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什么国产的苹果总是烂一半好一半?
最终选择了推荐,确实有点小小的私心作祟,以好莱坞的标准,这种片子是是绝对的烂的,但是以国产片的标准,还是稍稍鼓励一下。
有不少人讲,中国的观众,或者说不只是观众,所有的受众都是比较难伺候的类型。我大体翻了一下大家的影评,虽然说大致客观,但是批评得多,负面的多,正面的内容给的并不是很够。
话说要想看好电影,做影评一定不能只给负面的东西,一个电影多少都会存在正面因素。老是想着靠鞭策去改变,其实最终先打击的是做电影的人的积极性。或者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在无选择权话语权,没本事自己投资拍电影,或者是怎么样的情况下,也习惯了用喷的方式满足自己。
无论如何,总该有一些正面的存在。
我说说吧,选择历史题材,而且给了比较够的制作水平,有些人轻而易举地去将其跟好莱坞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大制作相比,本身就是偏颇的。一分钱做一分货,这个是肯定的。
但总体来讲,整体人物的构型,场面,以及人物动作等,还是看出主创团队是下了功夫的。多少有一些表情比较硬,而且人物的脸上总是有两道折线,不过人物行动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在以往的国产3D电影动画中,并不多见。
从另一方面讲,郑和下西洋的题材跟今天的时局也有契合点。600年后的今天,当这个国家重新希望被世人尊重的时候,重拾海权的理想,总是应当被提及的。
再一个,比起以往的国产烂动画片,配音最起码没有掉链子,我认为还不错。
好了,我也说一点负面的东西。
较真一些,历史题材对于一些观众来说,容错性不高,比如我。当然动画是要有演绎的程度的,我是比较支持把三宝太监男人化的,要不然也没办法演下去。
能够挑出来的错误例如:宝船舰队年代侧舷火力战舰并未出现,实际上郑和宝船上大口径的火炮不多,主要的作战模式仍旧是撞角、弓箭和跳帮战。另外,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已经迁都北京了,跟南京已经没啥太大关系了,郑和出洋也不是从南京走的。公主殿下居然穿清妖的旗袍,诸如此类,不细表,OCD而已,其实没必要在意。
说几个跟电影有关的,剧情上进展比较生硬。好像是为了穿越而穿越的,其实没有那两个小孩也没有问题。有了那小孩,还有貔貅,反而让人觉得戏份混乱,穿插生硬。所以,就不如从头到尾都是在讲郑和的故事。
镜头语言的运用很成问题,有些抓景色的功力是够的,但是描述情节的反而寡淡得多。
另外一个明显的硬伤是配乐,两个主题歌插进去都太刻板了,我对刘欢和张靓颖的嗓音没有意见,但是对两个歌曲的质量意见很大。而且音响混声质量不太好,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为什么不再花一些把配乐搞得精致一些,就算没有好歌,把音乐混好声也行啊。
————
总结一下,这片子比起一些以往的烂片还是有进步的地方的,场面足够了。而且关键是,就算是好莱坞的制作水准高,可是好莱坞永远不会拍我们自身文化的东西。而永远去期待好莱坞、好莱坞,一个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最终世俗美国化,而缺失掉了作为中华人的基本文化底蕴。这无疑是悲哀的。
我们指望不了我们的动画能够走回道五十到八十年代时期的那种经典性,但是总要一点点地寄希望于,带着我们的价值观,带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桥段的东西,能够有一天让我们喜闻乐见。
我们也需要这些东西替我们向世界表达我们的与众不同和我们文化的美丽。有人可以解释我的文艺政治化,但没有理想的文艺,总也是痴痴傻傻,而断掉了自己的筋骨。
我觉得呢,无论是国产电影还是动画,归根结底还是一件事: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有的时候我们看电影,大致能够感受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或者说故事过得去,可是被一些人拍出来,反而索然无味了。
如何运用个人语言,如何通过画面表达导演的个人因素,个人所想,都是相当重要的东西。暂时我觉得一些年轻的导演和编剧们,不必尝试太多解构主义和蒙太奇之类复杂的东西,能够顺着下来,将一个故事完整的表现在观众面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是好一半烂一半的苹果还是别的。对国产电影总有个好的预期,也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并且客观,在鞭策的同时也能够找到闪光点,扬长避短,去芜存菁嘛。
最后还是那句话,请电影人先想好,不要想把一个故事讲得多么天花乱坠,先讲一个好故事,完整的讲出来。
2 ) 优缺点都有
写长篇影评嘛,当然要有诚意啦
要说缺点嘛当然是有很多的:
1.从现代穿越过去的打酱油二人组的情节感觉有些鸡肋和不明所以
2.从场景特效上看,大海的效果不够逼真,北极极光那段的效果也有点怪
3.刚开始的武斗练习中的围观群众的动作感觉不大逼真
4.某些打斗戏里对pose的慢速特写镜头略多,使打斗显得拖沓了点
5.公主在船上穿的貌似是旗袍?感觉是个小bug
6.有极短暂的儿童不宜镜头
7.个人感觉结尾停在“将军,你在哪”那里留白一下就好了,这样余韵更悠长点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真的一无是处的话,我怎么可能会看到结尾呢?
没错啦,我是想说进步还是有的:
1.海儿姑娘的情节在国产动画电影里算是有新意的了,海儿姑娘真霸气……叙事镜头缓急相间,使故事的叙述变得张弛有度、更为精彩
2.长颈鹿略萌,装正经的皇帝略萌
3.还是刚开始的武斗练习里,白须老将军每挑赢一个对手就会给对手一个单手公主抱待遇,略喜感啊哈哈哈哈哈
4.颜控表示,郑和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很帅气的,外邦国王和王子的长相初看略猎奇,看久了会觉得好亲切
5.郑和舰队和海盗们在夜间的斗智斗勇那段蛮精彩的,再次感叹海儿姑娘的霸气
6.海市蜃楼大风暴那一段我喜欢(排除极光部分)
7.抢走权杖的那个很贼的小反派(忘记名字了)的情节很丰满
8.生门开启那段的插曲挺应景的
于是就这么充满诚意地写完了感想。
3 ) 3D背后的中国美术片情怀
国产片开始出现异常部队了,《魔海寻踪》重新演绎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跟类型片抡了起来。然而,3D格局下的初登场,却带着一副清丽典雅的面孔,让人找回了对于美术片的怀念。
对于国产动画片有点偏爱。作为东方动画的鼻祖,我国独特的美术文化注定了,国产动画风格上与舶来品有质的不同。遗憾的是,中国的动画产业经历了比文革还长的枯死期,二维动画时代就已经鲜有优质的现代题材。中国人是不可能子子孙孙一直靠水墨小青蛙和雪人兔子的故事来填补二次元渴望的,《喜洋洋》和《芭芭拉小魔仙》从故事上重新获取了观众群,进入CG时代后,《魁拔》、《侠岚》、、《昆塔之盒子总动员》都让笔者爱不释手,从过往的作品来看,国产动画中,剧情、人物、画风、情感、趣味、主题上,均已出现及格甚至优良的作品。3D来了,《魔海寻踪》划开了第一桨,带着种种不成熟,爬上了大制作的平台。
作为中国第一部3D CG海战动画长片,用一句话概括:这明显是个场面恢弘的大家伙,郑和的船队浩浩荡荡从屏幕上甩开阵势,明朝的木结构战船是汉民族海军的骄傲,真的画出来放在3D屏幕上,那个画面做到了让基本上是个中国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广角构图回归《清明上河图》式的众生相风格,一幅透视良好的流动浮世绘;船的质感做的靠谱,看到画面,能听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桅杆敦实的木头声。动画的基底是绘画,电影的基底是摄影,二者隔着梁子,意蕴差别深远。首次看到手工画作的明朝舰队,印象非常难忘。
这部作品无法同中国美术脱开关系,比起近两年的大部分动画,本片保留了中国美术片特有的笔间韵味,并未堕入国外以中国美术片为基础加以改良的动漫之流。郑和用过的笔洗从一只大海葵的肚子里仙逸地飘起来,明清花皎白的胚子润润蓝釉,预揭开陈年的故事。海水里两个中国小孩儿做背景,守着这口出处考究的瓷器,整个片子一下从过往的观影体验中脱引而出——在西方人的动画片里,很难找到一处这样惊艳的表达,不光是造型问题,更重要的是寓意。只有中国画匠,才有那份情怀,懂得以何样的物,传达何样的气节。本土历史文化的力量透过古典美术造诣准确地传达出来。
反过来,比起古风浓烈的静物刻画,本片的人物造型更具当代美术特征。如果你有点当代美术的口爱,尤其对于建国以来,当代中国美术的流派和演变有些认识,看到正和的形象时,不免会联想到央美某教授搁在全国各类博物馆的经典方化雕塑造型。人物线条被简化,男性人物(屏蔽那俩穿越的小孩儿)汉服造型简洁肃穆,身形给人感觉就俩字儿,高,厚。人物面部轮廓突出饱满的颧骨,眉眼细长,典雅庄重,这也正是汉人审美中俊美的象征。惊喜的是,这种简洁而立体感十足的画风,并没有让人物的表情动态失去味道,相反,有些写意的神韵。做到这一步的意义远大于电影追求的大场面与真3D,这是中国动画开始迈向新时代的信号,古典与现代融合,美术片的情怀没有因为快餐文化而湮灭。
第四个亮点是脚本有了成人故事。开篇讲过,本片足足地打了一把类型牌,这个版本的郑和下西洋除了保留正和时代的历史兴亡感之外,大明公主的爱情和异国公主的人生遭遇跳出了大时代脉路,单成一线。从人物造型判断,显然这两条叙事线是留给18岁以上的观众来追味的,一位端庄贵气,一位性感热辣,完全区别于儿童的q版造型。虽然影片篇幅有限,但唯美的古装爱情和海盗身世奇谈的片段,还是拨动了成年人的心弦。一个想嫁将军却为国远赴他乡,一个一心报仇却错杀了亲生父亲,世事多变的成人世界降落在两个穿越的现代儿童的视角里,让这部片摆脱了哄孩子的层面,也从古板的历史题材进化出一些人文关怀。
从成片来看,《魔海寻踪》明显因为跨界电影,不得不考虑到各层观众对于动漫剧场版的要求,众口难调,多种类型的融合,增加了影片完成功课的难度。事实上,在看到上述呈现的时候,观影前对《魔海寻踪》的期待已经满足,甚至有些意外。对于国产动画,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一点点情怀上的不同,技术是一条可以不断摸索的路,然而中国美术片的情怀却很难找回。
4 ) 对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表达
说实话,尽管在中学历史课中就学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但一直以来对于该事件并没有太多的认识。特别是当阅读到更多相关资料时发现整个事件的诱因竟然是永乐皇帝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绝后患时,对于曾经接受的关于下西洋事件的意义更是充满怀疑。然而,不管永乐皇帝一开始的念头如何,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七次南下,本身可能已经早就远远超出了最初的本意,对于雄才大略的永乐帝来说,如果一次是为了寻找政治对手,那么多次派人南下显然就不仅是寻人这么简单的事情,其中自有更大的利益在诱导他前进。
对于永乐帝来说,下西洋除了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及各种异国奇珍之外,还是他刷政治声望的手段。通过下西洋扩大明朝在周边四夷中的政治影响力,进而改善大明的周边环境,以便全力对付北边的蒙元残余势力也是其目标之一。然而,如果站在当下的时代来看,下西洋最大的利益或许是它的文化影响力,因为这是中国古代一次全方位的文化输出,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播洒到世界。
由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 》立足于当代的叙事视角,将下西洋的曲折历程与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充分展现到观众面前,使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得到了全面的释放。
对于航海,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对于习惯于大陆生活的中国人来说,航海只是一种互通有无的手段;而对于以航海为基本生活方式的西方人来说,航海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生命线,也是获得他人资源的手段。在他们看来,抢劫本身并无不妥,都是谋生的手段,因而,在荷马史诗中对海盗跟航海家同样预以赞美。然而,郑和的航海却是以和平为目的,这是迥然不同于西方的航海模式。《魔海寻踪》多次强调这种和平航海模式的意义,它使得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而且也真心建立起来与他国之间的友谊。
对于航海来说,最大的恶梦除了自然灾害就是盘踞在大洋上的海盗,正是通过不遗余力地打击海盗,郑和将和平的理念传达给当地国家。以加拉国王为代表的南洋诸国开始真正心悦诚服地接受大明,因而在这种背景下的公主下嫁代表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既是文化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它以尊重当地的民风习俗,与所到国友好相处并增进之间的了解为最终目标。
这种文化航海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是分不开的,它使得中国以平等的方式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而也赢得当地人的尊重与爱戴。对于处于文化强势地位的大明来说,这种态度尤其难能可贵,因为在随后不久的将来,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对于南洋诸国来说才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灾难。
透过《魔海寻踪》,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是怎样伴随着郑和的远行而渗透到南洋诸国之中,也看到我们传统文化中平等、和平的理念是怎样穿越大洋和时间而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可以说,《魔海寻踪》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的一次全方位的展示。
5 ) 《郑和1405 魔海寻踪》:动漫世界里的一次深度航海
关于派遣郑和下西洋,现有的资料多数都表明最初只是朱棣为追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建文帝的无奈之举,然而,这一初衷与它后来的巨大意义却是无法比拟的。有时候历史充满了偶然,一次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时至今日,我们回头来观察我们民族的历史时才发现,原来永乐帝的无奈之举恰恰是我们民族在海洋里走的最远的一次,甚至它差点就触摸到欧洲的触角。
其实,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有意还是无意,能够做出这样的抉择本身就是一种魄力。对于朱棣来说,他需要破局,他不能为自己的统治留下法理上的隐患。对于郑和来说,航海不仅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同样还需要将大明的声威传播到异域,以次拉升朱棣的统治权威。在此之外能收获异国的物产与民心,在经济上与海外诸邦互通有无也是他航海的目的。当然,作为太监,根绝了世俗的欲望,那么在辽阔的大海上建功立业或许更是他的人生意义所在。
因而,不管怎么说,这一番南下都承载了远远超出最初目的的意义,由南京朱雀影视动画有限公司创作、制作的3D动画电影《郑和1405 魔海寻踪》就是对郑和的航海事业的一次全景式描述。当然,如果从整个国产动漫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次制作本身也有同样的冒险意味。
相对于普通电影,国产动漫电影在当前的华语市场中显得更为尴尬,除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前后,几乎看不到国产动漫的身影,此前上映的两集《魁拔》尽管业内口碑不错,但也只是叫好不座的惨淡经营。事实上,国产动漫电影也正是走到闭关锁国的明清航海状态,既没能突破国外产品的封锁,也能法革新创作技术与构思。
或许同当年的郑和冲破巨浪驶出国门下西洋一样,《郑和1405 魔海寻踪》对于国产动漫来说也是一次深度航海。出于对历史的尊重,《魔海寻踪》尽管也加入诸多创新性元素,但在保持故事的生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真相,例如当郑和将长颈鹿带回国后,永乐皇帝命大臣夏元吉写《麒麟颂》即是史实。这种对历史真实性的描述使该片保持了一种严肃的创作态度,与那种拉低儿童质量的《喜洋洋》《熊出没》显然不是一个风格。对于国产动漫来说,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在提高技术的前提下,对题材及创作手法的革新是更为关键的东西。
当然,在技术层面上《魔海寻踪》同样也有所突破,对于3D技术的娴熟运用使得该片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局部的细节处理上也更为精细,甚至一度使人产生仿真的效果。对于人物的特定,以及各种表情的处理上,《魔海寻踪》较好的改变了传统动漫的机械化外观。
就动漫电影的现实来说,我们也已经到了不得不主动出航的阶段。抱残守缺换不来和平发展,只有主动投入到竞争的海洋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才能寻找到更美好的未来。对于国产动漫来说,《郑和之魔海寻踪》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深度航海,它促使我们更好地探索国产动漫的明天。
6 ) 《郑和1405——魔海寻踪》的国际化征程
一部动画电影做到怎样的程度算成功?像《飞屋环游记》一样温暖,或像《机器人瓦力》一样感人,再或者像《疯狂原始人》那样热情洋溢……
很多人抱怨,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可爱的熊猫在好莱坞的不设限下打起了功夫,花木兰成为了经典。然而,国人还在为《喜洋洋和灰太狼》大唱赞歌,却没看到别人已经走得更远。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沉浸在当前的成绩里。也有人在默默地为中国的动画电影事业耕耘。2013年岁末上映的动画电影《郑和1405——魔海寻踪》正是这样一部别具匠心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的设置到画面效果的制作,都体现了创作者欲闯荡国际江湖的野心。
首先是剧情,这部影片以“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教科书上对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过重点教育,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郑和1405》利用这样一段历史铺开一个惊险的奇幻故事,是一步巧妙的险棋。近似于《加勒比海盗》的情节,带着强烈的好莱坞风格。或许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觉得这是在改变中国历史故事的特点,其实不然。
在《少年P》的漂流故事里,一个被少年虚拟化的故事背后是段伤心的真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展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比青涩、沉重的现实白描更能引起观众的好奇与共鸣。这样一条思路被放在《郑和1405》中,则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利用一些为观众了解的形式来诠释一段干涩的历史,使它的过程与意义为更多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人理解,其实是个很有想法和野心的尝试。
这部作品的画面也很用心思,人物的设计也能看出渊源,同时又能看到改变。对于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观看的动画电影来说,3D效果是货真价实的高品质水准。惊涛骇浪的浩大、海底世界的似真非真、长安城的热闹,还有穿越历史的两个孩子的一颦一笑都能看到创作者的用心。
有句话叫民族的,世界的。《郑和1405》尽管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向国际化靠拢,但是在剧情的设计和元素的运用方面,还是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自豪。
剧情上,故事虽然讲的是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但是全片围绕的却是篡位夺宝的阴谋。这很符合中国影视作品的擅长面,尤其在古装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画面上,除了郑和极其部将的着装外,京城繁华之美、宫廷之宏大都做得很中国,给电影的属性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从外国人的审美角度出发,这样的设计正好迎合了世界对中国艺术文化的认识,也匹配了影片国际化路线的风格。
值得赞赏的是,作品的创新尺度很大。两个孩子在海边玩耍的部分被设计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男孩“与蛇共舞”一段,从跑酷到hip-hop,相当时尚感的一个桥段使枯燥的环境也变得兴味盎然、妙趣横生,与历史情节反差极大的风格形成对比,丰富了影片的趣味性。
总体来说,《郑和1405——魔海寻踪》相当有国际野心的作品,在尝试采用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阐述历史的同时,又让电影的趣味性变得多元丰富。尽管说,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影片的勇敢与真诚能让人看到中国动画电影活跃发展的好趋势,使影迷能对国产片拥有更多的期待。
除了人脸画的太过分之外,整体画风和效果比某羊好百倍,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不深究剧情的基础上。。。
还是那句话,先把2D做好再想3D的事!故事可以,动画是渣渣!
多了一星是为剧中中国武士的设计,很国土,值得发扬
这电影名字取得真荷里活。
脑残剧无误~沐浴戏加一星~
。而网友提到的《郑和之魔海寻踪》,小编也特意去网上查看了一下预告片,制作精良,尤其是震撼的海洋场景,让人心生向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碉堡了!记忆中最刺激的观影经历!!
纠集了海尔兄妹,大航海时代,波斯王子与希腊史诗于一锅的动画,还是坐得住,除了每个元素间生硬的节奏。元明清氏的扁凸鼻梁人设,点缀莫名其妙的不知火舞胸泳造型,抛开策划有陈国富,颇多狄仁杰氏族画风,属大明城郭全景与多场海难战船纸片CG最得其精髓。很多应邀影评摆历史拿段子,只字未提上译配音
画面可以给8分(国产3DA中没见过更好的),做得很认真。剧情只能给5分。主要人物有现代的千浪与燕子,明代的郑和、加利国王与王子,陈海儿,陈祖义,明朝公主,朱棣。陈海儿浓墨重彩。郑和与公主之前的情愫令人吐血。片里的男人个个五大三粗膘肥体壮。郑和在片中的称呼是“三宝总帅”……20140224观。
逻辑在哪里
不是赤裸裸地坑爹,而是“赤裸裸”地坑小朋友。
万万没想到啊,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居然是个动画片,其实中国能做出这个水平的动画已经很不错了,要什么自行车
我觉得拍的还不错
有点光头强要乱入的即视感
其实可以不止一颗星...
鼓励一下
鼓励中国动画,加油!
我操。
插曲不错
还真就不错 很有诚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