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2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3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4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5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6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3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4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5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6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7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8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19遥远的天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1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细谈毛姆原著与电影改编的区别

    我一直觉得,如果是由小说原著改编的电影,那么应先看书再看电影,书能涵括的更为深刻,而电影是很难把人的思想印盖在画面上的。读完书自然对电影的情节内容了然于胸,也就有更大的空间衡度两者的差别——情节是增还是减?表达是深还是浅?这都会使之成为同个物体的两个不同面。

    毛姆的原著《面纱》与电影的《面纱》可谓是不同着重,各有好劣,性质不一样所以各自讨彩——毛姆的原著是真实而酸冷的,从女主角凯蒂的角度写着她一个人的事,写她的虚荣、自私、娇惯,写从她的视野片面看待其他人的自我观点,写她对自己、爱情、婚姻、灵魂、宗教信仰、精神等的困惑,后期更着重于她对“道”的寻索;而电影却俨然只是一个“爱与宽恕”的典型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没有或者应该说是无力表现她如何从一个虚荣自私的女人变为一个愿意在孤儿院里帮忙甚至开始思索的求道者。然而电影却因不局限于凯蒂的视野,反而扩展到不同人物的丰富刻画以及真实再现1926年中国与外国的一些矛盾冲突等,使得它的结构更严谨合理以及为影片中男女主角从不爱到相爱的剧情做了密实的铺垫。

    尽管电影其实算是享用了小说的情节和背景来讲述另一个方向的爱情故事,但我既喜欢原著的酸冷,又喜欢电影的浪漫,所以两者的区别我还是想仔细写一写。

    【一、结构与情节的区别】

    {小说}:从凯蒂和查理在房间内偷情,而沃特在门外停留写起。故事很简单:流连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女子凯蒂为躲避母亲的催婚匆匆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细菌学家沃特,跟随他到中国香港,遇到了香港布政司查理,两人迅速打得火热,搞外遇的事被沃特知道了,沃特就要求凯蒂与他一起去正在闹霍乱的湄潭府。凯蒂向查理求救,但被拒了,看穿他虚伪一面的凯蒂心灰意冷的跟沃特去了湄潭府。
    与电影不同的是,凯蒂虽然在湄潭府的日子里发现沃特品德高尚的一面,但始终没有爱上他,得知怀孕一事的两人更是冷漠尴尬。书中是凯蒂一直希望沃特能原谅她,但沃特至死都没有原谅她,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狗”。这句话出自戈德 史密斯的诗《挽歌》的最后一行,诗的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狗和谐相处,但有一天两者结下冤仇,狗发疯病把人给咬伤了,人们预料被咬的人将会死去,但是人活了下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
    沃特临死的遗言表明他把凯蒂带到湄潭府确实是为了报复她,有意让她在此得霍乱而死,他自己也是刻意寻死。电影是写他染上霍乱而死,但小说里写他可能是在做实验时被感染的,而他一直在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他的心是碎了。
    沃特死后凯蒂回到香港,以一个备受崇敬的医生寡妇的名义,得到在香港上流社会里生活的英国人的同情和热情接待,其中就包括旧情人查理的妻子。借宿在查理家的凯蒂,虽然早已看清查理是个怎样虚伪的人,凯蒂却没有抵挡住诱惑,又跟他滚床单了。羞愧难当的凯蒂事后坐船匆匆回到英国,这时她母亲已经死了,她决定跟她父亲一起生活……
    所以小说是很真实的,毛姆文笔的尖酸刻薄也可见一斑。


    {电影}:从凯蒂与沃特已经在去湄潭府的路上开始叙事,再慢慢用回忆来倒叙她与查理的外遇。地点从香港换成了上海。情节被大幅度的更改,换成了一个从不相知到相爱的浪漫爱情故事,点点滴滴的铺开凯蒂和沃特的情感之路,得知怀孕消息却无法确认孩子之父究竟是谁的两人甚至还柔情拥抱在一起,最后成功地把凯蒂塑造成为一个情比金坚愿为亡夫独自抚养幼子的深情女子。电影结局是凯蒂回到英国偶然在路上遇见查理,查理示好,而她表现得忠贞不渝的拒绝了他旧情重燃的暗示,并不屑的对儿子说“他谁都不是。”
    电影虽然把故事源起地点从香港改为上海(减弱了殖民地的背景),但在情节处理上却加入了不少1926年中国反帝国主义的形势,英国人开枪射杀罢工的中国人,此事导致同为英国人的沃特和凯蒂在霍乱中的湄潭府所遭遇的工作困难和生活危险,正是这种矛盾冲突的激化下,使得人物的性格更饱满(在湄潭府民众的不信任下解决霍乱的饮水问题显出沃特的聪明才智),也使得两人的情感融接与深入更合情合理(凯蒂受反帝国主义者的侵扰,危急之际沃特救了她)。
    小说甚少写出沃特的工作情景和困难,只是通过修女对他的崇敬得知他的艰辛;而电影却通过他执着的用一口破中文对群众说:“这水不好,不好,不喝,不喝”以及机智的从凯蒂无聊中做的小风车联想到把上游的水用水车引渠到村里等等让观众对这个男人有了喜爱、怜惜之情,观众甚至会嘟囔说凯蒂这个不认美玉的家伙怎么还没看上这个绝世好男人沃特(当然这跟男主角是爱德华 诺顿扮演的脱不了干系),自然而然地凯蒂在后来慢慢爱上他也是观众喜闻乐见之事了。


    【二、人物刻画的区别】

    {小说}:从头到尾都是凯蒂的视野与观点,从毛姆笔触来看,沃特确实不是一个人物——严肃寡言,毫无魅力,何止无趣,简直就是——“这人没什么好说的”。而凯蒂却是个活跃在舞会、打高尔夫球、调情说笑的女子,虚浮且幼稚,天真又可笑。这两人的确是一对性格不合的表面夫妻。
    小说中有个讨喜的人物韦丁顿,算是沃特的助理,也是他们的邻居,而想来他是毛姆的关键人物,韦丁顿率性坦言、聪敏活泼甚至诡计多端,言谈间能把所有事情都逗乐一番,令人愉悦,他敏锐的看出凯蒂与沃特之间的不自在,也是他令凯蒂在沃特的冷暴力下得以消解苦闷;而他也搭起了凯蒂与修道院的桥梁,引荐凯蒂去参观修道院并认识了院长,使凯蒂开始思索自己是否该做些有用的事情。书中的韦丁顿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的中国爱人,一个因缘际会被他拯救的清朝格格——而这也引发了凯蒂对东方神秘色彩的探究。毛姆借韦丁顿之口提及了中国的禅——“道”,说:“有的人从鸦片里寻求这个道,有的人从上帝那里,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而有了道,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电影里把这个人的情节全部弱化淡化掉,好似可有可无成为了路人甲,但在书中这个人却是引导凯蒂思索自我与灵魂的启迪之师。

    {电影}:片中把凯蒂的虚荣全部替换为她对快乐的真实追求,把沃特的无趣替换为他的认真可敬,使得一个本应是酸冷充满压抑苦闷纠结的故事变成一个慢慢开始出现暖色调的罗曼蒂克爱情片。不过片中增添了小说中没有多说的人物(于团长改为黄秋生扮演的国民党)、没有出现的人物(护卫兵宋青与清朝督军头子)。黄秋生这个角色真是神来一笔,电影改编的最大亮点。借沃特与黄秋生的对话显出中国人民(无论哪个党派)的真心话“中国人的地方还是要中国人自己管”;在与清朝督军头子谈出动士兵搬走霍乱死者尸体一事,黄秋生夹在诚心为民的英国人沃特与摆官架子腐朽不作为的督军头子中间做翻译,气定神闲的篡改两者的对话,达成共识,这一段简直就是精彩绝伦,当然黄秋生的制服诱惑装扮是不容错过的。而书中的韦丁顿在电影中就是一个小老头儿,机灵聪敏全无,他的清朝格格就变成个抽鸦片的寻常女子,这点我就有点不满了,但全片都没把主题引进“道”上,估计是导演无心也无力吧。


    【总的来说】

    毛姆的原著和电影于内在的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但都各有所好。把电影当爱情片看你不会失望,在小说中领悟毛姆的尖刻与直率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电影中那些经典台词,如:“如果一个男人无力博得一个女人的爱,那将是他的错,而不是她的。”、“一个女人不会因为男人品德高尚而爱上他”、“你就那么看不起我吗?”“不,我看不起我自己。”“为什么?”“因为我爱你。”等等这些都是出自于毛姆笔下。

     2 ) 别误会,爱不是救赎

    沃特是一个细菌学家,在一次舞会上爱上了来自中产家庭的吉蒂,但吉蒂对沃特没有感觉,当她无意中听到母亲的一个电话之后,她答应了沃特的求婚,并跟随沃特涉洋来到中国上海,其时是上世纪20年代,沃特在上海为英国政府的实验室工作。枯燥的生活使吉蒂被迷人的已婚男子,同时又是政府官员的查理引诱。沃特得知后非常恼怒,他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给吉蒂两个选择,要么跟随他去梅潭府——一个霍乱正疯狂肆虐的重灾区,要么离婚——并且非常不体面。吉蒂在查理那里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非常失望地答应了沃特。
    沃特来带梅潭府,跟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兵荒马乱、军阀割据、疾病肆虐、因外国殖民入侵而引发的无理由排外行为,等等。沃特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年灾民的救助当中去,吉蒂在百无聊赖地度过了一个月之后,终于决定跟随当地的修女一起做义工。沃特的无私行为感动了吉蒂,她试图重归于好,经过她的努力,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沃特原谅了她,这时候,周边灾区爆发了更大的疫情,为了阻止疫情的扩散,沃特和当地军方一起建造了难民营,以隔离疫情,遗憾的是在得知吉蒂怀孕后不久,沃特终于被病毒传染,不久离世,吉蒂离开了中国。
    这就是好莱坞导演约翰•卡兰执导的新电影《面纱》的故事梗概,改编自毛姆的小说《华丽的面纱》,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领衔主演,黄秋生、夏雨、吕燕配角。
    从故事梗概就能看出来,这几乎又是一部灾难片。好莱坞有这个爱好,总是喜欢在灾难中寻找真谛,爱或者宽恕,似乎只有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才会得到彰显。我自己有一个看片经验,一般来说,结局是相互宽恕的,则主角有可能死亡,而历经灾难的考验且变得比新婚夫妻还恩爱的,主角必死无疑。仿佛所有不愉快的悲伤的记忆也随之而去,从而赚取观众更多的同情与眼泪。
    发表于1925年的小说,时隔9年之后,曾经被搬上银幕,当时的主演是葛丽泰•嘉宝,据说此后还被改编过一次,但我们都无缘看到。我们看到的诺顿版已经基本远离了毛姆的原著精神,在毛姆的笔下,沃特医生不是中国的白求恩,而吉蒂同样没有得到灵魂的皈依,沃特带吉蒂到疫情严重的灾区,其动机可能是让吉蒂体面地死亡,从而达到报复的目的,不幸的是他报复了自己。在沃特死后,查理继续和吉蒂在一起。这样的结局显然不是传统价值观下读者所能忍受的,就毛姆本人一生对自己私生活总是小心翼翼而言,他也不能接受一个堕落的结尾,于是,原著的结尾是吉蒂做义工获得了新生,这和爱已经没有太大的牵连,而是责任。这是毛姆一贯的风格,刻薄而不堕落。虽然这个风格是通俗的,也是迎合的,但它显然比目前我们看到的电影结尾更具有现实意义。
    《华丽的面纱》不是毛姆最好的小说,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面纱》曾被利顿•斯特雷切誉为,“二流小说中最好的”。这样的荣誉可能使毛姆微微觉得尴尬,但没有到影响他小说的创作,有做助产医师的经历使毛姆在处理沃特这个人物时驾轻就熟,甚至有评论认为沃特就是以毛姆自己为原型的。毛姆的很多小说总能找到现实的依据,《刀锋》影射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月亮和六便士》说的是画家高更,他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锁》,则是二合一,一部分以画家劳特累克为原型,另一部分则是自传,《寻欢作乐》说的是哈代……就是小说《面纱》,在第一次出版后,也有人找到了自己的原型,那就是与沃特同名的香港助理布政使雷恩(原著中故事的发生地就是香港,而不是电影里的上海),他起诉毛姆在小说中恶意中伤他,为了避免麻烦,毛姆值得改名,并把书收回来重印。
    女人在毛姆的小说里一旦成了主角,则很有可能变成毛姆个性的牺牲品。创作《面纱》的十年前,也就是1915年,毛姆与茜瑞生了一个女儿,此时的茜瑞是有夫之妇,次年成功离婚之后才正式与毛姆结婚。但这次婚姻对于茜瑞来说是一场悲剧,因为两年前,毛姆在西线服役时认识了小他18岁的美国青年哈克斯顿,两人发生了长达30年的同志恋情,直到哈克斯顿离世。因此在与茜瑞结婚之后,毛姆便与哈克斯顿携手同行,游览了中国、印度、拉美等地。毛姆是口吃患者,而哈克斯顿正好成了他与外界连接的桥梁,在旅行过程中,哈克斯顿提供了大量的奇闻轶事,这正好为毛姆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在饱受了长期的冷落之后,1927年茜瑞与毛姆离婚。
    在原著中,吉蒂的角色并不受人欢迎:“吉蒂成了一朵交际花。她既美丽又风趣,很快便使十多位男士坠入爱河。不过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合适的,吉蒂高雅地与他们继续友好地交往,同时小心和他们保持着距离。”“吉蒂和每个人打情骂俏,同时从不忘了在这群男士中挑拨离间,从中取乐”……你可以在阅读中感觉到毛姆刻薄的个性,在发现吉蒂的私情之后,沃特就变成了毛姆自己:“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毛姆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同时又是最流行的通俗小说家,其中也许包含着在作品里毛姆从不隐讳自己的个性与观点这个原因,除了同志恋情。毛姆的创作从不违反人性,在沃特与吉蒂的关系上同样如此,“她承认沃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品质从来就不是决定爱情的唯一要素。在毛姆看来,爱决不是一种包治百病的救赎,否则他大可使吉蒂洗心革面,而沃特亦对她钟爱有加,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显然,那样做,就不是毛姆了。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爱德华•诺顿的表演真棒。如果说这个故事既通俗又乏善可陈的话,那么我告诉你,有诺顿在,电影就会很好看。请问你还记得他与罗伯特•德尼罗狂飙演技并且几乎不分伯仲的《大买卖》吗?据说为了《面纱》,已经是中国通的诺顿足足准备了六年,他在电影里加入了原著中没有提及的历史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局势,使电影更为真实。而他的演技,当然是我一如既往的评价——简直没说的。

     3 ) 爱恨纠缠,在生命尽头,是一片平静

    曾经的深爱和无言的憎恨,刻骨铭心的爱恨纠缠,在生命的尽头,是一片平静-----

    如花一样的女子,选择一场草率的婚姻,不过是为了远离唠叨市井的母亲。

    自私娇惯,即使出轨,仍然固执地以为,一个男人无法让女人爱上是他的错,而不在她。

    然而飞蛾扑火,拥抱的只是一场爱的幻觉,醒来才发现,不过是情人眼里的一场露水情缘。

    舞台上的戏子低吟浅唱:流落异乡,罪责加身,生活无望,没有爱情,枷锁中的灵魂,哀怮欲绝。

    她在台下看着,听着,自悲身世,不禁黯然。

    他是沉默的,沉默到除非有话要说,否则便不会轻易开口。

    他是笨拙的,笨拙到求婚的措词都过于直白,以至于受她嘲笑。

    他是固执的,固执到明知婚姻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还是执拗地以为爱能改变一切。

    他是害羞的,害羞到只敢倚在门前,手足无措地问她是否满意替她布置的一切,即使二人之间的亲昵,也需要关灯才觉得安全。

    他是隐忍的,隐忍到即使明知她与人偷欢,一门之隔的距离,停留把手上的双手,片刻的犹豫,终于离开,留他们在房间里惴惴不安。

    然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霍乱横行的梅坛府,恐怖的死亡之地。

    他选择一场自杀式的死亡旅行来惩罚她的不忠,因为她背叛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已经死亡。

    破旧的木屋,昏黄的灯光,肮脏的桌子。僵持与冷战,报复与伤害。

    她赌气吃没有煮过的蔬菜,以抗议他的沉默和冷淡,他亦陪同。

    他宁愿注视着墙、地板和自己的鞋子,也拒绝看她。她是他心头的那根刺,扎进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鲜血淋漓。

    如此不同的二个人,却一样的固执,那层面纱,横亘于彼此,似漓江上终年不散的雾蔼。不能分开,亦拒绝相视。

    待面纱揭开一角,露出爱情的真相,瘟疫成全了爱情,却让死亡逼近。

    彼此煎熬,一朝释然。他还是那个沉默寡言的他,她却已读懂他眼里的爱。

    她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个曾经如此陌生的男人。此刻忘我工作,救死扶伤,面无表情底下,是深藏的温和与善良。

    他还没来得及在她那首熟悉的钢琴曲里缓过神来。他注视着她,被一群天使般的孩子们围绕,洗尽铅华后的蜕变,如此美丽。

    死神相邀,他勿勿赴约,化为异国乡间的一杯黄土,死亡成为他对爱的祭奠,只留她驻足原地。

    他只存在于她生命中的一瞬,却已是无法抹去的永恒。

    伦敦街头,繁华落尽,浮生若梦。

     4 ) 电影《面纱》与毛姆的原著差太多

    电影《面纱》和小说的核心是不一样的。电影讲的是爱情,小说讲的是人生。
    电影中,凯蒂出轨后,沃特虽然一度很恨她,但从凯蒂进入修道院帮忙开始,他的想法渐渐转变。
    凯蒂在钢琴教室弹奏着欢快的歌曲,孩子们在一旁开心地跳着,叫着,沃特从门口走过,驻足观看。这里沃特开始原谅凯蒂。
    柔和的灯光下,凯蒂补着衣服,沃特看着书,聊着天。沃特笑着说:“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此刻,他们彻底和解。
    凯蒂被抗议的学生围住,遭遇危险,沃特飞跑过去护着她,牵着她的手。这一刻,她大概已经爱上他了。
    晚上,两人从沃汀顿家回来后,身心交融;第二天早晨,她撑着阳伞,靠着他,坐在船上,游览乡间风景,美如画。
    凯蒂怀孕,孩子可能是查理的。沃特虽然失望伤心,但犹豫后,他说,这个现在不重要了,他抱住凯蒂,表示接纳。凯蒂完全爱上沃特。
    沃特不幸感染霍乱,清醒时,他请求凯蒂原谅自己将她带到湄潭府,原谅自己曾想杀死她。
    虽然沃特最后死去,但相对小说,并不算悲剧。
    最后,他终于如愿。正如凯蒂离开湄潭府时的童声歌谣:“我爱你已永不能忘”
    几年后,凯蒂带着小沃特在伦敦的花店,那个沃特曾经向她求婚的地方。凯蒂拿着一朵玫瑰说:“看起来是有一点傻,它们不到一周就枯萎了,不值得,你觉得呢?”
    小沃特说:“我认为它们很好看。”
    是啊,虽然短暂,但美好,是值得的,像凯蒂与沃特的爱情。
    走出花店,再遇唐森,凯蒂礼貌平和地打着招呼,转身离去,毫不留恋。
    电影与小说大致情节保持一致;两人态度、情感的转变很顺畅;美丽的乡村风景、阳光穿过雾霭的画面也是我想像中的样子……
    但这,并不是毛姆的《面纱》。电影《面纱》的这个片名,已经失去了它内在的含义。
    毛姆在书中谈了人生、理想、人性、意义、价值,是略带沉重的;相对来说,电影只是个略带苦味的爱情片,很轻松。
    小说《面纱》中,凯蒂自始至终,都没有爱上沃特;而沃特从知道妻子出轨的那一刻起,直到死亡,也未放下怨恨。
    小说一开始,沃特是个道德高尚、正直理性、智慧专一的人;而凯蒂则是个徒有其表、爱慕虚荣、头脑简单的蠢女人。
    此时沃特无望而卑微地爱着凯蒂,包容她的一切。虽然他知道,她嫁给自己,并不是因为爱,只是为了比妹妹早结婚,远离势力刻薄的母亲。
    凯蒂因为愚蠢,与查理产生私情,沃尔特发现后非常气愤。他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凯蒂则是不知感恩的疯狗。
    此后,好人沃特的体内开始滋生毒液。他被仇恨占据,为了折磨她,甚至杀掉她,他不惜冒赔上自己性命的风险,逼她与自己去湄潭府。
    所以,他并非如自己对凯蒂所所表白的,无论凯蒂是怎样的人,他都无条件地爱她。
    在湄潭府,凯蒂慢慢改变。
    周围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修道院中修女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有梦幻般的美景、去修道院帮忙……这一切都让凯蒂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肤浅与愚蠢,让她慢慢成长、痊愈,变得快乐、充实。
    沃特在湄潭府不顾自身安危救助病人,这伟大崇高的精神让凯蒂感动,修女们夸起他时,她也会感到自豪,但是她仍然不爱他。
    她对修女们的精神世界充满好奇,对沃汀顿的满族女人充满好奇,她开始寻找内心的安宁,寻找爱,追寻人生的意义。
    凯蒂改过自新,放下过去后,她希望沃特能原谅她,但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沃特自己。但沃特没办法忘掉过去。因为他不仅恨背叛自己的凯蒂,更恨在爱情中卑微屈辱的自己。
    凯蒂怀孕,孩子很可能是唐森的。这终于成为压倒沃特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再也无法承受,故意在救治中割伤自己,感染病毒,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沃特躺在病床上时,心中充满怨恨。正如凯蒂去见他最后一面时所见:“好像此时此刻他的灵魂变成了一只振翅的飞蛾,两只翅膀因为载满怨恨而沉重不堪。”
    凯蒂乞求着沃特的原谅,但全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让沃特没有怨恨、轻松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时,弥留之际的沃特才突然醒悟,因而他说“死的却是狗”。
    “死的却是狗”出自歌德史密斯的《挽歌》。大意讲一个好心人收养了一条狗,然而有一天,这条狗突然发疯咬人。大家都在谴责这个不识好歹的疯狗,并认为这个好人会受伤而死,因而纷纷叹息;但结果,这个人没死,死的却是狗。
    沃特以为自己是好人,但其实他被恨意腐蚀殆尽,体内流满毒汁;他以为凯蒂是不知感恩的疯狗,但凯蒂却在湄潭府这人间地狱,完成了自我救赎。
    沃特的死之于凯蒂,正如凯蒂母亲的死之于父亲。他们虽感到遗憾,但也都大松一口气。他们的死,让父女两可以开始走向新的人生,全然不同于以前的,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电影《面纱》是倾一座城,成全两个人的爱情;小说《面纱》是倾一座城,让凯蒂揭开生活的面纱,找到人生的真谛。

     5 ) 爱到分离才相遇

    一座城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

    一场乱世的霍乱成全了沃特与吉蒂。

    或固执,或骄傲。戴着面纱拒绝审视,这爱情的无端与短暂。

    可这都只是电影里的戏码,太平盛世里没有灾祸与无常,

    戴着面纱的人们依旧看不清内心的表情。

     

    这世界,男人有的忠贞不渝,一颗朱砂恒印在心。

    也有的,处处风流,说着何必太认真。

    女人有的聪敏,内心明镜,懂得争取幸福。

    有的却迷恋镜花水月,以为自是特别,该当拥有荡气回肠的爱情。

    于是愚钝者难免被骗受伤,这不是上帝的错。只是不清醒的人该当此报。

     

    而这是电影,会有一些奇迹让你我唏嘘感动。

    所以吉蒂是幸运的,自小娇纵任性,连婚姻大事都草率对待。

    却偏偏碰到一个如此爱她的沃特,执意结婚,以为日久就会有爱。

    可其实爱情没那么伟大,也要天时,地利,人和才会有恰如其分的结局。

    他努力讨好的举动在她眼里是索然无味。

    彼此努力寻找的都是对方所缺,没有人看到那些确实的存在。

    于是她轻易投进别人怀抱,以为是伟大的爱。

    却在最后狼狈收场。只有那个深爱自己的男人还等在原地。

    他用一次自杀式的旅行去惩罚这无计可施的关系。

    惩罚太过爱的自己,和不够爱的对方。

     

    不交流,不相视。冷漠的残忍和隔世的绝地让她无所适从。

    她负气的吃没有煮熟的蔬菜,是想惩罚对面的他,还是要得到关注?

    而沃特也沉默的将蔬菜吃下去,彼此伤害着,却又都无能为力。

    最终,是陌生的瘟疫之地拯救了两个人。

    人都如此,在陌生的环境里容易害怕,本能的想要亲近熟悉的人。

    正是这样,一直戴着面纱的吉蒂才开始愿意去观察,去了解。

    才发现之前那个古板沉闷的丈夫是如此道德高尚,让人敬仰。

    而煎熬里的沃特,也在那首熟悉的钢琴曲里发现,恨之浓烈都只缘于更深的爱。

    于是旧有过往在这陌生的地方都渐渐死了,新的希望随爱衍生。

     

    如果他们走过了这场霍乱,重回文明世界,这特定环境催生的爱又会不会迅速夭折?

    如果他们没有走这一遭梅谭府,是否仍会在一起,

    却各怀心思面似好合的生活着,象大多数人那样?

    可惜,故事没有如果。

    沃特得了霍乱,在片尾迅速的死去。美好的可能却是一开始就已来不及。

    可也正因这缺憾,来之不易的爱情才得以永存。

    电影散场时,越人歌里的那句“爱到分离才相遇”不断回荡在脑海。

    唏嘘着,却想问:爱究竟是什么?

    而谁又真正知道呢?

     6 ) 其实它不是爱情故事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我已经看过三遍电影《面纱》了,倒不是说我是有多爱它,只是我一直试着理解编剧在改编剧本时的想法。

    毛姆在《刀锋》的开头说过一段话:
       
    “故事是几乎没有可述的,结局既不是死,也不是结婚。死是一切的了结,所以是一个故事的总收场,但是,用结婚来结束也很合适;那些世俗的所谓大团圆,自命风雅的人也犯不着加以鄙弃。普通人有一种本能,总相信这么一来,一切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论经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终于被撮合在一起,两性的生物功能已经完成,兴趣也就转移到未来的一代上去。”
       
    看得出来毛姆对完满形式的结局没有很大兴趣。在《面纱》原著里的结局,沃特死了,凯蒂走了,但毛姆想收尾的不只是形式,《面纱》的结尾看起来收场,其实更是延伸,延伸他的“宁静之道”: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在我看来这姑且就是原著的主题,更多的是侧重女主人公的救赎,宁静,自由,解脱,怜悯和慈悲(其实对男主人公也有“原谅”与“救赎”等主题地刻画,但很含蓄,就像“死的却是狗”的冷峻)。而电影却不同,它表现的也是救赎,但却是两个人平等的救赎。通过的中介是“爱情”,他们最后都通过“爱情”的滋润得到了宁静与永生(即使有人死了),活脱脱的happy ending啊!电影里修道院院长对凯蒂说的话可以升华电影的主题:
     
      “17岁时我对宗教生涯有着浪漫的幻想,但我的爱是那么热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情感改变了,他让我失望,他忽视我。我们之间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像老夫妇总并肩坐在沙发上但很少跟对方说话。但是他知道我永远不会离开他,这是我的职责,当爱和责任合二为一,恩典便与你同在。”
        
    上帝之于修女就像沃特之于凯蒂。沃特曾经那么狂热的爱着凯蒂,但是凯蒂让他失望,忽视他,甚至轻视他。沃特还是没有放弃,虽然是用看似残忍的手法执行(去梅潭府),但他永远不会离开凯蒂(电影里凯蒂故意吃没煮过的沙拉轻视自己的生命,沃特想都没想也吃起了生沙拉,要死也一起死!)。后来两人在大灾难面前渐生情愫,发出“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的感叹,再到喜当爹的曲折,很明显两人一路走来其实都在互相原谅,直到救赎与升华。台湾版本里把电影的名字改成了《猜心》,我觉得这才是最适合影片的名字,两人互相猜心,最后还是得到了彼此的心,即使像花店里美丽却易逝的白玫瑰,但只要曾经美丽过就值得了。
           
    而在原著里凯蒂在沃特死的最后一刻也是不爱他的,而且原谅也只是单方面的诉求,不是互相平等的原谅,而是凯蒂一个人祈求沃特的原谅,并且祈求原谅的原因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而不是为了爱。这是一个铁板钉钉的事实,不知道会让多少影迷叹惋:
       
     “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她很遗憾沃特如此悲惨地死去,但她的悲痛是对但凡某位相识之人离世都会有的。她承认瓦尔特有着让人钦佩的人品,但不幸的是她偏偏没有喜欢他,却只是厌烦。不能说他的死对她来说是个解脱。”
        
     沃特死了,对于凯蒂却成了解脱,有一种舒畅的自由感。倒不是凯蒂多绝情绝义,只是如此两个人,互相憋着一股劲,谁都很难跨出这一步,举步维艰。互相猜心,却又是互相伤害。凯蒂也想过“如果在这最后的时刻能帮他从怨恨中解脱出来,那就将是她给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补偿”。但是最后谁都没有对原谅作出直接的回应,而是用“死亡”淡化了这个问题。沃特死了,带着“死的却是狗”的遗言,凯蒂不知道他的意思,凯蒂所期待的“原谅”似乎也像一层面纱,模棱两可,无法触碰,却又触手可及。所以,《面纱》的名字还是适合小说,《猜心》才适合电影。
       
    编剧对原著主题的改动,当然很大一方面是为了使主线清晰,毕竟在原著中出现的宗教意味浓厚的“救赎”、“宁静”还有中国哲学的“道”之说很难一时半会儿说清楚,况且在优美的桂林山水下如果不发生点感天动地你死我活的爱情故事也是暴殄天物,所以权量利弊,编剧还是把爱情扩大,人性缩小,完成了电影版的《面纱》。

    但是仔细研究,其实编剧还是很懂毛姆的原著的,原著里很多入木三分的刻画,编剧都近乎一字不动的搬了过来:
        
    原著里凯蒂和沃特摊牌的时候是这样写的: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他说道,“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而电影里沃特说这段话时,编剧截长补短,摘取最刻薄的话表现这个冲突:
        
    沃特说:“娶你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自私娇惯,但是我爱你。我知道你肯嫁给我只是为了离开你母亲越远越好,但我一直希望我们的感情会逐渐加深,但我错了,你没能力改变你的感情。”
    甚至有一处两人摊牌时的对话是一字不动的照搬:
     
         “你为何要鄙视自己?”
       
         “因为我过爱你。”

    而且在电影里,编导特别强调了沃特深沉的爱,算是对小说的扩充。当夫妻二人初来香港看新房时,凯蒂看到新房里没有一架钢琴,理科男沃特对小清新无感,必然不会想到要添置这种泡妞神器。当初看到这个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编导在若有若无的描写两人的差距,但我错了。在电影的后面,当凯蒂战战兢兢地恐慌丈夫是不是发现了自己的奸情的时候,她依靠着的正是沃特为她买来的钢琴。钢琴只在电影里出现过一次,却是在这个时候,不细心的人根本不会联想到前头凯蒂没有钢琴的抱怨。但就是这种一闪而过的镜头,类似于沃特深入心底却羚羊挂角的爱,观众很难发现,妻子也很难察觉。
        
    把这段话移植到当下的社会,如果有一个这样的男人爱着这样一个女人,女人会不会爱他?他了解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缺点,即使这个男人看起来苛刻、冷峻、凝滞、品评,没有风雨欲来的权势,也没有文艺青年钓凯子的处处风情。他不会拿入门尼康D5100最为泡妞神器,也不是那个全场瞩目、处处逢缘、音色圆润,笑趣迭出的交际草。他可能就是某个藏身于科学松鼠会的物理男,有着不精致的脸庞,个子不高,一点也不强壮,又小又瘦,能用薛定谔方程解决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立情况下的波函数,却很难融入女神那时间和空间都不相交集的三维势场中。
       
    看来编剧是真的懂毛姆的心,处处抓住小说的关键脊梁。那他为什么还是改写了那个不像结局的结局?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小说最后韦丁顿说过的一段话:
      
     “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但它不是被万物创造出来的,因为道本身也是万物之一。道中充盈着万物,同时又虚无一物。万物由道而生,循着道成长,而后又回归于道。可以说它是方形但却没有棱角,是声音却不为耳朵能够听见,是张画像却看不见线条和色彩。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它是万物寄居的避难之所。它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一探窗口就能发现它的踪迹。不管它愿意与否,它赐予了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依照着道,卑下会变成英武,驼背也可以变为挺拔。失败可能带来成功,而成功则附藏着失败。但是谁能辨别两者何时交替?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平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使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段很有《老子》的感觉)。”
        
     世间充盈着万物却又虚无一物,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你想要的,在任何地方也不能见到你想要的。既然都是无,既然都是有,那何不把卑下变成英武,把绝情变成有情,把失败变成成功,把怨恨变成原谅?所以,编导应着人类本能对美好事物的期冀,让凯蒂一人背负的精神成长之路平摊一半给了沃特,让“爱情”分担他们的永恒的“安宁”之路。我作为一个女人,其实我心底还是喜欢这种改动的,如果只是像原著里那样凯蒂一人承担这种神秘花园里的自由、独立寻找之路,未免太过单薄。她想把孩子教育成无畏、坦率、自制、自由的人,而不是像曾经的她,这个任务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依靠的,即使这个男人的肉体不存,但她还有他的灵魂。
       
     “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的美的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撰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所以,电影的改变是情理之中的,也是编导刻意的美好。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主题的倒退,也可以把它看成主题的升华。

    例如在下面这段的表达中,他们用的是毛姆的原句,却把情景完全倒置了:

     “我并非学历显赫,也非头脑聪慧。我仅仅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女人。自幼至今,陪伴我的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我热衷于跳舞,爱打网球,喜欢看戏。我还对爱运动的男人情有独钟。一点不错,我早已经对你、还有你那些事厌烦透了。它们对我来说一文不值,我也决无意愿将来让它们值。你拉着我在威尼斯的那些冗长乏味的画廊里转个没完,我宁可那时在三维治好好享受我的高尔夫球。”

    原著是两人互述不满与差距,充满火药味。但到电影里却是两人打趣的小嘲讽,沃特听到凯蒂的感叹不仅没有露出阴冷的表情,还傻傻的笑了。更多的是沟通与原谅,到最后他们还催生了一个很可爱的观点: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相同的话语,却有了不同的结局,是有,是无;是虚,是实,干嘛要计较这么多呢?

    ---------------------


    面纱意象的视觉化:
           
    在小说里面纱的意象比电影里明显,据我所知起码有三次的直接描写,其他间接的就因人而异了。
                            
    1.凯蒂刚到梅潭府新家时的情景:

      “已故传教士的简陋客厅里又只剩下凯蒂一个人了,她躺倒在正对 窗户的长椅上,凝神远眺河对岸的庙宇(傍晚的光线又给那座庙宇蒙上了一层奇妙的神秘色彩)。”

    ——这是最初级的生活面纱的面目,神秘奇妙,给人一种好奇的好感。你经不住想揭开它,撩拨它,因为你以为里面是美好的。

     2.凯蒂从修道院回来之后的想法:
     “多数男人哄起孩子来都是笨手笨脚,他却一点也不手生,多么怪的一个人。然而除了这一幕幕感人的回忆外,在她心头似乎还潜藏着一层阴影(如同银色的云彩边缘镶了一圈儿黑色的乌云),怎么也挥之不去。”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阴影,原来面纱后面潜藏着的也有苦难和泥淖,你无法避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结尾凯蒂跟随父亲开始新生活的宣言:

       “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地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的嬷嬷们无怨无悔地行于其上的路——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生活的面纱最终揭开,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时抚慰了饱受磨难的心。崎岖的小路在面纱后面出现,通往宁静与永恒。

    而电影里的面纱意象不完全是“生活的面纱“,更是“感情的面纱”,面纱后面,是赤诚的爱。
        
    第一次是夫妻两刚启程去霍乱地,起初的爱情彼此是封闭着的心,就像第一幅图的雾霾,纵使一路绿色迷离、生机勃勃,却因为猜心不得而彼此隔离。

    第二次是两人心结解开的时候,彼此宽容之后。渐渐的黄昏来临,温柔的夕阳缓缓的拖过阴霾,面纱缓缓揭开,他们看清了彼此的心,不用猜心,已经得心。

    最后是沃特死后,凯蒂乘船离开。昔人已去,独留也是怅惋,轮渡的烟熏再一次笼罩画面,是又支起了新的面纱么?不是,她的面纱后有的只有他,只为他留。

    ---------------

    又写成了原著党的自言自语,心凉...
     

     

     短评

    爱德华诺顿果然没令我失望,生老病死前的爱情总能被放大,霍乱时期的爱情可以模糊和平年代的不忠,死亡才可以为重燃的爱火定格,所以沃特一定要死,不然灾难过去之后的日子,被忽略的丑陋和缺憾总会不失时机地泛起,仿佛池塘里的淤泥,经不起折腾。死去了,才可以永垂不朽。记忆中的总比眼前的深刻长久

    9分钟前
  • 松花蛋
  • 推荐
  • 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赌自由,对于女人来说是赌幸福—毛姆

    14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 东方,在老外们眼中还是如此细腻和朦胧的。

    19分钟前
  • 张樾
  • 推荐
  • 大概是我浅薄,可我爱这个电影多过于毛姆的原著不知多少倍。。

    23分钟前
  • 乐乐乐了
  • 力荐
  • 这两日读毛姆的原著,时隔十年又将影片翻出重温。不得不说电影的改编提升并丰富了原著,紧凑节制,删去了叙述中罗嗦的枝蔓,但俨然却是另一个故事了。女主的悔悟和丈夫的死都更有力量。在毛姆笔下却淡漠缺乏说服力。我始终相信爱是尊敬之上生长出来的情感,鄙夷轻蔑却欲罢不能的,不过是不甘的执念。

    2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 我想你是对的,我们寻找对方缺少的品质太傻了。原谅和爱比抱怨和恨美多了。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脱去你的面纱,脱去我的面纱,让我看看你。

    29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力荐
  • “我曾经在莫斯科受训,如果你不喜欢说英语,咱们可以说俄语。”

    31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 根据毛姆小说改编,中美合拍的爱情片。20年代民国场景很真实,剧组真是用心了!糯米和诺顿演技依旧绝佳(两人也是制片人)。缺憾和离别总是伟大爱情的必备元素。西南的濛濛雾霭和异国的偏见隔阂终没能阻挡面纱的揭开。当爱与责任合二为一,恩典就会与你同在。ps:女神和服装+0.5,风景+0.5 (9.0/10)

    3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最精彩的是配乐

    36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 彼时,言笑晏晏的少女闯入他的眼帘,一个倩影迷醉了一生。东方山水小城,埋葬了他的一切,唯有请求原谅是他最后之言。中西方元素的结合混搭出了奇妙的味道,天堂般的山水美景下是愚昧落后疾病肆虐的炼狱。两个人踉踉跄跄闯入,在陌生的环境下重新相爱,和风景一样美好。演员摄影风景配乐故事都太美了。

    39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 回眸时,是否还能看到你靠在门边挺拔削瘦的身影。

    41分钟前
  • ivypan
  • 推荐
  • 配乐很赞呢!法国民谣【在清澈的泉水边】

    43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 她褪下套裙,他上前吻住她那一刻。我便又泪流成河了。

    45分钟前
  • 鸳鸯
  • 力荐
  • 如果非得说女性的独立就是对男人和爱情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的话,那其实独立了也没啥意思。

    50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 刚读完小说就看根据它改编的电影,记忆清楚,区别与优劣立现。小说故事性强,适于改编。加中两国2006年合拍,在上海与广西取景,总美术师又是中国的电影美术大家屠居华,所以影片的环境、居室、服装等视觉体现都比较到位、准确;外国导演及演员则中规中矩,缺少光彩。内容上增加了中国民众对西方人的斗争及努力治愈霍乱疫情的正面情节,这是原小说没有的。主线也改为主角夫妻的最终理解和温情。只是这样就丧失了原作对人物及人性阐释的尖刻和酸楚。而这个独特的个性,正是毛姆一生所追求的。

    5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 “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两个人心灵距离的拉近也许才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5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 诗意的山水,咯吱作响的木屋,摇着香扇仍抵挡不住的微汗;慢悠悠的竹筏,音色不佳的钢琴,幽暗灯光里仓促炽烈的拥抱⋯⋯我爱你已久,永世不能忘。

    58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 爱到分离才相遇。

    1小时前
  • sukida
  • 推荐
  • 诺顿真儒雅啊,太迷人了~~我发现黄秋生有英音诶!很多电影多年后再看一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我决定给五星。

    1小时前
  • 彌張
  • 力荐
  • 美的一塌糊涂,我指诺顿,也指Naomi,也指风景,也指爱情。我爱你已久,永不能忘。

    1小时前
  • kissdemon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