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
  • 闪电
  • 猜你喜欢

     剧照

    犹在镜中 剧照 NO.1犹在镜中 剧照 NO.2犹在镜中 剧照 NO.3犹在镜中 剧照 NO.4犹在镜中 剧照 NO.5犹在镜中 剧照 NO.6犹在镜中 剧照 NO.13犹在镜中 剧照 NO.14犹在镜中 剧照 NO.15犹在镜中 剧照 NO.16犹在镜中 剧照 NO.17犹在镜中 剧照 NO.18犹在镜中 剧照 NO.19犹在镜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16 04:23

    详细剧情

      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凯伦(Harriet Andersson 饰)经过入院治疗,被作家父亲大卫(Gunnar Björnstrand 饰)安排到一小岛上调养。凯伦男友马丁(Max von Sydow 饰)是一名医生,两人的感情此时处于低谷,马丁相信凯伦有痊愈的可能。青春期中的弟弟米纳斯颇有才华,但看上去有些焦躁。四人在封闭的岛上休整,但各自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滋长。凯伦发现父亲在冷漠的观察自己病情变化后情绪短暂失控。次日上午马丁与大卫乘小舟离去,被留下的凯伦开始沉溺于冥想,并对米纳斯显示出侵略性,在两人回岛之前凯伦昏倒在破旧的木船内,她向弟弟宣称,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  本片是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于1962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长篇影评

     1 ) 大隐电瘾随想

    观影感受:肃穆、空旷、孤独、发冷、发抖、哀婉、优美、惊恐

    两个世界,实在界与想象界,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同时存在吗?

    父亲、丈夫、弟弟,给我一种圣三位一体的联想。仅仅是一种胡乱的感觉,我并不能明确的了解圣三位一体是什么含义。父亲特别像一个假慈悲真自私的旧约上帝,虽然谈不上严厉和去惩罚了犯规的人,但他对女儿的控制是很绝对的。丈夫像一个新约中温和的耶稣,提供陪伴与关爱,但过于理性付出的爱,并不能走进妻子的心里。弟弟则是圣灵,从圣父出来的一位拯救者,最能与姐姐女主共情,提供最真切的帮助。他们三位其实是一体的不同面向,代表着一个故作坚强却脆弱无助,看似理性却难入人心,充满困惑却无能为力的男权状态,或者是一种神权状态。女主是这种状态下的牺牲品,或某种病态的外显者,承担者。吸收并表达了他们不自知的病态,为整个家庭而病。这是一场合谋的悲剧。

    那一出剧中剧浓缩了整部电影的核心,13岁的公主原本已死,自恋却不愿付出代价的艺术家用花言巧语哄骗了魂灵的信任,却并没有真正的付出爱。鬼魂经历了第二次背叛,第二次死亡。也许13岁,正是女主母亲去世的年龄,那一刻她继承了母亲的病症,也离自我越来越远,附着在虚伪的父权下,她不断的去索取父亲的爱,却从未真正得到。这份爱充满了自恋与谎言,将她的信任侵蚀,原本的以为是救命稻草,却是经过伪装的致命慢性毒药,一点点的蚕食着她的心。

    在船里的两段,父亲与丈夫,姐姐与弟弟。安排在船里,也许代表了某种潜意识,船,让人联想到母体,关于孕育,关于连接,是对女性力量的一种渴望,在母体的孕育中,才能产生真正的连接。船,也让人想到了诺亚方舟,特别是姐姐在上船前忽然之间说会下雨。诺亚方舟正是大雨中的希望,这艘船,现在却如此的破败不堪,姐弟在船里进行了另一个世界的对话,现实世界中则是一种乱伦。他们像偷尝禁果的亚当与夏娃,即是禁忌,也让弟弟体验到了另一个世界。这让弟弟后来会疑问说,回到现实后,我该如何面对生活,该相信什么?父亲和丈夫的对话,则是一种赤裸裸的真相,他们那么肆无忌惮的讨论着对女儿的利用,对妻子病态的厌烦,自大的坦诚,更显可悲。

    父亲代表女儿心中的上帝,一个崩坏的上帝。当女主进入癫狂状态,看见原本期待的上帝原来是一只蜘蛛时,镜头给出了父亲高大的背对着女主的影子。蜘蛛想钻进女主的心里,但是不行,女主拼命的挣扎着逃离了,就像父亲宣称自己爱着自己的子女,想要子女相信他,可是,假的就是假的,无论语言多么华丽,感受是诚实的。他只爱自己。蜘蛛吐出网想控制住女主,映射着影片开头父亲和丈夫喜欢的捕鱼,也是撒下网去。我有时会恍惚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他们的角色边界感是比较模糊的,丈夫就是女主寻找的另一个同辈的父亲,所以她不能与之发生性关系。

    他们生活在一个孤岛上,彼此缺乏沟通与真正的相互理解,各自痛苦着自己的痛苦,每个人都病了。所以,要让人怎么去相信这种无情、混乱、自欺欺人的父性与神权?这是信仰三部曲的第一部,像是抛出了这个问题,上帝已死,人们的信仰应该何去何从?父亲最后回答的爱,也显得那么空洞、虚无与莫名奇妙。

    电影中的隐喻和意象特别的丰富,折射出的现象与质疑也特别多,解读见仁见智。它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一种宗教色彩浓重的非传教性表达,提出对宗教对信仰的质疑,是一种深刻的探讨,没有固定答案的追问。怪不得李安这么喜欢伯格曼,他们俩的人生主要议题的内核是一致的,被父亲深深的影响着,害怕着,反抗着,重复着,困惑着。

     2 ) 罗杰伊伯特评《犹在镜中》

    伯格曼相信,一个好的电影艺术主题永远是关于人类的面孔。他在电视上看了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之后告诉我说,在一次采访期间,他突然意识到并不是安东尼奥尼所要讲述的吸引他,而是人物的面孔。我认为伯格曼这里所说的不是单纯的特写。他所思考的是关于面孔的研究,一种强烈的、直指人心的凝视。可以说面孔是他所有电影的核心,尽管如此,对于现在通常被人们称作“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来说,面孔的呈现方式仍然是这些影片的力量所在。
    在传统的电影语言中,特写镜头作为其中一种讲述方式,常被用来突出一个重点:展现人物的反应,强调一种情绪。它们融入于某个剪切镜头的节奏中。但是在这三部曲当中,以及其他许多电影里面,伯格曼极力避免特写镜头的这一用途,他的人物都是单独或两两出现在镜头里面。他们没有特别的去看任何事物——或者可以说,他们在内视自我。伯格曼坚持将镜头聚焦在他的某个演员身上,例如在《犹在镜中》,哈里特·安德森的脸始终保持在前景的地位,而另一个角色则长时间的置于背景,以确保当安德森聚焦于虚无中某一处时的效果能合适的表现出来,同时保证她从不眨眼或做些多余的眼球活动。这样的镜头无疑有力的传达出了她对信仰呼唤之声的痴迷。
    伯格曼经常会使用我称之为“伯格曼式双人特写”的拍摄方法——一种为了形容他那简化的、表现强烈情感的做法而产生的说法。他将两张面孔非常密切的并置在屏幕上,但是人物从不看着对方。每个人都聚焦在屏幕外的某个未知处,每个人都看着不同的方向。他们是如此的靠近,却又是如此的孤立。这也是他电影艺术中最根本信念的视觉化表达:我们试图去接触彼此,却往往被我们内心的欲望所阻碍。
    为了制作这些镜头,伯格曼与他的御用摄影师斯文·尼科维斯特(如今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摄影艺术家之一)进行了无间的协同合作。尼科维斯特使我们认识到大多数电影只是简单的照亮那些面孔,然而他却用光指引我们走进它们。特别是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电影使用了一种使得影像风格扁平化的照明方式。我们喜欢黑色电影的一个原因是它使用的拍摄角度、阴影和布光更加大胆。在一部伯格曼电影中,如果你暂停在其中一帧双人特写镜头上,你会发现尼科维斯特给每张脸以独立的光源;他用这些光线创造出一大片阴影,就如同一束黑暗射线被画在这些面孔之间,从而分隔了人物。
    你可以发现这种做法贯穿了整部《犹在镜中》,影片讲述了一个父亲,他的一对儿女以及女儿丈夫在一座远离尘世的瑞典孤岛度夏的故事,他们居住在一个破败的小屋里。影片开场显得平淡无奇:随着四个人从海水浴中出现,他们正讨论着由谁去准备晚餐和谁去撒网。紧接着更沉重的话题渐渐浮现,我们听到女儿凯伦(哈里特·安德森)的“病症”,病的名字一直没被提到,但显然是精神分裂。她已经接受治疗并且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康复。她的丈夫马丁(马克斯·冯·叙多夫)尽管爱着她,却始终觉得无力帮助她。弟弟米纳斯在青春期的档口显得性欲萌动,同时非常了解他姐姐的身体状况。父亲大卫(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则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刚刚从瑞士的旅居中回来,冷酷而不近人情。
    在第一天晚上,孩子们要为他们的父亲表演一出戏剧,主题是说明艺术之无用。它可被视为对父亲小说的影射。之后,米纳斯问凯伦她是否注意到父亲的表情,因为毫无疑问地这部戏让他感到不舒服。然后人物便开始分散,夫妻一起回去,其他两人也各自回房休息了,那是个典型的瑞典夏夜,燥热而漫长,而当黑暗初降,太阳已经再次升起。
    这个永恒不坠的白昼有着神秘的效果,似乎寓示着发生的每件事都不过是一场白日梦。凯伦从床上起身前往楼上,进入一个破败的房间。她看起来似乎处在一种催眠的状态,她把自己紧贴在墙上,在墙纸上勾画出一个轮廓。当她被发觉,她的第一反应像是被打扰了,但是立刻又振作起来并恢复正常。在影片的后面她告诉弟弟有个声音在呼唤她,在墙上打开了一扇门,门那边有一群人正在等待着某个东西,她认为那或许是上帝。再往后,影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出现了:她说她看到了上帝,而它是一只蜘蛛。
    被单独留在她父亲的房间里后,她读了他的日记,里面他坦白自己对女儿的病症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他提到那个病症是无法治愈的,并且承认自己渴望观察女儿的病情,以此获得写作素材。这深深的刺激了她,然而早前她还在嘲笑弟弟偷看色情杂志,米纳斯则指责她穿着太过暴露。现在她的兄弟在海滩上寻找她,发现她蜷缩在一艘被烧毁的破旧船骸中。此处有一处不同寻常的场景,导演充分利用灯光精心设计出一个双人特写镜头,突出了一种既亲密又疏远的人物关系。在这场戏的最后,显然有一组暗示姐弟乱伦的镜头,尽管伯格曼小心翼翼的避开了。
    影片中还有一些其他不愉快的场景,例如刚刚分开的凯伦和马丁,以及马丁和大卫之间的谈话。最终这些都被归结为凯伦的旧病复发。他们只得叫来救护,那是一架直升飞机,却被凯伦当作从天而降的蜘蛛。
    你可以暂停在这部影片的任何一个画面上,看看这些非凡的画面。没有一处是随意的。纵向的构图将画面中的人物分割成几个部分,斜线构图表现了人物的不和。这些人物在小屋周围的画面中走进走出,仿佛身处在一出戏剧里。导演利用独特的视觉效果突出表现了凯伦紊乱的精神病征,以及其他人物的心理冲突。
    我已深深的为这部影片精彩的制作细节所折服,尼科维斯特的摄影本质上是对人物的再创造,他看待人物的方式,对构图阴影的使用以及对人物情感的巧妙设置都决定了我们如何去感受人物。同样的电影如果是由另一位摄影师来拍摄,那可能就会显得浅薄,甚至蠢笨。当然,伯格曼自然会分享自己的想法。但是以这个方式拍摄而成的这部电影,仍然使我们惊讶于它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感染力。
    彼得·考伊(电影史学家,伯格曼电影研究权威)在CC标准DVD中一个短片里提到,沉默三部曲是伯格曼尝试卸下他的宗教信仰包袱的一种努力,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严苛的路德教牧师,父亲的态度深刻的影响了他一生。在他的其他电影里面仍然存在许多这种宗教信仰,并且永远是关于死亡,负疚,罪恶,上帝以及魔鬼的。不过在这三部电影中,它关注的焦点在于强烈的痛苦。
    《犹在镜中》是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紧接着便是《冬日之光》(讲述一个牧师身陷上帝沉默的绝望中的故事),以及最后的《沉默》(讲述两姐妹及其儿子滞留在一个陌生城市里,纠缠于陈年往事的仇恨之中。电影大部分时间都是无声的,或者至少是缺乏对话的。当男孩在旅馆的走廊徘徊时,他正幻想着自己能够取代两姐妹之间爆发的矛盾)。在所有这些电影中, 我们完全地被伯格曼深沉的关怀所打动,即人类犹如通过黑暗的镜子观察着这个世界,却无法感知其中的意义。
    《冬日之光》也在伟大的电影之列。
    原文:
    The great subject of the cinema, Ingmar Bergman believed, is the human face. He'd been watching Antonioni on television, he told me during an interview, and realized it wasn't what Antonioni said that absorbed him, but the man's face. Bergman was not thinking about anything as simple as a closeup, I believe. He was thinking about the study of the face, the intense gaze, the face as window to the soul. Faces are central to all of his films, but they are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the power of what has come to be called his Silence of God Trilogy: "Through a Glass Darkly" (1961), "Winter Light" (1962) and "The Silence" (1963).
    In the conventional language of cinema, a closeup is part of the grammar, used to make a point, show a reaction, emphasize an emotion. They fit into the rhythm of the cutting of a scene. But in these three films, and many others, Bergman was not using his close shots that way. His characters are often alone, or in twos. They are not looking at anything in particular -- or, perhaps, they're looking inside themselves. He requires great concentration on the part of his actors, as in "Through a Glass Darkly," where Harriet Andersson's face is held in the foreground and another character in the background for a long span of time in which she focuses on a point in space somewhere to screen right, and never blinks, nor does an eyeball so much as move. The shot communicates the power of her obsession, with her belief that voices are calling to her.
    Frequently Bergman uses what I think of as "the basic Bergman two-shot," which is a reductive term for a strategy of great power. He places two faces on the screen, in very close physical juxtaposition, but the characters are not looking at each other. Each is focused on some unspecified point off-screen, each is looking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They are so close, and yet so separated. It is the visual equivalent of the fundamental belief of his cinema: That we try to reach out to one another, but more often than not are held back by compulsions within ourselves.
    In framing these shots, Bergman works hand-in-hand with his cinematographer, Sven Nykvist, one of the greatest artists of his craft. Nykvist makes us realize that most movies simply illuminate faces, while he lights them. Especially since the advent of television, movies have used a lighting style that flattens the image and makes it all seem on one plane. One reason we like film noir is that it uses angles, shadows and strategic lighting more boldly. In a Bergman film, if you freeze a frame on one of his two-shots, you'll see that Nykvist has lighted each face separately, and often not from the same source; he uses the lights to create a band of shadow that is like a dark line drawn between the faces, separating them.
    You can see this happening all during "Through a Glass Darkly," which tells the story of a father, his daughter and son, and the daughter's husband, isolated on a remote Swedish island for a summer vacation. They're living in a run-down cottage. The opening scenes are deliberately banal, as they emerge from a dip in the sea and debate about who will fix dinner and who will put out the nets. But deeper currents emerge. We hear about the "sickness" of the daughter, Karin (Harriet Andersson). It is never named, but is clearly schizophrenia. She has been treated and is going through a period of recovery. Her husband, Martin (Max von Sydow), loves her but feels powerless to help her. Her brother, nicknamed Minus (Lars Passgard), is balanced at the entry to adolescent sexuality, and is very aware of the physical reality of his sister. The father, David (Gunnar Bjornstrand), is an author, highly regarded, who has just returned from a stay in Switzerland. He is cool and distant.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first evening, the children will put on a play for their father, which has as its subject the impotence of art. It can be seen as a veiled attack on his novels. Later, Minus asks Karin if she noticed how offended their father was. Not particularly. The characters separate, the married couple together, the other two in their rooms. It is a long Swedish summer night; when darkness falls, the sun is already rising again.
    This perpetual daylight has an eerie effec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s like a waking dream. Karin rises up from her bed and climbs the stairs to a shabby upper floor, and enters a room. She seems almost in a trance. She clings to the wall and traces out figures in the wallpaper. When she is found, she at first seems disturbed, but then cheers up and acts normally. Later she will tell her brother that voices called to her, that the wallpaper opened a door, that those on the other side we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and that she thinks it might have been God. Still later, famously, she says she saw God, and he was a spider.
    Left alone in her father's room, she reads his journal, where he confesses his obsession with his daughter's illness, notes that it is "incurable," and confesses he is interested in how he could use it in his work. This deeply upsets her. Earlier she had teased her brother after catching him looking at a pinup magazine. He had accused her of wearing seductive clothes. Now her brother goes seeking her on the beach and finds her huddled inside the wreck of a burned-out boat. There is an extraordinary scene, making great use of meticulously lighted two-shots, emphasizing their closeness and their sepa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scene, there is an implication that an act of incest occurs, although Bergman is deliberately obscure.
    There have been other fraught scenes -- between Karin and Martin, for example, who she has drawn apart from physically. And between Martin and David. Finally all comes down to Karin having a relapse. An ambulance is called; it is a helicopter, which apparently she experiences as a spider descending from the sky.
    You can freeze almost any frame of this film and be looking at a striking still photograph. Nothing is done casually. Verticals are employed to partition characters into a limited part of the screen. Diagonals indicate discord. The characters move into and out of view around the cottage as if in a play. The visual orchestration underlines the disturbance of Karin's mental illness, and the no smaller turmoil within the minds of the others.
    I was impressed time and again by how painstakingly the film had been made. Nykvist's lighting is essentially another character. How he sees, how he shades, how he conceals, all sum up into how we are to feel about the characters. The same film photographed by another cinematographer might seem shallow, even silly. Certainly Bergman attracted his share of parody. But this film, shot this way, surprises us by how much power it builds.
    Peter Cowie, an expert on Bergman, appears in a short subject on the Criterion DVD and says the trilogy was Bergman's way of unloading the "baggage" of his religious upbringing; his father was a strict Lutheran minister. Bergman still has a great deal of that upbringing left over for his other films, which often deal with mortality, guilt, sin, God and demons. But in these three, there is a focus almost painfully intense.
    "Through a Glass Darkly" would be followed by "Winter Light," about a minister who despairs of God's silence, and by "The Silence," about two sisters and the child of one, stranded in a strange town and haunted by old hatreds and wounds. Long stretches of that film are silent, or at least lacking in dialogue, as the boy prowls a hotel's corridors, making fantasies of his own to displace the disturbance being trapped between the two sisters. In all of these films, we're struck by Bergman's deep concern that humans see the world as through a glass, darkly, and are unable to perceive its meaning.
    "Winter Light" is also in the Great Movies Collection.

     3 ) 诗意化的黑白影像下,是令所有人颤栗的真相

    一直都很喜欢伯格曼的片子。因为在伯格曼的影片里,既能找到如梦境般的诗意,又能发现隐藏于叙事下的理性之光。从这一点来看,电影《犹在镜中》仍然是一部典型的具有伯格曼风格的影片。

    《犹在镜中》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拍摄的神之沉默三部曲的第一部,在此后的第三年,导演又相继拍下了其它两部——《冬日之光》与《沉默》。稍微对本片导演熟悉的影迷都知道,与信仰有关的主题一直存在于伯格曼的影片中。如果说他早期电影里充满对于信仰的质疑,那么在他往后片中则彻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本片即是见证导演这一转变的关键作品。

    《犹在镜中》讲述了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卡琳,在经过一番治疗后,跟随父亲一起去到某座海岛上调养。其丈夫马丁与弟弟米纳斯也一起来到岛上休整。但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他们各自心中的不安也逐渐显露出来。

    这部于1961年拍摄的电影,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影片。剧情被限制在有限的场景空间与时间里,人物关系单纯,故事结构也十分简单。这是伯格曼“心理室内剧”的形成时期,这些影片通常表现了人物交流困境与心理阴影。

    影片从一开始就通过画面色彩与配乐奠定了影片的情感基调。低沉的大提琴融入在黑白影像与缓慢的故事节奏中,令人悲从中来。电影传统的画幅比例也显示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下,观众很快便进入到片中人物苦闷的内心世界里。

    虽说在伯格曼的电影里,对于信仰的探讨总是孜孜不倦,但当真正进入它们之后,从中收获的又远远超过信仰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他总是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包裹起电影里多重且深远的意象,这大概就是伯格曼的多数电影能够脱离时代的局限而存在的奥秘吧。

    抛开影片的形式,《犹在镜中》在意识形态上同样呈现出了丰厚的层次感。在个人看来,本片主要从以下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一、世人信仰的上帝并不存在。

    本片的女主卡琳虽一直受精神病所困扰,但在内心却追随着自己的信仰。然而当她在黑暗中倍受折磨,想投入上帝的怀抱,试着与上帝沟通对话,希望却一次次落空。甚至当她感到绝望无助时,以一颗虔诚的心期待上帝的救赎时,上帝竟变成了一只大蜘蛛,结果令她再次陷入崩溃的边缘。

    卡琳的遭遇几乎成为了伯格曼否定上帝的佐证,其中一个又一个绝望的镜头仿佛在告诉人们:世人信仰的上帝并不存在,每个人都是孤立无援的。

    二、每个人都活在各自的牢笼里。

    片中每个人几乎都深陷难以逃脱的困境。卡琳深受精神病的折磨,内心在多数时候都无法得到至亲的理解;马丁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更为卡琳的病症煞费苦心。他眼看着爱人生病,自己却无能为力;卡琳的父亲因为生命中的空虚也不时陷入绝望当中,甚至在出差的途中尝试自杀;而17岁的米纳斯正值充满迷惘与困惑的青春期,他苦闷的内心既无法得到释放,也无人倾听。

    三、至亲之间也存在着无法逾越的精神隔阂。

    女主卡琳无意中翻看父亲的日记,却发现父亲利用自己的病情以积累自己小说创作的素材。这种亲情上的疏离与隔阂,随后更间接地导致了她的身心再次崩溃。

    不仅是父亲,自从卡琳患病后,卡琳与自己的丈夫马丁之间也产生了无形的隔阂。期间,无论马丁对卡琳表现再多的爱意,她却始终无法与丈夫恢复往昔的亲密与信任。并且她坚持认为,唯有弟弟米纳斯才是真正理解她的那个人。

    父亲大卫为了自己的写作事业,漠视家庭生活,内心也早已被某种莫名的痛苦与矛盾所占据。即便如此,大卫依然在儿女面前伪装成一副忙碌而充实的样子,卡琳与米纳斯也从未与父亲达到真正的理解。

    敏感的米纳斯渴望父爱,同时也希望能与父亲有更多精神上的交流,然而父亲却总是沉浸在创作的世界中,以至于他曾几度从姐姐卡琳那里寻求安慰。

    由此可见,影片中的人物都无不承受着来自现世的苦痛与折磨。如此,本片的论调也难免呈现出几分悲观的意味。

    然而,不得不说电影《犹在镜中》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生里最真实的情状,也许这正是影片虽压抑沉闷但却依然令人痴迷的原因吧。与此同时,它也使与片中人物有着相同困境的人们,从中获得了深深的精神慰藉。

    昏暗惨淡的天空,阴冷潮湿的船骸,与世隔绝的海岛,荒野中的啼叫,总是沉没在黑暗中的窗户等等,回顾电影的影像,每一帧画面都宛如梦境一般,只不过这似乎更像是一场破碎的梦。而在梦里的每个人都被困在一座孤岛,茫然绝望,无法逃脱……

     4 ) 短评记不下

    神之沉默第一部

    伯格曼的电影的主题永远是爱

    女主被围在三名男性之间太过窒息,一名以她为他者、施以冷漠观察的作家父亲,一名完全不理解自己的无神论医生,一名想要侵犯自己的青春期弟弟。如此一来,精神病便成了。

    人哪有不疯的?硬撑着罢了。在无主的尘世,活着就是发疯,就是受难。上帝隐在镜子之后,从没想着拯救尘世的她。上帝是爱,可惜她的父亲明白得太晚。当她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愿意爱她时,上帝便成了蜘蛛,黑暗地穿墙而过。

    上帝已死,不同人面对的方式各有不同。青春期的弟弟以懵懂和兽欲抵挡无意义的恐惧,丈夫以信仰把人当生物机器的医学抵抗无意义的恐惧(甚至动辄使用注射、服药的手段杀死女主身上上帝的痕迹),父亲在创作中再造上帝,去爱作品里的上帝,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上帝,而对旁人(甚至至亲)施以无爱的旁观,如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里的林中隐士。

    伯格曼的恐怖在于他对人与人之间基本信任的摧毁。他的电影里,角色常常上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却突然抱头痛哭,如垂死的半人半兽一般哀嚎。这种毫无预兆的转折是对人信任的极大伤害,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知,从来不是先验的、先于行动的,比如一个人认定另一个人是勇敢的人,是通过他做出的具体行动而判定(正人判定诗中的主角是勇敢的人,是通过他的表演)。如果一个角色一直表现得风平浪静,那么我们会认为ta是所谓“正常”的人、在我们正常的认知范围内的人,而伯格曼电影里毫无预兆的突然转折,则瞬间撕裂了这种风平浪静,打断了观众对角色的认知过程,进而摧毁了观众对人的认知的信心,让观众怀疑这样的一件事:是否每个看起来无事发生的人,内心深处早已千疮百孔、甚至酝酿着可怖的灾祸要带给人们(乃至面前的你)?

     5 ) 一切 犹在镜中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犹在镜中,于是我们将不得不与自我面对面地相逢。今天,我所知道的只是部分,因此有一天我将了解一切,正如我被他人所了解。现在,三样东西——信仰、希望和仁慈——保留着,但是三者中最重要的是仁慈。

                      —— 《致克林斯人的第一封信》

      片头水天相接的幻影,四人欢声笑语不断,快乐的场景完全是一个稳定而有序的假象,海面的波浪,抑或是天空的云朵,二者彼此映衬着不真实,似梦幻。

      父亲David(大卫)几乎被置于与女儿Karin(卡琳), 儿子Minus(米诺斯)和女婿Martin(马丁)的对立面,用不断的外出来麻痹自己对女儿病情的认知,想要逃避在小说的世界里,用艺术与现实隔离。晚餐时几句不多的开心话便又言及自己不久将再次离家,一阵克制的争论与沉默交替,David勉强用旅途中带回的礼物分给家人打断这段尴尬,却不敢正视他们的表情,只得用借口悄悄离去,小屋里惶恐不安地走动,禁不住软弱而掩面哭泣。David撑开双臂站立窗前,窗外夜幕宁静,黑暗中的David轮廓清晰,像十字架上救赎人类的基督,而面目和一切细节则被吞噬,唯有独自舔舐内心的虚无。

      掩饰过后再次出现的David显得正经自若,立即起身迎上的其余三者则一扫刚才的抱怨,用急于讨好的声音大声宣布这礼物有多么称心如意。

      如此刻意的奉迎,越发令人不自在。

      儿子Minus极负才华的创作和演出的小剧本《幻想的坟墓》(The Artistic Haunting or The Tomb of Illusions)正是借用了哈姆雷特揭示罪人的方式,在家庭戏剧表演中展现了正在上演的悲剧。Minus扮演的艺术家爱上了来自坟墓旁边的一个声音,幽灵公主要他为爱而放弃生命,可他在拒绝在死亡中去追随她。

      生活本就如此。

      David麻木的神经被刺痛了,他明白儿子抱怨影射的正是他:用致命的艺术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拒绝交流。但他依然大声称赞,卖力鼓掌。

      死亡也许可以获得新生,坦言自杀未遂的David曾在虚无的生活中获得某些莫可名状的东西,也许是对家人的爱。但这一时而起的爱并不足以让他走得更远,当女婿Martin郑重地告诉他Karin的病可能难以治愈时,他一面以亲人的情感难以接受这无情的现实,一面又被小说家的天性所控制,在日记中写道“更可怕的是,我竟如此好奇。我渴望观察她的病情,忠实地记录她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崩溃”。

      对于精神敏感脆弱的Karin,如此的话语自然是致命一击。空荡荡的阁楼里,一个声音在召唤她,Karin沉迷于幻想,等待着上帝的到来。在她非此即彼的世界里,她要和他们站在一起,放弃丈夫Martin,而Martin一成不变的爱已经无法理解她的内心,在虚无的幻想中,他们渐行渐远——现实与幻想,她只能选择一边,而且她决定了。

      直升飞机飞过窗口发出巨大的声音,Karin发出恐惧的叫喊,逃避到墙角。“我吓坏了。门开了,出现在眼前的不是上帝,是蜘蛛!它向我爬来,我看到它的脸,死神一般恐怖的脸,它爬上我的腿,想要进入我的身体,我拼命抵抗……我见到上帝了”,恢复镇定的Karin神色暗淡,看到并明白自己的混乱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能再往返于两个世界,Karin最终选择了住院治疗。与此同时,David在请求女儿的原谅中,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可怜之处并意欲开始面对现实。

      Minus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就像他身上的那条吊脚的裤子一样默显出关爱的缺失。从影片的一开始,他就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独立,“做什么由我自己决定”,尽管如此,他依然渴望父爱,想要和父亲谈一谈,一次也好。青春期的性别觉醒和压抑让Minus烦恼不已,姐姐Karin爱抚和精神错乱中的引诱使得成人的现实大门突然间向他敞开。

      精神崩溃的Minus对父亲说:“爸爸,我害怕。当我在船舱里抱着Karin的时候,现实突然出现在眼前……这就像是一个梦。一切都会到来,我不能这么生活。”“你可以。但有些事情必须坚持……坚信爱是现实,不管是哪种爱!”“对你来说,上帝和爱是相同的。”“这个想法填充了我灵魂的虚无。于是虚无成为一种财富,绝望变成生命,就好像从死亡那里得到了痛苦的赦免。”

      禁忌的打破让Karin与家人分离,却让Minus与父亲的话语交流重新打开。影片的结尾,Minus对着窗外的落日余晖,说道:“爸爸跟我说话了。”

      影片中的三个男人角色错位,正如家庭话剧的演出不仅影射了父亲逃避现实的内心世界,还是整个家庭关系的写照。父亲David是高高在上的评论者,可以以罪过之思摧垮Karin的意志也可以坚定Minus的生活信念,而这期间他只能独自品尝现实的悲戚并且逐渐领悟,无论现实如何,终究是必须面对的;丈夫Martin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不能全情投入的理智者,他报幕,伴奏,用自己主观的爱情去宣誓,扮演一个如医生般的守护者;弟弟Minus则更趋近于情人的角色,他被自己觉醒的肉欲所吸引,却不能释放,完美的爱情需要死亡的祭奠,现实的生活是残酷和疯狂的。

    http://magicdragon.blogbus.com/logs/20338347.html

     6 ) 生命和书写的矛盾

    伯格曼的自传《魔灯》里提到他母亲死后他守在母亲床前的情形:“我在母亲身边坐了几个小时。直到海德魏格·艾柳诺拉教堂为早祷敲响了钟声,光影在移动,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我觉得自己不是在悲痛中,我正在思考,我正在观察自己,正在扮演一个角色,那是我的职业病所决定的,它冷酷无情地跟踪我的生命,经常疯狂地夺走、毁灭我最深切的体验。”《犹在镜中》里,伯格曼不就是以那个作家来自况吗?由于写作的职业病,他对于女儿精神失常的病况也是作家面对小说人物情节的态度,对于妻子的离世也是如此。他的儿女将这些用戏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对他的一种惩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的惩罚。大概伯格曼对自己的这种职业病也是怀有罪恶感的吧。生命和书写是矛盾的,当你在生活的时候,你不可能书写,当你书写的时候,写的永远是已经过去的经历,你永远不可能书写当下,当你在书写的时候,你的生命正在流逝。

     短评

    上帝/信仰三部曲之一。充满隐喻和象征的片子。荒凉的岛、破败的度假屋、寂寞的海平面、内心复杂空虚的现代人……伯格曼总是擅长用简单到极致的故事设定来表现复杂到极点的哲学命题。他的演员也总是富于面部表情的表现力,不惧大特写。这电影真的太压抑了。

    9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 以双人特写/近景构成的电影,你会发现大部分时间角色是没有对视的。假若今天仍有电影如此拍摄,这样的表演或者调度是绝不被认可的,因为不会再有电影讨论这样的主题了。“爱即上帝”或许太过抽象,我看到的是男权/神权结构(圣三位一体)下女性的被凝视、牺牲:伪善自私的父亲(圣父)、感性孱弱的丈夫(圣子)、脱胎而又超越于父亲意志的弟弟(圣灵)。戏中戏公主13岁病逝后灵魂被艺术家诱骗,而戏外卡琳13岁时母亲病逝且继承了母亲的精神疾病。若爱即上帝,卡琳苦苦寻求的,就是家庭成员能够给予她的关怀,而作为上帝的实体/代言,男性无一不闪躲回避。最终,经历肉体(与卡琳弃船交合)精神(与父亲深入对谈)洗礼的弟弟,成为了家庭的希望。而结尾被他的头部遮蔽的那轮红日,如被牺牲的千万“女巫”“魔女”,灼目地审视着天国的傲慢与沉默。

    12分钟前
  • Aloysha
  • 力荐
  • 又是让自己逼格捉襟见肘的作品。说话与行为方式都缺少生活气息,更多的是文学性与舞台剧化。最后点题,爱即是神,有爱在身边就有上帝在身边。

    16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 上帝并没有来,上帝始终没来!上帝是一只蜘蛛,上帝是爱?至诚的信仰迷失了希望的光,沦陷在疯狂的泥沼中。

    1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 “有人渴望爱,有人拒绝爱…人生就像梦境,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24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 最难面对的是自己的怯懦,当外界的压力不存在的时候,自己就成为自己最大的监牢。看伯格曼的时候,会觉得疾病和健康并没有真正的分割线。疾病不过是对抗生活中其他更加不愉快的事情的手段。

    25分钟前
  • SWX
  • 力荐
  • 哥林多前书13章12节:“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如今这世界到底是温暖的荒凉呢,抑或离开幻象。尽管伯格曼生活一片狼藉,但是如他所说他决定要成为最成功的人,这信念模糊却清晰。

    28分钟前
  • 董肥樂
  • 力荐
  • 鏡頭外的導演就是鏡頭內的小說家和父親,觀察記錄一個女人的崩潰過程。所有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抵抗與外人的連接(EVA中的AT Field),即使是至親也不例外,所以才渴望有神明帶領他們穿越與人連接的痛苦和黑暗。父親和神經質的女兒都是伯格曼的精神世界的投射,無論治愈與否,他都在嘗試與自己和解

    32分钟前
  • 阿树
  • 推荐
  • 转向室内心理剧的伯格曼,放弃在电影中公开宣认上帝,用蜘蛛代替上帝,在卡琳情绪爆发的那一刻,父亲对自己的冷漠,丈夫与自己失去沟通,自己与弟弟极其矛盾的关系,一切的压抑,都犹在镜中。

    35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 犹在镜中总体还是悲观的,或者与其说是悲观,不如说是模糊不清的,父亲说爱就是上帝,但他所给予的是一种观察,丈夫给予的是一种体贴,弟弟觊觎的是一种欲望,但对于她的信仰困境,三个人既不理解也没兴趣。可能对破浪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两个人的表述和影像风格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但内核一致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 发生在[犹在镜中]的角力主要来自于姐弟二人,他们一个代表了向童年、向子宫、向神秘混乱的未知逐步退行的趋势,另一个则经由乱伦而经历了艺术上的逐步成熟。父亲则深陷在无爱的空虚之中。于是在女儿那里这空虚神化为蜘蛛上帝,而在儿子这里父亲终于将爱与上帝并置。这部处理上帝沉默后人类生存状态的第一部曲最终用爱来作为人类悲观境地的一剂缓药,之后的伯格曼作品就不再见到这种圆满的结局了。

    3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力荐
  • 一个患有妄想症的女人,跟三个最亲近的男人生活。看起来他们对她很好,然而她得不到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支撑,还个个以自我为中心,反而需要她来给予支撑。当她无力承担的时候,唯有期待“上帝”降临,来拯救她和三个她爱的男人。只可惜,没有“上帝”,只有蜘蛛——另一个向她索取的对象。

    41分钟前
  • 临素光
  • 推荐
  • 这场不知名的疾病是一场梦,是穿墙而过的信仰,而信仰濒临绝望。你信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故而当你在现实虚幻间游走,看见破碎,看见升空,周身沦丧,不挣脱便沉默,而上帝犹在镜中。我们所在的世界不在于它本身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对它的幻想是否磅礴,一切物质的富足皆源自精神的辽阔。

    46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推荐
  • 四重奏般的室内剧,法罗群岛,新摄影师Sven Nykvist,巴赫。伯格曼式的特写只在关键情节出现,精致的黑白影调和缜密的剧本。上帝是爱,上帝不在。

    5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 #2018年六月第三遍重看#室内剧,大提琴,对戏剧的热爱,对死亡的探寻,对宗教的质疑,对父亲的诘问,法罗岛上的木屋,所有经典元素集结于此;布光技术一流,光线明灭间的面部特写;黑暗之光,互呈镜面,无法交流永远孤独的主题;伯格曼一生就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此片正处于60年代最暴风骤雨的转折期。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 8/10。在伯格曼的电影里,爱是拯救人类的唯一力量,但社会文明的发展中造成了爱的缺失,父亲以写作为由产生对责任的逃避,交流只会带来痛苦、误解与谎言,性成为揭示人对被爱与沟通的渴望......结尾女主角似乎重新找到了信仰和方向,但内心疾病的外现却再一次质疑了上帝的存在。

    58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 "神之默示"三部曲之首,精妙的室内心理四重奏。令我震慑至极的快速叠化:乱伦序曲-船外V架,暴雨如注,构成光影与声效的双重跳切。以倾斜船舱与龙骨外化扭曲畸变的心灵。墙缝,对门祈祷,亲情冷漠,沉默时的直升机嗡嗡声;上帝是蜘蛛,上帝在爱之中。| 艺术家:世人终将遗忘我,唯有死神疼惜我。(9.0/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 心中有爱,神即存在。心中无爱,神也无奈。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 最终知晓上帝是爱,或者上帝在爱之中。但这一家四口,却偏生都不懂爱。在各自风雨如晦的角落,彼此试探着逃离或理解,但在很长时间内却徒劳无益。但随着机缘被撬开,各自的开诚布公以争吵、引诱或抚慰呈现,Minus迅速成长,其他人也许霎时老去。黑暗中的镜面,始终穿不透罢。

    1小时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 抑郁的时候不能看这片,痛苦值翻倍,难受到大脑无法工作,可是你看,我不信上帝,这个在影片中所谓爱的具象。而痛苦又都源于丢失了让我们扎根现实面对黑暗的信念,越来越陷入一个怪圈...我宁可自己可以相信某个超出现实的精神寄托,但这些在纯粹而真实的爱面前是多么虚伪且空洞。

    1小时前
  • 囍弗斯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