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破站看的此片。
这位战争中的英雄为俄罗斯做出的贡献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俄罗斯为了纪念英雄而拍的电影。
根据史实记载,柳德米拉很早就踏入了婚姻殿堂,且在十几岁时便生下了一个孩子。而后,丈夫将其与孩子抛弃,柳德米拉一边打工一边抚养孩子长大。后来,战争爆发,她凭借自己在狙击方面的天赋毅然而然地投身军旅,并不是像影片中说的被迫从军。
要知道被迫从军和主动从军是两码事,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拍?
其次,该影片过分强调恋爱在柳德米拉成为枪神这条道路上的重要性,为了国家的完整而成为枪神岂不是更加高尚吗?
而且俄罗斯不是一个会划分等级的国度,那时也不是,所以,医生拥有通行证,而狙击手不拥有通行证这一说法行不通。
过分强调了爱情对于柳德米拉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我认为,应当有更加强烈的力量推动柳德米拉前行,而不仅仅是因为男人。
演员演技之类的没得说,只是对于部分故事情节与我了解到的历史略为有些出入,故,激情写下此篇。
一部战争片拍成了爱情片,战争场面不够激烈,爱情场面不够吸引。而且这部电影在意识形态方面是相当严重的,有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凡是表现苏联方面的都是画面灰暗,人物都是暴政的,充满了压迫、充满了不人性,而凡是涉及美国方面的,电影画面是明亮的、色彩艳丽的,说的话是多么的充满人性与关怀,仿佛西方就是光明,就是明天,就是自由的。因此,看这部电影一定要有鉴别能力,不要被西方那套虚伪的宣传牵进了阴沟。
如果按照真实历史拍就好了,她的身边没有环绕着为她牺牲的男人,只有一个抛弃她的前夫,在柳德米拉的传奇中,男人不过是微尘而已,有太多的东西比她的男人们更值得关注。
形形色色的男人,虽然不乏可亲,且富有魅力,但这并不是真实,传奇的女性有自己的传奇,不需要虚构伟大的男性来成就。
三星是为女主打的,虽然人物设定让人有点失望,但她的坚毅勇猛的的确确是军人的样子,为她骄傲。
如果这不是故事,没有人会追问米拉最后有没有得到幸福。
如果这不是故事,没有人会追问米拉最后有没有得到幸福。
好评的细节:经弹幕提示注意到的在海滩飞行员蹲在柳德米拉面前的时候她的脚趾动了动,表现出了少女的娇羞。其实剧中女主的眼神很多我都没能理解,女主的性格和经历导致了她的寡言。还有就是女主接过队长的遗物时手不受控制地颤抖,抚摸着枪,中途察觉了什么似的握了握拳又松开,手仍然是颤抖的。这个握拳表现出了女主的坚强,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求自己保持冷静,然而恋人战亡的消息冲击太大。
第一个爱人的死亡带给柳德米拉的是复仇的火焰,她没有流泪;第二个爱人的死亡带给她的是对战争的厌倦和无尽的疲惫,甚至对退役妥协,离开了战场打算过平静的生活。
爱上队长的时候柳德米拉是青涩的,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看向队长的眼神有时候是充满挑战甚至挑衅意味的。也许是因为队长碍于前妻一直没能接受她,也许是因为年龄和在战场上待的时间长度的差距。而上尉使柳德米拉最终成为了一个女人,她的眼神变得平静,感性被释放,甚至提出要生孩子。
女主恐怕从未爱过波亚;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全剧中我唯一的泪点是波亚接柳德米拉从封锁线走向停着潜艇的码头的那段对话。对战争厌倦的女主最终选择了接受波亚即选择平静的生活,可贵(令我惊讶)的是医生没有一点惊讶,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头并且没有全顺着女主的话说,这说明医生虽然痴心但并不是舔狗……他竟然不在意女主的默认接受其实只是因为厌倦了战争!他明知道柳德米拉不爱他。
他对女主的两任恋人说的话:我已经爱了她很久,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队长只说照顾好她,得到承诺后只说(你也爱她)那我就放心了,也许是因为队长走不过心里那道坎,无法接受女主。我觉得他可怜的时刻是上尉被医生的话激怒了,穿过人群去找女主,上来就强吻。我不知道医生看到女主脸上的笑容是什么感受……至少我很同情他……他们两个如果在一起的话会得到幸福吗?战争开始前女主的相亲让我不明白,我认为她并不爱波利斯,但是去对方家里相亲的时候穿得很漂亮头发也梳得很好看,用接纳的态度对待对方的家庭:也许她是有好感的?毕竟这个相亲并不是谁逼她的,何况以女主不屑委曲求全的性格不愿意做的事不可能给对方好脸色。可以肯定的是她本来打算好好相亲或许还打算结婚来着。看歌剧时的表情难道只是因为她喜欢的是看电影?我以为是想表现他们(爱国主义热血青年同典型知识分子)观念的冲突?或许都有。说起来女主的立场也是知识分子阶级啊,放在我国,五四运动时期学校里此类冲突也是常见的桥段啊。不过虽然这类指责是常见的,但我还是觉得女主真的有点自私……她没有考虑过,如果医生被刺激决定上战场,她能否负责吗?我不便评判,不管怎么说,这是战争时期,特殊时期,需要有这样的“爱国热情”,这么看女主的谴责也不是没有道理。即便知晓战争的本质,现实中也不可能全用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弹幕评论:医生真男人!豆瓣影评里写,医生并不是逃避战争,而是一开始就知道战争会走向虚无,因而只想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我仍旧不是很明白……但这一切是无法阻止的,不是吗?无论想法如何,不积极迎战事实上就是享受别人争取来的和平,所以不能够心安理得地安稳。医生的参战虽然据他自己说是为了柳德米拉,但未必是全部吧,我想。在这样的战争面前,任何人都无法心安理得地置身事外,何况医生是个好人。其实如果不是医生目送女主上潜艇时目光里的(对战争的)一点无奈(?),我会认为众人对医生的无凭据的(???) 褒奖是凭空拔高。事实上剧中除了前期,没有很多对医生的正面描写,以我的愚钝又得不出确切的推断结论。所以医生是看透了一切但为了她还是上了前线,一直以来默默守护她的那个人?我想如果医生确实有能力保护她那么他是最好的选择(尽管爱情并不讲道理……🙄)。
关于人见人爱的玛莎……!乐天派,我觉得她是真正坚强的小可爱,甚至超过女主。具体见于玛莎的“婚礼”,女主因为突如其来的悲剧而沉默,紧紧地抱住了玛莎;我以为玛莎会哭出声,但她推开了女主。所以她的表现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发泄对战争的愤怒,而非掩饰,台词中也说“我们知道战争的残酷,这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做的选择”。电影中并没有关注玛莎后来怎样,弹幕有人说要疯了但我认为不会疯。
《女狙击手》一部基于真实经历改编的好电影,集中于女主的经历和成长,有所局限
不知道制作公司是否都来自俄、乌,技术环节很成熟了,中间海战的一场戏拍的很真实,我挑不出毛病。相对于持续了两百多天的战役,电影只是聚焦在女主的经历跟体验,但多个平行剪辑缺乏心理递进的呈现看上去只是在省制片成本,作用比剧本设置的双线并行小了很多,略有俄式哲思。两首俄语流行歌插曲很好听
柳德米拉·帕夫琴科的战绩是克里斯·凯尔的两倍,所以评分也要给两倍。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二战苏军第一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墓志铭
制作用心,演员演的出色,有些地方用力过猛
片名本意是“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以小见大。主人公成为战斗典型后,却因为当局不希望英雄陨落,没有再让她上过战场。罗斯福夫人接见同盟国代表,其中还有中国军人,历史细节做得好。
新沙俄视角下的卫国战争,为了黑苏联强行改动了多处史实,借美帝第一夫人之口宣扬剥削阶级迂腐陈旧女性观的情节更是蛋疼之极。
说狗血的是看韩剧看多了。战争就是这样,今儿见着你,明儿也许你就见不着我,反之。
作为战士外交官女人,她赢得了所有她的战争!
20160906.。
309的战绩,先生们你们还要站在我背后多久!女权平权,她们和他们一样,拍得挺文艺,故事中规中矩,爱情有点狗血。将刚受伤刚失去爱人的战士从病床上拉下来作女英雄宣传拍照,单这点本片就完全不主旋律。【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看时匪夷所思——战争片居然可以拍的这么唯美?阳光像缎子一样铺洒下来,瞄镜上栖着不识安危的瓢虫……不敢相信是俄国人拍的,因为完全是少年的色调,一点儿历史包袱都没有,生死相许的爱情也透着潇洒,多大的内心才能撑起这样的视角?看完回味下又觉得合理,镜头后面是在风琴口琴伴奏中唱喀秋莎的苏联
太多感情戏。。。
战场黑寡妇,上一个死一个,连没上的也没逃脱,最后孩子爹是谁?
前男友也有好的。。
没看完(网速问题),大家都是讲狙击手,这部起码前面看了的部分更好看。
偶像爱情的部分拍得还不错,战争部分拍得一般,政治角力部分拍得幼稚粗暴。歌蛮中听。
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
现在和过去时空的交叉叙事,以一个女狙击手的经历控诉战争的残酷和毫无人道。最感动我的是那个最早认识她,她却最看不上,最终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她的幸存。第二段战争的煽情剪辑,导演似乎太想煽情而过了头。最难过莫过于爱你的和你爱的人被带走,你却无能为力,因为这是在战争。
所有的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不是英雄主义而是反战的。
战争从未让女人走开,导演明里暗里黑了一把苏联,黑的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