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结束了,被“我的眼睛就是尺”的王濛圈粉了。而近期上映的《我心飞扬》讲述了中国第一枚冬奥金牌的诞生过程。那么第一枚冬奥会金牌有怎样的故事?看过电影预告后更加好奇。 看过电影后,我认为,《我心飞扬》是一部品质好但不赚钱的电影。 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镜头表现和细节等方面都做的不错。 在故事情节方面,《我心飞扬》这部电影以大杨扬为原型,对她夺得我国第一枚冬奥会金牌的经历进行了艺术化创作。在九十年代,我国的冰雪运动还不够发达,甚至短道速滑没有国家队的大背景下,电影主人公杨帆面对父亲意外离世、妹妹的不解和母亲无条件的支持下;与主教练秦杉的训练理念有不同想法的情况下;在自己心态起起伏伏,甚至一度曾退役的经历后;终于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积极训练,到国外学习最先进的短道速滑技术后,在经历过冬奥会先输一局,半决赛意外受伤后,最终夺得中国冬奥会首枚金牌的故事。 最感动我的情节是主人公杨帆的第一场哭戏,父亲为了参加自己的比赛意外遭遇车祸离世,而自己为了参加决赛延误了到医院的时间,没有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而且,由于带着情绪,比赛失利,只获得了第四名,连块奖牌都没有。这一场哭戏,既有父亲离世的悲痛,也有比赛失利的遗憾,更有没能夺得金牌告慰父亲在天之灵的内疚。 在人物方面,其实给我更多感动的人物是秦教练。运动员出身的他,或许也有过夺得冬奥会金牌的梦想,却最终遗憾退役;成为教练员的他勇于挑战自己的师父金教练,力主改革运动员选拔体制;成为主教练后身负夺冠压力。或许秦教练比杨帆更想夺冠,但是却不能亲自上场比赛,同时身负领导重任和自己成为主教练额外的压力。但是秦教练也有自己的缺陷,曾经一度陷入了体能训练的怪圈当中,这可能和他自身的认知和知识水平不足有关,正如他想辞职时所说,外道超越技术对教练员的要求更高,而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最终,他在杨帆的影响下,勇于面对自我,继续担任国家队主教练。 在镜头表现上,主人公参加比赛时的第一视角是晃晃悠悠的,看起来很晕。这让我想起大杨扬在《可凡倾听》中说到的,短道速滑是滑冰界的F1赛车比赛。这样的设计大概是为了还原短道速滑的第一视角,让我不禁也想要体验一下这种运动。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镜头就是,主人公在夺冠的那场比赛前的蒙太奇镜头,回顾了她一路一来的成长经历,更加突出了这块金牌的来之不易。 在细节方面,这部电影做的也不错。比如主人公发型的变化:年少时的短发、长大后的中长发、夺冠时的长发,也代表了主人公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变化。又如每场比赛前的习惯性动作:手贴冰面,再贴一下自己的左右脸。还有就是一些小细节了,比如冰刀的颜色和款式、夺冠时的号码都和故事原型大杨扬一致。 而这部电影不赚钱或许也在意料之内,印证了“败也流量”这句话、错过了冬奥会这个热门时机,而且由于故事背景是二三十年前,在布景、服装等方面也要花费更多,可能在成本控制方面做的不太好。在剧情方面,父亲在火车站门口出车祸,总让人感觉不太合理,虽然也理解编剧是想突出父亲离世和杨帆比赛之间的矛盾。 电影名字中的“飞扬“既是短道速滑的一种直接感受,也是对主人公和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过程的暗喻,而且也是故事原型大杨扬创办的俱乐部名字。总体来说,《我心飞扬》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积极接受挑战,最终获得成功。
燃!
体现了我国的精神,太燃了。
女主扬帆表演很惊艳,完全是超出了我的期待。电影中我感动清洁有好几处,我堂堂七尺男儿竟然也落泪,感动源非常的真实。第一处是在扬帆父亲去世那,自责痛苦。最后 受伤坚持上场比赛,那种执着劲,很是钦佩,那是一位为了国家奋斗多年的运动员。最终那一段,身披中国五星红旗,眼泪夺眶而出,非常棒。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唯一没有表现好的情节就是为了夺冠为了国家为了那份骄傲而没有表现出那股刻苦劲,刻苦情节不太够。总的来说非常不错,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的速度。
很荣幸在首映的这一天看了这部电影,电影中有很多情节真的演的很好处理的很好,仿佛我就身在其中,在东奥会的时候放这部电影,真的刚好,影片中感情饱满,数次感动到了我,这就是奥运的精神,中国的运动员是最棒的,中国是最棒的。我没有想到孟美岐的演技可以做到这样,让我有共情感,夏雨的教练也演的很棒他很适合这个角色,总之这部影片值得一看!
看完这部影片,同时想起了另外的两部影片《夺冠》和《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同样是讲体育,传递体育精神,让观众更加了解运动员,理解奥林匹克。就我而言,这三部影片让我更深一步的理解了所谓的奥林匹克精神。这里有:拼搏、不放弃,还有一颗赤城而热烈的爱国心。
首先我想先聊聊关于面对失败。
影片中杨帆脚踝受伤面临着可能无法继续参加比赛的风险。如果无法继续参加500米速滑决赛,这意味着很多很多的遗憾,因为这是他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了,因为年龄关系他和他的战友和教练在这之后都会退役。面对受伤的脚踝,她不甘心就此放弃比赛。她的崩溃即使隔着屏幕,我也也会陷入两难。我当时就在想:该如何去面对失败?
如果你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很久,拼搏了很久,你本来以为你可以,可最后的结果你依然输了。在你使出浑身解数、拼尽全力之后你输了。或许你还会就此生出些许无力感... ...面对这样的境况,该如何去平息内心的繁杂呢?首先我想到的是接受。我觉得学会去接受一些发生,可以拜托诸多的限制和束缚,给内心松绑。去接受发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如果没有办法去面对已然成定局的失败,我是觉得太消耗自己了。所以我会觉得学习去接受,从内心出发,学些去接纳,最后或许会真正释怀。
换个角度来看,失败其实只是一件事情发生后千万种成像中的一种。面对失败,先去接受。然后重新去选择,选择继续出发或者换道再次出发。如果因为失败而致使自己一度陷入情绪之中,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恶性的消耗。严重一点对于生命本身也是一种损伤。我是觉得只有我们先去接受当下的发生,然后由此可以生出更多的勇气去抵抗外界的声音。
再者我会觉得专注和纯粹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
无论看多少次,都会一遍又一遍被影片中运动员们日复一日的重复而乏味的训练感动。把最简单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去重复,还能做到精进,这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能力。我们当下所面临的世界其实是有点华丽而失了许多单纯的。因此随着长大我越来越觉得守住内心的单纯就很重要。用最简单的东西去面对外面复杂的世界。我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单纯弥足珍贵,喜欢简单的东西,也喜欢认认真真的去吧自己当下该做的事努力做好。
去做一些事情,其实早晨六点起床不难,每一天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也不是很困难,春节回不了家忍忍或许也就过去了。难的是坚持。坚持每天六点起床,坚持每天都重复的去做体能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要摒弃好多的东西,可能是同龄人自由自在的娱乐活动,或许错过很喜欢的人,可能是那个年纪刚刚好的亮丽色彩。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去坚持。就一群人从上到下为荣誉而战的这种感觉本身就会很棒。
我还是希望自己也可以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专注。去追寻然后尽全力守住内心的赤城,我觉得这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写在最后的话
这一类型的电影每一次观看,都会无限次拉近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通过影片的演绎,他给我们传递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赛场之下的运动员,我们会进一步了解到运动员这一职业,了解到运动员的坚守。我是觉得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他们努力拼搏,拼命训练的背后是国家的荣誉,在赛场上他们赢得的是金牌, 还有国家的荣誉和骄傲。
我心飞扬比预期更好看,剧情紧凑,场面刺激。
导演非常善于用镜头讲故事,传记类电影没有大段旁白和内心独白,全程靠镜头表达,让观众自行感受,印象深刻的一是杨帆带伤夺冠后眼部特写,一双清澈的眼睛,泪水一点点充满了整个眼眶,然后再涌出来,再到全景身披国旗的背影。还有一个是因为看了冬奥和短道速滑科普后懂的,一般运动员摔出赛道都是尽量用背部去着垫子以减少受伤,而杨帆冲出去最后的镜头是第一视角冰刀着垫,直接交代了受伤原因了。还有看着贼爽的冰刀踩在冰上的特写加上音效感官爆炸,以及运动员第一视角的滑冰镜头,那种速度与晕眩感。还有影片中多次出现运用的人物背影,有离开家奔向梦想的勇敢,有意外输掉比赛的落寞,有受伤后坚持比赛的孤勇。
哭戏,影片里有多场哭戏,看完想说孟美岐真的很会哭,错过与父亲最后一面的懊恼撕心裂肺,离家前不被理解的孤独压抑、以及我最喜欢的一场哭戏是受伤后被夏雨饰演的教练秦杉劝说放弃比赛,她的难以置信、不甘到最后的那种决绝,我都能切实的感受到,这就是拼命啊这女的疯了。这场戏孟美岐的感染力以说是非常强,我自己的眼泪也随着她一起落下来,看有的演员哭戏,你会觉得演技真好啊,但看这场戏的时候完全没有说对这个演员的评价,而是真实沉浸在杨帆的遭遇里了,她怎么就这么难啊。我最真诚的表演先给所有人,看完电影我终于理解了向来谦虚的孟美岐说这句话的含义。终是无愧于演员这个职业了。
夏雨真的牛,秦杉这个教练人物刻画鲜明,带着东北口音,刀子嘴豆腐心,他惜才但又坚持自我。有些拧巴的一个人,这就是本片的另一个让我喜欢的地方,没有过分美化神化运动员与教练,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毛病,对金牌偏执的教练、对自己认定事情一根筋的杨帆,都是真实鲜活的人。
整部影片说是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团体的成长,更是一代人和体育事业的成长。尤其是从2022年一届9金的今天再回看20多年前,一块金牌那么难吗?对就真的是,好难,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训练环境,所有人都摸着石头过河,映像深刻的一句话影片里秦杉看着有说有笑的外国运动员感叹:你说老外参加奥运会怎么这么一个个的这么开心?杨帆说等我们那个金牌说不定比他们更开心,是呀正因为这一代人的拼搏,才终于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运动员也终于能快快乐乐的享受比赛了。所以我们更应该记住她和他们的故事。
记得在冬奥开幕以前,我曾有幸参观过“雪飞天”,工作人员说该场地举办的一个竞赛项目获胜几率不是很大,正如片中短道速滑500米决赛项目一样,也许最初不被人看好夺冠,但是最终还是将金牌收入囊中。要问其中原因,我想片中一个横幅可以回答“勤学苦练 勇猛顽强”。夺冠背后,是数代人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 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得益于如定海神针般的教练团队,片中的秦杉教练和领队江波就是其中的代表,包括张国强老师饰演的老教练员,在观看比赛时还要掐表,为场上运动员捏把汗。他们用毕生心血来为运动员铺路,无论是训练节奏还是所需技能练习,还有力所能及去调配资源,他们都规划得细致入微。没有他们的孜孜以求,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哪有金牌零的突破? 摸冰抹脸的镜头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我看来这是对冰雪运动的致敬和爱意。仿佛在宣告:我来了,我将尽我全力去比出竞技风采,超越自我,扬我国威。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这也不只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战斗,而是全民的期望所在。杨帆的母亲隔着玻璃也要给出车祸的杨帆父亲播报比赛;杨帆父亲是听完比赛才走的;已退役的前运动员赵雪在自己摊位也要关心赛况;还有无数人守在屏幕前关注,包括观看影片的我们。奥运精神永存,有你的荣耀永不散场。
反正,看的过程中几度跟着影片一起紧张激动兴奋,最后冲金夺冠的一刻我还流眼泪了,观影体验感还挺好,不由自主的会有种荣誉感在里面。虽然有些小地方会让人有点出戏,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竞技体育电影最大的bug,就是二次加工创作后却远没有现实来得燃
开始毫无期待,看完却非常惊喜的片子,剧情流畅,演技自然,甚至有点意外。我是一个对所有体育运动都缺乏兴趣的人,08年奥运都没看过,今年冬奥会更别说了😂。但这部电影里呈现的比赛让我感受到奥运赛事的激动人心。片尾花絮播放了影片真实主角夺冠瞬间,还有历届冬奥会金牌银牌铜牌得主的比赛片段。那些视频中既有他们跪地哭泣痛失金牌的样子,也有他们身披国旗夺冠报团哭泣的样子,每一瞬间都让人感慨万千。我们对奥运会从开始获得奖牌的执着,变成了现在参与便是荣誉。就像夏雨在影片里说的一样:为什么外国人参加奥运会那么快乐呀?希望我们的奥运选手也能快乐比赛,享受比赛。
萨日娜老师的演技是这里面最好的,把妈妈这个角色演的好真实。电影在插曲部分节奏很好,其他地方加快点节奏会更好。孟美岐的哭戏不错,裴魁山老师有很多小表情很有趣,饰演赵雪的那个演员长相和演技都还不错
故事本身中规中矩,孟美岐演技确实有提升,就是忽好忽一般,前方道阻且长。
夠平庸,各種運動番中見過太多次的套路,毫無意外,絕無驚喜,還飛揚著民族大旗;也夠特別,在套路之上又加入了濃濃的爹味,一部女性唱主角的電影里看不見任何女性主義的表達,反而所有人都在照顧一個男性角色的「自尊」。孟美岐表演痕跡重了些,不過到後半部分松下來不少,也算是基本完成了任務,而夏雨演得夠鬆弛了,角色卻寫得稀碎,台詞和行為不符,行為和身份不符,這麼看來,主演中演得最好的應該是中國銀行了。
为啥别人国家的运动员来奥运会都是开开心心的?
部分画面的质感真的挺好的,但剧情流水账,主角外基本都是工具人,套路化台词也有些多,导致很多情绪推不起来,有些可惜
剧情推进节奏不拖沓,从电影开始就能融入其中,全程跟着电影一起哭,一起热血,一起紧张,一起激情,一起热泪盈眶,运动员的精气神和运动员的体育精神让我钦佩,电影中的特效镜头,比赛镜头,运动员怼脸特写真是好看
太好看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结束,但这部跟短道速滑相关联的体育电影,依然给我看得热血沸腾。这部电影完美记录了中国冰雪军团如何经历各种失败,然后重新站起,并取得冬奥会首金的过程。虽然男女主演在驾驭这种体裁电影上还有小瑕疵,但总体上还是刻画出了冲金的艰难与不易。影片经常会戳到观众的泪点,让你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这是我最投入看的一届冬奥了吧,短道速滑被濛主圈粉,去试了下双板才知道有多辛苦。看片前有点犹豫,因为演员表演肯定不如运动员竞技动作精彩,生怕电影是现实笨重的模仿,故而找了导演花絮看了下拍摄难度,多少有被王放放的信念打动。剧作有必要加强,孟美岐表情里显现出“争气”,师徒间追求技艺精进和精神传承的冲突和和解仅在台词层面不敢大动干戈。关于短道速滑团队策略以及韩国队为何如此令人生恨也是一种解答,泪点很低的我在屏息凝神时还是哭了。
17#我心飞扬 2022.02.25无惊无险越过及格线,稳定得没有新意,作为一部运动题材的电影扣人心弦的效果起码是做到了。大女主孟美岐的发挥时好时坏,最大的问题是眼睛无神,跟夏雨对戏简直是降维打击了。
题材原因政治任务包袱天然存在,但也有着反父权/与father figure和解的个人表达;竞技部分拍得不错,部分文戏看着略尬,不确定更多是由于任务包袱成分还是主创审美局限导致的,整体观感稍为撕裂。
怎么做到女主演员和女主原型都那么招人烦的…选了这么个演员可真是大杨扬的福气
嗯主演一般,还需努力,可惜可惜
平平无奇的正能量宣传片,比杨杨十三邀采访差远了。 看的时候一个人包场,全程哭。想不通啊孟美岐,为那样一个男人毁自己事业值得吗?你和电影中的人一样吃过苦,开水烫破皮了还是要包着脚上舞台。
吃饺子那场戏莫不是在致敬刘若英《天下无贼》里吃烤鸭的影后moment?我真的会笑。
虽然拍摄和小包装都做得跟电视专题片一样,可看见最后夺冠的时候,还是被体育精神和胜利感染。#还以为孟美岐的鼻尖痣是为了跟大杨杨贴近才画的,最后发现她本身就有……
不如回顾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