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观赏了今日北京电影节的首场放映。本来没想写repo,但是想了下,有好多话想讲。那就把他们他们转化为文字形式。让自己的惊喜与感动分享给大家。
写在前面:
这个故事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也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蒙汉一家亲的主题。是很合适与应景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难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帮助,撑过了艰难的年代,走向了如此幸福的当下。这段苦难中的每一份善意与爱都值得被记住,并感激。
浅浅的写一下电影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因为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我们可以说内忧外患。电影里从一个小家母女与兄妹分离故事,以小家反应出当时大时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难,也反映出来了,内蒙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自己因为边界的缘故,本身也充满了危机,但是当决定收留这群孩子开始,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电影中,都是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三句话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是国家对于民族未来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间对于彼此的深爱。
说回电影,个人浅谈一下,不是专业的,只是想把看完电影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好写出来。
一、叙事手法:
电影的是分了三条时间线来叙述。一条是,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寻找妹妹的现代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哥哥回忆母亲把妹妹送走的过程,以及一条并行线,妹妹在被送入内蒙过程中在孤儿院与额吉一家相处长大的过程。
三条线都是交替出现,这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我看完,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尔冬升导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成片剧情连贯性与叙事手法埋线布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与自然,不让人突兀与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设置了一个小反转,这个反转也把电影最后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并且很好的点了电影的主题。让观众陷入演员带入的情绪里,久久难以平静而又震撼与感动这份无私里。
二、电影主题:爱与无私
这个主题,其实从知道电影开拍以后,有过担心,想着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观众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当故事画卷完全展现在我面前,我却只能说一句,我能钦佩于当时他们无私,并且震撼于他们的选择
说一个个人认为的隐线。爱与无私,不只是当时无私收养上海孤儿的内蒙人民。更在于那个年代,无数为了祖国建设奋斗无私隐姓埋名多年的无数科学家与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亲,一直是掩在这个电影大故事里,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从她母亲收到父亲寄来的东西,确实转交给别人,以及母亲对话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家人的不知晓与无法知道在哪里,是否也是隐示着,这位父亲也是为了大爱,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即使心怀愧疚,也要为之奋斗。当然这条线是我个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记录下来。
三、角色理解
只写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位角色:
1、哥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双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线一直是他的视角,也从他的口中知道,母亲已然重病,却还是对60年前的女儿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却因为对妹妹的挂念,为了不失去记忆,不想做手术。当最后被告知妹妹已逝(为了推进剧情),母亲病逝,自己要离开时,把东西送给导游。我想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与决然感,让人怅然。而当后面见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与妹妹对视那一段,我还是被陈宝国老师的演技折服。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2、额吉。这个角色,是杜思珩改变的开始,也是真心接受与爱着这个孩子。虽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后面,独子逝去后,为了自己的承诺还是养大并照顾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话,大爱无疆重信守诺。对于杜思珩亲生母亲的那句,虽然未能相见,但是感谢你生下她让我们都抚育过她。
3、伊德尔。这个角色其实出现的并不多。但是确实这个电影里一份温暖的存在。他代表着更无私,额吉带着小私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觉得该遵从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谈,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将自己的爱与温柔展露给这个略显局促的孩子。而当后面他要随军出发的时候,去沙暴里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开始把他的当作杜思珩真正的父亲。而当后面因为那木汗的过世,最后的那段回忆中,也很好的将一个父亲的愤怒与矛盾以至于到后面因为责任与爱,选择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苍白,但是电影里通过演员的演绎,将这个人物一开始出现的温暖与父爱如山,到后面独子去世自己的内心矛盾与愤怒演绎的有层次而令人动容。也是将这段电影尾声的高潮部分,演绎的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四、写在最后:
电影整体的运镜与色调,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喜欢的。对于苍茫草原与遍地牛羊的内蒙多了一丝憧憬。希望有机缘可以去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这电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观赏国产片里面,完整讲完一个故事,并没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个感觉,用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也许我们不会再在这个时代经历这些事,但是我们不该忘记那段历史,也不该忘记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平凡但带着温度温暖着历史的每一位。
海的尽头是草原,一个多么有诗意的名字。必须承认,当初就是被这个名字“种了草”。再看简介,果然与一望无际的内蒙草原有关。最后再看导演……嗬,竟是久未露面的尔冬升。
一个香港导演能驾驭的了一部发生在60年代的现实题材电影吗?更何况这段历史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是鲜为人知的。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走进了电影院。两个多小时后,我哭着出来了。可能整个影院都找不到第二个比我更傻的人了——我把疑惑带足了,却没把纸巾带足。
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以癌症晚期的老年杜思瀚远赴内蒙,寻找当年被送到草原上的妹妹杜思珩为主线,用一种非典型公路片的拍摄手法,在现实和历史的不同维度中展开叙事:老年杜思瀚的寻找之路和童年杜思珩的迁徙之路,是两条不同时代的横向线;童年杜思珩到青少年杜思珩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时间维度上的纵向线。三条不同的路,纵横捭阖,像撒向历史长河中的一张网,就这样网住了一对兄妹和两个母亲的一生。
有趣的是,影片使用了不同的调色,以区别这三条不同的路:童年杜思珩的迁徙之路,使用了一种黑白暖色;杜思珩的成长之路,使用了一种饱和度较低的暖彩色;老年杜思瀚的寻找之路,则使用了正常的彩色。由于影片中有大量的倒叙内容,加之登场人物繁多,使用这样贴心的调色,就不会让观众晕头转向了。
这是一部关于“原谅”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困扰了杜思珩一生的心结,终于在见到老年杜思瀚的那一刻解开了,但此时的她早已选择了放下。养父养母在悲剧发生后并没有迁怒于杜思珩,而是依然对她不离不弃,这种伟大的“原谅”,让杜思珩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了草原。因为抛弃女儿,杜思珩的亲生母亲愧疚了一辈子。然而千头万绪,当初的“抛弃”是为了让两个孩子都能够活下去,这是一种既残酷又悲悯的爱。
这同样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沉默寡言的纳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杜思珩的新生。从这一刻起,杜思珩变成了那木汗。她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善良的养父养母,守护着这片用无私的爱接纳她的大草原。从那些帮助过妹妹的人口中,杜思瀚逐渐明白了妹妹受过的委屈和得到的关爱,也懂得了草原上的人,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坚韧和他们的脆弱……不知不觉,杜思瀚这趟寻亲之旅,已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向死而生。杜思瀚甚至还帮助了两位脾气倔强的兄弟,使他们重归于好。大草原用它的博大胸襟“拯救”了杜思瀚,杜思瀚再回报以草原。
这就是草原,它是美丽的,也是无常的。杜思珩的养父伊德尔说,“大自然对我们很残酷啊”。是啊, 这里白天有突然刮起的沙尘暴,夜晚有虎视眈眈的狼群,还有让老人痛失妻和子的恐怖大火,更有夺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皆怀有一颗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敬畏之心,使他们大多数都天性善良。这就是为什么杜思珩犯了大错,养父母也没有责罚她的原因。“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命数啊!”养母萨仁娜感慨说。这种万物有灵论的信仰,既是大草原的无常,也是它生生不息的写照。
愿我们心怀敬畏,像爱护草原上的每一个生灵那样,爱护这片大草原。就像童年的杜思珩,第一次看见马吃奶时绽放的笑容。那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好奇心,和无师自通的生命情感。就像伊德尔朝天鸣枪,放跑了那匹白马。当老年杜思瀚亲吻着它的后代时,你很难解释这到底是一种宿命,还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轮回。尘归尘,土归土,我们向历史叩问答案,可是答案依然在风中飘扬。“我们并未见过,但我们共同抚养了一个女儿。”这是影片快结束时,100岁的萨仁娜对杜思珩刚刚去世的生母说过的话。一切终将都会放下,活着的人还会活着,陆地的尽头是海,而海的尽头是草原。
轻微剧透,我实在受不了,从来不玩豆瓣的我,冲进来骂这部烂电影,看过《国家孩子》的我冲进电影院,就给我看这个破东西?三千孤儿入蒙古,就是个噱头,讲了一堆破烂事,叙事极其纠结,陈凤霞有对儿女,因为养不起,就把身体弱的自己照顾,身体好的送到孤儿院,儿子听到了之后,冲进大雨里把自己淋感冒了,所以妹妹杜思衡被送走了,陈凤霞老了以后一直愧疚,杜思翰为了母亲和自己的心结去寻找全剧都在作的杜思衡,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养父养母对她视如己出,她阿爸小时候告诉她:等你长大了,带着我和你的额吉去上海,然后她长大后就忘了,看到一个男孩喜欢他,就要求这个男孩陪她去上海,说:我会和你回来的,我问明白后,才能能安心回草原生活,男孩被这个饼给圈住了,就和杜思衡跑了,没想到遇到了流沙,养父母的儿子,为了救杜思衡和那个男孩,直接嘎了,看完后,我真想抽死女主,我不感动,我很生气,养父养母养了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真不如养只羊🐏最起码还能宰了吃,就这?还原谅她了,让她用哥哥的名字生活,烂尾结局,一堆人说感动,我差点没气嘎
我是蒙古族,此类题材的电影,个人还是很感兴趣的,尔冬升导演对草原人民到底有什么误解?剧情混乱,毫无逻辑,细节处理方式粗暴感人。
我在影院里对老公说,信不信下一秒狼就会出现,这种老套的剧情不要再圈钱了好不好。下一秒哥哥要牺牲了,果然又猜对了!先不说剧情如何,说的比我好的朋友多了去了,大家自己体会。
买票选择了蒙古语观影,没想到是个大雷。配音演员毫无感情可言,只是在默默念台词,朗读课文还要声情并茂呢,好懒散的配音,这种感觉很像在收看蒙古语卫视。
其次,最不能忍的是,为什么要把电影票简单的分为国语和蒙古语?明明是语言需要高度融合的影片吧!小女主是上海人,小时候肯定要讲汉语的吧,去了草原长大了肯定会说蒙古语,这是正常逻辑吧!?没有必要全篇都要翻译吧?!从头到尾所有人都讲蒙古语…符合逻辑吗?不难受吗?就像抗日片一定要让日本人讲奇怪的话,你滴死啦死啦滴…无语了个贼贼!观影感很差劲!
什么滤镜?能不能上点心?沙尘暴滤镜…那个年代草应该是绿的吧!?
最后,不要乱用BGM了!求求了!为什么狼一出现就要播放长调?很诡异哎!为什么那达慕摔跤音乐是呼伦贝尔蒙古族当地的特色音乐?地域特色太明显了吧,呼盟音乐代表不了全内蒙,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音乐和特色,就像普通话,大家都要会,不然怎么沟通交流?要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bgm才对吧!?
总的来说!细节处理简直是差到爆炸!作为一个蒙古族人,非常期待的买了票,结果大失所望。好好的题材给浪费了,剧情不用说,下一秒干什么都能猜到,当观众是傻z,老剧情老套路。可惜了题材!太可惜了!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以下仅个人解读:
1.“送来的大部分是女孩啊”,杜思珩的亲生妈妈为什么选择抛弃妹妹留下哥哥,一部分是电影直接给到的台词——“留下体弱的那个”,另一部分的原因不言自明。
2.导演一直说“大爱”“无私的草原母亲”,那萨仁娜完全没有私心吗?其实是有的,她的儿子到了娶亲的年纪,嗓子坏了,没法说亲,她对收养的小女孩也有“养媳妇”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萨仁娜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里完全展露出来。
3.那木汗和他母亲想法其实一致,他并不完全把杜思珩当作自己的妹妹,在一家人的画像上,他悄悄把妹妹折叠起来。面对马正元和杜思珩的亲密关系,他吃醋了。
4.内蒙草原的家人养了你十年,你都不愿意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执念跟家人们谈谈吗,杜思珩?
但是人性,最玄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复杂。
如果杜思瀚没有患癌、他母亲没有阿尔兹海默症、他儿孙满堂,这位哥哥还会愿意去草原寻亲吗?当年的他听到母亲要留下体弱的孩子,就故意淋雨让自己发烧,这件事,他跟妈妈说过吗?
如果亲生母亲没有留下这句给福利院的女儿“我一定会接你走的”,杜思珩还会有如此之大的怨念和执念吗?以至于那木汗为她的执念付出生命。
虽然萨仁娜有私心,但是儿子死后,她依然爱着杜思珩,为爱“和解”。虽然伊德尔痛苦到搬家,但他依然在开枪射马时举高了枪口,虽然他恼怒怨恨,但他依然记得自己的承诺,哪怕此时嘴角抽动——“我说过,我永远不会抛弃你”。
再看电影结尾的“大团圆”戏份,不是强行的he式原谅与宽容。赞同马苏说的,这部戏的核心是“和解”。
不能说是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只能说,生命中有些无法承受的痛苦,我们只有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和解,被动地忘却。比如伊德尔射马,比如老额吉悼念那个陌生人,比如老年那木汗的平静的笑。
前一小时三星,后一小时草原的戏四星,平均一下,阿云嘎穿白衬衫躺着的颜值再加半星。阿云嘎好像年轻时候的尊龙,颜值和演技都可圈可点。
最后希望马漂亮能跟说错话的曾经的自己“和解”,拿个影后吧,马苏!冲!
1.引子不好
故事以哥哥寻找妹妹为引子讲述了南方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可是哥哥为什么现在才找?因为工作太忙了?因为母亲年迈?因为自己快死了?还是因为愧疚?怎么看都有些许牵强。
妹妹会被扔进孤儿院是因为父亲从事国家机密事业,家里缺钱养不起了。那几时年后呢?父亲不退休吗?就算父亲死了国家不能帮帮这为烈士的子女吗?如果以这个为引子我觉得会好很多。
2.矛盾太牵强
妹妹想要回上海,给阿爸阿妈说一声未必不会同意,突然的离家出走让人心寒,那木汉又是怎么害死的?沙流里一命换一命换一命,怎么看都牵强,就为了把妹妹绑定在草原里再也回不去
3.伊德尔的马后炮
妹妹做错事跟在马车后面被伊德尔赶开,在萨仁娜选择原谅后伊德尔说“我不会抛弃你的”(大概是这个意思)。这一段真的很迷,因为丧子之痛恨妹妹是很正常的,可是眼前的女孩又是自己从小养大的,矛盾的情感应该更细致的去刻画。这本来应该电影的小高潮,能体现草原人相信缘分,能体现父亲的胸襟,能体现母亲的柔情,是小家的眷恋,更是大家的无私,结果只是这么个片段,人物的形象也没立起来。伊德尔前面讲,我们为什么对这个爷爷好呀,因为他的儿子为了救我牺牲了,就好像是在告诉妹妹,现在你也要用一生去报答那木汉的恩情
4.模糊重男轻女
为什么只送走了妹妹?因为哥哥生病了。拜托直白一点,妹妹去草原的路上差点死了,她身子不弱吗?这么讲只是为了给哥哥加点罪孽,多点对妹妹的愧疚
5.知情人士的左躲右闪
妹妹更本就没死,几个人坐在一起说
“要告诉他真相吗?”
“太残忍啦”
“长痛不如短痛”
“那木汉不愿见他”
“他这个年纪什么没经历过,告诉他吧”
拜托,这是在矫情什么,就是为了给观众留个悬念嘛。本来在感叹竹篮打水一场空,好家伙一会告诉骗我的,你在是玩弄我的感情啊!
6.奇怪的既视感
真的好像唐山大地震。。。
以上都是我的主观想法,非常主观,别骂我,你说的都对,我会认真听取批评
可能是故事问题,也可能是语言问题、选角问题,电影并没有打动我。看起来很壮阔,也有史诗气质,不会差的一部电影,但就是并不触动,平淡且算不上有真正意义上动人的细节…
《海的尽头是草原》盛满了温暖的人情味,尔冬升导演将亲情、爱情、乡土情展现得细腻无比。全员演技触动人心。本片的离场感后劲凌厉,必须亲自感受。何以为家,有爱你的人在就是家。
四个哥哥给妹妹找小毛巾的时候真的好帅草原的包容 原宥了妹妹的任性这种趋于神秘的自然力量 真的让人崇敬
含蓄、温柔、克制,不需要强加的煽情,故事本身足够让人感动。很喜欢牧民们几乎全程蒙语对白这个做法,除了剧情需要之外也让影片多了另一层美感和真实感。另外光是影片中展现的内蒙古牧区风光和风土人情就足以值回票价,若是早赶在草原旅游季之前公映,必然助推一波内蒙旅行热潮
还是我喜欢的那个小宝啊,有自己的坚持,他对演员真的很好。(北影节期间一天四部快累疯)
是我认真会选择一个人再去二刷一次的好片!最后无数次联想到了自己生活里的种种,哭到无法自拔。从老演员到小演员,到汉语演员到内蒙演员,没有一条线掉链子,我太喜欢演杜思珩的小演员了,长得好看不说,充满了灵气,和导演的调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是值得敬佩的导演,值得敬佩的演员与剧组。电影整体呈现的温情感,很难让人不动容。一个看上去命题作文十足的主题,剧情叙述的如此完整,可见导演的功力。另一方面,如果说这是内蒙宣传片,也一点儿不含贬义的色彩,唯美的星空夜景,恰到好处又拿捏心弦的配乐,每一段都让人沉浸其中。啊,我爱尔导!!
感人吗?感人的,最后的巴德玛老师短短5分钟不到的戏份吧,slay全场可以说,那种直接经受大草原洗礼过的饱经风霜的真实生命力,给你带来的震撼是最直接的。同个时空两对母女的背景也很戳人,算是一定程度上升华了这个遥远守望的主题吧。但是除此之外,前面的部分还是太流水账太浮于表面了,两条线完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编织,拍一会公路旅游再拍一会历史回顾,太分裂了。女孩长大后逃走跟牺牲哥哥两场戏,铺垫真的够吗?司机兄弟俩角色的设计也没必要吧,太刻意了。另外这里面有个别年轻演员的戏是比较灾难的,流沙那里我直接笑场了。最重要的是,我还是没法忽视整个故事与伤痕和解的态度,一句“十几年后”轻飘飘带走了多少血泪;一句“都是命数”又冠冕堂皇遮盖了多少动因,不忍细想也不敢细想。我觉得小宝导演可能也尽力了吧,但片子质量,真就那样。
2022北影节第二场电影|动人!有力!一个关于找寻、原谅和救赎的感人故事。草原人物群像刻画得很成功,角色各有千秋,确实是大爱无疆。小演员尤其出彩,灵气十足。我们永远需要这样温暖的电影。
可以坐等二刷了。看完好想去草原啊。
3.5剧情上腰斩版国家孩子 配乐上阉割版嘎达梅林。看到蒙族哥哥舍身救汉人妹妹的时候直接忍不住了 这个剧情看了两遍真的已经到了无语的边缘…有一点纪录片的形式但这不是内容千篇一律的借口 我不知道蒙族同胞们看到这里究竟心情如何…看到萨仁娜的时候我以为将会复刻她养育二十个孩子的故事 没想到竟然还是“驯化倔强的汉人孩子”的剧情 以及孩子十几岁了还不懂事往外跑 隔壁国家孩子里这可是六七岁才干得出来的事!陈宝国代表的寻亲故事线也和主剧情很割裂 说教意味又浓 简直不忍卒读…p.s.喜欢看阿云嘎当爹 包场看电影我直接跟着喊avup.s.关于我看了三个蒙汉孩子的故事都有人是哑巴这件事 22.9.21
北影节展映。中国人独有的家国情怀,之前国说了很多,这次说说家。尔导也说自己这些年更愿意拍温情的不搞打打杀杀了哈哈,这部戏或许就是这种心态拍的吧,抒情散文,看过国家孩子的话会觉得这部戏更像那段故事的一个引子。四星
爸爸告诉妈妈假的地址直接抛弃妻儿玩失踪;哥哥为了留下故意感冒让妹妹被送到福利院;妹妹在草原上长了十年不知道感恩还害死了对自己视如亲妹的草原哥哥。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
地久天长中,丽云夫妇原谅沈浩用了20年,海的尽头是草原中,额吉和伊德尔原谅思珩只用了一瞬间。
北影节首映,惊喜于导演会扶持新人拍出最值得关注的那段历史,失望于最精彩的历史事件沦为平淡叙事的背景板。导演说他今后只想拍爱,电影里确实看出这层意思了,但是太美好就远离了现实,及格
那木汗,你死得好惨啊!(要说这片子不好的,但又挑不出什么致命的错处,要说很好吧,就像喝了碗十全大补的佛跳墙,可是什么滋味也说不出)
完全是大和解式的拍法。我们近一年对苦难的消解愈发保守且勉强,基本就是“来都来了、人都死了、都过去了、放过自己、立地成佛”的组合拳法。可以确定的是,未来10年,咱们都不会再看到像《一秒钟》那样偏不和解,偏要记住,令人心脏沉甸甸且闷痛的结尾了。
陪朋友看的,回宿舍吐槽了一路。感觉妹妹前面的那些行为都能理解,但最后她瞒着家人偷跑掉搞得跟被追杀似的是真无法理解:明明在那个家生活了十年,都知道她养父母和哥哥是什么样的人,直接告诉他们“想找到当年的真相”是能被理解的,甚至养父在她小时候还讲过“如果回上海带上他们”。所以这种情节真的无法逻辑自洽,让我感觉是为虐而虐。当时确实非常生气,因为那木汗作为全片我个人感觉最喜欢最能立得住的人物就这么牺牲了。开头几个汉人的台词和演技也很僵硬,还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全片也只是建立在这个背景下而没有真的“拍进去”,一个很好的主题并没有拍好。给三星不忍心,给四星对不起自己……
看完有一种直达内心深处的暖意,质朴的草原人民,拥抱着单纯的、无助的小心灵,真情动人!
把悲欢离合拍得云淡风轻,有人觉得这是败笔,而我却觉得这是导演的高明。因为,表面的云淡风轻之下,情感的流动从未停止,反而因为这种克制,让情感来得更动人。而且,这种云淡风轻刚好是草原的底色,是这辽阔土地给予草原人民的坚忍与豁达。在生活的残酷面前,他们用接纳替代了抱怨,用微微一笑替代了哭天抢地。所以说,整部电影其实拍出了草原的味道,这一点很高级。
她要去上海,到底为什么不跟她爸爸妈妈说啊?说了肯定会让她去的,那木汗也不会死,可恶狠狠意难平。(by the way,阿云嘎好涩好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