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清新但是不乏成长中的痛楚
JOE和他的两个朋友都是处于躁动不安的青春期,JOE有个父母离异的家庭,而他母亲也没有在这个时候给予他应有的爱和指导,而他的父亲一天也几乎是个ASSHOLE,不能理解他所缺失的爱,他成长中的痛苦。当然理所当然的他喜欢上了学校的一个比较HOT的女生,同时他也认为那位女生也会理所当然的喜欢回他。
然后他们从家里跑了出来,跑到树林里面建立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天堂。一开头他们简直是自由自在,尽情在野外释放自己过剩的能量。直到后来,JOE邀请他喜欢的女生来到他们的小屋,后面这一场景是整个电影的转变点,是一个从少年第一次了解到什么是生活,也是时候他需要妥协,学会成长。女孩在晚上没有来找他,反而去找他最好的朋友,后面的画面很细腻的描写出JOE自己理所当然的梦,希望破碎的感觉,他整晚没有闭眼,他眼中只有一丝眼泪,但我想他的心已经破碎了,如此缺失爱的他多么渴望得到一位女生的认可。后来他和他死党闹翻,和小个子走在原野上,他说着事情和以前再也不一样了。最后他自己一个人生存在树林里,他再也感受不到自由快乐和开心,而是现实的沉重压着他,我想要不是最后他父亲和其他人来找他,他或许再也回不去了。
JOE最后和解了,JOE原谅父亲对他粗鲁的爱,他原谅死党和女孩对他的背叛。他已经成长,因为他 知道无论如何这就是生活。
画面很美尤其是在原野那一场景,音乐优美很配场景在铁管上跳舞那段真的很赞.
2 ) 青春这坨屎
在很年轻的时候常常做蠢事,然后稍大一点就自以为是的觉得哎呀,当时好傻,好可笑,怎么会那样,何必为那个人掉眼泪,当时真是太幼稚了。然后又在不知不觉中做着被未来的自己嘲笑的傻事。当有一天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做傻事,眼睛不会流泪,双脚不会奔跑,为家庭事业谨小慎微,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为孩子升学跑前跑后的时候,或许曾经被嘲笑成一坨屎的事儿,却再也拉不出来了。
混乱,也许在青春里是一个赞美,抑或青春里就没有贬义词。痛快的奔跑,傻瓜一样的表白,和好朋友打架恨不得杀了对方,自以为很帅的蓄起小胡子,装作无所谓的屌样子,我想是好多青春的公共体验。我不觉得这只是孤独时的回忆,我不觉得我现在做的一切比这些有意义,虽然青春里很多事做的像屎一样,但是历经多年,他们还是臭的那么生机勃勃。
每一缕阳光都会温馨,每一口空气都是自由,每一个欢笑都有意义,每一滴泪水都痛彻心扉。青春不是芳香扑鼻,但回忆中臭烘烘的气味格外温甜。青春的痛和爱和恨和狂都是最真实的存在,青春这坨屎充满意义。
3 ) 刮胡子
说剧情弱,也算可以啦,不过青春之歌还要怎样深刻呢,至少开场那段舞,值回票价。
值得留意的是最后森林小子回来了,在厕所刮胡子的场景。洗脸、喷去味剂、刮胡子。每做一件事,都插播一点森林的树、流水、阳光、动物,在风中摇动的树叶,从树叶间穿透的阳光,阳光下的流水,隐约小心的动物们,原始世界一如既往。
对森林来说,你们来过,你们又走了,对这片森林来说,多了一个小屋,和多长一棵树,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人来说,离开那里,就是全然不同的世界,以后那个世界不再是日日身处的环境,不再需要面对同样的困难,现代社会要让一个人存活下来,其实实在是太方便了。
真的要回到尘世,就要洗去原始。对森林来说人的来去没有什么不同,对人来说,谁知道呢。但留唇上软须,来日再说吧。
4 ) 梦想中独立自由的森林树屋
你离家出走过吗? 我沒有。我恋家。但是年少时期的我,心里有座森林,森林里有清幽小湖,湖畔有我的树屋。遗世独立如生活哲学家梭罗在湖滨,自由自在如顽童哈克在河畔!
非常喜欢这部小品,不需严谨故事结构,不需深刻人生道理,只要一分单纯的:年少时对浪漫、自由、冒险、独立的向往!而这向往在心中如晨光、如微风、如诗歌、如轻快敲打的节奏、如跳动灵巧的舞步。這些都是生命中最纯粹的快乐!
5 ) 夏日之王短评
《夏日之王》是一部男孩成长电影,用女性主义的视角看,这部电影是非常男权的,当然也很套路化。
1.乔和几个朋友在野外建房子,这是反对父亲的权威,弑父,确立自我。
2.乔和朋友们在野外的活动,舞刀弄剑,狩猎,试图征服自然,这都是在培养男子气概。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狩猎和征服自然本来就是违反女性主义伦理的行为。一部2013年的电影竟然还能展现活剥兔子的情节,不知道这部电影怎么能逃过动物保护者和环保主义者的批评。
3.乔和Patrick为了争夺女孩Kelly闹矛盾,这是在讲男性间的求偶竞争,男人把女人当成私人财产去争夺,表现男人对女人的征服欲,同时乔认为Kelly的介入是破坏他和Patrick关系的原因(Kelly破坏了男孩们构建的世界),这体现了导演的厌女症。
4.当然,最另我感到不屑的是,其中有个情节 ,Kelly马上就要被蛇咬到,乔的好友比阿里奥想拿刀砍蛇反被蛇咬,乔这才挺身而出砍了蛇,导演本来想用这个情节表现乔的勇敢和男孩的成长,我觉得这个情节就让我感到不屑。一部想塑造男孩的男子气概,想通过电影情节让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想法,终究还是失败了。
5.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启发是:(1)所谓男人身上的男子气概(阳刚之气),这只是后天塑造出来的假把式,实际上是不真实的。进一步,既然女性气质要抛弃,阳刚之气也要抛弃,两者都应该扔进性别文化的垃圾堆里,做个真人才是最好的(2)明白了,古代英雄史诗里,雅典和特洛伊为什么要因海伦而战,这都是男权的套路,通过武力征服女人,征服土地。
6.表现男孩的成长也可以,表现女孩的成长也可以,反正这个话题是经久不衰的老生常谈,但是在2013年还来用男权的性别文化表现男孩的成长,这是不够进步的。
6 ) 拥抱自由,冲出森林
似乎每个人的15岁都有这种想法,我甚至还真正去挖过一个大深坑。在大自然的天然屏障里,我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将自己置于一个无人发现的野外,这本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当你和家人坐下沟通彼此理解,和情敌不由言说的会心一笑,和心仪的女孩Say hi and godbey.你才会是真正的经历了成长,成为一个男人。而此时的你才豁然开朗,拥有真正的现代自由。
不是【伴我同行】那类青少年独立小清新,它的主题在青春期少年和父母的代沟上,还有暧昧的初恋和成长。一个多少会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青春故事,离开烦人的父母和小伙伴们占山为王自力更生,大自然的美景更摄影尽收眼底,但主题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了。★★★
被海报吸引,被小清新的摄影治愈,被青春的嬉闹和胡茬触动,短短夏日,男孩们成为了自己世界的王,在自己的王国里长大,也在自己的王国里终结。
主创的目的达到了,想起了初中的时光,虽然片里的木屋要靠三个少年来搭起来貌似可行性不高啊。片子拍的很散文,这个简单的故事靠有识别度的人物撑起来了,意大利小子和主角爹,都算有看点了
每个情窦初开的小朋友都想逃离家庭去树林里当一阵子王。剧情走向没有任何意外,几个小主角之外的演员表现也很差。导演的小心思很讨巧,让整部电影透出古灵精怪的趣味。虽然不至于上升到<伴我同行>那种高度,但至少在往上面靠。
期待太高略失望,漂亮的小清新摄影+大量慢镜+各种悦耳配乐,就像MV一样足够赏心悦目,但剧本还是差了点,特别是成人戏拍得很幼稚,倒是把青少年那种冲动自由热血但又不成熟鲁莽自私的一面刻画得很饱满。
弱剧情可惜了这么美的配乐、这么棒的风景、这么帅的演员、这么闲适的夏天!
令人拍案的镜头语言,虽然只听懂一半但笑到肚破的笑点,无敌的选角,最触动心灵的是14岁男孩对于冲破生活束缚成为真正男人的渴望,每个细节都能唤醒一段尘封了的青春回忆,那是最好的年龄,也是最坏的年龄,那是拼命想离开的年龄,也是最想回去的年龄,没有宣扬青春,却拍出了最好的青春,好看到想呐喊
2.5,有佳句无佳章
基调是有了,但还是差些火候。离家出走摆脱禁锢,与最好的朋友一起做主当王,这和我15岁时的想法一模一样。丛林,小溪,跳崖以及大雨,都跟青春一个道理。回归纯真也是回归自然,镜头将其捕捉得刚刚好。配乐很棒,特别是带有8 bit味的那几曲。很喜欢结尾冰释前嫌,友情红灯变绿灯的镜头。
很喜欢!
我觉得导演一定有颗长不大的童心,可是这故事也太傻、配乐也太泛滥了吧?而且很多地方完全不讲电影章法,更像一个趣味加长版的MV。总之——海报很梦幻、正太很养眼、树林很安全,就这样!
又是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青春片,导演喜欢用各种慢镜头展示丛林细节,确实漂亮。没有屎尿屁情节的电影一样可以很幽默,虽然各种人物都很脸谱化,但看见这种全是纯真的青春电影已经让人非常感动。圣丹斯的片子终于开始慢慢上映咯~
喜欢不起来 觉得有点扯。。
这样的一部片子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罐泡泡啤,令你心醉神迷又不至于眩晕。三个少年一段疯狂的夏日森林生活,那个木屋如同每段青春时光里的伊甸园,整日浸透着浓郁阳光和茂密树荫。尽管猜到转变会发生在有女生到来的兄弟阋墙,可是少年之间的爱恨就如同这段大好时光一样转瞬即逝,如同烟火,为他们加冕。
真小清新片,青春懵懂幼稚那些琐事,剧情弱的大概跟那个年纪一样浑然天成
小心思全被猜中了啊,外加那一片无尽的绿色,真的好难抗拒。原声和无处不在的冷幽默大赞。最渴望长大的那个时候,信仰自由,热爱荒野和戏仿的幻想,大人因自己的幼稚而显得幼稚。导演应该也喜欢《伴我同行》。
一部拍给大人看的青春电影。让人们回味年少时的轻狂不羁与涩涩情动,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致那份对自由的渴望,致那份得到自由后的迷茫;致那份对友情的珍视,致那份对爱情的向往;一切感情在电影里波澜不惊的流淌,却触人心玄又丝丝入扣。真是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好看就好看在至真至纯,故事有些异想天开,但和影片主题和人物的契合点很高,而电影最有力的优点是人物的塑造竟被这几个孩子展现得栩栩如生。男主角小正太阳光帅气又颓废迷离。而青春做的这些荒唐事,在必要的戏剧张力前都那么引人共鸣。一头一尾的鼓点配乐真是神来之笔。
我操必收碟的节奏啊
如果我住的小镇也有一座森林。让我逃避,容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