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100分钟的复仇电影,情节平实温情,结局的反转又瞬间变的深刻。毫无多余的台词,简洁的按时间线推进剧情,从一个阿尔茨海默症的老纳粹视角表现了整个复仇事件。真相揭露的时候才恍然明白,有些仇恨不是你不提、不听、不看就不存在了,时过境迁,好听的话说多了都是活在谎言里却还信以为真的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抛弃历史的最有效办法就是不回忆不记述不谈论,等待亲历者的消亡,从此烟消云散。
谁能想到,《记住》的主人公竟然会是一个怎么也记不住的阿尔兹海默患者Zev。刚看这部电影时,我还以为这是部幽默搞笑又充满温情的喜剧。毕竟,这是电影啊——一个患了俗称老年痴呆的老人竟然和朋友——同样是个老人,一同密谋策划逃离养老院,而这个老头身上竟然还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报仇雪恨,杀掉曾经谋害他和朋友全家的一个纳粹党人。这实在太朋克了!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老人,而不是一个青年男人或中年男人身上!既然如此,且看这趟谋杀之旅究竟会怎样吧,且看这个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老男人会怎样展开自己的冒险行动吧!
既然有好多个男人名叫Kulandar,Zev为了确保自己确实杀掉了自己的仇家,他只得逐一寻访、逐一验证。这样一来,势必有可能导致电影情节的重复,聪明的导演和编剧自然不会这么拍。怎么处理呢?波折重重,对于拍电影而非电视剧来说,一波胜过一波自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每个Kulandar都是老人,Zev寻访的第一个Kulandar似乎是个老顽童——吃着垃圾食品,看着电视剧,并被逗得狂笑不止。看见Zev用枪指着自己时,他像是从没做过坏事一般的镇定自若,当然,他很快就被排除了。第二个Kulandar则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对于指控,他没有办法做出任何表示,他连呼吸都困难极了。只有他手臂上印着的一串数字编码告诉Zev他也是受害者,他因同性恋取向而受害。第三个Kulandar早在几个月前去世了。然而人已逝,物仍在。他收藏了一屋子的纳粹物品——军服、旗帜、徽章、宣传书本……整个屋子简直是个纳粹纪念馆,Zev看着眼前的种种,或许百感交集——愤怒、痛苦、遗憾……几乎已经要确认他就是自己的仇人时,Kulandar的儿子却说父亲是纳粹军营里的一个厨师,仅此而已。此时此刻的Zev再也忍耐不住,暴露了自己此番前来的意图,眼前的这个小纳粹勃然大怒,吓得Zev尿了裤子,在小纳粹放出狼狗来咬他时,Zev开枪杀死了狗,又杀死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直到第四个Kulandar出现,Zev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确实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看守囚犯、杀掉囚犯的狱卒,但不是Kulandar,真正的Kulandar是Zev自己!也就是说他一直在朋友所设下的棋局之中,他的朋友早就知道真正的仇家是谁了!当Zev无法接受这样的真相,只好先杀了自己的昔日同事,再自杀。一个情节演绎了五遍,然而每一遍却并不相同,叙述有快有慢,叙述中的主要人物在场或不在场或即将不在场,反复却并不重复,让人直呼精彩。
而当观众看到Zev杀掉狼狗、杀掉小纳粹的时候,似乎开始明白为什么要让主角患有阿尔兹海默、明白为什么要让他健忘,只有这样他才不会陷入杀了人的恐惧和痛苦之中,只有这样他才能继续执行杀人的任务。而当我们看到电影的结尾才会发现,原来Zev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真名——或许是因为身体疾病,又或许是因为心理上无法接受自己杀害众多无辜生灵的事实——说到底,他也是受害者。忘记,才能好好活下去,而一旦记住,却只有靠自杀才能获得解脱。我不知该如何描述我看到结局的极大震撼。既然Zev能在老年采取冒险行动,能在老年长途跋涉、四处奔波,为自己、也为朋友报仇,那这是否说明他记着了善?为什么他口中老是念叨着Ruth?真是未解之谜啊。
仇恨,杀人。
爱,自杀。
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所激发的智慧,能创造一场完美的谋杀案。
爱,哪怕是对谎言的爱,都宁愿自杀,也不愿破坏那些骗来的美好人生。
我宁愿剧透,挨骂,
也不愿意观众,把《Remember》这部电影当成悬疑惊悚片,去观看。
你先知道,古特曼先生,出身是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纳粹看守。
你才能体会,现代文明的力量,一个拥有现代文明的社会,是如何能够把一个纳粹从心灵层面改造成一个有正义良知的普通人。
为了逃避正义的惩罚,
一个纳粹,撒了一个慌。
他谎称自己是犹太人,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受害者。
他给自己的左臂,纹了代表犹太人囚犯的数字编码。
他改了名字,信了犹太教,移民美国,娶妻生子。
这个谎言,持续了70年,当他90岁的时候,已经换上了老年痴呆症。
他睡一觉,就能忘记所有的事,
比如,他太太已经去世了。
他需要,不停地阅读自己的备忘录,才能知道应该自己干什么,
但他,已经把自己是犹太人这件事儿,融化在心灵中。
他痛恨纳粹,刻骨铭心地痛恨那些在奥斯维辛杀了自己全家的纳粹。
他真的相信了自己的谎言。
古德曼先生,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犹太人。
他跟要杀的2号目标在病床上抱头痛哭,那悲伤来自心灵。
跟古德曼先生,同住在疗养院的227号房间的男人,也90岁了。
做轮椅,每天靠吸氧延续生命。
他才是真正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227号房间,编织了一个圈套。
让古德曼先生,踏上了杀人之旅。
以犹太人复仇的名义,去追杀纳粹。
这个圈套的完美之处在于:
1.如果古特曼先生到死,都认为自己是个犹太人,他能完成复仇,他也会变成杀人犯,被法律制裁。
在法律的调查下,他必将被戳穿谎言。那时候,面对真相,他比死还难受。
2.如果古特曼先生在杀戮之旅上,醒悟了自己的身份。他将立马陷入比死还难受的处境。
他将清醒地处于被谴责、被唾弃、被追杀的路上,直到生命结束。
让一个纳粹以一个老年痴呆的状态,安详死去,那不是真正的审判。
必须让他的恶灵,得到自己的审判。
古德曼先生,最终自杀,是因为爱。
他受到的现代文明的关爱。
请注意,仔细看这三场戏:
第一场,买枪
只要他提供合法证件,在FBI的数据库里没有犯罪记录。
虽然他都90岁了,还可以依法、合法买到武器。
第二场,过境
在穿越美国去加拿大的边境时,
一位官员,先问了古德曼去加拿大做什么?得知他是去看望朋友,只待2天。才要的护照。
发现古德曼的护照过期了,没有拒签,而是问:你有驾驶执照吗?
只要古德曼提供有利的证明,他可以跨过国境,去看自己的朋友。
第三场,超市
古德曼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警报器响了。
超市保安拦住他,实施检查。
当从他手包里,搜出一把枪的时候,所有观众都以为,完了。这肯定是要抓啊。
结果,保安轻松地把枪还给了古德曼,还调侃说:我的第一把枪,就是这个牌子。
保安的逻辑是:他只管超市是否被盗,他的权限是,搜查赃物。
枪是别人的私人物品,是私事。他无权过问。
这三场戏,展现了现代文明的自信。
社会的制度力量,以保障公民合法权利为目的。
而不是,残民以逞。
备注:
埃及出生的,加拿大导演,阿托姆·伊戈扬 Atom Egoyan,作品,《记住》 Remember (2015)
头一次写影评不太熟练,欢迎纠错补充
1.开头主角Zev房间里,妻子Ruth留下的女帽,在影片后半段还会出现
2.在克利夫兰买枪,听到自己的信息被输入数据库检查的时候,Zev表现得有点不自然,但是笑了一声掩饰不安,问店主要调查什么
然后在一堆记录里(有点好笑的是还包含智力健全),Zev精准挑出了逃犯这条进行否认,并且讲了一个冷笑话,在知道结局的前提下回过头看,多少有点欲盖弥彰
对枪支的了解就不多说了,是个明显的伏笔
3.在酒店里泡澡,盯着淋浴喷头出神,看来也给自己植入了进毒气室的记忆
4.“不要吼”这句话反复出现,以及后面的不想说德语和怕狗,全方面营造受害者形象
5.见库兰德三号之前住酒店,因为没有带换洗衣服,Zev去商场购物
6.这里接第1条,在长途汽车上睡着所以记忆清零了(。)下车以后见到一位戴草帽的女士,错认成自己的妻子,一向小心的Zev因为焦急加快了脚步,结果跌倒进了医院。
进医院这段对于剧情的主要用途其实是拖延一点时间,让儿子来得及赶到纳华达州,后面再通过伟德体育最新网站卡进一步定位
让子女亲耳听到真相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两个纳粹老头本就风烛残年,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抹杀掉他们在后人心中建立起的虚假形象才是真正的惩罚。所谓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当原来那个伪造出来的Zev被真实的Otto取代,Max才算真正完成了复仇
7.
最后放一些片中的配角
一路上碰到的都是热心的路人,耐心的工作人员,礼貌的孩子,坏人都是( )
好吧这片好像的确没有太多伏笔,感谢依然耐心看完的朋友(๑′ᴗ‵๑)
赫尔曼的妻子安吉拉跟记者说,赫尔曼在2015年 就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也就是所谓的老年 痴呆,他以前从未提到过希特勒,而且他看过许 多有关希特勒的事,那个故事有可能只是赫尔曼 自己编造出来的。 不过赫尔曼拿出了一些物证,一本伪造了阿根廷 护照,以及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不愿的一个用品 仓库,联邦警察在这个仓库当中找到了许多纳粹 用品,其中就包括一件军服,这是一件二战时期 的军服,至少也是一位德国高官。 安吉拉认为,丈夫不是希特勒,他有可能只是一 名对自己过去有负罪感的纳粹,他有时还会讨论 到到犹太人,不过赫尔曼倒是觉得自己就是希特 勒,他还打算写一本自传来“修复”公众形象。 因为他在二战当中失败了,他在大半生当中不得 不躲避犹太人,而他也已经得到了惩罚,可他们 却将他描述成一个“坏家伙”,他的自传也将会 改变所有人看待他的方式,赫尔曼被报道之后, 在阿根廷都引起了一些反响,在他开车出门时, 常常会有人“欢呼雀跃”。
英文名“Remember”是将年龄健忘转移为历史失忆的一语双关,身份已然超越了记忆本身。寻找凶手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反转结局相当惊艳。老演员们的表演圆润细腻,与演技无关与岁月有关。看到他们凑在一块儿演戏是种享受,真不知还能看他们演几部了。
重名的美籍德国老人真多啊 (一开始就猜到结局。。。┑( ̄Д  ̄)┍)3.5星
如果是一个老年人爱情故事会很棒,可惜飞到家仇国恨上去了。
奥斯维辛用成个花架子,老爷子演的好是演老年痴呆好,跟纳不纳粹没有一点关系,人物写得太真空,强行卡位奥斯维辛苦情背景
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部结尾不能被剧透的电影
有些电影刚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是完全无法描述此时的心情的
最后的一记惊天大反转,让牛逼的枪法和为什么喜欢瓦格纳的疑问全都迎刃而解了……
影片本身远远不及故事创意精彩
世界上是有正义的、只不过有时候会迟到。ps:看似最弱不禁风的一般都是赢家。
其实是Max一直“记得”。有人说最后他在电视前说那番话多余了,但是我能理解。那很“犹太”。
一个罹患痴呆症的老人踏上了对纳粹的复仇之旅,然而,最后剧情的反转,抽空了所有对主人公同情。反归现实的语境,当我们激愤地控诉某段被害或者加害历史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我们自己在这段剧中扮演什么角色,是夸大了所受的苦难,还是隐瞒了施加的罪恶。
看到杀完第三个人猜出了结局。还好,不过对西方夕阳社会各种老人题材很无语。你老你的,我还年轻。
老年痴呆损失的一般是近记忆而不是老记忆吧。
Plummer爷爷演技真戳心 结局太难过 看到Bruno Ganz爷爷的名字以为又是反派了然而并不是【
"You can't hate music."
年度最易猜結局之懸疑片。所以更專注看Christopher Plummer的演出。二戰歷史有多古老久遠?一個個年老的肉身搖曳攻防親身示範給你看。
本杰明·奥古斯特,这个新人编剧不错,值得期待,伊戈扬说这次的剧本没有改,剪辑上也是完全按照剧本来的,从A到B那种简单的故事,没什么野心,却处处彰显着剧本在设计和概念上的精妙,导演的风格也是回到了当年处女作时期的那种状态。
开头很无聊,越看越觉得吸引,四星
记忆与记住、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