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性的回响
就在屏幕被点亮的那一瞬间,我看见有逆光飞翔的群鸟闯入湛蓝的天空之中,留下黝黑的、凌乱的剪影。尔后湛蓝被墨黑取代,群鸟通体雪白,在黯夜中被映衬着散发出圣洁的光芒。蓝天与黯夜、黝黑与洁白:两组反复交错、互为映射的画面,同样的天空与群鸟,截然相悖的两种色调和面孔,就这样随着优雅的乐声铺展开来。这样一个富含意味的开场,便已落定了影片诗性的基调——波兰独有的中欧风情、冷艳饱满的画面色调、回旋流淌着的古典配乐,还有身陷饥寒困苦之中的天使,一切电影语言都在轻盈地提拽着观众离开日常世界,浸入西方式的诗性与迷醉之中。
欧洲的艺术从未脱离也无法脱离对于神性之存在的触碰和论证。时至今日,波兰也是对于宗教相当虔诚的国家,那里95%的人口信奉天主教,其余的5%也多属于东正教或新教。教堂弥撒和宗教习俗是融入波兰日常生活的常态性构成部分。如果说宗教是神秘而超理性的,那么艺术本身就是对神圣性的最高程度之趋近。艺术与宗教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而是相互交融共存共生的。
在基督教信仰之中,天使是来自上天的使者,从创世纪之时就存在,不老不死、无相无形。作为上帝的创造物,他们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沟通天地,是往来于天堂和人间的使者。《圣经·新约》中有大量关于天使和基督的记载:基督因受试探而遭苦难时得到了天使的帮助;他提到人的复活正如天使一样;他还预言重生之时会有天使召集以色列人。天使的存在与基督作为圣子之身的印证有着绝对密切的联系,因此,影片中的“天使”角色与其说是一种浪漫的艺术化虚构,不如理解为一种纯粹信仰的具象化符号。重要的并非天使之神圣的实在性,而在于人类对于神圣之信仰的坚定性。在本片中,天使本身就代表了某种纯粹的、诗性的力量,而罗娜父女二人对于天使之存在的不同态度和追问则构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1.信仰之诗
主人公罗娜是一个有着漆黑眸色、浓密睫毛、精致五官和修长身形15岁少女,生活在舞蹈的世界里。父亲安杰伊是一位颇有社会地位的心理学教授和研究者,高大而沉稳。祖母有着柔顺的金发和精致的妆容,从家中她身后那一面厚重的书架和深夜阅读的习惯便能感受到这位女士端庄知性的气息。但是这个经济状况优渥、兼具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家庭却并不如表象那般融洽。母亲早逝、父亲再娶,这让正处敏感叛逆时期的罗娜陷入情感和精神上的混沌之中:她本能地排斥着夺走父亲爱意的继母,而少女日臻成熟的理智又束缚着她的愤懑和敌视,炽烈的情绪在压抑中转换为父女之间的隔阂与疏远,冥冥之中将渴望父亲温暖关怀的罗娜越推越远。父女之间的僵持局面随着某天罗娜与一个流浪汉的偶遇而被打破。对于天使之存在的争论推搡着他们必须在两人的关系上做出抉择:若不敞开心扉、只得走向毁灭。
罗娜坚信她看见了守护自己的天使并开始不断地追寻,而父亲却否认天使的存在并把女儿的坚持看做是叛逆与疯癫;流浪汉正在忍受饥寒的折磨,罗娜想尽办法去帮助这位她眼中的天使,而父亲却把他看成是诱骗女儿的恶徒而对他拳脚相向。罗娜所相信的天使是在“牺牲与奉献”的纯净精神意义之上的存在,她的信仰是无根而固的,仅仅依靠那短暂的对视,得见“那双世上最美的眼睛”,就能以此确定;父亲拒绝相信的天使之概念则建构在一种经过理性分析的屏蔽之上,他认定精神科患者的一切表达都出自虚妄的幻想,甚至以对羽毛做DNA鉴定的科学之物质性来反驳神学之精神性。父女二人对于“天使”之存在的概念理解存在巨大差异,于是,“信”与“不信”就轻易地把他们分割在两个沟通艰难的世界:一边是属于社会人的、受理性与物质法则支配的世俗世界,另一边则是属于自然人的、由精神与信仰构筑起来的诗性世界。
2.音乐之诗
尼采说,旋律是第一普遍的东西,旋律从自身中产生诗歌,并且不断地重新产生诗歌,正如他所相信的,在荷马和品达之间,必定响起过奥林匹斯秘仪的笛声。音乐是最接近上帝的艺术,它能不受尘世的束缚而直指神圣与崇高,也能带领人类进入空灵纯粹的精神世界。在罗娜身上,我们得以见到那种以音乐为载体而散发出的诗性光芒。
与天使的邂逅对于叛逆期的罗娜而言,无疑是上帝为她诵读的音乐之诗。音乐沟通神灵,本应无相无形的天使化身一名流浪汉在街角忍受着饥寒,匆匆而过的罗娜命运般地递给他一份面包,并在随后那短暂的目光接触中受到某种神秘的启示:直觉告诉她,那双如此美丽的眼睛必然属于天使。尔后流浪汉与罗娜之间所产生的每一次神秘的身体性联结都发生在罗娜跟随音乐翩翩起舞之时,似乎不断印证着这样一个隐喻:正如舞蹈的起源就是一种人类祭祀活动中沟通天地的仪式,音乐作为神圣的媒介实现了神性在两人生命之间的传递——在选拔现场,当罗忘情地用随着旋律而舞蹈,此刻正有天使与她共享那副尘世的躯体。晕倒在地的罗娜自然不知道,彼时天使是如此地贴近于她,于是清醒之时她仍未停止对与天使的寻找。当她被父亲误解而沮丧失落,那饱含忧郁和渴望的小提琴音就是她对天使无声的呼唤。镜头从斜下方推进罗娜紧闭的双眼和她手中往复游走的弓弦,此时此刻,那激越的旋律胜过任何语言、动作,观众会因为从未如此贴近地触摸到这个女孩的内心而感到理解和动容。
罗娜在起舞时的专注是美的,在鸣奏小提琴时的忧郁是美的。我们看得到她在继母面前的拘谨、在父亲面前的别扭、在祖母面前的孩子气,更看得到她在流浪汉面前的真诚。若不是街角不经意之间施与面包的质朴的善意,若不是她毫无好恶之心的与流浪汉的径直对视,若不是她天真不疑的相信,即便天使降临身前,她也没有办法分辨。所以,罗娜的美是纯真之美而非完美之美,是诗性之美而非神性之美,难怪说每一个孩童都是天使,而每一个天使都以孩童之姿圣临。
3.重返人性之诗
流浪汉与罗娜的命运神秘地相互依存,当父亲把流浪汉打倒在地,女儿也随之陷入昏迷。如果“神性”的沟通要以生命的连结为代价,那么我们便能以“人性”为基准更好地理解耶稣基督为拯救人类而做出的自我牺牲:除却“爱主“之外,他的核心诫命就是“爱人如己”,这是最容易理解却最难得做到的。罗娜为流浪汉送去食物和外衣是做到无差别地“爱人”,而将流浪汉的苦难亲身经受才寓示了“如己”:人们总是企盼着获得拯救,流浪汉以己之身在车祸中救下罗娜,那么通过晕厥共享流浪汉之苦痛的罗娜于是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使。
如果说罗娜在昏厥之后完成了与天使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沟通,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寻找的并不是天使,而是重回父亲的拥抱,那么安杰伊心中的天使才刚刚被唤醒。安杰伊其实有两户邻居,一户是借宿在废弃房屋的流浪汉(天使),另一户则是早上常常出现在汽车旁边的抱着黑猫的女人(恶魔)。天使和魔鬼都已现身,只是在最初的最初,罗娜选择相信,而安杰伊却视而不见。黑与白并非对立而不过是同一事物的光影两面——每个人既是天使也是魔鬼。安杰伊的一位精神科患者活在对于天使的绝对信仰之中,然而这位世俗世界眼中的疯癫人在诗性世界里却是一位预言家:她对那个被安杰伊挂掉的医科学生说,“你就是天使……真的,不用找”,看着昏厥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的女儿,这位父亲在彷徨无措之中动摇了,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天使”的存在,转而向曾经被他所蔑视的患者求助。当他看到为病人们志愿服务的学生时,终于认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于是开始反省那个曾经傲慢又偏执的自己,终于明白,就像这位预言家所说的:“你要找到那个帮助她(罗娜)转换命运的人,就在你身边”。
诗性总与崇高相行相伴,一部富有诗意的影片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绝对不会止步于形色。人不能只靠面包而活着,就像英国小说家劳伦斯说过的那样,人的灵魂需要实际的美永远胜过面包。至此我们便会发现,导演所关切的问题早已超出面包之外:物质生活的优渥并不能隔绝人类的苦恼,生活本身就要求着超越生活的存在,人类最该忧虑的不止饥饿贫困,还该有对于真善美的评断。就像本片的英文名字“Fanciful(幻想的、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已经暗示我们的,无论是流浪汉和抱着黑猫的女人,还是安杰伊和罗娜,这一切的一切都可能只是虚幻。还记得故事的尾声里,安杰伊拿到那片羽毛的化验单吗?——所属种类:天鹅。对于心中住有天使的人来说,对于很多无法追问其存在的事物来说,“相信”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说到底,他们更加需要的不会是天使的显形,只是天使般的奉献与拯救;不会是严密却冰冷的理性判断,只是纯粹且美好的诗性信仰。
诗性的优雅。音乐舞蹈小姑娘,都让我醉了╮(╯▽╰)╭
导演铺的线很多 但没有很好展开 基本是关于爱 理解和信任的故事 波兰妹子太美 想起冯骥才说过全世界最美的姑娘就是波兰的 没骗人 另 此剧相当之短 电影院坐75分钟实在不适应
舞蹈的段落营造得太美。坚信天使落魄老人的舞蹈女儿、相信天使想与之对话觉得精神病人可爱的男学生、患有妄想症狂想症自己体内拥有一套完整思想体系的女人。 有幸在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波兰导演见面会见到导演制片人本尊。四星,多一星给结尾时突如其来的鼻酸泪满眶。
跳舞的片段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那个老人的眼神真的是充满了善意啊
3.5星。理性与感性,科学与灵异。神气美丽的舞蹈女孩,善良的天使,被当做精神病的通灵的女人,以及研究所女孩的爸爸。技术上有缺欠,但不失为一部感人的作品。女主角很吸引人。音乐不错。在第二届Niagara Integrated Film Festival上观看。06/21/2015
青年电影节展映,看了《请不要离开》。父女消除隔阂的老套题材如何有新意?用上守护天使这概念玩一玩现实与虚幻的模糊,然后出来了这么一部无聊又无意义的片子,有新的想法后可不是随便编一下故事片子就能好的。结尾有处处理还不错,但总体就是无病呻吟,若按老套路线拍可能还会比现在好。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