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
Les amants réguliers有很多个中文译名:规则恋人,合格恋人,平凡情人,制服恋人。其实除了“制服恋人”不甚靠谱之外,其它三个倒是各有千秋,也很难拣出一个最合适的译名来。难以定义这个译名,正如难以定义Philippe Garrel的电影。
不算至今还未流出的《拂晓岸》的话,Les amants réguliers是Philippe Garrel最新的一部影片,也是他导演生涯以来时长最长的一部作品。将近三小时的影片,充斥长镜头且对白也不算多,很容易就会令人闷掉进而生厌。而我第一次看此片时,竟然一口气把这三小时看了下来,丝毫不觉得闷,反而爱不释手。这是一部充满魔力的私人化影片,只有对味的人才能不需理性思维彻底爱上它。
影片的时代背景设定在Garrel最偏爱的1968年五月风暴前后,那一年Garrel刚满20岁,却已拍摄了几部短片和两部长片。片中男主角弗朗索瓦(由Philippe Garrel的儿子Louis Garrel饰演)是一个诗人,他逃避服兵役、不去找固定工作,每天和一帮同样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厮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力图革命以求平等自由,但统统归为纸上谈兵。虽然他们也曾趁学生运动之际上街示威,但在与警察发生冲突逃散之后便再没有继续发起运动。吸食大麻,纵情跳舞,绘画写诗,谈情说爱,他们的生活其实与世界上所有青春少年无异。弗朗索瓦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从事雕塑工作的莉莉,两人互相倾慕坠入爱河。莉莉受父亲影响,认为不该执念于艺术,而应先找固定工作维持生活,这与弗朗索瓦的思想显然不同;但两人仍被对方吸引,无法分开。Philippe Garrel曾说他深深记得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于是片中的男女主角便是这样靠爱情消释了彼此间的一切矛盾。直到有天,莉莉得到了去美国继续雕塑生涯的机会,两人分隔异国他乡。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弗朗索瓦不断收到莉莉的来信,得知她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而随后弗朗索瓦选择了服药自杀。
没有情感起伏的交代,Philippe Garrel的镜头只是执着的拍着片中人物一成不变的面容和表情,这样的处理却也令最后男主角的自杀看上去那么的不可置疑。也许你回过头去看Garrel在99年拍摄的《夜风》一片,末尾塞尔吉的自杀有点突兀,那需要你非常代入那个角色才能体会到1968年对他后来的生活持续造成的恶性影响。而在《规则恋人》中,弗朗索瓦是个与塞尔吉对立立场的角色设定,他的自杀之所以不显突兀,只是因为在经过了漫长的铺陈之后,自杀对他来说如同吸大麻写诗做爱一样稀松平常——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仅有的无法反复去做的那一部分。
其实这部电影没什么大道理好讲,Garrel只是又一次展示了他作为“电影兰波”的诗人天赋。他是注定无法成为大师的导演,但他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才华,那种天生对于电影的掌控力和表现力。影片末尾,弗朗索瓦服药睡去后,Garrel安排了一场两分钟不到的梦境。Garrel说过,他的很多电影都用到了他梦中梦到的场面与对白,正因为如此这些场面与对白便是不容置疑的,演员无法对其进行修改。所以不用去深究Garrel影片中某些令人费解的段落,他只是如实地反射自己内心的景色。同时作为早年Zanzibar的成员,Garrel也极富实验精神。早年作品如《处女的床》和《内心的伤痕》糅合了长镜头、超现实和极简主义,后期虽转拍文艺片但依然不忘实验,比如《秘密的孩子》一片中尝试用过度曝光的黑白胶片配合人名念白来模仿散文诗分段。我一直认为,形式美才是真正衡量一个导演才华的标准,而思想性却是另一个层面。那些缜密布局精心剪辑的影片永远比不上凭天赋组合形式的影片。Garrel毫无疑问是上帝的宠儿。
Garrel转入文艺片创作之后,态度一直是温和而悲观的,很多影片都以死亡或类死亡结局。《规则恋人》和《夜风》前文已经提过,再如纪念Nico突然辞世的《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以及《狂野天真》。寻找其共同点,似乎正如《规则恋人》片中女主角莉莉所说,她父亲因为太过追求艺术反而身受艺术所害。而Garrel本人回忆起Nico的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可以说这种情绪主导了Garrel后来大部分的文艺片,他从别人为艺术殒命中认清了自己的前途,于是挥别了晦涩的实验电影转投文艺片的怀抱并不断表达这同一主题。你很难说他是为生活所困因此妥协,还是执意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为那些英年早逝的故友鸣不平。《电影手册:我们时代的电影》系列纪录片中也曾采访过Garrel,采访中他自始至终保持一副温柔的表情但仍然可以明确感受到他的心事重重,他说他不明白为什么一部电影筹集资金会这么困难,他说他时至今日都会在拍摄遇到瓶颈时想起Jean Seberg甚至在《20年后所见的巴黎》系列剧《喷泉街》一集中直接把Jean的故事搬上了银幕,他说他身为演员的父亲对他影响颇深而他每隔几年就要拍一部有他父亲参演的影片(《玛丽为了回忆》《自由之夜》等)。往事持续对他造成着影响,他背负着千愁万绪只有通过影片里各色人物表达出来。他才是“作者电影”最最伟大的代表。
说回影片,一些tips:
1.影片分成五部分,除序曲外其它四部分都是有标题的,这几个标题有助于理解每部分内容。
2.《规则恋人》为Philippe Garrel带来了第二座银狮奖,上一次是1991年《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
3.前面说到Garrel每隔几年就要让父亲参演一部影片,《规则恋人》中Garrel的父亲Maurice Garrel也有演出,饰演男主角的祖父。
4.影片中一段舞会里用到了British Invasion时期著名乐队The Kinks的一首不算著名的歌曲《This Time Tomorrow》,2007年Wes Anderson在《穿越大吉岭》一片中也将此曲收入原声大碟。
5.还是《This Time Tomorrow》这首歌,此曲是在1970年发行的,显然影片1968年-1969年的时间设定与此不符。
6.影片结束时打出“献给Daniel Pommereulle”,Daniel Pommereulle是位法国演员但演出电影并不多。他曾出演过Philippe Garrel的《内心的伤痕》和《夜风》,也曾为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中《收集男人的女人》一片编写对话,更重要的是他是Zanzibar主要成员之一。2003年12月,Daniel Pommereulle因癌症病逝于巴黎,享年66岁。
2 ) 法国电影啊法国电影
能不能靠谱点了法国电影…
我说为什么一个半小时的爱情片一个小时都是学生运动,女主还没出现。没下错片子啊?
看了一下,原来这是CD1
支撑我的完全是颜值气质和摄影
不过倒也奇怪,今天刷了三部美国电影几乎都是跳着看的,不知道这个为什么一秒没跳#又爱又恨# 他是我见过的气质最冷的男演员 也是我见过穿白衬衫特别好看的演员
merde 有些法国电影结束后 会让人说一声 WTF?!
3 ) 他不再关心革命,但也没能拥有爱情
一个小讨论:
关于结尾怎么都说是服药自杀啊……
那盒小玩意儿不是好兄弟的临别赠礼吗
怎么看都是情绪低迷磕药过度意外身亡比较合理
另外“自杀”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太刻意了点,和影片的风格有些悖离
在无望环境中被动地沉沦,昏聩里走向死亡,更符合影片平缓沉滞的调性
附:弗朗索瓦对莉莉说“今夜我不关心诗歌,只关心你”的时候,不禁让人联想到海子
4 ) 平凡情人
混乱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的一段生活剪影,演员从轮廓到穿搭都很有魅力;剧情其实如流水没什么意思,导演或许也只是想拍一段自己脑海中的影像,留下那份稍纵即逝的没头没尾的一闪灵光男主和每个热爱革命的年轻人一样,嘴上说得厉害,行动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日复一日吸大麻。女主和每个热爱革命青年的少女一样,被他吸引,享受纯粹念诗画画无产阶级日子,然而很快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物质美好的怀抱。
5 ) 平凡情人
他们不工作。
他们写诗,画画,跳舞,摇滚。
他们拒绝服兵役。
他们认为粉刷房子更有意义些。
他们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法国巴黎。影片里始终暗色调的街道上总有这么一群穿白色衬衣,套着黑色制服的年轻人,有着可以开始一切完成一切的青春。
178分钟的电影,导演菲利普加瑞尔很自然的用了分段的手法讲述他们的青春。换作别人或许会成就新的残酷青春抑或是垮掉的一代什么的,可在菲利普加瑞尔的镜头下,他们很普通,甚至平淡的没了戏剧需要的冲突。
一. 希望之火。
年轻人总是认为,法律都是针对他们而存在的。
比如兵役,于是他们烦透了大街上步伐永远一致的警察们。他们总是喜欢说“要是你们都怎么怎么,那会变成怎样则样?”这种话,让多么让人生厌。
自然的他们有了组织,有了集会,有了焚烧和扔石子。(有趣的这种习惯延续到现在的巴黎年轻人当中。从前学法国大革命那会就深有体会,巴黎人民顽强的可以。)
然而3个警察的催泪瓦斯就瓦解了他们的精心策划,政府作出的稍微退让年轻人们的“革命游戏”落幕。满脸的秽迹和缠着纱布的手带来的只是短暂高潮后的巨大心里跌落,如同做爱到高潮时对方突然想要上厕所那样,是再也难以弥补的不满足。
其实他们享受的只是那个过程―――他们要让那些站在不远的对面的成年人,那些前半个脑袋秃掉的“资产阶级”看着自己的车被烧毁却无能为力。至于结果,烧毁多少辆车,占领多少个教堂,那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他们的希望之火渐弱成清晨街角忽明忽暗的灯光,愈来愈小。
可他们仍可以认为自己没有失败。年轻的“革命者们”总是这样。
他们的父亲们――曾经的革命者,却已经安于祈祷和玩些刀片与纸片的小把戏。
他们想:哦,革命什么的太久远了,到成功他们都不在了。
二. 悠着点,这很贵。
年轻的革命者们抽着大烟,火焰灼热的烟雾弥散,那后面是模糊了的骷髅头骨。
没错你别怀疑,这确实是电影里他们的作为。
毕竟这是巴黎,不是中国。他们是英俊的年轻小伙子,不是毛泽东朱德。
悠着点,这很贵。可20多岁,青春也很贵。
三. 挥霍的希望。
开始有了爱情。电影也终于开始悠了背景音乐。
其实愤青们,小资们,哲人们,你们的爱情都一样。
和摇滚一样,先挑逗后安抚的固定程式,纠结于真假,怀疑,爱情。只是越自命不凡的人群越容易得到心理满足。
摇滚,都是一样。
恋爱也终究回归到感官上的刺激,从小心的试探进而深入。
爱情,都是一样。
谁也无法满足用诗歌和仅限于精神交流的爱情,人们还是想要些更实在的什么。
做爱。还有工作。
接着无论多么特别的人,都回和那些秃顶的男人,肥胖的主妇一样,进入了生活。
不同的是,起初的一段时间,他们还会保持一会儿姿态。
低音钢琴的配乐贯穿这一章节,让人心生绝望。
爱情,和理想,怎么都是冲突的。
四. 非痛苦的宣泄。
革命者们全散伙儿了。
革命呢,依然会有人继续着。失败着。
五. 正义的睡眠。
毒品过量之后,他终于有了深长的睡眠,足够给他带来一个王子与公主的梦境。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及在灌木丛中和爱人相拥睡去。
只能在梦境中醒来,身着王子服装以革命者的姿态醒来,并意识到――犯了错误。
他们想要革命。一直想。那是理想。
他们放弃了理想,他们没有钱。
6 ) 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我们的灵魂被束缚在这具躯体里被世俗教化驯服 逐渐丧失对生命真相的敏感
我们的灵性堕落成了诗意 又从诗意堕落成了对快感的盲从
Our birth is but a sleep and a forgetting:The Soul that rises with us, our life's Star—William Wordswoth
平凡的日子里 每天都想革自己的命 解构重建抑或摧毁
Louis Garrel太美了
【4】结构散漫、状态却又凝炼始终,在日常的复调中投射青年一代的情感。183min略长,激情的律动被放缓,的确是精简的加瑞尔才更有魅力。
好长...
看得不甚明了 不过Louis Garrel真的很美不禁联想到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
青春总是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吧,想起晓阳了~ 他的嘴巴和眼神跟Louis Garrel 实在很像。
水到渠成。
太长了……第一个小时可以剪掉30分钟么?
又是以法国五月风暴为背景,男神貌似偏爱这种题材(?),可能是因为这当导演的爹吧。看起来确实很费力,黑白,三个多小时,长镜头,台词少,只有男女主角是支撑下去的动力。男神穿着白衬衫真是太美啦~
压抑
在爱情里,任何事都是被允许的。
从这里开爱上Louis Garrel.
note:反而還好,太淡太慢長太拖沓了,沒有Sauvage innocence那種催眠般深遂的況味,可能自己的故事還是有執行上的困難。
这姑娘我喜欢/路易斯他爹怎么老拍黑白片
菲利浦加瑞尔跳脱出90分钟的片长就仿佛漫无目的地游走 摄影机如同浪荡子本人 游荡在城市空间和人物关系之中//年轻人呆在一起挥霍时间加上点性冲动 大概就是爱情了 而总有人要先长大 关系看不到未来必然结束 能混乱挥霍到什么时候
如果影片没有看进去的话,很可能就会把此片仅当成路易斯·加瑞尔的个人秀。但本片对于五月风暴的探讨真的很深入,黑白片拍摄手法的光影设计以及构图都很棒。
其实是这样个悖论 他所想改变的生活是为什么 如何区分一个复合原因的贡献 这个形同道林格雷的故事
69年,巴黎,年轻人,革命、爱情、艺术、毒品......(这片子可真长)
漫不经心地看看 贵族气质
父子作品2
两人合作了三次了,揣测为炮友无误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