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
小儿子是个不得志的画家,画作没什么市场。跑去墨西哥结果吸食了过量的毒品,客死异乡。
大女儿事业成功,但婚姻破碎。丈夫找小三,自己也找了新相好。
小女儿未婚生子,还是个蕾丝边。
大儿子不是受人敬仰的指挥家,只是个拿薪水混日子的鼓手。
爸爸自己生活孤单,肺部因常年的工作得了职业病。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各式各样的问题。一些能解决,另一些只能选择接受。对待亲人,永远是善意的谎言,报喜不报忧。Everybody in fact is not that fine~
生活其实就是这样,不如意的事情的多。我们总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就像爸爸对孩子的各种各样的期望,给了他们太多压力。可事实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就像是大海里的小舟,随着波浪起起伏伏,翻船的也不少。
做父母的永远是操不完的心,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吧。这片子很温情,一些小细节尤其让人动容,估计大多数的游子看完后,会给不住在一起的父母打个电话吧。话说美国没有户籍政策,这孩子一工作还真是天南海北的走。
2 ) 家是我们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负担
这个片子把我看哭了,到后来眼泪一直不停的往下掉,哭的稀里哗啦。
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径直冲回家,拥抱我的爸爸。
很早就听过类似这样的句子:家庭是你随时可以躲进的角落,就像在暗夜航行时远方的灯塔,永远为你亮着暖黄色的灯光。哪怕你被全世界所抛弃,所厌恶,家的大门也会永远向你打开。那扇门里有淡淡的微笑,有美味的食物,有旺盛的炉火,有爱你的人为你披上厚厚的外套,告诉你没关系的回来就好。
童话故事般的美好,出现并确实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乌托邦。然而,对你来说,家是这样的吗?
谁的家会真的永远只有欢笑。
你有没有过在上学的时候被严厉的父亲训斥后愤怒的摔上家里的门,然后三天内互相赌气谁都不跟谁说话;
你有没有过痛恨父母的不理解,其实你不是做不好只是真的不想做;
你有没有过愤愤不平,觉得压力正来源于家庭,要不是父母天天语重心长对你说有个好工作考个好大学有多重要,你对第一名其实真的没兴趣;
你有没有过想快点长大,早点离开这个叫家的地方,因为你一切的压力一切的负担都源于这个地方。你可以自己活的轻松自在,想几点回家就几点回家,你可以自己决定我要做什么明天几点起床,你可以毫无顾忌的做你自己,只要离开这个地方;
你又有没有一次又一次的想获得父母的认可,可好像总是离他们的要求还差那么一点点;
你还有没有把好消息告诉他们然后把坏消息塞在自己心里最隐秘的角落。
不管你有没有过,我真的每一种都体会过。所以当站到另一个角度,站到影片中“爸爸”的角度来看整件事情的时候,突然有种没来由的心疼,夹杂着某种愧疚,向我席卷而来。
故事的开头是谁都可以预料到的故事。孤独的老人买了红酒准备好晚餐等着儿女们回家团聚,满心欢喜等来的确是一个个在最后一刻打来的取消电话。太忙了,有事,孩子生病,外出巡演,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让老人毫无反驳的余地,只能独自一人在空荡的房间默默收起准备好的食物,对着空气和妻子说话。于是老人选择自己去找他的孩子们。他最担心的孩子david不在家,amy, robert, rosie, 每个人从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好,平平淡淡的温暖,有笑容,有合影,老人想看到的都看到了,却还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波澜不惊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让孤独的老人一次次希望又失望,有一幕是本想帮助别人却被抢了药的老人在电话亭给空荡荡的家打电话,看着电影的我心一直跟揪着一样疼。“are you happy?”他这样问他的每一个孩子。”happy? yes of course, yeah.”总是这样的答案。他们真的快乐吗?其实我刚开始一直认为老人是不知道他们在骗他的,直到他在飞机上晕倒进入梦中我才愕然发现其实老人心里原来一直明白,他很清楚的知道孩子们在骗他。他们过的并不好,只是他们不想告诉他。突然感到很沉重,这位父亲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继续这段旅行。
以前都是由他们的母亲做这个沟通的工作,四个孩子哪怕有心里话也只会跟母亲讲。因为父亲是严厉的,是高大的,父亲对他们的要求总是那么高,所以他们认为在父亲面前的自己一定要是好的,是达到父亲要求的,是光鲜的成功的。而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阴暗面,曾经是可以告诉母亲,然而在这位充当“聆听者”的角色离开以后,他们并不可能直接转接到“施加者”身上,于是他们选择隐瞒,选择逃避。然而他们殊不知道,父亲并不是真的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像自己想象中那样,那真的不重要。父亲其实也像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他曾经充当的角色是他应尽的职责,是他爱的方式。其实父亲像个孩子一样倔强又寂寞,他只是想知道他们过的到底好不好。
你到底希望我成功还是希望我快乐?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我爸妈。
我妈说,我们希望你成功是希望你快乐。
其实父母都是真的希望孩子快乐的,也希望孩子常来陪陪他们说说话。可能有时他们用的方法有些极端,有些父母盲目的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和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不在乎那是否是孩子想要的。但归根结底,哪怕你最终真的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其实什么都不会改变,那个家的大门还是会永远向你展开,那个笑容他们还是会愿意留给你。换个方向想,抱着这样心情的父母,当他们真心的问你一句“最近好吗”的时候,如果你每次都敷衍似的说句挺好的然后就急着去忙去挂电话,他们会多伤心。
想起原来打电话的时候,每次只要是我爸接电话我就直接说,妈在吗,我爸总是嗯一声然后把电话给我妈,正如电影中的父亲一样。我现在只想坐在我爸身边,静静给他讲我的生活,我的一切。我觉得我并不了解他,正如影片中那四个孩子都没有看到他们的父亲在火车上向坐在对面的人带着些许骄傲介绍着他们的样子,也不知道他们的父亲在午夜一个人在快餐店吃东西看电视会笑出声来的样子有多可爱。
影片最后年迈的老人去死了的儿子david所在的画廊买画,在画廊主人的带领下看到了david画的一幅简单却美丽的油画,画面上正是一根根涂着pvc保护膜的电线,父亲一辈子引以为傲的职业。画廊主人告诉这位父亲,david以前常说,要不是他父亲,他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家,他只可能变成一个涂鸦者在墙上画画,而狗会在墙上撒尿。我想此刻父亲的心是最温暖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此刻得到了回报。其实父亲什么都没做错,父母之于孩子正应该是一严一松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只是身为子女的我们,应该寄予这两个同样爱我们的人同样的回报。
与死亡擦边而过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其实问题还在,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风雨过后家庭的温暖却显得如此真实,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少。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可是至少在家的时候你可以忘记一切,你可以肆无忌惮,做最真的自己。家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却也是我们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负担。而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承担它,享受它。这是这部电影告诉我的。
everybody’s fine。真的,每个人都很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042c990100h7p1.html 3 ) 给人温暖却又渐渐让我流泪
就剧情而言我想四星应该差不多,不过为了Robert De Niro的精彩表演,我决定给他五星。
其实本来想挑一部喜剧电影,为刚刚结束的HSBC终面松下弦,结果阴差阳错的看到了 Everybody's fine的海报,就这样买了票。
开头的确很轻松,有我喜欢的 “Catching a falling star” 作为开场音乐,Frank(男主角) 开心的打理他的小花园,去超市买些各式各样的东西,准备和孩子过周末。
我想父母大概就是这样的,因为可以见孩子一面,变成了一个老小孩一样的焦急期盼着,幻想着。至少我妈妈是这样,每次我从香港回家,她都会买好多好吃的,即使她可能不知道这么多年有的我已经不大喜欢吃了。
可是正如剧情应该发展的,没有人去,因为各式各样的事情。或许真的有什么事情让他们不能抽空回家,又或许是父母其实在他们心里没有了原来的位置。儿女已经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父母好像是几个世纪前的事了。所以这个父亲(Frank)决定去旅游,去看望他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David不在家。父亲在画廊的橱窗里看着David的画,一个像毕加索笔下那样怪异的人,恐怖的眼神。父亲对这个眼神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吧。那里面应该有David小时候的倔强,但更多的是他们多年的分别,David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神迷又阴暗的一面。
到下一孩子Amy家,他知道了Amy没有去他家找的全是不成立的借口。他也看到了家庭并不幸福的女儿。在看到Amy的儿子Jack拒绝递给父亲辣酱时,我跟旁边的Adrian说,“They got divorced”. Adrian 吃惊的看着我,“how do you know that”. 是的,我就是知道,因为我感觉得到。好像这就曾经发生在我身边,我是Jack,会做同样的事。父亲因为另外一个女人离开了家,我有什么理由原谅他,还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对他友善,对,我经历过,所以知道一定是这样的。
到了第三个孩子 Robert的排练厅,发现儿子并没有自己想像的优秀。而最后一个女儿Rosie,好像她是最期盼父亲出现的人,可是她依然有秘密瞒着父亲。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总希望把好消息告诉父母,希望他们安心,而一些小秘密却自己藏着,因为觉得他们不会理解的。所以我们尽量展示最好的一面,就像Rosie一样,租豪华的加长车去接父亲,预定了天台的旋转餐厅,找了敞亮的公寓给父亲住...
而让我感动的是,父亲留心到了一切,他没有捅破,而是选择黯然的离开,留给每个儿女一封信,一封他决定亲自交到没人手里的信。
可事情就是那么不尽如人意,David死了。我想是因为压力太大吧,作为一个怪异的艺术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精神分裂之类的,尤其妈妈死了,父亲又是如此严苛。
我喜欢Rober De Niro 此时的表演,看的出他的心是真的在流泪。这个时候我忍住了,其实差点哭了。 倒不是因为单一这个场景,而是每一次Frank在见儿女的时候,第一眼都是他们小时候单纯的笑脸和眼神,很难描述的感觉,好像这样让一个死了妻子的父亲,和儿女十几年没有交流的父亲显得更加孤单跟寂寞。
他所有的不合拍,不知道拉杆箱有拉杆和轮子,依然在用菲林相机,不在乎路人而坚持给女儿在公司门口拍照,拖着嘎吱嘎吱的箱子去乐队排练现场,是那样让人觉得心疼。
他到处跟人说他有多优秀的孩子,因为太忙所以只能自己去看望他们。他一个人坐在Greyhound的站台等着已经错过的车,深夜,只有一个黑人售票员跟他说话。 他经过地下通道,想给一个流浪汉钱让他吃饭,却被抢走钱包,最后踩碎药瓶。他只能捡起药的碎片放在兜里。其中一个镜头让人看了很心酸,就是他把最后一点药渣从衣兜里倒出来,然后拣出里面的衣服纤维,然后顺着桌边把药渣推到手里,倒进嘴里,还舔了舔手心。就是这些细节让人很感动,这个老头好可怜,我想只有这个词可以形容,他对孩子很严苛,所以没有人愿意把真心话告诉他,他就这样孤寂的过着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觉得应该去看看孩子了,却发现已经失去了最放不下心的那个。
最后,Frank去画廊买David的那幅画,只可惜已被买走了。店主找出了David以前画的一幅,很简单的像孩子涂鸦的电线杆,还有卷曲的电话缆线。只有Frank知道那是什么,那是Frank一直引以为傲的职业,就是用PVC做电话缆线。
Frank梦到了David, Frank说了对不起,David说没关系,我得走了,妈妈还在等...
4 ) 边看边写
一开始看就很心酸的感觉。每个人都 很忙。但其实事情也不是看起来那样不爱他们的呢。父亲眼中的大家都象孩子一样,过去的旧时光呢。及时的配乐很赞。善意总是被邪恶摧毁,能说些什么呢,心疼老人,每个和自己有关的。那幅画真是内心的写照。无数次的想到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在。老人总有无数的特征。照第二张的时候女儿却不在电视机旁。还有27分钟,感觉要悲剧。。。额。。。。所以生命的最后一幕还是回忆起了几个孩子和还没发生的事情。。。父亲什么都发现了呢。最终是被自己的善举所摧毁。神一样的罗伯特德尼罗。最后父亲寄去的信。最后大团圆的结局,还算不错。
5 ) 老父亲的探亲地图
电影不到100分钟,联系起了老人和四个子女的所在地。看完电影,笔者和绝大部分观众一样痛哭流涕、泪流满面。老父亲在途中有多少艰辛?刚看完影片,观众可能只存在一个感性的认识。然而,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将其更为具象地表现出来:
这幅图取自美国铁路公司Amtrak的官网网站,是Amtrak铁路系统的示意图。我想国人在进行影评时,估计大多不会想到用这张图。其实,影片中的父亲是坐火车出行的,用此图来看他的出行路线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说来有趣,笔者想到运用这幅图,是因为笔者曾在美国生活过半年左右,并且也曾计划过火车旅行)
其中,打红色五角星的是父亲家所在地,纽约州的Elmira,一个具有典型新英格兰风格的祥和的小镇子。
1号为“画家”大儿子的联系地址纽约,但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父亲没在纽约找到大儿子。
2号为“家庭和睦”大女儿的所在地芝加哥
3号为“乐团指挥”二儿子的所在地丹佛
4号为“单身贵族”二女儿的所在地拉斯维加斯
之后横生变故,老人只能坐飞机返回(这幅图恰好也解释了老人不能坐火车返回的原因)。不过也正是因为是坐飞机,所以目的地机场应当也在1号,纽约市。
从0到4,父亲几乎从美国的最西北角走到了最东南角,所经过的路程,宛如从哈尔滨前往昆明。
光这一项,就值得令人再次落泪。
6 ) Are you happy? yeah, I am
真是千不该万不该我在大过年的时候选择一个人窝在租的房间看这部电影。就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给家里电话的时候,听到年迈爷爷声音我就莫名其妙的说不出话来,然后跑到洗手间里用冷水洗了个脸,对着镜子说你是个男人,以事业为重。
片中弗兰克对自己的孩子苛刻,希望他们将来有一天可以出人头地,然后make him proud。对于80后的我们,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就教育要好好读书,要不然一辈子就会想他们一样永远都没有出息,于是我们努力读书,奋勇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来到让每个农村都心动的大学校园,然而毕业之后我成了什么?蚁族和恐归族。我并不想让他们失望,我还记得当他们收到录取通知书转身留下的眼泪,以及他们面对街坊邻居时自豪而且骄傲的笑容。我不知道豆瓣上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窝在这个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思索着将来我要干什么,我要给家里什么样的回报,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公司回来,看着窗外的一盏盏的灯火,人来人往的街道,没有一盏是为你而点,没有一个人会来给你一个简单的问候。而且我们还要告诉家人我们过得很好,生活很幸福,以对得起父母每天天不亮就给我们做饭,辛辛苦苦省下前来让我们读书。弗兰克去见他的每一个孩子都要问“Are you happy?”。我想弗兰克自己心里也已经知晓,就算他的孩子过得再怎么不好,他们都会回答“I am happy." 仅仅只因为孩子不想让自己的父母担心而回答的一个善意谎言,事实上弗兰克也不想拆穿这个谎言。
突然间我想起了玛丽与马克思中一段台词:
The reason i forgiv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not perfect.
You are imperfect,and so am i.
All humans are imperfect,even the man outside my apartment who litters.
When i was young,i wanted to be anybody but myself.
Dr Bernard Hazelhof said if i was on a desert island then i would have to get used to my own company – just me and the coconuts.
He said i would have to accept myself,my warts and all,and that we don’t get to choose our warts.
They are a part of us and we have to live with them.
We can,however,choose our friends and i glad i have chosen you.
Dr Bernard Hazelhof also said the everyone’s lives and like a very long sidewalk.
Some are well paved.
Others,like mine,have cracks,banana skins and cigarette butts.
Your sidewalk is like mine but probably not as many cracks.
Hopefully,one day our sidewalks will meet and we can share a can of condensed milk.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孩子一样,父母也是一样。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弗兰克最终明白过来不论孩子有没有做到像他预期的那样,是否是一个画家,是否是一个指挥家等等。他们永远都是他的孩子。当然孩子们也明白”Mom was easier to talk to and you always worried so much if everything wasn't perfect.” 我们也应该鼓起勇气告诉自己的家人,纵然们没有达到他们所要求或者期望的那样,我永远都是他们的儿子,就像弗兰克的那个“指挥家”儿子一样,只是弗兰克单方面的认为他又这个才能而已。我只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在他们问我是否幸福的时候,我可以由衷的真心的告诉他们我活得很幸福很快乐。同时也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他的儿子是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他们所给予或者希望的那种生活方式。
片中有两个场景让我很心疼,第一个就是弗兰克在女儿给他安排的房间里吃那些被踩碎的药。心疼的一个原因是我想起了母亲给我说的一句话,在我高考失败的那年,“你爸爸那天晚上比平时多抽了很多的烟"。现在想想,父亲不愿意在自己的子女面前显示出太多的痛楚,只是会比平时多抽几支烟而已。弗兰克不愿意在女儿面前显示他经历了多大的痛苦,忍受职业病来看望她,于是便选择独自承受。
第二个场景就是弗兰克收到他给David的信,我一直想知道信里都是些什么东西,然而就在他打开信封,拿到那照片和纸条的时候,我的眼泪就这么流出来了。那封信包含的是一位年迈的父亲对子女们团圆的亲切期待。
第一次过年没有回家,理由很简单,和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怕现在所拥有并不是家人所期待的。弗兰克的那个“指挥家”儿子也是这么说:我明明有两天假,但我却不想和父亲在一起,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现在想想,真是很幼稚也很错误。其实父母全部都知道,只是不愿意说破而已。
才明白:合家团圆,永远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
生活就是冷暖自知。无可挑剔的演技,全是泪水。
赶着明天看《一切都好》之前,方便对比先刷一次较容易看到的美版。自从看完Intern再倒过来看De Niro,会发现老爷子太刷好感了~全片每一次场景切换的音乐和对白过渡得平稳又自然,Paul McCartney的曲子也在最后加分不少,是双倍的温暖。
1.看完这部片我萌生了回家的想法。2.这部片对亲情的诠释超越了Big Fish。3.我们都曾对家里说过无数谎言,而大多数谎言都是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4.片中一个段落还启发我们不要随便怜悯任何一个看起来可怜的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5.宝贝我爱你,这片子温暖的就像你是我的小太阳。
看到主角的药被那人踩碎的时候。心里好难受~
看到后来开始飙泪,我以后也要生很多小孩,死了一个的话还好有其他几个。
失落的爸爸就像德尼罗不再是哪个黑帮小子一样让人悲伤。
Rob De Niro 在这部戏里的扮相让我想起《UP》里的老爷爷。结尾里David的画实在逼人掉眼泪。
Kate Beckinsale的头发太好看了!片子还特地写了句台词赞她头发///这电影的受众群应该只有各主角的大粉丝吧,否则真的一点可看之处都没。
关于生活关于家庭的反思与自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总是试图对远方的亲人报喜而不报忧,或许是避免担心或许是因为难以言表。电影处处充满着温情,几首原声也曲曲动人。但那些电线与电线杆却总是感觉和电影格格不入。★★★★
还有比德尼罗更帅更可爱的老爹吗
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问还在上学吗?大几啊?考研吗?有对象吗?单位怎么样?一个月挣多少钱?而是会问:你快乐吗?幸福吗?
如果不是强忍 泪水一定要决堤 Robert De Niro演技太棒了 幼年时孩子的穿插也很赞 最后拿出他儿子的那幅画时 简直是T T
这个何以评分如此高?主线都绕乱了,头一次觉得嘟噜巴里摩尔老了,光鲜漂亮的德尼罗也能变成满脸疲态的老爸爸了,最后温馨大结尾蒙混过关了,其实还能再好点儿
德尼罗这黑帮小子,一直硬汉形象,我很喜欢他的笑容,原来也能够饰演好一个谈笑风生的慈祥父亲。只能感慨,做个好父亲,实在太难,和下一代的子女,总是多少会有些隔阂,谈话间保留着一分距离和客气。亲情无价的后一句,是冷暖自知
因为不想看到“慈父”式的德尼罗而迟迟不舍得看,终于看了还是被他折服了。片尾幅画忒推泪了。
硬漢已老,而老又有什么不好?安心安穩地接受當下的生活,兒女幸福自知,他們已不是當然的孩童,他們有自己的路,他們必須自己去走,去經歷,去承受,去幸福或者悲傷,然后長大。
比预想的好很多,很讨巧的题材,即使你再讨厌,总会有些细节触动你,德尼罗终于接了个好片子
家庭的温暖
2009不容忽视的佳片。从电影里能感受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式细腻,《在云端》式孤独,《心的方向》式疏离,不过,到最后都能转化成《阳光小美女》式一家人窝心的幸福,这便是最美好的。“大家都很好”亲情间最善意的谎言。2009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Robert De Niro
看到他打电话回家听已故妻子的声音来平复病痛时,我忽然很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