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ost river,Lost world。
我一直都在想,这部电影的评分为什么会这么低,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很多人看完后会有一个疑惑🤔,这部电影想说些什么?然后他会去思考,不用多久,他会给自己一个答案说服自己,然后大手一挥叹道:什么垃圾玩意!也许这其中也存在着一部分明白人,他们会感慨:啊~拍的还可以,就是哪里哪里不足,哪里哪里安排不好,毕竟导演是一个演员!
一条黑暗又略带恐怖的河流,孤独的人拿着孤独的浆划起了孤独的船在孤独的河流中驶向更加孤独的彼岸。
我最讨厌一些人用所谓专业的术语去评价它,色调啊,节奏啊,剧本啊,什么什么乱七八糟的。虽然不排除高司令自己都认为这部电影很失败,但是我想说这部电影的精髓就是孤独二字。电影开场是男孩在垃圾堆里捡垃圾补贴家用,然后被另一个“社会青年”追杀,就这简简单单的一段,一种孤独感油然而生,无论是被追杀者亦或是追杀者,他们都是孤独的,这一片段没有任何配乐,安静到只有男主翻垃圾的声音,电影里的天空灰蒙蒙的,隐约能感受到雾很大,凭直觉应该是早晨,看演员的穿着能感受到可能是比较冷的夏天。
电影中的那个城市仿佛刚刚遭受了僵尸入侵一样,人烟稀少,可当你发现并没有僵尸的时候,你是否也会猛一发觉,哇,这个城市的人们该是多么的孤独啊,男主的家庭还算和睦(本片只有两个场景能感受的到人情味,这里算一个),但以他们的家庭为单位,他们貌似再无可联系的亲友,男主的母亲打算去一个郊区的马戏团工作(其实片子里整个城市都是郊区),这个马戏团也不是一般的马戏团,马戏团表演的是杀人和自虐。
看到这里其实我就很好奇,剧场里的人们是从哪里来的?这明明看起来像是一个空城!剧场里这些人们残暴乖戾,享受鲜血和屠杀,面对血液,他们像中毒了一样痴狂,这座空城里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大批“暴动的青年”,因为这是一个孤独的城市,孤独到人和人之间不存在交流,人和人之间只会享受彼此的鲜血,身处这样的世界,该是多么的孤独与恐惧啊。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女主,女主在本片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女主是一个怪异的女孩,她的怪异还是源自于她的孤独,她与年老到无法言语的外婆一起居住在昏暗的小屋里,每天对着自己饲养的老鼠自言自语,用神秘少女形容她都不够贴切,她简直像个女巫!!!
最后,男主和女主这两个孤独的人恋爱了,没错,一份孤独变成了两份孤独,就算是恋爱了,也是他们所特有的“孤独式恋爱”,好吧,也许他们并没恋爱,只是认识了而已。。。好像也不能这样说......哎,总之是两个很孤独的人相遇了。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在讲孤独,我是某一年冬天的晚上,在被窝里看完了这部电影,当时这种强烈的孤独感比阳台上的风雪还要刺骨,久久难以平复。
2 ) 小评《迷河/Lost River》
作为瑞恩高斯林的处女作,这部电影是才华横溢的。大量虚焦和慢节奏移动镜头的组合构筑起了整体风格上的超现实特征,而迷幻的画面和音乐则托起了电影飘逸而诡异的意境。虽然在电影的内涵指涉上有致敬大卫林奇之嫌,而且镜语表达得也晦涩难懂,但基本上可以窥见一个神秘而迷幻的异域世界。水上的城镇和水下的城镇,现实与异境的对立产生了迷人的吸引力。浮于表面的荒芜之下是欲望暗涌的血色河流,狂放而肆意的镜像世界或许终极指向了人类复杂而神秘的内心。反正,我是喜欢这个调调的!!
3 ) 《迷河》影评:瑞恩-高斯林的模仿秀
好莱坞当红小生瑞恩-高斯林这部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导演处女作,可谓是创意匮乏到了一定程度。
瑞恩-高斯林这部自编自导的处女作《迷河》的主人公,是一群驻守美国某个颓废小镇棚户区的“钉子户”。影片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和感官享受,从中能看出些货真价实的才华。只是,这好像是一部照着大卫-林奇的模子拍出来的电影,每一格画面都释放出深深地借鉴气息。
除了显然易见深受林奇的影响以外,影片中还不难看出另外几位导演的影子:泰伦斯-马力克(《生命之树》)、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与高斯林合作过《亡命驾驶》和《唯神能恕》),以及加斯帕-诺(《不可撤销》),而本片的摄影师正是法国人的御用贝努瓦-德比。如同林奇和诺,高斯林这部剧本中的人物来历不明,他们生活在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鬼使神差地进入了一个浓艳、混乱、梦幻般的、不受传统规则和社会风俗制约的超现实世界。
在一个风光不再的居民区(令人惊讶地在底特律拍摄)所剩无几的住户中,住着单身母亲比利(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饰)、她帅气的大儿子“骨头”,和可爱的小儿子弗兰基。比利生活拮据,没有稳定收入,但她不想放弃这个自己从小长大的房子。这家人的生活几乎无人打搅,只有附近一个叫做“恶霸”的疯子(马特-史密斯)整天开着辆破旧不堪的凯迪拉克到处吆喝着。
比利想要找份高收入的工作,她来到了傲慢的富豪戴夫(本-门德尔森饰)开的赌场式夜总会,加入了一个走血腥路线的演出队伍,而伊娃-门德斯扮演的“猫咪”也是其中一员。“骨头”喜欢上了邻居家的女孩“老鼠”(西尔莎-罗南饰),后者与耳聋的祖母(由意大利恐怖片演员芭芭拉-斯蒂尔饰)同住,这位老人家天天在家里看自己和已故丈夫的家庭录像。
与此同时,“恶霸”的混混团队盯上了“骨头”,一次后者在逃跑中穿过一片森林,来到了位于一个被淹没的城市之上的水池。片中还有两个没有完整交代的情节,一个是“老鼠”被“恶霸”围堵,另一个是戴夫想要袭击比利,但是显然,比起好好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高斯林对玩火嬉水这些象征性的画面要更感兴趣。
影片的视觉效果非常梦幻,但看起来好像基本是借用了其他导演的梦境。整部影片中那个不平衡的、来回交错的世界,让人想起林奇的《双峰》,充斥着随意的、符号般的,以及超现实的画面。它们大多都指向了废墟和腐朽,好像有一群幽灵同时占领着影片中废旧的家园和水下的那个世界。
尽管镜头很美,浓重的借鉴痕迹让这部电影难以让人印象深刻。《迷河》的华丽程度足够吸引眼球,但是这次观影经历就好像在翻看一本集合了多位艺术家作品的艺术摄影手册。影片的原声也同样五花八门。
高斯林通过这部处女作展现了一定的才华,如果有下一次的话,希望他可以找个人一起打磨剧本,忘掉那些他最崇拜的导演,选择与主题匹配的叙事风格。
4 ) 激情之迷河
身为演员的瑞恩·高林斯执导了处女作《迷河》(2014年),混合了泰伦西·马力克及大卫·林奇的影像风格,仍有其特异之处。故事的构建,如搭台唱戏,哪个环节都不可偏颇。所谓迷河,乃是过往一座因河水淹没的小镇,自此后这儿就成了乌烟瘴气的迷障之地。
中年女人比莉因为房子无力还贷面临被拆迁的危险,只得求诸于戴夫这样的金融黑手。为尽快搞到钱,她却只能进夜场搏命出演供人消遣。她还有两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儿子,已成人的儿子伯恩斯靠捡拾废铜烂铁卖点小钱,却被当地恶霸视为偷窃,以致索命追偿,搞得伯恩斯惶惶不可终日。
好在邻家女孩老鼠时时伸出温暖的手,尽心抚慰着他不安的心灵。名为老鼠是因为她养了一只名为马克的仓鼠,她勇救伯恩斯后,仓鼠被恶霸刺死。当老鼠告诉伯恩斯有关迷河的成因后,他就想潜入迷河一探究竟,以打破这条迷河带给小城的深重诅咒。
电影平行交叉,一边是比莉在封闭的空间搏命出演,一边是恶霸指使无脸的手下烧掉老鼠奶奶生活的房子,另一边则是伯恩斯下河扒开堵口并捞取宝贝,上岸后又结果了恶霸。最终,他们得以聚合。
影像的浓郁色彩风格,让影片在重金属打击乐与轻曼歌曲中游离推进,起到了强烈的对比性,增加了影片质感与反差的效果。整体感觉弥漫着世纪末的火药味,所谓弱者如蚁,恶者如鳄。不可救药之后,唯有自救。
女孩老鼠是影片一抹亮色,犹如拯救小城的慧心少女,指引着迷失后的伯恩斯勇往前行,至此不休。女孩老鼠对伯恩斯说过“打破诅咒的方法,就是让迷河淹没的部分露出来”。这透视出人性的光彩,即让人性的美好彻底淹没掉邪恶。而伯恩斯的几岁小弟童稚可爱,则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老鼠的奶奶自从老公被迷河淹死后便不发一言,只是日日重复放映夫妻俩当年美好光景的录像,结果却被恶魔的一把邪火烧成灰烬。
影片着重的并非在于叙事,而着眼于营造整体气氛。我想这样的电影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过于吹毛求疵并不利于这类电影的发展。尤是在美国好莱坞独霸天下的情况下,这类尝试尤显珍贵。揭示这个世界的险恶总比迎合要好。如果都无视黑暗,那芸芸众生就永无安生的可能。作为艺术的一环,电影必须担当着更大的责任,如同罗伊·安德森所做的那样。《二楼传来的歌声》与《迷河》,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它还无法与《二》相比,但足以令我们于悲寂中欣然。
2015、5、7
5 ) 剧情一般,杂乱!
这个小镇就如同一个诡异而绝望的离岛,发生的事情更诡异。本片意识流,故事性不够强,借鉴沿袭或者致敬了某些经典的手法。明星玩票性质的导戏,都有那么些个通病,个人小资情调的艺术展现,想要表达的主题通常会比较晦涩自恋,只要不要过火,拿捏住尺度就还好。摄影不错,构图光线机位,娴熟有致,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观赏价值,也精巧的契合了导演偏锋式的行事风格。
6 ) 《迷河》打怪兽守护家园
有些电影,它像人一样,是耐打量的类型。第一眼你看着没感觉,可是经过第二眼,再经过回眸回味,你发现它很不错,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了。用这种引言把《迷河》扯出来,我是想说高司令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它在我看来就有这种魅力。
把《迷河》归类为奇幻惊悚片是比较恰当的。没有严格的界限,以相互交融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多重复杂的故事。当然,为了营造被诅咒的幻境,在现实的镜头里有序地切割出可以幻想的空间,这电影在剪辑上所流于表象的游离感,并未准确凌厉地渲染出惊悚慑人的节奏,这多少是件憾事。除此,高司令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成品中呈现的都不失水准。
当然,他有更高远的探索,这是需要被认可的。的确,在这部电影中人们看到了大卫林奇的影子,到处散发着批判现实的迷幻风格,称他为小林奇也不足为奇。我看到的亦如此,高司令披上非主流的影像外壳,拿鬼神说话,看似天马行空杂乱无章,而他的故事中心处包裹着的则是严肃认真的人文情怀。他探讨的是生存危机,试图揭示一些他所看到的真相。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鼓吹经济开发、经济侵略、经济扩张的回报,拿全民的生活做赌注,无非是要满足少数人的私欲。可是,地球不买账,它的头疼脑热直接影响到寄居在它身上的生灵,这里没有特权。
当灾难不可避免时,资源拥有者与权势同盟者早已撤离险境,毫发无损。埋单的还是单个的老百姓,流离失所的仍是普通大众。另外还借助发威发怒的自然环境,警示人类,我们在自以为是的傲慢行径中侵犯到自然时,必然遭受自然回赠的特殊礼物,地震、海啸、洪水、雪崩、雾霾、沙化等等,每一样都能让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具体到电影故事,需要兵分三路。但在讲电影故事之前需要交代一下背景。主人公生活的小镇凋敝衰败,到处是残破废弃的房屋,工厂弃用,学校空置,这里就是一个空荡荡的鬼城。有能力离开的人基本都离开了,留下来的普通老百姓各有各的难言之隐。事实上,这个地方已经被“诅咒”了,所以民不聊生,唯一的活路便是“破咒”。需要搞清楚电影里的“诅咒”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虚设的神秘魔咒,指向前人的环境破坏;另一个是现实的生存困境,这个矛头直接指向经济压迫。但两条线最终汇集到“因果报应”上,完成“人”字的拯救。
说的太过复杂了,下面一项一项列出“擒兽”的步奏。说的通俗点,电影《迷河》就是打怪兽,单身妈妈Billy带着大儿子Bones一起打,妈妈打败道貌岸然的剥削者“财狼”Dave,儿子打死原始野蛮的剥削者“恶霸”。邻居女孩儿Rat是能够带来好运的精灵。移民身份的出租车司机是能够感同身受的漂流者,Rat的奶奶是祭祀品,Cat是狡猾的幸存者,恶霸的跟班Face是没有话语权的“木偶”。
而那位最早为Bones歌唱的老者是这部电影的预言家,在他1分钟的戏份里句句是剧透。“离开这个地方,不会再回来了。”Billy的小儿子Franky代表着希望,有个镜头特写了墙上的大字“where no child will be left behind”,这是美国联邦法案,意思是要照顾好所有的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孩子们就是未来与希望!
先说说城镇没被洪水吞没时的样子。那会儿,这座小镇矗立在幸福与希望中,高司令称其为“乌托邦”似的世界。如何表现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用热闹欢快的婚礼、用游乐场、用卡通人来表达,看来是最合适的。电影的录像里开始播放一对新婚夫妇的婚礼,新娘是Rat(西尔莎.罗南饰)的祖母,新郎是Rat的祖父。
紧接着政府发布了走向“更加美好”的新蓝图,他们要向山谷里蓄水,把山谷变成巨大的人工湖,可能会毁掉“史前主题公园”,也可能会毁掉小镇居民的家,但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做诱饵,外加盲目的自信与乐观,这种改造自然的残酷方式势在必行。结果,Rat的祖父在施工的过程中遇难死亡,自此Rat祖母失心、失语,像个行尸走肉一样活着,只活在录像带里的婚礼时刻里。
由此说到Rat的祖母,年轻的时候,她与她的丈夫是造湖项目的参与者,老太太曾经有没有过错不好说,但她的苟活表现的是一种惩罚,也可以认为那是“自罚”。最后用冲天的花火超度她的肉身与灵魂,对她来说是解脱,对其他人来说,那或许也是“擒兽”中不可避免的牺牲。
最惨的结果是,梦想中的人工湖消失了,小镇被吞噬,变成废墟,躺在水下。站在陆地望去,只见绿草覆盖的湖。唯有插在湖水中的路灯,因为诡异,能感觉到它在讲述的故事。那么,谁来掌管水下的鬼城呢?高司令用录像里的“史前恐龙雕塑”给出了答案,没错!它就是施咒的魔鬼。因为它的家被人类的造湖计划摧毁了,它也成了无家可归的亡魂。为此,它发威发怒,让围绕着小湖生活的社区居民永远没有幸福快乐,就像生活在地下水世界一样,这是Rat对Bones表达出的讯息。
Bones起初不信,后来他完成了屠龙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破咒的使命。显然,这是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回归可以触摸的生活,我猜想高司令的意图是用此表明“少年”Bones成长了,他找到了直面困难的勇气,与最初因为怯懦扔下红色提包独自逃跑形成反差。砍下恐龙头去迎战,拿在手里变为去恶的武器,表现的是正义,是邪不压正的力量。
与Bones相对应的必然是反面角色“恶霸”,一个患有偏执狂的精神病人,他这个角色寓意着无法理智对话的野蛮暴力。他的人生哲学就是我们所说的“斗狠”,不择手段,以死为代价,得意洋洋于他洞悉到的人性,因为人类都恐惧血腥惧怕死亡,所以狠毒是他标榜的生存法则。再次回到现实生活,“恶霸”仍是符号。他是暴力掠夺社会资源的象征。
恶霸与银行经理Dave表现为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用野蛮的方式直接占有,另一种是戴着文明的面具,两种却具有共通的特性,都是盘剥。社会存在的贫富差距与不公,究其原因,就是由这两类恶魔同流合污、各取所需造成的。因为暴力的淫威摆在面前,Bones自己找到的废铜烂铁,只能无条件供奉给恶霸。又因为一切规则只为权势开路,欠银行钱,房子要收回,为守住儿子和家园,Billy只能听从银行经理的摆布,走入魔窟,接受出卖肉身与灵魂的命运。剧情需要,Billy的不同之处是需要反转,所以这交易无法达成。
在《迷河》中饰演银行经理Dave的本.门德尔森演绎得实在妖娆,一首歌曲一段独舞,一个人把群魔乱舞狂欢的场面完全表现了出来。延续了《深狱父子情》里的阴郁气质,《迷河》里是各种“饥渴”。对金钱,你看他办公桌上印着金钱的杯子。对欲望,夜幕下畸形的红灯区是属于他的。对性,只有掠夺与变态的占有才能满足他。总之,他诠释的是虚伪,是见不得光的勾当。看到Dave经营的夜店,我还一阵恍惚,以为《美国恐怖故事畸形秀》移驾到此。
事实上,夜店是有类似医院一样的功能的,它收容的是人性的瑕疵。恶霸对“血”的定义在夜店被颠覆了。来这里看表演的人并不恐惧血腥与死亡,反而会为此激动。是的,杀戮让人找到麻痹现实的快感。只要死的不是自己,舞台上血流成河只会让他们兴奋地尖叫。当然,人们可以为自己心中隐藏的暴力开脱,那不过是一场秀,没人真的死去。但这就是Dave所象征的机器,它盘剥普通人的手段。一点一点夺走你拥有的一切,再给你不断麻痹自己的快乐与希望。白天,人要做牛做马还信贷;晚上,可以装神弄鬼暂时告别人世。
高司令的剧本还是蛮有新意的,他营造了两种时态,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现在时。不难理解,两种时代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消失”。过去的“乌托邦”已经长眠在地下的水世界了,Billy她们生活的小镇等同于消失,已经成了空城。最后的结局也值得玩味。Billy带着孩子们成功逃离了不再属于她们的家园,可是Bones的车子已经烧掉了,他们只能坐着出租车离去。这还可以继续解读,无根漂流是他们无法改变的宿命,他们离开时一无所有,到另一个地方依旧是空空如也。
说到车子,《迷河》在道具上也用了一些心思。就说Bones的车,在电影的最开始车子代表的是“行动力”。Bones对老者说,他不能马上离开小镇因为车子没有修好。Billy给儿子的纸条也写着“别着急”。车修好了,可以上路了,定义为两种意义上的路,打败怪兽,彻底离开。
另外,Billy的匕首,在用它来解决掉Dave之前,刀在三个人的面前出现过。在出租车里,Billy拿着刀对司机说,“我挺好的。”这是剧透,这刀是用来防身的,有一天可能会扎进坏人的身体里。Bones拿着Billy遗落的红色钱包走入夜店,这是母子双双进入伏魔的节奏,最后Cat把红色钱包妥妥地放置在那儿,答案基本揭晓,伏魔的计划简直是无缝连接,几乎没有失手的可能了。
除了道具,《迷河》还做语言游戏。回头细想想,最开始离开的老者,小女孩Rat,恶霸,银行经理,夜店台柱Cat他们只要开口说话,一定会透露接下来要演绎的故事。高司令的台词铺垫都是这么设置的,有趣的是,做法如此明显,但有跳乱的剪辑,竟然没有造成刻意的感觉。加之惊艳迷人的摄影镜头,画面感太强,足以弥补剪辑上的缺憾。
最最抢眼的还是画面,画面里令人难忘的便是红色与火了。燃烧的自行车带来的讯息是恐吓,火海里埋葬着家园,火是恶魔的帮凶。billy的红发,红唇,红色手包,红色高跟鞋,红裙,红色的血浆,剥皮露骨的血脸,红红的大火,这是生命的颜色,暴力的颜色。中间点缀上廊道里寓意圣灵的力量的“紫色”。高司令的符号与隐喻基本完满了。
当然,另一大亮点配乐就不多说了,配合剧情,里面是满满的深情。最后要提一下不容忽视的卡司阵容,这片子已做足了“面子上”的功夫。恶霸与face两张脸还在我的记忆里,这算不算演技不俗呢。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是名副其实的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她的丰满在我看来是挺有味道的。漂亮的西尔莎.罗南肯定想剪切掉开始的几个镜头,暗黑的光线下油光与小斑斑相映成趣,到后面才抓到她的美,在冷色调里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乌黑的长发飘在肩头,映衬出那双蓝色的向日葵眼睛。恐怖片女王芭芭拉.斯蒂尔十分抢戏,一动不动都能吸睛,一张照片就能把镜头吓怕了。高司令的孩儿她娘伊娃门德斯是来打酱油的,对!不咸不淡吧。本.门德尔森出尽了风头,可是风风光光地风骚了一把。
不知是我在梦游,还是司令拍戏时在梦游,若是再当导演请个编剧好吗...我是看Matt Smith的
只能说很美,可惜剧本空了点。
从本片可以看出,高司令对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绝对是真爱。超现实主义魔幻惊悚风格的感觉算是玩出来了,只是斯坦尼康滥用,转场着急,导致看上去不那么沉得住气。像这种为了看不懂而看不懂的电影,你拍得越从容,观众越觉得你有范儿。
瑞恩·高斯林像他的好基友一样,风格上拍的光怪陆离,有着各种牛人导演的影子,致命的除了薄弱幼稚的剧本,还有自己的掌控能力,他的节奏掌控就和张一白的【匆匆年年】是一个级别,画面堆砌而已,惨不忍睹。它的摄影越优秀,越凸显了片子的苍白无力,逼格有余,能力不足,空有颗文艺心。★★
差不多就是几年前的吉姆贾木许+大卫林奇+格斯范桑特。(我的五星打分全部是出于自心喜爱,绝非理智行为)
不是每个精神病都是艺术家。
什么乱七八糟的,阅后即焚
@ mk2 bibliothèque
为了不浪费腾讯会员观影券随便看的,看完之后发现还是浪费了观影券。诡异的魔幻现实主义,不过看到伊恩还是挺惊喜的,蓝色的双眸太迷人了。
中等偏上
如果说前半段还有点意思腔调,那么后半部基本沦为不知所云的自娱自乐;如果非要说有那么点模仿泰伦斯·马利克或大卫·林奇的倾向,还不如说是对基友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深深表白,若不看片名,我定以为是《唯神能恕》的姊妹篇,大块血色直接照搬;野心和才华不匹配的典范。
那个shell好恶心……
大卫林奇的脑残粉拍的脑残片
天了噜看不懂怎么破!前面还稍微能懂,到后面MV模式开启时就更迷幻了(我是说我)不过气氛配乐画面很有格调。高冷的高司令!
呵呵
果不其然,高司令的电影风格跟他dark folk-rock的音乐口味如出一辙,实验、迷幻、诡异,晦涩却令人着迷。有兴趣的可以感受下他乐队Dead Man's Bones的音乐作品,非常好听http://www.xiami.com/album/353538?spm=0.0.0.0.1rTrh9#wall_list
风格很杂,各种借鉴雷弗恩林奇哈莫尼·科林... 同时剧本又很幼稚,所以给人很装的感觉。幸好有顶级摄影师的帮忙,视觉冲击力很强。
这种端着的作品,只有95分钟,我可以接受。
迷个屁
从剧情到拍摄到配乐,到这个色调,你说这没有好基友小尼姑帮司令员,能有人信吗?脑残粉多打一星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