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观后随笔
影片围绕美国最大的庞氏骗局的主使者麦道夫展开,原以为是介绍这个庞氏骗局的如何展开的。但导演对于这个似乎不是很感兴趣。而是从麦道夫和他的亲人朋友展开描述。
他的妻子从一个一直依靠她的富太太到一无所有。
他的大儿子从小视自己的父亲为神灵一般的存在,到信仰崩塌,不堪重负最后在自己家中自杀。
二儿子在几年后对别人问他你是否想见你的父亲,是否想跟他说说话。他沉默许久说道:“我的父亲已经在我心中死去。”
令我惊奇的是麦道夫对此种种居然始终保持冷静,毫无失态。
在对着麦道夫的那个长镜头里,我想可能只有这样一个冷静到可怕的人,才可以把一群富人骗的团团转吧。
2 ) 美国史上最大骗局!8年时间卷走650亿美元!他说这是社会的错
在记者戴安·亨里克斯的不断追问下,伯纳德·麦道夫带着一点怒气反问她:
“你觉得我是反社会的吗”?!
最后,影片《欺诈圣手》镜头停留在麦道夫的面部,在长达5秒的特写后突然结束。
《欺诈圣手》是由HBO播出的电视电影。改编自《纽约时报》记者戴安·亨里克斯的同名小说。
故事围绕迄今为止最大的“庞氏骗局”操盘者伯纳德·麦道夫展开。
伯纳德·麦道夫是华尔街金融巨鳄、前纳斯达克主席.......他是美国现代金融系统的建立者,是华尔街的巨人,神话传奇,无数人的偶像。
这个足以在他死后名垂青史的完美形象,在一夜之间的分崩离析。
他用长达8年的时间制造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高回报基金,最后套住了65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
直到2008年,美国金融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出现挤兑,一时间他无法筹到70多亿美元给客户赎回,最后,他不得不向自己的两个儿子承认这个一直都不存在的基金。
他的两个儿子,一直视他为偶像的最亲密的门徒在第二天告发了他。
整个“局”瞬间垮塌。
一年后,麦道夫被法院判决入狱150年。
一年后,通过变卖麦道夫的财产,甚至包括其妻子的内衣,追讨回了仅仅15亿美元。
从商业大佬,到一般中产,无数人的一生积蓄化为乌有。
这桩号称美国历史上最大宗的金融诈骗案宣告落幕,无数人对此心有余悸,但他们只能把怨气,把罪恶,把口水洒向麦道夫一个人。
他们无力,也不愿反思。
《欺诈圣手》由奥斯卡奖常客,雨人的导演巴瑞·莱文森掌镜,面对小说和现实,他选择了提炼故事,从他拿手的人物刻画上,人物关系上制造情绪浓度和戏剧张力。
影片从记者在监狱中对麦道夫的采访展开,记者想知道几个关键事件。
这场诈骗的来龙去脉。
为什么这场诈骗能够成功。
这场诈骗对于麦道夫的影响。
还有麦道夫自己对于这场诈骗的看法。
巴瑞·莱文森需要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解答这场史上最巧妙的金字塔骗局,在时间上的确捉襟见肘。
于是他采用了电影化的叙事方式,加上纪律片式的再现方式,以家庭入手,以麦道夫为人物中心,围绕他的家庭成员,两个儿子和妻子,从侧面不断丰富麦道夫本人的性格和形象,同时借用他的家人之口,给我们呈现一个他人眼中的麦道夫。
影片一开始,麦道夫就被自己的儿子们从神坛拉下。
他的儿子,马克和安德鲁,在听完他的“告解”后,直接选择了第二天告发他。
一家人直接被抛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社会无法原谅麦道夫,同时也不愿意原谅他的家人。他们认为只要和麦道夫有关的人,肯定参与其中。
麦道夫的两个,在公司任要职的儿子首当其冲。
他们被媒体骚扰,有的记者甚至直接在大街上拦住小儿子马克和他正抱着孩子的妻子。
诈骗案爆发后,这个家马上解体,为了保全自己,在律师的安排下,两个儿子首先选择了冷落自己的母亲。
马克内心比较敏感,他无法容忍社会把他和其父亲拉到一起,无法容忍有人说他是这起案子的参与者。
这时,影片用几个桥段构建了麦道夫本人和马克的父子关系。
马克非常希望接管公司,几次和父亲摊牌,但麦道夫一次次拒绝,他甚至直接告诉马克原因,他的能力不够,她的哥哥安德鲁更具有实力。
这让脆弱的马克颇受打击。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麦道夫的专断和暴躁。
马克是事件中,最悲剧的人物。他把父亲麦道夫视若神明,偶像,精神寄托,榜样,但顷刻间,榜样变成了罪人,变成了小人。
同时,家庭无法给予他支持和鼓励。社会舆论不会放过他,他孤立无援,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麦道夫的另一个儿子安德鲁,影片中同样用笔颇深,他有能力,有野心,他希望建立自己的公司,他希望摆脱父亲的控制和光芒。
他和父亲摊牌,希望离开公司,但麦道夫直接骂他自私,横加决绝。
安德鲁同样遭受了来自社会的“连坐”式惩罚。有客户和员工直接在路上向他发泄不满。
安德鲁比马克坚强,经受住了社会的压力,但他却被疾病困扰。
最后,他死于癌症。死前有人问他对麦道夫的看法,和他为何不去监狱看望自己的父亲,安德鲁冷静的说,
“在我心中,他已经死了。”
与麦道夫相伴50年的妻子露丝同样被其拉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露丝去了15年的理发店都拒绝为她理发。
两个儿子不愿意和她说话,因为她不要愿意抛弃麦道夫。
可最后,在马克死后,这份埋怨彻底爆发。她最终选择了与麦道夫不再联系。
通过三位最亲密的人,影片从侧面给我们呈现了麦道夫的形象,这个父权的专断之人,在爱的名义下,完成了这桩“骗局”。
麦道夫不断声明,他这样做是为了家人。
被揭露后,他依然不断强调会妥善安排家人和忠心耿耿的员工。
可结局是,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家产全部被收押,妻子只能去和姐姐一同居住。
很多员工上了黑名单,许多投行证券公司不愿意要和麦道夫合作过的人。他们最后甚至没有拿到承诺过的奖金。
他企图以爱巩固的家,最后却瞬间瓦解,他也落得孤寡在监狱终老、死亡。
麦道夫其实一点也不在意150年的牢狱生涯,他心痛的是儿子,和妻子先后与他断绝关系,是孤独和放弃最后击垮了他。
影片对于为什么麦道夫能够通过8年时间,不断拿到许多富人,许多华尔街的精英们一生的积蓄,用了几场非常精彩的戏剧性场景进行了解读。
在次贷危机爆发时,人心不稳,人人都想保护自己的资产,甚至说希望在乱世中获取暴利。
在一个酒会上,麦道夫正苦于寻找资金填补挤兑出现的资金漏洞。
奇妙的一刻发生了,许多人居然主动找上麦道夫,希望把他的钱投入到他旗下。
一个陌生男人,一开始希望投入1亿美元到麦道夫的基金。
麦道夫并没有在意,但随便几句试探,最后,这个男人居然愿意拿出4亿美元。
麦道夫自己都感到非常惊讶。
两人的交谈在现场乐队的互文下逐渐升级,鼓手敲打的节奏提速,人内心的欲望在膨胀。
其实那群华尔街的精英难道真的不知道麦道夫的基金有问题吗!
他们只是不愿意过多的过问这个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真实内幕而已。
他们在贪婪的欲望控制下,只是希望在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自己不是最后一个人而已。
麦道夫直言,华尔街动荡,这时需要一个替罪羊,需要一个背锅者,他不过运气不好,在挤兑中没有挺过去,所以最后所有脏水都破向了他。
如果他筹集到足够的钱,或者说挤兑的现金没有那么多,他挺过了寒冬,说不定现在他还是那个华尔街的英雄。
这场人类原罪的集中体现事件中,监管者同样漏洞百出,证券检查机构不止一次提出要审查麦道夫的基金。
影片最讽刺的一幕是,麦道夫直接告诉了监察员他们的账户,只要他们打一个电话过去,就可以知道,这个基金根本里面就没有钱。
可几年下来,没有人真的去打了这个电话。
他们选择性遗忘,选择性信任,其实终究还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贪婪!
影片的最后,麦道夫问的那个问题其实值得玩味,“你认为我是反社会的吗”?
其实恰好相反,麦道夫就是社会的,他玩懂了社会的运行规则,玩懂了当今小社会下的人性特征。
他用最社会的方式,控制住了这群生活在社会之下的人。
同时,麦道夫也被社会吞噬,他,包括他的家人,一直挥霍着别人的钱,这个不争的事实也让他无法推卸自己的罪恶。
其实,金字塔旁氏骗局无处不在,一旦挤兑超过其承受的能力,这个看上去坚固的宝塔就会瞬间垮塌。
但我们不要忘记,参与进去的人都有为这个金字塔添砖加瓦。
3 ) 细腻的影片
电影不错的,展示了男主角的家庭,从提早发Bonus自白犯罪难掩的事实,到入狱,他的怂货儿子们从小到大一直受老爷子的庇佑衣食无忧却一点不感恩。
看他们组织老爷子提早发奖金我就很生气,自己吃香喝辣的,奴隶们早点拿奖金怎么了,非要拖到不能拖了再给,或者辛辛苦苦一年没有奖金吗?看那俩儿子急的
然后就是告发自己爸爸,何必这样呢?是出于正义吗?告发的太快给予自己父亲任何安置的时间。
我看就是害怕牵连自己
然后需要签字假释就拒绝。我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心理,当爸爸是华尔街英雄,纳斯达克主席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断绝往来?连妈妈也一起管不顾。还有一处小孙女一副自作聪明的样子质问老爷子,居然当爸爸的在旁边也不说话,最后还数落老头,这个在中国应该是不会的,至少大家都会尊敬一家之主。长幼有序。
说了那么多就是觉得俩儿子白生了,没有担当,没有血性,没有任何袒护自己爸爸
最后一个生癌一个自杀,真是报应,也是老头骗了太多钱的报应
只是我觉得,这个老爷子真的有本事,650亿庞氏骗局,你们觉得一般人能搞?你让我骗65元,我也想不出办法,拉不下脸
那一段,夜宴上老爷子假装回绝入伙人的段落,配上击鼓,实在太精彩了
其实就缺钱,还在那里端着,从1亿加到4亿。其实这些场景都是相似的,比如推销健身卡的,比如卖房子的销售,都是这样的,假装有个便宜给你占,一般人还不给,呵呵
都是套路
4 ) 此片着眼于犯罪心理的揭示
终于看到这部电影了,德尼罗演完这一部基本可以拿终生成就奖息影了。关于麦道夫,当年那些事、那些手法早已没啥悬念,而今对电影的诉求,自然也就落在了犯罪心理层面。此片恰是着眼于犯罪心理的揭示。应当说这部电影满足了我对这个人物的所有好奇。。。。。美中不足的是后半部分稍显拖沓。奉上8.7分。。。。
5 ) 他的家人们
享受财富的时候,都觉得理所当然。出事了,一个个显得多脆弱,成了受害者了,还恨起了给他们“带来”财富的人,怎么觉得他们这么可恶呢?
是不是老头子太溺爱这些家人们了?
反而觉得最委屈的是老头子。
---------分割线---------
接下来的只是为了凑够140字而已。
还不够140个字,继续写。
6 ) 中国正有大量的此类骗局!
2017年元月, 一个接着一个P2P平台宣布逾期,所谓的逾期,慢慢的就变成了跑路, 一个月几十家平台,没人管,这些网贷没出事前是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官员站台宣传. 出了事后就是非法集资,后果自负! 金融乱象,一地鸡毛! 根源就在于对骗子们根本就没有惩罚力度!甚至是包庇!!
珠宝E贷,创利投,理财团,同江金融,君享金融(浙江光大),稳银在线,小宝金服,岁意讯,宏鑫宝,来财街,聪明投,奶瓶理财,蓝金所....还有好多!!.记住这些邪恶的名字!
挺好的题材和演员阵容,结果片子主题不明,这么有话题性和挖掘性的题材,几乎拍砸了,编导必须背锅
几百亿,庞氏,这片子除了噱头啥都没了。
挺好看的,详细评论再另说吧,我家HBO这个卡。。。
麦道夫:他们没有那么正直,又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型似做得极佳,商业艺术手法... 极其专业细致的。具体关注的是Madoff家庭内部的各种纠葛。4星推荐
学过的case,然而看完这部冗长无比的片并没有对这个人理解更多,也许psychopath的定义就是无能与人类情感互通吧,这点上Bernie倒无疑非常符合。
我不是坏人,我只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故事放在你的面前,我不是坏人,我保护了我的家庭,妻离子亡,我不是坏人,我跟杀人犯不一样!不一样……吗?
带着伪纪录片味道的电视电影,剧本一般,如此传奇人物显着太无趣了
6.5分。无疑,这并不是我想看的那部片子。我原本以为会是一部类似《骗中骗》或者《天才雷普利》那样充满机锋和智慧的电影,结果却是那么平铺直叙。当然,从故事的完整性上来看是还挺完整的,但还是缺乏高潮,太过无聊。 当然,德尼罗表现还是不错的。
没有偏重欺诈过程,而是着重笔墨描写麦道夫诈骗被揭发后给家人带来的影响,没想到两子都先他而去,难道这就是报应?其实看起来是很具有同情色彩的,不过联想实际情况,诈骗不造成直接人身伤害却可能使被欺诈人因巨额财产损失而失去家人甚至自杀。影片节奏不错,气氛也很灰色。大力推荐,告诫家人勿受骗
麦道夫认罪都不认错
拍的相当无趣
把这几年的HBO电影当【学习机会】:不太计较拍得怎么样,倒借由每部去补充和阅读对涉及到的话题的更多信息。所以像一个很好的“引子”--电影对家庭成员的刻画做得不错:经历了丧子之痛,切割一切的Ruth;思考自己是否被值得同情的兄弟俩。如果没有德尼罗,整个片子还会垮掉一半,无功无过。
前纳斯达克主席伯纳德 麦道夫一手开创的价值65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最终的结果是150年的监禁和仅仅15亿美元的追款。想想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中还有多少徒子徒孙在翻云覆雨吧。。。
三星半。HBO电视电影,请来《雨人》导演坐镇,非常忠于事实的翻拍,包括之后两个儿子的死都并非虚构。整体波澜不惊,对于骗局本身并没有过多着墨,反而是亲情戏占了很大篇幅,小儿子的那句“My dad is dead to me”大概是所有亲人心里共同的声音。德尼罗终于又正常发挥了一次。
哇萨比抓马
感觉中间洗个茶具回来,对剧情都没有任何影响……一个那么牛逼的人,竟然被拍的这么无趣,也是没谁了。导演除了知道炫耀自己会拍电影之外,真的毫无建树
妻离子散。乌合之众(政府监管缺失、媒体造神、人性贪婪)。
有点长
如果只是将大多数人的钱,搜集到少数人的账户里,然后以这些钱进行投资或者其他事宜,当然还有维护运营的开支、管理层的高薪等等......对不起,这和银行有什么本质区别?哦! 前者没有存准金,和背书,会倒!后者,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