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To be, or not to be
又是熟女与少男的组合。想起萨冈的小说《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年轻貌美而富有的少年西蒙在雨中等待比他大十多岁的宝珥从店铺出来,雨淋湿他的外套,两人相视无言。西蒙瞥到街边招贴筒上的演奏会广告,痴痴地问:“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宝珥却苍白而美丽地叫他走,她不能爱他。
亦舒对此冷静地注释:恋爱过后又怎么办?结婚?嫁一个小若干岁数的丈夫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婚后开门七件事跟着而来,神仙眷属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变得伧俗起来。最可怕的是养儿育女,孩子一出生,那小小的身躯,响亮的哭声,能把最洒脱的男女打回平凡的原形,这便是恋爱的后果。
恋爱过后的婚姻所带来的问题,不是熟女与少男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走入围城的男女所共同面临的问题。熟女与少男的问题是,是纵身于激情,还是止步于未燃?是选择瞬间燃烧后化为灰烬,还是选择一步一步走入黑暗沉寂的所在?
他们在最美的一刻相遇,他沉迷于她的成熟之美,她借他的激情暂时忘却寂寞。但是这最美的时刻同时又是最短暂的,因为她是夏天那朵最后的深色玫瑰,眼看要凋零了,花瓣中开出深黄的花蕊,越发显得彷徨无依,令人伤感而叹息。
诗史的老公对小透说,比你大20岁的女人,你能跟她缠绵到几时?当你30岁,她就已经50岁了。这倒是一句大实话。他们只有现在,没有将来。
小透的母亲对诗史说,你独占了我儿子最宝贵的三年。但这三年何尝不是诗史最后最好的三年呢!这之后,可能就只剩下难以挽回的失去。
诗史最后对小透说,我已经没有可以下车的车站了,所以就算你明天变心,我依然爱你。 虽然双方都是有勇气的付出,付出后,也都有变心的权利,但对诗史来说,只要跨出这一步,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她完全明白,却仍然选择最后的盛放,即使这意味着永恒的放逐。真是孤注一掷!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可以尽其唯美之能事。生活中的男女可能没有这么美,但其热烈奔放程度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一点也不诧异的是,纵使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仍有那么多扑火之蛾。而且古老的情节被历代所传诵,经久不衰。这真印证了一句话,人性是不能被抑制的。
另外需要特别提一笔的是,诗史是由有日本最美丽主妇之称的黑木瞳扮演,这样具有致命诱惑力的女人多少年才出一个,不动心真不是人了。如果不去想象两人以后怎样过日子,也不去理会不伦的因素,这电影拍得真是美丽。
2 ) 女孩 下次不要独自用力
我爱过一个男孩,爱的用力,最后遍体鳞伤。
最记得的是,不会表达害怕失去的方式,于是每次告别的时候都会拼命的拉住他的衣角,可怜巴巴的哀求他多留一会。害怕松手,他就这样远去。而他总是微笑,一把把我推开,四目对视,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千里。
我以为只要我一直用力,结局就会像大多数的童话那样圆满,只可惜属于我的那出童话像海的女儿一样,化作泡沫散进无边无际。
直到现在也不明白爱情是什么,但我相信它蕴涵着巨大的力量,大到可以抛弃你的性别、国度、种族、阅历,任你是豆蔻少年还是鹤发童颜都在它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东京铁塔》里的爱情面临的是年龄和婚姻的双重考验。透会在下雪天默然流泪,即使面对心爱的人也会倏然沉默,因为他害怕此刻的美丽不久就会转瞬逝去。透爱的用力。
清水有太多太多的顾忌,四十岁的女人早已不再年轻,早已输不起。三年,她周旋于爱和责任中,任是镜花水月也跌跌撞撞到毫无生气。清水爱的用力。
不想用道德的尺度对这段感情左右标鉴,只是巴黎桥上的那个重逢,迎着落日的拥抱直暖到我心里。
可以相爱,真好。
女孩,看看这部温暖的电影,真正的爱情其实很美丽。挥挥手告别象牙塔里的单恋,下一次不要独自用力。
会有人站在桥上等你。
3 ) 不是所有混乱的开始都有不堪的结尾
文/曼佳
有些书,有些电影,就是在有些年龄才能看得下去。比如《东京塔》。
因为演《失乐园》(1997)的女主黑木瞳太著名之故,十年前(2006)该片刚出来的时候,我其实听说了这部电影。我打开看了一会儿,故事情节可以说很简单,进展非常缓慢,我大概看了1/3就看不下去了,这一次再次打开该电影,已经是十年以后。
即使以前我看完该电影,我想着重点一定是更感兴趣于中年妇女为什么会喜欢小鲜肉这样的心理分析上,18岁的小鲜肉为何会被比自己年长20岁的中年美妇所真的迷恋住的原因。这个现在好像不用分析了,除了情感中的确是有看不见的磁场在影响,有些人天生强烈吸引,有些人强烈排斥,更多的人是不远不近。而情感是不是能持续进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性就是在熟悉中厌弃,在禁忌中兴奋吧。所以古往今来,越是充满话题性的,比如乱伦的,偷猎的,禁忌的,年龄身份地位差别很大被世俗反对的,更容易爆发出激烈的故事。因为平凡的生活,很多时候的确了无生气,有些时候明知道是飞蛾扑火也奋不顾身。
现在再看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女主的丈夫。如果这丈夫是在中国,反而觉得奇怪,因为这样隐忍的性格更像是日本人的个性。早知道自己的妻子爱上了别的男人,脸上焕发出不是因为自己的美丽光彩,但是因为她开心也不想去戳穿她,也是为了保留自己对她的拥有;早知道外地别墅卧室里妻子偷会情人并藏着小情人,但是为了给她自尊,不想让她紧张,而找机会和她借机离开,给自己和妻子甚至小情人以脸面;找到小情人并和他对决虽然用居高临下不屑一顾的心理战方式来欲打击小情人,但是小情人失魂落魄来找妻子求证的时候,竟然也保持了自己的绅士风度没有粗暴地阻拦,当然也无法真正阻拦;甚至在满足妻子的愿望最终签署了离婚协议书,而其中却夹杂着纸条他写下的妻子最想知道的小情人的现在住址。。。
这是一个窝囊的男人吗?按照中国男人的想法一定是的。但其实在女性看来,这是一个男人真爱一个女人的最好的表现形式,他深爱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开心,虽然她开心的方式,是背叛了自己;以为妻子和小情人只是出于肉体的新鲜和欲望而短暂新鲜地在一起,却最终发现妻子的身心俱已经远离的时候,他痛快地做了放手的决定,同时还暗地里地成全了她。也许这是他真爱她的方式之一,爱一个人,不就是希望她真的快乐,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而不是用束缚的方式将对方的身蛮横地留在自己身边。当然现实总绝大部分男女都是做不到的,懂得礼貌优雅地放手,因为这毕竟需要很高很高的境界。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情人的母亲,也就是女主的好朋友,当自己心爱的宝贝儿子让闺中密友勾搭走了身和心,而是年龄相差20岁!请问一个单身母亲的心理阴影面积?她是不是也在疑问为什么儿子会爱上年龄和妈妈一样的女性,到底是自己抚育他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偏差?还是儿子天生的性格基因希望能有一个成熟而安稳的女人妥协地爱他,毕竟同年龄的女孩子实在太会折腾?她一定很困惑也很痛苦。她的确有多爱儿子,就有多恨自己那个已婚而且比儿子大20岁的女人吧?虽然痛恨,她依然没有歇斯底里,这是真正上层妇女的修养还是对情感的怜悯所致?其实她也知道这种感情是禁止不了的,越是反对,火只能烧得更旺,她只能通过自己的方法,送走儿子,让空间拉开这两人的情感距离。如果还是不能,那也只能是天意。
电影也用了两对类似的情感来互相衬托,都是男小女大,除了男一和女一,身份气质都相对高层级的,行为也是温柔优雅的,还有男二和女二,一对长相品行和家势均较普通的配对,更是为了打发普通生活的无聊和烦闷的勾搭情感故事,有时候这样的感情都在进行,但是动心程度,那真的只有自己内心才知道。所有情感故事的相同点都是里面付出较多的那一个更不会容易放弃而纠缠不清,比如其中的男一,和女二。但是经过试探性的纠缠,发现对方不会回头后,也会黯然离去。这是人生的残酷,也是人性的妥协,同路的记忆,记得就好,剩下的路还是需要自己走的。所以男一去了法国学习绘画,家庭主妇的女二竟然成了跳火辣的弗拉明戈的明星人物,也让男二留下了诧异的感受。这无论如何是励志的,艺术就是需要给人一点希望是吗?这样才能够有能量前行。
电影是关于时间空间故事等浓缩的艺术,简单台词里意味深长的双关语也许就简明扼要的暗示了很多前因后果,人物的某些表情和习惯性的动作也许暗示了有诸多故事的某些个性,而里面的很多道具甚至背景的出现更是包含了很多浓缩的故事情节。
关于语言,有些话不赤裸裸地说明白似乎有更多留白的空间令人遐想,我觉得的日本人大概更是擅长于这点。比如在开始的时候男一小鲜肉要求女一尊贵优雅的已婚妇女离婚,但是被后者巧妙地拒绝了,她说了一段故事,大概是小时候坐车过了站,但是一个完全不认识的环境非常的害怕,因为什么也不认识没有安全感。这为她在两人的情感故事中一直处于退缩而找到了完整的心理依据。而电影的最后,当终于被男一的不顾一切的浓烈炙热的爱情打动而离婚终于奔向在巴黎的男一时,她没有立即说我爱你之类,而是静静看着他说,我一个人坐车坐过站我也不再害怕了!即使你明天不再爱我,我还是会爱你。简单的语言,和前面呼应,很完整地表现了她情感的历程,表示她内心的决定和勇敢。
关于动作物件和背景,比如一直出现的男一手里把玩的一个天主教项链,那是女主送给他的,每次出现的时候代表此刻他很想念她而且十分孤独;还有两人新年除夕夜深情浓烈的时候一起看到的窗户外的闪亮着的东京塔,于是这两样东西在电影里总是出现,一晃而过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是男女主角内心的那些反应和对于他们的意义,这东京塔成了见证他们爱情的一个信物,但他们呼唤对方的时候一起从不同的角落看到这个塔,仿佛他们就好像在一起。这个物件和环境都是主人公情感微澜的一个写照,只要电影镜头到这个东西,就一切明了的。所以在情感故事中,用物件的概念植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此时物体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物体,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可以被无限放大,还可以存留很久。而最后他们重逢的城市设置在巴黎,而男一的窗户正面可以看到埃菲尔铁搭,也完全不奇怪了,因为这样的情愫就是电影中的主题。
而我们普通人,比如我在东京和巴黎看到这两个塔时就完全没有更多的思绪和联想,只是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钢结构建筑而已,它们在黑夜里闪亮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地标很美,但是其背后完全没有其他任何情感。所以从这点来说,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巨大的秘密,藏在一些别人万万不会知道的秘密物件里,甚至一句曾经一起面对的秘密句子里,而当某时看到或者听到的时候,会微微一笑,或者哑然失笑,也或者失落叹息,那些过去也会翻江倒海汹涌而出,而人生的时光,就在短暂回忆这些那些秘密时光中,慢慢流逝。
虽然这部电影的结尾过于完美,一对完美异地重聚,一对怅然若失相遇,完美得仿佛是假的,生活中类似一地鸡毛的故事让人觉得不应该太乐观吧。但不是所有混乱的故事都有不堪的结尾。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人和故事让着世界有另外一种鲜活的可能。比如这部电影里的人,无论主角配角,都不那么奇葩。就像我上面写的,无论是炙热爱着的不顾一切以情动人的小鲜肉,还是那个理智最后放手的丈夫,或者是女主自己凭空生出了勇气要重新面对自己的内心,或者是男一她妈妈也没有用尽非人性的方法去阻隔非正常恋情。或者看似差不多的故事中,那些不一样的一些东西,就是一部电影生动的重要原因。
话说回来,为什么大家喜欢看电影,不过是在别人的故事里体会人生,从别人的人生得到印证找到力量,让自己的思绪穿梭时空,短暂放空逃离于世俗生活。这大概就是短短的2个小时的电影,不仅仅各人写出的影评是五花八门,让人喟然长叹不能平静意犹未尽的原因是因为通过自己看到了感受到了世界人生的另外一面吧。也许再过一定的年龄,再看这样或者那样的电影,会看出更多的此时与彼时的不同,这大概也就是人生丰富的馈赠吧。
4 ) 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小的时候,我去了附近的车站,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当电车停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没有见过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所以,不想让自己过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能到这个车站去吗?……这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这样的爱情也不是在短暂的时光里度过了就完了,如果真需要一个结局,你又希望是怎样的呢?
20岁的年龄差距在这里不算是什么?有什么能阻止那甜腻的爱情来袭。尤其是面对俊美的男子。
吉田的妈妈还是眷恋着耕二,以至于吉田也想和耕二做一次爱,体会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爱,但是始终她是体会不了的。
完全忘我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忘记了丈夫的存在,忘记了孩子,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就这样超越世俗的眼光的爱,超越了家庭、婚姻、伦理、道德,超越了一切正常的做法。也许这样的爱更无私吧。
但这样的爱情真的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为了不过乏味的生活而越轨,触礁,我不认为这样的爱情有好的结局。
结尾的设计令我出乎意料。
我没想到原来爱情的力量真的可以大到改变如此之大。
但是我相信爱情的力量。
我也愿意像他们一样用力地爱。即使越用力越会失去。
5 ) 美少年之戀
<東京鐵塔>真是個大膽的故事,可為何叫這個名字呢?僅僅因為它是地標嗎?因為人們都看得見它?我至今不理解。
又是一個和洛麗塔對應的故事,家庭主婦愛上青春的大學生。我想起韓國電影《綠色椅子》,同樣我對影片的名字大惑不解,至今存疑。
這兩部電影里,他們學會了忍耐和付出,終于拿到了一張愛情證書,離了婚的黑木瞳仍有能力駕車前往巴黎,他們終于在橋上相遇,巴黎、河水、金色的夕陽,充滿了愛情故事所應有的一切浪漫因子。她終于沒有『理智』的選擇理想的『東食西宿』---人間哪有這樣的美事兒?而我也驚詫于美少年終于沒有面向鐵塔,自由落體,雖然他電話里那么說,但就此死掉顯然不是成熟的愛情,如果是這樣,那三年來的音樂白聽了,小說也算是白看了,他沒有,而是服從母親之命去了巴黎,繼續他的愛情,他沒有愛上風情萬種的同齡巴黎女大學生,癡癡的等著自己一生的戀人也是年齡足以做媽媽戀人。她們合該有美好的結局,也許開始時,他只是『戀母情結』而她只是『玩具情結』,可到最后他們都不得不真心面對自己的靈魂,不得不承認這有些驚世駭俗,但的確是愛情,他放棄了自殺(在日本,這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很光榮吧),她放棄了錦衣玉食的豪華生活---這個女人很幸運,從微小的細節里可以看出,她掙錢能力強大的老公內心也深深的愛著她,雖然他總是沒時間相陪。
這一對憂郁的文藝青年和文藝少婦之戀有了完美的結局。
另一對兒多少有點滑稽,而且我覺得很詭異,居然是男方說:這樣的女人有經濟能力,溫柔體貼--我瀑布汗~~這句對白通常都是向往老男人的美少女說的呀;正在做菜的她想起他,把持不住----這也通常都是獸性大于人性的男人才會有的舉動。總之,在他們身上,陰陽全錯了位,雖如此,終于擺脫畸戀的少婦,捧著花落寞的走回紅色豐田小車時,還是忍不住落淚,她說過的名言:早知道年輕時多玩一下再結婚;這段奇特的感情就像春風吹皺了她平靜如池水的生活,激起了一點點漣漪,然后風飄走了,水面也復歸平靜。
這樣的故事,道出了愛情的特有的魔力,它看似公平--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它又極不公平--有的花兒春天特別長,會得到特別的寵愛。它也反應出隱忍的日本文化中的奔放一面,它不像《American Beauty》,它告訴大家:不僅僅是女同學的老爸可以惦記女兒的同學,男同學的媽媽也可以惦記兒子的同學。中年中產的生活真有那么枯燥和無奈嗎?過著過著就知道了。
好像是去年吧,看到一則深度報道,貴州一名高中女老師,和班上兩個男生戀愛,其中一個殺死了另一個。我記得當時大家對此激烈的爭論,看到那個風韻猶存的美女老師,男生大都沒什么要表達的,反是女網友們分外的憤憤不平,認為此老師有為師德,認為她們之間不是三角戀情,甚至根本不能算是戀情,是老師無恥的引誘了學生.....這樣的事發生在男老師和女學生之間,就不會是如此的結局,這樣看來,所謂男女平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呀。
看完電影我覺得東京鐵塔好熟悉,那一晚的夜色好熟悉,今天吃飯時忽然想起,那是在《The Babel》(巴別塔)的第一個故事里,那個聾啞小女孩兒的家,寬大的陽臺上也能看到燈光閃爍的東京鐵塔。
6 ) 云端与泥尘
《东京塔》,讲述年过三十五的少妇和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之间的不伦之恋,主角配角各一对。透和诗史这对男女主角,优雅美貌,依恋缠绵,痴心不悔,最后克服种种不安和矛盾抛下一切拥抱在一起——在那一刻,他们是云端上的天使,把整个尘世踩在脚下,完美之至。而为了与这云端之上的完美相对,作者又塑造了耕二和喜美子这一对尘世中的配角。
如果用星座来描述喜美子的个性,那一定是火相,狮子或射手,燃烧起来便无法阻挡。她有着这样强烈而直率的个性,却同时承担着无趣的婚姻和外遇的负罪感。因此,在恋爱这条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上,她必定会像火山般的压抑不住,要求对方对自己全心全意。而耕二高中时就有勾引人妻的劣迹,有着同龄的女友却还是缠上了喜美子,从未被任何女子栓住过。和痴情专一的透不同,他知道总有一天会分离,所以从不考虑未来,一边和喜美子约会,一边和女友继续交往,最后只能和两人都结束。不肯付出自己的耕二,到最后才明白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女子。但不论怎样,二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早已注定了不可能有结局。
比起那一对缠绵悱恻的完美主角,我更认可喜美子和耕二之间属于尘世的这份真实。当分手后的耕二,去看喜美子表演的弗拉明戈舞后,开着跑车对新女友说,自己所喜欢的是天真而热情的女人。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喜美子,一丝眷恋。然而就在此时,喜美子戏剧化的出现,开着车从后面撞耕二的跑车——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她和我多么相似。火相女子的离去,从来拖不到感情耗尽的时候——哪怕忘不了,哪怕恨得去撞他和新欢乘坐的汽车,哪怕要哭着告别,也终究会告别。他们没有在一起,但就算抛开一切在一起也不会幸福。当透和诗史成了跨越银河的牛郎织女,耕二和喜美子则成了在人海中辗转擦身而过的情人,从此相见不如怀念。
或许是为了平衡作品的现实性,作者终于在结尾透过法国房东告诉诗史,年龄悬殊的爱情,幸福难以维持到最后。可是诗史还是微笑着去寻找透,可是透还是对诗史的丈夫说就算诗史年老也会和她在一起——天使们在云端之上歌唱,唱得如此美,美得不真切,落不下一滴眼泪。
换了任何女子,有了透这样痴心且完美的情人,只要不是离了丈夫便活不下去的,一定会选择透,可诗史始终犹豫退缩,把所有的等候和无奈留给透一人承担。于是故事在暗处有些变了味道,透的付出和隐忍显得百般委屈。而诗史的出众,也仿佛并不在于决心离开成功的丈夫和舒适的生活,而在于成功的让透认定此生非其莫属。她并非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不过是到了即将失去透的时候才肯迈出那不算艰难的一步,然后优雅的说着法语,毫不费力的在巴黎找到等候自己的男子,有天使眷顾的爱情真是幸运之至。
但平凡主妇喜美子又能如何呢?面对耕二这样的情人,纵然自己想要投火,对方也会抱着别的女子不接电话——两个人都不完美,所以异常强烈的碰撞,短暂燃烧火花四溅,然后也只能倔强而突然的分手。看到那骄傲轻浮的少女拦在面前横加指责,只能是一个耳光。值得欣慰的是,喜美子内心的火焰,就算没有耕二也不会熄灭。她会继续跳弗拉明戈,直到一切都改变,直到一切都结束。因为分手的对象是耕二,注定不会在一起的人,所以我想,她不会遗憾。
其实无所谓禁忌或不伦,相爱或者分离,一切本是自然。只是有些注定在云端之上绽放,有些注定在泥尘之中喘息——至于那些说不清喜或悲的结局,反倒不重要。
黑木瞳确实是不伦专业户,每部紫阳花日记气质的片子她都适合来演一演。说到底还是在补本润的课,本润和寺岛忍这条线写得比主线好太多了,冈田的角色和本润一比,毫无魅力,不知道为什么非他不可,寺岛忍两场失控的戏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烧糊了菜冲到酒吧发疯那段尤其好,按构想和小男孩的婚外情事起先可以作为窒息家庭生活的调剂和出口,放纵之后的痛苦只能更痛苦,新鲜对比下的无趣只会更无趣,没办法从稳定中逃离出去只能把气撒在小男孩身上。选本润真是选对了,又美丽又无情,态度琢磨不定,总是轻率地下决心,又不必要负多少责任,随时可能抽身而去,回来时又让人没法子拒绝,偏偏有时候他又会流露出一点真心,于是失控的人只能更失控。少年本润,世界的礼物。
故事非常好,结局大俗
第一次是在网吧刷夜时看的,觉得很不好看。拿出来又看了一遍,还是喜欢不起来,不过寺岛忍真是会演戏。我怎么就那么不喜欢黑木瞳呢,都怪魔女的条件。
俯瞰下的《东京塔》不管是底部还是高处都随着戾燥干涸的城市气息渐渐陷入难堪的折磨中。置身于隆冬里的两段忘年恋彼此交错绵缠,宛如一场热烈奔放的弗拉门戈。作者对婚姻本质的探视浅尝辄止,而将《青春短长》提炼成醇髓。最终它的结局落在浪漫之都巴黎,黄昏中的恋人在古老的爱桥上生发着苍翠的信仰。
那时的松润灵气逼人感天动地 感觉可以理解这两对…喜欢人妻撞车那段 恋爱中那无法抗拒的甜蜜和野蛮往往是与人生不相容的 这一生幸福的事可能不多 所以、就算还是要放弃你、就算知道再不可能 还是自私地想让你记住我…另一对就是一对文艺灵魂伴侣 幸福不幸福那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吧
很好看的,很早以前看的,最喜欢冈田准一和黑木瞳这一对~~~很有激情的这部片子
少男都爱熟女,熟女身上有少女没有的风韵;熟男只爱少女,少女身上有他逝去已久的青春。
我发现我对美丽又寂寞的主妇出轨 特别特别感兴趣 特别特别希望她们能从枯燥的家庭生活中脱离出来 发掘出自己的激情 萌生出反抗精神 而且我最喜欢得喜美子跟耕二这对 喜美子那种黑白分明的性格简直绝赞 最后跟耕二分手也要耕二永远记得她 而且只能有她一个人妻 赞赞赞
韩国也有一些不伦恋,但往往会为不伦找一些“理由”,比如女方家庭不幸啊什么的,但日本就是纯粹的不伦恋,我就出轨了乍的
成熟一派说:恋爱这东西,不是掉下去就解决问题的。(你滚吧) 青春一派说:人生就是受伤害的过程,每个人都只能选择受伤,但还是要想反抗,特别是女人。(我懂她)一个以弗朗明戈踢出他舞出自己,一个以巴黎铁塔为媒人,这次让我走向你。
那个能望到东京塔的房间真是漂亮。比起老女人们,两个少年都太过单薄,甚至做作,但这个片子本就是用单薄去解读隐忍,所以无妨。松润坦白说演的并不完美,只是不论走路,公主头,抬眼看人,手撑着下巴,和准一聊天的样子,都让人觉得,真是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为钟爱的松本少年的最后一部戏。
冲着母子温情去看《东京塔》,结果资料馆给放成了人妻不伦恋《东京塔》,所有观众都方了但却秩序井然看得津津有味,不争气的我还差点看哭了… 寺岛忍有赢黑木瞳。查了下,导演也是《贤者之爱》的导演,他这辈子怕是过不了这道坎了…
原著故事还可以,表演方面黑木瞳和寺岛忍都不错。就是源孝志太傻X了,煽情配乐特写慢镜头长镜没完没了地用,低智导演的典型
《密会》是诠释富有张力的关系探讨,《东京铁塔》是注重缠绵氛围的细腻掌控。一本原著,忘年恋的两种表达。
以前看了三遍 …很多年了,现在看多了类似的题材,再看觉得不过如此但还是舍不得减星,电影承载了我的青春回忆。松润在里面尤其惊艳,保安制服LOOK,步态,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黑木瞳真美,这样的45岁阿姨,谁能不爱?2.男女主看着实在不来电,男主的选择也很糟糕,妆容扮相看着也显老,没有一丝年轻的气息,跟黑木瞳在一起,看着就像同龄人;3.以出轨段落开场,让随后男女主角的关系是否会暴露而令人担忧,这样的设置不错,紧抓人心;4.不知道是不是演员年龄差的关系,感觉黑木瞳在这片有点放不开;5.反倒男配女配发挥得更好;6.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也挺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原来弗拉门戈舞的美是20岁女孩子跳不出来的,人生需要悲和愤才会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独和憧憬的矛盾,才会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门戈。
很棒的题材,男大女小的忘年恋现社会很普遍,而女大男小的忘年恋却会给人震撼,要遭到舆论的压力,女人都渴望爱情,支持女人都要勇敢的走出孤单、寂寞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真爱。
有很多迟迟没有结婚的女人,在犹疑、或在否定爱情。另一种女人早早就结婚生子,忙碌完婚姻,还有大把的岁月用来犹疑、或否定爱情。丈夫和家如同万无一失的港湾,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却不是完整的自己。其实爱情只能是用来认识自己的。别无他用。甚至无法让人幸福,甚至根本没什么奇迹。
控人妻的年下奸夫。少妇不可以的哦。一定要老女人才行哦。拍摄手法方面,伪文艺腔,刻意的痕迹忒明显,超级不自然毁了整部戏,实在是太勉强了。寺岛忍一撒娇,雷得我想把自己吃了。黑木瞳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