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怀念一个叫游达志的人
第一次看游达志,我以为是王家卫。我住的那个城市里,一个当地的小电视台经常在半夜三更的时候找些港台片来放一放,那一次放的就是《两个只能活一个》,我没听过宣传这部片子,也不知道有游达志这样的人,但是导演驾御音乐叙事的语言让人吃惊,再加上镜头是那样的疏离,于是就往王家卫身上猜了。电影是从一半开始看的,大概是金城武第三次与阿PULE在酒吧相遇的那一段,阿PULE握着刀刃,淡淡的说,“如果再一次,这只手就废了。”
于是就跑去附近租碟的小铺问,有没有王家卫的一个电影,什么样什么样的,开牒铺的女孩子被我问得一头雾水,就又说,是李若彤和金城武演的。那女孩子这才恍然大悟,跑去把《两个只能活一个》给翻了出来。这时我才看清楚,上面的导演并不是王家卫,而是一个叫游达志的人。
那是1997年的夏天,很多香港电影里都有一些关于回归的镜头,游达志也是,两个杀手一起去看庆典,女杀手就问男杀手:“你有点喜欢我?”男杀手回答说:“有一点。”女杀手就说,“我也是。”于是他们漫无目的在这个城市闲逛,手里吃着冰淇淋,他们打赌,看第二天谁会死去。结果女的输了,于是她说,答应我,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如果你不知道我死了,我就还活着。
大概就是这样的台词吧,年代久远,有些已经记得不太真切了,只记得那一年对香港回归后的宣传,被用得最多的就是舞照跳,马照跑,而对于游达志和爱游达志电影的人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孤独的人照旧孤独着。
我一直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男人有一种思想干净整洁的印象。觉得他们缺少个性,比较中规中矩,心理上也鲜有阴暗的一面,相对比较简单。这大概是由于风光片和新加坡电视剧看多了而得来的误会。游达志是个意外。几年以后我在网上看到了他的照片,很像我的一些新马的朋友,干净而整洁,蓝格子的衬衫穿得平凡而中规中矩,若是没有看过他的电影的人,一定不会知道,这个人是个异数。如果再推广一点,也可以说对于整个华人导演群体来说,他算是个异数。到目前为止,他只拍过四部电影,我找来找去,看到了其中的两部,竟然已经算是过半,以至于当我跟人说我最喜欢香港导演叫游达志的时候,很多人会问我,游达志是谁。
游达志是谁,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除了他的电影,我们对他知之甚少。2001年的时候,他已经算是银河公司铁三角中的离经叛道之徒了,2002年的时候,有人还把他作为香港少壮派电影导演来追忆,到了2004年,游达志几乎已经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很少再听到他的消息,也不再看到他的新作品问世,而他的最后一部《废柴同盟》距离现在也已经快要过去两个年头了。
但是有趣的是,我遇到的人,对游达志基本上就是两种反映,一是不知道,没看过,二就是印象深刻。可见凡是看过游达志的人,至少都会和我一样觉得此人是有着难以掩盖的才气,除了被公认的结构和叙事等等优秀之处以外,我特别喜欢的,是他对演员的把握,和对音乐的把握。
一个好的导演,往往能让大家公认的演技很普通的演员在他的戏里光彩四射,至今为止,金城武碰到的最好的两个导演,一个是王家卫,一个就是游达志,因为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戏份不足,所以《两个只能活一个》是我看来金成武演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和《英雄》简直不是一个档次。可见真的是导演的问题。至于李若彤,则更是让人在看了《两个只能活一个》之后,才知道她原来还很会演戏。而他能让他电影中的每一个配角演员都会在电影中表现脱俗,这在香港电影中,也只有王家卫能够做到。而无论演员在电影中表现得多么出色,却能够不让演员的光辉掩盖导演智慧的,这样的事情,也只有王家卫能够做到。
我一向喜欢对音乐有独特理解的导演,出了昆汀 塔伦蒂诺外,那个老坏蛋库布里克也曾经着实的让我震撼了一把,对游达志则是因为没有想到,女杀手第二次砍掉了PAUL右手的手指头,两个杀手一起在街上夺命狂奔,后面是一群追赶的人,追着追着一帮人却放弃了两个杀手,反到了便利店里去买冰块,因为断了的手指头如果不能保鲜的话,就接不上了。游达志的电影音乐,透着一股骨子里的冷和戏谑,他对音乐的驾御能力,在我看来,即便是在国际影坛,也有其独特之处,看似信手拈来,却处处显示着对音乐的把握精确,其黑色及幽默的程度,甚至可以和昆汀 塔轮蒂诺相媲美。那种感觉,绝不是在自己的电影配上两首好听的主题歌那么简单的。
我一直觉得游达志本可以成为香港影坛一个可以像王家卫一样的标志性人物。但是他没有王家卫幸运,新马方面的电影制作是可想而知的。而作为一个外来者,他在香港又没有足够的人脉和根基。香港人看电影是不用大脑的。所以当唯一的依靠银河影视也面对市场开始妥协的时候,游达志就只有两个选择了,一是投降,二是离开。他选择了后者。
我们当然不能说杜其峰携银河影像加入中国星集团,从此改走商业化路线,拍卖座片,大把大把的赚钱的选择是错的。我们也无法评说当年游达志选择坚持做自己,离开银河铁三角,回到新加坡去拍电视剧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无法用简单的一个对于错来评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游达志太认真了。太认真的人往往难以在香港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就连黄秋生都在当了影帝之后,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原来拍垃圾片时候的状态,否则就活不下去。可见游达志是不香港的。但是至少,我们还有理由怀念游达志这样的人。也有理由对这样坚持理想的人充满敬意,特别是当现在香港影坛到处充斥的粗制滥造的故事已经无法像当年那样打动我们的时候。有时候我会想起,早在七年前,就已经有人拍出了水平不差于无间道的电影了。只不过,当时大家都在看蛊惑仔而已。一概的挥舞着片刀热血沸腾的砍砍杀杀。黑色的幽默,精巧的布局,疏离的镜头,在那个时候不属于大众文化。
有时候我会想,王家卫的电影若不是一出道就明星云集,会不会有机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是未可知的一件事。如果有什么叫做生不逢时的话,那么这就是。假如有一天游达志的电影能够像《大话西游》那样也拿到中央六套去放一放,说不定也会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好莱坞再强大,美国本土上还有一批为了理想而坚持拍电影的人,还有独立制片这码子事。我们还能看到一些不是靠特技,明星脸撑起来的货真价实的电影。但是在香港,在大陆,以至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向游达志这样的人,却没有生存的空间。韩国电影现在开始崛起与世界。就是因为韩国人给了向游达志这样的人机会。事实证明,未必是庸俗的才能够生存。
七年过去了,偶尔有朋友叫我推荐个电影,我就会说,看看游达志吧,假如你们还能找到的话。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不会失望的。作为游达志的影迷,我不希望人们这么快就将他遗忘。我还是一直在期望着,有一天游达志能够归来,拍出更好的作品。华语影坛,也能够给那些游达志们更多的机会。这篇文章写下的时候,给一个朋友看,她也是喜欢游达志的人,大家就聊了很久。朋友说,前一阵子她有机会采访游达志,对他说,很多大陆的观众都很喜欢你,这让他很吃惊,大概是觉得自己不曾那么红过,这些年来,大家都应该已经把自己忘记了吧。朋友说完,我们两个都沉默无语,我写过的明星很多,但从没有一次像这样,特别的希望我写到的这个人能看到我为他写的文章的,但是这一次,我真的希望他能看到,听说他还是不得志,但是我十分的想让他知道,其实有很多看电影的人,是和他一样的,永远在渴望着不落俗套的生活。
最近,终于看到了非常突然,忍不住,想念……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这个名字,记得这个只拍过四部电影的人。
2 ) 相信一见钟情,人生方有期望;太过看重结果,事事皆是悲剧。
偶然接着偶然,正义方战无不胜,我们往往也热血沸腾,拍手称快。不过,这部《非常突然》挑战了一下我们的惯性思维,在影片最后,基本不给任何逻辑的,就像在无数部别的影片里正义永远不死那样不讲逻辑,以任达华,刘青云为首的主角们竟然被从影片一开始就消失了的两个小卒做掉了。
而在此前,刘青云刚刚从任达华和蒙嘉慧的破朔迷离的三人关系中拨开云雾见月明,幸福生活似乎即将开始。
任达华也刚刚表现了有情调的一面,原来他不是只会办案的机器人。
师姐也终于向英俊小警员送出了暗藏已久的情书。
许绍雄也在大奶二奶三胞胎癌症的纠结中做出了决定。
影片节奏难得的松弛了下来,音乐也轻快调皮了。破了大案子,大家决定去happy。
就在这个都以为皆大欢喜的时候,影片忽然一转,好像泰坦尼克沉没一样打的人措手不及。
看到结局,我有一种懵掉的感觉。刘青云第一个中枪的时候,我心里暗说,不会吧,导演想怎样?
随着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我内心出现了很强烈的抵制。这其实和之前一直担心蒙嘉慧被歹徒绑架,然后松了一口气有关系。
刘青云和蒙嘉慧能以这种方式和好,真是再好不过了。
没想到,还是要悲剧结尾。而且是不留任何余地的悲剧。
最后,我还是接受了这种结尾。
或者说,我更喜欢这个结局。看完后的时间越久,这种喜欢越强烈。
这才是我认识的现实。
有情人不成眷属。
英雄没有光环。
邪恶永无终止。
在结尾出现之前,我认为这是一个警匪,爱情两线交叉的近乎完美的电影。我特别喜欢那些在警察紧张生活之余的爱情插曲,配上影片生动的配曲,那些淡淡的,模糊的甜味,似乎要从画面里飘出来一样。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相信一见钟情。而且,我认为一见钟情是要看脸的。
因为这个结尾,我想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记得这部电影,以及他的配乐。
3 ) 突然有绝望的感觉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在凌晨2点多,开始我把脚抬在电脑桌上,身体后仰着,可是看着看着,我已经开始把头凑向电脑了。
不多说其中的情节,整个电影的画面就是那种暗暗的灰青色,天空好像没有放晴过。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上天给那些人开了个大玩笑。仿佛可以看见老游在幕后在偷笑。
全死了,真的是全死了。
那个时候,我真的如中了子弹一般。深深的绝望刹那就弥漫起来。真的,原来我们都是那么渺小。真的不能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回想老游其实一直在暗示。我们总是忽视。忽视宿命~~
那个台词就是主旨:“我们带伞的时候不下雨,不带伞的时候却是常常下雨。”(大意)
我们常常说,风雨后就是彩虹,靠双手打拼。
可是,那天晚上,这些都是无奈。
4 ) 有伞的时候没有雨,有雨的时候没有伞
有伞的时候没有雨,有雨的时候没有伞。
这是我最喜欢的银河电影,尽管我不能专制地说这一定是最好的。
传统意义的警匪片,总是脱不了卧底,火并这些元素,从最初的《公仆》,《警察故事》到如今的《无间道》及一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电影,我们常常在想,怎样的警匪故事还能吸引我们。
《非常突然》是一个异数。一个走到最后走向另一个方向的故事,你不能说这是在情理之外的,然而它还是深深震撼了我。
电影的开头,三个内地人笨拙地打劫金铺,躲进居民楼,却牵出一伙悍匪。追捕的过程穿插了重案组警察:头儿,Sam,枪神,Macy,Jimmy,他们的个性和故事被交待得有条不紊。其中当然包括两个女性——女警Macy和快餐店老板Mandy的感情归属,说实话,她们最终倾心的对象是让我有些诧异的,但决不生硬,因为之前的交待中有线索可循。
有伞的时候没有雨,有雨的时候没有伞。其实人生常常就是这样,《非常突然》与其说是警匪片,倒不如说是伦理片,充满了宿命论与不确定性的喟叹。这样的电影,看过的人的态度会分成两种,要么觉得很惊艳, 要么觉得很无趣。很少有电影能让我看两遍以上,因为有的故事知道了结局就没有任何再看的必要了。第一次看《非常突然》,看到结局时非常难过;第二次看一个已经知道结局的故事,没想到会更难过。
电影中最巧妙的道具是Mandy的钥匙包,串起两男一女的感情线,可见老杜深谙此道,当然更为人所知的应该是《暗战》中的项链。
电影最后,似乎每个人都清楚了自己的选择。然而最后的枪战,却把所有的幻想掐断,包括剧中人的和观众的。game over, 一切到此为止。
今天想做的事,今天就要做;今天想说的话,今天就要说;今天爱着的人,不要等到明天才表白,因为谁也不知道过了今天,是不是还有机会。
既然我们不能战胜命运,就让我们战胜自己。
5 ) 游达志:不可复制的拼图
人究竟会因为何种原因重新看一部电影?是褪色的回忆、鲜活的神经脉冲还是别的什么?这件事恐怕永远也说不清楚。我早已忘却了初次接触银河映像时的感受,正如我不记得一周前为什么开始一部一部地回放银河映像。但有些事情我却记得特别清楚,比如游达志挂名导演的三部作品:《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以及《非常突然》。
就我个人而言,是游达志这三部曲塑造了我对所谓银河映像风格的基本认识:命运无常,人情冷暖和底层社会。最初先看的是《暗花》,银河映像诸多电影里戾气最重的一部。之后才看《非常突然》,对银河映像集体创作展露出来的扎实透彻的基本功深感惊讶。最后隔了很久才看《两个只能活一个》,结果对银河映像的看法一下子动摇了,迷惑了。如果要我挑一部最好的,很难。但如果是挑一部最重要的,那我会毫不犹豫地提名《非常突然》。
《非常突然》的意义在于揭示了游达志在银河映像这个创作团队中的作者性。众所周知,银河映像走的是集体创作路线,其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没有明显的单一作者存在,这在如今的华语电影圈是非常少见的。而在这些作品中,所谓的杜琪峰作品又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一方面,观众群里盛行“导演=作者”论。另一方面,集体创作本身又极容易掩盖个体的作者特征。于是“银河映像风格”渐渐地向所谓“杜琪峰风格”倾斜,杜韦游铁三角最终也分崩离析。
在离去的两个人里,韦家辉的个人风格通过几部由他一人担任作者的电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尤其是《再生号》一片,把韦家辉写复杂结构剧本的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运用配乐方面的天赋(当然,基本功上还是不如银河映像的集体创作来得强)。而游达志的个人风格呢?从作品上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根本就没拍出过能够体现他个人风格且由他一人担任作者的电影。在离开银河映像后,游达志的失意显而易见。因为以上种种原因,我们不能走从单一作品里寻找游达志风格这条路,而是要倒回去,去比较曾经的银河映像和现在的银河映像,看看有什么失去了,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被寻回。
这个“曾经的银河映像”在我看来就是《非常突然》。
对于现在的银河映像作品,我大抵上是抱着一种在不满和还行间游离的情绪。银河映像的路子并没有因为加入中国星就走得歪歪扭扭,没这回事。有问题的是银河映像的人。银河映像既然是集体创作——而且还曾经是相当成熟的集体创作——那就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走了韦家辉,银河映像的选材一下子就跌了档次,和新奇怪完全沾不上边了。至于配乐变得乏善可陈,韦家辉的离去大概也有一定影响。但韦家辉和游达志不同,韦家辉的才华在银河映像是受遏制的,他离开银河映像后所表现出来的才是一个完整的韦家辉,一个对剧本穷尽心思的怪才。而游达志则是天生的银河映像人。单独做一部电影的作者,游达志现在看来似乎没这个本事。只有在银河映像,游达志才是游达志,而不是一个在马来西亚拍电视剧的落寞人。
《非常突然》里所表现出的诸多游达志风格里,最突出的莫过于他让演员在有限空间里塑造性格构筑动机的能力。同样是任达华,同样是小集体领导者,在《非常突然》里他的角色就明显比《PTU》来得有血有肉。你说游达志给任达华的戏份多吗?其实一点都不。任达华不是刘青云那种演什么都游刃有余的演员,但演员做不到的事导演可以想办法弥补。《PTU》里任达华在电子游戏厅所表现出的冷酷,其实根本无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在剧中的作用,他也不擅长演这个。反过来看,《非常突然》前半段有一场警局里的戏,任达华在走出办公室后听到自己的上司涉嫌违规,之后一脸铁青地穿过走廊。任达华在这段戏里并没有做什么特殊的表演,但观众会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人还是很有正义感嘛。”因为这里有反差,观众会自然地从反差中推测人物的想法,去深入人物。做到了这一点,之后任达华的所有行为就都能够合理解释了:因为他就是这么个略有些古板的正义人士。买烟也好,谈恋爱也好,误会也罢,背后的动机都是显而易见的。
《非常突然》的群像戏调度无疑是银河映像历史上最为光彩的时刻之一。作为电影中穿针引线的另一位男主角,饰演沙展李森的刘青云没有辜负游达志给予的大量戏份,成功地把重案组里几位人物的性格特征给吸引了出来。而在他与警队其它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李森这个人物毒舌善心的性格特点也就自然曝露出来了。这种为他人着想牺牲自我的行为特征不仅坚实地构筑了李森各种古怪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时也成为了警队人际关系变化发展以及三角恋成立的推动力。在群像戏里能够设置这样一位功能化角色同时又不破坏整个集体的演出,游达志的功力可见一般。
当然,其他角色也是各有各的妙。比如许绍雄饰演的枪神这个人物,前半段寡言少语老好人状,在一大群性格人物里一点不出挑。待到枪战发生,观众一看:乖乖,不得了,真是枪神。前后反差,观众就对这个人物有了兴趣。果不其然,后半段枪神一下子絮叨了起来,这个人物的反差就被揭露了,性格也就丰满了。最后重案组覆灭一场戏要是没有之前枪神这个人物那些家长里短的烦恼,其悲剧性将大大不足。林雪演的河北农民,其实就只有审问一场戏,但就这一场戏把这个小人物演活了。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揭示了另外两名罪犯江山江河身上同样潜藏的这种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为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另外还有花花公子Jimmy和Macy的几场戏,在剧本里他们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功能。唯一不参与群像戏演出的是女“主角”Mandy,因为她要担当的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见证最后的悲剧——在一台黑白的,悲剧的电视里。
游达志另一个特点就是狠。或者我们换个说法:善于构筑悲剧。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游达志正是这一观点的执行者。《暗花》里两位男主角无意义地死让人惋惜,而《非常突然》则将游达志的残忍发挥到极致:一段美丽的三角恋和一个温馨团结的小集体,这是他构筑的人生价值——友情、爱情和事业。他用九成的时间盖起这白色的人生高塔,然后像小孩子一样残忍地推倒它,任它在血色的污水里浸泡腐烂。但这还不够,他还留下了一个人去见证这一切。没有人去承受的悲剧,又怎么能说是悲剧呢?
这就是游达志的悲剧:人对命运的反抗和沉沦。
虽然电影的标题是《非常突然》,但结局其实并不突然。除了林雪那一点隐秘的暗示,电影里还有很多地方都在为最后的结局做铺陈。如中段搜查诊所时发生的那场枪战,任达华和刘青云各中一发霰弹枪,只是靠着防弹衣才大难不死。任达华看着那件满是弹痕的防弹衣时,他心里大概已经有了对未来的判断。相应的,最后有一个场景:Macy靠着车倒下去时,敞开的车门遮住了她的上半身,而车门上清楚地留下了被霰弹枪击穿的痕迹。如果重案组的各位能够有一件防弹衣护身,那么Macy是否就不会在肚子上留下那些弹孔?是否事情又会像上一次枪战那样逢凶化吉?如果观众因为这些问题转而憎恨创作者的无情残忍,那么这部电影就是成功的。在某一段时间里我也恨游达志,而现在我只是怀念他。
游达志的离去对银河映像的伤害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杜琪峰别的不提,基本功还是很扎实,再加上大的班底没有什么变动,表面上还可以维持银河映像的风格。但细看这些新千年里的作品,每一部在细节上都或多或少有各种缺陷。如果说缺少好的悲剧作品还可以用“商业化”来搪塞一番,那《PTU》里群像戏的拙劣,《暗战》等多部作品里配角的戏份分配不当,再到银河映像塑造人物能力的日渐下滑,这些都是游达志离去后的真空,且根本无法弥补——除非杜琪峰下决心再造一个新的银河映像,而不是尝试用罗永昌和游乃海代替游达志和韦家辉。就算是广受好评的《神探》,在表现人物逐渐堕落这一点上也做得很不好。韦家辉的归来可以填补剧本上的缺失,但补不了游达志留下的这个执导技巧的窟窿。银河映像要想继续辉煌下去,在破旧立新和继续寻找合适的拼图两条路里,杜琪峰必须做出抉择。
6 ) 《非常突然》,生活就是一场误会
象其他杜琪峰的电影一样,《非常突然》仍然是一部让我觉得温暖的电影。它表面上是一场警匪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所注重的仍是对人的描写。开头与结尾两个相同的场景,潮湿的街道上车来车往,女主角辛勤的擦者窗户玻璃,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在经历了一连串的风波之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于是,那些之前发生过的事意义何在?除了记忆中留下的一些痕迹。
《非常突然》的故事情节充满了误会。从开头警方对两对匪徒的误认,任达华对其女下属的误会,刘青云对那个钥匙串的误会,更别说最后导致他们全军覆没的对匪徒的错误估计,还有最让人感到好笑的是刘青云与许绍洋的一段对话。这些误会有的让人觉得好笑,有的激起了当事人心中情感,有的则让他们都送了命。全片由破案与警员之间的人事纠缠两条线索展开,破案时总是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而关于生活的部分则由一些幽默的元素构成。
而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温暖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任达华似乎是那种“好学生”类型,严肃、认真、不苟言笑,而刘青云看起来调皮,实际上也有着自己的心计。于是,这两个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个女人时,当然采取了不同的两种方式。这三个人在这过程之中的不同微妙的反映,正是让我觉得最亲切的地方。
而这些人物之间情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一连串的误会推进的,如关于钱包的误会,关于钥匙串的误会。在误会没有被认为是误会时,没个人都生活在自己所编织的网中,拘谨而又小心的活着。而最后似乎误会都被解开,每个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方向时,另一个误会却结束了他们的生命。
这部电影仍是一部关于生活偶然性的电影,就像杜琪峰的其他电影一样,带着深不可测的宿命因素。生活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无法明白它的真相,每个人都只是懵懵懂懂的活着,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误会中。于是便有意外时不时地袭来,或许平静地让我们无法察觉,或许让我们猛然惊醒。
看完电影,我发现这部电影充满了很多下雨的场景。我总是很喜欢下雨,因为在雨中,空间一下子变得狭小,温馨却可以蔓延。这部电影让我觉得很温馨,电影中的人物都很单纯、可爱、善良。我想平常生活中的我们,不会遭受电影中那样的创伤,但我却渴望电影中的那种氛围。如果生活中不在有欺骗、争夺、背叛之类贪婪的误会,而只有电影中那种简单的单纯的误会,那生活成了一种美好的游戏,该有多好。
“有伞的时候没雨,有雨的时候就没伞。"在读书的年代看过两遍,时至今日再翻来仍觉得是佳片一部。这部戏的绝大部分演员都是港片中我十分喜爱的,主题够鲜明,配乐够精彩;那个非常突然的结局,也并不让我感觉突兀刻意。忠告:如若你没有看过此片,强烈建议你最好不要看影评与介绍。★★★★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非常突然,片如其名。一个紧凑的开场以焦点事件引出所有核心人物,再用极有效的戏份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众人群像,最后是标志性的宿命式结局。惊愕之余,只有一声叹息。一部处处透出可爱的悲剧,游达志成功挑战了巧合叙事的极致。蒙嘉慧在片中角色属性及功能与《暗战》几无二致。
“非常突然”的结局没有预期来得震撼!感觉有那么点…看片名就能全部料到的!唉……Expect The expected!
【B+】算是银河映像早期对于其自身特有风格和主流商业的一次“不完美”的融合案例。相比于《一个字头》和《暗花》,这部《非常突然》对于命运的态度明显更加混乱,却仍旧保持着极高的宿命指向性。开头警察、蠢贼和悍匪的三方设计实在是秒不胜言,也是我个人认为银河映像电影序列中最富趣味性的开场。中段大段的感情描写很明显是倾向于市场的考虑,对我来说有些过于鸡肋。大段大段的雨景对于氛围塑造起了很大作用,要是摄影机的品质再好一点,让雨滴清晰的显露在画面上就完美了。结局实在是,类型片中的反类型,预料中的突然,不可知论下的宿命论。再回过头去看看那句台词,“有伞的时候没雨,有雨的时候就没伞”,实在是影片本身的最佳注解。
下雨时大家以为有事,怎料却无事,晴天时大家以为没事,怎料却出事了。这就是人生。——任达华《银河映像,难以想象》。 依旧是银河早期的冷调风格,不时的黑色幽默供出了韦家辉参与编剧的事实,那是游乃海的冷峻也难以掩盖的才能;唯有两者融合得当,才可能将宿命的虚幻与现实的凶残切入的不显突兀;非常突然后细想,依旧预料情理中(日后2人合编的很多作品依旧适用于该理论)。虽然本片整体表现确实比较[低调],但冷酷起来还是令人心寒,完全延续着当年的“特色”——98年银河出品的3部片无一不是主角全灭。而故事的前提设定后期的《大事件》有所沿用,原本不算高明的爱情戏居然也被安插的别有韵味。至于游达志,参与完几部制作后便离开电影界,杜导让其继续挂名导演其实已毫无必要,本片的基调已尽是他的骨风,还有那最后的[无常],倒更像一种[宿命]
配乐优秀 关系真复杂 意外的颠覆
片名剧透,很多人都说惊喜感少了,但最赞的是九十分钟里两组匪一队警、两条“三角恋”,像是随心所欲地跳着舞,到后来才发现每一步都不是无意义的。雨天没伞,晴天有伞,世事无常。
看到结尾处,我目瞪口呆~~
枪战场面调度比不上后来的《枪火》和《大事件》精致耐看,只能算中规中矩,倒是主要角色的情感纠葛值得玩味,这也是我觉得片名“非常突然”其实蕴含了两层含义。一处当然是片尾同归于尽到目瞪口呆的惨烈宿命论;另一处就是情感线的表露,自认为接收到的讯息其实只是一厢情愿,当面对面的表明心意后陡生原来如此之感。情感和命运就像全片弥漫的阴雨天气一样看不透,人啊想要恰到好处的带把伞有时候真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
一开始把抢银行的三人轻描淡写,突出那个落网笨贼让人以为这一伙都很弱。中间讲到未落网两人是没犯过大案的猎户,一方面加深对两人弱的印象,一方面猎户身份又成了伏笔。到最后几分钟就确实来了个措手不及。电子乐配得相当好。
配乐太赞!雨中浪漫枪火激战蛊惑疑云靠配乐串的天衣无缝,剧本和执行力让人有学院般的亲切感,不自觉一路大喊有趣。就在你以为皆大欢喜疑云揭开时,一切才刚刚开始《非常突然》!15年后的毒战瞬间弱爆。嫌它太刻意的人自己框在思维定式里,电影本就是一个梦不必一味市井,银河从来不缺刻意更不缺经典。
结尾太棒了 但也太惨了
黑色警匪片。当警察就别忘了穿防弹衣。别小看了射雕的。
银河经典。曾经有个导演叫游达志,现在已经沦落到拍TVB恶俗武侠剧了。
突然,的确非常突然,银河的一部作品,没有特别繁乱复杂的一贯剧情编排,但仍然不能提前知道故事结局,那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可以使人想到很多东西,为人的、处事的,总之是关于人生的,任达华和刘青云的组合,不错。再赞一下蒙嘉慧,虽然没有大红,但很喜欢她。
影片的剧情头绪就好像林雪对那顿美餐的评价:好丰富!丰富到会让人觉得是不是塞进了太多东西?你看,两伙劫匪同时出现在同个街区;钟队与陈森同时中弹并被防弹衣救命;曼迪的钥匙包刚好与劫匪车中同款;向上司汇报工作碰巧廉政公署进门抓人……虽然林雪的喜蠢易擒与其两位同伙的“猎户”身份算是不错的伏笔铺垫,可总体而言基于巧合的构设还是过于密集不知节制,一次两次效果或许不同凡响,四次五次以后就拐向了叙事操纵,对世事无常的影片主题形成自讽,更弱化了扣题的大结局的震撼力!是,它非常意外,可前面整的意外已经太多,狼来心理见怪不怪,观众很难再与蒙嘉慧的悲情孤影产生共鸣……三星半。(黄卓玲真的1979生人拍此片时才19岁?决计不信!分明长着三张轻熟师姐脸)
"有伞的时候没有雨,有雨的时候有没有伞。"前八十分钟我都以为自己在看港剧,最后十分钟彻底把我弄傻了,真特么非常突然啊!可是想想前头埋下的各种明线暗线又心服口服了,今天要做啥就赶紧做,明天谁可预知?开年第一片,蒙嘉惠那时候真漂亮,
情节上,1998大陆悍匪来到港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很难不让人产生政治联想。故事上,两路匪徒,一队差人,主三角次多角两段恋爱线,枪战略舞台剧化(尤其最后一段)。选角上,任达华倒也凑合,但似乎总不太在戏内,二十来岁的蒙嘉慧绝对是主角气质,刘青云甚佳,许绍雄的枪神开枪极妙。配乐甚为出彩。
想起曾经的某个午后,小至和我一起,看到电视里对港星刘青云的采访。问他,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那个黑黑壮壮的有酒窝的男人说,想卖冰激凌啊,因为来买冰激凌的都是好心情的人。如果碰到一个小孩,多给他一点,他就会很开心。这是一份很高兴的工作。我们笑。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有时候感觉似乎不太正常。我们都是病人。没有人可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