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点吐槽
第一个镜头让我以为主演是加里·奥特曼,据说还真考虑过让他来演。
影片开始于1947年,当时的特朗勃只有42岁,可老白的扮相太老了,看上去怎么也有五六十了。
开场在片场拍摄的那部由Sam Wood执导、Edward G. Robinson主演的黑色电影让我一顿好找,结果发现是影片里杜撰的,妈的,另外路易CK演的那位也并非真实人物。整部影片没什么戏剧冲突,没看过原著,也不好说改编得如何,最有意思的桥段是特朗勃找来一帮黑名单上的同僚为B级片电影公司当枪手,连同两位B级片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众配角中的亮点,可惜这段情节只是点到即止。片中表现“好莱坞十君子”事件以及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风貌很到位,但挖掘主角个性的情节不够,另外感觉其中特朗勃与妻女的矛盾的段落可以去掉,应该再加点表现他的写作才情的桥段,毕竟一个既能写《罗马假日》又能写《斯巴达克斯》,还拿到过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人应该不只会坐在浴缸里冥思苦想吧。虽然老白凭借特朗勃一角拿到奥斯卡提名,但觉得他的表演收得有些过——演出了隐忍和睿智,却没演出锐利。
有一个地方不知道是不是bug:Edward G. Robinson为了帮十君子筹措诉讼费,卖掉了他家里墙上挂着的一幅梵高的画,到特朗勃出狱几年后他们再见面时,这幅画又重新出现在墙上。
除了《特朗勃》以外,其他比较有名的关于好莱坞黑名单的电影有伍迪·艾伦主演的《出头人》(马丁·里特执导)、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嫌疑犯》、金·凯瑞主演的《电影人生》。
很多年以前买到过一本特朗勃的好友、同为十君子之一的编剧Ring Lardner Jr.(也曾两夺小金人)写的自传,看完这部电影,突然想找出来读一下。
2 ) 《特朗勃》超140字影评
矛盾不够尖锐,没有压迫感的时代&个人际遇讲述,时情时景的冷漠墙壁变成了这里的天鹅绒。上白细胞的黑名单这样的事,是一个文明一个社会一个团队,人的组合的不可避免的事情。片子过于表面,每个面向都是点到即止包括大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任性与无理。7.3
关于大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啊,矛盾啊,无理取闹,任性啊,当时在剧情里面还蛮期待trumbo的妻子讲一些东西,比如,这是我的老公,你可以尊敬他,但你不准诋毁他,类似的话。
海伦米伦的角色真是,有点《乱世佳人》中白瑞德的影子,以及任何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的那种,在时代中游刃有余的角色就是特别圆滑、油滑的角色。
要说电影中有哪些角色,我们限定一下范围,为人妻的女性角色,让我会有一种,非常羡慕这个女人的男人的情况的话那么我现在能想到,一时之间能够想到的只有两个例子,一个是本阿弗莱克版本的《合伙人》中,他的角色的妻子以及,刚刚看完的电影《特朗勃》中,trumbo的妻子。要知道,爱在三部曲里面的朱莉德尔佩的角色,都并不能够上我的这个“榜单”。我羡慕,我非常喜欢爱在三部曲,更多是喜欢那份生活,那个轻松、优雅的时代背景和,两个人的性格能够结合的,两个人的生活、人生能够结合出怎样的模样。
trumbo真是bug级的存在
同trumbo有太多通感了,这样思维共振的感觉,在好多人身上出现过,影视界,凯文科斯特纳,伊斯特伍德,是枝裕和,北野武,李幼斌,,,
3 ) 天才的编剧原来是这样的
一个天才的编剧一定非常了解人性,才能写出杰出的剧本,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还能相信他所描写的美好的东西。
本片描叙好莱坞天才编剧特朗勃被列入黑名单后的故事,为了他的理想,他被关进了监狱,被非美活动委员会“追杀”,找不到工作,卖掉房子。在这样的逆境中,他竟然写出了两部获得奥斯卡奖最佳编剧的剧本:"罗马假日"和"勇敢的人"(部是化名得奖),还有经典奥斯卡影片“出埃及记”的剧本也是他写的,真是令人由衷地佩服。也许真是因为这位天才真正理解了人性,才能够在重重逆境中自我激励,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就。全片从始至终,这位天才编剧就没有自暴自弃过,也许对他来说,把时间花在上面太浪费了,不如多打点字,呵呵。
影片描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包括到了当时任美国演员协会主席的罗纳德里根作证好莱坞被共产主义渗透,包括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观看用特朗勃真名做编剧的“”斯巴达克斯“”并进行称赞,等等,确实值得一看。
4 ) 不要死得太年轻、太穷或孤零零
即使鸡汤一再被污名化,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鸡汤才是真爱。因为对《特朗勃》的偏好,我不想将它简单地归类为美国励志心灵鸡汤。
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编剧教科书,不是教编剧们如何编剧,而是如何做一个好编剧,那就是像特朗勃一样一周工作7天,一天写18个小时的剧本。
记得微信圈曾经热刷过的一句话,你的努力程度还远远没到拼天赋的程度。比照特朗勃,这句话特别适用于懒癌患者的我。特朗勃这样做的时候已经50岁了,在这之前,他写过受人欢迎的《太太万岁》,是好莱坞功成名就的好编剧。但是住着别墅,享受着私家小湖、花园的他富于同情心,煽动过好莱坞编剧们的罢工,并加入了美国共产党。
越南和朝鲜战场的失利让美国人有点慌了阵脚,他们将对苏俄和中共的恶意泛化为对美国本土共产势力的恐慌,政府成立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将好莱坞成百上千的人列入了黑名单。特朗勃等十位剧作家被国会传唤,特朗勃的决定是让十君子对国会的质询全部不做正面回应,选择回避策略,并开玩笑要用老狐狸的滑头赢得这场政府官司。最终好莱坞十君子因藐视国会罪入狱,列入黑名单的人即使出狱后也不能继续参加编剧工作。
特朗勃在狱中才真正明白,天真的政治热情并不能改变什么,他的战场在大银幕,他的武器就是自己的作品。剧作家是用手中的打字机来改变世界的。
出狱后他先是将写好的剧本《罗马假日》署上自己朋友的名字,然后又找到黑社会发家的小电影公司,用各种化名写剧本,直到几年后,他的两部作品获得奥斯卡奖,圈内有想法有胆识的制片人和导演纷纷找他上门,他编写出了大受欢迎的《斯巴达克斯》和《出埃及记》。特朗勃说有黑名单,就有黑市。
连当时的肯尼迪总统都去看《斯巴达克斯》了,并称赞电影拍得很好,特朗勃终于从地下走到了地上,黑名单形同虚设。重新站在聚光灯下的特朗勃开始反击,那些倡导非美活动调查的顽固份子终于大势已去,直到1969年HUAC寿终就寝。
这部电影也是一堂公民教育课,今天这个世界仍有一些地方在重演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滥用权力的家伙们像特朗勃的时代一样依然在构陷替罪羊,随意践踏那些勤恳工作谋生的人,还最终将他们送进了监狱。一个遵循民主自由的国家不能剥夺少数另类的声音,极左或极右都来自于我们的恐惧,极右或极左一样带来的都是对普通人不可逆的伤害,人们为此付出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
十君子里有一位工人出身的作家,身患癌症,妻子离家,深陷囹囫,愤恨难平,出狱后一直想再状告政府,无心编剧,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特朗勃一直劝他好好写一个关于大猩猩的电影,这写好了就是《金刚》啊!
这部特别工整而令人稍有微词的作品让我再次确认了美国制造的品牌,好莱坞的编剧和制作特别靠谱,扮演特朗勃的是《绝命毒师》的老白,这是一部让人看得特别痛快的电影,台词幽默,佳句如云。
在当枪手的高峰时期,特朗勃不仅自己每天工作18小时,还将孩子们全部训练成了接线生和邮递员,吞吃了无数的提神药片,泡了无数的浴缸之后,特朗勃终于靠实干闯出了未来。
他做到了他想拥有的人生:不要死得太年轻,太穷和孤零零。
5 ) 看过《特朗勃》
杰伊·罗奇(Jay Roach)是地地道道地以拍喜剧片而成名,《王牌大间谍》和《拜见岳父大人》两个系列早已经成为了喜剧片中的经典和翘楚,不仅如此,他对政治喜剧也多有涉猎,2013年的那部《规则改变》将直接导致2000年麦凯恩大选失败的萨拉·佩林从头到脚讽刺得通透涕零,同时还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三座艾美奖。
《特朗勃》拥有杰伊·罗奇作品一贯的特色。架构紧凑,节奏明快,同时还集合了前作中荒唐戏剧和政治喜剧的大成,不但情节丰富,却也充满了轻松和幽默的细节,成功地摆脱了刻意说教的嫌疑。
编剧约翰·麦克纳马拉 (John McNamara)以 布鲁斯·库克(Bruce Alexander Cook)所著的特朗勃传记为蓝本,但并没有将重点聚焦在特朗勃如何创作出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本上,而是架设了三条故事主线, 穿插了身为“好莱坞十人案”中一员的特朗勃与其他电影人的友情,与妻子儿女的误会和冲突,以及被划入好莱坞的黑名单之后如何匿名创作,最终遇到柯克·道格拉斯和奥托·普雷明格两位勇敢正义的重量级人物出手相助的故事上。这样一来,特朗勃的形象变得丰富多样,充满戏剧性,却又不失深度。
当然,快被中国影迷忘记本名是什么的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对这部电影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特朗勃吐字发音和举手投足之间的雕琢,让布莱恩·科兰斯顿(还是“老白”念着顺口)不易察觉却又细致入微的表现出了特朗勃在遭遇人生剧变之后的一系列变化与从未动摇过的坚守。他已经完完全全就是那个风趣,睿智,偏执,顽强,靠着笔杆子对抗整个世界的老男人。
今年的颁奖季中有另一部有关意识形态与命运为主题的电影《间谍之桥》,虽然命题与主旨不尽相同,但背景都是被巨大的铁幕阴影笼罩着的灰色年代。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6 ) 无敌的编剧技能
片子很好看,男主老是老点,很有味道,就是老帅老帅的,演的超级棒。女儿也很漂亮,里面的Kirt也好帅!!超级喜欢。
对于,里面的政治斗争,我可不敢说话,哈哈,我对这方面还不成熟,害怕说错了以后,等会儿,就会上像片子里一样的 blacklist了,我只能说,祖国万岁,我是个傻子,我啥都不懂,别叫我发表意见,I love my country。just kidding.
男主演的特别好,演出了成熟的睿智,机智的争辩,在困难中的不乱阵脚。
出了监狱,他开挂似的编剧技能得到了适放,让我觉得,妈呀,这简直就是个god of the script。我看到他的煎熬,吃止痛药,不停地抽烟,没日没夜的写,沙发上写,桌子上写,最喜欢的还是浴缸里写,写的快发疯了。
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我看到了他身心的煎熬,痛苦,但这不是他写出天才作品的主因,就像,如果我也没日没夜的写,我就可以写出那么伟大的作品吗,不可能的。所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上天给他的天赋,还有就是他的过去的经历。我觉得电影在他写作过程中,对于后者的反应很少,还好有。
这就使的前面演了很久的个人经历,似乎有点与他写作的伟大作品割裂开了。让我一度觉得,这就是一个美国的编剧队长。但是我觉得还有一点,是天赋和经历共同成就了他。
所以这是我的看法。
他写作的时候嘴里永远叼着一根架着烟嘴的烟,旁边永远有一杯威士忌。两次奥斯卡颁奖礼直播,他和家人坐在客厅里,当念出他写的作品获得最佳剧本的时候,全家都欢呼了,虽然不是他的名字。
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
这种性质的人物传记能排出令人热血的感觉,只能说这帮人的功力还是挺牛的。
影片很好的展示出了特朗勃的幽默感及遭受的一系列磨难与挣扎。
向过往的人物致敬
很棒的傳記電影!還好他的才華沒有被埋沒得以被世人得知
在好莱坞反共黑幕下,一位左派作家用笔做武器,对封杀和迫害说不。电影拍得四平八稳,但传奇性先声夺人,谁能想到《罗马假日》背后还有着这样的故事!海伦奶奶演的反派让人不寒而栗,老白给小李子又上了一课:老戏骨们靠得住。
oh great
剧情还是不错的
里面的故事很典型,但是整体串联出来略牵强
作为讲编剧的片这片的编剧好棒啊,人物事件时代都好有层次,每个小角色都有自己的arc。左派家庭观这么强好反讽(但真的现在每个传记电影都要美丽心灵么)。一直对那个时代的片场很好奇,这片借Trumbo一个人就讲得淋漓尽致。安静又现实的英雄主义好有魅力。老白奥斯卡!(好像说晚了)
罗马假日编剧的传记片,耐看。
流于表象,年代感的营造几乎都是通过资料影像表现出来的,差点变成一部好莱坞近代史略,多亏演员全力救场;爱德华·罗宾逊听证会那场戏简直就是二流美剧水准,当然这肯定不是斯图巴的问题。
好看。。。
一部很好的传记,在看这个影片之前对特朗勃一无所知,然而对他的作品却是非常熟悉,原来有着这样坎坷的经历。老白演得很好,希望将来有机会折桂奥斯卡。
剧情一般 但演员演技弥补了这一点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比想象中的好看
很好的传记电影
好传奇的人生,是苦难也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