
三池,如果只是暴力着的,他永远不可以被称其为大师。所幸他又是多梦且童顽的,《鸟人》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三池,他少许无力少许坚挺,但这就是我们想真正看到的,他在另一个世界的真实。
就像三池一般,我们在结尾似乎很肯定,肯定又迷茫。一道薄弱的堤岸被击溃了,现实蜂拥而至,我们又必须重新面对那些令人晕眩的灯红酒绿,我们无法选择没有坚持,我们还是走在这条老路上。或许,我们根本就没有翅膀,我们也并无需要。
5 ) 寻找中国鸟人
本木雅弘?居然是他!
谁能想到此片中尽挨揍的珠宝公司小职员在入殓师中能神形兼备演活一个潦倒的提琴手。
嗯,看着岁月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在他脸上咧。
可是一看到他莫名就突然会发笑,很是奇怪的说。
片子风光那是真的好,现如今可不知还能找到如此地方么?
看到说女孩眼睛兰色,就想到该是跟二战飞机有关了,及看到池塘中坠落的飞机,果真如此,寻找鸟人的部落,就失色不少了。
乌龟拖拽竹筏在怒江中顺流而下的场景很是震撼。原想着该有更多的惊奇的。
唉,三池崇史,不见了残酷及冷血,力有不逮啊!
6 ) 飞翔
整部电影打动我的有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封面,男子独自一人站在山崖上,披着翅膀,张开双臂,遥望远方。那脸上的表情,让人感动
另外便是第一句台词: 从出生起,我睡过不下一万次了,但我从来没有梦见过在天空飞翔。
唯一遗憾的,也许就是无论在现实和环境中,影片中的男主角,没有披着他的翅膀,飞起来
天啊!这片子居然是三池崇史的!我看完了翻豆瓣才发现!!我狂吐血!吐血吐血!!他居然导演了一个这么唯美这么善良的片子!!这个反差比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要震撼一百倍!我当时就想这他妈哪个导演呢,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拿来当一幅画,绝对是个大师水平才拍的出来的,没想到居然是邪典电影的代表人物三池!!这个意外太让我震动了,所以都没太多话来描述这个片子带来的对自然纯真的向往和对现代文明的深思。相当不错的电影。我也很高兴它能够把云南拿来比做天堂。
“我一直也没能住进这个国家。。。。。”意味深长的对白 三池的中国情
没想法三池暴力浆能拍出这么美的片子,特别是结尾那段独白。文明与原始,人人都想飞翔的梦想和坐地铁的工作日。那曲子叫Annie Laurie,苏格兰民谣,不过The Radio Dept翻唱过,台湾那个樱井莉亚张韶涵也唱过,叫《永昼》
掉车门掉方向盘,顺流而下死之国,池塘里的战斗机,英伦歌谣聋琵琶,会飞的人不会做飞翔的梦;九十年代云南山沟风光好,安逸隐世与文明开发之诗意探讨,但导演三池崇史少不了洒人一身极道王八血
内個女的哪裏好看了?哪裏混血深藍眼眸了?……怎麽都評價這麽高啊?我看了這個感覺很無語 很弱智 另外片名太撒了 還很雲南觀光啊 哦喲 看完之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前半段還挺好笑的,挺深沉的片子,不做作。
三池崇史又来到了他心中怀念的地方,操着并不熟悉的言语,做着不可想的梦。即便多年后我们都会变成庸常之人,都是心里头的那份执念不要被浇灭。
因为这部,我彻底爱上日本电影了。
前1/3搞笑历险记,中间描述乌托邦一般的“鸟人山村”和关于飞翔的传奇,最后是现实和梦境发生冲突,小混混把山村视为洗涤自我灵魂的最后归宿,小职员走出“世外桃源”回归“文明社会”作出小小感悟。故事不是特别吸引人,情节有些牵强之处,配乐尚佳。摄影据说很棒可惜看的版本不够清晰没有太多感觉
讲文明、毁灭,物质的与精神的,一个高水准的桃花源记的故事。日本导演处理起这般神话的空间,感知的方式却令人信服无比,已然形成景观;再看看我们第六代对空间的呈现,忽然带有了一种当局者迷的意淫气。美中不足的是多次黑屏,但无伤大雅。大师之作,推荐!!
I dreamed a thousand new paths but I woke and walked my old one.
本片像是《面纱》故事半个多世纪后的变奏,殖民者-探险者-人类学者-流散者,无论是(字面意义上)空降的还是跋山涉水的,一方面永远来自外部、永远存在某种权力关系,另一方面他们终会被以千奇百怪的方式编入本地的历史——石子激起涟漪,沙石顺流而下,但它们都不是河本身。前三分之二都很可爱,这种深入「欠发达」/「(更)边缘」地区的公路喜剧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也一样吃香,只是这里有非常多属于三池崇史的技艺与顽皮;比起来感觉结尾略草率了,本地人是怎么看这两个外部怪胎的呢,无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去的?让我有点难看出导演是在真心实意地讽刺谁,还是只是用温情戏码遮盖一些更大的问题。
也许国外的人们会看法不同
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第一部三池的片子!
风景优美,演技自然
内核抛弃了非人性暴力,手法上舍去极端缩短和电报式的幻想。离开了表现主义的三池崇史真是灾难。
带有疯狂古怪气息的Cult片大师三池崇史,却原来也曾拍了这样一部幽默、诗情的片子。一路从混杂的,不伦不类的小县城进入桃花源般的深山,笑料不断,而故事和要传达的信息却也十分清晰
我没有想到三池崇史竟然做出这样的讨论 又温情又正经。 在保持原始原真与发展现代化之间 究竟该如何选择?我们是该说出飞机失事的真相 还是保留爷爷会飞的传奇?尽管钱和便捷都是顶好的,但毕竟有无论多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也做不到的事,比如得到一颗心和永远记得一首歌的意义。看到云南真的太开心了。取景地老姆登村 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故事挺奇特。。可能这点上来说这部片子对我的感染不够。。能想象外国人对此的感受。。
额。。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象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