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1980年代的爱情

    爱情片大陆2015

    主演:芦芳生  杨采钰  

    导演:霍建起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2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3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4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5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6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3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4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5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6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7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8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191980年代的爱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4:07

    详细剧情

      曾经,关雨波(芦芳生 饰)是学校里唯一一个考上了大学的高材生,他的名字因此响彻校园,成为历史。如今,四年过去,命运让关雨波再次回到了闭塞的小镇之中,成为了一名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本以为能够逃离这个封闭的世界,哪知道转了一圈之后却依旧回到了原点,关雨波感到现实是如此的讽刺。  失意的关雨波只能向酒精寻求安慰。某日,他意外遇见了如今在供销社上班的成丽雯(杨采钰 饰)。远在学生时代,关雨波就喜欢上了成丽雯,后因为分隔两地而渐渐淡忘了这段感情。如今旧梦重温,关雨波内心里对于成丽雯的感情蠢蠢欲动,可是成丽雯却对眼前这个颓废的男人态度冷淡。

     长篇影评

     1 ) 《1980年代的爱情》:70年代暗恋,80年代虐恋,90年代床恋,00年代死恋!

    《1980年代的爱情》:70年代暗恋,80年代虐恋,90年代床恋,00年代死恋!

    文/列文

    没错,本片总来说讲的就是标题概括的故事,只不过“1980年代的爱情”是主体,70年代的暗恋是背景,90年代及以后则是延续和尾声。本片导演霍建起作为内地知名文艺片导演,对当代题材明显不太感冒,大部分作品都在讲述八九十年代以及民国时期的故事,对过去年代的情感和生活怀有浓厚的眷恋之情,《1980年代的爱情》就是霍建起这种创作风格和情感偏好的鲜明体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静雅、柔美、细腻、纯情的导演风格,以及80年代人们那种理性与情感交锋、理想与现实碰撞中刻骨铭心的爱情。

    《1980年代的爱情》明确的时代标签,成为一只看不见的操弄男女主角爱情的命运之手。关雨波(芦芳生 饰)大学毕业后分配回到故乡,又去到大山里的小镇政府学习锻炼,在这里他遇到了在供销社当营业员的老同学成丽雯(杨采钰 饰),心中顿时掀起波澜。因为成丽雯正是他70年代上高中时的暗恋对象,毕业时甚至给她写过情书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此次重逢爱火又在他的心头点燃。但成丽雯对他依然冷淡的态度让他碰了钉子。但关雨波并不灰心,通过一次次地去供销社打酒、买东西,不断跟成丽雯接触、闲心,甚至主动去看望她住在高山上的老父,从而慢慢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成丽雯心中也并非对关雨波无情,冷淡之中也不乏对关雨波的小整蛊和小调侃,让关雨波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和希望,而关雨波也通过对成丽雯家庭背景的了解逐渐明白了她的苦衷。成丽雯的父亲是桥梁工程师,因为爱上了她的母亲所以留在了大山里,但是她的母亲家庭成分不好,在那个年代父亲为母亲仗义执言结果被打成右派,后来母亲也郁郁而终,本来能够“走出去”的成丽雯,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父亲,只能留在了大山里。而关雨波作为大学生来到小镇只是挂职锻炼,最终还是要回到城里工作的。如果关雨波因为爱情跟她在一起留在小镇,就要放弃大好前程。成丽雯一方面不愿意因为爱情让关雨波重走父亲“郁郁不得志”的老路,一方面也担心关雨波将来有一天会像父亲埋怨母亲那样埋怨自己,后悔这段情。所以虽然她心中对关雨波也有爱,但一直自我压抑不愿表达。

    在本片中,男女主角的爱情问题不是来自爱情本身,而是来自时代和社会的局限与阻。那个年代“天之骄子”一般的稀有大学生男主角,同“家庭成分不好”的女主角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身份鸿沟。男主角的前程与爱情又成为水火不容的一对矛盾,女主角父母的爱情和家庭悲剧又成为“前车之鉴”一般的压力,三重矛盾和阻碍让女主角无法与男主角展开热恋,让两人的关系始终处于若即若离之中。但正是在两人看似平淡的情感关系中,观众依然能够感受到两人之间不乏温馨的爱情火花。在山中廊桥上,成丽雯对关雨波倾诉家庭往事;在溪水旁,两人互相泼水打闹嬉戏;在成丽雯家里,关雨波享受着边洗热水澡边跟佳人聊天的幸福。在雨夜的炉火旁,关雨波对成丽雯展开强大的情感攻势,含蓄地表白,但可惜的是成丽雯克制的态度让两人失去了成为恋人的最后可能。结果关雨波要结束在小镇的锻炼回到城市,两人在人前假装坚强,人后悲伤落泪,只能让彼此的情感停留在虐恋的状态从而不了了之了。至于90年代两人重逢有了一夜之情,以及男主角北上创业成功之后,发现成丽雯已经去世,则是情感片惯用套路罢了。

    《1980年代的爱情》体现出导演霍建起擅长的情景交融、细腻唯美的风格,外景地湖北恩施的秀美群山、翠绿茶园、梯田美景、廊桥明月、古朴街道,将男女主角克制、温馨、微妙的情感染上一层唯美的氛围,舒婷的诗集、大众电影里的山口百惠和三浦友也都代表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此外,影片的剧情虽然始终波澜不惊,但生活化的台词毫不枯燥,不动声色地诠释出男女主角的微妙情感。而扮演男女主角的芦芳生和杨采钰在影片中也有着不错的发挥,尤其是杨采钰,影片虽然是通过男主角的视角展开,但女主角成丽雯才是真正的核心角色,她的美丽令人心动,她为了成全男主角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将真爱深埋心底的伟大情感令人感动,她的爱情悲剧令人同情,可以说,全片真正能够牵动观众情感的只有女主角成丽雯。而杨采钰生动地演绎出成丽雯冷艳的神态、自我压抑的愁思、同男主角温馨相处的那种克制的欢乐、面对艰难生活的淡然、对男主角刻骨铭心的爱情,观众也很容易对这种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完美女性”产生好感。

    《1980年代的爱情》在上映前做过一些点映,网络上针对影片也有一些怪话。笔者也思考了下,影片在情感表达上是否真的有问题呢?如果这部影片诞生于八九十年代,还会有负面声音传出吗?我想不会的。只是因为时代变了,大家对情感片的心态也变了,人们已经很难相信有完全无私的真挚情感存在。人们对于电影的心态也变了,浮躁物化的社会让观众的心态也变得浮躁,普遍没有耐心坐在影院看一部安静的影片了。而市场对于文艺片也更加苛刻,只有像侯孝贤、贾樟柯这种成就和“逼格”都高的导演拍的文艺片,才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排片。而《1980年代的爱情》虽然也具有鲜明的霍建起电影风格,但“逼格”显然是没有的,导演在抒情慢节奏中也缺乏进一步塑造强烈个性化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突出手段,于是本片也只能成为文艺片中的“普通青年”了。(文/列文)

    电影、美剧实时点评请关注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dusheliewen

     2 ) 易中天:爱在1980

    文/易中天 以前,我从不怀旧,从不。在我看来,那是老年人的事,而我还很年轻,年轻得就像野夫《1980年代的爱情》。 的确,1980年代是春意盎然的。那时,国家、人民、执政党、军队和知识分子都刚从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中解脱出来,几乎无不有着只争朝夕和天天向上的少年壮志和情怀。在那百废待兴的时代,就连复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充满青春活力,更不用说像野夫和我那样考试入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只不过,有的人有爱情,有的没有。 我属于曾经有过的。1980年代初,我在武汉大学读研时已为人父,但对野夫那一代人的爱情却并不陌生。因为在这个问题上,1980年代与1970年代没有太大区别,拥抱和接吻就已经算是胆大妄为。电话是公用的,约会是秘密的,没手机更没有短信和微信。如果写信,甚至还要称对方为同志,并在信中引用毛主席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现在想想真是好笑。见鬼,恋爱与革命何干! 但,与时代有关。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爱情,不能说哪个时代的爱情是好的,哪个时代就是不好的。爱情本身一样美好,不同的只在方式,只在风格。 1980年代的风格是克制。 克制是必须的。因为在那之前的70年代,恋爱几乎等同于犯罪。结婚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不过那叫“解决个人问题”(入党则叫“解决组织问题”)。既然是“解决问题”,当然要“依靠组织”,你恋的什么爱,又写什么情书和情诗?没看见《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柳堡的故事》中的《九九艳阳天》都被列入了扫黄的黑名单吗?还是收起小资产阶级那一套吧! 我们真是无可奈何。 那么请问,爱,是可以和能够被剿灭的么? 希特勒来,恐怕都不行。 然而作为个体,却无法拿鸡蛋去跟石头较劲。 也只好暗度陈仓。电影《庐山恋》中那两个1970年代的年轻人相爱而不敢表白,便借口学英语,肩并肩对着空无一人的大山呐喊Iloveyou,China(我爱你,中国)!没错,他们当然爱国,只不过也爱对方。 了解这些时代背景,才看得懂《1980年代的爱情》,无论是书还是电影。 很少能看到拍得如此克制的影片。以《那山,那人,那狗》而让人肃然起敬的霍建启导演宝刀不老,坚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没有喧嚣,没有张扬,没有煽情,更没有故弄玄虚。霍导决不讨好任何人,哪怕是市场。他依然故我地倾注着心血,在不起眼的地方表现出深厚的功力。即便是男女主角在河边点到为止的一场戏,也没忘记在远处安排了一个毫不相干的养蜂人。 是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两位年轻的演员也朴实而自然。霍导用镜头说话,他们用眼神和没有表情的表情说话。我甚至惊异于他们居然能把父辈的爱情再现得如此真实。看来,不该忘记的就不会被忘记。刻骨铭心的记忆将按照生物界的自然规律以遗传的方式留存下来,任何自以为是的力量都无法将其泯灭,反倒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激活。如果这记忆还是集体的和时代的,就更是如此。 这不是怀旧,是纪念,是土家族的跳丧。 山花寂寞地开放着,叫春的猫儿依然恬不知耻。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关心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就连他们自己都无法表白。涌流的泪水只能各自悄悄地随着小河淌,从而各自完成各自的洗礼。在雨夜里,在火塘边。 激情克制地燃烧着,温暖而绵长。 时代总是要变的,把今天的恋爱方式变成1980年代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只有克制是成就艺术品位永恒不变的保证。因此,如果你是有品位的,或者希望有品位,那就去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吧,只不过别带爆米花。 不知道利川那古朴的小镇会不会因此而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只希望去到那里的人多少能有一点敬畏之心。你可以去怀旧,也可以去猎奇,但贫穷和苦难不该成为消费品。山野中孤独的村寨当然承载不起记录历史的重任,却并不妨碍我们对那些木楼老屋和袅袅炊烟心存一份谢意和谦恭。 也许,我不该说得这么沉重和伤感。 野夫说得对: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我们可以挽留的。既然如此,那就用书中的一句话向1980年代告别吧:挥手依依,满臂都流淌着凛冽的月光。 本文原刊载在2015年9月10日《南方周末》

     3 ) 有一种G点叫做年代

    文/梦见乌鸦

    《1980年代的爱情》,是小弟在大银幕上第一次看霍建起的作品。野夫的作品很早以前就看过了,早已熟悉的情节不再探究,只关心画面能否展现那些美丽的文字和潺潺的情感,寂寞的年代风景美丽如画,犹如八十年代那美丽而隐忍的爱情。

    从电影的片名来看,电影应该不会卖座,在这个商业化市场的年代,每部电影必须沾染一些世俗的铜臭,如今的观众都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观众,谁会关注自己出生前时期的爱情呢?而从电影的主创来看,霍建起+野夫的组合,又是那样具有文艺质感。让这部《1980年代的爱情》的文艺片质感显得尤为突出。电影公映第二天去看了电影,场次几乎找不到了。不为电影所面临的市场困境感到无语,因为这是大环境所趋,该片又不是个例,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更何况这部电影不像王小帅、贾樟柯那种现实文艺,而是骨子里面的那种纯美的文艺,就像看一部清新的小说一样,在这个浮躁的市场面前几乎注定了其命运。

    然而这部电影迄今为止口碑还是有一定争议的,因为电影故事很简单,简单到一张横格纸就可以搞定。不过电影乃是我辈无法涉及到的领域,也正是造成本片不被主流观众接受的原因之一,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该片本身的价值。电影延续了霍建起一贯的纯美风格,每个镜头都美成明信片。故事本身和叙事手法都隐忍写意,整部片气氛压抑暖昧,克制成全。风景寄情,两人情感互动皆与周遭景物相连,这些镜头都需要静下心来去欣赏,然而在爆米花的快餐时代,能否get到这个关于年代的G点呢。

    其实本片有着一个很常规的卖点,就是爱情,爱情有刻骨铭心的、有甜蜜无价的、惊心动魄的、凄风苦雨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都是如今大众非常欣赏的爱情表现形式,而但片中的这个爱情却有着极为特殊的质感,因为它过于太纯美,就像《那山那人那狗》中无数次走过的乡间小路一样,不惊起一丝波澜。那个时代的罗曼蒂克就是这样简单,无欲无求,就像《庐山恋》中那充满争议的一吻,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许多人的愛情在一些年月里因为种种原因被襟锢,被扼杀,空留一腔遗恨,这就是《1980年代的爱情》所要阐述的一种观点,融于山水之中的纯美,只限于特定年代才会有的魅力。加上电影发生的场所,恩施土家族风景美丽如画,而那爱情都在土家族的吊脚楼里,在廊桥相伴明月里经历了岁月的咀嚼,不会令人产生爆米花焦糖刺激味蕾的那种瞬间愉悦感,取而代之的是这样有着特殊记忆的一群人所能品出的历久回味。

    《1980年代的爱情》终究还是一部爱情悲剧,但它并不哀伤。正如那个隐忍爱情的时光,电影提供了一个感受爱情的平台,感受美好的平台。毕竟,爱情和时光都匆匆流走了,像山间溪水一样流走了。可是,我们还在缅怀,缅怀我们生命中的毎一次感动和忧伤,而所能回忆起来的,就只有美好。

    对了,电影的女主角,之前甚至记不住她的名字,她叫杨采钰,很像山口百惠。



      



     

     4 ) 爱是克制-1980

    重看1980。电影开头一切都很美 美丽的相遇 浓浓的思念 黄昏的醉意 清晨的暮光 想着野夫的笔下也有这样柔情似水 的故事 现在的人看起来略显矫情 ……但是那是1980 爱不可言 爱就是克制 那个年代处处是原则处处有规矩 丽雯为了雨波前程放弃了相爱这个也许比雨波的无法得到更艰难痛苦 所以 爱 还是那么深 情依旧那么浓 最后因为时代局限性彼此辜负了终身 不得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也是 野夫的笔下人物都承载了时代的悲痛 他本人也是 看完电影一阵酸楚 只感慨时代永远不会跟你道歉 我们只能珍惜当下 尽力不辜负身边的人

     5 )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能够挽留的

    自“我的故乡在80年代”成为80后的集体抒情,回望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怀旧跻身流行。可上海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影片《1980年代的爱情》,却怀缅上世纪80年代的爱情。换言之,镜头聚焦的,是80后父母辈的故事。该片昨天下午在上海影城放映。
    影片开场之前,主创人员列队发言,编剧野夫上台,场下爆发欢呼。他自陈,希望观众看到“不一样的爱情,同时用这样一个故事来纪念美好的1980年代”。
    可惜,纵观全片,诚意可谓十足,却也难称完美。
    身为知名作家,野夫的文字特点鲜明。其间有金玉声,往好里说,字斟句酌以至力透纸背,温热与力量扑面而来。可另一方面,由于主观意愿过于强烈,不少普遍的故事,会显出殊异,也容易失准。确凿的是,野夫笔下的故乡、名物,无论高尚、平凡、悲苦、任侠,都是鲜活的,延宕出命运与离合。
    影片导演霍建起则以色调、画面和意绪的柔和著称。当百炼精钢遭遇绕指绵柔,《1980年代的爱情》如何破题?备受关注。
    利川油绿的山水间,大学毕业生关雨波分配回县,派到乡间锻炼。这位身着格子衬衫、T恤和牛仔裤的城市青年,在民族服装和青石板街道之间,颇有他者的异质。在公母寨的供销社,雨波和高中同班的倾慕对象成丽雯重逢。
    丽雯未曾上大学,反而回到寨里,是为了陪伴年暮的父亲。这位当年的桥梁工程师,因为要和妻子共度风雨,罔顾家庭背景与职业生涯,选择留在深山。在雨波和丽雯之间,似乎又将上演当年的故事。
    可深知父亲内心苦楚的丽雯,却反复地将雨波往外推。在她眼里,雨波是“天下客”,注定要闯荡四方。对他最彻底的情感,便是成全。
    但朝夕相对,细密的情意,哪怕再加掩藏,也足以感知。斑驳潮湿的乡政府办公室,幽暗温暖的供销社小屋,寄寓了大量隐秘的情感符码。
    而缝纫机、毛衣、《收获》和《大众电影》杂志,大白兔奶糖、散装巧克力,以及泰戈尔、舒婷的诗,三浦友和的海报,多少也勾连起上世纪80年代的画面。
    相处日久,雨波开始试探丽雯的情感,希望“患难相依一辈子,留下来也没什么不好的”。得到的回应却是:“你懂我爸的陪伴,可你理解我妈的歉疚吗?”
    1980年代的爱情,是不说“爱”字的。情到浓时,沉抑在心底,听凭对方误解或懂得。影片有不少动人画面,譬如覃幺妹出家,按风俗要陪哭。可说到要出嫁,当远行,却真正触动了丽雯的款曲。
    画面一转,葱翠的清江边,丽雯坐在河岸,晃荡双脚,音乐响起,是《永隔一江水》:“波浪追逐着波浪,寒鸦一对对。姑娘人人有伙伴,谁和我相偎。等待等待再等待,心儿已等碎,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假使到此为止,影片当是清新的小品,纵然冠冕过大,到底代表了那个年代爱情的一种类型。惜乎,为了与现实形成反差,好强化80年代的美好,电影又铺陈了下文。雨波回城、下海,驰骋风雨,不免起落,在另一个拐点与丽雯再见。又一次,他表达了留在丽雯身边的愿望。
    而丽雯,再次放手。按雨波的理解,这是放逐,亦是成全。再回首,想重寻丽雯的雨波,得到的,却是斯人故去的噩耗。
    雨波和丽雯的投入和对抗,的确是上世纪80年代爱情的一种。若以此指代整个80年代,似乎失之轻率。至少,影片的对白,譬如“水过三秋,有些话就像梦一样,说破了,就剩一地碎片”,美则美矣,放在当事人身上,却有后来附会的失真。而可以把控的张力,因为绷得过紧,也容易叫人出戏。
    《1980年代的爱情》无愧肺腑之作,但着力强调含蓄的情感,命意却过于直接。用力太猛,难见峰峦与峡谷,情感也便拉平了。
    或许,对所有时代的留恋与追溯,说到底,都是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是能够挽留的。然而,不能够,不代表不值得。
    深挚诚可贵,释然更珍稀。

     6 ) 郑世平的电影绝对不是1980年代的爱情

    我是一个没有特别高电影和文学造诣的普通老百姓的后代,恰巧,父母们的爱情也出现在1980年代。

    这是我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手生,也不够格。
    但仍旧希望书写一笔自己的真知灼见。

    昨日以前大学的教授有多的电影节票,问我要不要去看。我在此之前没有看过郑世平的书,完全是被老教授说“这是一部很虐的小说改变的入围影片”而去“自告奋勇。”

    影片讲述了一个19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原籍下属的公母宅锻炼,然后偶遇神似神仙姐姐的同桌,同时这个同桌也是自己暗恋并且以荷尔蒙发泄后一直没有得到的任何回复的“女神”。

    很可惜的男主角在1980年代的寨子里留着2012年的胡子已经2013年的发型,在1980年的川滇区域还有尼龙和POLO衫。

    以21世纪的造型进入1980年的时间空间,如此的不协调,是观众第一印象。
    乡镇府老旧的办公桌以及看上去很朴实的四川口音的老田并不能掩盖制作方和导演对主角形象塑造的失败。

    你会认为一个穿着2013年品牌的POLO衫的男子操着一口北方口音是来自于1980年的穷寨子么?


    接着在一顿莫名其妙的台词之后,女主角出现了。供销社的女主角穿着民国初期样式的依附,并且印花斑斓,和周边来供销社买菜的村民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倒和21世纪造型的男主角同样“靓爆眼球”)

    女主角看到男主角的时候,拿着的酒瓶就碎了,就碎了.....竟然就这么落地碎了。

    既然女主角的爸爸可能是文革时代的被打成XX的人,那么你的衣服那么光鲜亮丽,在1980年代的村寨里,不是明摆着自己“招蜂引蝶”么,不是故意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审美做对抗么?就像是“老子就是特别,你们嫉妒我家里牛逼的背景所以打压他,现在嫉妒我的美丽还要来打压我么?不!我偏不!”一样,让人匪夷所思。

    接着他们开始了编剧脑中只存在的美好的调情镜头。。。。。。

    大致就是“女主角爸爸其实知道男主角的存在,以前也很看中这小伙子,现在自己日薄西山了还有个这个有前途的大学生毕业对自己女儿蠢蠢欲动简直就是再好不过了最好带着我女儿远走高飞飞过长江与黄河远赴大西洋。”

    期间男主角的大学女友出差路过寨子,晚上因为“1980年代的人还不够开放”所以没地方睡最后只能去女主角供销社的房子借一宿。

    然后看到了女主角这么漂亮就以女人的第六感感受到这女的一定勾引了自己男人。

    寒暄两句后就自顾自睡了。

    睡完之后梳头发时看到了舒姐的诗集,里面有自己大学男友的注明。然后更证实了自己昨晚的想法,接着结合自己男朋友对这个穷寨子流露出依恋的神态推断出-----就是你个老妖精勾引我男朋友。

    但是编剧的时代是1980年代,那个年代我们只有赞美没有吐槽只有爱恋没有痛恨。

    男主的大学女友似乎在15秒的镜头里领悟出了1980年代的人们之间的真善美,也明白自己敌不过这个美女抢不走男朋友的心,所以扑哧的就去告诉女主“姐,我们都很喜欢他对不对?”

    最可怕的是,1980年代出的时候,男主的大学女友拥有了最好的WALKMAN,不管是爱华还是索尼或是松下的,反正有了WALKMAN.

    1979年第一台walkman被索尼造出来,1980年初就能搞到,这女的家里不是壕就是壕......(而男主大概就是所谓的直男癌晚期了吧。)

    走之前,女主角送了她两瓶什么酒,她便将WALKMAN塞她手里,直接送给女主。(喂喂,你简直壕无人性,其他绿茶婊以后还怎么装逼。)

    故事在美好的依偎中戛然而止。。。。。。因为男主要被调回省城了。

    然后我们在男女主角标准且略带北方口音的生涩对白中结束了寨子里的故事。

    我不知道这小说是不是郑编剧在阐述自己的经历,但是生涩僵硬的对白以及混乱无章的对白逻辑实在让人觉得很像是大学生作品。
    中间参杂了一些你浓我浓的诗词就好像“下雨天巧克力和音乐更配哦”一样让人无语。


    接着男主就回省城再接着下海了,风生水起再一败涂地。

    接着中学同学聚会,大家在很豪华的带休息间的大包间里吃喝。

    然后女主最后来了,看到落魄的男主先是带他回炮房酒店,为什么说炮房酒店因为那酒店的装修和灯光就像三线城市的XX情侣主题公寓一般那么乡非。

    男主喝的一塌糊涂,女主被他吐了一身后就穿了很保守的打底衣。

    男主酒醒后看到她还在帮她洗裤子,就上去OOXXX了。

    OMG,编剧你前90分钟的戏都在展现一个毫无弱点满是空灵的女神形象,接着最后10分钟就被男主推倒了,我真的无言以对.....

    1980年的你记忆中的女神就这样被你干了么?这就是双方爱情的结晶么?


    OOXX后,女主挂了。

    在跳丧这个传统文化仪式里男主阐述了很多他自己的东西。

    知道影片结束,我都不曾在男主27岁血气方刚的脸上看到一点社会历练的痕迹,而女主在影片里的遗照都像是19岁的玉女一般清新脱俗。

    简直不可理喻......



    总而言之,21世纪的造型+2000年的对白+1980年的风景+1960年生的人的记忆+2015年的粗糙制作≠能叫座又叫好的电影。

    同时霍建起先生缺乏镜头语言的分镜也让在后排的老饕观众觉得更像是微电影里面的校园爱情。

    或许选角的安排都是投资方来,或许这份爱情远比电影本身要多的多的多,但是影片缺乏信息素给观众、纯粹靠景别和利川市的风景堆砌出的纯真感简直就是侮辱自己的小说。

    电影终究是电影,小说能表达的,电影不一定能达到。但是小说表达不了的,在不更换编剧思路的情况下,更不可能达到。

    这不是1980年代的爱情,只是郑世平先生对于小说里那个记忆中的女神,故意被忽略去缺点后,片面的电影展现。


    最后的最后,吐槽一下郑先生在现场高呼大家多多点赞。


    不足以赞的,求也求不来。



    还是把美好留在小说的记忆里吧。

     短评

    1霍建起的爱情电影越拍越回去。2状爱情之纯真而近乎矫情。3前一个小时电影堪称流畅充实,后半小时简直烂尾。4男主女主你们不应该上床啊。

    7分钟前
  • Rochest
  • 还行
  • 很美的电影,每一帧都好美。

    10分钟前
  • Greta Tse
  • 力荐
  • 还是那个配方,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暖》+《生活秀》的大杂烩。帮你找回男人的自信。1980年代的爱情就应该留在1980,何必去2000呢?

    14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还行
  • 原来小说记得蛮好啊;拍成这个鬼样子,岔劈了,年代还原度还不如致青春

    19分钟前
  • boks
  • 还行
  • 实在不忍心给两星,但这部电影确实很做作。霍建起一贯的美景和美貌的演员,但难掩故事本身的苍白无力。

    24分钟前
  • Donna
  • 还行
  • 朱亚文+沙溢 恋上 山口百惠+上户彩+石原里美+吴倩莲+刘亦菲。

    29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 被那帮影评人的差评给骗了,这片是我的菜,非常非常好看

    33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 景美人美,但电影感觉还缺点火候。比那些流量明星小花们拍的闹腾烂片好多了。前半段好过后半段,前后有点不搭。杨采钰很美像刘亦菲,或者像年轻时候的刘亦菲妈妈,柔美。

    38分钟前
  • 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
  • 还行
  • 这片更应该叫1980年文艺青年的爱情。全片除了几个外景和恋足的镜头之外,基本没什么看点,男主也不太行。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 风景是不错的,女主蛮灵的,剧情比较单薄

    44分钟前
  • 筱晗
  • 还行
  • 霍建起山水镜头依旧如诗如画,不少镜头定格都是一幅画。遗憾故事有点水,毕竟小说和剧本还是很不同,思想表达植入太生硬。特别是1980年代牵手接吻都很大胆了,竟有床戏?没床戏就不能表达爱情了??尾声匆匆交代特别潦草,女主又是绝症的套路。易中天为了捧自己学生有点尬吹了!

    47分钟前
  • 海德文
  • 还行
  • “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48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 三星的比较多,哎,这么用心拍的电影,我给五分。

    49分钟前
  • Michael
  • 力荐
  • 很不错的电影,喜欢它偏远安静平和的氛围,还是围城理论:这么好的地方,城里人想去,当地人想离开。一切都是那么的清纯,对于有过80年的青春经历的人来说,是部很好的怀旧电影。电影有一处败笔:男主角是80年的大学毕业生,他的出场服饰是牛仔裤+Tee,我觉得不符合当时的情况,更像90年代初的服装。

    54分钟前
  • dAnielWu
  • 力荐
  • 风景不错,当风景片看挺好的。但是人的造型也太不八十年代了,完全没有代入感,看到中途弃剧。

    56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 很明显是想复制《那山那人那狗》和《暖》,可惜我手贱搜了几张女主的时装照,再看,气场就破了。

    1小时前
  • 风间隼
  • 还行
  • 女主有颜演的也不错,男主台词差人设差就是来倒扣分的,女主太有牺牲精神好想吐槽,利川景色美得想去住个把月,喜丧民风民俗好评。

    1小时前
  • 火火
  • 还行
  • not much content

    1小时前
  • Messi
  • 还行
  • 旁边烫发女士一头发廊染发剂的味道让我几近昏厥,后来男主角上厕所的片段拯救了我,这是一个有味道的镜头!

    1小时前
  • 张秀才味羊汤面
  • 较差
  • 什么鬼?八十年代之后剧情跳得厉害,一夜情,葬礼,丽雯是个好女人。霍建起的问题永远是剧情和台词,摄影和置景很精致。

    1小时前
  • 张翔森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